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4 9:07:09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7473
第一节 诊 所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全县有医户43户。明成化八年(1472年),全县有医户19户。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基督教中华监理公会年议会的美国传教士衡特立和医生曹子实等来震泽开设诊所,是现在所知境内最早出现的西医诊所。
民国年间,西医私立诊所陆续建立。民国23年(1934年)8月,据《吴江县中医公会成立特刊》记载,全县有开业中医275人(表1—1)。24年,全县有197名中医领取了省颁开业执照。38年初,全县有开业中医247人。中、西医私立诊所大多分布在市镇上(表1—2)。
1951年,松陵、八坼、同里、芦墟、莘塔、北厍、平望、梅堰、黎里、盛泽、坛丘、严墓、横扇、震泽等地共有中、西医私人诊所113个。20世纪50年代初,私人开业医生除部分被吸收进全民医疗卫生机构外,大多走集体化道路,进入各地联合医院、联合诊所。1963年,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颁发私人开业执照36份。
1980年,吴江县革命委员会卫生局批准3名随师学医人员个体开业行医。1983年起,根据多层次办医的精神,准许本地有一技之长的社会行医人员个体开业。1985年,全县共有私人诊所25所。1989年,全县共有私人诊所15所。
2001年起,境内医疗卫生机构退休职工经批准亦可私人开业行医。2005年底,全市共有私人开业西医诊所32所,私人开业中医诊所18所。2007年底,全市共有私人开业西医诊所37所,私人开业中医诊所11所(表1—3、1—4)。中医诊所一般仅医生1人,私立西医诊所除牙科诊所外,一般有医生、护士各1人。
表1—1 民国23年(1934年)8月吴江县中医私人诊所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此表内容照资料录
表1—2 民国年间吴江县私人西医诊所一览表
续表
续表
注:此表内容照资料录
表1—3 2007年底吴江市私人中医诊所一览表
表1—4 2007年底吴江市私人西医诊所一览表
续表
第二节 医 院
一、医院(一)
民国年间,吴江县共有私立医院20余家,分布在松陵、盛泽、震泽、平望、同里、黎里、横扇等镇(表1—5)。
(一)良济医院
民国14年(1925年)10月,由张圣良开设,院址在盛泽镇花园街,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有病床,可容纳10人住院。15年,良济医院在平望开设分院。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停业。
(二)兢雄医院
民国24年(1935年),由胡乃武开办,院址在盛泽镇红坊汇,设内科、外科、儿科、产科,有显微镜、手术台等设备,病床5张,人员4人。26年,兢雄医院停业,29年复业。吴江解放前夕,胡乃武离盛泽后,院务由其妻冯亚男主持。1956年,参加盛泽联合诊所。
(三)福音医院
前身是施明崧开办的明崧医院,院址在盛泽镇水澈弄。20世纪30年代,明崧医院转让给沈氏,改名福音医院,有医师5名,可容纳30人住院,备有太阳灯、摩托车等设备。日军侵占盛泽时,因医院墙上有反日标语,被日军烧毁。
表1—5 民国年间吴江县私立医院情况
续表
注:此表内容照资料录
二、医院(二)
(一)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吴江县县立医院,民国25年(1936年)6月,县立医院房屋落成,占地面积1198.8平方米,共有楼房、平房30余间,院址在松陵镇书院街(今流虹路)。是月,吴江县政府委任县戒烟所所长张坚忍为县立医院院长,负责筹备医院开业事宜,戒烟所并入医院。9月1日,县立医院成立。9月20日,医院开诊。12月16日,举行开幕典礼。医院设禁烟、医务两科,医疗仅办理门诊业务,医院还担负全县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任务。县立医院是境内最早的公立医院。
日军侵占吴江期间,县立医院曾被改为伪直辖第四病院。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医院复称县立医院。35年2月,医院诊疗科目有内、外、妇、五官及花柳科,工作人员21人,有手术室1间,显微镜1架,高压消毒器1具,病房18间。4月16日,医院更名为吴江县卫生院。由于卫生院无力顾及乡镇医疗卫生工作,37年夏季,震泽地方人士与浙江南浔公立医院共同创设南浔公立医院震泽卫生所。12月,奉江苏省卫生处令,省立淮阴医院将原有人员、经费、物资暂迁至吴江县卫生院院址,改称省立吴江医院,办理县卫生院门诊、住院业务。吴江县卫生院主管卫生行政工作,同时,前往芦墟、铜罗镇筹办卫生所。翌年4月1日,芦墟、铜罗卫生所开始工作。
民国38年(1949年)5月5日,吴江全县解放。是月,吴江县人民政府接收省立吴江医院和吴江县卫生院,并指派省立吴江医院医师,会同震泽区政府接收南浔公立医院震泽卫生所。接收的震泽卫生所改名省立吴江医院震泽分院,6月1日,分院正式应诊。7月24日,省立吴江医院(原省立淮阴医院)奉苏南行政公署令迁往无锡市。8月,吴江县人民政府组建吴江县人民医院筹备委员会,在县卫生院基础上筹备成立吴江县人民医院。
民国38年(1949年)9月5日,吴江县人民医院正式开业,原省立吴江医院震泽分院更名为吴江县人民医院震泽分院,同日开诊。当时,医院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院长(兼外科医师)、秘书、内科医师、调剂员(兼会计)、化验员(兼事务)、护士长、助产士、护士、助理护士、挂号(兼收费)各1人,工友4人;房屋43间;设门诊、病房两部分,门诊设内、外两科,兼看妇产、儿、五官、皮肤、花柳科疾病,病房设男、女四等,有16张病床;分院仅设门诊,有房屋10间,人员8人;医院设备有显微镜、血压计、高压消毒锅、普通手术器械等。
1950年7月,吴江县人民医院更名为江苏省苏南吴江县卫生院,行使卫生行政及医疗、防疫、妇幼保健等职责。震泽分院改为省苏南吴江县卫生院震泽区卫生所。1951年5月,江苏省苏南吴江县卫生院更名为吴江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2年,江苏省卫生厅批准卫生院设固定病床85张。1953年初,设X线室。10月,吴江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更名为吴江县卫生院。1956年10月5日,吴江县卫生院复称吴江县人民医院。是年,省卫生厅批准吴江县人民医院设固定病床95张,吴江县人民委员会批准10张,共计105张。1957年新建标准手术室启用。1958年前已设急诊室。1959年,设齿科,后称口腔科。12月,开办静脉输液制剂室。是年,省卫生厅核定医院增加病床50张。
1960年11月,震泽区卫生所撤销。是年,医院设儿科门诊。1963年,设普通制剂室。1961年4月,设五官科。是年,江苏省卫生厅核定医院床位200张。1962年医院设妇产科、中医科。1964年第二季度,迁址新建的三层住院楼使用后,医院设门诊部、住院部。是年,设药品检验室。1965年,精简机构,门诊将内、外、妇产、儿、五官、口腔、中医、针灸8科合并为内(包括儿、传染)、外(包括五官、口腔)、妇产、中医(包括针灸)4科;病区合并为内科(包括儿、传染、肺科)、外科(包括五官、口腔)、妇产科3个病区。是年,设党支部,建立药品检验室。
1970年下半年,设中药制剂室。1971年,设心电图室。1973年6月,设内、外、妇产、中医、药剂、门诊部6个科室。1975年7月,开设泌尿外科专科门诊。是年,设病理科。1978年10月28日,迁址新建的三层门诊楼投入使用后,院址移至松陵镇公园路。1979年9月,在县人民政府大院内设医务室。是年心血管内科、皮肤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专科门诊相继开设。
1981年7月起,行政、临床及医技科室陆续建科,并配备主任、副主任。行政、临床及医技科室逐步成为医院的一级管理科室。1982年2月,妇产科病区设婴儿室。1983年3月1日,江苏省编制委员会、江苏省卫生厅核定医院床位210张,人员编制289人。10月,设B超室。1984年7月,开设呼吸内科专科门诊。9月,新建传染科病房楼启用,传染科建科并设独立病区,不再隶属内科。1985年9月,开设肾内科专科门诊。11月,儿科建科并设独立病区。年底,门诊部设15个医疗科目,4个专科门诊,医技科室5个,住院部设6个病区,病床220张;医院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19.50万元。1986年1月,设脑电图室。5月20日,苏州市编制委员会、苏州市卫生局批准医院设床位305张,人员编制410人。1987年12月26日,中共吴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另命名吴江县人民医院为吴江县红十字医院,挂两块牌子,隶属关系不变。1989年1月,设乳腺检查室。9月,成立麻醉科。
1990年12月底,开设血液病门诊。1991年5月,开设脑外科。8月,成立急诊科。12月,红十字急救中心楼启用。1992年1月16日,吴江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江苏省普通高校校外实习基地”。4月28日,更名为吴江县第一人民医院。5月4日,吴江撤县建市后,医院相应改称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江市红十字医院。是月,设CT室。1994年5月,设内分泌专科门诊。1995年12月19日,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省卫生厅核定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1996年,成为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医学院教学医院。1997年3月,设肿瘤内科门诊。下半年,麻醉科设镇痛专科门诊。1998年5月25日,鲈乡门诊部开诊。是年,在卫生系统率先实行全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2000年4月起,开设专家(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门诊。6月,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苏州大学教学医院。8月,灭菌制剂室(含静脉输液制剂)停办。10月,内科开设风湿免疫专科。2001年4月,十二层住院大楼投入使用,硬件设施在苏州地区领先。4月30日,建立重症监护病房。5月8日,在庞山湖农场设门诊室。5月24日,吴江市卫生局批准床位数416张。7月,成立吴江市微创中心。10月,设水乡门诊室,地址在松陵镇鲈乡南路。2002年2月,传染科更名感染科。11月,医院建立磁共振室(MR室)。2003年6月,医院被确定为吴江地区结核病的定诊、管理机构。10月,普通制剂室、中药制剂室、药品检验室停办。12月,在世纪大厦设医务室。是年,医院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推荐为第二批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
2003年5月,水乡门诊室转交松陵镇卫生院。2004年2月11日,医院被吴江市卫生局确定为人禽流感监测医院。6月14日,微创中心(含肝胆外科)、心血管内科、ICU被吴江市卫生局认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7月,庞山湖农场门诊室转交同里镇卫生院。是年,医院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推荐为第二批全国“医疗质量高效百姓放心医院”。2005年5月,设内镜中心。8月7日,八层门急诊综合大楼投入使用。12月30日,急诊科、120急救、ICU组成急救中心,实行“三位一体化”管理。是年,被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授牌为全国首家县级医院“百万妇女乳腺病普查定点医院”。
2006年2月5日,心血管内科、微创普外科被评为苏州市市级临床医学重点专科。5月15日,成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0月8日,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的骨科、口腔科成立技术协作中心。12月28日,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协作医院。2007年8月,妇产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消化内科被确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影像科被确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9月,增设肛肠科病区。
2007年底,医院设大内科、大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中医科(内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肛肠)、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麻醉科、内镜中心、急救中心等临床科室,设放射科、CT室、MR室、检验科、药剂科、功能检查科(超声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病理科等医技科室,设院办公室、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信息科、财务科、后勤保障部、监督监察室、采购办、体检中心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42个专科门诊,住院部设20个病区,核定床位498张,实际开放747张;职工74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68人;医院占地面积32025.2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61444.08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638台,固定资产34154.07万元。
吴江市妇幼与生殖健康服务中心 2003年3月,吴江市妇幼与生殖保健服务中心成立。该中心是经吴江市人民政府批准,依照“计卫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原则,将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与市计划生育指导站的人员、技术、设备有效整合后合作组建而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临床医疗服务机构,开设妇科、产科、计划生育门诊及子宫肌瘤、内膜异位主任医师门诊,卵巢肿瘤、女性生殖系感染、高危产科、妇科内分泌、婚前咨询、优生指导、宫颈疾病副主任医师门诊和妇科、不孕症专科门诊,住院依托医院妇产科病区。5月,市妇幼与生殖保健服务中心开诊。2006年5月28日,市妇幼与生殖保健服务中心从原三层住院楼迁入新装修的新址(原红十字急救中心楼),挂牌为吴江市妇幼与生殖健康服务中心。是年,市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迁至市妇幼与生殖健康服务中心。
(二)盛泽区医院
盛泽区医院的前身是盛泽卫生所。1951年,在普济诊所基础上筹建盛泽卫生所。1952年2月开诊,10月迁址怀远路,人员7人,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科,能开展小外科手术。1956年改称盛泽区医院,人员增至18人。1961年3月,该院被撤销。
(三)吴江市中医医院(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1951年11月1日,平望18名个体开业医生(中医12人、西医3人、助产员3人)及学员10人、事务员3人,自筹资金成立平望联合医院。这是县内第一所联合医院。1953年,在溪港设分诊所。1958年9月,平望联合医院改建为平望公社医院。10月,在周家溪、溪港、双庙头、平东片设分院,上横大队设医疗点。1963年4月,平望公社医院更名为平望联合医院,后又复称公社医院。是年,设化验、X线室,在顾扇、联合、红旗、胜墩、建新设立保健站,开展内、外、妇、儿、针灸门诊服务。1965年,全院有工作人员65人。是年,县中医中药治疗血吸虫病研究组在医院设病床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此项工作在全国同行中颇有影响,湖北等4省前来参观。
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平望公社卫生院。1976年,人员增加至95人,床位145张。是年,设党支部。1978年3月,设防保组。12月21日,吴江县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吴江县中医医院,暂设在县人民医院内,自1979年1月1日启用印章。1981年,吴江县中医医院设在平望公社卫生院内(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是年,设中医痔科。1982年,设B超室。1983年3月1日,江苏省编制委员会、省卫生厅核定吴江县中医医院为集体性质,人员编制104人,病床80张。9月,平望公社卫生院更名为平望乡卫生院。1985年12月5日,平望乡卫生院改称平望镇卫生院。是年底,门诊部有内、外、眼、针灸等中医科目,西医科目有内、妇产科、计划生育指导室及预防保健科,医技科室有中、西药房、检验室、X线室、心电图室、制剂室;住院部设中医内、中医外、痔瘘、西医内、妇产等5个病区,床位115张;医院占地面积2677.53平方米,建筑面积3978平方米,固定资产41万元。1986年7月1日,经机构调整,平望镇卫生院名称撤销,只挂吴江县中医医院牌子。是年,主要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线机、A超、心电图仪等,专用设备价值40132元。1986年1月,设B超室。
1991年,始有救护车。1992年5月,吴江县中医医院更名为吴江市中医医院。是年,设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等职能科室。1993年9月7日,新建两层住院楼启用。是年,中医痔科被评为苏州市重点中医专科。1995年7月17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二级乙等中医医院。1998年5月12日,吴江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吴江市中医医院由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改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年,该院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中药胶囊剂(便通灵)获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8月7日,吴江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市中医医院全民事业人员编制160人。是年,医院实行计算机(HIS系统)管理。2004年9月,血透室投入临床使用。2005年7月,吴江市中医医院与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合并,组成新的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0月13日,经苏州市卫生局批准,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执业机构名称进行变更,第一名称为吴江市中医医院,第二名称为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机构类别为中医医院,床位280张。10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江远程会诊中心和远程教育中心在医院成立。是月,医院设ICU。2007年8月,中西医结合内科被确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
