日期: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现代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简介 >> 现代 >> 殷明珠 >> 殷明珠

殷明珠

2020/4/24 0:46:11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0

一、人物简介

殷明珠(1904-1989苏州吴江黎里人(今苏州市吴江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上海的著名影星,1921年,殷明珠应但杜宇之邀,在《海誓》中扮演少女福珠,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女主角。以后她还拍摄了《传家宝》、《还金记》、《盘丝洞》、《媚眼侠》、《东方夜谭》等十几部影片,以俏丽明艳的容貌而名扬一时,开青春派偶像之先河。1935年,殷明珠在主演了《桃花梦》一片后即退出影坛,以后一直定居香港,于1989年在香港去世,享年85岁。她与丈夫但杜宇一起,为中国的电影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

二、生平事迹

殷明珠生于1904年,名尚贤。殷家世居江苏吴江黎里镇北长田村(今属苏州市吴江区),曾祖父殷兆镛是道光年间翰林;祖父殷梦琴,举人出身,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在浙江省桐乡县青镇担任巡检,平时好学不倦,有诗文集多部,曾与乌镇同知李星科发起重修《乌青镇志》,但因战事频繁,筹款艰难而告中止。父亲殷星环,进学成为秀才之后,专事丹青书法,遐迩闻名。母亲张慕莲出身举人之家,知书达礼,能诗能文,也会几笔丹青。

殷星环夫妇对于女儿,爱如掌上明珠,以明珠作为其爱称,后来大名尚贤不彰,明珠一名却享誉海内外。也许是遗传因子的作用,也许受到家风的熏陶,明珠自小对形象、线条、色彩有着极强的感悟。5岁开始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先花卉鸟兽,学一笔似一笔,画一幅像一幅。10岁以后,明珠要求学绘仕女,一开笔就不同凡响,笔下的女子婀娜多姿、栩栩如生。

(一)才华横溢

6岁时,明珠被父母送到黎里镇上的民立小学读书,启蒙阶段遇上了一位开明的好老师。那就是民立小学创办人倪寿芝(1864—1943),当地有名的思想新颖的教育家。倪寿芝早年求学于上海城东女学,学成返里,1903年倾尽积蓄创办了求吾蒙塾,兼收男女学生。两年后,改名民立小学,设置国文、算术、自然等课程。1914年,与黎里镇另一所明懿女校合并,成立吴江第四区女子学校,倪寿芝任校长。由于洋学堂招收女生,改革课程,不读四书五经,遭到当地封建遗老和顽固势力的攻击,倪寿芝对此毫不畏惧。在学校里,殷明珠一开始受到的就是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倪老师创立了女子放足会嘤鸣手工会等,鼓励女子放足,学习多种技能,以自食其力,争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倪寿芝办的学校,被黎里老百姓称为洋学堂,洋学堂内的女学生都是洋丫头。当时,尽管天足运动已经很有声势,但是黎里守旧的家庭仍然要女儿缠足。好几次,倪寿芝带领一批洋丫头,去做说服动员工作。殷明珠是洋丫头中最为突出的一位,敢于抛头露面,敢于发表意见,豆蔻年华的这颗明珠,正悄悄闪耀出她的光华。

()家庭变故

正当明珠的思想、学问和绘事与日俱进的时候,家庭突遭不幸,父亲得急病去世,那一年明珠才13岁。殷星环在世时,喜欢购买发财票(即彩票,黎里人习惯上这样叫法),去世之日正好有幸得到头奖。画家虽然已经听不到这个喜讯,毕竟为母女俩留下了一笔不小的财产,办完丧事之后,余数仍相当可观。1917年年底,母女俩迁居浙江嘉兴,半年后再迁上海。

14岁那年,殷明珠进了上海中西英文女校。在那里,天资聪颖的明珠似鱼得水。她在运动方面特别有天赋,身体的柔韧性极好,很快学会了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汽车,还有游泳,就连女孩子不能参加的足球她也敢于上场,与男孩子较量直至终场。各种舞蹈她一学就会,唱歌更是拿手。

