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从芦墟走出去的苏州中学名师——夏蕴文
郑一冰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从芦墟走出去的苏州中学名师

夏蕴文

百年名校——苏州中学,培育了无数优秀学子。校园内美景如画,“道山”屹立,“道山亭”古风犹存,“碧霞池”碧波荷香,“春雨池”游鱼悠然,范仲淹雕像目光深邃,紫阳书院旧址上的红楼文气蕴蕴。这方代表苏州文脉之地,学子们都以能踏进苏州中学校门为荣。这里不仅学风炽盛,同时也是名师荟萃之地。今天介绍一位吴江籍国文名师——夏蕴文。



苏中道山/苏中红楼(作者提供)





一、出生名门




夏蕴文,出生于芦墟望族。夏家老宅在北袁家浜,袁家浜中段,原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河,小河东南面,沿河筑有整齐的石驳岸,这石驳岸便是夏家所筑的,夏家墙门也坐落于此。夏蕴文的父亲——夏钟麟原就住在后埭。1915年,夏钟麟买下南袁家浜原郭家“灵芬馆”旧址地块,并建新房,遂举家搬迁至南袁家浜。





夏蕴文芦墟故居 南袁家浜夏宅(作者提供)





夏宅楼房 灵芬馆腊梅(作者提供)



夏钟麟(1873~1954),字应祥,号楦耳,清末秀才,藏有古籍数千册。夏钟麟在家设馆授徒,芦墟有名望的望族子弟如沈昌眉(注:南社成员)之子沈有威等,都在夏家门下就学。1912年,黎里的几所学堂合并,在安厅弄(九曲弄)成立了开展新式教育的芦墟乡立第二初等小学校,夏钟麟任校长。


夏钟麟娶妻吴氏,生有二子二女,长子即夏蕴文,次子夏崇本。


夏蕴文(1896~1985),名崇璞,一作崇朴,字蕴文,以字行(注:以字行于世)。出生于芦墟,从小聪慧,由父亲开蒙,后进入新式学堂念书,考入吴江中学,跟随金松岑习六书之学。金松岑是国学大师,加上夏蕴文好学,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1912年,求学上海,入民立中学,得名师孙经笙悉心指导,(注:孙经笙也是陆澹安、周瘦鹃、柳亚子夫人郑佩宜的老师)并学习了英语。1919年,考入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主修中国古代文学,兼学西洋文学。这一年,夏蕴文加入南社。1923年,到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后曾任吴江县视学。


夏蕴文青年照

(作者提供)




夏崇本(1910~1942),抗日空军烈士。早年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后就读于上海持志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誓言抗日,投笔从戎,1936年冬考入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毕业后编入国民党空军部队,担任飞行小队长。抗战期间,曾击落过多架日机。在新机训练中不幸殉职。现归葬南京紫金山麓的航空烈士陵园







二、入职苏中




1927年,苏州中学成立,受校长汪懋祖之聘,夏蕴文到苏中任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夏蕴文主要担任国文教师,还曾任教导主任,成为苏中任教最长的教师。夏蕴文博学善教,教学要求严格,有“夏铁板”之称。


有一份苏州中学教职员工登记表,夏蕴文时年49岁,职务栏记为:教务主任、级任导师、国文教员。通讯地,芦墟南袁家浜。


苏中教工名单【正数第二位为夏蕴文】

(作者提供)


下录一段记述夏蕴文教学情况的文字:

夏蕴文有扎实的文学根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日常教育工作异乎寻常地认真,每天备课、批改作文直至深夜,虽然教材熟得闭上眼睛都能讲,但夏蕴文对教材的钻研确是极严格的。他常说,书本上的一切,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要依靠自己的深入研究,才能掌握真正的有用知识。他常为一个字、词、句的疑问问题,反复查阅不同学者、不同版本的文章、书籍,选择出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答案,教授给学生。他说过:“教师要尽一切努力,在科学上少出错误。一位教师的的某一个错误,可能要影响学生一辈子。”夏蕴文与苏中几位好友经常在一起研究教材的难点、疑点,为一个问题反复讨论。有人问他,教了几十年语文,还这么认真备课?夏蕴文认真地说:“教师教的不是书,教师教的是学生,学生是年年要变的,年年不同的。社会年年在发展,教学工作也要不断发展,求变求新。年年老脚本,宣讲一遍,这是误人子弟,问心有愧。”(《百年苏中卷二 碧霞春雨 夏蕴文为人师表》第14页)


抗战时期,苏州沦陷,苏州中学迁移。1938年夏,省立苏州中学训育主任杭海槎偕同徐镜清、夏蕴文、张贡粟、王葭舲等老师,集资租下了上海公共租界,将福州路53号威利翰大厦的三、四、五层作为教室和实验室,宣布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在沪正式复校,简称“苏中沪校”。1941年上海沦陷,该校关闭。夏蕴文携全家回芦墟,教学童为业。抗战胜利后,苏中复校,即回校任职。1972年光荣退休。夏蕴文治学精益求精,教学之余著书立说,著有《中国小说史》。


