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6 14:58:46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724
1986年,全县总户数202933户,总人口7388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4983人。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非农业人口数逐年增加。2005年,全市总户数254190户,总人口7830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2979人。
1986~2005年,各镇(乡)有效实施计划生育,全市(县)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死亡率稳定在7‰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86年的7.61‰下降至2005年的﹣0.38‰。20年中,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随着吴江经济发展,因经商、打工等原因,在吴江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逐年增加。
1986~2005年,全市(县)人口中汉族一直占绝大多数;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为老年型,且老龄化情况继续加剧;人口性别比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人口素质逐步提高,大学文化程度人口逐年增加,但文盲仍占一定比例;就业情况良好,职业涉及第一、二、三产业;婚姻状况稳定,早婚现象得到控制;家庭户规模逐步缩小,以小家庭为主。
人口数量
1986年,全县总户数202933户,总人口738870人。2005年,全市总户数254190户,总人口783094人。
表4-1-1 1986~2005年底吴江市在籍总户数总人口表
年份
|
户数(户)
|
人口数(人)
|
年份
|
户数(户)
|
人口数(人)
|
1986
|
202933
|
738870
|
1993
|
229716
|
774819
|
1987
|
210870
|
745347
|
1994
|
232965
|
776921
|
1988
|
216528
|
751741
|
1995
|
232761
|
777226
|
1989
|
219874
|
758524
|
1996
|
234710
|
776458
|
1990
|
221345
|
764187
|
1997
|
242396
|
775609
|
1991
|
222005
|
768762
|
1998
|
242210
|
773308
|
1992
|
229045
|
772150
|
1999
|
243815
|
771085
|
2000
|
246474
|
771822
|
2003
|
251796
|
772186
|
2001
|
248182
|
770320
|
2004
|
252539
|
777509
|
2002
|
250187
|
769423
|
2005
|
254190
|
783094
|
人口分布
1986年,全县总人口7388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4983人,占总人口数14.21%。2005年,全市总人口78309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2979人,占总人口数31.03%。
1986年,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27.93人。2005年底,全市人口密度按在籍人口计算为每平方公里665.51人,把持暂住证人口数计算在内则为每平方公里999.16人;全市各镇人口密度按户籍人口计算,松陵镇最高,盛泽镇次之,然后依次为桃源、震泽、平望、七都、黎里、芦墟、横扇、同里镇。
表4-1-2 1986~2005年底吴江市非农业、农业人口表
年份
|
非农业人口数
|
农业人口数
|
年份
|
非农业人口数
|
农业人口数
|
1986
|
104983
|
633887
|
1996
|
153638
|
622820
|
1987
|
107095
|
638252
|
1997
|
172004
|
603605
|
1988
|
112037
|
639704
|
1998
|
176514
|
596794
|
1989
|
116745
|
641779
|
1999
|
189340
|
581745
|
1990
|
119469
|
644718
|
2000
|
206023
|
565799
|
1991
|
120977
|
647785
|
2001
|
216435
|
553885
|
1992
|
134279
|
637871
|
2002
|
223322
|
546101
|
1993
|
138017
|
636802
|
2003
|
231614
|
540572
|
1994
|
145406
|
631515
|
2004
|
244698
|
532811
|
1995
|
149141
|
628085
|
2005
|
242979
|
540115
|
表4-1-3 1986~2005年吴江市人口密度情况表 单位:人每平方公里
年份
|
密度
|
年份
|
密度
|
年份
|
密度
|
年份
|
密度
|
1986
|
627.93
|
1989
|
644.63
|
1992
|
656.21
|
1995
|
660.52
|
1987
|
633.43
|
1990
|
649.44
|
1993
|
658.48
|
1996
|
659.87
|
1988
|
638.87
|
1991
|
653.33
|
1994
|
660.27
|
1997
|
659.15
|
1998
|
657.19
|
2000
|
655.93
|
2002
|
653.89
|
2004
|
660.77
|
1999
|
655.31
|
2001
|
654.66
|
2003
|
656.24
|
2005
|
665.51
|
表4-1-4 2005年底吴江市各镇人口密度一览表 单位:人每平方公里
镇名
|
人口密度
|
镇名
|
人口密度
|
松陵
|
948.75
|
盛泽
|
817.61
|
同里
|
421.62
|
横扇
|
520.12
|
芦墟
|
529.14
