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30 3:29:16
作者:
计东生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5281
一、老街概况
红塔埭(包括新驳岸),位于东溪社区、古镇东北部,东起普安桥(小东溪桥)北堍,西至永安桥北堍。街全长430米,宽4米,。街路面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全部改弹石路面为小方石(20×40公分)“人”字形路面。
南宋期间,镇池由刚建镇时的3只圩头扩展为7只圩头,其中南秘圩、果字圩才逐渐形成镇区。红塔埭之名由来,据清嘉庆《同里志·卷四》记载:古红塔在南秘圩,初为佛幢,位于永安桥附近。现古红塔已无,但“红塔埭”街名至今沿用。
街为沿河外街,同样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特色著称。此街南侧临河,北侧东首与史家弄交汇。在此弄内,原有明代顾氏园第,称“梅山”,清代时曾定为四景之一,名为“梅山香雪”,惜已毁。北侧西首为北新街,古时为走马街,后为新街。曾经在民国时建有同里公园,今不存。
红塔埭历来为镇上居民的主要居住区,街道两侧古桥、老宅比较著名,古桥有普安桥,老宅有任氏宗祠、杨天骥故居、慎修堂、庆善堂等,有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3处,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2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2处,
三、名胜古迹
1.王氏旧宅(东溪街70号)。位于普安桥北堍东,朝南面河。建于清代,始为沈氏宅地。共有房屋8间122平方米,为3楼3底和2间坡屋。其特点是该宅用官窑砖砌置,砖上刻有“沈府定造、细洁光彭”8字。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2.慎修堂(东溪街97号)。位于新驳岸,该堂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坐北面南,共有四进房屋。第一、二进为五开间平房,其中第二进面阔13.78米,进深6.16米,第三、四进为五开间楼房。从第二进起,每进后均置有天井,原来都有门楼,门楼上有砖雕字画和人物,“文化大革命”中全被砸坏。现第一进门楼处只有地下两块石条;后两座门楼下面用方砖贴面的砖柱和砖柱上下的石条还在,上部古迹无存,原第三进门楼上四个字是“呆叟贻谋”。第三进门楼东有一个花坛,花坛中种有天竹。1986年9月,慎修堂被列为吴江市级文物控制单位。
3.敦本堂(东溪街79号)。位于新驳岸,朝南面河。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系宋氏旧宅。共有房屋5进37间905平方米。房屋前三进都在宋家弄边,前两进是4开间平屋,第一进东起第二间是个大墙门间,对外是6扇竹丝墙门,门口4个石级,墙门间宽4.07米、进深10.7米,单独一间建筑面积就达44平方米。第二进屋面坡度大,像庙宇的屋面,且用筒形的屋脊,较为少见。第三进是3开间楼房,该房楼下50年代由粮食部门做粮食仓库,恢复住人时大修过,已看不出原貌,楼上仍都是裙风板和蛎壳窗。后两进位置偏东,与宋家弄之间有一块较大的院地,第四进是4开间平屋,第五进是7开间平屋。敦本堂无门楼,雕刻很少,装饰很少,基本保持原貌。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4.任氏宗祠 东溪街103号。位于新驳岸始建于清初,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出资进行修建。该祠坐北面南,中轴线上建有门厅、祭殿、享堂共三进,其祭殿面阔三间计11.98米,进深11.85米,左、右各建有三进和一进的建筑。1986年8月,任氏宗祠被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
