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江村故事 >> 世纪江村

世纪江村

2024/2/13 3:09:16    作者:  王淮冰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116

 

前   言

  江村是费孝通先生为江苏省吴江市庙港镇开弦弓村起的学名。早在30年代,她因费先生用英文撰写的《江村——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在英国伦敦出版,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进入80年代,她更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农村的一个窗口。农村、农民、农业所谓“三农”问题,历来为国人所关心;进入20世纪,有许多学者对农村作过调查,其时间可能比费孝通对江村的调查更早一些。但是,从1936年开始,有那么多的中外学者,连续大半个世纪,对一个偏僻的村子,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并留下可贵的著作和文字资料,这确实是不多见的。受前辈学人的感染,编者从1981年起,对江村发生了兴趣,开始年年陪外国学者,“走马看花”;1989年退休后,改为每年去村里住几天,下马看花。多年来,收集了许多有关这个村子的文字资料,最早的是1923年,两位“科技下乡”的先行者——郑辟疆、费达生到开弦弓村“宣传土丝改良”。除个别年份外,从1923年到2000年,在长达七十八年之久的时间内,开弦弓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天灾、战乱等等,基本上都能有所反映。当然,任何一个村子发生的事,既有其矛盾的特殊性,又有其矛盾的普遍性,江村也不例外。我们把她作为一个窗口,通过一个村子近八十年的文字记录,从中多少可以体会到,苦难深重的中国农民,是多么盼望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幸福,国家富强;他(她)们所经历的道路,又是多么坎坷而漫长!如果阅读《世纪江村》的读者认为它对了解中国农村的昨天和今天,探索中国农村的明天,还有一些参考价值的话,那对笔者就是莫大的鼓励了。

  有必要说明的是:一,《世纪江村——(1923—2000)》是在《江村记实(1923—1991)》(《档案与建设》1996年第7期)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时间跨度多了8年,内容有了充实。二,近几年的材料,多由原开弦弓总支书记沈春荣等同志提供,这是要向他们表示感谢的。三,他们还提供了一些进入新世纪后江村的情况,作为附录,供读者参阅。

 1923年  江苏省立浒墅关女子蚕校校长郑辟疆带领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青年教师费达生等,“鉴于吾国蚕业日见衰落”,到震泽双扬、开弦弓等地宣传土丝改良。“蚕农均欢欣倾听参观,都称应该学习”。

 1924年  春,省立女子蚕校推广部与开弦弓村合办蚕丝改进社,“开始采用改良的木制机器来代替旧式机器,有改良木制机器10台”。由村里的教书先生陈杏荪充当“桥梁”,把“过去由于丝业失败而受苦的”二十余家召集在一起,连同陈杏荪共二十一家,开始养蚕改革工作。6月,改进社在开弦弓举办“丝茧展览会”,参观者“有各界人士及各地学生,颇极一时之盛”。产品经推广部评定等级后,由女蚕校代销给无锡丝厂。

 费达生、郑蓉镜等5人集资6000元,在吴江南门外首创友声蚕种场,生产五星牌蚕种,第一年出4000张。

 美国丝商代表团访问震泽。

 1925年  秋,改进社派年轻女子练习生10余人赴浒墅关女子蚕校实习制丝法,计三个月。

 冬,震泽丝业公会创办丝织训练所,开弦弓派遣人员分批前往学习。

 1926年  由于用新法养蚕,蚕茧量比用传统方法增产40%。蚕户添购足踏缫丝车80部,用木制烘箱杀蛹。“只用了两年时间便把整个村子纳入蚕业教学中心的指导”。当年出改良丝8担,“丝价特高,最高者每百两得净洋81元。全村蚕户,为之轰动”。公认取得成功,并向整个产丝区推广。

 1927年  改良木制机总数增加到100多台。村里先后有70多名青年妇女进入蚕桑学校在震泽镇办的训练班学习缫丝技术。

 1928年  继续缫制改良丝,但产量锐减,仅8担多。加之,丝市更加疲软,“木车制丝,断头太多”,质量达不到出口标准,价格跌到每百两60元。“经此痛苦,乃提出组织制丝运销合作社。一方面接洽借款,一方面召集同志,不数日得七百余股”。