苏中沪校毕业合影后排中夏蕴文(作者提供)







三、挚友与学生





在教学生涯中,与夏蕴文一同执教的老师,如吴梅、陈去病、钱穆、吕叔湘、蒋吟秋、芮和师、沈佩弦等,很多成为他的良友。一届一届走出校门的学生,也有很多成为国家栋梁,列几位明之。






夏蕴文与吕叔湘等合影(作者提供)



吕叔湘(1904~1998),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1928年到1935年吕叔湘在苏州中学任教,与夏蕴文在教学及学术上多加研讨,两人治学风格皆严谨,颇有交情。吕叔湘英文很好,夏蕴文时有西洋文学上问题向吕叔湘请教。吕老后居北京,两人常书信来往,谁读到好书,即推荐给对方。吕叔湘还喜欢夏蕴文的小儿子夏强正,夏蕴文遂将儿子过继给吕叔湘。文革中,两人都受到迫害,中断交往。文革后,吕老来苏州访问,夏蕴文携同夏强正到乐乡饭店相见,重聚后来不及叙旧,两人竟再议起苏中工作时讨论的学术问题,可见两人对真理追求之诚。


芮和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任苏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他与夏蕴文曾是苏州中学同事,也有过上下级关系,两人在教学方面共同研讨,相互交流教学心得,提高教学质量方法。芮老更是夏蕴文思想进步的引领人。夏蕴文曾回忆道“芮老师对我的引导首先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是在相互信任的气氛中进行的。以平等的态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在解放后,夏蕴文担任苏州民盟的主要领导人,他说:“是老芮使我懂得做好民主党派工作的真正意义,是他坚定了我的信心。使我认识到做好民主党派的工作,不仅是党交与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天职。”

管文蔚(1904~1993),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与夏蕴文结下师生友谊。在省立三师时,管文蔚结识革命先驱恽代英,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夏蕴文是知道进步学生动态的,他不顾自身安危,尽可能给予保护。有一天深夜,管文蔚来到夏老师家,向夏老师告别。他只字不提去哪儿,但老师心里明白,学生是要去革命的地方。夏蕴文赠以路费、衣物,管文蔚都不接受,夏老师遂拿出自己用的钢笔相赠,他欣然接受,说见此笔如见吾师。往后的很长时间,夏老师一直牵挂着学生,不知到了那里可平安。1949年秋,苏州解放不久,管文蔚突然出现在夏蕴文在苏州中学的办公室,夏老师欣喜万分,两人紧紧握手,眼含泪水,十分感人。当时苏州实行军事管制时期,夏老师是旧苏中教导主任,需要审查。管文蔚(注:管文蔚当时是苏州军管会主要负责人之一,后任至江苏省副省长)对其他同志说道:“我了解夏老师,我来担保。”于是他在夏老师办公室写下一张委任状“兹聘夏蕴文老师为苏中初中部主任。落款管文蔚。”

朱锦生,1950年于苏中毕业,毕业后即参军,后成为总参五十七研究所总工,我国技术侦察专家。在他回忆里,当时夏蕴文教他高二、高三的国文,夏蕴文是这样教导我们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是不可能靠突击,‘抱佛脚’取得的,只能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有一次,我写的作文是记我与几个较接近的要好同学结为金兰的事,他一方面表扬我作文写得‘层次清晰’,但另一方面又规劝我,不要搞小圈子,要搞五湖四海。”


屠龙, 1957至1960年就读于苏州中学,他对夏蕴文老师的印象是这样的:“我的人生梦想是做一个作家,或是做一个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高中三年,跟班给我们上语文课的老师叫夏蕴文,当年已年逾七旬,他曾做过钱伟长的老师,又曾与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叙及的杨荫榆女士在苏州的一所中学里共过事。这位夏老师教学严谨,关爱学生,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记忆。记得当年得知我被保送到军校读工科类专业的消息后,他跑去找到校长,为此动了点肝火。”








四、民主人士





夏蕴文于195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因其渊博的知识,正直的心胸,赢得人们的尊敬和信任。1958年起,任民盟苏州市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委,后任民盟江苏省委顾问、民盟苏州市委顾问。他曾任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政协江苏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政协苏州市第二届至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民服务。



夏蕴文晚年照(作者提供)


