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震泽镇志 >> 第十五卷(文化科技)第一章(文化)

第十五卷(文化科技)第一章(文化)

2012/12/24 12:42:28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295

自清朝到民国时期,镇上文化设施少,文化生活贫乏。一年中,春节可看到祀祖祭神的傩戏和民间舞蹈,元宵节有灯谜活动与提灯游行。在迎神祈福的庙会上,才能观赏到各种戏文和武术之类表演。到了30年代,镇上才开办书场,并在五路堂等处搭造简陋戏馆,另有私人开办的书店。1951年镇上建立工人俱乐部,组建乐队、腰鼓队、文艺宣传队和乒乓球、篮球、象棋队。办图书室,出黑板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年,震泽区成立广播收音站。1954年开办震泽戏院,翌年震泽区设立文化站,1956年开设吴江县新华书店震泽供应点。以后先后建立图书馆、影剧院、电视差转台、广播电视站和成立文化中心,开展以集邮、摄影、书画、歌舞、文学创作为主的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文化设施不断增添,文化娱乐活动日趋多样。从集镇到农村,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旺,人民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获得普遍提高。

明末清初,震泽人王锡阐毕生致力于天文学的研究与实践,著《晓庵新法》和《五星行度解》等。王锡阐无疑是震泽镇科技领域的先驱。民国初年,震泽丝业公会会长杨文震和杨剑秋等人创办丝业公学,以后又设法与江苏女子蚕业学校联合举办土丝改良传习所。民国7年(1918年)震泽与南浔合建震浔电灯公司。24年,徐子为与浙江湖州一些士绅创办苏嘉湖汽车公司,开筑平南(平望一南浔)公路。在不断采用科技发明成果的基础上,给本镇农业、手工业、丝绸业和商业带来了崭新的生气和活力。

解放后,尤其到了80年代,镇乡均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科技大会,农业、蚕桑、林果、工业、企业管理等研究会相继成立,不少工厂建立了研究所。国营吴江酒厂、国营震丰缫丝厂、震丰丝绸服装厂、吴江东风化工厂和震泽中学等单位组织科技人员攀登攻关,取得显著成绩。1980年,震泽中学地震测报获苏州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82年,吴江酒厂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震丰缫丝厂获国家科技委员会四等奖。1990年吴江东风化工厂获吴江县科技进步先进企业称号。同年4月,镇成立科技领导小组,大力组织科普宣传,开展科技活动,鼓励科技发明和创造,以实现科技兴镇的宏大目标。

第一章 文  化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书场

民国初年,镇上有的茶馆延请评弹艺人说书,上午卖茶,下午、晚上开书。到了30年代,镇上先后开办的书场有:“万旸厅”(彭康弄西)、“山泉”(花山头)、由页塘”(仁德堂)“承罗阁”(大桥东堍)、“新山泉”(彭康弄西)、“商余社”(浜桥东)、“和平楼”(秀水浜)等。“山泉”和“頔塘”书场以环境幽静,座位宽敞而闻名,每场书均能容纳近400位听众,为此,上海、苏州一些评弹名家陆续来震献艺,有严雪亭、金声伯、吴君玉、唐耿良、周玉泉、邢瑞亭等,沈俭安、薛筱卿的《珍珠塔》,徐云志、王鹰的《三笑》,张鉴国的《林子文》更为新老听客交口赞赏。

解放后,书场生意红火了一阵子,由于镇小书场多,生意日见清淡,不久,大部分书场关门停业。1953年,山泉书场改作戏馆,请外地一些二三流的戏班子前来演出以维持生活,1955年停业。1959年頔塘书场并入震泽戏院。翌年,利用山泉书场旧址,稍经改建,开设国营震泽书场。同年,在原税务所旁边开设红霞书场(集体性质),“文化大革命”期间书场停业。以后,红霞书场未复业,震泽书场于1980年重新开张,至1982年停办。到1990年,震泽镇已无书场。

二、影剧院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镇上没有固定的戏馆。在城隍庙和五路堂,搭有戏台。在双杨和蠡泽庙里有戏台。逢庙会或重大节日,镇上一些富商和乡绅筹款请戏班子演出,民众买票看戏,一饱眼福。在镇区下塘蒋家厅,名为戏馆,实际上是一座大草棚,演出些文明戏和越剧,卖座率低,不久歇业。有几处均是有戏就搭台演,演完就把戏台拆除。春节里,也时常请外地剧团来镇上演京戏,镇上蔡守华、贝又秋、俞秀宝等近十位京剧票友,偶尔也客串登台。