5.杨天骥故居 东溪街107号。位于红塔埭。该宅建于清末,坐北面南,共有四进,建筑面积511.21平方米,形制似船,故名“船厅”。宅主杨天骥(1882~1958年),为同盟会会员和南社社员,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舅父。1903年,费孝通之姐、著名蚕桑专家费达生(1903~2005年)出生于此。2005年1月,杨天骥故居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6.庆善堂 东溪街114号。位于红塔埭 在永安桥北堍东侧,建于民国13年(1924年),朝南面河,共有四进62间,建筑面积1371平方米,是“同里三初”之一陈雅初与其弟陈翰秋的祖传房产,堂名“庆善”为吉祥之意,典出《易·丰》“六五:来章,有庆善,吉”之句。庆善堂的雕刻堪为精美,在后两进楼房前天井处都有木雕,花纹细密,特别是后进,楼上对天井三面均挑出约1米,挑出处檐口置有装饰花板,栏杆上布有花纹木雕,连木柱上也刻有图案,各种雕刻花式繁多。庆善堂1986年9月被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2008年12 月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7.普安桥。位于新驳岸东端,亦名小东溪桥,拱形单孔,南北走向,跨后港,初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里人顾宽、沈达重建。现存之桥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建,桥全长21米多,拱券跨度为7米,由清一色的花岗石砌成,观之,甚为清隽秀丽。西侧桥身上镌有“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的对联,故当地俗称为“读书桥”。此副对联所创意境名“东溪望月”,为古同里续八景之一。普安桥1986年9月被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2008年12月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8.永安桥。位于红塔埭西首,又名荣安桥、永昌桥,跨西、南秘两圩,明成化三年(1467年)重建,弘治二年(1489年)里人沈达再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再建。1963年镇政府出资重建,现桥为钢筋水泥桥。
三、历史名人
1..沈桂芬(1818~1881年)。字经笙,清代军机大臣。明代进士沈璟之后人,出生在红塔埭。早孤,寄籍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由叔婶抚养成人,其故居遗址尚存。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被西太后赏识,曾多次入阁。咸丰元年(1851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二年5月,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8月任提督陕甘学政。三年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五年任文渊阁直阁事,七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十一年充广东乡试正考官,升礼部左侍郎。同治元年(1862年)调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二年代理山西巡抚,当时,山西民间受高额利润驱使栽种罂粟趋之若鹜,致使米粮短缺,粮价奇贵。沈桂芬到任后刊发章程,严禁种植罂粟,引起朝廷重视。三年七月补山西巡抚。六年(1867)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九年(1870)为兵部尚书。光绪元年(1875年)命以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即宰相),二年充玉牒馆总裁。三年五月任教习教授庶吉士,九月充《实录》馆总裁,十月代表清朝与日斯巴尼亚使臣伊巴里订立《古巴华工条约》。四年二月陕甘总督左宗棠克复新疆南路和阗(今和田)等四城,沈桂芬等参与筹划的人都得到吏部表彰。四月,京师大旱,翰林院编修何金寿援引汉代遇天灾的做法,请斥责辅臣,受到处分。沈桂芬受牵连被革职,特旨改为革职留任。五年正月经过考绩,撤销革职留任处分,三月赏加太子太保衔。