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江村变迁 >> 《江村变迁》第十三章 “草根”扎心田,春风吹又生

《江村变迁》第十三章 “草根”扎心田,春风吹又生

2013/5/27 13:41:24    作者:  朱云云 姚富坤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780

第十三章  “草根”扎心田,春风吹又生

开弦弓村曾经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乡村工业,迈出了农村工业化的第一步。然而这条路并没有走远,在解放后的30多年里,农业合作化使这里又重新恢复了单一的农耕生活。全村人均水稻田是一亩多一点,旱地5分左右,加起来不到两亩,属地少人多的地方。实际拿土地的收益,推到每个村民身上,基本上拿不到钱。但是,在合作化时期,除了土地又无其它生计,这种窘迫的生活,让开弦弓村村民一筹莫展。

如果把开弦弓村在1929年创办的合作丝厂,看作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萌芽。那么,在随后七十多年的社会变迁中,开弦弓村在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上,一直在顽强地探索和迈进。因为这些不起眼的农村小工业,始终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牢牢地扎根在农民的心田中。它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一有条件就会发芽,就蓬蓬勃勃地生长,被费孝通先生誉为“草根工业”。

一、旧梦重温,费达生支持办厂

1967年,正是城市里“文革”闹得乱哄哄的时候,相对城市来说农村要平静多,开弦弓村正在酝酿重办缫丝厂。姚富坤回忆说:

“文革”期间,城市里工厂停工,工资照发。而在农村里,农民不干活,田里不长粮,农民就无法生活。开弦弓村的村民,无奈地维持着生产队长吹哨子上工的劳动秩序。同时,村里干部群众为了增加收入,又想起38年前,费达生技术下乡,在村里与村民共同创办老丝厂的情景。工厂办在村里,机器搬到村里,在传统的中国农村是前所未有的。那个时候,农民从工厂里得到股金也好,年轻妇女从工厂里得到酬金也好,大家得到了实惠。所以村里面的农民对工业这一块是相当有感情的,大家在稍稍地酝酿重办缫丝厂。

开弦弓村要办缫丝厂,在农村普遍办工业的今天看来,只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但那时候在“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泛滥,农村只能搞农业,对办工业等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事,动一动就会挨上搞“资本主义复辟”的棍子,或扣上“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帽子,随时有坐牢的危险。农村要办一个工厂谈何容易,政策上的限止如何突破?集体经济相当薄弱,资金那来的?再说技术怎么解决?设备那里买?土地怎么征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大堆。

但是,俗话说物极必反,城市里越乱,对农村的限止反而松。正是在文化大革命最乱、左倾思潮泛滥最严重的时候,发展的机遇却悄悄地降落到开弦弓村村民的面前。在开弦弓村的大地上,重新透出了创办新丝厂的希望之光。

原红卫六队队长倪进兴回忆说:

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在副业上动脑筋。我们先想到做土丝,这是一项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合作化前家家都有土丝车,妇女都会做土丝,合作化后土丝不允许做了。多数农户把闲置在家的土丝车,劈了当柴烧,只有少数农户还保存着。土丝车是民间的传统创造,结构很简单,主要框架是一只长方形的木架子。但原理很科学,操作的人坐在丝车前,面对丝车,用脚踏连杆,带动小籰(绕丝的圆盘)旋转。同时用手把煮过的茧子添入盆中上绪,就是把理出的茧子丝头,与绕在小籰上的丝粘在一起转动,把茧丝揪出来。

我们从社员家里寻出保存下来的木制土丝车,请木匠仿造了7部,用年纪大的妇女(半老力)试做,她们在年轻时都做过土丝,还没有完全忘记。结果这项传统手工业很快恢复起来了,做出的土丝都有外贸部门收购,半年赚了760元。这笔收入在当时是很大了,要抵几十亩田的收入。大队看到后,认为这条路子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就讨论推广,并成为干部群众中的热门话题,最后大家认为搞土丝车,还不如重建缫丝厂。

当年任红卫大队副书记的周明芝,深情地回忆起重建缫丝厂的情况。他说:

开始时,红卫六队搞土丝车,做土丝,供外贸出口。费达生看见了,到村里来对我讲:“手工做土丝效率低、质量差、售价低,机械缫丝效率高、质量好、售价高。现在蚕丝出口行情好,开弦弓村应该把缫丝厂恢复起来。”所以,提起村里办工业,我就想到费孝通和他的姐姐费达生,他们时时在为村民着想。他们进开弦弓村,给村里带来了知识,带来了生气,带来了知名度。

新丝厂能顺利地恢复起来,象老丝厂的创办一样,同样离不开费达生的支持。因为她一听说办缫丝厂最起劲,情绪就会激动,恨不得马上把缫丝厂办起来。在新丝厂创办过程中,费达生帮助厂里解决了很多设备和技术上的问题。在以后一二十年里,她始终关心着缫丝厂的生产和经营,有一次到厂里来,听说厂丝质量下降,她急得象小孩一样当众哭了起来,使在场的干部和职工深受感动。

二、逆势而上,江村重建缫丝厂

费达生的意见引起大家的重视,村里商量要把缫丝厂重新办起来,大家都有信心,都很高兴。但是单靠一个红卫大队办,有困难,办法是和邻近几个大队联合搞。当年,在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下,农村很穷。集体和个人平时看不到钱,大队自身没有资金,只有生产队有一点用于添置农具和农业再生产的“公积金”。

红卫大队就联系周围立新、轮穗、庆祝、繁荣、合群、曙光等6个大队,他们都表示愿意入股。共集21股,每股1000元,筹款2万1千元。立新大队3股,其余大队2股或1股,红卫是发起的大队,股数最多,是9股,股金都来自各生产队的公积金。因为连红卫大队共有七个大队联办,所以这个缫丝厂在村民中还有一个十分亲切的名字——七联厂。

为了理清新丝厂创办的具体过程,我们找到了当年负责筹建新丝厂的老厂长周梅生。1967年村里重建缫丝厂时,他担任红卫大队民兵营长,今年已78岁。我们见面后,他先记忆犹新地回忆起1957年费孝通先生重访江村时,与费老合影的情景。同时,对曾为全村人民带来实惠的老丝厂和新丝厂,流露出恋恋深情。他说:

大队讨论办新丝厂,大家信心很足。大队要我总负责,另外再配一名会计、一名保管员。我在家只读过小学,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在部队学点文化,能写信看报。厂里要写报告,我任担不起了,但也有办法,请会计起草,自己在会上读读。大队看中的是肯干,能吃苦耐劳。

虽然,“文革”时期,以粮为纲,农村办厂阻力重重,困难重重。但是,机遇也在产生,当时缫丝工业都在城市,但城市里忙于武斗,工厂停产“闹革命”。蚕丝出口的外贸任务完不成,外贸部门为了换取国家急需的外汇,被迫到乡下来收土丝。所以创办缫丝厂,虽然政策上不支持,保外贸部门在暗底里支持。办厂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银行里贷款贷不到,只能自己筹集。由红卫大队发起,以红卫大队为主,与邻近6个大队商量合股创办缫丝厂。

办缫丝厂不能再用脚踏的土丝车了,需要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当时缫丝厂主要集中在无锡和苏州,又以无锡为主。所需的立缫机、复摇机、著茧机等主要设备,主要是到无锡国营缫丝厂买的旧车,就是大厂淘汰下来的老设备。由于钢铁等原材料紧张,有的设备缺少铁架子,他们想土办法解决,安装时砌砖墩做基础,调试好后照样缫丝。没有锅炉,怎么办?缫丝厂需要大量热水,用于煮茧和缫丝,但锅炉对他们来说,已是不敢问津的洋设备了,一是价格贵,二是计划供应,村办厂要买也不卖给你。他们再想土办法,用铁皮敲一只大圆桶烧水,也用了几年。