解放以后,1954年,由宏源丰皮毛行张先生和复大昌茶叶店吴先生出资2万元建造震泽戏院,地址在花山头旱戴考桥附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开办时为私营,1956年改为公私合营,“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业。在此期间,上演电影和演出戏剧放在大会堂内(原丝业公会,现中心幼儿园)。到了70年代,震泽戏院房屋破败成危房,被迫关闭。1975年开始在旧址(合并原灯光球场)筹建震泽影剧院,历时近7年,于1981年建成,总投资30余万元,由苏州地区电影公司、吴江县财政局、震泽镇政府和震泽戏院共同出资。影剧院总面积976平方米,座位1045个。1990年工作人员11名,年放映影片200余部。

三、文化站

民国19年(1930年)震泽曾设立农民教育馆,1955年震泽区设立文化站,1964年文化站才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今街道办事处)。1966年改名为震泽镇文化站,1981年成立文化中心,由文化站站长兼管。1983年文化站迁至震泽公园办公。震泽乡文化站成立于1965年,1985年乡镇合并,镇乡文化站合并。1989年站址由公园搬往花山头42号。站内工作人员6名。从1985年至1990年,在镇建筑社南边墙上办一块黑板报,配合形势作生动的宣传教育,很受群众欢迎。文化站每月给各单位提供二次黑板报内容材料。文化站具体组织镇、乡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文艺宣传工作,培养和辅导群众文艺骨干。文化站附设图书馆。1990年,震泽镇文化站被县文教局评为1989年度先进文化站。

抓好少年儿童的教育也是文化站的一项重要任务。1963年,由县文教局出资开办了隶属文化站的“少年之家”,选1名教师负责,办公地点在现街道办事处。后由镇政府在藕河街现震泽建筑社处新建“少年之家”,翌年被撤销。1981年恢复活动。1983年迁址到震泽公园内。1987年开设“少年之家服务部”,暑期里开办“少儿暑期培训班”(培训电子琴、剑术、书法、美术、舞蹈等),1989年,被苏州市文化局、妇联评为少年之家暑期活动先进集体。1990年撤销少年之家。

四、广播电视站

1951年,震泽区成立广播收音站(附设在镇邮电局内)。1964年改名为“震泽公社放大站”,借邮电局线路传输,接广播喇叭28只,连通28个大队,主要播送政府会议通知和布置各项工作。1967年,政府拨款与自筹资金相结合建立震泽广播站。架设主馈线7条,分布社队二级。有压电喇叭718只,25W高音喇叭2只,100W扩音机1台,电唱机、话筒各1只,进行自转自播,配备播音员1人,兼职线务员1人。1971年添置250W扩音机2台,电子管录音机1台,增设通讯报道员1名,从此能完整地转播县站各套节目和播放自办节目。1976年,广播站体制上升为县属大集体。从1980年开始筹建电视差转台,1985年建成开播,台址在镇人民政府内。有10平方米值班房1间。设备有10瓦彩色电视差转机2台。发射天线高35米,接收中央电视一台,苏州电视台11频道、上海8频道、浙江12频道和江苏电视台。1988年广播站改为广播电视站。1990年有工作人员7名。同年,全镇30个村通广播,8843户安装动圈喇叭,人户率91%,通响率100%。村镇主馈线总长度38杆公里,85线公里。

五、图书馆

民国18年(1929年),震泽成立民众图书馆,至25年停办。1966年,镇文化站内附设图书馆,但藏书甚少。1981年,文化站建立图书馆,设在现街道办内,仅有数百册图书,且大部分是连环画册。以后发动群众捐助图书,至1985年扩大为3000多册。1990年建成“万册图书馆”,馆址在文化站二楼,面积140平方米,藏书1.2万册,报刊102种。内设复印室、外借图书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和书库。管理员4名,每周对外开放49小时。外发借书证1300张,全年接待读者8万余人次。坚持咨询、送书上门、预约登记等服务。不定期举办读书座谈会、灯谜会、少儿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辟图书专栏橱窗,辅导企业和农村图书室的业务人员。1990年,被苏州市文化局评为乡镇文明图书馆。此外镇上中、小学、镇工会、东风化工厂等单位也建有图书馆或图书室,震泽中学图书馆藏书近五万册。农村小学和乡办企业也设有图书阅览室。