|
七都
|
589.12
|
黎里
|
586.47
|
震泽
|
716.56
|
平望
|
619.30
|
桃源
|
792.61
|
人口变动
1、自然变动
1986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4.58‰,死亡率为6.97‰,自然增长率为7.61‰。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87‰,死亡率为7.25‰,自然增长率为﹣0.38‰。
表4-1-5 1986~2005年吴江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表
年份
|
出生人数
|
出生率
(‰)
|
死亡人数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
人数
|
自然增长率(‰)
|
1986
|
10727
|
14.58
|
5126
|
6.97
|
5601
|
7.61
|
1987
|
11429
|
15.40
|
5414
|
7.30
|
6015
|
8.10
|
1988
|
10516
|
14.05
|
5389
|
7.20
|
5127
|
6.85
|
1989
|
10618
|
14.06
|
5202
|
6.89
|
5416
|
7.17
|
1990
|
10582
|
13.90
|
5394
|
7.09
|
5188
|
6.81
|
1991
|
9290
|
12.12
|
5124
|
6.68
|
4166
|
5.44
|
1992
|
8733
|
11.33
|
5510
|
7.15
|
3223
|
4.18
|
1993
|
8177
|
10.57
|
5383
|
6.96
|
2794
|
3.61
|
1994
|
8378
|
10.80
|
5755
|
7.42
|
2623
|
3.38
|
1995
|
7222
|
9.29
|
5506
|
7.09
|
1716
|
2.20
|
1996
|
6326
|
8.14
|
5443
|
7.01
|
883
|
1.13
|
1997
|
6031
|
7.77
|
5557
|
7.16
|
474
|
0.61
|
1998
|
5551
|
7.17
|
5846
|
7.55
|
-295
|
-0.38
|
1999
|
5250
|
6.80
|
5559
|
7.20
|
-309
|
-0.40
|
2000
|
7025
|
9.11
|
5758
|
7.46
|
1267
|
1.65
|
2001
|
4705
|
6.10
|
5332
|
6.92
|
-627
|
-0.82
|
2002
|
4791
|
6.22
|
5622
|
7.30
|
-831
|
-1.08
|
2003
|
4639
|
6.02
|
5937
|
7.70
|
-1298
|
-1.68
|
2004
|
5451
|
7.01
|
5519
|
7.10
|
-68
|
-0.09
|
2005
|
5376
|
6.87
|
5677
|
7.25
|
-301
|
-0.38
|
2、机械变动
《吴江县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书》记载:1985年7月1日~1990年7月1日,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2.15%。其中:从省外迁入的占66.86%、从江苏省其他县市迁入的占33.14%;迁入的女性人口占57.56%、男性人口占42.44%。迁移原因:工作调动占15.75%、分配录用占5.36%、务工经商占25.46%、学习培训占2.46%、投亲靠友占3.96%、退休退职占1.97%、随迁家属占5.83%、婚姻迁入占33.55%、其他占5.66%。迁入原因中婚姻迁入居首位。
《吴江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书》记载:1995年11月至2000年10月,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11.45%。在迁入人口中,按性别分,男性占47.67%、女性占52.33%;按地域分,省内占41.32%、省外占58.68%,在省外迁入的人口中,安徽占37.92%、河南占17.2%、浙江占11.71%、四川占10.76%、贵州占6.79%;按迁入原因分,务工经商占65.97%、工作调动占3.63%、分配录用占3.86%、学习培训占5.45%、拆迁搬家占1.13%、婚姻迁入占8.04%、随迁家属占5.03%、投亲靠友占3.57%、其他占3.05%。迁入原因中务工经商居首位。
1986~2005年,迁入人口共165767人,迁出人口共156809人。
1990年,在吴江县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有的7362人。2005年,在吴江市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有的392597人。
表4-1-6 1986~2005年吴江市人口迁徙统计表
年份
|
迁 入
人口数
|
迁 出
人口数
|
年份
|
迁 入
人口数
|
迁 出
人口数
|
1986
|
6150
|
5860
|
1996
|
5913
|
7909
|
1987
|
6410
|
5944
|
1997
|
8771
|
9969
|
1988
|
7324
|
6005
|
1998
|
6539
|
8339
|
1989
|
8427
|
7090
|
1999
|
7111
|
8990
|
1990
|
7304
|
6524
|
2000
|
9419
|
9334
|
1991
|
5343
|
4896
|
2001
|
7674
|
8559
|
1992
|
17363
|
17137
|
2002
|
8411
|
8460
|
1993
|
7040
|
9084
|
2003
|
9138
|
5047
|
1994
|
10622
|
11091
|
2004
|
10507
|
5072
|
1995
|
5364
|
6433
|
2005
|
10937
|
5066
|
表4-1-7 1990~2005年吴江市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统计表
年份
|
办暂住证
人口数
|
年份
|
办暂住证
人口数
|
年份
|
办暂住证
人口数
|
年份
|
办暂住证
人口数
|
1990
|
17362
|
1994
|
79476
|
1998
|
66306
|
2002
|