再是技术那里来?第一批熟练工30多人,其中一部分是村里在老丝厂做过的老工人,虽然老丝厂被日本人破坏后,已过去整整30年,她们都已年过半百,但当年她们在老丝厂学到的技术还没有完全忘记,上机后很快就适应了。还有一部分是苏州第一缫丝厂的下放工人,她们原来都是本村的村民,在老丝厂做过,有十多人。五十年代,她们作为农村支援城市工业被招工进城,到了困难时期下放回乡。她们长期在工厂做工,是有技术的老师傅,田里的农活反而做不好。村里重办缫丝厂,她们最高兴,因为手里掌握的技术又有了用武之地,自然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办厂初期,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真是艰苦创业,周梅生老厂长继续回忆说:

开始时,用毛竹搭几间简易棚住人,干部、工人都是自己带饭,小菜主要是本地产的紫大头菜。我到城里采购原辅材料,为了办事方便一点,自己带一包蹩脚香烟发发。工厂白手起家,从小到大,逐年扩大,第一年一组缫丝车,实际上只有6台缫丝机,120绪。第二年增加到两组车,12台缫丝机,240绪。几年以后,厂里有了钱,逐年增添各种配套设备。人员也不断增加,除了技术工人进厂不受限制外,新进职工原则上按各大队股份比例选派,再由村落实到户。红卫股份多,进厂工人也多。年轻人都想进厂,股份少的大队,就抓钩子(抽签)。

致于为什么办丝厂?道理很简单,就是大家寻点钱,归生产队分红,改善社员生活。开始时,受政策上“以粮为纲”的限制,厂里工人的工资只能转到所在生产队记工分,年底由生产队分红、发工分粮。后来感到,转来转去太麻烦,而且影响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就直接由厂里发工资。月工资平均只有十多元,后来增加到二十多元,我当厂长每月拿工资30多元,其它补贴都没有。

现在回头想想,村里办了厂,田照样种好,工业收入是净多的。当地人多田少,大家都靠有限的土地生活,人越多越苦。办厂初,开弦弓村进厂就有30多人,后来工厂上升公社时,村里进厂工人已超过100多人。村民穷与富,就是靠厂,没有厂,这100多人都在田里做,这笔不小的工资收入就没有了。所以,办工业确实是农村必走的一条出路。

在开弦弓村的干部和群众面前,困难和问题奇迹般地一个个被解决,新丝厂很快在开弦弓村的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了。这一历史壮举,却如一枝傲霜斗雪的梅花,在“文革”风雨中,昂首萌放。

三、二度平调,书记一语归公社

1968年5月,开弦弓村缫丝厂正式开工生产。逐年把赚到的利润投入再生产,经过五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能独立运转的工业企业。缫丝厂办起来后,村里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工作上活络多了,有了厂就像通了天一样。当时,茧子控制很紧,外贸部门把国家统购的茧子分出来,供给村里缫丝厂缫。村里缺少什么物资,以缫丝厂的名义申请,就容易。而且经常有人来参观,上级部门的关系多了,到县里办点事很方便。

但是,1972年,新丝厂被公社看中并接管,名义上被提升为庙港公社缫丝厂,公社派来一名干部担任书记,负责行政管理和掌握审批权,使工厂由村办厂转为公社办厂,开弦弓村又成为单一的农业村。

原红卫大队书记周明芝,回忆这段经历时说:

当时,庙港公社经济薄弱,不少开支都到厂里来报销。后来,公社书记向我们提出,要把缫丝厂转为公社办厂,要我们从全局出发,因为上升为社办厂后,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开始时,大家都想不通,但也知道既然公社书记已经开口,挡也挡不住了。“文革”期间,样样都讲“政治挂帅”,想不通也要办。唯一能提出的条件,就是希望把股金归回给各个大队,因为这是各生产队的公积金。

公社书记一句话,就把村办缫丝厂收归公社,成为公社里的骨干企业,公社自己没有本事,就用平调村办厂的办法来充胖子。缫丝厂收归公社后,公社书记要求厂里建立厂长基金。开始每月200元,主要用于报销公社干部的招待费。市里、县里来检查工作或参观交流,吃顿饭应该报销,喝点酒、抽支烟应该报销。