六、新华书店

民国16年(1927年),镇上由私人开设“頔塘书局”,在砥定街原商业办事处东边,两开间门面,一间放印刷机,一间售书。卖些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书籍,兼营印制簿册业务。1956年设立县新华书店震泽供应店,店址在砥定街25号。主要向读者供应连环画和通俗小说,销售量较小。1958年成立新华书店震泽门市部。1970年门市部迁至砥定街49号(现址),营业面积由原来的35平方米扩大为100余平方米,营业员依旧3人。从50年代到80年代,在经营管理,学生课本征订和供应,送货下乡,送书到学校等方面,一以贯之,坚持做好。70年代,认真做好科技书籍的征订、供应工作,1979—1983年,连续5年被县、地区、省评为先进门市部。1990年,营业员6人。全年销售收入37.5万元,其中向青云、桃源、七都、八都、庙港批发的收入8.3万元。

七、电影放影队

1972年,震泽公社成立电影放映队,3人,1台8.75毫米放映机,船1条。1975年,增添16毫米放映机1台。放映员奔波于震泽农村30个大队流动放映,晴夜在露天放映,雨夜在小队仓库或借会场放映,月放映27天左右,约75场。有时还挤出时间到镇上中小学校和一些单位义务放映,受到群众称赞。1985年,成立震泽镇电影放映队,依然下农村巡回放映,直到1990年。

八、录像放映点

录像放映点附设于震泽影剧院,1990年底创办。录像放映室有86个座位,每天放映2场,每场放2个片子。

 

第二节 群众文化

 

历史上,震泽地区群众文化活动规模最大的要数双杨庙会。双杨庙会始于清中叶,每十年举办一次,因会源在双杨大庙(曹王庙、昭灵庙)而得名。会期为农历三月。出会时,双杨村每圩出动一艘会船,船中央悬挂一面红色彩旗,上书“敕封护国昭灵普庇广佑王”,从昭灵庙鸣锣启航,每只会船上挂有学校、公会等旗帜,搭有楼台亭阁,或有男女少年扮饰的剧中人物,或有装着活动机关的木偶、草偶做摇经、调丝、打鱼、赶鸭等动作。会船经过之处,还不断有载着各庙菩萨的会船加入,使船队首尾相接,长达数里。船队在震泽停留活动5日,在梅堰停留活动3日,到盛泽停留5日,赛会进入高潮。西白漾里围观船只众多,热闹非凡。会船相连搭台演戏,上演京剧、昆剧、沪剧、文明戏、木偶戏等,锣鼓喧天,管乐齐鸣,赛会轰动数百里。民国10年(1921年),值赛会之期,因耗资甚巨,震泽施子英函请官府禁止。13年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一日),由双杨绅士周心梅与昭灵庙住持发起,震泽丝商和盛泽绸界等筹资举办双杨会,会期15天。4日那天,在震泽镇举行点船仪式,18日在盛泽结束。其间,举行迎神赛船和农副产品交易。这是最后一次双杨会。

1950年,镇乡文娱活动空前热烈,唱歌、打莲湘、唱戏、说唱、扭秧歌、打腰鼓、民间舞蹈、乐器独奏、合奏,从集镇到农村,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由青年团、工会和街道牵头组织,文娱积极分子自觉参加。1955年后,在文化站带领下,镇上的文艺演出和文艺宣传活动频繁举办,喜闻乐见的地方文艺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同时在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文艺人才。1959年,震泽镇推选三个节目去县参加文艺演出均获奖,其中装卸工人陈炳贤和许伯筠合作演出的南方说唱《十年巨变》(用金陵塔调)获得参加苏州地区会演的荣誉。1966年,他们俩又参加江苏省在南京市举办的文艺会演,演出《装卸工人今昔比》(金陵塔调),赢得好评。从此,陈、许二人在镇上、县内名声大震,戏称他们为“金陵塔”。以后他们俩到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至1982年统计,他们演出达万次,听众约20万人次。陈炳贤以后调去镇交管所当领导,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写说唱脚本,自编自演40余个节目,被发展为县文联、曲协会员。1965年震泽乡文化站组织文艺宣传队,宣传队的部分文艺节目被推荐参加苏州地区文艺调演。1979—1980年,镇业余文艺宣传队的话剧、滑稽戏、独脚戏参加吴江县和苏州市文艺调演。1981年震泽公社文化中心组织文艺宣传队。1983年,镇上排练的民间舞蹈《火流星舞》、《盆烛舞》参加苏州市民间舞蹈调演和华东地区民间舞蹈汇演,双双荣获苏州市文化局颁发的“保持传统文化奖”。1985年以后,每逢佳节和庆典,镇上均举办文艺演出,如“三八文艺晚会”、“八一文艺汇演”、“元宵文艺联欢会”。劳动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春节等喜庆日子,也总安排演出或联谊活动。文化站还组织文艺骨干去浙江南浔等地联欢和交流。