九月,盛京将军、使俄大臣崇厚在里瓦机亚与俄代表签订《交收伊犁条约》及《陆路通商章程》,丧权辱国,全国哗然。沈桂芬从中调停,在光绪六年一月改派一等毅勇侯、大理寺少卿兼充使俄大臣、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为谈判代表改订条约,迫使沙俄交还伊犁及乌宗岛山、帖克斯川诸要隘。二月,与德国使臣巴兰德续订通商条约6款、善后章程9款。抱病主政长达6年。十二月以病请假,光绪七年正月卒,享年64岁。死后谥号文定,称文定公。追封太子太傅衔。从政30年,历经四朝,充会试复试阅卷大臣6次,乡试复试阅卷大臣7次,殿试读卷官、拔贡复试阅卷大臣各2次,进士朝考、庶吉士散馆阅卷大臣各3次,考试汉(族)教习、汉(族)荫生、汉(族)御史阅卷大臣、武会试较射、武会试复试大臣各1次。受赏御书“福”、“寿”、“龙”、“虎”字及御赐貂皮褂、绸缎、荷包等共11次。先后充实录副总裁、方略馆总裁、国史馆总裁、玉蝶馆总裁、实录馆总裁。曾多次得到朝廷褒奖和吏部表彰。(录入《清史列传》《清代七百名人传》《清史稿》《中国人名大词典》)
2.杨天骥(1882~1958年)。孙中山秘书,字骏公,号千里,别署东方、天马、闻道,斋名茧庐。近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幼年随父往镇江任所,学习诗词书法,数年后返同里就读,继而任教。曾师从吴昌硕治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科优贡。光绪三十年在上海澄衷学堂任国文教员。曾与金松岑等资助邹容出版发行《革命军》。《苏报》案发时,为营救章太炎等人,声援《苏报》,同父亲杨粹卿合著《满夷猾夏始末记》,控诉清廷残民罪行。后参加同盟会和南社。光绪三十三年,兼任《民呼》、《民吁》、《民立》报主笔及编辑,提倡新学,介绍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民国2年(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杨天骥一度离沪,到湖南任湘岸榷运局稽核官。不久到北京,任北京政府教育、外交、司法等部参事、秘书。民国6年(1917年)去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担任护法国会参议员。民国9年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民国10年任中国代表团咨议,参加太平洋会议。民国12年任国务院总理王宠惠秘书。民国14年任无锡县县长,民国16年、18年两度出任吴江县县长。民国17年1月任国民政府交通部秘书,民国20年4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代秘书长,民国22年2月任监察院监察委员等职。曾任《申报》、《新闻报》笔政。与宋教仁、于佑仁、蔡楚伦等同负时誉。1936年脱离政界,沉湎书法金石。家学渊源,能诗、词、文。精习谐法。迨长于秦篆、汉隶、章草、魏晋诸家,靡不研习,又工治印。抗战期间,在香港从事文化活动。抗战胜利后,隐居上海、苏州。建国后,由柳亚子介绍加入民革。任上海华东文物管理委员会特约顾问,徐汇区政协委员。后移居香港,直到病逝。著有《茧庐吟草》、《茧庐长短句》、《茧庐印痕》、《茧庐治印存稿》等。(录入《民国人物大辞典》抗日战争期间辗转到香港,以经济委员会委员名义,协助国民党海外部部长吴铁成主持港澳党政工作。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先赴桂林,再到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隐居上海、苏州。解放后,由柳亚子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任上海华东文物管理委员会特约顾问、徐汇区政协委员。后移居香港,直到病逝。著有《茧庐吟草》、《茧庐长短句》、《茧庐印痕》、《茧庐治印存稿》等。(录入《民国人物大辞典》)
