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27 13:41:24
作者:
朱云云 姚富坤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780
第十三章 “草根”扎心田,春风吹又生
开弦弓村曾经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乡村工业,迈出了农村工业化的第一步。然而这条路并没有走远,在解放后的30多年里,农业合作化使这里又重新恢复了单一的农耕生活。全村人均水稻田是一亩多一点,旱地5分左右,加起来不到两亩,属地少人多的地方。实际拿土地的收益,推到每个村民身上,基本上拿不到钱。但是,在合作化时期,除了土地又无其它生计,这种窘迫的生活,让开弦弓村村民一筹莫展。
如果把开弦弓村在1929年创办的合作丝厂,看作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萌芽。那么,在随后七十多年的社会变迁中,开弦弓村在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上,一直在顽强地探索和迈进。因为这些不起眼的农村小工业,始终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牢牢地扎根在农民的心田中。它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一有条件就会发芽,就蓬蓬勃勃地生长,被费孝通先生誉为“草根工业”。
一、旧梦重温,费达生支持办厂
1967年,正是城市里“文革”闹得乱哄哄的时候,相对城市来说农村要平静多,开弦弓村正在酝酿重办缫丝厂。姚富坤回忆说:
“文革”期间,城市里工厂停工,工资照发。而在农村里,农民不干活,田里不长粮,农民就无法生活。开弦弓村的村民,无奈地维持着生产队长吹哨子上工的劳动秩序。同时,村里干部群众为了增加收入,又想起38年前,费达生技术下乡,在村里与村民共同创办老丝厂的情景。工厂办在村里,机器搬到村里,在传统的中国农村是前所未有的。那个时候,农民从工厂里得到股金也好,年轻妇女从工厂里得到酬金也好,大家得到了实惠。所以村里面的农民对工业这一块是相当有感情的,大家在稍稍地酝酿重办缫丝厂。
开弦弓村要办缫丝厂,在农村普遍办工业的今天看来,只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但那时候在“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泛滥,农村只能搞农业,对办工业等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事,动一动就会挨上搞“资本主义复辟”的棍子,或扣上“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帽子,随时有坐牢的危险。农村要办一个工厂谈何容易,政策上的限止如何突破?集体经济相当薄弱,资金那来的?再说技术怎么解决?设备那里买?土地怎么征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大堆。
但是,俗话说物极必反,城市里越乱,对农村的限止反而松。正是在文化大革命最乱、左倾思潮泛滥最严重的时候,发展的机遇却悄悄地降落到开弦弓村村民的面前。在开弦弓村的大地上,重新透出了创办新丝厂的希望之光。
原红卫六队队长倪进兴回忆说:
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在副业上动脑筋。我们先想到做土丝,这是一项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合作化前家家都有土丝车,妇女都会做土丝,合作化后土丝不允许做了。多数农户把闲置在家的土丝车,劈了当柴烧,只有少数农户还保存着。土丝车是民间的传统创造,结构很简单,主要框架是一只长方形的木架子。但原理很科学,操作的人坐在丝车前,面对丝车,用脚踏连杆,带动小籰(绕丝的圆盘)旋转。同时用手把煮过的茧子添入盆中上绪,就是把理出的茧子丝头,与绕在小籰上的丝粘在一起转动,把茧丝揪出来。
