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9 3:39:11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0
一、人物简介
徐次达,年19166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原籍江苏省吴江县黎里镇。徐家是镇上一个儒医世家。父亲徐孟廉是苏州桃坞中学教师。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他卖尽家产在苏州创办博文中学并自任校长,当时曾得到黎元洪大总统“毁家兴学”的褒奖。年1929,徐次达就读于苏州纯一小学,毕业后升入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学习。该校教师素质水平很高,经常以“爱我中华,奋发图强,学好功课,练好身体,振兴国家,洗雪国耻”等思想教育学生。学生中学习空气十分浓厚,他们自发结集讨论数、理、化中的疑难问题,且超前阅读大学教本。徐次达是其中的积极分子,他学习成绩优异,同时酷爱体育锻炼,曾于1935年作为江苏省网球代表参加全国运动会。
二、生平事迹
1935年由东吴大学附中毕业后,徐次达考入东吴大学物理系。
1936年后因家庭迁沪,进沪江大学继续学习物理。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徐次达鉴于战争结束后国家需要建设人才,
1939年毅然转入之江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学。
1941年6月,徐次达毕业于之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同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尽占租界。于
1942年3月为不耻于在日军统治下生活,徐次达与两个同学离开上海,冒险穿过日军防线,到江西玉山,入浙赣铁路局任工务员。
1942年6月,日军占领浙赣铁路全线,他随局南撤,进入闽省到达建阳。此后,因与铁路局失去了联系,他颠沛流离,身患疾病,囊空如洗,生活不继。
1942年10月,他在南平剑津中学任教师。
当时之江大学内迁于邵武,闻讯于年19438月初聘徐次达为工学院讲师,讲授数理课程。他虽是初次开课,但甚受学生爱戴。
1944年6月,邵武之江大学停办,拟迁贵阳,徐次达首途前去,不料粤汉铁路为日军占领,途中受阻,退到江西赣州,入当时自江南内迁的基督教联合中学任教。
1944年12月,日军进逼赣州,全校又南迁江西寻邬县,徐次达与学生一起背包徒步行走600里,风餐路宿,到达寻邬县继续上课。
1945年7月,日本投降,基督教联合中学解散。此时徐次达正病卧在长汀,身无路费,不能返乡,后流落于福建省上杭县任省立中学教师。终于在年底归返上海。
1946年,徐次达被续聘为杭州之江大学工学院讲师,讲授微积分、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初等结构力学和材料试验等课程。同年,他和之江大学教育系讲师廖增瑞女士结婚。岳父系之江大学工学院院长廖慰慈教授,他为人正直廉明,公而忘私,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为同事所推崇,为学生所敬仰,诸此道德作风和治学精神对徐次达影响很大。
1947至1948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初期,百废待兴,徐次达为之江大学建立了一个设备较现代化的材料试验室,获一致好评,1948年,他晋升为副教授。
1951年底全国开始院系调整,徐次达被分配到浙江大学土木系,讲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静定结构学和超静定结构学。此时,他写了《超静定结构力学》一书,一年后出版。
1954年,徐次达调到上海同济大学工作,在该校结构系讲授材料力学,并筹建材料力学实验室。
1957年,任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
1958年,他任数理力学系应用力学教研室主任,主编《材料力学教程》一书,为全国较多院校所采用。1980年晋升为教授。
1981年任同济大学力学系系主任。
三、主要著作
1.徐次达,华伯浩,王远功.混合法分析弹性薄壳及弹性地基壳的强度.同济大学学极,1978(1).
2.徐次达.加权残值法解固体力学问题.力学与实践,1980(4).
3.徐次达,郑瑞芬,施德芳.最小二乘配点法解薄板弯曲问题.上海力学,1980.
4.徐次达,华伯浩.有限元方法的理论、方法及程序.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5.徐次达.样条配点法解板壳动力响应问题.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85,2(1).
6.徐次达.贴边岔管设计规范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部压力钢管设计规范,1985.
7.XuCida.TherecentadvancesofMWRForsolidmechanicsinchina.UK:ComunicationsinAppliedNumericalMethods,986,2(6)
8.XuCida.Thelinearandnon lineardy namicresponse of thin shellsby spline collocation onmicrocomputer.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Mechanics,Tokyo:1986.
9.LinWenjing,XuCida.Acalculationschemeforstructuraldynamics.ProceedingsofWCCM..AustunU.S.A.:1986.
10.徐次达.固体力学加权残值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