 1929年  庙港开弦弓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成立。“装置机器,计日式缫丝车32座,复摇车16座,全部设备,计洋21000余元”。“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机械丝厂”。当年获得利润10007元。“社员分得的红利相当于所购股份的两倍”。由合作丝厂出资,将原私塾学堂改为正规学校,名为“开弦弓初级小学”,有学生30多人。

 1930年  由于世界性的经济不景气,丝价下跌,丝厂无利可图,亏损3010元。女子蚕校派蚕科应届毕业生杨志超等四人到开弦弓丝厂学习机械制丝,培养为优秀技术人员。而后回校,成立丝科实习厂,使蚕校担负起制丝技术人员的培养任务。

 1931年  吴江县遭水灾。全村农田被淹,灾情严重。有人出外要饭。丝厂亏损4183元。

 1932年  为防蚕茧霉变,县政府指定开弦弓制丝合作社为全县三个代烘蚕茧点之一。严墓、横扇、庙港、震泽等地,发生农民聚众抢米事件。

 1933年  丝厂不能从社员处获得足够的原料,陷入困境;但家庭手工业却得到恢复。

 1934年  村里有两台动力抽水泵。一台为私人所有,一台为合作丝厂所有。从此开始,逐步以机器排灌代替人力车水。

 1935年  合作工厂装备了新机器,由日本最新型机器修改而成,产品被出口局列为最佳品。村里有106名16岁至25岁的女青年,被吸收到合作工厂和村外的工厂工作。“她们就是新的挣工资的人”。人口普查,全村人口总数为1458人,其中男774人,女684人,暂住人口2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英里1980人。实行保甲制,开弦弓村360户,被编为4个保。学校改为公立开弦弓小学,学制6年,注册学生有百人。亩产水稻360斤,农副业纯收入折合稻谷人均为800斤左右。

 1936年  7—8月,费孝通在姐姐费达生建议下,到开弦弓村一面休息养伤,一面作社会调查。他串门访户,走田头,进工厂,坐航船,观商埠,成为农民的熟朋友,使他掌握了这一社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民间习俗诸多方面的资料。旋赴英国留学。在从上海到威尼斯的轮船上,“趁记忆犹新,把开弦弓调查的资料整理成篇,并为该村起了个学名叫江村”。

 中央合作研究班参观团到开弦弓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参观。

 1937年  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开始。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向上海发动进攻。11月,吴江全境沦陷。

 1938年  冬天,日寇到太湖扫荡。一队日军侵入开弦弓村,在丝厂住了20天。村民事先得到消息,四出逃亡。日军撤退时,将丝厂机器重要部件和锅炉拆下运走。丝厂遭到严重破坏。村民们为了不使厂房成为日军再次进村的住地,“愤而自毁其房屋”。

 费孝通在英国读书。他撰写的《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论文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他在论文中鲜明地指出:“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他知道:“成千个村庄,像开弦弓一样,事实上已经被入侵者破坏”。但是,他深信:“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这个废墟之上。”

 1939年  费孝通用英文撰写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在英国Routledge书局出版。费孝通博士的老师布·马林诺斯基在为此书所写《序》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这本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1940—1944年  日本侵略军数次侵扰开弘弓村。开弦弓小学,在本乡和热心教育的人士支持下,三迁校址,学生仅20人,但是仍继续上课。

 1945年  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946—1948年  开弦弓生丝合作社曾一度恢复运作,社员达399人,共认股30300股(每股10元),由于困难重重,不久即宣告解散。学校改名为吴江县开弦弓中心小学,有学生80多人。

 1949年  4月30日,吴江宣告解放。开弦弓乡由吴毓骋(中共党员,温州人)任乡长。

 7月,遭洪水、台风灾害,农田被淹没。

 学校改名为吴江县南村中心小学,学生90多人。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春荒严重,人民政府拨发救济粮。

 5月17日,乡长吴毓骋遭土匪突然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5岁。

 村里同苏州开通电话。

 8月,连日阴雨并遭飓风袭击,受灾较为严重。

 10月,开始土改。据土改工作组对江村的50户调查,在1948年,住城和本村的地主占有土地297.7亩,占63%;而农民自有土地仅173亩,只占37%。

 1951年  完成土改,改变了土地私有制,94%的农户分得土地,农民成了自己土地的主人。在短短数月内,江村农民摧毁了官僚、土匪、恶霸、地主四位一体的基层反动势力,促进了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1952年  建立互助组。粮食获得丰收,水稻亩产500斤,比1949年增长66%。