2007年底,吴江市中医医院(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设中医内科、中医痔科、针灸科、推拿科、西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西医外科、脑外科、骨科、妇产科、麻醉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血透中心、ICU、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CT室、病理科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服务中心、总务科、财务科、采购中心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14个专科门诊,住院部设10个病区,核定床位280张,实际开放404张;职工4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69人;医院占地面积17282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6526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51台,固定资产8068.05万元。
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1970年10月,吴江县血吸虫病治疗组成立,人员11人,地址在平望镇通运路,用房为平望供销社新造未启用的商业楼,内设门诊、病房、化验室、手术室,病床30张。1972年2月,县血吸虫病治疗组扩建为吴江县平望地区医院,医院成立革命委员会。是年,门诊诊疗科目有内、外、妇产、皮肤科等,医技科室有X线室、化验室,住院部不设病区。20世纪70年代,设急诊室、五官科(隶属外科)。1979年1月,医院革命委员会撤销。是年,设眼科。
1980年,设耳鼻咽喉科。1981年8月,设护士长。1983年,设放射、检验、药剂科。1984年12月30日,经苏州市编制委员会、市卫生局批准,平望地区医院上升为吴江县第二人民医院,核定床位150张,人员编制196人。该医院属县卫生局、平望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1984年,临床大科室设主任、负责人,实行院、科二级管理。1985年,设中医科。1986年12月,新建三层住院楼启用,地址在通运路口南侧。年底,门诊部设内、外、妇产、儿、中医、针灸、理疗、眼、耳鼻咽喉、皮肤、急诊等医疗科目,有检验、放射、药剂(含制剂)和供应等医技科室;住院部分内、外、妇产3个病区,病床150张;医院占地面积9380平方米,建筑面积8359平方米,固定资产104.83万元。是年,外科建骨科专业组。1987年,设B超室,骨科单独建科。1995年4月8日,CT室启用。4月30日,骨科被苏州市卫生局确定为重点专业科室。是年,医院被苏州市卫生局确认为国家二级乙等医院。1996年6月26日,经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江苏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中心在医院成立并挂牌。
2003年8月18日,新建十二层住院大楼启用。2004年6月14日,骨科被吴江市卫生局认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6月21日,皮肤科被吴江市卫生局认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8月1日,设呼吸内科病区。是年,内科设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肾内、内分泌等专业组。2005年3月初,皮肤科单独建科,医院设脑外科。3月12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江市脑外科中心在医院成立并挂牌。7月,吴江市中医医院与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合并,组成新的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3月20日,医院成为吴江市人民政府2006年度一号实事工程——“医疗惠民工程”的定点医院。同时,在吴江市卫生局统一部署下,血透中心成立。5月8日,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吴江技术合作中心在医院成立。9月,医院被定为江苏省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治疗救助医院。10月13日,经苏州市卫生局批准,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执业机构名称进行变更,第一名称为吴江市中医医院,第二名称为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吴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1955年12月,盛泽联合诊所成立,人员11人,地址在中浜,当地称“小联诊”。1956年5月,私人开业医生再度联合,人员发展至41人,以中浜为总诊所,在北大街增设分诊所,当地称“大联诊”。是年开设化验室。1958年春,中浜总诊所、北大街分诊所迁入沈新街,更名为盛泽联合医院。9月,盛泽公社成立,盛泽联合医院改为盛泽公社医院。内设门诊和病房,门诊有内、外、妇产、中医、针灸、伤科等医疗科目及药房、X线室、化验室、制剂室等医技科室,病房不分病区。
1961年3月,盛泽区医院撤销,部分人员并入盛泽公社医院。盛泽公社医院院址迁至华阳街红花会馆。1962年,医院设X线室、手术室。1963年4月,更名为盛泽联合医院,后又复称盛泽公社医院。
1974年5月,就地翻建的三层住院、门诊楼竣工启用。12月29日,更名为盛泽公社卫生院。10月,添置200毫安X线机。1976年,设心电图室。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1年1月,设护士长。4月,住院部设内、外、妇产病区。1983年9月,更名为盛泽乡卫生院。1984年11月,与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实行业务挂钩,后又与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业务挂钩。1985年12月5日,吴江县卫生局明确盛泽乡卫生院为盛泽中心卫生院。是年,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987年7月,设B超室。1989年5月底,盛泽中心卫生院迁址新建的医疗用房启用,地址在顾家浜。同时,卫生院另挂“吴江县丝绸职工医院”牌子,后又摘牌。7月,县卫生局核定床位为130张。是年,设内窥镜室。
1990年3月13日,核定床位为160张。4月2日,盛泽中心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示范中心卫生院。1991年7月,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甲等卫生院。1993年1月,核定床位为176张。10月,医院成为苏州市第二卫生学校教学实习基地。1994年5月,设口腔科、胃镜室。1995年4月20日,盛泽中心卫生院更名为盛泽医院。8月,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二级乙等医院。是年,内科设心血管、呼吸、消化、肝病等专业组,外科设普外、骨科、泌尿等专业组,妇产科设妇、产科专业组。1996年11月,设CT室。是年设彩超室。1998年5月30日,设病理科。1999年5月,设目澜门诊部,翌年更名为目澜社区卫生服务站。
2000年8月,设东方丝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站。2001年5月5日,经吴江市人民政府批准,盛泽医院上升为吴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单位性质不变,6月6日,启用新印章。2002年1月,设蚕花社区卫生服务站。3月15日,盛泽镇坛丘卫生院并入,称吴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坛丘分院。8月,医院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医院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是年,设骨科、麻醉科。2003年2月1日,成立体检中心。是年设急诊科。2004年10月,坛丘分院另挂盛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是年,设肛肠科,内科增设神经内科专业组。2005年2月3日,吴江市卫生局委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理该院。2月18日,医院另挂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盛泽分院牌子。2006年5月27日,终止托管。10月,外科分设普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3科。2007年8月,妇产科、儿科被确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12月21日,与安徽省金寨县人民政府进行“金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签约及挂牌仪式。
2007年底,该院本部设大内科、普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中医内科、针伤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皮肤科、口腔科、肛肠科、急诊科、麻醉科、体检中心等临床科室,设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病理科、药剂科、心电图室、肺功能室、内窥镜室等医技科室,设院办公室、医疗护理部、科教科、财务科、后勤保障部、门诊办公室、监察室、业务拓展部、采购中心等职能科室;设15个专科门诊,住院部设6个病区,核定床位316张,实际开放330张。坛丘分院设主任、副主任、护士长,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临床科室,设放射科、检验科、超声室、心电图室、药剂科等医技科室;门诊设全科诊室,住院部核定床位26张,实际开放30张。全院(含分院)职工4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6人;占地面积1269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9699.4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232台,固定资产6027.69万元。
吴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坛丘分院 1956年6月,坛丘联合诊所成立,租用公房7间,建筑面积121平方米,所址在清风桥南街,人员9人,门诊诊疗科目有西医内科,中医内、外、儿、针灸及妇产科等。1958年,改称坛丘乡民办医院。1958年8月,南麻医疗站并入坛丘乡民办医院。1959年7月15日,坛丘乡民办医院改为坛丘公社医院。是年在南麻设分院。
1961年3月,盛泽区医院撤销,有4名医务人员来院工作。1962年6月,南麻分院改建为南麻公社医院。是年设妇产科。1963年4月,更名为坛丘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坛丘公社医院。1968年,设X线室。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坛丘公社卫生院。1977年,设口腔科。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3年9月,更名为坛丘乡卫生院。1985年底,床位12张,房屋建筑面积1076平方米,固定资产9.5万元。1990年,设心电图、B超室。1994年2月,坛丘撤乡设镇,坛丘乡卫生院更名为坛丘镇卫生院。1995年12月,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7年,迁址新建工程(二层门诊住院楼及辅助用房)启用,院址在新兴路南。
2000年10月12日,坛丘镇卫生院改为盛泽镇坛丘卫生院。2002年3月15日,盛泽镇坛丘卫生院更名为吴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坛丘分院。并入时,坛丘分院设内、外、妇产、口腔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放射、B超、心电图等医技科室,住院部不设病区,床位18张;职工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人;占地面积7333.7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五)吴江市康复医院
吴江市康复医院的前身为苏州地区吴江精神病福利院。该院系由江苏省民政厅、苏州地区行政公署和吴江县民政局于20世纪80年代初拨款建成的苏州地区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院址在县庞山湖农场。1987年11月3日,县编制委员会根据苏州市民政局苏政民〔1987〕第134号、苏州市财政局苏财行字〔1987〕第486号文件精神,同意将吴江精神病福利院更名为苏州市吴江县庞山湖医院,明确该院为股级社会福利全民事业单位,属民政局领导管理,核定床位100张,人员编制50人(全民42名、集体8名),其中医护人员不得少于30人,经费由县财政安排解决。
1987年12月25日,医院正式开业。医院职能科室设医务科、总务科,临床设门诊部、住院部。
1995年12月,医院达到江苏省三级精神病院标准。1997年起,医院对外营业。
2000年,医院异地搬迁工程启动,地址在松陵镇吴模村8组。2001年9月20日,新医院启用,总建筑面积3562平方米,其中三层病房楼3170平方米。同时,医院更名为吴江市康复医院。2001年11月15日,通过了省二级精神病院的达标验收。
2003年5月1日,吴江市康复医院移交给吴江市卫生局管理。2004年8月,设护理部。2005年7月,同里镇卫生院精神病科并入市康复医院。2006年3月,医院被列为吴江市精神病人定点惠民医院。10月,成立精神病人亲友协会。2007年底,该院临床设精神科门诊、病区,核定床位100张,实际开放140张;医技科室有检验室、放射室、B超室、脑电室;职能科室有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职工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人;医院占地面积10375平方米,建筑面积3268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8台;固定资产611.13万元。
(六)桃源医院
桃源医院的前身是由桃源联合诊所发展起来的桃源镇卫生院。1952年,桃源联合诊所成立,所址在桃源日晖坝,诊所用房为租用民房,门诊诊疗科目有中医内、外、痔、伤科,人员13人,是年设化验室,设简易病床。1953年,桃源联合诊所更名为严墓联合诊所第一分诊所。1958年6月,更名为桃源民办医院。10月25日,更名为桃源公社医院。1959年1月29日,启用新印章。
1961年,新建平房300平方米,设西医内科门诊、化验室。1963年4月,更名为桃源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5年,设X线室、病房。1972年12月,迁址新建医疗用房600平方米,所址移至戴家浜。是年,设西医外科门诊。翌年设手术室。1974年12月29日,桃源公社医院更名为桃源公社卫生院。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3年7月18日,卫生院第二次迁址至人民桥北堍,新建三层门诊住院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9月,桃源公社卫生院更名为桃源乡卫生院。1985年底,全院职工2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人,床位25张,建筑面积1539平方米,固定资产17.88万元。1988年7月,桃源乡卫生院更名为桃源镇卫生院。
1994年,卫生院第三次迁址至镇东(今团结路),新建三层门诊住院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是年设口腔科、B超室。1995年7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
2002年4月,在吴江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部署下,市卫生局对桃源镇卫生院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将桃源镇卫生院除土地外的全部资产转让给沈建忠医师等3人,改制后的桃源镇卫生院更名为桃源医院,仍享受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待遇,财政补贴费逐年递减20%,满5年后不再享受,工作人员性质不变,医院不承担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管理等职能,自5月1日起正式运作。改制时,该院占地面积3962.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437平方米,固定资产197.99万元,其中房屋固定资产165万元,专用设备固定资产27.81万元;门诊诊疗科目中医有内科、伤科、痔科,西医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医技科室有检验、放射、B超室,住院部不设病区,有床位21张;职工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3人,初级31人,原防保组人员调入青云中心卫生院。2005年11月,中医内科因人员退休而停设。2007年10月,设老年护理病区。
2007年底,该院设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中医伤科、痔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B超室、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财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住院部设综合、老年护理2个病区,核定床位21张,实际开放46张,其中老年护理病区25张;职工3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人;占地面积3962.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437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7台,固定资产257.15万元,其中房屋固定资产165万元,专用设备固定资产63.21万元。
