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27 14:01:06
作者:
朱云云 姚富坤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824
第十八章 科技是动力,关键在人才
九十年代中期,开弦弓村兴起了以家庭羊毛衫编织、化纤织造为主体的家庭工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工业群体,不但弥补了原来“苏南模式”的村办集体解体带来的损失,而且开创了农村工业化更为广阔的前景。全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子里别墅式的房子增加了,小轿车多了,大学生多了。开弦弓村显得更加兴旺,更加美丽,更加生机蓬勃。
一、织机更新,科学技术无尽头
在开弦弓村个体私有丝织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可不介绍的细节,就是喷水织机的普及。中国传统的丝织机都是有梭织机,而喷水织机是无梭织机,从有梭到无梭,是纺织业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就象编织羊毛衫的手拉横机逐步被电动横机、“小电脑”和“大电脑”横机取代一样,从中可充分看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动力。同时,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更体现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中国已出现脚踏木制丝织机,并已发明了引纬专用器具——梭子[①]。历经近2000年的时代变迁,虽然木制丝织机得到不断改进,但始终没有摆脱这一只两头尖尖的梭子。机器开动后,梭子不停地来回穿行于经线之间,发出有节奏的撞击声,在排有几十台有梭织机的车间,成为噪声极大的地方,所以织造女工的工作是十分艰苦的。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盛泽为中心的全市丝织业,普遍采用k611全铁结构的有梭织机,这种织机几经改进,性能技术日趋完善。当时(1984年),曾有业内权威人士对朱云云说过:“k611织机的性能非常完美,既能织高档出口的真丝绸,又能织低档大宗类化纤丝面料,织机价格适中,大厂用得起,小厂也用得起。所以在技术上k611织机已经到顶,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再改进了。”
但是,“山外青山楼外楼,科学技术无尽头”。了想不到的是,第二年(1985年),盛泽新民丝织厂引进日本产喷水织机128台。喷水织机用射出的高速细小水流送经线,取代了延用数千年的梭子,开全市无梭织造之先端。喷水织机织速快,每天可织面料300米,而k611织机不到50米,两者相比织速提高6倍,职工平均看机台数由2台增加到8台,而且织幅增加1倍以上,总的效率提高了近50倍。据朱云云当年实地调研:
1986年,新民丝织厂喷水织机全面投产,织造的吞吐量高得惊人,丝织品年产量高达588万米。一时间,织出的堆积如山的面料找不到客户,原料仓库也变成了成品仓库,购买化纤丝原料占用的流动资金增加了几百万元,这在当年是一笔惊人的大数目。因此,时任新民丝织厂厂长的毕玉明先生,心中十分焦急。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有幸的是这一年10月,东方丝绸市场开业。新民厂把喷水织机织出的高档化纤绸放进市场内的厂办门市部试销,受到全国各地来盛客商的青睐。却如旱苗迎来及时雨,因这批化纤绸门幅阔、质量好、价格低,很快销售一空,市场集散的魔力和喷水织机的神威,都使人耳目一新。
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一台进口喷水织机的价格近40万元,可买k611有梭织机60多台,在八十年代中期,这样一个大数目,足已吓退了众多跃跃欲试的企业家们。在尔后的6年里,只有尝到甜头的新民丝织厂像财大气粗的暴发户,又从意大利引进喷水织机68台,全厂喷水织机总数达到196台。直到1990年,初具规模的盛泽乡工艺织造厂,下重金引进喷水织机。1991年,盛泽乡印染总厂及盛泽镇新生丝织厂、新华丝织厂、新联丝织厂等国营大厂相继引进喷水织机。在两年时间里,共引进喷水织机527台,投入人民币2亿多元[②]。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新的机遇来临了。青岛一家纺织机械厂仿制喷水织机成功,成为国产喷水织机第一家。每台价格开始时只有6.5万元,是进口设备的六分之一,很快被以盛泽为中心的众多丝织企业所采用。如1997年10月,吴江化纤织造厂(今恒力集团)一次购置88台喷水织机。
