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吴江桃花源村深处有梵音

“吴江通”连续四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webwxgetmsgimg.jpg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曾写过名作《桃花源记》,文中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在那里,人们过着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那种和谐而又平静,不被外人所打扰的幸福生活,不仅仅是陶渊明最向往的,也是大部分人向往的。


1、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绘本图.jpeg

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绘本图


一直以来,世外桃源似乎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然而,今天我却见到了真正存在的世外桃源,这个地方在吴江区桃源镇桃花源村。


据传,元朝兵部侍郎戴敬本曾弃职隐居于此,留下了“问津桃花何处去,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千古名联,“桃源镇”也因此而得名。


2、吴江桃源镇.jpg

吴江桃源镇


穿过繁华的桃源镇区,往东南行去,一路过来,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果然不负苗木之乡的盛名。车子在林间曲曲折折地穿行,有种行山路过十八弯的感觉。途中所遇村民,或于地头劳作,或正漫步林间,面带微笑,一脸淳朴,眉眼间尽是和善。不多时,有梵音入耳,抬头远望,黄色庙宇入目,“甘露寺”三字告诉我们,眼前立身于世外桃源的这处乡间寺庙,必有其不寻常处。


3、甘露寺_副本.jpg

甘露寺


年轻的寺庙主持介绍,甘露寺前身是前村寺,初建无考,清朝雍正年间有寺有僧,现存《宫村社庙禁鬻常住田碑记》残碑记载:“前宫社庙焉,庙之创始莫详,但传雍正十有一年住持僧……”民国时,前村寺尚存,名前宫寺,民国23年《严墓区政概况·佛教(寺庙)》记载:“前宫庙,祀汉中郎苏武,在塘东乡前村。”


4、《吴江县志》记载.jpg

《吴江县志》记载

5、民国二十三年《严墓区政概况.佛教(寺庙)》记载.jpg

民国二十三年《严墓区政概况.佛教(寺庙)》记载


解放初,前村寺面积52亩,有5个常住僧人。寺内有大银杏树,有2.5米高的大功德碑,碑上刻字“前宫”。前后2殿,前殿5间,正3间供苏大明王夫妇,即判官、书童、丫鬟。东房供关云长即财神爷,西面供二老爷夫妇,后殿中3间供3尊观音菩萨,左房供24尊佛像,西房供总管老爷,前殿、后殿对接两边各有厢房,东为厨房,西为僧房。


6、前村碑.jpg
7、前村碑.jpg

前村碑


1945年前后,前村寺得以重修,照墙有旗,四壁均有壁画,前殿屋脊有双龙护珠,后殿屋脊有凤阳牡丹。1958年拆除前殿造东风米厂,拆除后殿造桃源大会堂。而后原寺址上又重建三间小平房。


前村寺现址桃花源村,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桃花源村由李家坝村和南和村合并而成。李家坝村历史地名前宫村,因吴越春秋时吴王在此建离宫而得名,前宫是吴王夫差的离宫之一。


桃花源村是典型的水乡,北有荒天池,有东烂溪塘,处江浙交界,历史上曾为屯兵之地。夫差曾在荒天池建军事重地“藏船墩”。


唐代白居易曾为吴王离宫作诗《吴宫辞》:“一入吴王殿,无人睹翠娥。楼高时见舞,宫静夜闻歌。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妍媸各有分,谁敢妒恩多。”


唐代李商隐《吴宫》:“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16、《吴宫》图.jpg

《吴宫》图


离宫盛况由此可见一斑。


不知何时起,吴王离宫改建成寺庙,仙乐飘飘,佛音袅袅。


宋代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清脆而又空冥的钟声告诉人们:昨日的历史就在眼前,人们务必要保持清醒,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立足当下,自强不息。


历史上爱国气节人物由于自身的高风亮节,为后世敬仰。三大著名人物之一苏武在前村寺得到供奉,桃花源村的人尊称其为苏大明王。


8、甘露寺里供奉的苏大明王(苏武).jpg

甘露寺里供奉的苏大明王(苏武)


苏武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汉武帝时为中郎。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持节出使匈奴。临行前夕,苏武辞别爱妻,依依不舍,伤感地写下了一首诗《留别妻》。苏武到了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利诱逼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汉。汉宣帝将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褒赞他爱国忠贞的节操。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苏武去世,享年八十余岁。


9、苏武雕像.jpg

苏武雕像


苏武坚贞不屈、爱国忠君、忠孝双全、宁折不弯,是一个典型爱国代表人物。他的事迹被写入各种文学作品中多方传颂。古往今来,苏武牧羊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苏武牧羊的地方叫北海,也就是当今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在清朝康熙、雍正期间,被两任皇帝割让给了沙俄。北海已转手他国,然而他所坚持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却被吴江桃源村的百姓牢记心头,永存于中国人民心间。后来的苏武庙和寺庙供奉苏大明王证明了这一点。


11、八月十二  祭祀苏大明王.jpg
10、八月十二  祭祀苏大明王.jpg


八月十二  祭祀苏大明王


前村寺弘扬佛法劝人为善,教导做人原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多年的教化下,桃花源村的人们越发淳朴良善。渐渐的,他们所在的村成了真正的世外桃源,真正的人间福地。