 人口生育高峰年。全年出生婴儿76人,其中男47人,女29人。

 1953年  8月,水灾。全村13个圩有8个圩庄稼被淹,大部分农田失收,一部分房屋进水,靠吃政府救济粮度日。

 1954年  建立初级社。6月,大水,部分农田被淹。种南瓜,实行生产自救。

 1955年  农业获得丰收,水稻亩产500斤。

 1956年  3月,成立高级社,名为联合三社。下分6个大队,23个生产队。由开弦弓乡乡长周士芬兼社长。筹办粮食加工厂。

 5月12日,澳大利亚学者W·R·迪斯随新西兰文化代表团来华访问,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到开弦弓村访问考察经济、文化情况以及群众的生活风俗习惯,与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相对照,进行对比研究。

 当年,农业丰收,水稻亩产700斤。农副业收入折合稻谷人均850余斤,集体收入人均分配82元(全国农村人均收入50元,苏州地区为82元)。

 学校改名为南村辅导小学,分南村、北村、荷花湾三个教学点,有116名学生。

 1957年  4—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费孝通第二次访问开弦弓,住了20天,进行调查研究。农民纷纷反映,吃饭不成问题,但缺钱改善生活。回京后,在《新观察》上发表《重访江村》和《重访江村(其二)》两篇文章。因“诚恳地要求领导上能注意”“乡村工业的问题和农村副业问题”。不久,他被错误地划为右派。

 1958年  成立人民公社。开办公共食堂。全村投入“大办工业运动”。事实证明“农具改革,改而无效”;“家办工厂,劳而无功”;“大炼钢铁,一场空梦”;“社办工业,一平二调”。其教训是:“不仅没有起到支援农业,为农业服务的作用;反而削弱了农业,破坏了农村经济”。

 1959年  建机电排灌站。水稻平均亩产652斤。

 1960年  8月,骤降暴雨,农业减产,人口外流。

 1961年  水稻严重减产,平均每亩494斤。人均口粮262斤毛粮,日均0.6斤大米。

 5月,解散公共食堂。

 11月,分为开弦弓大队、荷花湾大队。

 1962年  纠正“左”的错误,实行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开通沟渠,推广机电排灌,基本上消灭了用人力踏水车的传统方法。虽然遭到14号台风特大暴雨袭击,由于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获得好收成。社员称这一年是“生活进入富裕的转折点”,“从62年起我们每天吃三顿干饭”。

 1963年  澳大利亚学者威廉·格迪斯访问开弦弓的著作《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出版。他的结论是:“今天开弦弓的人民,看来确实比20年前,在物质上要富裕得多,而且有了更大的安全感。”

 1964年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村里派出沈春荣参加苏州地委社教工作团。

 1965年  建立电灌站。部分生产队水稻脱粒开始使用电动脱粒机。

 1966年  农业丰收。水稻平均亩产988斤。吃粮水平稳定在600斤上下。恢复和发展了蚕桑生产的传统副业。社员的人均收入由1961年的80元上升到118元。

 全村人口1894人,比1956年增长31.9%,增长率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全村通电,解决了农民夜间照明及生活用电。

 1967年  “文革”开始。破“四旧”,两个大队分别改名为“红卫”、“立新”。与邻村合作筹备恢复缫丝厂。

 1968年  由红卫等八个大队联合投资27300元,重建缫丝厂。本村“红卫”、“立新”两大队占股金的50%。“开工第一年,丝厂奇迹般取得了2000元的利润”。苏州市医院医疗小分队根据“6.26”指示,到开弦弓为农民治病。