(七)苏州瑞兴吴江手外科医院
2006年4月,苏州瑞兴吴江手外科医院开业。该院由苏州瑞兴医院集团开设,诊疗范围为手外伤、内科(门诊),院址在盛泽镇龙桥村白龙港桥北堍。
至2007年底,该院设手外科、内科等临床科室,设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等职能科室;工作人员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人;占地面积10948.6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骨创伤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神经损伤治疗仪、红光治疗仪、电解质分析仪、半自动生化仪、BE血凝仪、智能医护仪等;固定资产1364.72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固定资产934.69万元,专用设备固定资产368.33万元。
(八)苏州永鼎医院
2004年,吴江市中医医院(新建)进入主体建设阶段。2005年3月16日,江苏省永鼎股份有限公司与吴江市卫生局签订参与建设吴江市中医医院(新建)的合作协议。2006年6月30日,经苏州市卫生局批准,吴江市中医医院(新建)更名为苏州永鼎医院。是年,苏州永鼎医院竣工,占地面积65999.34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四层门急诊医技楼、十一层住院部综合楼、行政辅助楼各1幢,宿舍楼3幢,房屋建筑面积54600平方米,院址在松陵镇高新路。
2007年2月12日,苏州永鼎医院开业。该医院为非营利性股份制综合医院,参股单位有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永鼎投资有限公司、吴江市东方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开业时门诊诊疗科目有内、外、儿、妇产、眼、耳鼻咽喉、口腔、皮肤、感染、中医等科。是月,内科设心血管、消化、神经、呼吸、内分泌专业组及专科门诊;外科设胸外、泌尿、脑外、骨科专业组及专科门诊;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书;与南通大学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建立教学医院关系。3月,开设儿科专家门诊,由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资深专家轮流坐诊。6月,先后聘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唐天驷教授、心血管科汪康平教授开设骨科、心血管科专家门诊。
至2007年底,该院设大内科、大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肿瘤科、急诊科、麻醉科、中医内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脑电图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设院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社会工作部、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体检中心、财务部、后勤保障部、采购中心等职能科室;门诊共设14个专科门诊,住院部设9个病区,核定床位480张;职工3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2人;5万元以上专用设备85台;固定资产22048.3万元,其中房屋固定资产13949.7万元,专用设备固定资产7663.4万元。
第三节 预防保健监督机构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妇幼保健所
(一)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51年12月19日,吴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成立,为苏南首批成立的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之一,站址在松陵镇南新街,人员16人,站内不设科室,开展工作时临时编组。1952年3月,站址迁至松陵镇六子街。1955年1月,工作人员有50人,其中医士9人,护理员12人,药剂员1人,检验士(员)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6人,行政管理4人,勤杂1人;床位(设在卫生院内)30张;设备有显微镜9架,电冰箱1台。1956年,站址迁至松陵镇积善弄(今健康弄)。
1969年8月8日,吴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撤销。1973年3月,成立吴江县革命委员会卫生防疫站。1974年9月,站内设血防、防疫、检验、行政4个组,站址在松陵镇人民墩。1979年,设卫生组。
1981年4月,吴江县革命委员会卫生防疫站更名为吴江县卫生防疫站。8月,设卫生防疫宣教组。1983年2月,站内各组改称科。3月1日,江苏省编制委员会、省卫生厅核定床位60张,人员编制57人,其中结防编制3人。1984年11月29日,设防痨科。1985年4月6日,吴江县编制委员会同意在站内设置吴江县结核病防治所,对内称结核病防治科(简称结防科)。1985年底,站内设血防、防疫、卫生、结防、检验、宣教、行政7个科,建筑面积4705平方米,固定资产71.13万元。1987年2月,原卫生科分设为劳动、环境卫生科及食品、学校卫生科;增设站办公室、消杀科。1989年8月,将劳动、环境卫生科及食品、学校卫生科组合成食品卫生科与卫生科(含劳动、环境、学校卫生);增设寄防科。
1990年3月22日,为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建立吴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对内称血防科。1991年3月,寄防科并入血防科。1992年5月,吴江县卫生防疫站更名为吴江市卫生防疫站。1993年2月,将宣教科及学校卫生专业合并成立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科。3月,成立办证(卫生许可证)室,隶属站办公室。1994年3月,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科又并入卫生科。1996年10月,吴江市卫生防疫站通过江苏省标准计量局的计量认证评审。1997年2月,防疫科更名为防病一科;血防、结防科合并为防病二科;食品卫生科更名为卫生监督一科;卫生科更名为卫生监督二科;检验科更名为监测检验科;行政科更名为总务科。9月1日,为规范和加强市区行业卫生监督管理,简化办证手续,方便群众,市卫生局委托授权,站内成立城区行业卫生管理组,直接承办市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发放。2000年2月22日,增设质量管理办公室、卫生监测科,原监督一科更名为食品卫生监督科,原监督二科更名为卫生监督科,原监测检验科更名为检验科。9月14日,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市(县)级一等卫生防疫站。2001年,站内实行全员聘用制。
2002年4月27日,吴江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市卫生防疫站、市皮肤病防治所、市健康教育所,合并成立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月,内设办公室、质量管理办公室、防疫科、防病科(含门诊部)、卫生科、检验科、消杀科、皮防科(对外称皮肤病防治所)等8个科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苏州市卫生局认定的吴江境内职业危害因素卫生监测、职业性健康检查、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资质单位。2003年2月,卫生科分设为食品与职业卫生科及环境卫生科。7月,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监督评审。2004年3月,实验室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现场评审。6月,获国家认可证书,批准认可项目六大类139项/参数。是年起,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为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2005年1月,获江苏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2005年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占地面积29549平方米,建筑面积8165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4台,固定资产867.18万元,其中房屋334.14万元,专用设备356.88万元;职工69人,其中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26人。2006年3月,消杀科与环境卫生科合并为卫生科。6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江苏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证书,12月被评为江苏省档案工作特二级单位。
2007年2月15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入市公共卫生中心B楼5~11层。6月1日,门诊部更名为预防医学门诊部,地址在松陵镇流虹路。10月,成立性病艾滋病防治科。至2007年底,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办公室、质量管理办公室、防疫科、防病科、性病艾滋病防治科、食品与职业卫生科、卫生科、检验科、皮肤病防治科、门诊部等科室;职工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人;房屋建筑面积4479平方米,万元以上专用设备37台;固定资产562.8万元,其中专用设备固定资产389.1万元。
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防治所 1969年5月,吴江县慢性传染病防治院成立,专门防治麻风病,院址在八坼公社明星大队。门诊部在南注圩,住院部在石牌楼圩。该院成立时房屋建筑面积728.2平方米,有床位100张,工作人员12人。
1972年、1973年两次扩建,1973年底,住院部有床位420张。1975年底,全院有工作人员31人。1978年底,全院工作人员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人,内有中医2人,西医师4人,医士4人,护士6人,助产士1人,检验士3人,检验员1人,行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各3人。1979年,全院工作人员1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人。
随着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病人逐渐减少,防治院规模随之缩小。1983年9月,省卫生厅、省编制委员会核定该院人员编制13人。1984年8月,成立院务委员会。1985年,吴江县慢性传染病防治院床位50张,工作人员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人,房屋建筑面积4381平方米。1986年6月23日,吴江县慢性传染病防治院改名为吴江县皮肤病防治所,7月1日起启用新印章。更名初期,吴江县皮肤病防治所门诊暂设在八坼乡卫生院内,后所址迁至八坼镇南浩街。1987年,吴江县人民政府、县卫生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保留麻风病住院部,收治部分无家可归和不愿意回家的病人。对其余病人实行家庭隔离治疗,由专业人员定期送药上门。
1992年5月,吴江县皮肤病防治所更名为吴江市皮肤病防治所。1993年5月,经吴江市卫生局批准,在盛泽镇开设吴江市皮肤病防治所盛泽分诊所,服务范围为皮肤病、性病诊治。1998年12月底,该分诊所撤销。2002年4月27日,市皮肤病防治所被撤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皮肤病防治科,对外称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防治所。
(二)吴江市妇幼保健所
1950年,在江苏省苏南吴江县卫生院内设立妇幼保健所。1951年9月15日,县卫生院妇幼保健所迁至松陵镇小东门4号,改称吴江县妇幼保健所,独立建制。1955年1月,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助产士、妇幼保健员各4人,行政管理及其他各1人,有接产床1张。1958年起,县妇幼保健所设外勤和业务2组,业务组负责所内接生、门诊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治疗42天以内婴儿一般疾病以及初级人员培养,外勤组负责保健所所在地的接生员辅导,并协助人少力量弱的地区开展工作。全所设产床8张,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所长2人,助产士9人,保健员4人,勤杂1人。
1962年起,县妇幼保健所与吴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合署。1969年下半年,吴江县妇幼保健所被撤销。
1975年11月18日,恢复成立吴江县妇幼保健站,与吴江县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1979年12月30日,吴江县妇幼保健站改称吴江县妇幼保健所。
1983年3月1日,江苏省编制委员会、省卫生厅核定县妇幼保健所人员编制12人。1984年,新建县妇幼保健所房屋启用,所址在新马路(今流虹路)。是年,所内设妇保、儿保、内务3个组。1985年底,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人,建筑面积572.9平方米,固定资产11.26万元。
1992年5月,吴江县妇幼保健所更名为吴江市妇幼保健所。
2001年,增设医技组。2003年12月,市妇幼保健所档案室达到江苏省三级档案室标准。2005年底,占地面积309.04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852平方米,固定资产118.09万元,其中房屋22.29万元,专用设备47.69万元;工作人员16人,其中高、中级卫技人员7人。2007年2月,市妇幼保健所迁至市公共卫生中心B楼四楼。11月16日,婚姻登记、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计划生育咨询“一站式”服务中心启用,地址在市公共卫生中心C楼底层。
2007年底,市妇幼保健所设妇幼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社区保健科、办公室等科室;职工1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人;房屋建筑面积1038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2台,固定资产102.67万元。
二、药品检验与卫生监督所
(一)吴江市药品检验所
1978年12月,吴江县革命委员会卫生局药检室成立,1979年1月1日启用印章。1981年4月,改称吴江县卫生局药检室。1983年3月1日,江苏省编制委员会、省卫生厅核定县卫生局药检室人员编制3人,不设机构。
1985年2月,药检室改称吴江县药品检验所,与县卫生局药政股合署办公。年底,全所工作人员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人。1992年5月,吴江撤县建市,吴江县药品检验所更名为吴江市药品检验所。2001年11月,吴江市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药品检验所并入苏州市吴江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吴江市卫生监督所
2002年4月27日,市卫生监督所成立。该所是受市卫生局委托的全市综合性卫生执法机构,人员编制60人,所址在市卫生局原办公楼二楼,用房面积约800平方米。6月,市卫生监督所开展工作,内设办公室(含发证办公室)、监督一科、监督二科、监督三科、监督四科5个科室。7月,市卫生监督所在吴江市行政审批中心设置卫生窗口,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告知和后期发证工作。是年有工作人员34人,执法交通工具5辆,固定资产112万元。2003年,人员36人,执法交通工具6辆。2004年2月,设监督五科。8月,设医政执法科,为监督六科。是年,市卫生监督所被评为档案工作三级单位,全所人员42人,执法交通工具8辆。2005年10月,市卫生监督所内设科室调整为办公室(含卫生窗口)、稽查科、职业卫生科(松陵分所)、食品卫生科(芦墟分所)、公共卫生科(震泽分所)、医政执法科6个科室,下设松陵、芦墟、震泽3个分所。2005年底,全所工作人员56人,房屋建筑面积880平方米,仪器、设备有甲醛测试仪、“六合一”公共场所测量仪、挥发性有机气体检测仪等,执法交通工具7辆,固定资产195.80万元。2006年5月,增设审核发证科和盛泽分所。2007年2月,市卫生监督所迁入吴江市公共卫生中心A楼3~4层。
2007年底,该所设办公室、公共卫生科、稽查科、审核发证科、医政执法科,下设松陵、盛泽、芦墟、震泽4个卫生监督分所;职工5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8人;房屋建筑面积1311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3台,执法交通工具7辆,固定资产215.43万元。
三、牙病防治所
(一)吴江市牙病防治所
1956年5月,松陵齿科联合诊所成立,所址在松陵镇中山街,人员4人,设备有脚踏牙钻车、简易牙椅各1台。
1974年12月29日,松陵齿科联合诊所更名为松陵镇卫生所。下半年,增添油泵牙椅1台、简易牙椅3台。20世纪70年代,人员6人,其中2人从事血吸虫病防治及社会卫生工作。
1985年12月5日,改称松陵镇牙病防治所。1991年5月,新建医疗用房启用,所址迁至下圹街(今中山北路)。20世纪90年代,设备几经更新。
2005年底,房屋面积87.01平方米,设备有牙科综合治疗台4台,牙科X线机、牙科真空高压消毒炉、真空泵各1台;工作人员4人,其中医师2人;固定资产26.56万元,其中房屋2.57万元,专用设备资产20.8万元。
2007年10月16日,所址迁至流虹路(原市妇幼保健所楼1~2层),同时增加了牙科综合治疗台4台、真空泵6台。12月11日,松陵镇牙病防治所更名为吴江市牙病防治所。2007年底,设诊疗室、技工室、牙科X线室、消毒室、贵宾特诊室等;职工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人;房屋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固定资产45.68万元。