1999年,在吴江市委“启动民资”的政策鼓舞下,全市喷水织机以每年几千台的速度增长。有实力的农民纷纷购买国产喷水织机,创办个体私营丝织厂。也有经济力量较小的农户,购买一至二台,放在亲戚或朋友的厂里托管,经营得好每年每台机也能分得4至6万元。至2007年,全市拥有喷丝织机近7万台,年产丝织品总量达60亿米,使吴江盛泽成为全国拥有无梭织机最密集的地区,并继续领先,巩固和保持全国最大的丝织品生产基地及销售中心的地位。
二、委托培养,人才回村又离村
开弦弓村的集体企业倒闭后,代之而起的是个体私营企业。对村民来说,要么自己当老板,要么给别人打工,档次待遇自动拉开,文化高低大不一样。文化低、没有技术,进厂打工都很难;有文化、有技术,就可自己办厂当老板。即使不当老板,只要有真才实学,自会有人用高薪来聘请。但是,这还是后话,在集体经济时期,开弦弓村却发生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故事,饶贵龙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饶贵龙,1964年出生,家住开弦弓村七组,1983年盛泽中学毕业,同年考入苏州丝绸工学院(今属苏州大学),学丝织专业,由农村户口转城镇户口,属开弦弓村委托培养的大学生。1986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村办丝织厂工作,人虽回到村里,自己的城镇户口不变[③]。
所谓委托培养,其中还有一段与费孝通先生有关的插曲。从1981年费孝通先生“三访江村”开始,费老每年都要来开弦弓村访问一到两次,当年他最关心的有两件事:一是建设小城镇,二是发展乡镇工业。他在访问中认为,发展乡镇工业关键在人才。因此,他向家乡吴江县的干部提出了加快培养人才的建议。并与曾任苏州丝绸工学院副院长的姐姐费达生一起,共同促成了由丝绸工学院为吴江乡镇丝织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的协议。生源按当年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学习费用由使用单位负担,每年一千元左右。饶贵龙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1986年7月,饶贵龙学习期满,从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织专业毕业,满腔热情地回到自己的村子里,准备把学到的知识回报给家乡。他被安排在开弦弓村丝织厂生产科,名义上是负责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分析。但受到当时集体经济体制的限制,厂里对人才使用并不重视。
饶贵龙在厂的几年里,大多数时间在做保全工,只是偶尔做过为客户订单打样等技术工作,为企业赢得信誉和利润。但在评职称、任用干部、加薪等方面,都轮不到自己。使他感到自己还是一名普通的工人,虽然做保全工也是生产需要,同时还能够熟悉设备性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但是,自己毕竟在大学里学习了三年时间,而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才干,却始终得不到发挥,心中难免会有埋没之感。1992年3月,饶贵龙经再三考虑,离开了开弦弓村丝织厂,投奔盛泽工艺织造厂。
周拥平教授在他的《江村经济七十年》一书中,介绍了相关情况[④]:
饶贵龙回忆在村丝织厂工作期间,曾做过两件大事,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一件是在1989年成功仿制一种叫“涤泡绸”化纤面料,使工厂获利数十万元。另一件是在1992年开弦弓丝织厂一度陷入瘫痪状态,正在这时,饶贵龙接到一个客户的“花瑶”面料的打样订单和5000元打样费,他苦干几天为客户成功织出三百米样品。客户对样品很满意,表示可签三十万米的加工订单,每米加工费两元,总计可得加工费60万元。此时村里正在组建丝织厂新的领导班子,名单上不但没有饶贵龙的份,连原来技术科长的职务也被撤销了。他深感不平和气愤,觉得在村子里干不出什么名堂,决定去盛泽谋发展。