公社也象一个人一样,场面上想要大气点,口袋里要有钱,没有钱就做不像人。但是大家都来报销,200元5天就报完了,下一年加了个零,变成2000元,还是不够用。过几年再加个零,就是两万元了。说得难听点,缫丝厂已变成了公社的皮夹子和饭店。

缫丝厂被公社接管后,以资金紧张为由,一直把各大队的股金宕在账上,十年后才在村民的要求下归回,既不付利息,更没有分到一分钱红利。所以“社员认为,这是1958年‘一大二公’后的又一次平调”[①]这样一家由开弦弓村等7个村自发联合创办起来的股份制缫丝厂,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总算初有模样,使村民看到了新的出路和活路。但仅凭公社书记的一句话,在厂门口换上了“庙港公社缫丝厂”的牌子,一家好端端的缫丝厂,就从村民手中夺去了。

虽然在今天看来,一个村办厂被公社无偿收去,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在当年,由此引起的企业性质的变更和全厂整体资产的转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或者说争议在浓重政治色彩的介释工作中,村干部和村民的不同意见轻而易举地被压制了。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蕴含着的具有时代印记的主客观原因:

一是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思想指导下,大家都认为越大越公,越大越革命。缫丝厂从村办转为社办,都被认为是企业的地位提高了,厂里干部和职工也都会认为自己在公社办厂里工作,比在村办厂工作更加体面。如果谁对这件事有所抵触和不理解,反而会被认为是思想觉悟低。

二是工厂发展的前景更加宽阔了。在计划经济时代,公社可以动用全社的生产要素和计划指标加强企业的发展,而且更容易处理与县、公社各主管部门和单位的关系,得到更多的计划原料(茧子)和其它紧缺物资。

三是公社是顶头上司,公社确定了的事,村里要翻天也翻不了,只能听之任之。新丝厂被提升为社办企业后,厂里职工仍然主要来自开弦弓村及邻近几个村,为村里解决劳动力的出路,各个村仍然是得益的。

四是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步人发展期,厂里干部、职工的收入在逐年提高,思想稳定。

四、白手起家,南村办起丝织厂

1978年初,时处改革开放的前夕,开弦弓村还以小清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村。自缫丝厂收归公社后成为无工业村以来,两村的干部群众又一次萌发了办工业的想法,探索工业兴村的新进程。当年红卫大队(南村)丝织厂创办人谭汉文,回忆了创办红卫丝织厂的酝酿过程。

他说:

当年,无锡县还是苏州地区管辖的8县之一,乡村工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号称“华夏第一县”。在无锡县的影响下,吴江在政策上开始支持乡村工业的发展。开弦弓村一直是县里的样板村,农业、副业都走在全县前面。但是,缫丝厂被公社平调后,开弦弓村又回到了无工业的农业村。大家感到,我们开弦弓村有办工业的经验,县里号召发展乡村工业,我们应该向无锡县学习,把村办工业尽早办起来。

办什么厂呢?除了办过缫丝厂外,其它厂都没有经验。这时,我们想到了队里的插队青年,他们是“文革”期间,向应毛主席的号召,插队到我们村里的盛泽中学的学生。盛泽是著名的丝绸重镇,几位知青(插队的知识青年)的父母都在盛泽丝织大厂里工作。其中有一位青年叫曹金妹,祖父当丝织厂厂长,我们到盛泽镇向这位厂长征求办厂的意见。他爽快地讲:“要办厂就办丝织厂”。一是丝织品市场大,二是技术和设备可帮助联系和解决。

1978年,大队决定创办红卫丝织厂,第一期工程上6台k611丝织机。k611丝织机为全铁结构,电机传动,安装方便,操作简便。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不高,既能织低档大宗化纤织品,又能织高档真丝绸品种。在无梭织机引进之前,全县丝织企业普遍采用k611织机。当时,物资供应十分紧张,都要计划分配。村里打着样板村的牌子,向上争取得到6台丝织机的计划,凭县计委调拔单到盛泽镇华生纺机厂提货。但是,仍需要用3吨钢材调换。

