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11 3:06:08
作者:
金本中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652
天放楼,是先伯金松岑先生于本世纪初创设的自治学社(后改为同川公学)旧址,他曾在这里连续工作近十年。他的诗集、文集,又都以“天放楼”命名,于是此楼名闻遐迩,他因此亦被称为“天放先生”。
“天放”一词,源于《庄子·马蹄》:“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有放任自然、特立独行之意。松岑先生曾用过“爱自由者”这笔名,与以“天放”命名其书楼用意一致。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思想是相当进步的。早在1899年秋,先生写过四首七律,题为《秋感即赠冶民时冶民馆予天放楼》[1]。这里说的天放楼显然不是今在同里中学内后人重建的楼。从诗中“雨过莓苔一院青,打头矮屋小谈经”来看,楼应在先生章家浜寓所,先生故居有楼,亦有平房,而且较矮。矮到“打头”则是夸张之说。这时,他从江阴南菁书院回来在家里聚馆教读。1902年春,先生参加由蔡元培发起并组织的中国教育会,并任同里分会会长。本来要派他去日本,后来因故未能成行[2],于是创办了自治学社。社址最初设在章家浜大夫第[3]内的务滋堂。1903年,先生应蔡元培先生之招执教于上海爱国学社[4],但不久就因《苏报》案发,学社被封而返还故里。回来后,他按爱国学社的模式,对自治学社的学制、课程设置等作了较大调整,比如增设了理化、音乐、军事等课,又办理化、音乐传习所。这样,原址已不能适用,便迁至同川书院旧址。原书院的东北隅一座木楼,亦挂上了“天放楼”的匾额。这就是上文所说先生的工作之处。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先后被日寇、伪军占为营房,校舍遭到极大破坏,特别是天放楼,竟被毁成一堆瓦砾。抗战胜利后,学校复课,同里小学校长钱翔春先生在原楼对面即旧办公室的废墟上重建办公楼,时为1948年8月,适先生下世不久[5],为纪念先生,便名之为“天放楼”。可见一个世纪以来,天放楼已三易其址,历尽沧桑。
本世纪初的同里自治学社造就人才众多,我国许多著名的爱国志士、学者专家,曾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如柳亚子、王恪臣、金国宝、范烟桥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柳亚子先生在抗战胜利前夕,于重庆听到薛公侠先生殉难的噩耗后,深情地写下如下三首七绝:
一
四十年前薛蛰龙[6],竹林小阮蜀江逢。
史家班范都非命,文字难争造化功。
二
少年慷慨记同川,文献枌榆晚岁传。
他日东归期掇拾,敢忘香火旧因缘。
三
同川衣钵谁能负,心折堂堂天放翁。
留得鲁灵光殿在,留侯黄石倘相逢。
第一首是写对薛先生的悼念,第二首由薛先生想到少年时代在同川的学习生活。第三首再写对先生的尊敬和怀念。当时先生还健在,他期望能再见到先生。值得注意的是他把自己比作张良,把先生比作以《太公兵法》授给少年时张良的黄石仙人。足见先生对柳亚子的影响匪浅,直到晚年,他还表示决不负“同川衣钵”。另一位学生,即柳炳南先生[7]也说:“炳南肄业同川,听金先生之论文而心醉矣。”“心折”、“心醉”,实际上都是对先生由衷的崇敬。柳炳南先生还说:“……同川之高材生得先生之道德教育,无不以品学相淬厉。……”从先生《论教育方针》一文看,他特别强调道德教育。他曾把自己创作的充满强烈忧患意识和炽热爱国情操的诗词谱成歌曲,亲自教学生吟唱。范烟桥先生于五十年代曾撰文说:“我至今还记得‘龙宫宝藏血犹腥,太平洋居然号太平’的激越的呼声,和‘阿娘牵衣向儿语,我今不恋汝。爱妻结发劝夫行,慷慨送一程,蹇敌旗,斩敌将,战死雄名出人上,军不凯旋,入国何颜,偷生有几年’的《祈战死》的歌。”[8]学生一面参加军事操练,一面高唱战歌,他们的精神面貌完全可以想见。所以范烟桥先生曾把“自治学社”称为“革命之异军”[9],柳亚子先生要说“少年慷慨记同川”了。音乐课如此,其他课便不言可知。总之,正当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到今惟有和戎策,瓜分惨祸免不得”[10]的时候,先生振臂高呼:“大难临头要分拆,何不奋起图自立”,许多学生在先生的感召下,从小就立志以振兴国家为己任,并为之奋斗终身。对学生进行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所谓“同川衣钵”吧!
注:[1] 冶民,即蔡冶民先生,柳亚子先生姑夫,曾与陶佐虞、柳亚子随先生至上海爱国学社就读,后东渡日本攻读法政。回国后曾任陈其美沪军都督府军法处处长。
[2] 见于《孤根集·自叙》“壬寅之春,东渡垂成而中辍。”
[3] 大夫第,原为章氏旧宅。康熙年间由我家购得,“大夫第”匾乃章氏留下,我家祖辈无此高官。
[4] 爱国学社,当时有章太炎、邹容、吴稚晖、章士钊等先生执教。
[5] 先生于1947年1月10日逝世。
[6] 薛蛰龙,即薛公侠先生,曾在自治学社任教,并主持理化传习所。
[7] 柳炳南,北厍人,后定居同里,即嘉荫堂主人,他曾个人出资为先生印行《孤根集》,所引均见于《孤根集·跋》。
[8] 这些歌都收入先生编著的《新中国歌唱集》。
[9] 见《同川校会杂志·发刊词》。
[10] 引自先生《招国魂》诗,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