我们从社员家里寻出保存下来的木制土丝车,请木匠仿造了7部,用年纪大的妇女(半老力)试做,她们在年轻时都做过土丝,还没有完全忘记。结果这项传统手工业很快恢复起来了,做出的土丝都有外贸部门收购,半年赚了760元。这笔收入在当时是很大了,要抵几十亩田的收入。大队看到后,认为这条路子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就讨论推广,并成为干部群众中的热门话题,最后大家认为搞土丝车,还不如重建缫丝厂。
当年任红卫大队副书记的周明芝,深情地回忆起重建缫丝厂的情况。他说:
开始时,红卫六队搞土丝车,做土丝,供外贸出口。费达生看见了,到村里来对我讲:“手工做土丝效率低、质量差、售价低,机械缫丝效率高、质量好、售价高。现在蚕丝出口行情好,开弦弓村应该把缫丝厂恢复起来。”所以,提起村里办工业,我就想到费孝通和他的姐姐费达生,他们时时在为村民着想。他们进开弦弓村,给村里带来了知识,带来了生气,带来了知名度。
新丝厂能顺利地恢复起来,象老丝厂的创办一样,同样离不开费达生的支持。因为她一听说办缫丝厂最起劲,情绪就会激动,恨不得马上把缫丝厂办起来。在新丝厂创办过程中,费达生帮助厂里解决了很多设备和技术上的问题。在以后一二十年里,她始终关心着缫丝厂的生产和经营,有一次到厂里来,听说厂丝质量下降,她急得象小孩一样当众哭了起来,使在场的干部和职工深受感动。
二、逆势而上,江村重建缫丝厂
费达生的意见引起大家的重视,村里商量要把缫丝厂重新办起来,大家都有信心,都很高兴。但是单靠一个红卫大队办,有困难,办法是和邻近几个大队联合搞。当年,在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下,农村很穷。集体和个人平时看不到钱,大队自身没有资金,只有生产队有一点用于添置农具和农业再生产的“公积金”。
红卫大队就联系周围立新、轮穗、庆祝、繁荣、合群、曙光等6个大队,他们都表示愿意入股。共集21股,每股1000元,筹款2万1千元。立新大队3股,其余大队2股或1股,红卫是发起的大队,股数最多,是9股,股金都来自各生产队的公积金。因为连红卫大队共有七个大队联办,所以这个缫丝厂在村民中还有一个十分亲切的名字——七联厂。
为了理清新丝厂创办的具体过程,我们找到了当年负责筹建新丝厂的老厂长周梅生。1967年村里重建缫丝厂时,他担任红卫大队民兵营长,今年已78岁。我们见面后,他先记忆犹新地回忆起1957年费孝通先生重访江村时,与费老合影的情景。同时,对曾为全村人民带来实惠的老丝厂和新丝厂,流露出恋恋深情。他说:
大队讨论办新丝厂,大家信心很足。大队要我总负责,另外再配一名会计、一名保管员。我在家只读过小学,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在部队学点文化,能写信看报。厂里要写报告,我任担不起了,但也有办法,请会计起草,自己在会上读读。大队看中的是肯干,能吃苦耐劳。
虽然,“文革”时期,以粮为纲,农村办厂阻力重重,困难重重。但是,机遇也在产生,当时缫丝工业都在城市,但城市里忙于武斗,工厂停产“闹革命”。蚕丝出口的外贸任务完不成,外贸部门为了换取国家急需的外汇,被迫到乡下来收土丝。所以创办缫丝厂,虽然政策上不支持,保外贸部门在暗底里支持。办厂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银行里贷款贷不到,只能自己筹集。由红卫大队发起,以红卫大队为主,与邻近6个大队商量合股创办缫丝厂。
办缫丝厂不能再用脚踏的土丝车了,需要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当时缫丝厂主要集中在无锡和苏州,又以无锡为主。所需的立缫机、复摇机、著茧机等主要设备,主要是到无锡国营缫丝厂买的旧车,就是大厂淘汰下来的老设备。由于钢铁等原材料紧张,有的设备缺少铁架子,他们想土办法解决,安装时砌砖墩做基础,调试好后照样缫丝。没有锅炉,怎么办?缫丝厂需要大量热水,用于煮茧和缫丝,但锅炉对他们来说,已是不敢问津的洋设备了,一是价格贵,二是计划供应,村办厂要买也不卖给你。他们再想土办法,用铁皮敲一只大圆桶烧水,也用了几年。