省社科院王淮冰研究员在历次对开弦弓村的调查中,曾先后于1990年、1992年、1999年、2003年,4次跟踪访问了饶贵龙的家庭和他创办的工厂。关于委托培养一事和如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说过很多深有见地的话[⑤]。如1990年,他说:
饶贵龙大学毕业到村丝织厂已有三年多,如果在城市工厂工作,已经是助理工程师;然而,他至今还在车间里当保全工。村里智力投资培养了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如今回来了,却不能人尽其才,实在令人费解,又为之惋惜。“科技兴省”、“科技兴县”、“科技兴农”,从省一直喊到村,但如何使农村真正容得下知识分子,使之在广阔天地里充分施展其才干,仅仅保留一个城市户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从根本上解决知人善任的大前题。
饶贵龙来到盛泽工艺织造厂后,境遇大不相同。他得到厂长姚德荣的关怀和启重,被安排在产品开发部,负责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在1995年至1997年短短三年时间内,饶贵龙开发了上千只丝织面料的新品种和新花样,为集团创造了难以计数的经济效益,终于使自己的才干有了用武之地。充分证明,理论知识一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就能化作巨大的财富。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饶贵龙分析、鉴定和研制丝织面料的实际水平。市场上出现的任何一只新的面料,放到他的手上,就能很快说出其原料构成、织造工艺、生产成本、市场价格等要素,为同行所钦佩。
三、重回江村,凭借技术创新业
图18-3:江苏电视台记者在工厂样品室采访企业家饶贵龙(右1)。姚富坤摄。
如果饶贵龙毕业回村,在村办丝织厂工作时,能象盛泽工艺织造厂的领导一样,尊重和使用人才,即使待遇稍差一点,也不会有离厂去盛泽的事了。因为饶贵龙走出村子后,心中仍然思念着开弦弓村这片故土。我们在访谈时,他说起很多对家乡情深意重的话,听了十分受感动,他说:
家乡是一个特别亲切的概念,这是无可替代的。我在盛泽工作期间,虽然盛泽厂里为我妻子安排了工作,为我们安排了房子,但心里仍然有一点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只有村子里的几间老房子是自己的,从小在这里长大,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有时想到自己在村里做的事情太少了,感到十分遗憾,总想如何去弥补。有时还在空想,村里造房子的人家多了,能不能规划得整齐一点,屋前屋后,特别是沿河两岸,多种一点桃、杏、梅等能开花的果树。既有收入,又美化了环境。
转眼间,饶贵龙在盛泽工作已是第七个年头了,村子里原来的集体厂都已垮掉了,政策上不再限制私人办厂。1999年上半年,饶贵龙与开弦弓村干部商量,花8.8万元买下开弦弓村老中学的破旧校舍和操场,面积约2000平方米。再花4.5万元办理了土地所有权证,又化了24万元建造了一幢别墅,为实现自己回村办厂的愿望做准备。
1999年下半年,饶贵龙在盛泽工作的工艺织造厂正逢转制。他与另外三人一起承包了一个喷水织机车间。承包的条件是每年向厂里上交纯利润600万元,其余利润全部归承包人所得。饶贵龙在承包中一展身手,过硬的技术和独到的经营理念,令同事们钦佩,车间经营效益比承包前翻了几番。在短短三年时间里,饶贵龙一人分得300万元,第一次尝到了责、权、利相统一的甜头,终于为实现回村办厂的愿望创造了资金条件。
2002年春,饶贵龙决定回村投资办厂,他的行动得到了镇、村领导的欢迎和支持。因为回村办厂不仅是饶贵龙的个人行为,而且在地方上可以增加就业和税收。饶贵龙先投资60万元,在自己的别墅附近,征用13亩土地。再投资140万元,建造厂房2730平方米,辅助用房1000平方米,仓库及办公用房1000平方米。对于饶贵龙回村办厂的事,村子里也有一些传闻,有的还挺耐人寻味的。如:“熟悉内情的人告诉我们,饶贵龙要杀一个‘回马枪’,给过去歧视他的人看看。我们听了,颇有点读《基度山恩仇记》的味道”[⑥]。
饶贵龙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前期投资576万元,通过外贸公司从日本进口24台世界驰名的丰田双泵、双喷高精度织机,每一台这样的织机价格是24万人民币,相当于农村中建一幢别墅的代价。后期又投资230万元,增添配套设备28台套。包括土建和设备的总投资,达到1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300万元,跟朋友借了200万元,向银行贷款500万元(年息为5%)。