 1969年  学校附设初中班,改名为红卫七年制学校。学生300多人。苏州、松陵、震泽一批知识青年到村插队。购置了手扶拖拉机一台,开始用机械耕地。

 1970年  建立合作医疗站,做到小病不出村。

 1971年  水稻平均亩产970斤,人均分配116元。

 1972年  缫丝厂由八个大队联办改为社办。社员认为“这是1958年‘一大二公’后的又一次平调”。

 1973年  水稻平均亩产1038斤,突破千斤关。增产不增收,人均分配117元。

 1974年  6个村联合筹建大包围水利工程,防御湖水漫溢,保证高产稳收。水稻平均亩产达到1158斤。人均分配127元。

 全村消灭了钉螺,送走了瘟神。

 由村出资,县文教局适当补助,征桑地2.5亩,为小学建造了新校舍,有平房21间。

 1975年  继续兴修大包围水利工程。

 1976年  继续施工兴修大包围水利工程。

 1977年  大包围水利工程竣工,增强防洪排涝能力。初步实现稻田方格化、桑地园林化、渠路系统化。

 红卫大队集资4万元,创办丝织厂(纺织化纤布),为全公社首家队办企业。

 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行,人口出现负增长。

 1978年  立新大队集资2万元,创办立新丝织厂(纺织化纤布)。1966年至1978年12年中,粮食总产年平均递增3.95%,人均收入徘徊在114元左右。各生产队均有手扶拖拉机一台。

 公社缫丝厂发展为200多工人的小型现代化工厂。

 1979年  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改变农村经营结构。村办工业产值达到19万元。落实多种经营的方针,大力发展多种多样的家庭副业,副业收入人均120—150元,占总收入的一半。村里有了彩色电视机。

 1980年  人均分配接近300元,解决了温饱问题。江村经济开始第二次飞跃。

 1981年  农副工三业总产值达到155万元。农业占29.8%,副业占19.1%,工业占51.l%。工业总产值超过农副业总和。

 9月20日至24日,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常务董事、美国农业发展委员会亚洲组主席、马里兰州立大学副校长、人类社会学教授南希·冈萨列斯(女)应中国科协邀请,来开弦弓村考察,并在苏州与费孝通会见。她称赞开弦弓人,“手很巧”,“发展了工业”。

 10月,费孝通偕姐姐费达生第三次到开弦弓进行调查。

 后去英国伦敦,在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纪念章”时,以《三访江村》为题,就开弦弓村自1936年以来的变化发表演讲。他说:“我觉得特别高兴的是在这里看到了我几十年所想像的目标已在现实中出现,而且为今后中国经济的特点显露了苗头。”他宣布:“将在开弦弓村建立一个社会调查基地,一个可以进行继续地观察的社会科学实验室。”

 江村社会调查基地于12月26日开始建立。第一期调查人员共19人,由来自天(津)、南(京)、海(上海)、北(京)14个单位的人员组成,进行涉及到人口、土地、农业、副业、工业、农民生活、家庭、婚姻、青年、道德、风俗习惯、大众传播等十几个方面的专题调查。

 小学由三个教学点合并为一校,改名为“开弦弓小学”。

 附设的初中班,单独设校。

 全村有43名血吸虫病人经过治疗,进行全面复查表明,已全部治愈。

 1982年  立新、红卫两大队合并为开弦弓大队,其范围基本与1936年原开弦弓村相同。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试点。人均粮食接近1000斤。立新、红卫两个丝织厂合并为江村丝织厂,并征地建造新厂房,规划村办工业发展区。

 1月,费孝通四访江村,在一次座谈会上,他说:“乡村工业的叫法好,这个名称早就有了。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乡村工业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是农民需要的,是有基础的。”

 第一期江村调查,于1月28日结束,前后共34天。调查报告和基本统计资料,分别刊登在《江村信息》和《江苏社联通迅》上。

 10月25日,费孝通五访江村。他在农民蒋云娥家里牵磨,到打谷场与干部群众谈心。后又去几个乡镇参观访问,想到农村经济发展必然推动小城镇的复苏,因此,提出“社会调查必须更上一层楼”。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村人口为2343人。其中,男性1224人,女性1119人。

 开弦弓村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

 1983年  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人划分口粮田,每人0.4亩;按劳动力划分责任田,每个劳动力0.9—1.1亩。

 震泽至庙港公路穿村而过。从此,开弦弓村与震泽、平望、松陵、苏州、上海等大中小城市,每日均有班车相通。

 江苏省社会学会医学社会学研究组组织了12个单位21位同志,以医学社会学问题,对江村进行第二次社会调查,撰写了14篇调查报告,其中6篇刊登在《江村信息》第二期。

 5月2日,费孝通六访江村。漫步太湖边,赋诗一首,分赠调查组诸同志:

 “李白六十二,杜甫五十九。我年已过稀,虚度岂可究。

 梦回苦日短,栖栖不敢休。文章千古事,万顷一沙鸥。”

 9月21日,费孝通出席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小城镇研讨会,并以《小城市大问题》为题,在大会上发言,多次提到开弦弓村、庙港、震泽、盛泽等地的调查资料,分析小城镇衰落和复苏的原因,加强小城镇建设与实现现代化的关系。

 12月,意大利共产党《团结报》记者谢格德·金泽贝格来访。“采访了解费孝通教授历次访问江村和有关党的政策贯彻情况。”

 10月,费孝通七访江村。参观了村丝织厂和庙港缫丝厂,还到震泽、梅堰等地进行调查。

 1984年  村投资20万元,将酒厂扩建成为江村食品冷饮厂。

 乡办缫丝厂在苏州丝绸学院杨志超老师等指导下,经过技术改造,产品质量起了一个飞跃。成品率为96.7%,品级第一次达到3A以上水平。

 江村与邻村联合投资新建开弦弓村初级中学;并由小学兼办幼儿班。

 3月,美国社会学、人类学代表团一行10人,由团长美国麻萨诸塞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罗西率领,到开弦弓村进行访问。6月,美国克拉克大学教授、社会历史学家哈丽雯女士应费孝通教授邀请到江村访问。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讲师吴白设一行10人,应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邀请访问开弦弓村,对农副工三协调发展,颇感兴趣。9月,津巴布韦大学高级讲师、人类学博士恰特女士到开弦弓村考察。

 10月,费孝通八访江村。参观村丝织厂和蜜饯厂,了解市场销售情况。访问老朋友,询问生产、生活情况。他在县里向机关干部作报告时,“希望家乡人民克服小富即满、保守求稳的传统积习,要适应新形势,善于捕捉信息,增强市场头脑,努力加快经济发展。”

 1985年  3月,经费孝通介绍,应江苏省小城镇研究会邀请,日本社会学家鹤见和子(女)、宇野重昭、安原茂三教授来访。对江村三业协调发展表示赞许。后来,鹤见和子在南京与中国学者座谈时,称江村经济为“井冈山式内发型经济”,即具有“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7月,费孝通九访江村,邀请土改时的村干部和现任的村干部分别举行座谈,详细地询问了农民生活和经济负担情况。

 他还先后访问了庙港、北厍、梅堰、桃源、黎里、平望、震泽、湖滨、松陵等乡镇,主要为撰写准备明年发表的《江村五十年》论文作准备。他在谈到此行的体会时说:“农村是乡镇工业基地,乡镇工业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形成苏南地区的全面繁荣,要跟踪观察这个历史过程,我们不能放松农村本身的调查研究,这可是我九访江村总的体会。”他还赋诗二首,以抒胸怀:

太湖三万六千顷,稚翁满舱笑语盈。

自从陶朱片舟去,世代兴衰说到今。

湖风吹轩入梦来,七十老翁志未衰。

振笔犹欲书心愿,莫道湖边起暮霭。

 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美籍华人黄宗智及其夫人、日本上智大学教授顾琳(美籍)到开弦弓村和庙港作社会调查,了解太湖地区农村经济情况。津巴布韦学者恰特女士重访江村,住了两天。

 10月,为撰写《江村五十周年》,费孝通10访江村,并派他的博士研究生,住在村子里,“追踪观察这一极其生动的过程,并力求如实记录下来,为历史留下脚印。”

 11月,香港浸会学院高级讲师黄连枝,应上海大学文学院邀请,到开弦弓参观访问。

 全年农副工业总产值为325万元,比1979年增长7.7倍。

 工业占60.4%;农业占13.5%;副业占26.1%。工业超过农(副)业,比例为6∶4。

 1986年  与盛泽新民丝织厂合办新民分厂,总投资105万元,当年投产。蚕茧获得丰收,总产达100担。粮食获得丰收,人均突破1000斤。

 乡缫丝厂在苏州丝绸工学院教师杨志超等指导下,成品率达到100%、98.5%,品级继续提高,逐渐接近4A级,被省丝绸公司评为优质产品。在缫、折单项评比中,居全省100多家丝厂之首。