(二)平望镇牙病防治所
1959年1月10日,平望镇牙科联合诊所成立,地址在南大街人民桥南侧,房屋为租用房,人员4人,主要设备有脚踏牙车和普通牙椅各4台。1961年初,在南大街自建平屋3间,建筑面积60平方米,作为诊所用房。1962年,有工作人员6人,设备有牙车、牙椅各4台,技工台6台等。
1970年,添置电动牙车、油压升降牙椅各3台,全套牙科器械2套,10毫安X线摄片机1架。1974年,在南大街建造二层楼房1幢,建筑面积140.4平方米(现所址)。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平望镇卫生所。1985年12月5日,平望镇卫生所改称平望镇牙病防治所。
20世纪90年代,先后添置了牙科综合治疗台、牙科真空高压消毒炉等设备。2007年底,该所工作人员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人,房屋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固定资产21.53万元。
(三)盛泽镇牙病防治所
1956年,盛泽镇齿科联合诊所成立,所址在大街龄嘉桥头,诊所面积约15平方米,设备有木制牙椅和脚踏磨牙机。同年,盛泽镇齿科联合诊所加入盛泽联合诊所,成为该所齿科。1963年2月,经县卫生科批准,盛泽公社医院齿科退出医院,另立诊所,人员4人,所址在花园街,诊所面积60平方米。
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盛泽镇卫生所。1978年,迁址至洒珠弄(今杀猪弄),业务用房再次扩大,面积达80平方米。是年,有工作人员8人,设备有轻便牙椅4台、木制牙椅2台、电动牙钻车3台。1985年12月5日,盛泽镇卫生所改称盛泽镇牙病防治所。
1993年,对业务用房进行了全面装修,添置了牙科综合治疗台、光固化机、油泵椅各3台。1999年,在市卫生局和盛泽镇人民政府的关心下,投资90万元,在小庙港商区购置了三楼三底的业务用房(现所址)。
2001年10月,更新了牙科综合治疗台3台,添置了进口光固化机2台,两用银汞调和器、超声波洁牙仪各3台。2002年5月,添置立式空调1台,改善了诊室条件。2004年6月,购置了高温高压灭菌器1台。至2007年底,该所工作人员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人,房屋面积198平方米,固定资产56.49万元。
(四)汾湖镇芦墟牙病防治所
1964年5月1日,芦墟镇齿科联合诊所成立,医疗科目设齿科、中医伤科、针灸,所址在东北街19号陆家弄口,齿科设备有脚踏牙车。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芦墟镇卫生所。
1982年,迁址新建三层业务住房楼,建筑面积330平方米,所址在现西北街。1985年12月5日,改称芦墟镇牙病防治所。1986年,添置电动牙钻车1台。1990年,添置涡轮机。1997年,购置牙科综合治疗台、全自动高温灭菌器等设备。1998年7月,伤科门诊停设。
2006年10月,芦墟、黎里镇合并成立汾湖镇,芦墟镇牙病防治所依例更名为汾湖镇芦墟牙病防治所。是年,针灸门诊停设。至2007年底,该所工作人员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人,房屋面积330平方米,固定资产23.68万元。
四、其他
(一)吴江市健康教育所
1994年10月27日,吴江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吴江市健康教育所,挂靠在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11月16日,市编制委员会同意市健康教育所配备人员编制4人。1995年7月24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增加市健康教育所人员编制4人。2002年4月27日,市健康教育所被撤销,人员、设备并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6月15日,恢复成立吴江市健康教育所。至2007年底,该所设所长1人,具体工作由市卫生进修学校承担。
(二)吴江市中心血库
1987年4月,在县人民医院内建立中心血库,对外称吴江县中心血库,在医院内与检验科合署,负责境内医疗单位的部分供血。血库设在新建的手术血库楼二楼,内有采血室、配血室、储血室、献血员休息室,建1万级净化室1间,建筑面积170余平方米。设备有储血冰箱2台,低温离心机、低温冰箱、电热恒温水浴箱、电动离心沉淀机、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天平各1台,显微镜2架。5月12日,法国巴黎输血中心米切尔·加勒特博士、马克·德梅主任参观中心血库,给予了好评。1988年2月,更新了低温冰箱、低温离心机,开展血浆分离工作。是年,血库在城区附近及周边乡镇发展献血员500余名,开展了Rh血型检测新项目,对献血员开展ALT、HBsAg和硫酸铜检测。
1990年,血库工作人员固定至3人,献血员体检由预防保健科担负。1993年,添置了上菱110升试剂冰箱1台、托盘天平3台、血浆分浆机2台,工作人员相对增至5人(其中2人为检验科机动班)。1994年,对献血者统一做7项(血型、血红蛋白、ALT、HBsAg、抗HCV、抗HIV、TRUST)检查,开展成分输血,添置了MBR—506D储血冰箱。1995年,对临床用血实行用不同试剂做两次(初、复检)检测,添置了冷藏陈列柜。1997年,按《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制定操作规范,加强血源“三统一”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县内无偿献血拉开序幕,中心血库配备采血车1辆,在市无偿献血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开展无偿献血工作。2001年1月,中心血库为医院直属科室,与检验科分离,人员增至8人。2002年,中心血库搬迁至三层住院楼三楼西面,工作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设采血室、发血室、储血室、血源管理室、抗HIV初筛实验室、检验室、无偿献血员休息室。是年添置了MK3酶标仪等设备。
2003年3月26日,吴江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建立吴江市中心血库,隶属市卫生局,人员编制18人。5月,吴江市中心血库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搬迁至市商检局二楼西面(租用房)。2004年3月31日,经江苏省卫生厅同意,成立苏州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吴江分站,与吴江市中心血库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5年底,工作人员16人。2007年2月,市中心血库迁入吴江市公共卫生中心C楼1~3层。6月14日,吴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1998~2007年,全市无偿献血共71249人次,共采血14331050毫升,临床供血19294920毫升(含外调血量)。2007年底,市中心血库内设综合科、检验科、采供科、质量管理科等科室;工作人员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人;房屋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21台;固定资产440.91万元。
(三)吴江经济开发区体检中心
2004年12月10日,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吴江经济开发区体检中心,隶属市卫生局领导,人员编制10人,人员经费自收自支。该单位是为开发区外资企业提供招工体检、健康体检及健康咨询服务的专门体检机构,地址在松陵镇三里桥三兴路吴江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二楼,用房为租用房,面积600平方米。
该中心设内、外、眼、耳鼻咽喉、放射、检验科、B超、心电图等检查科室及办公室、财务、业务拓展科等职能科室,主要检查科室配备主治医师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担任主检。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完成体检527901人次。2007年底,该中心共有工作人员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人;万元以上设备20台,固定资产322万元。
第四节 卫生院
一、中心卫生院
(一)芦墟中心卫生院
1952年3月,芦墟区联合诊所成立,参加联诊54人,其中中医27人,西医6人,助产士5人,练习生11人,勤杂5人;门诊诊疗科目有中医内、伤科,西医内、外、产、妇幼、耳鼻咽喉、眼科;所址在西中街(西栅),房屋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同时,设莘塔、北厍分诊所,金家坝设医疗站。1954年9月,芦墟区联合诊所有医务人员38人,其中芦墟总诊所25人,莘塔分诊所4人,北厍分诊所7人,金家坝医疗站2人。1957年10月,撤区并乡,芦墟区联合诊所撤销,成立芦墟镇联合诊所、莘塔乡联合诊所。1959年1月,芦墟镇并入莘塔公社,7月,原芦墟镇联合诊所、莘塔乡联合诊所合并,成立莘塔公社医院,原芦墟镇联合诊所更名为莘塔公社医院芦墟分院,地址仍在西栅。
1962年4月,芦墟公社成立,11月,莘塔公社医院芦墟分院改建为芦墟公社医院。1963年4月,更名为芦墟联合医院,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4年,医院在五星(城司)、新友、新南等大队建立医疗站,派医护人员轮流蹲点。1969年,设手术室。1970年下半年,设X线室。1974年,设五官科。1974年12月29日,医院更名为芦墟公社卫生院。是年,在泗洲寺北(今浦南路)新建一幢二层楼房(朝南),建筑面积840平方米。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2年11月27日,建立院务委员会。1983年9月,芦墟公社卫生院改称芦墟乡卫生院。1985年8月19日,卫生院搬迁至泗洲寺北二层楼房内,同年又建800平方米而积的门诊部(朝东)。12月5日,吴江县卫生局明确芦墟乡卫生院为芦墟中心卫生院。是年底,全院职工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4人,床位40张,房屋建筑面积2189平方米,固定资产38.2万元。1986年,设B超、心电图室。1987年,将朝南二层楼房加高为三层,作为住院部,有床位45张。1989年1月,县卫生局核定床位70张。
1995年12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7年12月21日新建四层住院楼启用,设床位78张,病房设呼叫装置。1995~1997年,与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业务挂钩,定期开设儿科专家门诊。是年,设口腔科,与解放军第一○○医院口腔科、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挂钩,每月开设两次专家门诊。
2001年7月,实行院、科两级管理。2003年7月,引进1名儿科医生,始设儿科门诊。9月,另挂芦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2005年12月8日,芦墟镇莘塔卫生院并入芦墟中心卫生院,更名为芦墟中心卫生院莘塔分院。
2007年底,芦墟中心卫生院本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急诊科、针灸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B超室、胃镜室、药剂科等医技科室,设护理部、预防保健科、财务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3个病区,核定床位98张,实际开放75张;莘塔分院只设门诊部、预防保健科负责人,分院设内科、外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B超室等医技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全院(含分院)职工1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5人;占地面积9454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8536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63台,固定资产1634.29万元。
芦墟中心卫生院莘塔分院 1952年3月,芦墟区联合诊所莘塔分诊所成立,租用民房44平方米,所址在北市。1957年10月,原芦墟区联合诊所莘塔分诊所更名为莘塔乡联合诊所。1959年7月,莘塔乡联合诊所、芦墟镇联合诊所合并,成立莘塔公社医院,在芦墟设分院。1961年5月,莘塔妇幼保健站并入莘塔公社医院。1962年11月,芦墟分院与莘塔公社医院脱钩。1963年4月,更名为莘塔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莘塔公社卫生院。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3年9月,更名为莘塔乡卫生院。1985年底,全院职工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人,床位15张,房屋建筑面积1347.3平方米,固定资产9.73万元。1986年设X线室、B超室。1993年1月起,市卫生局核定床位28张。1994年2月,莘塔乡卫生院更名为莘塔镇卫生院。1995年7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苏州市医院评审委员会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
2000年,在龙泾村建造门诊部,建筑面积254.6平方米。2002年5月16日,莘塔镇卫生院更名为芦墟镇莘塔卫生院,7月1日启用印章。2004年2月4日,撤销产科。2005年12月8日,芦墟镇莘塔卫生院并入芦墟中心卫生院,更名为芦墟中心卫生院莘塔分院。并入时,分院门诊诊疗科目有内、外、妇科,医技科室有检验、放射、B超、心电图室,住院部不分病区,有病床20张;职工27人;占地面积3804.1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950.62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7台;固定资产258.32万元,其中房屋116.19万元,专用设备110.63万元。
(二)震泽中心卫生院
1952年1月,震泽联合诊所成立,工作人员19人,门诊诊疗科目有西医内科、妇产科,中医内、外、儿、喉、妇科;所址在北栅思古墩在理堂旧址,有3进10间平房。是年,在八都乡木祥浜(今双板村)设立分诊所。1954年底,有工作人员31人。1956年,设化验室。1957年11月,震泽联合诊所更名震泽乡民办医院。1958年9月,震泽人民公社成立,震泽乡民办医院改建为震泽公社医院。是月,设针灸科。
1960年,医院迁至梅场街潭子河28号,增设产科,全院设26张简易病床。1962年5月,设X线室。1963年4月,更名为震泽联合医院。1966年,设手术室。1968年4月,曾一度改名震泽工农兵医院。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9年8月,震泽镇伤、牙科联合诊所(1960年成立)并入医院,医院增加了伤、牙科业务。同年,在吴江县人民医院下放医务人员的帮助下,X线室开展了消化道造影及摄片,化验室增加了生化检测项目,外科开展了下腹部手术,西医内科提高了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
1971年,扩建病房10间。1972年9月,医院成立党支部。1973年9月,医院设精神病科,床位20张。1974年6月,设心电图室。1974年12月29日,医院更名为震泽公社卫生院。卫生院设政工、业务、总务3组。1978年3月,设防保组。8月,翻建的三层门诊楼启用,建筑面积886平方米。1979年8月,设皮肤科。1979年9月,设院务委员会及二部二组,院部设医政、医务干事。同时,撤销精神病科。
1981年7月,设护士长。是年,门诊部设内、外、儿、妇产、针灸、伤骨、齿、五官、皮肤科及放射、检验、心电图室;住院部设内(包括儿科)、外(包括妇产)两个病区,核定床位68张;1982年7月,设中药房。1983年9月,震泽公社卫生院更名为震泽乡卫生院。1984年,成立院工会组织。1985年12月5日,震泽乡卫生院上升为震泽中心卫生院。1987年,购置B超机,心电图室改称心电图B超室。1988年,设中医痔科。1989年7月,核定床位为80张。
1990年4月2日,震泽中心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苏州市示范卫生院。12月,撤销院务委员会,建立院长办公会。1991年7月,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甲等卫生院。是年设激光门诊。1992年,齿科改称口腔科,台胞捐助卫生院救护车1辆。1993年1月,吴江市卫生局核定床位87张。1995年,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总护士长、护士长负责制。1999年,设脑电图室。
2000年6月16日,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震泽中心卫生院联合办医,成立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震泽分院,举行挂牌仪式,是年底联合办医停办。11月,建立院、科两级管理体制,设院部办公室、护理部、防保科、财务科、后勤科等职能科室及门诊、病区等业务科室。职能科室配备科长、总护士长,门诊、病区各科及医技科室设负责人。是年全院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2001年2月17日,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月,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卫生院民主管理机制。10月,成立麻醉科。2002年4月,卫生院另挂震泽中西医结合儿科医院牌子。是年,开设骨科门诊。