再是技术那里来?第一批熟练工30多人,其中一部分是村里在老丝厂做过的老工人,虽然老丝厂被日本人破坏后,已过去整整30年,她们都已年过半百,但当年她们在老丝厂学到的技术还没有完全忘记,上机后很快就适应了。还有一部分是苏州第一缫丝厂的下放工人,她们原来都是本村的村民,在老丝厂做过,有十多人。五十年代,她们作为农村支援城市工业被招工进城,到了困难时期下放回乡。她们长期在工厂做工,是有技术的老师傅,田里的农活反而做不好。村里重办缫丝厂,她们最高兴,因为手里掌握的技术又有了用武之地,自然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办厂初期,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真是艰苦创业,周梅生老厂长继续回忆说:
开始时,用毛竹搭几间简易棚住人,干部、工人都是自己带饭,小菜主要是本地产的紫大头菜。我到城里采购原辅材料,为了办事方便一点,自己带一包蹩脚香烟发发。工厂白手起家,从小到大,逐年扩大,第一年一组缫丝车,实际上只有6台缫丝机,120绪。第二年增加到两组车,12台缫丝机,240绪。几年以后,厂里有了钱,逐年增添各种配套设备。人员也不断增加,除了技术工人进厂不受限制外,新进职工原则上按各大队股份比例选派,再由村落实到户。红卫股份多,进厂工人也多。年轻人都想进厂,股份少的大队,就抓钩子(抽签)。
致于为什么办丝厂?道理很简单,就是大家寻点钱,归生产队分红,改善社员生活。开始时,受政策上“以粮为纲”的限制,厂里工人的工资只能转到所在生产队记工分,年底由生产队分红、发工分粮。后来感到,转来转去太麻烦,而且影响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就直接由厂里发工资。月工资平均只有十多元,后来增加到二十多元,我当厂长每月拿工资30多元,其它补贴都没有。
现在回头想想,村里办了厂,田照样种好,工业收入是净多的。当地人多田少,大家都靠有限的土地生活,人越多越苦。办厂初,开弦弓村进厂就有30多人,后来工厂上升公社时,村里进厂工人已超过100多人。村民穷与富,就是靠厂,没有厂,这100多人都在田里做,这笔不小的工资收入就没有了。所以,办工业确实是农村必走的一条出路。
在开弦弓村的干部和群众面前,困难和问题奇迹般地一个个被解决,新丝厂很快在开弦弓村的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了。这一历史壮举,却如一枝傲霜斗雪的梅花,在“文革”风雨中,昂首萌放。
三、二度平调,书记一语归公社
1968年5月,开弦弓村缫丝厂正式开工生产。逐年把赚到的利润投入再生产,经过五年的艰苦创业,已成为能独立运转的工业企业。缫丝厂办起来后,村里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工作上活络多了,有了厂就像通了天一样。当时,茧子控制很紧,外贸部门把国家统购的茧子分出来,供给村里缫丝厂缫。村里缺少什么物资,以缫丝厂的名义申请,就容易。而且经常有人来参观,上级部门的关系多了,到县里办点事很方便。
但是,1972年,新丝厂被公社看中并接管,名义上被提升为庙港公社缫丝厂,公社派来一名干部担任书记,负责行政管理和掌握审批权,使工厂由村办厂转为公社办厂,开弦弓村又成为单一的农业村。
原红卫大队书记周明芝,回忆这段经历时说:
当时,庙港公社经济薄弱,不少开支都到厂里来报销。后来,公社书记向我们提出,要把缫丝厂转为公社办厂,要我们从全局出发,因为上升为社办厂后,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开始时,大家都想不通,但也知道既然公社书记已经开口,挡也挡不住了。“文革”期间,样样都讲“政治挂帅”,想不通也要办。唯一能提出的条件,就是希望把股金归回给各个大队,因为这是各生产队的公积金。
公社书记一句话,就把村办缫丝厂收归公社,成为公社里的骨干企业,公社自己没有本事,就用平调村办厂的办法来充胖子。缫丝厂收归公社后,公社书记要求厂里建立厂长基金。开始每月200元,主要用于报销公社干部的招待费。市里、县里来检查工作或参观交流,吃顿饭应该报销,喝点酒、抽支烟应该报销。
公社也象一个人一样,场面上想要大气点,口袋里要有钱,没有钱就做不像人。但是大家都来报销,200元5天就报完了,下一年加了个零,变成2000元,还是不够用。过几年再加个零,就是两万元了。说得难听点,缫丝厂已变成了公社的皮夹子和饭店。
缫丝厂被公社接管后,以资金紧张为由,一直把各大队的股金宕在账上,十年后才在村民的要求下归回,既不付利息,更没有分到一分钱红利。所以“社员认为,这是1958年‘一大二公’后的又一次平调”[①]这样一家由开弦弓村等7个村自发联合创办起来的股份制缫丝厂,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总算初有模样,使村民看到了新的出路和活路。但仅凭公社书记的一句话,在厂门口换上了“庙港公社缫丝厂”的牌子,一家好端端的缫丝厂,就从村民手中夺去了。
