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吴江县志 >> 第五卷(农业)第四章(蚕桑)

第五卷(农业)第四章(蚕桑)

2012/12/23 16:43:12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140

吴江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县境西南各乡以种桑养蚕为主要副业。1960年,梅堰袁家埭出土刻有蚕形图纹的陶器和纺轮等,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产物。晚唐诗人陆龟蒙歌咏太湖洞庭景色诗中说:“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渔筌。”是当时太湖地区栽桑养蚕的生动写照。明初,朝廷鼓励农桑,吴江县西南部植桑遍地,“乡村间殆无旷土”。清末,震泽镇所产“辑里干经”,每日收购达100箱左右(每箱7.5公斤),运往上海出口。

民国13年(1924年),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在震泽、庙港创办蚕业改进社,推广改良蚕种及指导新法养蚕。16年,又在庙港乡开弦弓村成立养蚕合作社。18年,吴江县蚕桑场成立,下设指导所10处。23年,又成立蚕桑改良区,下设指导所32处。当年全县桑地总面积达9.8万亩,年产桑叶80万担左右,年总产鲜茧3400吨,是民国年间吴江县蚕桑生产的鼎盛时期。自民国26年抗日战争开始至38年(1949年)全县解放,由于受战争和国际生丝市场的影响,桑地荒芜,蚕种场停产,蚕桑生产日趋萎缩。1949年全年产鲜茧仅967.74吨。

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恢复,大力发展”的方针,安排大量桑苗和蚕种贷款,支持蚕桑生产。50年代开始自育桑苗和恢复原有桑园,同时改进栽桑、养蚕和防治病虫害等生产技术。1978年起,全县农村养蚕及桑地管理推行定工、定产、定销和超产奖励等几定一奖责任制。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蚕农生产积极,蚕茧产量迅速上升。1985年,全县桑地总面积85258亩,其中可采叶面积79771亩,年产鲜茧4709.93吨。

第一节 栽  桑

一、育苗

解放前,吴江全县每年从浙江省海宁、桐乡等地购桑苗百余万株,耗米3000多石。1952年,发动群众采集桑籽,自建苗圃,播种180多亩。1954年,村(社)苗圃嫁接桑苗99587株。1958年,小庞山林苗场并入县农场成立国营吴江县苗圃(在八坼镇西),有土地1020亩,当年出圃湖桑苗89.7万株,实生苗767.3万株,广秧3.18万公斤。同时,县、公社、大队三级育苗,全县桑苗基本自给。1963年开始,发动生产队自育自栽,当年80%以上的生产队共夏播3200亩,嫁接180多万株。1964年生产湖桑苗672.23万株,1965年1601.9万株。1966年,嫁接5367.8万株,出圃湖桑苗1986.5万株,除满足本县补缺、扩种外,还支持山东、安徽、陕西、河北、河南、上海郊县等地,并出口到阿富汗、罗马尼亚等国,外调湖桑苗年达500~600万株。1970年起,因桑苗滞销,育苗规模缩小,除县桑苗圃年产湖桑苗200多万株外,其余苗圃仅供给当地需要。

二、栽培

桑树品种 吴江县内桑树品种大部为湖桑品系。解放前有荷叶白、桐乡青、红皮大种等,5%左右为火桑。1958年,县苗圃建立优质桑品种湖桑32号母本桑园,并在全县推广成为主要品种。1962年,引进一之濑、剑持等裂叶品种,因产量低,叶质偏硬而淘汰。1972年,从镇江蚕桑研究所引进的湖桑7号、湖桑199、湖桑197等,在沿太湖地区栽种较多。1978年,从镇江引进新品种育2号,因产叶量不高,推广面不大。80年代,全县仍以湖桑32号为主要品种。

桑树型式 历史上,蚕农习惯于桑树行间种蔬菜、豆类,为便于耕作,树型养成中高干式。桑苗栽植后在离地30厘米处剪定,当新芽萌发长到15厘米时,选留上部生长健壮、着生位置匀称新梢3枝,其余疏去,当年养成2~3根枝条,次年春季在枝条离地130厘米处剪定,留成2~3个拳式。中高干桑树行距1.30米,株距1.20米,亩栽400~450株。1963年前,全县桑地97%为此种型式,仅湖滨公社鱼池边桑树为低干式,约占3%。1960~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全县桑树整片衰败。1963~1967年间,90%以上的桑地进行重建、更新、补缺,全部采用中低干型式。即在主干离地25~30厘米处剪定,选留3根新梢后,次年在离地50厘米处春伐,养成拳式。同时,加密株数,亩栽达500多株。这种树型成林快、亩株密、产叶量高。1984年起,全县推行密植速成桑园,降低树干,加密株数,促使提早成林。行距1.33米,株距0.50米,亩栽1000株。栽植当年离地20厘米处剪定,选留萌发粗条3根,在5月下旬于新梢生长7片叶时,留叶4片,其梢剪去,到秋季生长后即可采叶养蚕。1985年,全县密植桑园26091亩,占桑地总面积30.6%。全县桑地平均亩产叶约900公斤,全年亩养蚕种1.63张。