2003年元月,饶贵龙回家乡创办的企业正式投入运行,他为自己的企业起了一个十分别致的名字:“求是纺织品有限公司”。其含意寄托着主人的经营理念和为人之道,正如他在自己的名片上印的4句话一样:
实事求是——原则;共同合作——精神;
双方互利——根本;求实创新——目标。
第二年,饶贵龙请费孝通先生亲笔题写厂名,做成闪闪发光的铜字,镶嵌在厂门口,格外引人注目。关于费老题写厂名的事,还有一段精彩的小故事[⑦]:
2003年春,饶贵龙给费老写了一封信,大致意思是:“也许您不认识我,我是江村一名农家子弟,是您姐姐的学生(费达生任职苏州丝绸工学院)。我小时候家境贫寒,看到邮递员下乡骑的自行车就羡慕得不得了,现在我已能开着汽车奔驰在家乡的公路上。我用十几年辛勤劳动的积累,在江村办起了工厂。您一直关心江村的建设,关心江村农民企业的成长,希望您能给我的工厂题写厂名。
饶贵龙把信送到邮局,用特快专递寄全国人大,想不到半个月后信被退了回来。后来,饶贵龙又托摄影家张祖道先生将这封信面呈费老。信是送出去了,不过他不敢奢望老人家一定给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题字。想不到的是,2004年3月,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让他去吴江宾馆面见费老。他不但拿到了费老的题词,而且还与费老合影留念。
2004年,饶贵龙又追加投入了260多万元,添置了29台丰田牌多功能喷水织机,投资20万元添置了一套自发电设备。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银行贷款,饶贵龙敢于高负债率兴办自己的工厂,信心来源于自己的技术实力和管理经验,相信自己能把工厂办好。在实际经营中,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不断开发出新的时装面料,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到适应市场,走在市场的前面。
现在饶贵龙的工厂,每天生产各种面料近万米,盈利万元上下。有职工近百名,多数是开弦弓村的村民,为家乡解决了大批村民的就业,年工人工资150多万元,人均1.6万元,为国家每年创造了50万元左右的税收。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能力,在周围私营企业中,都已处于领先地位。平时,经常有一些厂家在生产经营中,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前来登门请教。饶贵龙都能一视同仁,热情地给予帮助和支持。
访谈时,饶贵龙自信和坦诚地说:“我的目标,每年争取300万元利润,等到我的企业资产达到了4000万元时,我也不想再干了,想清闲一点。”这就是当代农民企业家的事业性和平静心。饶贵龙的爱人陈林明,是他得力的助手,主抓生产管理。虽然,夫妻俩人都是开弦弓村的“原住民”,而且还是“男主外、女主内”,不过这与历史上传统的“男耕女织”,已是天壤之别了。
四、真才实学,老板高薪争人才
如果说绕贵龙是凭技术实力,把握市场行情,不断开发新品,成为有影响的企业家。那么,周全锋就是靠技术发展事业,成为盛泽地区丝织业内出类拔萃的人物[⑧]。
周全锋,开弦弓村六组村民,1972年出生。父亲周阿毛,1940年出生,文盲,为人淳厚,勤劳朴实。母亲周宝英, 1948年出身,小学文化,曾长期担任开弦弓村妇女主任。夫妻两人深知自己文化水平太低,限止了前途,所以对儿子读书,始终放在心上,督促儿子要认真读书。儿子周全锋虽然未能考上大学,但天性聪明,1991年,高中毕业后,刻苦钻研印染拼料技术,有智有勇,在丝绸重镇盛泽干出了一番事业。
2004年,多家印染厂高薪聘请他,他的“身价”达到三十万。这里所指的“身价”,就是业内公认的最低年收入。这一年周全锋得到的实际报酬为39万元。妻子金丽娟,高中毕业,从事印染业务的联系,常年穿梭于染厂和丝织厂之间,年收入也达二十万元。从2005年开始,周全锋不满足已有成绩,凭借自己谙熟印染技术的扎实基础,利用盛泽东方丝绸市场这片广阔天地,开了一家化纤布门市部,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周全锋的精明之处,是他看到了技术一旦与市场的结合,就能化作巨大的财富。这里所指的技术就是印染技术,只要把握印染技术,确保丝织品的印染质量和提高正品率,就能使企业兴旺发展。