180046
|
1991
|
21996
|
1995
|
65422
|
1999
|
59065
|
2003
|
309158
|
1992
|
35645
|
1996
|
60142
|
2000
|
96012
|
2004
|
383183
|
1993
|
81416
|
1997
|
71604
|
2001
|
99670
|
2005
|
392597
|
民族年龄性别
吴江境内人口中,汉族一直占绝大多数。1990年,吴江县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20个,共有470人。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傣、黎、佤、土、仡佬、怒、独龙族,另有未识别民族3个,全县23个乡镇均有少数民族人口。1997年底,全市有少数民族24个,582户,641人。
2000年,吴江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26个,共有1558人。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傣、黎、傈僳、畲、水、景颇、土、毛南、仡佬、鄂温克,另有未识别民族1个。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壮族274人、布依族187人、苗族175人、彝族128人、回族126人和土家族123人。
2005年底,全市人口中,常住少数民族23个,900户,1032人。其中回族93人、壮族278人、满族38人、布依族120人、苗族118人、白族77人、蒙古族24人、黎族16人、畲族6人、彝族95人、瑶族5人、土族5人、土家族59人、侗族34人、仡佬族13人、哈尼族2人、傣族22人、水族2人、怒族2人、朝鲜族20人、锡伯族1人、毛难族1人和哈萨克族1人。另有暂住少数民族26个(上述23个加上布朗族、高山族、佤族),共1223人。
1982年,吴江县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明,吴江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由年轻型过渡到中年型。1990年,吴江县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0~14岁人口为142953人,少儿系数为18.63%;65岁以上人口62883人,老化指数43.99%,年龄中位数31.28岁。上述数据表明,吴江县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由中年型发展到老年型。2000年,吴江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0~14岁人口130862人,少儿系数为15.27%,65岁以上人口89277人,老化指数68.22%,年龄中位数34.75岁,老龄化情况加剧。
1986年,吴江县男女性别比为103.19(女为100)。2005年,吴江市男女性别比为98.76。人口性别比下降的原因为受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已属老年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而老年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受迁移人口的影响,从外县市迁入境内的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而境内由于上学、参军、务工经商等原因迁出的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从第四、第五次吴江市(县)全国人口普查时的人口各年龄组性别比情况看,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是符合一般规律的,而20~29岁的婚龄人口中,性别比失调。
表4-2-1 吴江市第四、五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年龄状况表
年龄组
|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
合计
|
男性
|
女性
|
合计
|
男性
|
女性
|
767125
|
386603
|
380522
|
857104
|
426423
|
430681
|
0~4岁
|
54210
|
27669
|
26541
|
30528
|
15684
|
14844
|
5~9岁
|
39228
|
20220
|
19008
|
45062
|
22969
|
22093
|
10~14岁
|
49515
|
25167
|
24348
|
55272
|
28108
|
27164
|
15~19岁
|
60365
|
30311
|
30054
|
45173
|
19882
|
25291
|
20~24岁
|
83900
|
40424
|
43476
|
61001
|
27127
|
33874
|
25~29岁
|
73807
|
36180
|
37627
|
78542
|
39115
|
39427
|
30~34岁
|
62936
|
32488
|
30448
|
97742
|
48886
|
48856
|
35~39岁
|
75249
|
38279
|
36970
|
83763
|
42313
|
41450
|
40~44岁
|
57680
|
30320
|
27360
|
60690
|
31687
|
29003
|
45~49岁
|
40853
|
22474
|
18379
|
76853
|
39479
|
37374
|
50~54岁
|
37861
|
20345
|
17516
|
58205
|
30395
|
27810
|
55~59岁
|
36694
|
19173
|
17521
|
40259
|
21993
|
18266
|
60~64岁
|
31944
|
16420
|
15524
|
34737
|
18396
|
16341
|
65~69岁
|
25995
|
12617
|
13378
|
32533
|
16283
|
16250
|
70~74岁
|
18489
|
8145
|
10344
|
25804
|
12218
|
13586
|
75~79岁
|
10474
|
4080
|
6394
|
17588
|
7520
|
10068
|
80~84岁
|
5723
|
1816
|
3907
|
9117
|
3231
|
