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对于社会发展起着独特作用,不但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而且还是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更是应急运输和战备所需的大动脉。铁路,尤其是高铁,一直是吴江人心中所牵记的。
吴江有过铁路,但那是90多年前的事。1932年,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日方要求中国军队不得经过上海。迫于无奈,苏嘉铁路赶马上阵。苏嘉铁路北起苏州,南至嘉兴,全长74.44公里。1935年2月开工,1936年7月正式通车。苏嘉铁路的军事意义远远超过了经济意义,长三角第一道军事堡垒从此诞生。1937年8·13淞沪会战爆发,由于上海附近的铁路处于日军火力范围内,日军以苏嘉铁路为重点袭击目标。1937年8月17日,嘉兴站首次被日军飞机轰炸。9月19日下午,日机轰炸苏州站,投弹18枚,炸毁车站房屋,死伤四五百人。10月15日上午,两架日机在平望站投弹3枚,桥轨多处被毁,整座车站被炸成废墟。在10月19日、10月22日两日,相门站两次被炸。1945年1月,苏嘉铁路在战火中艰难地生存了8年后,“寿终正寝”。于是,吴江人进入了80年铁路之梦的漫长等待中。
◆苏嘉铁路75号日军炮楼遗迹(2006年6月5日被列为江苏省文保单位)(江南布衣提供)
2018年10月8日,《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新建沪苏湖高速铁路。2019年6月,高铁苏州南站和盛泽站的位置确定。2020年6月5日,沪苏湖铁路开工建设,吴江全面打开“高铁时代”的新发展格局。吴江人梦寐以求的“高铁梦”终于变为现实,吴江交通激活了新的大动脉,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沪苏湖高速铁路建设施工现场(江南布衣提供)
2020年4月2日,南通经苏州、嘉兴至宁波铁路列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新建的南通至宁波高铁全线设南通西、张家港、常熟西、苏州北、苏州东、苏州南、嘉善北、嘉兴南、海盐、慈溪、庄桥11座车站,而且在苏州南站与沪苏湖高铁成十字相交,苏州南站将成为苏州铁路枢纽的南部核心。
2024年9月20日,“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发文《这条高铁开始联调联试!》,我在留言中这样写道:“家门口的高铁苏州南站。吴江区后来居上,在全国来讲,一个区(县)拥有两个高铁站的极少,很多地级城市不但没有高铁站,甚至连火车站还都没有。可见鱼米之乡的吴江是多么发达!”具体来说,目前吴江区已建和在建的轨交里程有192.96公里,通苏嘉甬高铁吴江段总长21公里,沪苏湖吴江境内全长52.36公里、沪苏嘉城际铁路吴江境内65.5公里、苏州地铁十号线吴江段40.1公里,地铁四号线14公里。
◆苏州南站(江南布衣提供)
2024年9月19日8点58分,首趟检测列车从上海虹桥站开出,对沪苏湖高铁进行轨道、接触网和电务设备检测,标志着沪苏湖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也预示着沪苏湖高铁离正式投运不远了。10月9日,我特地去了一趟苏州南站,采访了中铁三局陈大红书记,陈书记介绍说:“苏州南站规划总建筑面积37.3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站台总规模为4台12线(含正线4条)。地下工程按照六边形整体设计,采用全国独有的‘线下式+线侧式+高架式’相结合的候车方式。沪苏湖高铁旅客进出站采用‘上进下出’流线模式,通苏嘉甬高铁旅客进出站采用‘下进下出’流线模式,车站设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3000人。苏州南站枢纽综合体内部空间上下错落,地下二层为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和轨交10号线站台层,地下一层为城市通廊层,地面层为枢纽停车场,地上二层为进站层,地上三层为沪苏湖高铁候车区。除了站房,苏州南站还包括星级酒店、配套会议、公寓、集中商业、办公、集散展示中心、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地下车库、零售商业和城市通廊等,是功能叠加的站城一体化综合性交通枢纽。”
◆2024年10月9日本文作者采访中铁三局陈大红书记(江南布衣提供)
苏州南站轨交枢纽的建立,意味着吴江将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连接长三角城市群。这不仅会带来人流、物流的大幅增长,更会促进信息流、资金流的加速流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苏州南站集高铁、沪苏嘉水乡旅游城际铁路、地铁、客运、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换乘”,提升了交通便捷度。旅客在这里可以轻松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极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这样的便利程度将大大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也为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沪苏嘉水乡旅游城际铁路途经黎里古镇、同里古镇、苏州湾、东太湖、震泽古镇和浙江南浔古镇、桐乡乌镇、海宁盐官等旅游景区,仅沿线的著名旅游景区就达20多处,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水乡观光线路,对沿线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沿线居民还可以通过乘坐不同城际铁路班次到达苏州古城区、苏州高新区、常熟、张家港等地,可观赏更多的苏州美景。
◆沪苏湖高铁盛泽站(江南布衣提供)
沪苏湖联通东西,通苏嘉甬链接南北,吴江人梦寐以求的铁路蓝图即将变为现实,吴江迎来了“轨交时代”。在国家战略助力下,示范区的协调发展不再是“接通血管”,而是基于全局战略的“打通经脉”,青、吴、嘉三地逐步从“有界”走向“无界”,长三角枢纽的格局地位日益凸显,吴江将成为高质量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示范区,同时也为沿线市民带来了更多的福祉,高铁对于吴江人的出行环境来说,真的是天翻地覆。
10月9日,我从北厍骑自行车去苏州南站建设现场的途中,正好碰到妻子的同事——北厍中心小学退休老师严建生,谈到苏州南站,严老师有点兴奋,他滔滔不绝地说:“我的老家就在苏州南站的土地上,其前身是吴江县北厍公社火箭大队的半爿港自然村。这个不足二百人口的小村庄,有抗美援朝的严留全烈士,我的父亲严留贵也是抗美援朝的有功之人。小小半爿港,具有保家卫国的历史情愫。八十年代前的火箭大队,四面环水,村里都是烂泥路,交通闭塞,出行十分不便”。严老师还说:“他那时候去北厍中学读书,要摆二渡水,步行四十多分钟才能到学校,碰到风雨天,道路泥泞,摆渡有风险。他曾遭遇到过洋荡港‘限载七人’摆渡船的翻船事故,幸好岸上人救援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恶梦般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令人后怕”。严老师侃侃而谈:“我们村的出行经历,从八十年代泥泞的土路到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从狭窄的水泥路再到宽阔的沥青路,可以驾车出行。如今的家乡,从铁路零时代蜕变成沪苏湖交通枢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共产党带领一代代中国人民努力拼搏、不惜牺牲、艰苦奋斗换来的!我今年 71 岁了,但身体还可以,等到家门口高铁通车时,以苏州南站为圆心500公里以内的城市可以早出晚归了,我要带上家人全身心地感受城乡一体化幸福氛围,去湖州、绍兴、千岛湖、扬州、南京等地旅游,去亲身感受高铁出行的便捷,去看看祖国的锦绣河山”。
◆高铁苏州南站所在地村民、北厍中心小学退休教师严建生(江南布衣提供)
“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加速向我们“奔”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随着沪苏湖高铁通车的日益临近,梦想成真进入倒计时,让我们满怀喜悦,期待便捷寻觅诗与远方的日子早日到来。高铁时代的天堂腹地必将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璀璨夺目的水乡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