虽然在今天看来,一个村办厂被公社无偿收去,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在当年,由此引起的企业性质的变更和全厂整体资产的转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或者说争议在浓重政治色彩的介释工作中,村干部和村民的不同意见轻而易举地被压制了。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蕴含着的具有时代印记的主客观原因:
一是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思想指导下,大家都认为越大越公,越大越革命。缫丝厂从村办转为社办,都被认为是企业的地位提高了,厂里干部和职工也都会认为自己在公社办厂里工作,比在村办厂工作更加体面。如果谁对这件事有所抵触和不理解,反而会被认为是思想觉悟低。
二是工厂发展的前景更加宽阔了。在计划经济时代,公社可以动用全社的生产要素和计划指标加强企业的发展,而且更容易处理与县、公社各主管部门和单位的关系,得到更多的计划原料(茧子)和其它紧缺物资。
三是公社是顶头上司,公社确定了的事,村里要翻天也翻不了,只能听之任之。新丝厂被提升为社办企业后,厂里职工仍然主要来自开弦弓村及邻近几个村,为村里解决劳动力的出路,各个村仍然是得益的。
四是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步人发展期,厂里干部、职工的收入在逐年提高,思想稳定。
四、白手起家,南村办起丝织厂
1978年初,时处改革开放的前夕,开弦弓村还以小清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村。自缫丝厂收归公社后成为无工业村以来,两村的干部群众又一次萌发了办工业的想法,探索工业兴村的新进程。当年红卫大队(南村)丝织厂创办人谭汉文,回忆了创办红卫丝织厂的酝酿过程。
他说:
当年,无锡县还是苏州地区管辖的8县之一,乡村工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号称“华夏第一县”。在无锡县的影响下,吴江在政策上开始支持乡村工业的发展。开弦弓村一直是县里的样板村,农业、副业都走在全县前面。但是,缫丝厂被公社平调后,开弦弓村又回到了无工业的农业村。大家感到,我们开弦弓村有办工业的经验,县里号召发展乡村工业,我们应该向无锡县学习,把村办工业尽早办起来。
办什么厂呢?除了办过缫丝厂外,其它厂都没有经验。这时,我们想到了队里的插队青年,他们是“文革”期间,向应毛主席的号召,插队到我们村里的盛泽中学的学生。盛泽是著名的丝绸重镇,几位知青(插队的知识青年)的父母都在盛泽丝织大厂里工作。其中有一位青年叫曹金妹,祖父当丝织厂厂长,我们到盛泽镇向这位厂长征求办厂的意见。他爽快地讲:“要办厂就办丝织厂”。一是丝织品市场大,二是技术和设备可帮助联系和解决。
1978年,大队决定创办红卫丝织厂,第一期工程上6台k611丝织机。k611丝织机为全铁结构,电机传动,安装方便,操作简便。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不高,既能织低档大宗化纤织品,又能织高档真丝绸品种。在无梭织机引进之前,全县丝织企业普遍采用k611织机。当时,物资供应十分紧张,都要计划分配。村里打着样板村的牌子,向上争取得到6台丝织机的计划,凭县计委调拔单到盛泽镇华生纺机厂提货。但是,仍需要用3吨钢材调换。
谭汉文回忆说:
钢材也是紧张物资,又到那里去要呢?我们就想办法,先开船到苏州收购废铁,用废铁换钢材。下半年再用钢材去换织机,每台织机的价格是3000多元,6台织机近2万。当年集体资金很少,买织机的钱主要是借用各生产队的公积金。缺口部分由村干部与生产队长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向社员借,总算凑满资金把织机买回来。
第一次进原料,厂里又没有钱,再分头向社员借了一千多元。这些钱并不多,现在一家一户都能拿得出。但是,当时农村经济十分薄弱,生产队和社员能凑足这笔钱,已是很大的数目了。回头来看,真是不容易,因为就靠这点钱又一次启动了农村工业。
