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现代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简介 >> 现代 >> 孙本忠 >> 孙本忠

孙本忠

2022/11/2 3:36:10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0

  

一、人物简介

孙本忠,字瓞绳,江苏省吴江县人,1897324日生。父亲在乡间教私塾为业。家乡张港位于太湖南岸,盛产稻米、生丝。童年随父母养蚕,而产生了兴趣。9岁开始上学,15岁小学毕业。是年父亲病故,家境衰落,赖长兄接济,读完苏州甲种农业学校。21岁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在该校读书全部公费。在校期间受五四运动影响,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振兴国家,必须发展经济;要对国家有所贡献,非有专长不可。他除了在实验室亲自养蚕选种外,还非常关心祖国蚕丝业的发展,曾在电台广播了《中国蚕业复兴有望》的演讲,称国人对蚕丝业之经营不知随时代之进展而改进,至今国际市场全被日、意生丝所占领。

孙本忠于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江苏省常委。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他被聘为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63年当选为中国蚕学会理事长。以后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迫害。1967年患食道癌,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于1968810日谢世。临终前,他念念不忘一起工作的同志,叮嘱子女将他最后写的论文交给国家,将专业书籍捐献给蚕业研究所。他为祖国蚕业科学献身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二、生平事迹

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入上海合众蚕桑改良会,任技术员,从事蚕丝事业的改良工作。

1924年得到母校农科主任邹秉文的资助赴法国深造。先入蒙贝里农业专学校蚕科学习二年。结业后考入里昂大学动物学系,研究蚕体生理。

1928年通过《家蚕中肠细胞的细胞生理研究》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动态地观察了中肠细胞的变化,指出中肠的表层细胞由圆筒形和杯状两种细胞所组成。前者有分泌和吸收作用,后者有分泌保护液保护中肠表层细胞的作用。这一成果,受到国内外昆虫学家的重视。孙本忠学成回国,任江苏省农矿厅蚕丝技正,负责全省蚕丝改良工作。

1929年兼任江苏省立蚕桑试验场场长。因不善交际,短于行政工作能力,

1930年由邹秉文(当时任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介绍入中央大学任教授兼蚕桑系主任。

1932年后,经梁希介绍,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蚕桑系主任。

1933年,当时的浙江大学校长专横、压制和排挤有声望的农学院院长,以至被迫离职,引起公愤,大部分教职员工随后离职他去。孙本忠也同朱凤美等一起应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之聘去该所,孙任技正兼蚕桑系主任。这时他风华正茂,决心以改良蚕品种作为终身事业。于是,在南京孝陵卫开辟桑园,建造蚕室,购置设备,开展正规化的家蚕选种工作。

1937抗日战争爆发,他随中农所内迁,颠沛流离,先后借用湖南省长沙农校蚕室、四川丝业公司北碚制种场蚕室,南充蚕丝试验场、西充制种场等蚕室继续他的育种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1946年中农所迁回南京孝陵卫。1947年孙本忠继续开展双杂交试验。

1948年在<中华农学会报>上发表了《家蚕双杂交试验》的论文,指出双杂交种的利用有利于提高蚕种繁育系数。

1948年底作为中农所的嘉兴工作站,借中国蚕丝公司嘉兴蚕种场养蚕。

19495月嘉兴解放。当时,中国科学社等4个学术团体在北京发起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聘他为委员。7月,赴北京出席筹备会议。周恩来在致词中阐述了政治与科学、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对他启发很大。同年,蚕桑系迁回南京。

19502月,中农所改名为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

1949年到1950年,孙本忠开展了褐圆斑纹限性种和普通斑纹限性种的杂交育种工作。

19511224日,华东蚕业研究所(后改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正式成立。孙本忠被任命为研究员兼养蚕系(后改为蚕种研究室)主任。

1955年,他在全国蚕桑选种和良种繁育会议上,主持制定了家蚕选种工作试行方案,经中央农业部批准实行。

1956年,他参加了我国发展科学技术12年远景规划中有关家蚕育种的长远规划制订工作。

1957年,他考察了四川和广东蚕品种改良工作,提出了改进育种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1960年,他亲自编写了<中国养蚕学>的第二章《蚕的品种及其选育》,总结了新蚕品种选育的方法和经验。加上他历年发表的有关蚕育种试验等论文,以及生物统计等方面的各种讲义,构成了他对我国现代家蚕育种工作的规划、设计、理论、技术、经验总结的大全,堪称为我国现代家蚕育种学的奠基人。

1951—1968年任华东蚕业研究所(1957年后改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兼养蚕系(蚕种研究室)主任。

1963年当选为中国蚕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68810日逝世于上海。

三、主要著作

1.孙本忠 家蚕中肠细胞的细胞生理研究(法文).法国里昂大学博士论文,1928

2.孙本忠 蚕消化器细胞之研究.蚕声,193321—4).

3.孙本忠 土纯系选种第一次报告.蚕声,193321).

4.孙本忠 全国蚕种茧层量及茧层率调查.中华农学会报,1934128).

5.孙本忠 中国蚕丝业改进的方法.中国农业的改进(行政院农复会出版),1934

6.孙本忠 家蚕育种中之蛾区决定试验.农报,1935235).

7.孙本忠 几种茧质上与丝量上之相关试验.中华农学会报,1936144).

8.孙本忠 家蚕育种中之蚕卵选种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936153).

9.孙本忠 欧洲蚕品种改良之研究.农报,19363816);193741).

10.孙本忠 家蚕育种时试验技术之研究.中国蚕丝,1937210).

11.孙本忠 家蚕一亲杂交试验.农报,19385456).

12.孙本忠 中农29蚕种之育成.农报,194161).

13.孙本忠 家蚕新品种贸易1号育种经过及推广成绩初步报告.生丝研究所技术丛刊,19441).

14.孙本忠 家蚕双杂交试验.中华农学会报,1948189).

15.孙本忠 双交制种拟议.蚕丝杂志,194822).

16.孙本忠 提高家蚕生活力几个试验.蚕业科学通讯,19561).

17.孙本忠 试验1号及试验2号的选育过程.蚕业科学通讯,19561).

18.孙本忠 家蚕品种品系初步报告.蚕业科学通讯,19572).

19.孙本忠 家蚕双杂交种茧丝纤度变异研究.蚕业科学通讯,19572).

20.孙本忠 8、镇10农村生产试验.蚕业科技通讯,19582).

21.孙本忠 皮斑伴性品种镇3、镇4选育经过.蚕业科技通讯,19594).

22.孙本忠 蚕的品种及其选育.中国养蚕学(初稿),1960

23.孙本忠 春用品种镇3、镇4的选育.中国蚕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1963

24.孙本忠 家蚕体液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几个性状关系研究.蚕业科学,196311).

25.孙本忠 家蚕育种方法上几个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蚕业科学,196421).

26.孙本忠 家蚕茧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茧层量伴性遗传的理论假设.蚕业科学,196531).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