5886
|
85~89岁
|
1813
|
435
|
1378
|
3302
|
941
|
2361
|
90~94岁
|
356
|
39
|
317
|
823
|
170
|
653
|
95~99岁
|
33
|
1
|
32
|
107
|
25
|
82
|
100岁及以上
|
0
|
0
|
0
|
3
|
1
|
2
|
表4-2-2 吴江市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标准年龄结构类型划分对照表
类型与时间
|
年轻型
|
成年型
|
老年型
|
1990年全
国人口普查
|
2000年全
国人口普查
|
少儿系数(%)
|
40以上
|
30~40
|
30以下
|
18.63
|
15.27
|
0~14岁人口(人)
|
-
|
-
|
-
|
142953
|
130862
|
老年系数(%)
|
4以下
|
4~7
|
7以上
|
8.20
|
10.42
|
65岁以上人口(人)
|
-
|
-
|
-
|
62883
|
89277
|
老化指数(%)
|
15以下
|
15~30
|
30以上
|
43.99
|
68.22
|
年龄中位数(岁)
|
20以下
|
20~30
|
30以上
|
31.28
|
34.75
|
表4-2-3 1986~2005年吴江市年末人口性别比情况表
年份
|
男性
|
女性
|
性别比(女=100)
|
1986
|
375234
|
363636
|
103.19
|
1987
|
378137
|
367210
|
102.98
|
1988
|
380947
|
370794
|
102.74
|
1989
|
383821
|
374703
|
102.43
|
1990
|
385818
|
378369
|
101.97
|
1991
|
387799
|
380963
|
101.79
|
1992
|
389249
|
382901
|
101.66
|
1993
|
390391
|
384428
|
101.55
|
1994
|
391090
|
385831
|
101.36
|
1995
|
390956
|
386270
|
101.21
|
1996
|
389955
|
386503
|
100.89
|
1997
|
388757
|
386852
|
100.49
|
1998
|
387253
|
386055
|
100.31
|
1999
|
385484
|
385601
|
99.97
|
2000
|
385227
|
386595
|
99.65
|
2001
|
384101
|
386219
|
99.45
|
2002
|
383452
|
385971
|
99.35
|
2003
|
384422
|
387764
|
99.14
|
2004
|
386651
|
390858
|
98.92
|
2005
|
389110
|
393984
|
98.76
|
表4-2-4 吴江市第四、五次人口普查年龄组性别比表
年龄组
|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
总人口
|
101.60
|
99.01
|
0岁
|
101.70
|
109.07
|
1~9岁
|
105.60
|
104.29
|
10~19岁
|
101.98
|
94.49
|
20~29岁
|
94.45
|
90.37
|
30~39岁
|
104.97
|
100.99
|
40~49岁
|
115.42
|
107.21
|
50~59岁
|
112.79
|
113.70
|
60~69岁
|
100.47
|
106.41
|
70~79岁
|
73.04
|
83.44
|
80岁以上
|
40.66
|
48.62
|
文化程度职业
1990年吴江县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文化程度统计:全县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为707969人(男356386人,女351583人),其中大学本科1274人(男1026人,女248人)、大学专科4268人(男3276人,女992人)、中专6092人(男3514人,女2578人)、高中40718人(男25872人,女14846人)、初中186047人(男109151人,女76896人)、小学300483人(男161375人,女139108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169087人(男52172人,女116915人)。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624172人(男313547人,女310625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人口167439人(男51328人,女116111人)。
2000年吴江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受教育程度统计:全市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为818651人(男406728人,女411923人),其中研究生75人(男62人,女13人)、大学本科3873人(男2833人,女1040人)、大学专科13995人(男8901人,女5094人)、中专16347人(男7992人,女生355人)、高中62840人(男37826人,女25014人)、初中301791人(男162973人,女138818人)、小学343984人(男167783人,女176201人)。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726242人(男359662人,女366580人),其中文盲人口44826人(男9225人,女35601人)。