有了丝织机就象战士有了武器,关键的问题解决了。但其它困难还很多,种田人第一次办丝织厂,样样都要从头学。如有了机器要有人会开,还要有人会维修,机器开了如何管理等等。我们先到盛泽通过知青的父母找懂行的人,了解生产环节和管理知识,再与盛泽大厂联系培训事宜。
丝绸织造是吴江的传统经济优势和主导产业,当时全县丝织业主要集中在盛泽的“四新”厂,即:新生、新华、新联、新民等4家大厂,每家厂都有几千工人。当时,大厂还是捧着计划经济的金饭碗朝南坐,象开弦弓村这样土里土气的村办小丝厂走进去,根本不放在眼里,联系了几家都没有成功。接着他们找县经委一位主任,由他出面联系,才同意接受培训。
办织造厂是村里的新生事物,充满希望,感到有奔头。特别是年轻人,听到要派人出去培训的消息,热情很高,都想出去。村里就提出条件,年龄20岁以下,平时在生产队劳动吃得起苦,还要手脚灵利,脑子聪明。第一批村里派出9人,8人学挡车,1人学维修。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大队选派原6队队长倪进兴专门抓工业,由谭汉文担任厂长,具体负责丝织厂工作。工人有大队提出一些条件,各生产队推派,尽量照顾到户。第一年30人,第二年增加到70人,第三年增加到时94人。
1979年6台机,就赚了7万元。下半年再增加6台机,利润超过10万元。1981年又添了4台机,利润超过15万元,台机利润近1万元。工厂地点就在红卫大队部后面的大会堂里,现今已开成饭店。丝织厂上马后,直接进入发展期,设备年年增加,效益逐年上升。
五、学华西村,北村探索致富经
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弦弓北村与南村一样,也在酝酿办工业。时任北村村书记的谈雪荣,他在2008年9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回顾了北村白手起家办工业的一段朴实而传奇的经历。他说:
文革后期,我们这些村干部,被组织到江阴华西村取经,因为华西村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那里的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很快。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农业学大寨,要你搞农业,不要你搞工业。我们看了华西村的农业,感到比我们开弦弓村好不了多少,仅从水稻生产的经济收入上讲,也改善不了什么。那么他们建房、修路的钱是从那里来的呢?我们总感到华西村隐瞒了什么。
黄昏后,村子静下来了,我听到有异样的声音,循着声音,找到了一座拉着厚厚窗帘的房屋,四周围有竹篱笆,里面就是不给外人参观的村办工厂。我们终于发现了当年华西村隐藏的秘密:华西村就是靠这些不启眼的村办小工厂的利润,致富了群众,支撑着“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华西村的富,富在他们有工业,有村办工业。华西村看准了发展工业的方向,他们成功了,十几年后,华西村又成为改革的典型。
参观回来后,我们下决心再办工业。当时怎么办?就是用星期六工程师,所谓星期六工程师,就是国营厂里的技术工人,利用节假休息时间,到乡镇企业兼职。那时农村虽然穷,但是还有些办法,就是搞点福利,吸引来这里的能人。因为当时国营厂没有什么东西,我们这里鸡呀,鸭呀,鱼虾都有,我们跟你搞关系,每人一个鸭子,一条鱼什么的,来的人已很高兴了。
开弦弓村北村用很少的钱,购买了国营工厂淘汰的设备,在星期六工程师的指导下,生产出的纺织品,用扁担挑到浙江,买给那里的个体户。资本、技术、设备、市场等现代企业要素,就这样在握锄头的村民手里盘活了。
开弦弓村王建民书记也回忆了北村办厂的过程,他说:
1978年,我们听到南村红卫大队要办丝织厂,第二年,我们立新大队(开弦弓北村)也提出要办丝织厂。办工厂开头最难,农民除了“六棵头”(种田),既不懂技术,又不领行情,既无设备,又少资金。办厂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钱也买不到,都要找关系。