文化站组织集邮、摄影、书画、歌舞、戏曲、文学等高雅业余活动,取得了较显著成绩。

集邮 1981年县成立集邮协会,震泽建立集邮小组,有8人参加。胡济良、徐谋福是骨干。徐谋福历任县集邮协会理事,80年代,他的邮集参加省、市、县邮展,多次获奖。1984年县七届邮展在震泽文化站举办。1990年,镇集邮小组5个,28人。

摄影 镇上几位摄影爱好者,经常聚集起来切磋琢磨,互相学习,务求提高摄影水平。80年代以来,文化站不定期举办过摄影讲座和摄影作品展览。推荐摄影家协会会员严国英创作的《静物》和《古石桥》送苏州市群艺馆和市文化中心摄影展览会展出。肖苇的摄影作品在县影展多次获奖。1990年6月,文化站展览室还举办肖苇摄影作品展,展品40余件,受到人们的赞赏。

文学 从70年代以来,文化站联络乡镇文学爱好者座谈,听文学讲座,编写出版油印刊物,加强相互交流。1987年,由部分文学爱好者参加,深入镇上和农村采访记录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经文化站整理编辑成《吴江县震泽镇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资料本》(存文化站)。1990年县政协、县文联举办“振华杯”文学作品赛,震泽镇参赛小说与诗歌,有2人分别获1等奖,1人获2等奖,同年11月,成立“晓钟”文学社。文学社每月活动一次,学习、交流、探讨。文学社正在着手编印《青豆》和《茶干》刊物。

关于书画和歌舞,文化站主要抓介绍推荐。如擅长书画的王永昌,是一位70多岁的退休职工,县美术协会和县书画研究会会员,县书画院兼职画师。他从小喜绘画,尤擅花鸟画,家贫无力深造。退休后,重行习画,作品在市、县展出,多次获奖。如70年代涌现出来的震泽歌手张佩玲,在文化站和学校的关心、扶持和培养下,才能进大学音乐系攻读。一些舞蹈节目的获奖,青年舞蹈演出者能在县内脱颖而出,均与文化站及有关单位鼓励推荐密不可分。

 

第三节 报  刊

 

《震泽市乡公报》 民国12年(1923年)由震属七区教育联合会会长沈秩安等人发起创办。同年11月26日出版创刊号。每周一期,8开4版,周刊。邮务局特准挂号为新闻类。该报主笔先后由震属初级中学曾品纯、龚积芝等担任。教育联合会筹集资金柒千元,购印刷机1台,自行印刷。对于各处访事员,由该会特聘。另规定凡七区法定机构,为该报基本社员,访事员给予免费刊登广告。栏目设评论、各区要闻、本区要闻、文艺著述、三言两语、余墨、公电、杂俎等。民国14年底第89期后,还在发行,内容偏于保守。

《新震泽报》 民国14年(1925年)5月1日发刊。月出三期,8开4版,旬刊。社址设在震泽市民公社。文新印刷公司承印。编辑由施士知、吴柏如、程润初等担任。栏目设:社论、要闻、思潮、科学常识、文艺专载、商情小评等。出版5期停顿。同年12月16日续出第6期,翌年元旦出版第7期。该报创刊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创刊号上陈味芝《劳动者快快团结起来吧》一文最为警辟。

另有《新双阳报》创刊于民国13年(1923年),创办人周心梅。

第四节 文物胜迹

 

一、“震泽八景”

这是历史遗留的陈迹,时过境迁,大多名存实亡。为保存历史资料,现对“八景”作扼要介绍。

慈云夕照 慈云寺塔在镇东栅。每于春秋佳日,夕阳映照之际,登塔顶北望洞庭,南瞰麻溪,令人心旷神怡。

飞阁风帆 镇东入境处,河道交叉,原中流有浮墩一座,初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名“分水墩”。頔塘河水在此藉墩分水。墩上建有“文昌阁”,高三层,登楼俯瞰往来帆船,阁帆相映,景色绝佳。

