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年南社 >> 南社研究 >> 南社社员轶事几则

南社社员轶事几则

2013/6/18 16:14:06    作者:  殷秀红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2174

 

一、高旭

  高旭字天梅,号剑公,别号自由斋主人等,上海市金山县人,生于1877年。1904年,他赴日留学于东京法政大学。1905年参加同盟会,任江苏分会会长。1906年创办健行公学和钦明女学,编辑《觉民》、《醒狮》等刊物,宣传革命。

  高旭思想激进,提倡不肖主义,反对子肖其父的孝道。认为子孙不在父辈后面走老路,才能创造新时代。1906年曾伪造了二十多首“石达开遗诗”,以“残山剩水楼主人”的名义刊行,实是他托名作诗反清廷。

  1909年和陈去病、柳亚子创建南社。苏州雅集前夕为躲追捕,没有出席。1912年,曾会见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曾书赠“进步”两字。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政府,他于1918年和1921年两度南下参加非常国会。

  高天梅是“剑气箫心”的追求者,他的《自题花前说剑图》便是典型的自供,诗曰:“提三尺剑可灭虏,栽十万花堪一顾,人生如此差足奇,真风流亦真雄武。。。”这首诗活脱脱地画出了高旭的理想人生图。他崇拜任侠尚武的英雄,又仰慕怜红惜花的名士。但高旭并没有做成风流英雄。他的诗歌“剑魂”多于“花魂”,“剑气”大于“箫心”。

  辛亥革命之后,高天梅没有看到他所理想的世界,也没有达到“封侯”的愿望。于是渐渐颓唐了,感到了末路。写下了“英雄末路耽醇酒,敢说年来志未灰”的诗句。

  1923年高旭在家人的怂恿下,参加曹锟贿选。他也因“贿选祸国,辱及南社”,以此南社不再承认他社友资格。高旭白天不敢出门,“鲍鱼腥里我还来,收拾河山赋大哀”。于1925年抑郁而死,时年仅49岁。

 

二、马君武

  马君武原名道凝,1881年7月17日生,祖籍湖北蒲圻。马君武四岁随父去平南,在一间私塾里启蒙,读《历朝鉴略》。六岁开始做三个字的对子,十四岁能做八股文。他临帖写字,无钱买纸,便用芭蕉叶当纸。博学群书,旧学根底深。

  1900年,到广州丕崇书院学法文。马君武拮据不堪,日吃烂芭蕉充饥,夜晚则在路灯下看书。这年七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逃往西安。马君武去新加坡拜见康有为和徐勤,请教救国大计。

  1903年7月,马君武考入日本京都大学,学工艺化学。9月,他认识孙中山。马君武曾对人说:“康梁者,过去之人物也,孙公者,则未来之人物也。”这一年,他在《新民丛报》将黑格尔等人的理论见解介绍到中国来。他还利用所学,在同盟会的留日学生中传授爆炸技术,为狙击清廷权贵大臣作准备。

  1919年,他第一个翻译出版了达尔文的《物种原始》。“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著作不断翻译到中国来,马君武虽精通英、日、德、法等国文字,却没有从事这类著作的翻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三省沦陷,马君武爱国心切,致电蒋介石、汪精卫,痛斥他们“对内面狞如鬼,对外胆小如鼠”。1938年上海沦陷后,马君武从上海回桂林,和地质学家李四光开办桂林实验馆,李任馆长,马为常务委员。马君武还和戏剧家欧阳予倩成立“广西戏剧改进会”,马任会长。马君武于1940年秋病逝于桂林,终年60岁,周恩来送来祭幛,挽词是“一代宗师”盖棺定论。

 

三、胡朴安

  胡朴安从青少年时期起,认真攻读经史,刻苦钻研代数、微积分中西算术。一生淡于仕途,他说:“我是不宜做官的,还是写写文章教书,却适合我的本性。”他大部分时间从事新闻、教育事业。

  1910年11月胡朴安参加南社,并和柳亚子结成金兰之盟。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担任《国粹学报》编辑。1923年与柳亚子、陈望道等人发起组织新南社。

  1924年春他在上海大学教文字学。叶楚伧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时,胡朴安受聘任江苏省民政厅长。但他无心于此,1931年冬回上海,继续任大学教授,并主持《民国日报》笔政。

  胡朴安他博览群书,时人尊称为“国学大师”。1939年胡朴安患脑溢血病,在身体偏瘫的情况下,仍坚持著述52万多字,作诗957首,词94首。1945年病愈后,《民国日报》正好复刊,胡朴安任社长,并任上海通志馆馆长。他不停顿地著书立书,尤精文字学,表现出他在国学研究上的功力。

