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27 14:08:18
作者:
朱云云 姚富坤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506
后 记
2006年11月3日至5日,由中央民盟、上海大学和中共吴江市委、市政府在吴江成功举办“纪念费孝通江村调查七十周年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会议结束后,张荣华、费宗惠、于孟达、沈志刚[①]等人商量今后的活动时,朱云云提出:“姚富坤同志在这次研讨会期间,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开弦弓村的情况,资料很丰富,受到学者们的好评,自己愿意在这份材料的基础上,作些补充修改,形成一份综合性介绍开弦弓村的资料,供今后国内外来访者参考。”这一建议受到大家的赞成和鼓励,这是本书《江村变迁》最早的起源时间。
当朱云云和姚富坤两人正式合作着手整理这份“综合性的介绍资料”时,才感到要把开弦弓村七十余年的社会变迁史说清楚,涉及的内容太多了,逐渐掂到了其中的份量。因为开始时的想法是简单和模糊的,首先想到的是有利条件,如资料有基础;都是家乡人,熟悉家乡事;有国内外学者的大量文稿,就是摘编一下,“江村变迁”就可以出来了等等,显得十分美丽和轻巧。
我们动笔后,很快就遇到了四大难题:立题纲难,立了改、改了立,老是感到矛盾百出,不能压题。作访谈难,江村变迁七十年,各个时期的情况不同,各家各户的情况不同,访谈一次、两次,只是冰山一角。查档案难,开弦弓村完整地保留着五十多年的档案资料,但主要是统计报表和账册,要从中理出社会变迁的脉络,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用资料难,学者写开弦弓村的书籍和资料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确实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但是各书有各书的风格和不同的写作角度,能够象想像中随手拈来可以引用的段落很少。
我们曾大胆设想用一年时间完成全书,双休日常常骑自行车从吴江到开弦弓村,找村干部和村民作些访谈。每天早晨3时起身,开始那漫无边际、似无尽头的写作旅程。寒来暑往,田野里的庄稼无声无息地在青黄交替,案桌上的资料和书籍越堆越高,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仅完成了部分连自己都不满意的书稿。实际上,从第二年开始我们才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和明确的主题,并逐步确定了本书的纲目,形成了各章统一的文体和结构。到2008年11月,完成全书初稿,整整化了两年时间。然后,又化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修改,才算初步定稿。
我们深知,仅凭两满身土气的作者是无法独立完成本书的写作的。我们首先要感谢在两年时间里,老县长、费孝通研究会名誉会长于孟达先生,费孝通先生的女婿张荣华先生、女儿费宗惠大姐,费孝通研究会会长秦星坡先生,自始至终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写作,多次阅读书稿,提出指导性意见。老书记汝留根先生、老市长张钰良先生专门抽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他们深有见地的分析,为本书增添了精彩的段落。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陆虎荣先生、费孝通研究会副会长沈志刚先生、秘书长王庆先生都对本书的写作给予真诚的支持和帮助。
当我们对本书的写作有了初步的构思后,广泛请教了有关专家、学者,争取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有幸的是,我们先后在开弦弓村遇到了来访的上海复旦大学刘豪兴教授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常向群博士,他们十分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想法。刘豪兴教授不但认真为我们修改目录和部分文稿,还在文章内容、格式和注释的引用等各个方面给予真诚的指导。常向群博士对全书章节布局,提出过很多重要的意见,还对部分文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对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是幸运的,至所以总算还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江村变迁》的书稿,完全是踏着伟者、智者的肩膀在攀登。为了写好本书,我们在原来阅读的基础上,通读了《费孝通文集》16卷,不但反复阅读了文集中与开弦弓村有关的文章,而且按顺序认真阅读了全部文稿,做好学习笔记。使我们对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使我们有能力写出“访开弦弓村,建调研基地”的本书第一章,同时对写好其它各章都有不可缺少的指导意义。此时,我们更加缅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是他“学以致用、志在富民”的学术思想,指导我们完成了本书的写作。
为了能向读者简要介绍国内外学者访问和研究开弦弓村的情况,我们认真学习了收集到的国内公开出版的有关专著,写成了“学者访江村,结累累硕果”、“迎国际友人,开世界窗口”的本书第二章和第三章。从中也使我们学到了专家们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和他们执著、勤奋的奉献精神,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老师。虽然凭我们低微的身份,介绍专家的专著并不合适,但是为了能把一个完整的开弦弓村介绍给读者,也算是一家之言吧。
这些专著中记录了村子里不同年份的情况,很多资料已不能重新取得,所以我们在书中,多处注名引录了很多生动和宝贵的素材,充实了本书的内容。在此,我们向这些专著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是(按姓氏笔画排列):王淮冰研究员、王乾荣主任、冯月根副镇长、刘豪兴教授、刘弋记者、吕金根老师、朱士声主席、朱建明先生、沈关宝教授、李友梅教授、邱泽奇教授、余广彤先生、张祖道摄影家、张冠生先生、周拥平教授、周德华先生、周全奎老师、岳钦韬研究生、钱一舟教授、惠海鸣博士、潘乃谷所长等。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为家乡有吴江市档案馆而自豪。不仅仅是她有美丽的建筑、一流的硬件和升级为国家二级、省特一级档案馆;而且是她有丰富的馆藏资料和良好的管理。本书所用的早期年份的资料主要来自市档案馆的馆藏案卷,其中多份历史资料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如费孝通先生重访江村的详细记录和大量调查资料,澳大利亚葛迪斯教授访问江村的资料和当时他亲自拍摄的珍贵照片等。在此,我们十分感谢档案馆张志远局长、王怡副局长等领导的支持和档案馆王根娣、徐剑、卢曼等同志的具体帮助。也十分感谢市志办朱建明科长、张园、顾晓红等同志和市志编辑部申乃刚、沈建春、余维荣、陈志强、钮舲、徐无忌、浦德琪等同仁在各方面给予的帮助。
在两年里,我们多少次在开弦弓村作穿村入户的访谈,使我们加深了与历任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感情,深切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善良、淳朴和智慧,他们是我们心中尊敬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尽管客观条件差异很大,但他们从不怨天忧人、张扬喧哗,而是安分守己、创家立业,抓住一个个历史时机,勇敢地迈进在农村工业化道路的前沿,使开弦弓村成为最朴实、最美丽、最精彩、最神奇的水乡村落。在本书快要收尾的时刻,我们向在两年多时间里,开弦弓村帮助、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广大村干部和村民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朱云云、姚富坤
2009年3月
[①]张荣华,费孝通先生的女婿、秘书;费宗惠,费孝通先生的女儿;于孟达,老县长、原吴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沈志刚,时任吴江市外事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