当年我是生产队会计,大队干部来找我,要我一起动脑筋,把丝织厂办起来。我们首先想到了费达生,她最关心开弦弓村,1929年和1967年她两次帮助开弦弓村创办了缫丝厂,使村民尝到了办工业的甜头。当年她任职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几十年来,一直惦记着开弦弓村。我们到苏州丝绸工学院找费达生,当她知道村里要办丝织厂,心情比自己的事情还高兴。在费达生的帮助下,我们通过苏州丝绸工学院,在苏州大厂买到了12台铁木丝织机,并帮助培训职工。
我们先在大队部腾出几间房子做车间,生产特丽纶和头巾纱。当年产品好销,但原料难买。费达生知道后,又帮助村里解决了半吨人造丝。第二年,我们了解到本县坛丘农机厂在造丝织机,又添了6台k611全铁织机,扩大了生产规模。分配上为了稳定农业,强调同工同酬,工人工资不能高出务农人员太多。学徒工每月18元,3个月后,按工种定工资,每月27元至30元,保全工最高,超过30元。开头一段时间,工资先转入生产队记工分,年底由生产队统一分红。虽然规模不算大,但终于又踏上了发展工业的道路。
六、乘胜前进,工业再上新台阶
1980年10月,沈春荣接任红卫大队书记。当时开弦弓村自1962年分开起,分成红卫、立新两个大队,都办了丝织厂。两个大队的规模基本相等,红卫大队有10个生产队,299户,1202人,耕田2456亩。立新大队有9个生产队,292户,1102人,耕田2647亩。在沈春荣书记的任期里,完成了两村的合并。
合并之初,村民中议论比较大问题是:“谁吃亏了,谁便宜了”。红卫丝织厂比立新早办一年,有丝织机16台,管理上抓得严,又争取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的原材料价格便宜,产品质量高,生产成本轻,发展势头比立新强。立新大队有丝织机12台,发展的路子比较狭。1982年4月,两个大队重新合并时,红卫积余17.8万元,立新亏了几万元。
因为两村都是集体经济,只要原来账目清楚,合并后新的领导班子一建立,又是一个新的集体,就不再分你我了。两个村合并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原来南北两村两个丝织厂合并成一个厂,重建新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使开弦弓村成为全县工业兴村的样板村之一。
沈春荣书记向我们介绍了当时兴办新厂的生动过程。他说:
我们作为村干部主要从新集体的大局出发,做好解释工作,团结全村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把经济搞上去。在村的西头,小清河北岸,与缫丝厂隔河相对的农地上建新厂房。靠这积累的十几万元钱和两个老厂原有的设备,创办开弦弓村丝织厂。为了节约资金,我们发动村民无尝去运石材、石灰、砖头等建筑材料。请本村村民徐雪其造新厂房,他造过农房,但没有造过厂房,先到盛泽大厂去参观,然后土法上马。
技术力量不足,就走出去找关系。先找到苏州工商联,当时工商联成员都是党外人士,原来是资本家,熟悉工业。其中有一人是庙港人,我们利用费孝通先生的知名度和家乡情谊,请他指导和支持。由他与苏州光明丝织厂联系,请来一名有经验的老师傅吴同宪,来开弦弓指导技术,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村里再派10多位年轻人,到光明丝织厂学习保全工,光明丝织厂是苏州有名的国有大企业。同时,村里派出几十名女青年到盛泽新联丝织厂培训,学挡车工。我们通过技术引进和学习,在老厂的基础上,把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了一大步。
在建造新丝织厂的过程中,开弦弓村坚持艰苦创业的原则,采购的设备主要是旧织机,平均每台只要2000元,而买新设备,市场价已上升到5000元,两台新的可买5台旧的。大多数旧设备经过调试,或换过几个易损件,在使用功能上不比新设备差。等厂房造好时,新购置的丝织机已经到了,出去培训的人员也都络续回来了。他们一面安装新织机,一面把两家老厂里的织机迁过来,面貌全新的开弦弓丝织厂很快就上马开业了。
开弦弓丝织厂总投资100多万元(部分是银行贷款),分两期工程进行。1982年第一期,建厂房1100平方米,安装丝织机54台,辅助设备有捻丝车11台、整经机2台、落丝车2台、纡子车96绽、翻丝车1台。1984年再上第二期工程,丝织机总数达到86台,并增添配套辅助设备。