 村里出资,送饶桂龙等四人去苏州丝绸工学院学习,为村里培养技术人才。

 2月,德国西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柯兰君女士和她的大夫(大学教授)、儿子来访,参观了乡村工厂,访问了农户。

 5月,美国夏威夷大学地理系美籍华人章生道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讲师刘剑楚、朝鲜桑树栽培和养蚕技术考察组相继来访,了解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情况。

 费孝通第十一次访问江村。应费先生的邀请,同时来访的外国学者有: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根千枝和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巴乃特。他们分别走访农户,并在农民周文昌家中共进午餐。

 6月,费孝通随胡耀邦同志赴西欧访问。他在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作了题为《江村五十年》的演讲,回顾江村半个世纪所走过的道路,认为:“历史的巨轮是不会停止的。上述的江村在过去五十年中的变化,很可能是更大更富有意义的变化的前奏。”

 9月,应江苏省小城镇研究会的邀请,以上智大学教授鹤见和子为首的日本小城镇研究会代表团一行8人来访。乘船浏览全村风貌,参观工厂,走访农户,并分别在农民家中用餐。他们来华前,都读过《江村经济》并阅读有关中国现行政策的资料,故处处进行对比,询问甚详细。

 10月,日本《读卖新闻》上海地区采访团铃木俊男一行2人,应上海《文汇报》邀请,到开弦弓村进行采访活动。

 12月,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中文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费先生说:“本书英文原本系1939年在伦敦初版,越四十七年后有中译本与国人相见,了却著者一椿心愿。”在北京举行的出版发布会上,他即兴抒怀一首,以表心意。

愧赪对旧作,无心论短长。

路遥知马力,坎坷出文章。

毁誉在人口,浮沉意自扬。

滑滴乡土水,汇归大海洋。

岁月春水逝,老来羡夕阳。

盍卷寻旧梦,江村蚕事忙。

 1987年  2月,中共开弦弓村党组织由支部改为总支委员会,仍由沈春荣担任书记。全村共有党员99人,分别编成六个分支部。

 在第九村民组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全组责任田21.8亩由种田大户姚金山承包种植。从1983年起,陆续扩大种桑,到1987年桑田达到924.96亩。全村劳动力为1034人,按一、二、三产业统计,其情况如下:第一产业占29.1%;第二产业占49.4%;第三产业占19.7%。另有19人外出打工,占1.8%。

 7月,吴江县委、县政府、县人大三套领导班子牵头,由县各有关单位代表参加,在开弦弓村举行现场“三服务会议”,提出“把开弦弓村建设成为太湖边上、庙港乡内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今年先后来访问的外国学者有:日本社会学家第二次访华组松户庸子、松园苑子、若林教子一行三人;美国乔治大学博士研究生格里戈里·维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部人类学教授孔迈隆及夫人;日本工艺纤维大学杉本继男、滨峙实,京都大学荒木干雄;日本日中小城镇研究会代表团一行八人;日本一桥大学毕业生藤内敏郎;长江三峡工程顾问美国教授斯哥德;美国《时代周刊》北京分社记者吉米等。

 费孝通于今年5月、9月来江村,进行第十二、十三次访问。

 第十三次访问时,还与日本日中小城镇研究会代表团在同里镇退思园就城乡关系问题,进行学术交流。

 1988年  村自筹资金办电站,解决电业局停电时的村民照明问题。投资5万元,在小清河中段建一座“江村桥”,方便南北两村村民交通。

 县政府决定开弦弓村为农业机械化试点村。购置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开沟机,并修筑机耕路、环村路。

 种田大户姚金山,水稻亩产达到1265斤,超出全村平均单产185斤。

 今年来访的外国学者有: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滨岛敦俊;法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社会学学会前会长米歇尔·科赛;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巴博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勒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裴希·丽莎等。

 1989年  三业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1208万元),人均收入突破1000元(1189元)。

 几年来,村民新建楼房已达264幢,占总户数的48%。

  今年到江村访问的外国学者有:美国西世界学院汉语学习班主任柏佩兰和三名西德留学生。

  1990年  村总支部书记沈春荣调乡工作,谭汉文接任总支部书记。

  费孝通于4月中旬,第十四次访问江村。他在南京、杭州、上海长江三角洲之行后,从家乡的经济结构和外贸优势的思考中,形成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和外贸格局的构思:“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在长江三角洲,建立起一个新的外贸格局,从货郎担式的零敲碎打,上升为赶集式的上交会,然后更上一层楼,以浦东为基础,加上一个坐商式的服务层次,也就是在上海建一个大陆上的香港,包括江浙两省腹地工农业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开发区。”