肥培管理 本世纪40年代,吴江县的桑地都是粮(菜)桑间作桑园,管理水平亦差,每亩产叶仅350~400公斤,大部分蚕农只饲养一季春蚕,还常常缺叶。1956年开始,全年饲养四季蚕,蚕种张数逐年增多,桑地还间种些蔬菜,需肥量大大增加。据吴江县蚕桑研究所1979年2月调查,在同类型桑地中,亩产叶1500公斤以上者,全年均施冬、春、夏3次肥,亩产叶1000公斤者,仅施冬、春两次肥,亩产叶500公斤者,仅施春季催芽肥一次。60年代前遍施泥杂肥、厩肥,70年代推行问作蚕豆绿肥,80年代以施化肥为多,兼施生活垃圾。桑地耕翻与施肥相随进行。清明前将桑地浅耕后施催芽肥,夏伐后深翻开沟施谢桑肥,早秋蚕结束后施一次增叶肥,冬季落叶后施越冬肥,不再耕翻。

桑地规整 吴江县地势低洼,雨后桑地都积水,沿太湖地区更甚。1974~1976年间,结合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将2万多块零星分散桑地共5364.3亩,集中沿河栽植,成片成带。此后.所建大片桑园,均先开纵横沟,再开总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停地干,以增强桑园抗灾能力。

病虫害防治 解放前,以桑蟥、桑螟为害最烈,桑叶枯黄,虫茧累累。50年代起,发动蚕农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冬季刮除虫卵,焚毁枯枝枯叶。1957~1958年间,野蚕猖獗,全县捉获5万余公斤,其中八都公社即捕捉5000余公斤。1962年,为养好夏秋蚕,防治桑蓟马及桑螟虫等,在养蚕前先在叶面喷洒药剂,蚕期又在树上喷洒“灭蚕蝇”等,既治虫又保叶。黄化型萎缩病是桑树的首要病害,沿太湖一带十分严重。1956年在较大范围发生过一次,1975年再次暴发,仅七都公社即挖除50多万棵病株。1983年再度暴发。据抽样调查,七都乡吴漤村严重田块病株率超过90%。在镇江蚕桑研究所协助下,吴江县各地采取选栽抗病良种,加强肥培管理、合理用叶、防治菱纹叶蝉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庙港、震泽、八都等乡镇还推广药肥混施方法,既杀灭虫害,又在叶面施肥,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节 制  种

本世纪20年代初,农家所用蚕种,多数是自养自留,也有余杭、嵊县、南浔等地土种入境。入境土种均用280~300只雌蛾在1.5市尺见方的厚绵纸上产卵而成。所制土种有l两、2两、半斤、1斤之分(均旧制16两为1市斤)。一两蚕种(即绵纸与蚕种共重一两)所需种茧约一市斤。当时,曾由蚕茧取缔所采集农家优良土种,进行筛选繁殖,然后推广,但仍是自然杂交的改良种,优势不显著,故推广不多。

民国16年(1927年),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推广部费达生等集资6000元,在县城南门外创建友声蚕种制造场,推广中日远缘杂交种。当年生产诸桂×华五(一化×二化)蚕种4000张(框制),定名为五星牌。18年,又扩建改良蚕室、催青室、冷藏库等,并栽桑60亩。20年在北门外设友声第二蚕种制造场。当年尚有阜丰、太和、同人和县立蚕桑场等蚕种制造场生产松鹤、马狗头、三星、和合等牌号蚕种。22年,天元场在西门外开业,其后又有永康场在下塘街开业。24年,友声等蚕种场及县农业推广所制种场共制蚕种2万多张,但蚕农所需蚕种多数仍由浒墅关、无锡等地输入。26年秋,日军入侵,各蚕种场被迫停业,蚕农自繁土种又增多起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蚕种场重行登记陆续开业,南门外友声蚕种场改名义兴蚕种场。当时,制种型式均为框制种,37年起推行平附种。

民国36年吴江县各蚕种场基本情况表

场    名

场    址

开业年份

蚕种牌号

制种数量()