特别到了晚年,夏蕴文更是积极参加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活动,他说:来时不多,今天能为国家统战工作多做一分工作,就要多做一分,以报答共产党的教育之恩。他总结出,以史为鉴,历朝历代,没有谁逃出“历史周期律”。只有共产党勇于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重要关头作出历史决议。这是我们共产党的伟大之处,一定能建成文明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4年,夏老身体抱恙,常卧床。在病中,他申请辞去政协、民盟中诸职务,认为年迈多病,挂个空名与组织不利。组织上仍对夏老一如既往的关心,问寒问暖,民盟领导也多次探访。(《苏州文史资料第35辑》136 ~149页)









五、名师后人





夏蕴文育有十个子女,有:长子夏怡曾、次子夏希曾、长女夏怀瑾、三子夏强正、四子夏强民、次女夏小霞(8岁亡)、五子夏强己、三女夏小春、六子夏雷准、四女夏佩瑜。


夏蕴文全家福/夏蕴文与儿子合影(张舫澜提供)


夏怡曾(1922~?)字纪根,已故。解放前曾在芦墟小学教书,加入地下共青团,成为芦墟支部核心人员。1958年,他被认定为参加过特务组织,送往滨海东直农场教养。1961年撤销管制,回芦墟蔬菜队劳动,后又回到芦墟小学代课。1987年6月,按苏州市委组织部批复,确认了地下共青团员身份,获得离休待遇。


左起夏伏春、夏怡曾、夏应春(张舫澜提供)


夏希曾(?~2021)字芬根。嘉兴新塍中学退休教师。


夏怀瑾(1928 ~ )出生于芦墟,1947 年于苏州中学毕业。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曾任教于丁栅小学、嘉兴新塍某校、嘉兴十三中学(即现嘉善高级中学)、嘉善凤桐八一中学,后在凤桐中学退休。嫁于嘉善孙森烈(兵圣孙武第81代后裔),现居嘉善县城。


夏怀瑾(作者提供)



夏强正(?~2020)聪明博记,最为父亲所看好。上过三所大学,因与老师顶撞被劝退。回到苏州后,在苏轮纱厂职校任教。之后到苏州第七中学任教,担任教导主任直至退休。夏强正深受外公凌昌煃喜欢,经常赠与他文玩古董。夏强正经常把他的小玩意儿送给小朋友,是为“孩子王”。夏强正在芦墟交友广泛,与张舫澜先生等为友,张曾称夏强正为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夏强正与父亲夏蕴文一家居住在苏州金狮巷29号。这条巷子有多位历史名人曾居于此,包括边知白、何焯、石蕴玉、俞樾等。夏强正之子夏俊现住苏州。


夏强民(?~2003)在芦墟米行学做生意,后支边援建新疆。回芦墟后,在镇蔬菜地工作。


凌昌煃与夏强民 (张舫澜提供)


夏强己(1937~  )现住苏州。苏州水泥制品厂供销科退休。


夏雷准,插队知青,后考取大学,回苏州任教,现居上海。与芦墟象棋高手邱之林交好。


夏佩瑜(1938~?)1951年毕业于芦墟中心小学。大学毕业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任教直至退休。育一女,在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毕业后,任中山医院医生,后去美国发展。





夏蕴文年谱


1896年12月,出生于芦墟,父亲夏钟麟。从小由父亲启蒙,新式学堂开设,进小学读书。

小学毕业,考入吴江中学,跟随金松岑习六书之学。

1912年,入上海民立中学,得国文老师孙经笙悉心指导。学会英语。

1919年,考入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主修中国古代文学,兼学西洋文学。加入南社。

1923年,到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

1924~1926年,受金松岑之聘,出任吴江县视学。1926年辞职。

1927年,苏州中学成立,受校长汪懋祖之聘,到苏中任教。近半个世纪,曾任苏中教导主任,主要担任国文教师,成为苏中任教最长的教师。

1938年夏,省立苏州中学训育主任杭海槎偕同徐镜清、夏蕴文、张贡粟、王葭舲等老师,集资租下了上海公共租界,福州路53号威利翰大厦的,三、四、五层作为教室和实验室,宣布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在沪正式复校,简称“苏中沪校”。

1941年,上海全部沦陷。全家迁回苏州,第二年迁回芦墟。在家教小孩。

1945年,抗战胜利,苏州中学复校,即回校,任教导主任。

1949年解放,继续在苏州中学任教。

195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8年起,任民盟苏州市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委。后任民盟江苏省委顾问、民盟苏州市委顾问。曾任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政协江苏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政协苏州市第二届至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5年12月,病逝于苏州。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 责 编:沈思言

◆ 美 编:沈思思

◆ 审 核:王来刚

◆ 图 片郑一冰、张舫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圆明寺里的千年钟声

2、麻漾北岸的古村落:秋泽

3、黎里沈宅鸳鸯厅的主人找到了!鸳鸯厅现在又作何用途?

4、姚家弄里的回忆

5、不如吃茶去

原创不容易,

请点“赞”“在看”鼓励哦??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