2003年9月,撤销院部办公室,设医政医务科;后勤科更名后勤保障科,院内保洁请苏州市保洁公司负责。10月,迁址扩建工程启用,卫生院搬入新址,地址在镇南一路。是年,开设镇南社区卫生服务站。2004年2月,设院长助理。6月21日,中西医结合儿科被吴江市卫生局认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8月,成立120急救震泽站。11月,撤销脑电图室。2005年6月8日,防保科改称预防保健所。8月15日,CT机投入使用。9月,震泽中心卫生院另挂震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12月8日,震泽镇八都卫生院并入震泽中心卫生院,称为震泽中心卫生院八都分院。八都分院设1名院长,无职能科室,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不设科主任。2006年1月,震泽中心卫生院设院务办公室。是年,先后协助龙降桥、曹村、贯桥、三扇、大船港、齐心6个村设社区卫生服务站。2007年4月,撤销院务办公室、医政医务科,设办公室、医务科、体检科。是年,被评为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7年底,震泽中心卫生院本部设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儿科、妇产科、骨科、皮肤科、口腔科、五官科、麻醉科、针灸科、体检科等临床科室,设影像(包括心电图室、B超室)科、检验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预防保健所、财务科、后勤保障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4个病区,核定床位111张;八都分院临床科室有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医技科室有放射室、检验室、心电图B超室、药房,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康复病区,床位40张。全院(含分院)职工1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5人;占地面积20024.49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3418.34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78台,固定资产3016.54万元。
震泽中心卫生院八都分院 1952年,震泽联合诊所在木祥浜设分诊所,有医生4人。1955年,分诊所迁至贯桥西堍,租用民房3间,诊疗科目有内、外、妇、喉科。1958年9月,八都公社成立,震泽联合诊所分诊所改建为八都公社医院,有工作人员9人,设观察床6张。是年,设化验室。1959年设产科。
1960年秋,震泽区卫生所撤销,部分人员、设备充实八都公社医院。1963年4月,更名为八都联合医院。1968年11月,曾改称八都工农兵医院,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9年2月,在贯桥西侧建造的10间门诊室、5间病房启用,医院结束了租用民房的历史。
1972年,设X线室。1974年12月29日,医院更名为八都公社卫生院。1978年3月,设防保组。1980年2月,卫生院搬迁至新马路,医疗用房为二层楼1幢(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有工作人员24人,病床15张。1983年9月,八都公社卫生院更名为八都乡卫生院。1989年,设B超室。
1990年3月,设口腔科。1992年10月,八都乡卫生院更名为八都镇卫生院。12月,卫生院再次搬迁,院址在八七公路14号,新院占地面积666.67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其中三层门诊住院楼面积为1365平方米。1993年1月,市卫生局核定床位40张。1995年7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8年起,妇产科开展剖宫产、宫外孕、卵巢囊肿、子宫切除等手术。
2000年,妇产科开展药物流产。2001年11月,三层行政用房及二层店铺房峻工,建筑面积1638.5平方米。2004年4月28日,八都镇卫生院更名为震泽镇八都卫生院。2005年12月8日,震泽镇八都卫生院并入震泽中心卫生院,更名为震泽中心卫生院八都分院。并入时,分院有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有检验、心电图、B超、放射室、药房等医技科室,住院部不设病区,有病床40张;职工39人;占地面积3608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039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3台,固定资产438.20万元,其中房屋222.98万元,专用设备160.04万元。
(三)黎里中心卫生院
1952年1月12日,黎里联合诊所成立,门诊诊疗科目有中医内、外科,产、儿科,所址在黎里镇南新街。是年,在汝家桥东下岸鲍宅内设分诊所。1953年,设化验室。1955年1月,全所有工作人员43人。6~8月,撤销分诊所,先后在新参、天福、章湾、太阳乡设立医疗站。1958年第四季度,黎里联合诊所改建为黎里公社医院,院址迁至黎花街,医院始设病房,有床位20余张。
1961年5月,黎里妇幼保健站被撤销,其人员、设备并入黎里公社医院。1963年4月,更名为黎里联合医院,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8年,设齿科,下放部分医务人员到大队任赤脚医生。1970年,南京军区医疗小分队来院开展脾切除手术,医院始设手术室。1973年4月,设X光室。1974年12月29日,医院更名为黎里公社卫生院。1976年6月,卫生院迁至浒泾路南段。1978年3月,成立防保组。
1982年4月,成立院务委员会,同时设副护士长。1983年9月,黎里公社卫生院更名为黎里镇卫生院。1984年,成立党支部。1985年12月25日,经吴江县卫生局同意,卫生院另挂吴江黎里骨伤科医院牌子。是年底,黎里镇卫生院有工作人员8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4人;床位45张,房屋建筑面积1728平方米,固定资产22.71万元。是年,与解放军第一○○医院进行业务挂钩。1987年12月1日,迁址新建工程启用,卫生院迁至人民路。设门诊部、住院部,住院部设内科、外科(包括伤科、五官科)、妇产科3个病区。12月5日,经县卫生局批准床位由45张增加至80张。1988年7月,设B超室。1989年12月,购置救护车1辆。
1990年4月2日,黎里镇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示范卫生院。12月10日,黎里镇卫生院更名为黎里中心卫生院。1991年2月,设五官科。12月,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甲等卫生院。1993年1月,核定床位93张。1999年,全院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
2000年11月,开设肛肠专科门诊。2004年5月,卫生院实行院科两级管理。6月21日,骨伤科被吴江市卫生局认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2005年7月,病区实行中心供氧,同时安装呼叫器。12月,黎里镇北厍卫生院并入黎里中心卫生院,更名为黎里中心卫生院北厍分院。2005年度被评为吴江市诚信单位。2007年9月,防保组改建为预防保健所。是年,被评为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7年底,黎里中心卫生院本部设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骨伤科、痔科、五官科、齿科等临床科室,设放射科、检验科、胃镜室、B超室、中药房、西药房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预防保健所、总务科、财务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内科、骨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5个病区,核定床位113张;北厍分院设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外科、骨伤科、齿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B超科等医技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不分病区,核定床位20张。全院(含分院)职工15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3人;占地面积11519.19平方米,建筑面积8698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80台,固定资产1513.42万元。
黎里中心卫生院北厍分院 1952年3月,芦墟区联合诊所北厍分诊所成立,人员10人,门诊科目有西医内、外、妇产、儿科及中医内、妇科,所址在葛家大院(现梅家墙门西)。1955年,诊所迁至镇东张廷凡家大厅,面积100平方米左右。1957年10月,撤区并乡时,成立北厍联合诊所。1958年底,北厍联合诊所改建为北厍公社医院,1959年1月1日启用印章。是年,由于北厍公社范围内的私人开业医生全部进入医院,人员增至20人,医院增设妇产、针灸、骨伤、齿科、化验室,并在金家坝、梅湾、叶周设分诊所。
1962年7月,金家坝、梅湾分诊所并入金家坝公社医院。1963年4月,更名为北厍联合诊所。1965年,联合诊所迁至水产养殖场,地点在三官堂处,同时租用部分民房。1966年,在县人民医院医疗队帮助下,设手术室。是年,设生产领导小组。1967年,重迁至张家大厅。1973年,又复称公社医院。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北厍公社卫生院。1978年,设住院部,病床18张。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2年11月,建立院务委员会。1983年9月,更名为北厍乡卫生院。1984年,开设计划免疫门诊。1985年底,全院职工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人;床位15张,房屋建筑面积933平方米,固定资产6.92万元。1986年,新建的三层(7开间)门诊住院楼启用。1987年1月,卫生院更名为北厍镇卫生院。
1990年,设B超、心电图室。1995年12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6年,撤销针灸、伤科。1997年,新建的三层医疗综合楼启用。1997年1月,设中药房。10月,设便民西药房。1998年,设五官科。1999年,在黎星村设门诊室,诊疗科目有内、外、妇、检验。
2000年9月起,开展上腹部手术,聘请外院专家开设普外、骨伤科专家门诊。2001年,撤销便民西药房。2002年,撤销五官科。2004年4月28日,北厍镇卫生院更名为黎里镇北厍卫生院。2005年3月3日,撤销产科。12月,黎里镇北厍卫生院并入黎里中心卫生院,更名黎里中心卫生院北厍分院。并入时,北厍分院门诊诊疗科目有内、外、儿、中医、骨伤、齿、妇科,职能科室有防保组、财务室、护理部,医技科室有检验、放射、B超、心电图室、中西药房;住院部不设病区,有病床20张;职工36人;占地面积10667.2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753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2台;固定资产363.42万元,其中房屋205.51万元,专用设备143.63万元。
(四)青云中心卫生院
1952年2月8日,青云联合诊所成立,门诊诊疗科目中医有内、外、妇、儿科,西医有内科、妇产科,设病房、化验室,所址在青云顾家桥。1953年,青云联合诊所成为严墓联合诊所第二分诊所。1958年6月,严墓联合诊所第二分诊所更名为青云民办医院。10月25日,青云民办医院改建为青云公社医院。
1963年4月,更名为青云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5年11月,迁至天亮浜新址。是年设X线室。1968年1月,上级医疗队来院协助工作,设手术室,开展切脾手术。是年,设心电图室。1971年,设骨科。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青云公社卫生院。1976年,设五官科。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3年9月,青云公社卫生院更名为青云乡卫生院。1985年底,全院职工21人,其中卫技人员17人,床位40张,房屋建筑面积2420.30平方米,固定资产23.56万元。是年,实行院科两级管理。1986年,设胃镜室。1989年1月,县卫生局核定床位45张。是年,设B超室。
1990年4月2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定为苏州市示范卫生院。1992年10月,设口腔科。1993年8月14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甲等卫生院。1994年5月8日,青云乡卫生院更名为青云镇卫生院。1995年,设脑彩超室。1999年9月,卫生院迁址新建工程启动。
2000年10月12日,青云镇卫生院上升为中心卫生院。10月25日,新建医疗用房启用,卫生院迁至青云大道。2002年5月1日,桃源镇卫生院改制后,原桃源镇的预防保健工作由青云中心卫生院承担。2003年10月,另挂桃源镇青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2007年,被评为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7年底,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五官科、儿科等临床科室,设放射、检验、B超、心电图、脑彩超、胃镜室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护理部、预防保健科、财务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内、外、妇产3个病区,病床45张;职工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人;全院占地面积13002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851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36台,固定资产1325.86万元。
二、镇卫生院
(一)松陵镇卫生院
1956年,城厢联合诊所成立,人员15人,其中西医内科2人,助产士1人;中医内科7人,外科2人,儿科1人,针灸2人,所址在盛家厍新盛街54号,租用二开间二进民房,面积100多平方米,并在北门开设分诊所。1957年10月,更名为湖滨乡联合诊所。是年,设化验室。后联合诊所一度改称湖滨乡民办医院。1958年9月,湖滨公社成立后,联合诊所更名为湖滨公社医院,医院增设妇产科。1963年4月,更名为湖滨联合医院,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4~1967年,先后在老湖东(今杨湾、清树湾村)南厍、太湖地区(今联团村)及胜利大队(今庞阳村)设4个医疗点,医务人员轮流下乡服务。
1970年5月,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来院帮助开设制剂室,生产输液制剂。1971年,湖滨公社将原红光大队村部土地划拨给医院,是年启动基建。1973年,医院迁至盛家厍(今新盛街),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二层门诊楼建筑面积260平方米,二层住院楼280平方米。1974年7月,设手术室,10月,设X线室。是年设病房,床位20张。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湖滨公社卫生院。是年建立党支部。1977年5月,设眼科门诊。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3年9月,更名为湖滨乡卫生院。1984年下半年,设产科病房,始行住院接产,床位20张。1985年12月5日,湖滨乡卫生院改称松陵镇卫生院。年底,全院职工5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人,床位25张,建筑面积1464平方米,固定资产10.6万元。是年,邀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永林医师开设哮喘专科门诊,张俊才医生侍诊;邀苏州市金阊区医院李金富医师开设中医骨伤科门诊,秦建林医生侍诊;设心电图室;建工会。1986年3月,二层行政楼竣工启用,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二楼为行政办公区,一楼为与县卫生局合办的卫生系统印刷厂,后卫生系统印刷厂停办。1987年上半年,新建二层妇产科住院楼启用,设床位24张,一楼设计划生育门诊、人工流产手术室。6月,开展普外科工作。11月,在石里村设医疗站。1989年7月,县卫生局核定床位为50张。是年设B超室,与心电图合室。
1990年12月,位于下塘街的原松陵镇人民政府办公用房(今中山北路39号)划拨给卫生院,卫生院投资18万元,进行改扩建,翌年5月,搬入新址。1992年6月,设泌尿系震波碎石室。10月,开展摄片、胃肠造影透视、肾盂造影摄片等。是年开设西环路鲈乡医疗站。1993年1月起,市卫生局核定床位为65张。1994年8月,设中药房。是年,制剂室停办。1995年12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是年,建污水处理站,震波碎石室停业。1997年11月,设口腔科。1998年3月,设老干部局医务室。7月,设五官科(含眼科)。
2003年5月,市第一人民医院水乡门诊室转交松陵镇卫生院。2004年12月,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年,设体检科,并先后设水乡社区卫生服务站、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医务室、花港社区卫生服务站。2005年1~9月,先后在泰山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吴江宾馆、松上电子有限公司、吴江市高级中学等单位设医务室。12月8日,松陵镇八坼卫生院并入松陵镇卫生院。年底,松陵镇卫生院本部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固定资产747.46万元。2006年9月27日,松陵镇卫生院本部搬迁至松陵镇流虹西路原电大校舍,改建共投资2300万元。10月18日,举行新院揭牌仪式。11月,开展妇女乳腺病诊治。12月7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月,设亚迪欧光电元件苏州有限公司医务室。2007年6月,松陵镇卫生院通过江苏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验收。
2007年底,松陵镇卫生院本部设西医内科(含内分泌、哮喘专科)、西医外科、妇产科、口腔科、五官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骨伤科、针灸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预防保健科、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科、体检科、中西药房、财务科、后勤保障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3个病区,核定床位105张;分院设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外科、口腔科、骨伤科等临床科室,设放射、检验、B超、心电图、中西药房等医技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内科、外科、妇产科3个病区,床位40张。全院(含分院)职工15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3人;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771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55台,固定资产2485.79万元。