如果再能在印染技术上有所创新,即使是一个微小的进步,也能转化为可观的利润。这里所指的市场就是这片万商云集、充满商机的盛泽东方丝绸市场,大批量的丝织品通过这片大市场的集散功能,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因此,周全锋一踏进盛泽这片财富的宝地,就始终把学习和专研印染技术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周全锋高中毕业后,先在庙港镇上一家生产保健品的工厂,当一名化验员。进厂后去吴江培训50天,初步接触了化学配料方面的知识。工作一年多,经本村求实纺织厂老板饶贵龙的介绍,进盛泽艺龙集团下属的一家印染厂,做一些印染方面的辅助工作,年收入仅一万多元。做了一年多时间,周全锋感到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1993年,周全锋从盛泽回到开弦弓村,帮助村里一家羊毛衫印染厂工作,有机会进一步尝试印染配料技术。但这一家羊毛衫印染厂,是几人合伙办的,因不善管理,第二年就关闭了。
周全锋重回盛泽原印染厂当辅助工,这时他已比较好地掌握了印染技术,但仍然得不到发挥。他找机会大胆地向厂领导毛遂自荐,直截了当地说:“要么不让我试,如果让我配料,那这一缸染色拼料就要全由我做主,假如染坏了,由我负全责。”厂领导给他独立操作的机会,几次配料都十分成功,染出的面料色泽均匀,颜色鲜艳,拿到市场,受到用户青睐,很快销售一空。
厂领导看中了周全锋的能力和胆量,1999年选派他去广州学习印染新技术。周全锋在广州的一年多时间里,努力学习国际先进的印染技术,分析研究当前国内纺织业存在的问题,扩大了见识,提高了理论水平。学成回来后,多家印染厂有意高薪聘请他,他都谢绝了。周全锋坚持回到原单位,在厂里负责印染拼料的重点工作,挑起了技术重担,为企业的发展认真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一年工作下来,厂里所给的全年报酬,仍然只有一万多元,停止在原来的水平上。
下一年,周全锋辞去原有工作,被王江泾一家印染厂聘用,在这家厂里全权负责印染拼料技术,使这家经营疲软的企业,很快出现了转机,多只丝织面料成为供不应求的热销品,这一年厂里因此多赚了几百万元。老板答应给周全锋的年薪是8万元,到年终给他的实际报酬是14.5万元。周全锋印染技术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盛泽周围一些民营印染企业争相以高薪来聘请。
有一天,周全锋母亲正巧到盛泽看望儿子,她看到的情况令她十分惊喜。她说:
这天晚上,竟有十几个人来请全锋,他们是周围几家印染企业的老板,相互都认识,所以场面上显得很客气,大家对全锋都特别热情。有人提出年薪二十万,也有提出二十六万,结果被八坼一家纺织印染厂以三十元万请得。第二年,周全锋为八坼这家印染厂挽回了一千多万元的亏损,并且还为该厂发展了一个新车间。按照年初签定的合同,他应得年薪和奖金五十万元,但老板有点赖帐,只给了三十九万元。
从2005年开始,周全锋不满意已经取得的成绩,自己在盛泽开了一家化纤门市部。由于他对化纤布的织造和印染有深度的研究分析,市场上一块新的面料到了他的手里,别人即使不告诉什么,他也能对这块面料的技术数据推算得清清楚楚,丝毫不差。只要客户需要,他就能直接选择厂家,提出织造和印染的技术要求,跟厂家取得联系,保证客户能买到满意的产品。因为服装用料比其他用途对织品的要求更严一些,所以各地做服装的公司和厂家都愿意与周全锋做生意。
五、往事如昨,沧海桑田换人间
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历史上开弦弓村的传统经济仅仅是生存经济。即仅以维持家庭人口的生计和“香火”的绵续,在村民的生活中有丰收的喜悦,也有家庭的天伦之乐。但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太平年景,也没有太多的积余,只能克勤克俭过日子。
开弦弓村在自上世纪至今的七十多年的社会变迁中,村民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吸收和应用新的科学知识,勇敢地探索农村工业化之路。1929年创办缫丝厂,1967年再次恢复缫丝厂,八十年代发展集体工业,九十年代兴办家庭工业,基本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并向信息社会继续迈进。尽管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但村民们兴办工业的热情和信心没有改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开弦弓村终于摆脱了贫困与饥饿,先后实现了温饱与小康,由传统落后的农业村,建设成为充满时代气息的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