谭汉文回忆说:

钢材也是紧张物资,又到那里去要呢?我们就想办法,先开船到苏州收购废铁,用废铁换钢材。下半年再用钢材去换织机,每台织机的价格是3000多元,6台织机近2万。当年集体资金很少,买织机的钱主要是借用各生产队的公积金。缺口部分由村干部与生产队长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向社员借,总算凑满资金把织机买回来。

第一次进原料,厂里又没有钱,再分头向社员借了一千多元。这些钱并不多,现在一家一户都能拿得出。但是,当时农村经济十分薄弱,生产队和社员能凑足这笔钱,已是很大的数目了。回头来看,真是不容易,因为就靠这点钱又一次启动了农村工业。

有了丝织机就象战士有了武器,关键的问题解决了。但其它困难还很多,种田人第一次办丝织厂,样样都要从头学。如有了机器要有人会开,还要有人会维修,机器开了如何管理等等。我们先到盛泽通过知青的父母找懂行的人,了解生产环节和管理知识,再与盛泽大厂联系培训事宜。

丝绸织造是吴江的传统经济优势和主导产业,当时全县丝织业主要集中在盛泽的“四新”厂,即:新生、新华、新联、新民等4家大厂,每家厂都有几千工人。当时,大厂还是捧着计划经济的金饭碗朝南坐,象开弦弓村这样土里土气的村办小丝厂走进去,根本不放在眼里,联系了几家都没有成功。接着他们找县经委一位主任,由他出面联系,才同意接受培训。

办织造厂是村里的新生事物,充满希望,感到有奔头。特别是年轻人,听到要派人出去培训的消息,热情很高,都想出去。村里就提出条件,年龄20岁以下,平时在生产队劳动吃得起苦,还要手脚灵利,脑子聪明。第一批村里派出9人,8人学挡车,1人学维修。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大队选派原6队队长倪进兴专门抓工业,由谭汉文担任厂长,具体负责丝织厂工作。工人有大队提出一些条件,各生产队推派,尽量照顾到户。第一年30人,第二年增加到70人,第三年增加到时94人。

 1979年6台机,就赚了7万元。下半年再增加6台机,利润超过10万元。1981年又添了4台机,利润超过15万元,台机利润近1万元。工厂地点就在红卫大队部后面的大会堂里,现今已开成饭店。丝织厂上马后,直接进入发展期,设备年年增加,效益逐年上升。

五、学华西村,北村探索致富经

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弦弓北村与南村一样,也在酝酿办工业。时任北村村书记的谈雪荣,他在2008年9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回顾了北村白手起家办工业的一段朴实而传奇的经历。他说:

文革后期,我们这些村干部,被组织到江阴华西村取经,因为华西村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那里的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很快。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农业学大寨,要你搞农业,不要你搞工业。我们看了华西村的农业,感到比我们开弦弓村好不了多少,仅从水稻生产的经济收入上讲,也改善不了什么。那么他们建房、修路的钱是从那里来的呢?我们总感到华西村隐瞒了什么。

黄昏后,村子静下来了,我听到有异样的声音,循着声音,找到了一座拉着厚厚窗帘的房屋,四周围有竹篱笆,里面就是不给外人参观的村办工厂。我们终于发现了当年华西村隐藏的秘密:华西村就是靠这些不启眼的村办小工厂的利润,致富了群众,支撑着“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华西村的富,富在他们有工业,有村办工业。华西村看准了发展工业的方向,他们成功了,十几年后,华西村又成为改革的典型。

参观回来后,我们下决心再办工业。当时怎么办?就是用星期六工程师,所谓星期六工程师,就是国营厂里的技术工人,利用节假休息时间,到乡镇企业兼职。那时农村虽然穷,但是还有些办法,就是搞点福利,吸引来这里的能人。因为当时国营厂没有什么东西,我们这里鸡呀,鸭呀,鱼虾都有,我们跟你搞关系,每人一个鸭子,一条鱼什么的,来的人已很高兴了。

