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平望镇志 >> 第八卷 医药卫生

第八卷 医药卫生

2012/12/23 17:31:11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913

  

建国前,区、乡公所虽常有决议案办理清道,也曾雇佣清道夫打扫街道,搞些市政卫生,但总因经费短缺而时断时续以致街衢闾巷垃圾成堆,夏天蚊蝇成群,伤寒、霍乱、麻疹、疟疾等传染病流行,死亡者甚多。

民国13年(1924)后,平望成立吴江县中医公会平望分会,会长秦东园兼任理事、吴江县中医师和检定委员以及平望镇夏令施诊所负责医师。镇上先后开设良济医院、仁爱医院、平望医院三所私立医院。

民国26年(1937)前后,平望镇有秦东园、王二仁、何丹甫、徐辅声、陈葭荪等24名中西医内、外、妇儿科及咽喉科的私人开业医生,并有私人牙科3家,伤科2家,江竹霖医生的痛风膏药及方剂颇有效验。另有中西药店10家,经营药材和药品。

由于医疗设备简陋,作用有限,遇到危重病人常需转送外地,加之交通工具困难,时有贻误病情。且医药费昂贵,经济收入低下者根本无力就医。因此,市镇民众特别是乡村农民长期处于缺医少药境况。而多数人健康状况差,科学知识又不普及,有了病不请医生而去求神拜佛、献菩萨、请巫婆,以致贻误了生命。

建国后,党和政府关怀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重视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在党的政策推动下,1950年黄德亨、秦东园、金储之等18个私人开业医生自发组织平望医师联合会,同时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平望分会,开展下乡巡回医疗,设立梅堰、秋石、平南、溪港、胜墩五个妇婴保健站。195111月,又创建平望联合医院。此为县内首家,对推动全县私人开业医生走集体化道路颇有影响。

1952年,全镇人民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积极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以消灭细菌为目标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单位制订卫生规划,建立卫生制度,各居民户订立爱国卫生公约,经常组织大扫除,清除垃圾堆、填平污水潭、移丘填塘、消灭蚊蝇孳生场所,还动员学生挖蛹和拍打蚊蝇,千方百计改变市镇卫生面貌,改造脏乱环境。同时,全面展开查螺灭螺、粪检血检和普遍注射各种疫苗,做好防治血吸虫病和控制烈性传染病的发生。1953年消灭天花,1955年消灭霍乱。对恶性疟疾采用抗复发等综合措施,医务人员挨户上门发药并看其服下,经几年努力,终于在1965年消灭疟疾。

1956年,私营药店、国药号公私合营。1958年,平望联合医院改为平望公社卫生院。1958年,三家私人镶牙店合并为平望镇牙病防治所。

1964年正式成立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设立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逐步设置卫生设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宣传动员群众提倡科学,破除迷信,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了社、队二级卫生医疗网,彻底改变旧社会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市镇一部分较大的单位设医务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均享有公费医疗和劳保待遇。全面培训医务人员,建立卫生防疫组织。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工作。使全镇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发病率逐年下降,医疗技术和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1979年,吴江县中医院在平望开办,县中医院与公社卫生院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722月,在县卫生局血吸虫病治疗组的基础上(群众称为血防医院)扩建为平望地区医院,198412月改称吴江县第二人民医院。

 

第一章 医疗机构

 

第一节 私立医院

 

良济医院平望分院 民国15年(1926811日在平望后溪街红房子原耶稣堂内(现南大街中百商店附近)开办。诊治内、外、儿、妇产科疾病,总院在盛泽花园街。开办时,医师张圣良、产科蔡中寰全日应诊,出诊随邀随到。后因盛泽总院医务繁忙,张圣良医师每周赴平应诊二次,另聘周功仙、何韶二医生在平望常驻应诊。

仁爱医院 建于民国37年(1948),院址在平望东溪河徐鼎财住宅内,由王振欧、汪仲华、沈玉光、顾兆君、罗蕴玉、尤仲良等组成,诊治中西内、外、儿、妇产科疾病,王振欧担任院长。医院的医疗器械由汪仲华投资一架日产1500倍野喜妈(TAHIMA)显微镜和X光镜一台,至翌年初因业务清淡而辍办。以后,汪仲华开办肺病中心防治所。

平望医院 建于民国37年(1948)冬,由西医内外科黄德亨、儿妇产科吴粹珠开办,还雇佣男护士吴巧官做注射包扎和勤杂工作,院内设有8张病床。黄德亨系军医出身,会做截肢等大手术,医术颇高,故业务颇为兴旺。院址在南大街吴会丰宅。1951年并入平望联合医院。

附:

1939年平望镇开业医生一览表

第二节 人民医院、联合诊所

 

吴江县第二人民医院 197010月,县卫生局抽调11名医师及护理人员,在平望通运路55号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组,内设门诊部、急诊室和住院部,为全县治疗血吸虫病的中心机构。住院部设有简易病床30张和外科手术室,开展对晚期血吸虫病人脾脏切除等手术。19722月,血吸虫病防治组改称吴江县平望地区医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扩大,院内设有内、外、妇、儿等科及放射、检验、药剂等部门。19841230,地区医院上升为吴江县第二人民医院,隶属吴江县卫生局的全民所有制医院。