1990年吴江县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县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人口为624172人(男313547人,女310625人),就业人口为521439人(男276208人,女245231人)。就业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298430人(男164658人,女133772人),工业164428人(男72304人,女92124人),地质普查和勘探业5人(男4人,女1人),建筑业5069人(男4628人,女441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6006人(男4754人,女1252人),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4297人(男14826人,女9471人),房地产管理、公共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3817人(男2451人,女1366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3168人(男1464人,女1704人),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7728人(男4555人,女3173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13人(男70人,女43人),金融、保险业1485人(男子966人,女519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6891人(男5529人,女1362人),其他行业1人(男)。
2000年吴江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为抽样数据,抽样比为9.95%):全县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人口为72170人(男35698人,女36472人),其中就业人口56414人(男29912人,女26502人)。就业人口中,农、林、牧、渔业16957人(男8147人,女8810人),制造业23479人(男10792人,女12687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28人(男353人,女75人),建筑业3521人(男3233人,女288人),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86人(男71,女15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1845人(男1580人,女265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5681(男3021人,女2660人)人,金融、保险业272人(男166人,女106人),房地产业63人(男44人,女19人),社会服务业1315人(男786人,女529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407人(男196人,女211人),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业1037人(男505人,女532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20人(男10人,女10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1100人(男859人,女241人),其他行业203人(男149人,女54人)。
婚姻家庭
1990年,吴江县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县15岁及以上人口(婚姻人口)为624172人。未婚人口为118151人,占婚姻人口18.93%;有配偶人口为456316人,占婚姻人口73.11%;丧偶人口44591人,占婚姻人口7.14%;离婚人口5114人,占婚姻人口0.82%。
2000年,吴江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为抽样数据,抽样比为9.95%):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72170人。其中未婚9558人,占婚姻人口13.24%;有配偶人口57333人,占婚姻人口79.44%;丧偶4541人,占婚姻人口6.29%;离婚人口738人,占婚姻人口1.02%。
1990年,吴江县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家庭户207126户,按家庭规模统计,其中一人户18820户,两人户23415户,三人户58756户,四人户52206户,五人户32852户,六人户13768户,七人户4500户,八人户1777户,九人户707户,十人户325户。按世代统计,一代户29173户,两代户106228户,三代户及以上户67606户,其他户4119户。
2000年,吴江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家庭户248348户,按家庭规模统计,其中一人户24075户,两人户53550户,三人户80339户,四人户38083户,五人户37394户,六人户11045户,七人户2633户,八人户930户,九人户201户,十人户及以上98户。按世代统计,一代户71940户,两代户98141户,三代户及以上户78267户。
表4-2-5 吴江市第四次人口普查婚龄人口婚姻状况表
年龄组
|
未婚
|
有配偶
|
丧偶
|
离婚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15~19岁
|
30245
|
29580
|
66
|
472
|
–
|
–
|
–
|
2
|
20~24岁
|
26142
|
18330
|
14205
|
25095
|
–
|
–
|
–
|
–
|
25~29岁
|
3345
|
851
|
32674
|
36625
|
56
|
48
|
105
|
103
|
30~34岁
|
1466
|
90
|
30701
|
30218
|
133
|
56
|
188
|
84
|
35~39岁
|
1754
|
58
|
35995
|
36624
|
280
|
180
|
250
|
108
|
40~44岁
|
1363
|
71
|
28253
|
26790
|
370
|
418
|
334
|
81
|
45~49岁
|
1110
|
31
|
20613
|
17622
|
457
|
670
|
294
|
56
|
50~54岁
|
1189
|
26
|
17837
|
16041
|
772
|
1386
|
547
|
63
|
55~59岁
|
900
|
26
|
16181
|
14753
|
1215
|
2661
|
877
|
81
|
60~64岁
|
574
|
25
|
13358
|
11220
|
1721
|
4172
|
767
|
107
|
65岁及以上
|
848