开弦弓村北村用很少的钱,购买了国营工厂淘汰的设备,在星期六工程师的指导下,生产出的纺织品,用扁担挑到浙江,买给那里的个体户。资本、技术、设备、市场等现代企业要素,就这样在握锄头的村民手里盘活了。

开弦弓村王建民书记也回忆了北村办厂的过程,他说:

1978年,我们听到南村红卫大队要办丝织厂,第二年,我们立新大队(开弦弓北村)也提出要办丝织厂。办工厂开头最难,农民除了“六棵头”(种田),既不懂技术,又不领行情,既无设备,又少资金。办厂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钱也买不到,都要找关系。

当年我是生产队会计,大队干部来找我,要我一起动脑筋,把丝织厂办起来。我们首先想到了费达生,她最关心开弦弓村,1929年和1967年她两次帮助开弦弓村创办了缫丝厂,使村民尝到了办工业的甜头。当年她任职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几十年来,一直惦记着开弦弓村。我们到苏州丝绸工学院找费达生,当她知道村里要办丝织厂,心情比自己的事情还高兴。在费达生的帮助下,我们通过苏州丝绸工学院,在苏州大厂买到了12台铁木丝织机,并帮助培训职工。

我们先在大队部腾出几间房子做车间,生产特丽纶和头巾纱。当年产品好销,但原料难买。费达生知道后,又帮助村里解决了半吨人造丝。第二年,我们了解到本县坛丘农机厂在造丝织机,又添了6台k611全铁织机,扩大了生产规模。分配上为了稳定农业,强调同工同酬,工人工资不能高出务农人员太多。学徒工每月18元,3个月后,按工种定工资,每月27元至30元,保全工最高,超过30元。开头一段时间,工资先转入生产队记工分,年底由生产队统一分红。虽然规模不算大,但终于又踏上了发展工业的道路。

六、乘胜前进,工业再上新台阶

1980年10月,沈春荣接任红卫大队书记。当时开弦弓村自1962年分开起,分成红卫、立新两个大队,都办了丝织厂。两个大队的规模基本相等,红卫大队有10个生产队,299户,1202人,耕田2456亩。立新大队有9个生产队,292户,1102人,耕田2647亩。在沈春荣书记的任期里,完成了两村的合并。

合并之初,村民中议论比较大问题是:“谁吃亏了,谁便宜了”。红卫丝织厂比立新早办一年,有丝织机16台,管理上抓得严,又争取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的原材料价格便宜,产品质量高,生产成本轻,发展势头比立新强。立新大队有丝织机12台,发展的路子比较狭。1982年4月,两个大队重新合并时,红卫积余17.8万元,立新亏了几万元。

因为两村都是集体经济,只要原来账目清楚,合并后新的领导班子一建立,又是一个新的集体,就不再分你我了。两个村合并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原来南北两村两个丝织厂合并成一个厂,重建新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使开弦弓村成为全县工业兴村的样板村之一。

沈春荣书记向我们介绍了当时兴办新厂的生动过程。他说:

我们作为村干部主要从新集体的大局出发,做好解释工作,团结全村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把经济搞上去。在村的西头,小清河北岸,与缫丝厂隔河相对的农地上建新厂房。靠这积累的十几万元钱和两个老厂原有的设备,创办开弦弓村丝织厂。为了节约资金,我们发动村民无尝去运石材、石灰、砖头等建筑材料。请本村村民徐雪其造新厂房,他造过农房,但没有造过厂房,先到盛泽大厂去参观,然后土法上马。

 技术力量不足,就走出去找关系。先找到苏州工商联,当时工商联成员都是党外人士,原来是资本家,熟悉工业。其中有一人是庙港人,我们利用费孝通先生的知名度和家乡情谊,请他指导和支持。由他与苏州光明丝织厂联系,请来一名有经验的老师傅吴同宪,来开弦弓指导技术,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村里再派10多位年轻人,到光明丝织厂学习保全工,光明丝织厂是苏州有名的国有大企业。同时,村里派出几十名女青年到盛泽新联丝织厂培训,学挡车工。我们通过技术引进和学习,在老厂的基础上,把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了一大步。