(三)明星之路

16岁那年,殷明珠出落得楚楚动人,身材颀长,鹅蛋形的脸庞,一双凤眼晶亮有神,不仅擅长运动,更喜欢模仿外国影星们的神态身姿。当时美国影片《宝莲历险记》正在上海上映,女主角宝莲由影星白珍珠饰演。明珠自小对服饰及颜色非常敏感,她模仿宝莲的服饰进行设计,让裁缝定做了一套宝莲式的服装。明珠穿着这套自己模仿设计的服装,参加社会交际,吸引了许多新潮女性的目光,一时间,模仿外国影星服饰之风席卷了十里洋场。女校肄业后,殷明珠进入邮电局当职员。由于明珠能说会道,热情大方又彬彬有礼,一口流利的英语,使她在交际场上优游自如。但凡出现殷明珠身影的舞场、歌厅、咖啡厅等场所,必定人头济济,众星捧月似的围着她转悠。

(四)喜结良缘

电影事业把殷明珠和但杜宇的情感牢牢地维系在了一起。尽管明珠的母亲认为女儿拍电影似乎以色相示人,有伤殷氏门风,一度持反对态度,甚至不准明珠与杜宇往来,但是,殷明珠已经决心把自己奉献给中国的电影事业,她与但杜宇之间的感情也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刻。最后母亲想通了,不再以诗礼传家的旧观念苛求女儿,承认了他们的结合。在拍了《重返故乡》和《传家宝》之后,192621日,两人在杭州结婚。证婚人叶楚伧在致辞时说道:新郎为海上画家,为余旧友,新娘系黎里望族,与余有世谊。今日在杭结婚,而余为证婚人,其乐何如!由恋爱到婚姻,由事业到家庭,故叶楚伧称赞他俩一双璧人,天作之合。新婚伊始,杜宇和明珠仍牵挂新片,西湖蜜月没有度完,就回到上海。友人们讨喜酒吃,夫妇两人就在摄影场地设下宴席,招待宾朋,热闹一番之后,又投入了新影片的拍摄工作。

(五)故乡情

1935年春季,殷明珠斥资建造的小洋楼落成了,她决定回黎里参加家族的庆典。从上海乘轮船,整整一天航程,抵达家乡已是暮色苍茫的傍晚,天公又不作美,下起了一阵阵的蒙蒙细雨。那时的轮船码头建在镇的最西头,距望平桥还有好长一段距离。灰暗的天,灰暗的地,欢迎的乡亲们将一条小道挤得水泄不通。明珠从跳板上下来,忙着同乡亲们打招呼,谁知前脚刚刚落地,还没开步就倒了下去。哎呀!小心!”“伤着了没有?欢迎的人惊叫的惊叫,询问的询问,一阵骚动。明珠站起来,朗声说道:不碍事,不碍事,我先给乡亲们请个安,请个安!事后,殷明珠才知道,从镇上到轮船码头一里有余,尽是窄窄的泥路,码头更是简陋,只垒了几块石头,七高八低的,一不留神就会跌倒。在黎里逗留了几天,临别时,殷明珠拿出5000银元,给黎里西半镇的镇长,让他主持工程,用花岗岩条石修建一个码头,再铺设一条石子路。在1964年之前,黎里没有公路,这轮船码头一直是黎里人出行的起点,更是迎接游子归来的平台。

1989年,一代影星殷明珠在香港逝世的消息传到黎里,家乡亲人默默哀悼。黎里镇文学和书画沙龙的一批文化人聚在一起,缅怀这位为电影事业作出了不巧贡献的乡贤前辈,合作了如下一副挽联:

影坛肇基,往昔伉俪同奋力

桑梓受惠,至今里人感深情

三、主要著作

代表作品有《传家宝》、《重返故乡》、《富春江上》、《飞行大盗》、《画室奇案》、《豆腐西施》、《古屋怪人》、《东方夜谭》、《金钢钻》、《南海笑人》、《还金记》、《盘丝洞》、《媚眼侠》、《桃花梦》、《东方夜谭》、《海誓》、《阎瑞生》、《红粉骷髅》等。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