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震泽镇志 >> 第十八卷(社会)第四章(风俗习惯)

第十八卷(社会)第四章(风俗习惯)

2012/12/24 12:55:33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796

第一节 年节风俗

 

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震泽年节风俗,内容丰富,名目繁多。民族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渗透于年节活动中。如今一些不健康的节日和习俗已被淘汰,如农历正月初五的“接路头”,据说该日是五路财神(东、南、西、北、中“五路”)的生日,商界尤为重视。震泽原有“五路堂”专供祭祀,现已废除。正月十三日,相传是猛将王诞辰,农村举行猛将庙会,震泽鲤鱼浜原建有刘猛将军庙,此俗现已废止。相传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皇生日,傍晚各家要烧“地藏香”念佛祭祀,此俗已废。冬至节祭祖习俗,已基本废除。又如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称小年夜。是日农户家家蒸年糕、做团子。晚上,户户均要备酒菜、糕果送灶神(灶君菩萨)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夜或正月初四接灶神回家,此俗渐废,做团子蒸糕的习惯在农村还盛行。有些节日,至今仅保留某一方面内容,用以调节大众的饮食。如农历二月二日,所谓吃“撑腰糕”能强身健体,是日,人们大多自己做糕或买些糕点尝尝,应景而已。“六月六”谓猫狗生日,震泽俗语谓“六月六,包点馄饨落一落”,是日,馄饨皮子供不应求,吃顿馄饨,换换口味,皆大欢喜。“七月七”谓“乞巧节”。“七月七,买只西瓜切一切”,吃块消暑的西瓜,与孩童讲讲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可谓自得其乐,乞巧活动已废。

春节 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时间跨度长。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要掸尘扫房,即卫生大扫除,以便清清爽爽、干干净净迎新春。辞旧迎新,办年货,选年画,写(或买)春联,买爆仗、鞭炮,接外地亲人回家团聚,家家忙忙碌碌,人人喜气洋洋。大年夜,合家团团圆圆吃顿丰盛的年夜饭,品尝些讨口彩吉利的菜肴和糕果。恭祝天增岁月人增寿,人寿年丰乐陶陶。除夕夜要守岁,通宵达旦,促膝倾谈。解放后,此俗逐渐淡化。70年代始,中央电视台办了几年春节“录像晚会”,吸引全国亿万人民观看。1983年起,中央电视台年年举办大型春节联欢晚会,而且是现场实况直播,把几千年来的过年传统,由围炉守岁变为围着春节晚会守岁,独具中国特色。在除夕的半夜里,零点钟声敲响,震泽从农村到镇区,家家放爆竹,清脆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断断续续直至黎明。初一早晨,吃顺风圆子、汤团,甜甜蜜蜜开个头。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孩童压岁钱(有的在除夕夜给)。有亲友来家,震泽风俗要招待三杯茶,风枵汤、熏豆茶和绿茶。解放初至80年代,有的单位还举办新年团拜会,欢聚一堂,共祝新春快乐,以后逐渐淡化。而今,亲友间,师生间互寄贺年卡。在年前已履行过拜年礼节。春节,文娱活动丰富,50年代,震泽镇区由街道组织社会青年、回乡度假学生和文娱积极分子自编自演戏剧、歌曲、舞蹈,吸引上千人观看。农村和镇区还举行耍龙灯、舞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解放初至1990年,春节慰问烈军属活动从未间断过,各级领导亲自前往送慰问品并倾听意见,充满深情。至亲好友,在春节期间相互请吃新年饭,增进联络和感情。此俗农村尤盛,据说要一直宴请至正月半。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亦称“上元节”或灯节,有吃元宵(俗称汤圆)的习俗。入夜有灯会。民国35年(1946年)元宵节,庆祝抗日战争胜利,震泽举办提灯游行集会,盛况空前。1984年镇政府倡导各单位扎制各色灯彩,举办灯会,居民举家外出观赏,全镇欢腾。以后几年,中小学多次让学生制作灯具,举行灯会。文化站还举办元宵文艺演出和灯谜晚会,深得群众欢迎。

清明 旧时清明节前后,每家要去祖宗坟地祭扫,叫“上坟”。解放后,机关、学校、团体集体组织去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献花圈、读悼词,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少家庭还去苏州等地公墓祭扫祖先的墓地以示怀念。震泽人在清明节期间做团子,裹粽子的习俗延续至今。