 1991年  夏,水灾。太湖水位高达4.78米,高出地面1.18米。经过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战,多年来兴修的水利工程发挥了作用,全部农田和住房均安然无恙。大灾之年,仍获得丰收。三业总产值1266万元,人均分配为1346元。

 “种田大户”姚金山承包的责任田到期,由各户收回自种。

 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工作暂停。

 全村600多户人家,户户都有人兼业,已无纯农户。

 开弦弓小学的新校舍落成,县、乡、村三级共投资39万元。

 经市、乡两级评定,开弦弓小学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制的标准。

 费孝通于今年4月第十五次访问江村。回北京后,写了一篇题为《吴江行》的文章,回顾故乡近10年的变化,他说:“总的来说,吴江这10年在从温饱型经济进入小康型经济。”从吴江,他想到长江三角洲,认为:“在今后10年里,生产力再翻一番,带动全国实现小康就有了保证。这次吴江之行更加强了我的这种看法。”

 今年外国学者来江村访问的有:英国伦敦市立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讲师、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王斯福,日本神户力大学部部长谷川善计。

 1992年  开弦弓小学被命名为吴江市农村小学“窗口学校”。开弦弓村初级中学撤销建制,并入庙港中学。

 乡办工贸合营庙港丝厂经省有关部门正式核定为中型企业。

 投资15万元,兴建江村农贸市场,全部路边摊贩,均移入场内进行交易。

 12月,日本三位学者来访,他们是:神户大学经济学部助理教授加藤弘之,东京农业大学农业系讲师大岛一二和东京农业大学博士后章政。

 费孝通著《行行重行行》出版。他在《前言》中说:“我采取的研究方法是从已有的基础上做起,然后由点及面,找典型立模式,逐步勾画出比较全面的轮廓。具体地说就是从我熟悉的家乡入手。我的家乡是江苏省吴江县,我30年代调查过的村子是这个县里的庙港乡的开弦弓村,我给了它一个学名叫江村。这是我已有的基础。”

 1993年  村总支部书记谭汉文调镇工作,由村丝织厂厂长沈志荣兼任村总支部书记。

 今年三业总产值突破1500万元(1588万元),人均分配突破2000元(2222元)。

 庙港丝织厂正式组成“金蜂集团公司”,并与港商合资,在村上新建绢纺厂。“金蜂”即六十多年前开弦弓精制生丝合作社产品的牌名。

 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江村研究所、吴江市江村研究中心在庙港镇人民政府挂牌成立。

 10月,费孝通第十六次访问江村。由他主持在苏州举行的“第四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与会中外学者一行47人,也同来江村进行实地考察。

 沈关宝著《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由云南出版社出版。作者说:“本书是对江村作追踪研究的一部分。”

 1994年  投资35万元办起了自来水厂,家家户户均饮用自来水。有些人家修建了卫生间,装上抽水马桶。

 村与盛泽新民丝织厂联营的新民分厂改由开弦弓村独资经营。新民厂的120万元投资转为贷款。

 今年三业总产值为1431万元。人均分配2931元。据村委会统计,截止1994年9月,全村居民生活水平如下:

 1、居民住房面积72000平方米,人均30平方米。

 2、现有居民楼房426栋,占居民用房85.2%。

 3、全村已有357户使用液化气,占58%。

 4、现有自行车1230辆,户均2辆;有摩托车96辆。

 5、有电视机525台,其中彩电152台;录像放像机75台;音响设备41台。

 6、居民在银行、信用社存款300万元,人均1250元。

 10月13日至14日,费孝通第十七次访问江村。他在村民姚凤金家里,聊家常、察民情;在老房东周文昌与周家老小共进午餐;到小学校看望了小朋友们;还同他姐姐费达生一起,与当年在开弦弓村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里工作过的老工人进行座谈。

 今年来访的有日本经济政策学会常务理事、亚细亚大学经济学部加藤延寿教授。

 1995年  村办工业,负债累累,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江苏省社科联李明撰文,称之为“江村集体工业的终结”。受邻近横扇镇个体和私企发展的影响,开弦弓村民在下半年度陆续购进羊毛衫横机250余台,个体工业加大发展步伐。

 10月18日,费孝通第十八次访问江村。他参观了小学和农贸市场,说:“这里原来是一片桑地,现在变得我都不认识了!”