1985年,门诊科室有:西医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中医科、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医疗设施主要有200毫安X线诊断机(利用率为80%)、CX852B超显象诊断仪(利用率为90%)、电动人流吸引器、生物显微镜、快速连续洗胃机、纤维胃镜等。比较先进的设备使临床肝胆系疾病、消化道疾病的确诊率有明显提高。医疗上,骨科开展了难度较高的股骨颈骨折、三翼钉固定等手术;外科开展的胸腔打开术,切除食道下段和贲门等部位及肿瘤等;泌尿科开展前列腺切除,尿路结石、肾全切或部分切除;妇产科开展剖宫产、子宫全切等手术。1972年,住院部有床位82张,到1985年增加到150张,实用开放床位150张。出院病人平均住院101天,病床周转次数321次,病床周转率为897%。日均出院者为1163人次;日均门诊为296人次;日均急诊为10人次;日均急救为12人次;住院病死率为1%,治愈率为723%,好转率为213%。病员人均收费310元;每一床位日均收费为485元。

1985年,医院占地面积12225平方米,建筑面积总计841133平方米。其中病房面积165946平方米,门诊面积13625平方米,医疗附属用房面积196455平方米。该院“T形管引流胆汁自动回输装置”、“东茛菪碱在滞产上的应用”二项科研成果在1981年获县三等奖。

吴江县中医院(平望卫生院) 该院前身是平望联合医院。195111月,平望镇乡18名个体开业医生(中医12人、西医3人、助产员3人)、学员10人、事务员3人,共31人,自筹基金组织成立集体性质医疗预防机构,民主选举正副院长。因办院属首创,对同行有推动作用,故受到县、区政府领导的重视。

在医疗工作上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农村普及鼠疫、痘苗接种。改变农村老法接生,推广新法接生。1952年,抽调骨干到平东乡,参加全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试点。1953年,黄德亨院长调任吴江县人民医院,金储之当选为院长。同年,在溪港设分诊所。19511955年由18个骨干医生从实践中培养出26名初、中级医务人员。不久后,其中6名支援外单位,担任医技工作。1956年,开展大规模防治血吸虫病工作,吸收医、护13人,保送进修14人,并配备防保专职人员,担负全区(包括梅堰、盛泽北半片)的医疗预防工作,还派出人员帮助梅堰乡建立医院。

195810月,为解决全社的医疗预防和农民就近就医问题,在离镇较远的周家溪、溪港、双庙头、平东片、上横大队设立4所分院和一个医疗点,分片包干,以除害灭病为中心,负责各片医防卫生保健工作,扩大了医疗卫生覆盖面。仅据当时2个月的统计,门诊治疗12000多人次,在各分院就医的5000多人次,医院还为全公社培训了400名卫生员,28个小医生,为建立大队医疗室准备了医务力量。为大力开展除“五害”、灭“五病”培训了“五员”。

60年代,在全公社开展血吸虫、钩虫、丝虫、疟疾四病的普查普治做了大量工作。1962年,抢治恶疟暴发的流行病人,为流行病学积累资料,受到中央、省、地、县主管领导同志的重视和表扬。

1963年,建立顾扇、联合、红旗、胜墩、建新五个保健站,开展内外科、儿妇科、针灸科的分科医疗诊治。1965年,医院增加到65人,初具基层医院规模。突出“血防”,发挥中医特色,并设有晚期血吸虫病的中医防治组。此项工作在全国同行中颇有影响,湖北省等4省代表前来学习取经。医院还撰写论文在《江苏中医》上交流。基础工作的查螺灭螺、早中期病人的普查普治均建立详细资料。

1976年,新建医疗用房3386平方米,人员增加到95人,床位145张。19791月,在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吴江县中医院,隶属卫生局归口领导,集体性质,系一院二制组合式的医疗预防机构。其中有全民所有制人员29人,集体所有制人员74人,合同工5人,计划内临时工13人,共121人。全民与集体人员之比例为13219801984年,先后受省卫生厅委托举办中医提高班一期,中医痔外科培训班三期。

1985年,全院医务人员107人。临床科室设有:中医内科、血液病科、肿瘤科、传染科、中医痔瘘科、中医外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针灸科、疑难病中医专家函诊中心。另设有:预防保健科、妇产科、计划生育指导室、西医内外科、五官科。医疗技术科室设有:检验室、放射室、心电图室、中药制剂室、手术室(痔科)。核定床位数115张,其中内科65张(肿瘤、血液病25张,普内25张,传肝、肺结核15张),中医痔科25张,中医外科20张,妇产科5张。主要医疗器械、仪器设备有:KE200MAX线诊断仪一台、NXF50MAX线诊断仪一台、CS3超声诊断仪一台、XDHZ心电图仪一台等共15件。1985年,全院诊疗共52307人次。医院占地面积267753平方米,建筑面积3978平方米,其中门诊605平方米,病房1914平方米,医技332平方米,医疗附属用房300平方米。

牙科联合诊所 1958年前,全镇有个体开业牙医刘盛明,在南大街开设明明齿科,由其弟盛杰帮做;还有宋慎和牙科,开设在北大街小安弄口下滩;赵慎初牙科,开在北大街吴永丰铜匠店北隔壁。19581211日,由刘盛明发起将上述3家私人牙科组织合并成立平望镇牙科联合诊所。合并时仅有老式脚踏牙车的普通牙椅各4只,以及其他零星牙科设备。1961年初,建造60平方米平屋3间,作为门诊用房。1970年,添置电动牙车和油压升降牙椅各3台,全套牙科设备2套,10毫安X光摄片机1架。1974年,在南大街建造三楼三底诊所,即现在牙病防治所的房屋。1983年,招收3名(其中女性1名)青年学徒,培养成初级牙医,年门诊11万人次。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