3.金松岑(1873~1947年)。原名懋基,又名天翮、天羽,字松岑,号壮游、鹤望、鹤舫,笔名麒麟、爱自由者、金一、天放楼主人等。近代著名爱国志士、国学家、诗人和教育家。清同治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873年6月15日),金松岑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祖父金凤标,父亲金光照,家住同里镇章家浜(西墙门),为金氏望族第九代传人。金松岑从小受族内诗社“学吟社”的影响,喜爱作诗吟对。12岁起,师从顾言先生学诗八年,继从钱焕先生学文六载。光绪十七年(1891年),金松岑参加吴江县学宫弟子高等府考试,成绩名列前茅。19岁时金松岑即写出了《长江赋》和《西北舆地图表》两篇佳作,抒发了中华民族要求独立自强的情感,对沙俄强占中国领土表示愤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金松岑与陈去病、蔡寅等组织“雪耻学会”,研究时政、新学,探求维新救国之道,当时在吴江县很有影响。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应江苏督学瞿鸿机之召,金松岑到江阴南菁书院学习,担任学长(相当于班长)。戊戌变法失败后,金松岑对清政府出尔反尔,取消经济特科,杀害“六君子”等行为,忿恨至极。于是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愿望,决定返回家乡,投身于警省民众、兴教办学的救国救民活动。光绪二十五年二月,他在“大夫第”西墙门家中办起了私塾,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八日(1902年4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在上海成立,金松岑和陈去病参加了成立大会。不久,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成立,金松岑任会长。是年三月十八日(1902年4月25日),金松岑在同川书院旧址内创办同里第一所学校——同川自治学社(后改“同川公学”)。并在同川书院旧址立讲舍,创设“理化音乐传习所”,培养师资力量。同川学校创立于国家危亡之际,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使我学生人人爱国,个个尚武有精神”,开了同里办学新模式的先河,从同川学校走出了柳亚子、王绍鏊、金国宝、范烟桥等一大批爱国志士和著名学者。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应蔡元培之请,金松岑到上海爱国学社(中国教育学会附属机构)工作,资助邹容出版《革命军》。6月30日,《苏报》案发,报馆和学社被查封,章太炎、邹容等被捕。金松岑奔走于沪、同两地,筹措经费,延请律师为章、邹辩护。宣统三年(1911年),金松岑迁居苏州。民国元年(1912年)膺选为江苏省议员。民国12年任吴江县教育局局长,凡两年。民国16年任江南水利局局长,不久离职。曾任安徽通志馆编纂。民国21年,吴中成立“国学会”,会员遍及全国,约千人,金松岑及章太炎迭主讲坛。会刊有《国学论衡》、《文艺捃华》等,金松岑主持,后因日军入侵而停刊。东南沦陷后,金松岑拒任伪职,于民国27年春去上海,任光华大学文学系教授。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事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光华大学解体,金松岑复返吴门,在苏州濂溪坊家中潜心著作,寄情诗歌。金松岑博览群书,融古汇今,又好游历。以非凡才能与勤奋,写出了有关历史考古、文学评论、人物传记、诗词歌赋、水利研究等大量著作,主要有:《天放楼诗集》(正、续、季集)、《天放楼文言》(正、续、遗集)、《鹤舫中年政论》、《孤根集》、《皖志列传稿》、《词林撷隽》、《女界钟》、《自由血》(译本)、《三十三年落花梦》(译本)、《孽海花》(部分)、《新中国唱歌集》、《元史纪事本末补》等。民国36年1月10日,金松岑在苏州病逝。(录入《民国人物大辞典》)
3.费达生(1903-- 2005)。女,原籍同里,费孝通同父异母的姐姐,排行老二。曾在金松岑先生创办的明华女校读过书,后转读浒关“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1920年秋赴日本东京高等蚕丝学校留学。为改良和发展中国蚕丝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解放后,历任江苏省丝绸工业局副局长,苏州丝绸工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蚕桑学会名誉理事。