  胡朴安身躯伟岸,满目虬髯,声音宏亮,健谈豪饮,人称“英英皇皇的胡朴安”。他好武,瞒着家人用沙袋悬于中梁,读书之暇击沙袋,以练身手。晚年左臂患了风湿病,便打打太极拳。胜利后,任上海通志馆馆长时,臂废,自号半臂翁。家居研究佛学自遣,所写文字,带有禅味,含有哲理。

  胡朴安的趣事很多。他和马君武下围棋,马君武下棋动辄就悔,胡朴安想出一抑制法,君武每悔一棋,他也悔一棋,以至全局错乱,只得通盘重下。

  一日,姚鹓雏乘马车访胡朴安,朴安想乘马车都是阔人,新闻记者是没有资格坐的。所以胡朴安当姚鹓雏有要事找他?急询他,姚鹓雏说:“向你借钱。”问借多少,答:“4块钱,付马车钱。”胡朴安听之大笑。

  1947年夏胡朴安逝世,年79岁。死前拟“寒山子诗”四首,似未发表。其一首曰:半身偏废我神游,跋涉无庸车马求。风雪交加都不隔,山川间阻可无愁。或从梦里时时见,好向书上细细搜。万里风云来眼底,青箱作枕枕吾头。”

 

四、黄宾虹

  黄宾虹原籍安徽歙县潭渡村,村在黄山下,称自己为黄山山中人。父亲黄定华到金华经商,发了一笔小财,他在宾虹约8岁时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自幼爱图画,邻有一位倪姓老人能画,宾虹在旁观看和他讲解,启发很大。

  13岁时回乡应童子试,初次见到黄山,感故乡之美,冠绝东南,在旧家观览文物,大开眼界,特别是对浙江的画,更感兴趣。此后每晨习字作画,订为常课。拜访安徽耆宿汪宗沂为师。经常一个人躲在楼上,画倦了便读书,乐此不疲。他的字是学褚遂良的,认为一波三折,和画法可以相通。宾虹有次绕道拜访当时的名画家郑雪湖,看了宾虹的画,曾说:“画实处易,虚处难。这是老师王蓬心教导我的话,转以为赠。”宾虹对此终生铭记。

  光绪三十年,在芜时,陈独秀、刘师培、苏曼殊等都在安徽公学,宾虹担任校长。1905年,国学保存会,黄宾虹在他参与的《国粹学报》上发表《滨虹论画》等作品。他食宿收藏沙龙“江上楼”,与之商谈的有柳亚子、高天梅、胡朴安等。1909年黄宾虹参加了南社第一次雅集,17人之一。宾虹参加社团曾为高天梅、陈去病等绘画送之。

  1921年,黄宾虹任上海商务馆美术部主任。一次,近邻失火,宾虹把一些心爱的文物和周秦古玺装入手提箱,不料趁火打劫的人,把宾虹的箱子硬夺而去。另一说法是被消防队恶劣分子盗掉。

  黄宾虹的画,以其得意女弟子顾飞所藏最多,约有100多幅,书札累累,不胜计数。最长的一通写有五张纸。傅雷喜宾虹画,见辄购存,存有相当数量。

  黄宾虹晚年的画,是墨、密、厚、重的,成为一种特点,浅识之辈往往以画和拓碑,图似乌金纸讥之,傅雷为之解释:宾虹的画,画得确实黑,但是它的妙,也妙在它的黑。。。清初石涛诗:“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宾虹的山水画,就是从他的黑墨团中见到他的天地宽。有人把黄宾虹和齐白石画作对比:“黄宾虹以密胜,齐白石以疏胜,黄宾虹的画用加法,加到不能再加为止,齐白石的画用减法,一减再减,减到不可再减为止。”

五、邵飘萍

  1884年邵飘萍生于浙江金华,原名振青,飘萍是其笔名。他是我国杰出的文化战士和著名报人,兼主笔、记者、经营和教学于一身,为新闻界的全才。与陈布雷等激进分子一同参加了反对清廷“浙路拒款会”,力保主权。“性情高傲,不可抑制”,而不为当时社会所容。1912年与人合作办起《汉民日报》,办报不到3年,竟先后3次被捕,9次下狱。

  1918年10月5日《京报》创刊时,社长邵飘萍在编辑室书“铁肩辣手”4个字,勉励同仁“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1918年11月毛泽东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邵飘萍为毛泽东的兼职导师。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回忆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

  1921年元旦邵飘萍在《京报》特刊刊登了军阀们的照片,冠以“奉民公敌张作霖”等标题。指名谴责张作霖等亲日卖国行为,张作霖怀恨在心。1925初,孙中山为谋求政治统一而北上,邵飘萍的《京报》几乎每天报道孙中山的消息,希望孙中山北上成功。