今天走进开弦弓村,再对照费孝通先生“初访江村”、“重访江村”时,拍摄的照片和文字介绍,真是改天换地,江村巨变。弯曲泥泞的村道消失了,全村6.1公里村道全部浇上柏油。村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从河道里挑水,再用明矾沉淀的饮水习惯,已成了历史。村里有765户村民用上液化气,占97%。轻巧的燃汽灶代替了砖砌的有烟囱的柴火灶。有725户村民住上楼房,占92%。其中82户住进别墅式高档楼房,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6平方米。只有二三户村民还保留着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成为历史的见证。享有卫生厕所的农户达710户,有11人组成保洁队伍,清扫主要村道、河道的垃圾,2004年开弦弓村评为江苏省卫生先进村。
改善了通讯条件,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全村有彩电1422台,户均1.8台,有520户装上有线电视天线,拥有电话和手机共1486只,互联网上网用户201户。交通运输已有水路为主,转变为陆路为主。1984年建成贯通南北的震庙公路,2007年沪苏浙高速公路通车,大大缩短了与周围城市之间的联系。全村有小轿车71辆,货用汽车25辆,摩托车777辆,电瓶车410辆,拖拉机8辆。仅依赖航船与周围城镇发生对外联系的方式,只有从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中才能找到。
社会保障条件,从无到有逐步改善,村民文化水平一代比一代提高。村里有2个卫生室,3名民办医生,有2个老年活动室。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775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589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5人。有幼儿园3个班,88名学生,3名教师。小学5个班(1-5年级),163个学生,13名教师。有大学生(包括在读)本科生135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生2名,博士1名。
至2007年底,全村工业收入16880万元,开办家庭羊毛衫63家,拥有横机365台,年产羊毛衫近500万件,产值约8000万元。私营企业14家,从业人员690人,营业收入14348万元。其中丝织企业8家,拥有喷水织机近400台。1998年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5106元,首次超过5000元;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11118元,首次超过1万元。比1990年增长8.4倍,比1978年增长了97.5倍。
我们在两年多时间里,不间断地在开弦弓村作访谈,记录村民的生活,发现他们的创造,总结他们为改善生活所取得的经验和不可避免的教训。并乘热打铁,逐章逐段地写成文章。七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并不算长,但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开弦弓村已经历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的重要阶段,真是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最令人高兴和感叹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开弦弓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逐年提高,显露出的聪明才智越来越惊人。时代进步之速,社会变迁之快,愈使我们感到有责任把这些发生在开弦弓村农村工业化道路上的,一只只生动的真实的小故事地记下来,让历史为后人留下一点痕迹吧!