立夏 立夏日用大秤秤体重,饮食店、农家和镇区一些居民家爱做立夏塌饼(麦芽塌饼)尝新鲜,有吃青蚕豆、酒酿、咸蛋、黄鱼、臭豆腐干等习惯,所谓“立夏见三新”,指麦芽塌饼、新蚕豆和咸鸭蛋,此俗至今未变。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日,亦称端阳节。此日家家包粽子吃,有悼念屈原的含意。旧时有喝雄黄酒,用雄黄在小儿额头上写“王”字等习俗。解放后,门前挂艾叶、菖蒲以驱除邪气,清洁空气和裹粽子的习惯仍沿袭未变。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旧称中元节,家家焚烧纸绽或锡箔锭,供奉菜肴糕团祭祀祖先,震泽人叫“过节”。而今一些老年人笃信在七月半为上祖亡人供奉菜肴,烧纸钱等,农村更盛。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俗称八月半,这是个团圆节。夜晚合家吃顿团圆饭,饭后聚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还品尝菱角、芋艿、鲜藕等食品。解放后,吃月饼习惯不变,震泽人除买一些较高档次的广式、潮式、苏式月饼外,特喜爱震泽米厂和震泽食品厂制作的豆沙和鲜肉月饼。自80年代中期始,震泽中学全校分班级举办中秋文娱晚会,寓教于乐,生动精彩。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谓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震泽人有吃“重阳糕”和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这天老年人结伴登高观景,以及饮酒赏菊。80年代后期始,政府机关和一些单位在重阳节组织老人游览或座谈、慰问,解决部分老人的特殊困难,向有突出贡献的老同志、老干部祝寿等,将重阳节视作老人节,弘扬尊老敬老的好风尚,深得民心。

 

第二节 婚姻习俗

 

解放前,男婚女嫁一般都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为包办买卖式的封建婚姻。婚姻手续繁琐,封建色彩浓重,从议亲、央媒、定亲到成亲,从定亲时男家向女家“担小盘”,成亲时“担大盘”,从迎娶时女子出娘家门、进夫家门,举行结婚仪式到进入洞房,从新婚次日舅佬“望朝”,夫妻俩“三朝回门”到新夫妻“满月回门”,每一举动几乎均有特定名称和俗套规定,繁文缛礼,不胜枚举。

旧式婚姻以金钱、门弟为核心,讲究门当户对,追求身价财礼,双方父母置结婚当事人于不顾,于是成婚之后产生了无数婚姻悲剧,青年男女成了封建婚姻的殉葬品。

解放后,国家颁布《婚姻法》,男女自由恋爱结婚,婚礼手续大为简化。60年代青年结婚,“拆铺并床”式的简约婚礼颇多。一些青年男女恋爱结婚仍由人牵线搭桥作介绍,但最终是否成婚皆为男女双方自主定夺。80年代后,结婚讲排场,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礼、金首饰、高档衣服及家具的风气逐渐兴起,旧式婚礼的繁琐程式又有死灰复燃的苗头,农村尤盛。

第三节 丧葬习俗

 

旧式葬礼极为繁琐,封建迷信色彩甚浓。死者临终前,家人将其随身衣服焚化。刚死,由家人或请人给死者揩身穿寿衣,移尸门板上,置放中堂,头前脚后点油灯,灵堂里张挂白幔。死者子女分别派人去至亲好友家报丧,以后,吊唁者陆续登门向死者跪拜叩头以示告别。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请几名和尚念经拜忏,吹奏哀伤曲调,死者妻女在灵堂痛哭嚎啕,气氛悲凉。小辈日夜守灵,三日后将死者人殓土葬。之后,丧家设灵台供饭菜,点腊烛拜祭,谓之“祭七”。死后第七天称“头七”,逢七请僧道念经化纸钱,超度亡灵,直至七七四十九天后,将死者灵位(亦称牌位)安置进家堂。“五七”那日,富家大户要请僧尼大做水陆道场,大宴宾客,大肆铺张操办,以示生者显赫权势。

解放初,葬礼沿用旧制。60年代后期,平望火化场启用,震泽城乡逐步取消土葬。葬礼仪式简化了,如今镇乡一般停尸三日送火葬场。葬礼仪式为举办告别仪式或开追悼会,亲友送花圈、挽幛、被面、挽联等。死者骨灰盒或择日安葬或存放公墓。

 

第四节 生活习俗

 

担汤 女儿临产前月余,母亲备红糖、鸡蛋、火腿、胡桃及婴儿衣服、尿布等物馈赠,谓之“担汤”。女家和男家至亲,产妇小姐妹、同事也前往担汤。

三朝面 婴儿出生第三天谓“三朝”,旧时富裕之家办酒庆贺,称“汤饼宴”,并办三朝面分赠亲友邻里,以鱼、肉、鸡盖面。而今,三朝面除自煮外,主家去餐馆买取面票分发产科医生、亲朋好友,手续更简便。