在建造新丝织厂的过程中,开弦弓村坚持艰苦创业的原则,采购的设备主要是旧织机,平均每台只要2000元,而买新设备,市场价已上升到5000元,两台新的可买5台旧的。大多数旧设备经过调试,或换过几个易损件,在使用功能上不比新设备差。等厂房造好时,新购置的丝织机已经到了,出去培训的人员也都络续回来了。他们一面安装新织机,一面把两家老厂里的织机迁过来,面貌全新的开弦弓丝织厂很快就上马开业了。

开弦弓丝织厂总投资100多万元(部分是银行贷款),分两期工程进行。1982年第一期,建厂房1100平方米,安装丝织机54台,辅助设备有捻丝车11台、整经机2台、落丝车2台、纡子车96绽、翻丝车1台。1984年再上第二期工程,丝织机总数达到86台,并增添配套辅助设备。

新厂开工后,很快进入正常的生产阶段,把主要精力转向产品的销售和开发上。不断试制新产品,开发出织锦缎和提花产品等系列新产品,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价格和利润。同时,县里在丝绸重镇盛泽创办东方丝绸市场,村里作为庙港乡的骨干企业单位,投资7000元建销售门市部。借助丝绸专业市场的功能,打开产品销售渠道,按照市场信息,与用户单位建立直销关系,产品销往盛泽、苏州、上海、南京、连云港等地。如为上海制伞总厂提供大宗涂层尼丝纺和特丽纶等产品,成为厂里的重要客户。

 八十年代中期,城乡之间的关系开始松动,经济联系日益增多。从1984年开始,县里提出建立城乡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工业的途径。开弦弓村在于孟达县长的支持和牵头下,先与盛泽新联丝织厂搞联营,帮助村里培训人员,再在村里创办联营丝织厂。但是,这个消息被庙港公社听到后,又象平调缫丝厂一样,把这个项目抢去了。唯一的理由是公社也需要这一项目,所村民议论说:“公社自己没有本事,专门抢村里的”。

村里不服气,再与盛泽新民丝织厂合资搞联营,新民厂占51%股份,开弦弓村占49%股份,对方派正厂长,村里派副厂长。同时,在创办开弦弓村丝织厂和联营丝织厂的基础上,村里还先后建造了酒厂、食品厂、粮饲加工厂、方格簇制板厂等多家企业,但效益都不能与丝织厂相比,主要是增加点就业岗位。两个大队合并前,立新大队已办了几年酒厂,有些基础。合并后扩大点规模,原料是由每个生产队提供几百斤粮食,酿成的酒,在本县销售。到1990年前,全村工业固定资产达到750万元,每年利润几十万元,最高的一年达到105万元。

1989年春,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淮冰带领“苏南模式与社会进步”课题组,来开弦弓村调研。在他发表的“江村见闻”[②]中,记录了他看到的开弦弓村:

这个村的最大特点,是坚持农副工协调发展。1988年农副工三业总产值为837万元。工业488.32万元,占58%;副业259.24万元,占31%;农业89.79万元,占11%……从1981年到1988年,前后八年,三次投入,办了三个工厂:开弦弓丝织厂、江村联营丝织厂、食品饮料厂。去年还化30万元办起了一个85千瓦用柴油发电的小电厂,解决生产、生活缺电的困难。看来他们在办工业时,比较注意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1988年,标志经济效益的村办工业净收入为137.18万元,具体分配如下:

国家税收:30.03万元;

工人工资:54.47万元;

利    润:52.68万元;

乡村工业在苏南已是“三十而立”,利国利民,挑着国家税收和集体事业支出的重担,艰苦奋斗,确实站稳了脚跟,经得起风吹浪打。

七、工业兴村,开弦弓村换新貌

村里有了工业,全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沈春荣老书记等村干部把当年村办工业兴起后,给村里带来的好处,如数家珍般地一一列出:

首先,象滚雪球一样,工厂越滚越大。办厂之初,开弦弓村为了凑足上6台织机的2万元钱,动用生产队的公积金,不足部分还得一家一户地与社员借,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6台织机买回来。有了工业后,开弦弓村把工业上赚到的钱,大部分钱继续投资办工业,每年新上一二十台织机很轻松,有力地推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工业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后,农民的经济收入就主要来源于工业。丝织厂上第一期时,村里坚持1户1工,纯农户、困难户先来。上二期时,增加到1户2工。所以村民拥护办工业,主要是解决了劳动力的出路。至八十年代末,全村转移劳动力420多人,年轻人都进了厂,平均每户有2人进厂,包括为工厂服务的人员,剩下种田的都是50多岁的半老力。

第三,工业上赚了钱,就有力量“以工补农”,稳定农副业生产。并村之前红卫大队为了鼓励村民养羊,厂里拿点钱出来,对养羊农户进行补贴。养一只羊补贴十几元,调动了养羊积极性,不少农户都到震泽去买羊。红卫9队一位社员,养了7只羊,补到86元,高兴得不得了。为了发展蚕桑,要平整土地,按土方给予适当补贴,这项工作就推动起来了。八十年代,开弦弓是全县农业现代化的试点村,当时添置了联合收割机1台、中型拖拉机1台、还有插秧机等一批农机,都是从工业利润中支出的。

第四,村里每年从企业上交的利润中拿出一点钱,照顾全村孤独老人和补助退休村干部。如1995年全村共补贴10户,补贴金额达2590元。

第五,集体事业有力量办了。两大队合并前,红卫大队早一年办丝织厂,第一年赚了五六万,拿出两万元,造了五楼五底的大队办公楼。当年县里的大队部都是平房,红卫是全县的样板大队,来村里参观的人,一看大队办公楼,就服贴了。二个大队合并后,工业有了新的发展,用工业上的钱在村里建了农贸市场,改善了村里的环境。

第六,重建开弦弓小学。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基建,到1990年8月竣工,建三层教育楼一座,平房9间,总建筑面积1253.9平方米,整修了操场、跑道,增加了绿化和配套设施。总造价48万元,其中开弦弓村投资16万元,都是村里各企业上交的利润。

曾长期分管吴江市工业的朱士声副县长,对乡镇工业的发展概括了十大贡献[③],读来令人信服:

1、乡镇工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

2、乡镇工业是农民小康、致富的主要来源;

3、乡镇工业是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4、乡镇工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5、乡镇工业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支柱;

6、乡镇工业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

7、乡镇工业是对外开放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

8、乡镇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

9、兴办乡镇工业是消灭“三大差别”,农村实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10、兴办乡镇工业还促进农民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阔视野。

有诗为证:

村民不忘老丝厂,

工业兴村意志坚。

更乘春风再创业,

轻舟破浪好扬帆。

 

附表:

1978年—1986年开弦弓村工业产值、效益统计表[④]

                                               (经济单位:万元)

 

年份

务工人数

工业产值

税金

工资奖金

净利润

固定资产

1978

34

4.02

 

0.35

0.98

5.20

1979

61

19.48

 

1.10

2.95

7.95

1980

106

49.37

 

2.91

12.57

10.76

1981

126

64.10

1.68

4.59

14.63

11.01

1982

282

93.74

4.12

19.93

6.89

46.05

1983

384

227.95

10.58

27.50

0.93

48.85

1984

404

266.54

14.57

33.47

23.77

86.35

1985

448

327.33

10.29

39.24

25.81

96.39

1986

459

226.41

4.48

21.06

10.68

101.38

 

 

 



[①]王淮冰《江村报告》第21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②]王淮冰:《江村报告》第49、50、51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③]朱士声:《吴江市乡镇工业历史发展轨迹》载吴江市《调查报告选编》第56、57页。

[④]表中头三年税金项为空白。原因是:当年政策上鼓励办工业,新办企业可免税三年。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