复古桃源 镇中花山头,原有一土丘,实为古墓,旁有桃源洞,为宋礼部侍郎杨绍云所建。明通判沈有光於故址复筑,叠石为山,凿坎为池,题为“复古桃源”。该洞早已淤塞。

虹桥晚眺 虹桥,原离慈云寺塔不远,月夜,塔影映于桥下。清代太史倪师孟,曾咏《虹桥晚眺》诗:“寺拥残霞明雁塔,波浮新月落虹桥”,由此而得名。民国24年(1935年)虹桥迁拆移至镇北。

张墩怀古 镇北距镇二公里,有牛娘湖,俗呼长漾。湖中一土丘广约二亩,名张家墩。相传唐代高士张志和钓鱼在此,因名张墩。上有“浮玉”庵,民间传说它“大旱不见水低,大涝不见水高,与波上下自浮水面”,因名“浮玉”。庵中原有寂照斋、香林室、水晶楼、大悲殿等屋宇,今已俱废,尚存一墩。

普济钟声 镇西原有普济寺,宋元丰元年(1078年)建,为镇内古刹之一。寺毁于兵燹。清光绪初重建。游僧到此,一宿两餐。寺内钟声时时传出,美称“普济钟声”,日军侵入时被毁。

康庄别墅 镇南匡字圩处,明万历六年(1578年),震泽人扬州太守吴秀,罢官后回乡时所建,康庄别墅又名“匡庐”。建石室、筑土阜、凿小池,集名人碑文、画像(范蠡、陆龟蒙等九贤像及唐吴道子所绘孔子像“先师小影”等)。还藏有欧阳修“平山”两字墨宝。曾有不少名人观景吟诗。清末,屡遭破坏蹂躏,荆棘丛生,满目苍凉。民国19年(1930年),沈秩安、杨剑秋等募款修葺,谓之“康庄别墅”。后景点建筑俱毁,仅存一荒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里组织文物普查时收集到断残石碣20余块。

范蠡钓台 钓台在蠡泽应天寺前。相传范蠡灭吴功成,泛舟五湖垂钓于此。原有钓台一座,叠石为矶,别无建筑,今钓台已毁。

二、古遗址、古墓葬

新石器时代晚期蠡泽湖遗址 在塔水桥村、蠡泽村,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1983年经南京博物院调查、征集、试掘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和商代的文物有:

牛头骨 是商代的圣水牛头,与殷废基出土的相似。

石斧 考古证明属马家浜文化,在新石器晚期(公元前4750—前3700年)。

陶罐 牛鼻形黑皮陶罐碎片(属良渚文化)。

王锡阐墓及祠 王锡阐墓及祠位于震泽中学内。墓修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即王钖阐逝世后第二年。顾炎武赠诗有“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之句,故墓碑题刻为“高士王晓庵先生之墓”。道光七年(1827年),里人重修立碑。道光十四年江苏巡抚林则徐倡捐重修,建立墓门,题曰:“南服英贤”,又缭以周垣,北垣题:“江天白云”。绕墓植梅数十株。今墓坐北面南,封土高1.3米,墓径4.8米,墓前植阳刻楷书“王晓庵先生之墓”石碑。墓东建有“王贤祠”(现称晓庵祠),为紧邻墓葬之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坐北朝南,系清道光十七年里人倡建。曾被日军焚毁,抗日战争胜利后重修。其卷棚雕刻花卉、戏文,相当精致。祠内原有石刻碑两块,“文化大革命”前后遗失。距祠堂东26米处有晓庵桥,为结构小巧的石桥,跨河而立。桥旁有两株高大的黄榉树。1982年3月王锡阐墓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古建筑

慈云寺塔 在镇宝塔街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初建无考,一说三国赤乌年间(238—251年)始建。明万历五年(1577年)、清代、民国和1982年数度重修。砖身木檐楼阁式塔,高38.44米。平面为六角形,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共5层,自第二层起每层施平座、腰檐,并辟有三面壶门,开口方位上下相闪。第四、五层有楠木刹柱透顶端,塔刹由复钵、仰莲、五重相轮、宝盖、玉珠、受花和宝瓶组成。

禹迹桥 在镇宝塔街东,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建。拱形单孔,南北走向。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北堍分东西两向石级踏步。全长43.10米,宽4.30米。

思范桥 在镇西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思念春秋越国大夫范蠡而建。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始建,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吴越春秋》谓:蠡乘舟由此泛湖故有思范桥。拱形单孔,形制与禹迹桥相仿,有43个台级。