松陵镇卫生院八坼分院 1952年,八坼镇联合诊所成立,人员12人,其中西医内科2人,助产士1人;门诊诊疗科目有中医内、外科和妇产科,中医内科4人,外科2人;实习生3人;所址在航东街永宁桥堍,用房为公房。1956年8月,设化验室。1958年3月,设伤科、针灸科、齿科。4月,成立血吸虫病治疗组。9月25日,八坼镇联合诊所改建为八坼公社医院。1963年4月,更名为八坼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0月,设病房,床位12张,始收治住院病人。
1970年4月,在南京铁道医学院医疗小分队的支持下,设手术室,开展切脾手术。1972年6月,成立党支部。10月,迁址新建的门诊、病房用房(平屋各1座)启用,设内、外、妇产病房,病床24张,院址在八坼大桥西堍。12月29日,更名为八坼公社卫生院。是月,设X线室。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1年8月,成立工会。1982年5月,设团支部。1983年9月,更名为八坼乡卫生院。1986年9月,设中药房。是年,针灸科停诊。1988年7月,八坼乡卫生院更名为八坼镇卫生院。1989年5月,设B超室。
1990年4月2日,八坼镇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定为示范卫生院。1993年1月,核定床位56张。3月,迁入通联路镇北桥堍新址。是年,住院部始设病区。1995年7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9年12月,全院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共投资12万元。
2000年1月,设心电图室。10月12日,八坼镇卫生院改为松陵镇八坼卫生院。2001年3月18日,在八坼经济开发区建造的分诊所(二层楼)开诊。5月,对部分科室进行科、组长竞聘上岗,实行院、科两级管理。2002年9月,病房安装呼叫系统。是年,卫生院另挂八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开展社区卫生工作。2005年12月8日,松陵镇八坼卫生院并入松陵镇卫生院,更名松陵镇卫生院八坼分院。并入时分院职工42人;门诊诊疗科目有内、外、妇产、口腔、中医伤科,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内、外、妇产3个病区,有病床56张;医技科室有检验、放射、B超、心电图室;占地面积5336.6平方米,建筑面积3113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2台;固定资产290.06万元,其中房屋130.95万元,专用设备123.67万元。
(二)同里镇卫生院
1950年10月,同里产科联合诊所成立。1952年1月,同里镇卫生工作者协会吸收产科联合诊所人员,发起成立同里联合诊所筹备委员会。5月28日,同里联合诊所开业,参加联诊33人,诊所内设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产科、耳鼻喉科、眼科、牙科、皮肤花柳科等,所址在东溪街红塔埭永安桥堍陈宅(56号),诊所用房为租用公房,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1953年4月1日,设杨家村妇幼保健站。1954年8月,设化验室。1955年4月,设竹行街闵家湾分诊所。1956年7月,设杨家村医疗站。1957年,在同里乡、屯村乡设分诊所。1958年9月8日,同里联合诊所更名同里镇民办医院,同里乡、屯村乡分诊所亦更名为民办医院。是年,在同里乡钱家厍、乌浦港村,屯村乡五厍浜、洋溢港村设立医疗站。1959年6月,同里镇民办医院改建为同里公社医院。7月21日,启用新印章。9月,医院开设内、外科病房,设床位42张,其中简易病床30张。
1962年10月,设X线室。1962年,设针灸推拿科。1963年4月,更名为同里联合医院,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72年5月,设精神病科。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同里公社卫生院。1978年3月,设防保组。是年,设心电图、A超室。1979年,设制剂室。是年12月30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在精神病科基础上成立吴江县精神病院,对内称精神病科,与卫生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83年3月1日,江苏省卫生厅、省编委核定吴江县精神病院床位80张,人员编制72人。9月,同里公社卫生院更名为同里乡卫生院。1985年5月,住院部设内、外、精神病3个病区。12月5日,县卫生局明确同里乡卫生院为同里中心卫生院。1991年6月,设B超室。1993年,撤销制剂室。1995年12月28日,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定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6年10月,建造了污水处理站。1998年3月,在中川路开设方便门诊。1999年6月29日,吴江市卫生局撤销县精神病院,卫生院内仍设精神病科。
2000年10月12日,同里中心卫生院更名为同里镇卫生院。2003年3月,另挂同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同月,中川路方便门诊更名为东新社区卫生服务站。2004年2月4日,撤销产科。4月,设胃镜室。7月,市第一人民医院庞山湖门诊室转交同里镇卫生院。2005年8月,精神病科并入吴江市康复医院。12月,东新社区卫生服务站停办。2006年1月28日,同里镇卫生院迁址至同里镇迎燕桥东堍南侧。3月,卫生院聘用苏州市中医医院8位高年资医师开设中医内科、骨伤科。同时增设中药房,开展中药配方和代客煎药业务。9月,开设康复病区。12月7日,被评为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9月,吴江经济开发区三里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委托同里镇卫生院管理。2007年底,该院设西医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口腔科和中医内科、外科(皮肤病)、儿科、痔(肛肠)科、骨伤、针灸、推拿、理疗等临床科室,设检验、放射、B超、心电图、胃镜室等医技科室,设预防保健、财务、后勤保障等职能科室;门诊设全科门诊室,住院部设2个康复病区,核定床位35张,实际开放78张;职工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人;万元以上设备36台,固定资产1012.59万元。老院址占地面积4016.1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957.78平方米。
(三)同里镇屯村卫生院
1957年,同里联合诊所在屯村乡设立分诊所,所址在屯村港南面石家民宅。1958年9月,同里联合诊所屯村分诊所更名为同里镇民办医院屯村民办医院,门诊诊疗科目有中医内、外科,西医内、外、妇产科,设药房、化验室。1959年6月17日,屯村民办医院更名为屯村公社医院。1963年4月,更名为屯村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6年,花费1800元买下租用民房。1967年5月,医院迁至屯村大街。是年,设病房,病床5张。1968年6月,设手术室。1969年,医务人员下放大队,创办大队合作医疗站。
1971年,下放人员回所。1973年7月,设X线室。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屯村公社卫生院。是年共有职工26人。5月,卫生院与兽医站成立联合党支部。1978年3月,设防保组。1983年9月,屯村公社卫生院更名为屯村乡卫生院。1985年2月,成立工会。是年底,全院职工1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人,床位12张,建筑面积1176平方米,固定资产8.67万元。1986年3月,设针灸、伤科。
1992年9月,屯村乡卫生院更名为屯村镇卫生院。10月,设B超、心电图室。1994年2月,针灸科停设。6月,设便民药房。1995年12月28日,屯村镇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7年9月,设五官科。1998年,聘请苏州市眼耳鼻喉科医院滕淼芬每周三上午来院坐诊。
2002年5月16日,屯村镇卫生院更名为同里镇屯村卫生院,7月1日启用印章。2004年2月4日,撤销产科。9月15日,该院被确定为苏州市慢病防治试点单位。2006年4月,省卫生厅赠送电子胃镜1台,翌年3月,设胃镜室。2007年7月,设康复病区,病区安装了呼叫系统、空调、闭路电视、卫生设施。康复病区开设后,先后聘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陆振玉主任医师、血液科顾庆礼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林兆奋主任医师为长年医学顾问。8月,设口腔科。9月,设病员食堂。12月,新改造的计划免疫门诊启用。
2007年底,卫生院设内科、外科、妇科、产科门诊、五官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室、B超室、药房等医技科室,设防保组、会计室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普通和康复2个病区,核定床位15张,实际开放30张;职工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人;全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028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9台;固定资产187.26万元。
(四)汾湖镇金家坝卫生院
1952年3月,芦墟区联合诊所在金家坝设医疗站。1957年10月,在金家坝医疗站基础上成立金家坝联合诊所,租用褚根生家房屋为所址。1958年5月,金家坝联合诊所与龙泾医疗组(站)合并成立龙泾联合诊所,所址设在龙泾村,在金家坝联合诊所原址设分诊所。1959年,龙泾联合诊所金家坝分诊所更名为北厍公社医院金家坝分诊所,同时北厍公社医院设梅湾分诊所。
1962年7月,北厍公社医院金家坝、梅湾分诊所合并成立金家坝公社医院,院址在金家坝分诊所原址。8月19日,莘塔公社医院在人力和物资上支援金家坝医院。1963年4月,更名为金家坝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8月,联合诊所所址迁至金南山家,有房屋4间,门诊诊疗科目有中医内、外、针灸科,西医内科。1965年12月,迁至集镇西街(原寺庙位置)自建房内。1967年,设化验室。1969年,设手术室、X线室、病房(病床10张)。
1970年7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医疗小分队来所开展晚期血吸虫病脾切手术及上腹部急症手术。1973年8月,吴江县人民医院医疗小分队来所帮助工作。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金家坝公社卫生院。1978年3月,设防保组。1980年10月,成立党支部。1983年9月,金家坝公社卫生院更名为金家坝乡卫生院。1984年10月,设计划免疫门诊。1985年底,全院职工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人,床位16张,建筑面积1324.3平方米,固定资产9.52万元。1986年10月,设病床25张。1988年11月,添置自动洗胃机1台。
1990年5月,设B超、心电图室。1994年2月,金家坝乡卫生院更名为金家坝镇卫生院。1995年12月28日,金家坝镇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6年2月,设杨文头村分诊所。9月,建污水处理设施。
2000年9月,设耳鼻咽喉、眼、口腔科。2001年3月,实行院科两级管理。2003年3月,卫生院另挂金家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2004年2月4日,金家坝镇卫生院撤销产科。4月28日,金家坝镇卫生院更名为芦墟镇金家坝卫生院。2005年10月,市卫生局下拨500毫安X线机1台。2006年10月,芦墟、黎里镇合并成立汾湖镇,芦墟镇金家坝卫生院依例更名为汾湖镇金家坝卫生院。2007年7月,院部等行政办公室迁至原金家坝镇工业公司办公楼的二、三层(14间)。2007年底,该院设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针灸科、伤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B超、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设防保组、财务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不分病区,有床位25张;职工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人;全院占地面积2347.1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081.27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5台;固定资产193.59万元。
(五)平望镇梅堰卫生院
1952年4月,梅堰联合诊所成立,租用民房4间,开设中医内、外科及妇产科门诊,所址在下塘桥西堍。1958年5月,平望联合医院到梅堰组建平望联合医院梅堰民办医院,梅堰联合诊所并入该院,院址在下塘油车桥旁,租用民房8间。6月1日,梅堰民办医院开业,诊疗科目有内、外、儿、妇产、针灸等科。1959年1月,梅堰民办医院更名为梅堰公社医院。2月,院址迁至上塘,租用民房10间。3月,设化验室。
1963年4月,更名为梅堰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7月,设秋泽、庙头分诊所。11月,在上塘镇东新建医疗用房(两排平房12间)竣工,搬入新址。1965年,始设病房,床位6张。1969年,所内2/3的医务人员下放大队,创办合作医疗站。
1971年7月,下放人员全部回所,办医形式采用与大队赤脚医生上下轮换制。1972年6月,设手术室。1973年5月,设X线室。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队来院指导医疗工作。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梅堰公社卫生院。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0年,撤销革命领导小组。1983年9月,梅堰公社卫生院更名为梅堰乡卫生院。1984年5月,开设计划免疫门诊。1985年底,梅堰乡卫生院房屋建筑面积778平方米,固定资产5.11万元,床位19张,职工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人。1988年3月,卫生院搬入梅新街西端新址,新院有二层门诊住院综合楼、职工宿舍楼各1幢及辅助平房。1988年5月,开设痔科、结核病防治门诊。7月,梅堰撤乡设镇,梅堰乡卫生院更名为梅堰镇卫生院。8月,开展X线胸片检查。11月,内科成功抢救1例重症肺心脑病患者。1989年7月,县卫生局调整床位为30张。
1990年4月2日,梅堰镇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定为示范卫生院。1991年3月,设B超、心电图室。1995年6月初,开设母婴同室病房。7月28日,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苏州市医院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国家一级乙等镇卫生院。10月通过爱婴医院考核验收。1997年6月,设皮肤、性病科,8月设口腔科。1998年7月,妇产科建独立病区。1999年,外请施仲英老中医开设中医门诊,开设中药房。
2001年4月,开展骨科手术。5月,住院部安装中心呼叫系统。2002年上半年,开设康复病区。8月,另挂梅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2003年11月,中医门诊及中药房撤销。2004年4月28日,梅堰镇卫生院更名为平望镇梅堰卫生院。2006年1月,新建的三层医疗楼启用。2月,设药批组和中心药库。6月,开展社区老人健康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8月,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2007年4月,恢复病员食堂。8月,计划免疫门诊达到苏州市规范化标准。
2007年底,卫生院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中医外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药技科(药房、心电图超声室)等医技科室,设财务科、后勤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综合、妇产2个病区,核定床位42张;全院职工4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人;占地面积1922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609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9台,固定资产291.89万元。
(六)七都镇卫生院
1953年2月,吴溇联合诊所成立,参加人员8人,总诊所设在吴溇集镇西,诊所面积110平方米,门诊诊疗科目有中医内、外科,西医内、外、儿科,在陆家港、隐读、寺兜设立分诊所。1958年9月,七都人民公社成立,吴溇联合诊所改建为七都公社医院,门诊科目有中医内、外、妇科、针灸,西医内、外、儿等科。1963年4月,更名为七都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
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七都公社卫生院。是年,新建平房21间启用,医院迁至广场路,始设病房、X线室、化验室,有病床20张,固定资产3.16万元,工作人员19人。1978年3月,设防保组。1983年9月,更名为七都乡卫生院。1985年下半年,迁址新建的二层门诊楼、二层综合楼启用,卫生院迁至望湖南路(今湖中路)。是年,设手术室。年底,全院职工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人,床位30张,房屋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固定资产21.11万元。
1991年,建行政楼,设B超、心电图室。1992年9月,七都乡卫生院更名为七都镇卫生院。1995年9月,设胃镜室。7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7年,设心田湾分诊所。1999年3月,设前浜兜分院。