1923年夏从日本学成回国的费达生立志蚕业改良,在母校校长郑辟疆的指导下,担任“改良推广部”的指导员,后任主任。到吴江蚕区震泽、开弦弓、吴娄、严墓等地推广宣传,还在苏州、吴县、无锡、常州等地设立蚕业指导站,养蚕改良遍布整个江南农村。1928年经陈杏荪、费达生、郑辟疆等人的筹划,成立吴江县震泽区开弦弓村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这是中国农村最早出现的合作社,也是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她们生产的“金锚牌”生丝占领国外市场。1939年日冠入侵,女蚕校搬至四川乐山复课。费达生通过对川南的考察,研究决定在乐山、青神、眉山、峨眉、夹江等七县成立川南蚕丝实验区,费达生为实验区主任。通过她一系列的改良技术,使原来的用户丝转变为外销丝,打入国际市场。抗战胜利后,费达生、郑辟疆和女蚕校师生回到苏州。中国蚕业公司要求她协助接收日商经营的苏州瑞纶丝厂并任厂长,她将厂名改为苏州第一丝厂。1950年3月12日在浒关蚕丝专科学校建校38周年的校庆日,“中国蚕丝界泰斗”郑辟疆校长向参加校庆的全校师生宣布了他与费达生女士结为夫妻的消息,其时郑辟疆已经70岁,费达生48岁。他们先是师生、后为同事、再为夫妻,他们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贡献给了祖国的蚕丝事业。1956年费达生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为江苏省丝绸工业局副局长,主持制定“立缫工作法”。1958年她又担任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副校长。1961年担任苏州丝绸工学院副院长。入选省十五届人大代表,五届苏州政协副主席、市妇联副主席等职。期间和郑辟疆共同主持研制成功了101型定纤式自动缫丝机,经纺织部鉴定后推广到全国,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末,使制丝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1976年费达生为苏州丝绸工学院顾问,并担任纺织学会名誉理事,江苏蚕学会名誉理事。具有春蚕精神的费达生“愿为人民吐尽丝”,为振兴民族蚕丝业忘我奋斗了一生。被誉为“中国乡村工业之母”。
4.庞氏家族。庞氏先世由吴江庞山分支大光乡,清初始卜居同里。在清代和民国期间,庞氏家族中先后出过不少名人,成为同里望族。族人庞庆麟(1842~?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自任上倦退,斥资兴建庞家祠堂。其子庞元啟(1867~?年),光绪十七年举人。后人庞敦敏(1890~1956年),曾任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庞京周(1897~1966年),曾任上海同德医院院长。族人庞元润(1867~1932年),字二如,清同治六年生于同里镇东溪桥赁屋王宅内。祖父名士达,父亲名庆钰(与庞庆麟是堂兄弟),俱有令名。长兄元涛(字乙如)、弟元泳、元潮,均承祖上旧业,经营油坊。庞元润少时从师诵习儒书,好数理。后从事商务,尽得其奥,成为理财能人。清光绪二十一年,在父亲购得的地基上建造庞家墙门(位于东旗杆,有五进48间,后传给长子庞文彬)。光绪三十一年,庞元润被推为吴江县商会第一任总理,三年后连任。民国元年(1912年),任吴江县署第二科科长,兼任里中(同里)市董事会董事、协丰米行协理。民国3年,受任无锡县公署税务科主任,兼任吴江县政府顾问。民国13年,与族弟庞兰如在东溪组设大丰米行。民国16年,买市西南云圩地(西埭)新组协丰米行。民国19年,将原在“下乡”的庞家祠堂移建到字圩高地上。民国20年,建三元桥北堍房屋(后赠与五子庞文模)。庞元润生五子一女。长子庞文彬(1887~1950年),字琴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理科专修学校毕业,业医,是卫生部注册的医学士。民国17年任同里市政局局长,翌年任吴江官产湖田事务所主任,民国20年调任昆山官产事务所主任。在同里兼营米业、轮运、发电、商业等。次子文楷、三子文业、四子文标均未成年夭折。五子庞文模(1901~1966年),又名庞秋生,出生后即嗣与从叔父仲康。民国11年(1921年)东吴大学毕业得理学士学位。翌年任萃英中学教职。