|
127
|
18210
|
12725
|
7256
|
22566
|
819
|
186
|
合计
|
68936
|
49215
|
228134
|
228182
|
12275
|
32316
|
4202
|
912
|
表4-2-6 吴江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婚龄人口婚姻状况表(抽样数据)
年龄组
|
未婚
|
有配偶
|
丧偶
|
离婚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15~19岁
|
1893
|
2487
|
2
|
15
|
–
|
–
|
–
|
–
|
20~24岁
|
1863
|
1777
|
753
|
1536
|
1
|
1
|
5
|
5
|
25~29岁
|
423
|
146
|
3401
|
3689
|
1
|
3
|
32
|
36
|
30~34岁
|
125
|
25
|
4651
|
4786
|
10
|
15
|
58
|
73
|
35~39岁
|
83
|
16
|
4003
|
3995
|
14
|
24
|
75
|
66
|
40~44岁
|
82
|
6
|
2985
|
2793
|
21
|
22
|
53
|
31
|
45~49岁
|
109
|
4
|
3749
|
3634
|
48
|
76
|
42
|
27
|
50~54岁
|
109
|
4
|
2846
|
2684
|
64
|
124
|
32
|
11
|
55~59岁
|
89
|
4
|
2026
|
1681
|
94
|
139
|
27
|
4
|
60~64岁
|
101
|
2
|
1587
|
1322
|
122
|
290
|
39
|
4
|
65岁及以上
|
168
|
15
|
2906
|
2289
|
886
|
2587
|
94
|
24
|
合计
|
5072
|
4486
|
28909
|
28424
|
1260
|
3281
|
457
|
281
|
人口计划
制定人口计划的目标是要把人口出生纳入计划轨道。为实现这一目标,吴江市(县)自80年代初起,先后采取落实避孕措施、计划外怀孕后进行补救及提倡晚婚晚育、独生子女,在结婚登记时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核发《准生证》等办法。1987年,制定下发《吴江县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的意见》,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1989年起,明确将计划生育有关指标(人口出生率、计划内生育率、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晚婚率等)纳入乡镇干部岗位责任制。1994年起,将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参加人数等纳入考核内容。2002年起,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纳入考核。2004年起,又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考核。由于采取上述措施,各时期的人口计划目标均得到很好落实,至2005年,吴江境内计划内生育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
表4-3-1 1988~2005年吴江计划内生育情况表
年份
|
计划内生育
人数(人)
|
计划内生育
率(%)
|
年份
|
计划内生育
人数(人)
|
计划内生育
率(%)
|
1988
|
10417
|
99.06
|
1997
|
5467
|
99.89
|
1989
|
10559
|
99.44
|
1998
|
5207
|
99.81
|
1990
|
10521
|
99.69
|
1999
|
4946
|
99.84
|
1991
|
9340
|
99.78
|
2000
|
5639
|
99.73
|
1992
|
9062
|
99.91
|
2001
|
5012
|
99.78
|
1993
|
8663
|
99.95
|
2002
|
5316
|
99.76
|
1994
|
8801
|
99.94
|
2003
|
4696
|
99.62
|
1995
|
7289
|
99.93
|
2004
|
5666
|
99.63
|
1996
|
6319
|
99.94
|
2005
|
5208
|
99.30
|
晚婚节育
1986年9月,吴江县继续鼓励晚婚晚育。1988年,全县晚婚率为37.88%。1989年10月,吴江县人民政府规定按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结婚为晚婚,已婚育龄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1991~1996年晚婚率稳定在40%以上,1997~2000年晚婚率有所波动,但稳定在30%以上。2001年起,晚婚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全市晚婚率为53.89%。
1986年9月,颁发《吴江县计划生育实施细则》,继续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严格控制二胎,坚决杜绝三胎,对超计划生育实行限制和进行经济惩处,对照顾生育二个孩子的政策又作了7条补充规定。1987年,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转到孕前,落实各种避孕措施。1988年起,全县开展百村、厂“三无”(无计划外生育、无无措施人流、无引产)竞赛活动。1989年10月,县内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90年12月5日,县委农工部下发文件,在全县农村开展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以提高“独生子女证”的领证率。1999年起,全市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镇务公开、局务公开、村务公开内容,增强计划生育工作透明度。2002年12月1日,执行新的《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1990~2005年,全市(县)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表4-3-3)。1986~2005年,意外怀孕补救手术共95969人次。独生子女证领证率1988年为45.6%,2005年为35.3%。