2000年,前浜兜分院改建为前浜兜社区卫生服务站;七都镇卫生院另挂七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2007年底,该院设内科、外科、妇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心电图室、B超室、胃镜室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护理部、预防保健科、财务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不分病区,核定床位24张;职工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人;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838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3台,固定资产526.62万元。
(七)七都镇庙港卫生院
1952年10月,庙港联合诊所成立,参加联诊人员6人,所址在庙西街,租用沈宅民房2间,成立初期资产仅几百元,诊疗科目有内、外、儿、妇科。1954年,在楝树港设分诊所。1958年9月,庙港联合诊所改建为庙港公社医院,人员发展到十几人,设观察床数张,资产上千元。
1963年4月,更名为庙港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5年,设化验室。1967年,吴江县人民医院下乡医疗队来院帮助工作。是年设手术室。1970年,陆家港医药门市部并入庙港联合诊所,联合诊所始设中药房。1970~1971年,南京铁道医学院医疗小分队来所指导血防工作,开展切脾手术。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庙港公社卫生院。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1年,卫生院迁至庙东街自建房内,并设X线室。1983年9月,庙港公社卫生院更名为庙港乡卫生院。1985年,全院有职工27人,其中医务人员23人,床位20张,房屋建筑面积1485平方米,固定资产14.50万元。1986年,设B超室,建出租房128平方米。
1992年9月,庙港乡卫生院更名为庙港镇卫生院。1993年3月,设儿科。1994年,设口腔科。是年,该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甲等卫生院。
2002年12月,配备救护车。是年,卫生院另挂庙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2003年,实行院、科两级管理。2004年2月4日,撤销产科。4月28日,庙港镇卫生院更名为七都镇庙港卫生院。2006年底,设小儿输液室。
2007年底,卫生院设内科(儿科)、外科、妇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设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B超室等医技科室,设财务后勤科、预防保健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内、外、妇3个病区,核定床位24张;职工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人;卫生院占地面积2578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815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3台,固定资产356.91万元。
(八)横扇镇卫生院
1952年10月8日,横扇联合诊所开业,参加联诊人员8人,门诊诊疗科目有中医内科,西医内、外、妇、儿科,设观察床位,所址在镇港北西市宋宅。1958年9月,横扇联合诊所改建为横扇公社医院。是年,设化验室、针灸科、病房,病床12张。1959年,设痔外科。
1961年5月,横扇妇幼保健站并入横扇公社医院。1963年4月,更名为横扇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4年,在东风、先锋大队设医疗点。1966~1968年,有13名医务人员下放大队当赤脚医生。1969年,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吴江县人民医院、吴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站的4名医务人员下放来院工作。
1971~1972年,先后由解放军第一○一医院、省工人医院血防医疗小分队协助建立手术室,开展晚期血吸虫病切脾手术及计划生育手术。1973年,设X线室。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横扇公社卫生院。是年,在港南西市玉丰酱园旧址翻建门诊、病房用房,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当年卫生院迁入新址,下放人员全部返回卫生院,上级单位下放人员亦全部调回。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3年9月,横扇公社卫生院更名为横扇乡卫生院。1984年,设儿保、计划免疫门诊。1985年7月1日,迁至港南西市新址。是年,实行院、科(组)两级管理。年底,全院有职工4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8人;床位30张,房屋建筑面积1897平方米,固定资产24.85万元。1987年,设口腔科。
1990年4月2日,横扇乡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定为示范卫生院。1991年4月,卫生院与横扇乡缫丝厂、化工厂、联华丝织厂签订协议,联合设置特约病房,方便厂方职工就医。1992年6月27日,设B超室。11月,横扇乡卫生院更名为横扇镇卫生院。1995年7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
2000年,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2002年,口腔科独立开设诊所,脱离卫生院。2005年,卫生院另挂横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12月,就地建造的四层门诊楼竣工,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2007年,被评为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7年底,卫生院设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科室,设放射科、检验室、心电图室、B超室、中药房、西药房等医技科室,设护理部、预防保健部、后勤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不分病区,核定床位25张,实际开放25张;职工4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人;占地面积335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623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6台,固定资产610.32万元。
(九)横扇镇菀坪卫生院
1958年10月,吴江县卫生科抽调5名医务人员组成菀坪联合诊所。1962年,菀坪联合诊所改建为菀坪公社医院。1963年4月,更名为菀坪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是年,人员增加至9人。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菀坪公社卫生院。1978年3月,设防保组。是年设病房,病床15张。1979年11月,卫生院迁至人民桥西堍直渎港边。是年,有职工22人,床位15张。
1983年9月,菀坪公社卫生院更名为菀坪乡卫生院。1985年底,全院职工18人,其中卫技人员12人;床位18张,房屋建筑面积1593平方米,固定资产14.95万元。
1990年下半年,开展B超、心电图、X线摄片业务。1992年,在苏州市沧浪区医院支持下,开展上腹部手术。1993年,卫生院成立党支部。是年,成功抢救蛛网膜下腔出血女病人1例。1994年2月,菀坪乡卫生院更名为菀坪镇卫生院。1995年7月28日,菀坪镇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6~1998年,聘请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蒋创开展妇产科手术。
2004年1月,实行院、科两级管理,设临床科、护理部、医技科、防保后勤科、财务科5科。2月4日,撤销产科业务。3月16日,另挂菀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4月28日,菀坪镇卫生院更名为横扇镇菀坪卫生院。10月,成立老年病治疗科。翌年,经市民政局批准在院内成立老年病护理院,常住病人50人左右。
2005年底,卫生院有职工18人,其中中级卫生技术人员2人。2007年底,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影像科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防保后勤科、财务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不设病区,核定床位15张(不包括老年病护理院床位);职工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人;占地面积4024.66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287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0台,固定资产251.77万元。
(十)盛泽镇南麻卫生院
1956年6月,南麻联合诊所成立,人员4人,其中中医3人,西医1人,所址在鱼池滩徐宅内,租用房屋4间,约100平方米。1959年,更名为坛丘公社医院南麻分院,人员增至5人。1962年6月,更名为南麻公社医院,人员11人,门诊诊疗科目有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妇产科,设化验室。9月10日启用公社医院印章。1963年4月,更名为南麻联合诊所,后又复称公社医院。
1972年1月,迁至南麻影剧院西首政府提供的公房。1974年,设病房、X线室。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南麻公社卫生院。1977年,设病房、手术室。1978年3月,设防保组。1983年9月,南麻公社卫生院更名为南麻乡卫生院。1986年,门诊科目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1987年,设院务委员会、急诊科。是年设科主任,实行院、科两级管理。1989年5月,设B超室、纤维胃镜室。
1990年7月,设口腔科。1992年9月,南麻撤乡建镇,南麻乡卫生院更名为南麻镇卫生院。1995年3月,设皮肤科。7月28日,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苏州市医院评审委员会评为一级乙等镇卫生院。1996年1月,设血液透析室。4月,始购救护车。1997年11月,引进脑彩超。1998年8月,设眼科、耳鼻咽喉科。10月,设党支部。2000年3月,设儿科。2004年2月,实行院、科两级管理。4月28日,南麻镇卫生院更名为盛泽镇南麻卫生院。2005年,在恒力集团内开设门诊部,诊疗科目有内、外科。2006年3月,吴江市卫生局调整卫生资源,血液透析室停办,人员、设备并入市第二人民医院。
至2007年底,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B超室、脑彩超室等医技科室,设护理部、预防保健科、财务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不分病区,核定床位40张;职工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6人;占地面积2019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943平方米,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5台,固定资产827.48万元。
(十一)桃源镇铜罗卫生院
1952年2月8日,严墓联合诊所成立,参加联诊11人,所址在铜罗镇胜利街水沿滩,租用民房110平方米。1953年,严墓联合诊所设化验室,配备护理人员,人员增至19人;门诊科目西医有内科,中医有内、外、儿、喉、妇、痔科,设简易病床5张;并在桃源、青云设分诊所。1954年,设手术室。1957年,设X线室。1958年6月,桃源、青云分诊所脱离严墓联合诊所。1959年4月20日,严墓联合诊所更名为铜罗公社医院,人员34人。1959年,设妇产科。
1960年,设手术室。1961年5月,铜罗妇幼保健站并入铜罗公社医院。是年,收中医学徒9人。1963年4月,更名为铜罗联合医院,后又复称公社医院。1968年,设口腔科。1969年,北街诊所并入,医院曾改名立新医院。1973年,设妇产科、齿科。1974年12月29日,更名为铜罗公社卫生院。1978年3月,设防保组。
1983年9月,更名为铜罗乡卫生院。1985年11月,卫生院另挂铜罗痔瘘医院的牌子;年底,全院职工4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1人,床位79张,房屋建筑面积1912平方米,固定资产18.44万元。1988年7月,更名为铜罗镇卫生院。1989年1月,县卫生局核定床位为60张。
1990年3月13日,核定床位为70张。4月2日,铜罗镇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定为苏州市示范卫生院。1992年,设B超室。1995年7月28日,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1998年,引进纤维胃镜。
2002年5月,卫生院迁至镇东路228号。是年,设五官、骨伤科。2004年4月28日,铜罗镇卫生院更名为桃源镇铜罗卫生院,另挂桃源镇铜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6月21日,痔瘘科被吴江市卫生局认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2007年,被评为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至2007年底,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痔科、中医科、皮肤科、骨伤科等临床科室,设检验科、X线室、心电图室、B超室、胃镜室、药剂科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预防保健科、卫生管理、财务科、后勤科等职能科室;门诊部设全科诊室,住院部设痔科、综合等2个病区,核定床位58张,实际开放58张;职工5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人;占地面积11465.52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53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8台,固定资产588.92万元。
第五节 门诊部
一、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
1995年10月,吴江市卫生防疫站门诊部成立,诊疗科目有西医内科和中医内科,地址在卫生防疫站内,医疗服务向社会开放。2002年4月,市卫生防疫站撤销,成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更名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
2007年6月1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更名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地址在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流虹门诊部原址。该门诊部除医疗服务外,又增加了预防保健的功能。医疗服务有西医内科、中医内科、皮肤性病科,长年聘请苏州市、吴江市退休资深专家坐诊;预防保健服务有预防性健康检查(办理健康证明)、职业健康监护(有职业危害岗位工人的岗前、在岗、离岗体检)、预防接种、消毒杀虫及经营各种消毒、杀虫药剂等。2007年底,门诊部有卫生技术人员13人;设门诊室、检验室、X线室、B超室、心电图室、药房(中、西药)、煎药室、体检室、预防接种室等;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
二、吴江博爱门诊部
2002年7月1日,吴江博爱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医疗美容,设检验、B超室、心电图、药房等医技科室,设行政室、财务室等职能科室。地址在松陵镇鲈乡南路。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2005年7月,门诊部增设中医内科、肛肠科、妇科、耳鼻咽喉科等诊疗科目。
2007年9月,门诊部迁至松陵镇中山北路。2005年7月至2007年底,门诊部各类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5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人;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5台,固定资产200万元。
三、吴江市中医医院流虹门诊部
2002年10月,市中医医院在松陵镇开设流虹门诊部,诊疗科目有中医内科、中医妇科、针灸科、外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等,设X线室、B超室、化验室、中药房、西药房、煎药室等医技科室。医疗用房为租用房,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工作人员早出晚归,轮流值班。2005年7月,市中医医院并入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更名为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流虹门诊部。2006年10月,更名为吴江市中医医院(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流虹门诊部。2007年6月,该门诊部停办。
四、吴江同济门诊部
2002年10月28日,吴江同济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中医内科,设检验、B超室、心电图、中西药房等医技科室。地址在盛泽镇舜湖西路,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
自开业至2007年底,门诊部各类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人,房屋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8台,固定资产300万元。
五、吴江中山门诊部
2003年9月28日,吴江中山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科、中医内(儿)科、五官科、皮肤科,设检验室、影像室(X线、B超),中、西药房等医技科室,设办公室、财务科等职能科室。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开办单位为上海中硕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在松陵镇江兴西路,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