附表:
图18-13:1962年至2007年,开弦弓村人均收入变化表。
1962年至1980年开弦弓大队(北村)经济分配实绩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纯收入
|
社员分配
|
总额
|
农业税
|
集体积累
|
总额
|
人数
(人)
|
金额(元)
|
1962
|
8.82
|
1.27
|
0.54
|
7.00
|
842
|
83.30
|
1963
|
10.48
|
1.23
|
0.86
|
8.39
|
867
|
96.70
|
1964
|
13.16
|
1.31
|
1.88
|
9.96
|
881
|
113.40
|
1965
|
14.02
|
1.30
|
2.07
|
10.65
|
900
|
118.20
|
1966
|
14.22
|
1.41
|
1.71
|
11.10
|
918
|
120.86
|
1967
|
14.36
|
1.42
|
1.77
|
11.17
|
928
|
120.25
|
1968
|
15.67
|
1.42
|
2.62
|
11.64
|
951
|
122.36
|
1970
|
13.39
|
1.36
|
2.09
|
11.29
|
1017
|
111.03
|
1971
|
13.61
|
1.36
|
2.13
|
11.49
|
1029
|
111.64
|
1972
|
15.00
|
1.36
|
2.07
|
12.93
|
1053
|
122.80
|
1973
|
15.72
|
1.36
|
1.87
|
12.50
|
1067
|
117.10
|
1974
|
17.57
|
1.36
|
2.50
|
13.70
|
1072
|
127.84
|
1975
|
15.62
|
1.36
|
1.88
|
12.38
|
1075
|
115.20
|
1976
|
19.14
|
1.35
|
3.57
|
14.22
|
1089
|
130.50
|
1977
|
14.92
|
1.35
|
2.08
|
11.49
|
1098
|
104.69
|
1978
|
17,20
|
1.35
|
2.84
|
13.01
|
1119
|
116.22
|
1979
|
23.46
|
1.56
|
5.29
|
16.61
|
1076
|
154.35
|
1980
|
16.64
|
1.57
|
2.69
|
12.29
|
1058
|
116.12
|
1996年至2007年开弦弓村经济收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农民各项所得
|
国家
税收
|
人均收入
|
总额
|
来自工业
|
来自农业
及家庭工业
|
人数
(人)
|
金额(元)
|
1982
|
36.9
|
|
|
|
2362
|
193.8
|
1983
|
76.16
|
|
|
|
2374
|
321
|
1984
|
131.01
|
|
|
|
2376
|
551.4
|
1985
|
191.15
|
|
|
4.19
|
2381
|
802.81
|
1986
|
190.96
|
47.27
|
143.69
|
|
2377
|
803
|
1987
|
208.95
|
62.49
|
146.46
|
|
2394
|
873
|
1988
|
265.72
|
80.85
|
184.87
|
20.24
|
2384
|
1115
|
1989
|
284.64
|
105.79
|
178.85
|
21.88
|
2411
|
1181
|
1990
|
321.59
|
116.8
|
204.77
|
21.28
|
2436
|
1320
|
1991
|
328.57
|
104.7
|
223.87
|
22.00
|
2441
|
1346
|
1992
|
368.40
|
119.0
|
249.40
|
21.10
|
2429
|
1873
|
1993
|
446.85
|
135.0
|
311.85
|
22.81
|
2428
|
2222
|
1994
|
627.44
|
194.9
|
432.56
|
22.19
|
2427
|
2931
|
1995
|
985.14
|
197.79
|
668.55
|
11.69
|
2416
|
4078
|
1996
|
1169.08
|
196.80
|
881.56
|
19.79
|
2396
|
4879
|
1997
|
1177.83
|
184.67
|
993.16
|
37.24
|
2382
|
4945
|
1998
|
1209.64
|
268
|
941.64
|
44.51
|
2369
|
5106
|
1999
|
1185.18
|
209
|
938.38
|
39.59
|
2316
|
5117
|
2000
|
1187.27
|
336
|
851.27
|
40.04
|
2263
|
5246
|
2001
|
1613.99
|
501
|
1112.80
|
16.29
|
2953
|
5466
|
2002
|
1656.42
|
539
|
1116.92
|
16.54
|
2941
|
5632
|
2003
|
1787.19
|
665
|
1122.07
|
258
|
2942
|
6073
|
2004
|
2033.19
|
852.58
|
1180.61
|
241.32
|
2934
|
6930
|
2005
|
2346.81
|
881.17
|
1465.64
|
318.42
|
2915
|
8051
|
2006
|
2890.40
|
|
|
538.6
|
2915
|
9038
|
2007
|
3242.01
|
|
|
728.4
|
2916
|
11118
|
[①]见钱小萍《丝绸日用小百科》第12页,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7月
[②]数据引自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第55期。1992年9月14日。
[③]本节主要根据2005年周全奎访谈记录、周拥平教授《江村经济七十年》、王淮冰研究员《江村报告》和结合我们的访谈写成。
[④]周拥平《江村经济七十年》第102页、103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⑤]王淮冰《江村报告》第99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⑥]王淮冰《江村报告》第180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⑦]周拥平《江村经济七十年》第105、106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⑧]本节根据周全奎2005年9月访谈记录和我们的调查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