表4-3-2 1988~2005年吴江晚婚情况统计表
年份
|
女性初婚
人数
|
晚婚
人数
|
晚婚率
(%)
|
年份
|
女性初婚
人数
|
晚婚
人数
|
晚婚率
(%)
|
1988
|
9021
|
3417
|
37.88
|
1997
|
4698
|
1819
|
38.72
|
1989
|
8952
|
3479
|
38.86
|
1998
|
4602
|
1630
|
35.42
|
1990
|
7491
|
2946
|
39.33
|
1999
|
5692
|
1758
|
30.89
|
1991
|
8104
|
3421
|
42.21
|
2000
|
4425
|
1602
|
36.20
|
1992
|
7961
|
3418
|
42.93
|
2001
|
4981
|
1726
|
34.65
|
1993
|
7813
|
3392
|
43.41
|
2002
|
4585
|
1827
|
39.85
|
1994
|
5986
|
2757
|
46.06
|
2003
|
4732
|
2030
|
42.90
|
1995
|
6376
|
2728
|
42.79
|
2004
|
5122
|
2377
|
46.41
|
1996
|
4531
|
1959
|
43.24
|
2005
|
3869
|
2085
|
53.89
|
表4-3-3 1986~2005年吴江节育情况统计表
年份
|
已婚育
龄妇女
人数
|
已采取
节育措
施人数
|
其中:(例)
|
|
结扎
输精
管
|
结扎
输卵
管
|
放置节
育环
|
口服及
注射避
孕药
|
使用
避孕
套
|
使用
外用
药
|
药物
皮埋
|
其他
措施
|
节育
率(%)
|
1986
|
146852
|
127268
|
1614
|
45889
|
58138
|
15447
|
4417
|
718
|
|
1045
|
86.66
|
1987
|
154855
|
134000
|
1349
|
45618
|
66375
|
14852
|
4386
|
648
|
|
772
|
86.53
|
1988
|
161947
|
143238
|
1228
|
45307
|
77310
|
13843
|
4285
|
616
|
|
649
|
88.45
|
1989
|
170021
|
152682
|
1173
|
44952
|
88623
|
12694
|
4098
|
590
|
|
552
|
89.80
|
1990
|
174343
|
159373
|
1515
|
43947
|
97416
|
11602
|
4231
|
433
|
|
229
|
91.41
|
1991
|
180315
|
164860
|
864
|
42802
|
105109
|
11020
|
4678
|
346
|
|
41
|
91.43
|
1992
|
185180
|
169852
|
743
|
37695
|
106717
|
19695
|
4547
|
406
|
|
49
|
91.72
|
1993
|
189569
|
174245
|
629
|
39904
|
118765
|
9845
|
4735
|
273
|
|
94
|
91.92
|
1994
|
190337
|
175910
|
435
|
37422
|
122240
|
9870
|
5096
|
554
|
|
293
|
92.42
|
1995
|
194375
|
180121
|
351
|
35338
|
128367
|
9392
|
5837
|
383
|
|
453
|
92.67
|
1996
|
194439
|
181844
|
315
|
32760
|
132478
|
8964
|
6538
|
293
|
496
|
|
93.52
|
1997
|
194847
|
181296
|
287
|
29533
|
134626
|
8807
|
7081
|
371
|
371
|
220
|
93.05
|
1998
|
194233
|
180315
|
221
|
26703
|
135838
|
8704
|
568
|
7908
|
349
|
24
|
92.83
|
1999
|
190763
|
177848
|
154
|
23708
|
135409
|
8734
|
550
|
8904
|
343
|
46
|
93.23
|
2000
|
193025
|
177122
|
118
|
21174
|
135448
|
8714
|
468
|
10811
|
389
|
|
91.76
|
2001
|
191476
|
174406
|
95
|
18421
|
133600
|
8558
|
63
|
13265
|
404
|
|
91.09
|
2002
|
189382
|
172422
|
72
|
15597
|
131908
|
8244
|
360
|
15768
|
473
|
|
91.04
|
2003
|
187049
|
169572
|
59
|
13091
|
129174
|
7676
|
301
|
18801
|
470
|
|
90.66
|
2004
|
183882
|
165659
|
46
|
10691
|
124958
|
7029
|
236
|
22243
|
456
|
|
90.09
|
2005
|
180081
|
162607
|
39
|
8956
|
120202
|
6317
|
173
|
26491
|
429
|
|
90.30
|
表4-3-4 1986~2005年吴江市已婚妇女意外怀孕补救措施表 单位:例
年份
|
人工
流产
|
中期
引产
|
年份
|
人工
流产
|
中期
引产
|
年份
|
人工
流产
|
中期
引产
|
年份
|
人工
流产
|
中期
引产
|
1986
|
10769
|
1219
|
1991
|
6920
|
403
|
1996
|
2390
|
79
|
2001
|
1382
|
29
|
1987
|
11623
|
1183
|
1992
|
5463
|
212
|
1997
|
1839
|
33
|
2002
|
1263
|
16
|
1988
|
11523
|
1009
|
1993
|
4741
|
147
|
1998
|
1704
|
19
|
2003
|
1224
|
17
|
1989
|
8569
|
694
|
1994
|
4390
|
146
|
1999
|
1600
|
28
|
2004
|
1237
|
10
|
1990
|
7266