师俭堂 在镇宝塔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为一河埠、行栈、街道、店铺、厅堂、花园、内宅组合的晚清建筑群,共五进,占地约2500平方米。每进有砖刻门楼,梁枋、门窗,均精雕花卉、人物。宅东辟“鉏经园”,内筑假山、亭子、船阁、回廓、经堂等。

致德堂 在镇梅场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末民初,占地1650平方米。原有六进,现第一进已改建,第二至第六进为住宅,其中第三进楼厅,面阔三间,悬匾“致德堂”和“松筠小筑”,厅内枋木,长窗雕刻梅、兰、竹、菊、花篮等图案及《西厢记》人物故事。第四进平厅,第五进内宅楼房,第六进为西洋建筑。五六两进之间建有歇山顶茶亭2座,现存西亭。

四、碑刻

先师小影碑 康庄别墅遗物。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所刻,共2块,均为青石,其一略有残缺,高0.88米,残宽0.49米,厚0.21米。碑上方原刻有“先师小影”4字,现缺“影”字,上刻孔子及其十弟子像,唐吴道子绘。其二为康庄主人吴秀题跋,记载摹刻先师小影碑的缘由。今2块碑保存在慈云寺塔院内。

五、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丝业公学 在镇北藕河街,现震泽二中校址。建于民国12年(1923年),为震泽丝业子弟读书识字之所。14年10月10日,国民党吴江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原2幢,现存前幢,为西洋式二层楼房,坐北面南,面阔四间。

六、公园

震泽公园 民国24年(1935年),頔塘改道,开辟新河,两岸堆土成山。翌年,由新河协进会主任,区长沈秩安等发起,在鲤跃路(现名公园路)西募建公园,公园占地60亩,东至鲤跃路,南接周坊元民居,西临三里塘和新河交叉口,北滨新开河,隔岸宋家湾土岛为公园北部屏障。公园正门向东。园内建筑不多,布局简洁朴素,以上饰翠釉琉璃瓦的四面厅为主体建筑物,厅旁荷花池倒影相映构成园中主景。荷花池一角的铁丝网罩下,鸳鸯戏水,鸟雀飞翔,游鱼穿梭在荷花丛中。小桥流水,亭台假山,花圃草坪分布得体。26年11月,日军侵占震泽,在公园内滥杀无辜,公园成了屠场。抗日战争胜利时,园内荆棘丛生,百废待兴。

1956年,人民政府发动群众义务劳动,整理修建公园,并在北侧建造烈士墓地。“文化大革命”中,公园被工厂占用,直至1982年才迁出。园林荒芜,花木不存,荷花池被化工废渣污染,仅剩的四面厅和仙鹤亭也百孔千疮。公园四周尽被其他建筑所包围,全园面积仅剩24亩。1983年,镇政府把修复公园列入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筹款整修四面厅、仙鹤亭、烈士陵园,清理荷花池,池畔绿化,叠石为矶。新建池西水榭、土山上方亭、池东芙蓉水榭、池北双三角亭。亭旁新架小垂虹拱桥,桥下水通外河,越西曲桥达四面厅。全园布局以池为中心,厅、榭、亭、台、桥,绕池而筑。池东侧虬枝紫藤花架,南隅依墙迂回长廓,曲径通幽,西南盆景园,玻璃暖室、花圃,繁花杂木,四时不断。园内有文化活动室、少儿阅览室、茶室、摄影、录像及儿童乐园。门楣砖刻匾额上题“震泽公园”,为费孝通手迹。

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 慈云寺塔、王锡阐墓。

县级 禹迹桥、思范桥、致德堂、师俭堂。

镇级(县级控制单位) ①李宅,在南横街,现经编染织厂厂址。②杨宅,在公园路,原杨晓万宅。③正修堂木雕门楼,潘家扇弄13号。④四面厅,在震泽公园内。⑤通泰桥,在原镇政府东边,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建,1965年改建为平桥。⑥虹桥,在镇北。⑦政安桥,在镇东,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建,1965年改建。⑧康庄别墅遗址,在南浦浜村,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别墅。⑨外倚桥,在外倚村,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建。⑩梅家桥,在梅桥村,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建。⑾聚宝塘桥,在蠡泽村。⑿郑福桥,在新联村,清末年间重建。⒀安庆桥(马赋桥),在三扇村,民国13年(1924年)重建。⒁先师小影碑,现存慈云寺塔院内。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