  鲜明的革命立场,邵飘萍一直处在危难之中,为免遭迫害,当奉军入京时,他曾到六国饭店躲避。1926年4月24日,奉军设计将邵飘萍诱捕,封闭《京报》馆。以“宣传赤化”罪名,于1926年4月26日将邵飘萍杀害。

 

六、何香凝

  何香凝出生在一个香港富商之家。24岁时,她卖掉自己的嫁妆,与丈夫廖仲恺双双东渡日本求学,入读东京目白女子大学,攻读博物科,后改学绘画。在日本她结识孙中山先生。1905年何香凝加入同盟会,成为当时最早的女会员。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年底,她因劝蒋介石停止反共未果,断然拒绝作蒋介石和宋庆龄的征婚人,并辞去国民党政府职务,旅居英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何香凝回到祖国。次年,日军开始进攻上海,何香凝与宋庆龄冒着炮火上前线慰问粤系第19路军,还组织上海妇女建立医疗队。

  1935年华北危急,蒋介石仍对日妥协,何香凝效仿三国时诸葛亮羞辱司马懿之法,将自己的一条裙子寄给蒋介石并附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何香凝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一直坚持她酷爱的爱国艺术。解放前为了胜利卖画捐款;解放后,抗美援朝时期,送给志愿军战士们;中国共产党诞生40周年之际,她制作《万古长青图》献给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曾高度赞誉何香凝“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

七、范烟桥

  范烟桥和周瘦鸥一样,一副墨镜,似乎这是他们文学作家的特征。范烟桥从小喜欢弹词及小说,可家长反对,认为“子曰”才是正经书,他只好起早贪黑去读中西小说,到十岁就成了近视眼。博学多才的他,曾在明星电影公司及金星电影公司任职,编过电影《西厢记》、《三笑》等。为还唐伯虎的本来面目,恢复其正名,他写过《唐伯虎的故事》。

  范烟桥不限于小说和弹词等文艺作品,早年他拜学于国学家金松岑,文史功底亦深。1932年至1934年,范烟桥在苏州主编《珊瑚》杂志,名之曰珊瑚,就是五光十色,什么都有一点,他是主张软性文艺的,认为群众容易接受,与他在珊瑚杂志发表《沈万三考》、《唐塑波澜》等历史文章并行。

  范烟桥是南社社员。1923年提倡新文化,他创办《新吴江报》。柳亚子为他报刊题有:“枌榆舆论昔标新,我有雄心冀策勋。今日苍头仍树帜,可堪还忆故将军。”诗句。1958年柳亚子病逝于北京,范烟桥亲赴北京与柳夫人相商,将柳亚子捐赠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部分书稿、文物拔交苏州博物馆,并举办了柳亚子文献展览会。

 

八、徐蔚南

  徐蔚南笔名半梅,出身于盛泽镇一个儒医之家,与邵力子为领导。与其兄在家乡办《新盛泽》,宣传新文化。列宁逝世,他撰文悼念。是时,柳亚子在黎里编《新黎里》报,协助亚子先生创建国民党吴江县党部。14年,他由沈雁冰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翻译莫泊桑《她的一生》、《印度童话集》等作品。21年,上海通志馆成立,徐蔚南为编纂主任。24年又应叶恭绰之邀,任上海市博物馆董事、历史部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不为汉奸威逼利诱所动,毅然于31年底出走重庆,参加抗日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徐蔚南回沪主持《民国日报》的复刊工作,并担任上海通志馆副馆长、上海大东书局编纂主任。解放后,在上海市文化局工作。

  徐蔚南先生最早期的作品见于其兄徐蘧轩1923年7月创办的《新盛泽》报上。1924年7月刊登徐蔚南小说《奔波》和翻译的诗歌《沙场逸话》两篇。在《奔波》一文中徐蔚南写道:“这篇杂记是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九日写的,我自己读了一次觉得好像一张火车站名表,继而一想,寂寞的人生的旅途上的站名,记出几个来也应该的。”语气沧桑。而在《沙场逸事》中,他则用了文言旧诗和白话新诗的两种译法,读来很有趣味。人称小品文作家的他,在当年出版的《新南社》第一期中,刊有他翻译的两首诗歌《赞剑》和《一张画的悲思》。

  当时的徐蔚南年仅23岁,却已有教授上海震旦公学法文和在日本的留学的经历。他与柳亚子、金松岑、杨千里等并称“吴江四才子”中,他年龄最为小。加入新南社后,又得“天英星小李广”之雅称。

  可惜徐蔚南先生解放初期便英年早逝,他的一生正如他早年作品的名字——“奔波”在中国大地上,从离开家乡去绍兴、上海,抗战时期又逃离上海,最后到达重庆,抗战胜利后又去南京再返回上海直至去世。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