|
466
|
1995
|
3394
|
97
|
2000
|
1500
|
29
|
2005
|
1329
|
7
|
表4-3-5 1988~2005年吴江市《独生子女证》领证情况表
年份
|
育龄妇
女数
(万人)
|
领证人数
(万人)
|
领证率
(%)
|
年份
|
育龄妇
女数
(万人)
|
领证人数
(万人)
|
领证率
(%)
|
1988
|
21.54
|
7.38
|
45.60
|
1997
|
22.88
|
10.42
|
53.49
|
1989
|
22.23
|
8.03
|
47.15
|
1998
|
22.54
|
9.22
|
47.45
|
1990
|
22.51
|
8.79
|
50.26
|
1999
|
22.08
|
9.48
|
48.92
|
1991
|
22.96
|
9.33
|
51.49
|
2000
|
22.18
|
9.21
|
47.73
|
1992
|
22.93
|
9.75
|
52.45
|
2001
|
22.02
|
8.66
|
45.22
|
1993
|
23.32
|
10.16
|
53.33
|
2002
|
21.89
|
8.12
|
42.87
|
1994
|
23.12
|
10.40
|
54.33
|
2003
|
21.83
|
7.54
|
40.31
|
1995
|
22.83
|
10.51
|
53.92
|
2004
|
21.78
|
6.87
|
37.35
|
1996
|
22.97
|
10.20
|
52.35
|
2005
|
21.72
|
6.36
|
35.30
|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1987年,制定《吴江县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的实施细则》,对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员实行“苏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证明”管理。1988年9月,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持证、合同管理,并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纳入相关部门干部岗位责任制,及时处理超孕者。是年,建立流入人员计划生育台账。1989年,建立流出人员计划生育台账。
1989至1993年9月,对流动人口计生问题落实如下措施:外来人员在申领暂住证、营业执照等证照时,应到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交验计划生育证明;各级、各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外来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外来人员节育手术费由用工单位负担,无用工单位的凭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证明由常住户口所在地报销;对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由现居住地乡镇政府按照《江苏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处罚,对因放松管理导致外来人员无计划生育的用工单位,除追究领导责任外并对用工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对不宜落实补救措施或暂不宜落实的须交纳保证金,对计划外生育的予以处罚;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下设流动人口协调小组、各级计划生育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履行工作职责,计划生育部门负责人参与市镇综合治理小组及外来人员管理办公室工作。1999年,执行《江苏省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及文书格式》,规范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2000年8月,对计划外生育(1996年前生育3孩及以上、1996年以来生育2孩及以上)且生育孩子在现居住地居住,原籍地未处理的,按《法苏省计划生育条例》进行处理。2001年,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指标纳入与各镇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主动与流入人口较多的户籍省市建立双向联系反馈制度,与公安、劳动、工商部门建立联合办公、查验、执法(每年两次)制度,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增设流动人口管理科。2002年,全市配备57名街道协管员,负责辖区内流动人口的婚育、节育和人员变动信息的采集和上报工作;启用“江苏省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实行定点管理制度。2003年,实行户籍准入、外来人口出生信息通报制度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2004年,推广应用苏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加强外来人员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建立企业法人(负责人)负责制。2005年,对居住半年以上,持有效证件的,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流动人口可免费享受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免费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流动人口集宿区统一由政府买单,实行委托管理;成立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站;市人口与计生委与市卫生局联合制定生育监测制度,实行违法生育有奖举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