寿庆 即庆贺生日。婴儿出生一个月,要办“满月酒”。婴儿周岁,又要摆酒请客。解放后,70年代之前很少人家过生日办酒庆贺。80年代以来,生日摆酒习以为常,大多去餐馆宴请宾朋,还给婴儿拍照留念。男孩16岁生日称“成人之喜”,集镇居民尤为看重,一般均办酒庆贺。如今,不论男女,孩子16周岁,邀亲友相聚共庆,生日面、生日蛋糕、燃放爆竹,摄影留念,至亲好友送“红包”及礼品,且分量特重。至1990年,社会上过生日的风气日盛,青年人也颇有兴致。人至“不惑之年”做寿较隆重,有的主张逢九做寿,如49岁做“五十大寿”,59岁做“六十大寿”,有的奉行逢十做寿。给老年人做寿,亲友要送蹄子、寿面、寿桃,酒宴时小辈要向“寿星”祝颂庆贺,“寿星”要送红包给小辈,谓之“拜寿钱”。同时向近邻分送糕点以示共欢同庆。

乔迁 农民建造新房,在上大梁时,大多依旧例抛撒馒头和糕,取“发”和“升”的吉祥意,俗谓“抛梁馒头”。亲朋送猪蹄为贺,主人摆上梁酒筵款待宾客。镇上搬迁新屋,亲朋亦然送礼,主人同样请酒。

熏豆茶 用熏青豆、晒干的胡萝卜丝、震泽黑豆腐干、芝麻和绿茶冲泡而成,讲究的人家还放桔皮、扁尖笋尖和青橄榄。熏豆茶色香味俱佳,鲜美可口,清香扑鼻。震泽镇乡在春节或平时招待宾客时常爱冲泡此茶款待客人。

风枵(读似“肖”)汤 风枵,即糯米饭糍干,或称糯米锅巴。春节前,震泽农家普遍喜欢制作,将淘干净的糯米放人铁锅,加适量水烧煮,将熟时,用锅铲把饭逐渐塌成薄片,即成。白糖加风枵用开水冲泡待客,甜香适口,独具风味。该汤亦能作点心充饥,也作产妇食品。

 

第五节 新风尚

 

一、婚姻自主,婚事新办

解放后,恋爱结婚自由,婚事新办,寡妇再嫁,孤寡老人再婚,得到社会支持。50年代,震泽区贯桥乡庙浜村(现为八都乡)农妇沈凤珍,结婚3年后丈夫病故。她与同村青年费阿巧相爱,婆婆不准,凤珍、阿巧在村民和舆论支持下自主结合。60年代,震泽移风易俗,举办集体婚礼。1961年1月20日(农历除夕)南横街委为4对新婚青年举办婚礼,老街长主持,镇党委书记证婚,少先队员向新郎、新娘献花。200余名来宾出席婚礼,吃糖果、奏乐、鼓掌、婚礼办得简朴、隆重、热闹、欢乐。如今,有些青年举行旅行结婚,能节省一大笔置办婚筵的开支。

二、学雷锋做好事

1963年3月5日以来,响应毛主席号召,震泽镇学雷锋活动广泛开展,助人为乐、义务劳动,救危济困等先进事迹不断涌现。镇粮管所团支部发动团员青年为五保户家庭和军烈属、老干部每月送粮上门,一直坚持至1990年,那些受惠的老干部、老知识分子和烈军属家庭深表感激。几十年来,青少年在雷锋精神激励下茁壮成长。70—80年代,机关、学校、工厂每年3月上街义务设摊为民服务。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震泽办事处(1985年1月改为工商银行震泽办事处)的团员和青年为镇上30多名孤寡老人每月上门送救济款,一直坚持到1990年。在抢险救灾、扶助特困家庭等活动中,许多人主动出钱出力献爱心。中小学生中某学生突发严重病患或家庭遭遇重大不幸,一人有难,四方支援,学生们自觉捐款捐物的慷慨义举已蔚然成风。

三、开展新风户活动

80年代初,震泽镇开展评比“五好家庭”活动,同时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得热烈而扎实。1986年,镇政府组织各单位听曲啸的演讲录音,听南极考察报告,听老山英模事迹报告,同时,广泛深入开展义务劳动和便民服务。当年全镇评出市级、县级文明单位41个,先进集体198个,五好家庭407户,先进个人1043人。以后几年,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全镇开展争创新风户活动,1990年,全镇评出新风户7363户(市镇2734户,农村4629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和榜样。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