2014年,前村寺三间小平房已成危房,由村民自动发起筹资重建。2015年,诸暨千佛山印超上人为寺庙题诗:“佛陀圣教古今利人天,甘露法雨净化众生心。”“甘露寺”由此得名。


2017年,印超上人的弟子释道戒被请来甘露寺主持寺庙事宜。


12、法师释道戒.jpg

法师释道戒


二十八岁的年轻法师接手寺庙的同时,也接过了寺里几十万的债务。法师奉行: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每年腊月初八,甘露寺本着弘法利生慈悲为怀的宗旨,推崇千年的“腊八节”活动,在敬老院、养老院、路边、银行门口,以施粥的实际行动来行善,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13、甘露寺信众腊八节在养老院发入腊八粥.jpg
14、甘露寺信众腊八节在银行门口发放腊八粥.jpg

甘露寺信众腊八节

在养老院和银行门口发放腊八粥


甘露寺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二苏大明王诞辰举行祭祀祈福活动,参加的信众多达几百人。此外,于每个佛圣日,大众上香、供灯、供花、供果、供斋、礼佛、诵经、放生,以此佛事因缘悲悯众生,利于大众长养慈悲心、喜舍心、清静心、平等心。一声佛号一声心,声声佛号响彻虚空。


15、八月十二祭祀苏大明王时的排场很大.jpg

八月十二祭祀苏大明王时的排场很大


每次佛事,善男信女都能聆听到当家师清澈悦耳的诵经声,佛门弟子为此举行纪念祈福活动。大批的善男信女纷纷前去上香、礼佛、绕塔、法喜满满!阿婆们每次佛事中要多次问下一次佛事是什么时候。佛门弟子看着她们从迷信觉悟到正知正见,一切辛劳化为心底莲花开。


17、部分信众合影.jpg

部分信众合影


庄严的寺庙内梵音不绝,时时传授做人的道理和智慧,告诫人们以慈悲心行世。人世间,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最佳,靠的是智慧、自性、心性、信念、格局、胸怀和眼界。当人们把内心的执着、挂碍都去掉的时候,反而能进入最佳的状态,轻松地全身心投入,做出最佳的成绩。每个人在遇到坎坷时,不要怨天尤人,一定要心平气和地自我反省,找出自己的原因,从而顺利走出逆境。一个人只有多结善缘,才能远离恶缘。梵音告诉人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人生才能快乐多多。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当我们真正努力过了,不管结果如何,也是无怨无悔,这样自然能知足常乐了。


18、宏大庄严的佛寺(图片来自网络).jpg

宏大庄严的佛寺


昔日吴宫的主人夫差如果明白这些道理,想来也不会自杀了。而苏武被迫牧羊十九年,其中艰辛难以言表,他却坚持下来了,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他的信仰:满腔爱国热情。


年轻的僧人远离红尘,茹素修行,靠的也是他们的信仰。他们潜心向佛,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默默无私地奉献着,静夜里独自告诉自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名利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腹看世界。


18、释道戒亲自下厨准备素斋.jpg

释道戒亲自下厨准备素斋


僧人们身体力行,自己种菜、砍柴做饭,做到“俭以养德”。寺庙后面有个菜园子,种的都是当下的时令蔬菜。现在是萝卜收获季,除了炒菜吃还腌制脆萝卜,不会有任何的浪费。


21、僧人种的蔬菜.jpg
22、僧人种的蔬菜.jpg
23、僧人种的蔬菜.jpg

僧人种的蔬菜


25、僧人腌制的萝卜_副本.jpg
20、僧人种的蔬菜_副本.jpg
24、僧人砍的柴.jpg

僧人腌制的萝卜、僧人种的蔬菜、僧人砍的柴


甘露寺里循环播放着佛教音乐,周边的村民们日日能够聆听佛乐,净化心灵。村里绿树环绕,空气清新,梵音飘荡于天然氧吧内,舒神静性、颐养身心。这样的地方,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具有灵性,仿佛有一双神奇又清凉的手,轻轻地拨开人们心头的烦燥与郁闷,轻轻地为人们梳理杂乱的千头万绪。顷刻间,化复杂为简单,化腐朽为神奇。心静下来了,经络疏通了,血气舒畅了。呼吸间,吐浊纳清,身心洁净,神清气爽。渐渐的,人们的心态越发平和,内心越发温暖阳光,格局也越来越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


如此世外桃源这般钟灵毓秀,谁之功?


天地人也!



作者简介


作者照片.jpg


俞文嫔,吴江平望人,就职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喜欢简单生活,做个简单的人。爱好文学,工作之余看看书、练练笔。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ertert


责任编辑:顾晓红、梅雪芬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俞文嫔、馆藏及网络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640.webp.jpg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捉狗屎”有啥用?让我这个黎里人来告诉你……

2、平望小学曾经有个艺术实验班

3、盛泽一中的前世今生

4、那些唤醒乡愁的莘塔味道

5、黎里拷粪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