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9 13:38:01
作者:
沈春荣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0
一、人物简介
赵庾(1603-1651年)明末官员。字涣之,南直隶吴江县人(今苏州吴江松陵人)。父亲赵士谦,赠文林郎,在他出世前三个月就去世了。他是由伯父赵士谔抚养长大的。士谔与圣寿寺万峰法师相善,喜欢研读《古灯录》,有所领悟就向庾灌输。耳染目濡,尽管受佛学影响深刻,但为了光宗耀祖,他还是潜心科举。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式癸未科进士,授官福建瓯宁县知县。后官行营礼部主事。明朝灭亡,赵庾遁入佛门,居于天台国清寺,号大庾和尚。
二、生平事迹
崇祯十六年(1643)考中三甲232名进士。南明弘光元年(1644,清顺治元年),授福建瓯宁(今建瓯)知县。时值明浙西溃兵进入福建,他登城固守,得以保全城池百姓。二年六月,福建举行南明首次乡试,他为同考官。闰六月廿七日,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任命为礼部仪制司主事,又改任吏部文选司。受命赴河南延津,足疾,耽搁在高阳(在今河南杞县)山中。
顺治三年(1646)八月廿八日,清军俘获朱聿键。他得到消息后,便遁隐武夷山落发,想找一位明师咨决心要。造访(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参谒继起弘储(1605-1672,俗姓李,南通人)未遇。弘储是晚明三峰禅派创立者汉月法藏(1573-1635,俗姓苏,无锡人)的弟子,一直思谋匡复故国,主张佛儒融合,于顺治二年受邀住持苏州灵岩山崇报寺。他回到吴下,但与弘储失之交臂,得到一册语录,即潜心研究。再去天台山,还是没有碰上,不胜惆怅。
顺治四年(1647),他到屯村报恩寺参礼浮石通贤(1593-1667,俗姓赵,平湖人),法号行韬。跟随两年,自觉收获甚微,六年十月十五日至次年正月十五日,到海门三仙山广慧禅寺参加冬安居。有所领悟,回到报恩寺,受具足戒。浮石问:“马祖一喝百丈,因甚三日耳聋?”他答:“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屡呈偈颂,都深契浮石意。浮石要赴湖州,请他另投别处。正巧弘储回到崇报寺,他立刻怀香赶去参谒,受记莂,终成临济宗僧,以说偈、机辩闻名。弘储受天宁寺、瑞岩寺之请,他亦随侍参叩。七年,受师命住持国清寺。
顺治八年(1651),弘储误罹世网,回到天台。他护师赶往灵岩辨白。十二月二十一日,船过黄家溪时天色已晚又遇大风,背纤者奋力向前,船侧翻进水。师徒两人站在水中,互相推让先上岸。众人刚将弘储救上岸,船就沉了。第二天中午,他被打捞上来,左手握金刚拳,右手掭数珠。十四年三月初一,家人将其身葬于邓尉山紫岭,衣钵厝于灵岩山佛石岩。
三、主要著作
有《大庾禅师住天台景德国清禅寺语录》传世,书中收录《天台国清韬禅师衣钵塔铭》、《显祐之天台国清大庾韬和尚行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