民国16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债司科员。女儿文梅嫁黎里鲍家。庞文彬生子庞能一(1907~1968年),又名家羔,是上海同德医学院肄业的内科医师。民国时期在上海、芦墟、南寻等地医院受聘行医,曾作为吴江县唯一代表出席在松江召开的全国性医师会议。解放后在同里私人行医,后入联合诊所被安排去屯村诊所工作。庞能一生有四子三女。其中长子庞开圻,1933年生,原是沈阳药学院教授,后去美国。次子庞开堉,1937年生,铜陵安徽有色公司机械总厂工程师。庞文模生有四子。长子家熙,又名庞逖,1921年生。1949年去台湾,后去美国任海军军官,家属子女都在台湾。次子家炫,1923年生,1960年亡故。三子庞家驹,1924年生,清华大学教授,居北京。四子家煦,又名庞美南,1927年生,苏州檀香扇厂工作,钻研工艺美术,现居苏州。
四、掌故轶事
1.富观桥传说。(鲤鱼跳龙门)跨秜字、字两圩,为通往古镇北郊的要道,建于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年),里人宁成建。初名为庆荣桥。明成化二年(1466年)里人顾宽再建,清康熙五年(1666年),里人沈敬宇募资修建,易名富观桥,里人陆云祥曾撰记刊石。该桥拱圈中部,有一“鲤鱼跳龙门”的浮雕,画面朴实无华,刀法简明利落。除此之外,尚有明、清修建时留下的三块石刻,嵌砌在南北金刚墙上。桥历代多次修建,每次修建中均利用一部分原来石料,如元代建时的紫石(武康石),明代修建时的石灰石(青石),清代则留下花岗石(金山石),集历代石料之大成。斑驳的桥石,历经沧桑,在阳光照射下,仍熠熠生辉。此桥有两传说,早期传说为神话“鱼化龙”故事。三月“桃花雨”时节,一鲤鱼奋力跳龙门,想脱离凡间,不料桥上走来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动了凡心,结果一瞬间鲤鱼定在了桥上,跳过龙门的鲤鱼头变成了龙头,没过龙门的下身仍旧为鲤鱼身,并永远上不着天,下不着水。此故事规劝人们做事要意志坚定。至清代中期,又有另一传说:读书人走过富观桥,就能鲤鱼跳龙门,带来好运。
2.梅山。明代顾世懋宅园,旧址在果字圩,今史家弄北端附近。明末隐士朱鹤龄在其所作《同里顾氏梅林记》中曾有描述:“老梅铁杆儿二百株,中有高丘,矗上可十余丈,登其岭,则庞山九里诸湖皆在指顾。……当花发时,高高下下,弥望积雪,清香闻数里外。”虽称梅山,实土阜隆凸似山。其旁兼有园亭池塘之胜。每当春日熙丽,镇上名儒隐逸相偕共聚梅林,登梅山,眺望风帆沙鸟,浩淼烟波,村坞花树,芬芳袭人。于是作文吟答,为一时之盛。园主几度易人,逐渐沦为废墟终成墓地。梅山在小东溪桥史家弄北,原有高阜如山,明代为顾氏园第,有亭有池,土阜上植有梅花百本,花开时节,远望如雪,香气袭人。曾是文人作文会友、狂歌痛饮的一时胜地。
3.状元街。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甲辰科特奏(即次榜)状元里人魏汝贤里居前的村道。今属九里村第二组冷家浜。当年在魏汝贤居处筑状元坊,为便于骑舆驰骋迎来送往而扩修通道,从冷家浜南直达富观桥堍,衔接镇区。该路俗称为状元街。解放初,在张施桥与火泾桥之间,泥路中杂有砖石路基,即为该路之遗迹,路面宽有一米多。魏汝贤死后,遗骸即葬于附近的大止圩,里人习称该地为冷家坟。该墓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互助合作化运动高潮时平整土地被毁。魏汝贤的宅第及状元府等早圮,已无史料可考。
4.丰泰豫米行(厂)。清未开设,为江浙两省规模最大。同里盛产大米,粮食加工业应运而生。清末时规模最大者为“丰泰豫”。该米行在小东溪桥东北堍,系苏州官僚资本所开设,备有十数艘驳运大米的大驳船,每船能装三百石左右的大米(每石合150市斤),还有两只专供人乘坐所用的木船,叫航本船(近似账船)。收购大米用的斛子有13只(斛子系木质制成,形似方斗,口小底大,每斛可容大米5斗,约75市斤);立斛头(即粮食验货员)有9人。此行资本雄厚,规模巨大,乃江、浙两省中首屈一指。当时收购的粮食均为糙米,须经人力用石臼加工舂成白米后才食用、销售,时舂米的工人即有八九十名。迨至民国初年,该行购置了轧米机多台,原动力的主机以煤为燃料,大量的煤渣堆积在厂后的旷野,当地习称此地为“煤山头”。采用动力机械加工后的白米质量很好,畅销上海。后来该行股东(原苏州官僚的后辈)无意再经营米行业,将“丰泰豫”转让与本镇资本家经营,该米行即易名为“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