 今年日本有两批学者来访:吉备大学访问团一行五人,团长为山口荣教授、副团长为柳厚佳子教授;大阪府市役所农业问题专家荒崎博先生。

 1996年  环村公路修成,铺柏油路面并植树,形成环村绿化带。

 为了满足群众生产和生活用电需要,对用电线路进行彻底改造,并新增180KV变压器2台。

 沿过村公路一侧,建造17间二层楼商品房,出售给个体工商户,与农贸市场相连接,形成江村商贸一条街,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服务中心。村委会搬迁到村工业开发区。村委会原址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

 4月14日,费孝通第十九次访问江村。

 9月19日,纪念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吴江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外学者一百多人。上午举行开幕式;下午,全体代表到江村参观访问,村民纷纷出动,欢迎来自海内外的客人。费孝通同时进行了第二十次访问。

 《江村——江镇——庙港发展的脚步》一书,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项目成果,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1997年  4月,费孝通第二十一次访问江村。

 8月,村级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由非党人士、私营企业家周玉官担任村农业合作社社长,并负责主持全村各项工作。

 1998年  1月,座落在江村地段的镇办企业金峰集团改为股份制企业,并改名为庙港缫丝有限公司。集体控股51%,私人占股49%。

 开弦弓村办企业经审计,负债900多万元。决定实行体制改革。部分厂房设备交由个人经营承包。

 开弦弓村自来水厂搬迁,更换水源,更新设备,村民们吃到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1999年4月,费孝通第二十三次访问江村。

 周玉官当选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500余亩粮田改造成鱼池,由本村农户或外村人承包。农业用电网实行改造,又新增180KV变压器2台,农户生活用电和城镇居民用电开始实行同价。

 私人企业在这一年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户又新引进K61丝织机200余台。

 开弦弓村电话机开始普及,这一年农户安装电话机310门。

 2000年  小轿车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外出经商或私人企业主等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户购进了小轿车7辆。

 4月,费孝通第二十四次访问江村;9月,第二十五次访问江村。(1995年12月写出初稿,2002年9月修改补充)

 附录:

 2001年  8月,行政村落实行区域调整,邻近西草田村与开弦弓村合并。合并后的行政村叫开弦弓村,共有村民小组25个,总人口2900余人。

 2002年  7月,开弦弓村开通有线电视,农民坐在家中,可以收看全国多家电视台的节目。开弦弓村私人业主饶桂龙征地13.146亩,筹建喷雾丝织厂。

 开弦弓村私营企业主周泉林征地15亩扩大江村制冷设备厂。

 在开弦弓地段的镇办控股企业庙港缫丝有限公司转为私营企业,总投资457.085 5元,金永观为转资后的私企老板。

 据村委会统计,到本年止,全村已毕业和在读的大专生有55人,博士生一人。博士生名沈中华,女,现在南京大学任教授。

 10月1日,《扬子晚报》报道:“昨天,苏州大学同时迎来两件喜事:一是该校著名的蚕丝实践家,教育家费达生迎来了百岁华诞;二是前来参加费达生百岁生日的费孝通先生欣然受聘为苏州大学名誉董事长。”

 材料来源:

 (1)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重访江村》、《重访江村(二)》、《三访江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2)费孝通著《江村五十年》

 (3)W·R·格迪斯著《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

 (4)《吴江大事记》(江苏科技出版社)

 (5)《吴江历年自然灾害》(吴江市档案馆编)

 (6)《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河海大学出版社)

 (7)《江苏社联通讯》(1982年第二期)

 (8)《江村信息——江村社会调查文集(一)》

 (9)《江村信息——江村社会调查文集(二)》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吴江市档案馆藏材料

 (12)吴江市庙港镇开弦弓村档案材料

 (13)沈关宝著《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

 (14)政协吴江市委员会编:《江村——江镇——庙港发展的脚步》(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15)开弦弓沈春荣等同志提供的书面材料

 (16)编者1989—1999年江村调查笔记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