新厂开工后,很快进入正常的生产阶段,把主要精力转向产品的销售和开发上。不断试制新产品,开发出织锦缎和提花产品等系列新产品,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价格和利润。同时,县里在丝绸重镇盛泽创办东方丝绸市场,村里作为庙港乡的骨干企业单位,投资7000元建销售门市部。借助丝绸专业市场的功能,打开产品销售渠道,按照市场信息,与用户单位建立直销关系,产品销往盛泽、苏州、上海、南京、连云港等地。如为上海制伞总厂提供大宗涂层尼丝纺和特丽纶等产品,成为厂里的重要客户。
八十年代中期,城乡之间的关系开始松动,经济联系日益增多。从1984年开始,县里提出建立城乡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工业的途径。开弦弓村在于孟达县长的支持和牵头下,先与盛泽新联丝织厂搞联营,帮助村里培训人员,再在村里创办联营丝织厂。但是,这个消息被庙港公社听到后,又象平调缫丝厂一样,把这个项目抢去了。唯一的理由是公社也需要这一项目,所村民议论说:“公社自己没有本事,专门抢村里的”。
村里不服气,再与盛泽新民丝织厂合资搞联营,新民厂占51%股份,开弦弓村占49%股份,对方派正厂长,村里派副厂长。同时,在创办开弦弓村丝织厂和联营丝织厂的基础上,村里还先后建造了酒厂、食品厂、粮饲加工厂、方格簇制板厂等多家企业,但效益都不能与丝织厂相比,主要是增加点就业岗位。两个大队合并前,立新大队已办了几年酒厂,有些基础。合并后扩大点规模,原料是由每个生产队提供几百斤粮食,酿成的酒,在本县销售。到1990年前,全村工业固定资产达到750万元,每年利润几十万元,最高的一年达到105万元。
1989年春,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淮冰带领“苏南模式与社会进步”课题组,来开弦弓村调研。在他发表的“江村见闻”[②]中,记录了他看到的开弦弓村:
这个村的最大特点,是坚持农副工协调发展。1988年农副工三业总产值为837万元。工业488.32万元,占58%;副业259.24万元,占31%;农业89.79万元,占11%……从1981年到1988年,前后八年,三次投入,办了三个工厂:开弦弓丝织厂、江村联营丝织厂、食品饮料厂。去年还化30万元办起了一个85千瓦用柴油发电的小电厂,解决生产、生活缺电的困难。看来他们在办工业时,比较注意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1988年,标志经济效益的村办工业净收入为137.18万元,具体分配如下:
国家税收:30.03万元;
工人工资:54.47万元;
利 润:52.68万元;
乡村工业在苏南已是“三十而立”,利国利民,挑着国家税收和集体事业支出的重担,艰苦奋斗,确实站稳了脚跟,经得起风吹浪打。
七、工业兴村,开弦弓村换新貌
村里有了工业,全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沈春荣老书记等村干部把当年村办工业兴起后,给村里带来的好处,如数家珍般地一一列出:
首先,象滚雪球一样,工厂越滚越大。办厂之初,开弦弓村为了凑足上6台织机的2万元钱,动用生产队的公积金,不足部分还得一家一户地与社员借,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6台织机买回来。有了工业后,开弦弓村把工业上赚到的钱,大部分钱继续投资办工业,每年新上一二十台织机很轻松,有力地推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工业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后,农民的经济收入就主要来源于工业。丝织厂上第一期时,村里坚持1户1工,纯农户、困难户先来。上二期时,增加到1户2工。所以村民拥护办工业,主要是解决了劳动力的出路。至八十年代末,全村转移劳动力420多人,年轻人都进了厂,平均每户有2人进厂,包括为工厂服务的人员,剩下种田的都是50多岁的半老力。
第三,工业上赚了钱,就有力量“以工补农”,稳定农副业生产。并村之前红卫大队为了鼓励村民养羊,厂里拿点钱出来,对养羊农户进行补贴。养一只羊补贴十几元,调动了养羊积极性,不少农户都到震泽去买羊。红卫9队一位社员,养了7只羊,补到86元,高兴得不得了。为了发展蚕桑,要平整土地,按土方给予适当补贴,这项工作就推动起来了。八十年代,开弦弓是全县农业现代化的试点村,当时添置了联合收割机1台、中型拖拉机1台、还有插秧机等一批农机,都是从工业利润中支出的。