自开业至2007年底,门诊部各类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人;房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9台,固定资产260万元。
六、吴江盛泽康达门诊部
2003年10月8日,吴江盛泽康达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内科,设检验、B超室、药房等医技科室。地址在盛泽镇汽车站三楼,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自开业至2007年底,门诊部各类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人;房屋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台,固定资产10万元。
七、吴江华夏门诊部
2004年3月12日,吴江华夏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内(妇)科,设检验室、影像室(B超、心电图),中、西药房等医技科室,设行政室、策划室、财务室等职能科室。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地址在松陵镇交通路,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
自开业至2007年底,门诊部各类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人;房屋建筑面积1645.39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4台,固定资产180万元。
八、吴江盛泽人民门诊部
2004年6月28日,吴江盛泽人民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内科、五官科、口腔科,设检验室、影像室(X线、B超、心电图),中、西药房等医技科室。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由苏州市华聚投资有限公司开办,地址在盛泽镇东方大街,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
自开业至2007年底,门诊部各类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人;房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4台,固定资产150万元。
九、吴江盛泽盛浙口腔门诊部
2005年5月18日,吴江盛泽盛浙口腔门诊部开业,该门诊部为民营口腔专科医疗机构,地址在盛泽镇舜湖西路,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
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人;房屋建筑面积156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6台,固定资产31万元。
十、吴江东方门诊部
2005年9月28日,吴江东方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内科,设检验室、影像室(B超)、药房等医技科室;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地址在盛泽镇舜新南路,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
2007年9月,门诊部增设口腔科,其他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人;房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3台,固定资产110万元。
十一、吴江盛泽开诚门诊部
2005年10月9日,吴江盛泽开诚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五官科、皮肤科等,设检验室、影像室(B超)、药房等医技科室和办公室1个职能科室。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地址在盛泽镇南环路,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
自开业至2007年底,门诊部各类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人;房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5台,固定资产120万元。
十二、吴江盛泽友好门诊部
2006年4月8日,吴江盛泽友好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中医内科,设影像室(B超)、药房等医技科室;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开办单位为上海豪隆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地址在盛泽镇西环路,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
2007年6月,门诊部增设检验室,其他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2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人;房屋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5台,固定资产20万元。
十三、吴江仁爱门诊部
2006年8月20日,吴江仁爱门诊部开业,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内科,设检验室、影像室(B超),中、西药房等医技科室,设护理部、导诊部等职能科室;该门诊部为民营医疗机构,地址在松陵镇中山北路,门诊部用房为租用房。
自开业至2007年底,门诊部各类科室无变动。2007年底,有工作人员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人;房屋建筑面积9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0台,固定资产100万元。
第六节 社区卫生服务站
行政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在合作医疗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9年起,吴江县推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队设合作医疗站,逐步培养和配备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生产队配备卫生员、接生员,以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
1971年,全县有赤脚医生1326人(女性516人),生产队卫生员6351人(女性3693人)。1975年,526个大队中有524个大队医疗站,有赤脚医生1250人(女性507人),生产队卫生员5155人,农村接生员342人。1979年,有赤脚医生1185人(女性498人)。
1980年起,县内逐步取消生产队卫生员和生产队接生员岗位。1983年,大队合作医疗站改称村卫生室。1984年上半年起,开展合格村卫生室创建活动。1984年12月,江苏省卫生厅统一组织“乡村保健医生考试”,全县有271名赤脚医生成为县内首批乡村保健医生。1986年7月,赤脚医生改称乡村保健员。1988年,有327名乡村保健员经苏州市卫生局统考,获得乡村保健医生证书。是年,乡村保健医生人数占队伍总数的80%。1989年,全县有村卫生室480个,占应建村总数的90%,其中合格村卫生室324个;共有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1063人(女性498人)。松陵、同里、八都、横扇、平望、震泽、铜罗等乡镇的村卫生室均达到合格村卫生室标准。
1990年4月2日,青云乡金光、水家港村,八坼镇农创、友谊村,横扇乡星字湾、姚家港村,铜罗镇集贤、旺家村,梅堰镇庙头、三官桥村,盛泽镇兴桥、胜天村,震泽镇范家坝、众安桥村,黎里镇黎东、西阳村16个村的卫生室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是年,全县551个村,设卫生室527个,其中集体办463个,个体办64个。1991年,全县集体办村卫生室有489个,占应建村卫生室总数的98.60%,合格村卫生室达431个,占卫生室总数的77.45%。1992年初起,开展甲村卫生室创建工作。是年12月25日,平望镇公联村,同里镇文安村,梅堰乡联合村,黎里镇黎东村,松陵镇庞北、庞东村等6个村卫生室被评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1993年底,全市累计创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18个,吴江市示范村卫生室12个,甲级村卫生室84个。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队伍新老交替,再加上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岗位吸引力减小,少数人员离队等原因造成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队伍人数逐年减少。1993年,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969人,比上年减少34人。为巩固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队伍,有8个镇建立了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退休养老制度。
1994年2月21日,梅堰镇龙北村,七都镇叶港村,平望镇溪港、庙扇村,盛泽镇庄塔村,同里镇辽浜村,横扇镇厍港村,松陵镇吴模村,金家坝镇羊笔港村,黎里镇汤角村,震泽镇齐心、金星村等12个村卫生室被评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是年,全市有521个行政村集体创办卫生室,占村总数的99.2%;梅堰镇有80%的村卫生室建成标准较高的甲级村卫生室,铜罗镇甲级村卫生室比例巳达60%以上。1995年3月1日,黎里镇乌桥村、梅堰镇庙头村、盛泽镇南霄村卫生室被评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是年,创建甲级村卫生室73个,全市甲级村卫生室总数150个,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队伍比上年增加19人,共有936人。
1996年,创建甲级村卫生室109个,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总数940人。1993~1996年,经吴江市卫生进修学校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培训班培训后,全市领取江苏省卫生厅统一印发的培训合格证的共有323人。1997年,平望、黎里、桃源镇在中心村位置建成一批“三间六室”(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消毒室、盥洗室)的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是年底,全市甲级村卫生室累计272个,占村卫生室总数的52%,其中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累计41个,占村卫生室总数的7.8%。1998年,新增甲级村卫生室32个,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2个,全市甲级村卫生室累计304个,占村卫生室总数的58.3%,其中达到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标准的有43个,占村卫生室总数的8.3%,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增加至960人;全市有13个镇,244个村,435名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办理了养老保险;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初训班结业30人,复训班结业145人。
2000年,启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七都镇卫生院前浜兜分院更名为前浜兜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周围3个村,这是全市第一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盛泽医院目澜门诊部更名为目澜社区卫生服务站,这是全市第一个市镇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年,七都镇卫生院另挂七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这是全市第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1年,吴江市实行行政村撤并。年底,全市397个村中,共有原村卫生室508个,乡村保健医生(保健员)1004人,其中乡村保健医生755人。2002年7月,市第一人民医院鲈乡门诊部改建为鲈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内设西医内科、中医康复门诊室、计划生育指导咨询、健康教育室、康复训练房等。是年,继续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明确村卫生室要逐步撤并,建立村社区卫生服务站。2003年,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要求,对全市800余名乡村保健医生进行了全科医学培训。是年,市第一人民医院鲈乡门诊部更名为市第一人民医院鲈乡社区卫生服务站。2004年,进一步加强对镇村一体化管理的调研,强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村级卫生组织管理由原镇农村卫生所管理改革为由建制镇卫生院管理。2006年初,市卫生局制定《吴江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吴江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办法》等文件,统一印制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台账、制度,统一制作社区卫生服务站标牌。全年,市财政投入1290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市财政投入社区卫生服务资金1229万元,其中用于网络建设596万元,队伍建设238万元;全面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在2005年完成全市在职注册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和一次性补贴后,协助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吴江市乡村医生管理暂行办法》,乡村医生聘用工作已全部完成,初步实现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五统一”(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药品调拨、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工作规范、统一报酬考核)规范化管理,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派责任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全年培训了全科医师40名、社区护士36名,完成了142名乡村医生转岗培训和500名乡村医生轮训,开展社区医护人员继续教育。2007年底,全市有市镇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55个,其中有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被评为苏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聘用乡村保健医生654名(表1—6、1—7)。
表1—6 2007年底吴江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1—7 2007年底吴江市市镇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览表
续表
第七节 医务室
1959年,有学校医务室3个,医士3人。1962年,吴江、平望2所中学设医务室,医士2人。1963年,新增新光、新联厂保健站1个。1971年,全县工业及其他部门有医务室9个,有工作人员16人,均为卫生技术人员。1973年,全县有吴江化肥厂、五一纺机厂、红旗布厂、红卫丝织厂、平望农机厂、震泽丝厂、东风丝织厂、东方红印染厂等8所全民厂,松陵机械厂、吴江并线厂、盛泽并线厂、群力织布厂、金属线材厂、盛泽机床厂、新民丝织厂、吴江电机厂等8所集体厂及八坼苗圃、庞山湖农场2个场圃设医务室,共有卫技人员31人,内有医生11人,护士5人,其他15人。上述全民工厂及黎里砖瓦厂还配备不脱产红工医16人。1976年底,工厂有红工医40人,1979年,工业部门精减医务室初级卫技人员,到车间当红工医。
1980年,工厂医务室增加医务人员71人。1987年,全县工业及其他部门有医务室74个,有工作人员117人,均为卫生技术人员。1988年起,工业及其他部门医务室增加管理人员。1989年,县卫生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印发《关于开展全县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核实登记的通知》,对工业及其他部门医务室进行整顿验收,取缔47所。是年起,开展合格医务室创建活动。
1991年,县卫生局批准县供电局等36个医务室进行登记,并编入省卫生厅数据库。1993年12月15日,吴江市卫生局批准吴江宾馆成立医务室。是年,全市工业及其他部门有医务室38个,有工作人员1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2人。1994年1月8日,吴江市卫生局批准建立吴江新华丝织厂卫生所。1997年,全市工业及其他部门有医务室28个,有卫生技术人员86人。企业改制以后,有些企、事业单位停办医务室,或请当地医疗单位开设。1999年,全市工业及其他部门有医务室19个。2002年,全市工业及其他部门有医务室26个。2004年,全市工业及其他部门有医务室32个。2005年,全市工业及其他部门共有医务室35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登记在册医务室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