第四,村里每年从企业上交的利润中拿出一点钱,照顾全村孤独老人和补助退休村干部。如1995年全村共补贴10户,补贴金额达2590元。
第五,集体事业有力量办了。两大队合并前,红卫大队早一年办丝织厂,第一年赚了五六万,拿出两万元,造了五楼五底的大队办公楼。当年县里的大队部都是平房,红卫是全县的样板大队,来村里参观的人,一看大队办公楼,就服贴了。二个大队合并后,工业有了新的发展,用工业上的钱在村里建了农贸市场,改善了村里的环境。
第六,重建开弦弓小学。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基建,到1990年8月竣工,建三层教育楼一座,平房9间,总建筑面积1253.9平方米,整修了操场、跑道,增加了绿化和配套设施。总造价48万元,其中开弦弓村投资16万元,都是村里各企业上交的利润。
曾长期分管吴江市工业的朱士声副县长,对乡镇工业的发展概括了十大贡献[③],读来令人信服:
1、乡镇工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
2、乡镇工业是农民小康、致富的主要来源;
3、乡镇工业是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4、乡镇工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5、乡镇工业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支柱;
6、乡镇工业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
7、乡镇工业是对外开放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
8、乡镇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
9、兴办乡镇工业是消灭“三大差别”,农村实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10、兴办乡镇工业还促进农民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阔视野。
有诗为证:
村民不忘老丝厂,
工业兴村意志坚。
更乘春风再创业,
轻舟破浪好扬帆。
附表:
1978年—1986年开弦弓村工业产值、效益统计表[④]
(经济单位:万元)
年份
|
务工人数
|
工业产值
|
税金
|
工资奖金
|
净利润
|
固定资产
|
1978
|
34
|
4.02
|
|
0.35
|
0.98
|
5.20
|
1979
|
61
|
19.48
|
|
1.10
|
2.95
|
7.95
|
1980
|
106
|
49.37
|
|
2.91
|
12.57
|
10.76
|
1981
|
126
|
64.10
|
1.68
|
4.59
|
14.63
|
11.01
|
1982
|
282
|
93.74
|
4.12
|
19.93
|
6.89
|
46.05
|
1983
|
384
|
227.95
|
10.58
|
27.50
|
0.93
|
48.85
|
1984
|
404
|
266.54
|
14.57
|
33.47
|
23.77
|
86.35
|
1985
|
448
|
327.33
|
10.29
|
39.24
|
25.81
|
96.39
|
1986
|
459
|
226.41
|
4.48
|
21.06
|
10.68
|
101.38
|
[①]王淮冰《江村报告》第21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②]王淮冰:《江村报告》第49、50、51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③]朱士声:《吴江市乡镇工业历史发展轨迹》载吴江市《调查报告选编》第56、57页。
[④]表中头三年税金项为空白。原因是:当年政策上鼓励办工业,新办企业可免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