友声蚕种场

义兴蚕种场

天元蚕种场

永康蚕种场

北门外

南门外

西门外

城内下塘街

民国35

民国36

民国36

民国36

五星牌

将军牌

龙虎牌

双龙牌

3000

6000

3000

2000

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科学制种,取消土种生产,并统一牌号为红星牌,所制蚕种由江苏省蚕种公司统一调配。1955年起,全面推行散卵制种。1956年,私营蚕种场合并成立公私合营吴江县蚕种场,有桑地330亩,当年制种31643张。1967年改为国营蚕种场。1978年及1984年,该场先后在梅堰乡建新、向阳2个副业队及庙港乡庙港村发展原蚕区,扩大制种范围。1985年,全场制种12万多张,是1958年的4倍,其中原蚕区制种量7.6万张。

抗日战争期间,由日本引进瀛翰、瀛文等二化性品种。至40年代末,推广的品种有洽桂、诸桂、华五、华六、华七等。50年代推广瀛翰×华八、瀛翰×华九、瀛文×华十等一代杂交种。60年代推广苏16×苏17,新翰×新九,秋用种东34×603、306×华十等。70年代推广东肥×华合、苏1×苏2、苏5×苏6,秋用种苏3×苏4。80年代推广A四元、苏3秋3×苏4、7532×75新等。

第三节 养  蚕

吴江县养蚕历史久远,唐宋时期沿太湖村落遍地栽桑,家家养蚕。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田园杂记》诗中,描述苏州一带的农村蚕事:“三月蚕恳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说明蚕户认真从业,闭门不出,饲养期问避免邻居往来,以防止蚕病传播的情景。

1954年农业合作化时,农户桑地入社,参加共育。1958年公社化后,以大队或几个生产队为单位集体管桑养蚕。1962年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后,又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养蚕。1972年,全县推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户饲养的联产责任制。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蚕桑生产亦承包到户。1985年,全县蚕茧总产达4709.93吨。

一、催青

自清代以来,在谷雨前后,蚕农以巾帕裹蚕种,放熏笼中,经一昼夜取出,暖于胸前,经10天左右而全部孵化,谓之“暖种”。

民国17年(1928年),改良种推行,提倡共同催青法。事前将催青室充分消毒,蚕种分批次人室加温保护,逐日观察胚子发育进程,至孵化前夕发至蚕农手中。24年,县蚕桑改良区及中心指导所在震泽、严墓2地各设共同催青室,同时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及大有蚕种场推广部在震泽亦各设共同催青室l处。春期,共催青蚕种9万多张。

解放后,县内陆续修建催青室。1954年建严墓催青室,1956年建坛丘和庙港2处催青室,1965年重建震泽催青室,1969年建平望催青室,1984年建七都催青室。60年代,年均催青蚕种4~6万张,70年代增至8~9万张,1980年起,每年达12~13万张。加温设备逐步由火缸、火炉焰道改进为电热加温,以后又安装空调,自动控制温湿度。催青期由专人日夜值班,逐日定时检查胚子发育进程,全县蚕种孵化率都在95%以上。

二、稚蚕共育

稚蚕共育是由部分蚕户建立的技术互助组织。每个共育室饲养蚕种20~50张,自收蚁开始共育至二眠起身后,再按蚕种多少,均匀分箔,由蚕户领回继续饲养至上簇。此法推行已有60余年的历史,其优点是能做到专人专管,稳定蚕作,讲究科学,降低成本等。50年代,蚕桑指导部门以组织共育为工作重点,随着农业合作化进展,共育组织也逐年增多。1954年春期发种65998.5张,组织共育17583户,共育蚕种28124.75张,占总张数的42.6%,共育后平均张产茧26.77公斤,比平均水平高出0.38公斤。60年代以生产队为单位建立共育室。70年代推行炕床共育,80年代初推广小蚕共育,大蚕分户饲育的联产责任制。1983年起,采取联户共育、开小蚕店等多种共育方式。

三、饲育

吴江县农村养蚕有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清乾隆《吴江县志·生业》中详细记述了饲蚕的全过程。民国19年(1930年),全县推行春秋两期养蚕,采用普通育、无覆盖。春蚕一、二龄用火缸加温,以身体感受微暖为适度。二眠起称为“出火”,不再加温。小蚕喂叶每天6~8回,大蚕5~6回,秋蚕期气温较高,增喂1~2回。小蚕用叶为方块或条叶,贮桑用栈条,上盖湿布,大蚕用整叶。人工除沙(蚕粪)和拾迟眠蚕,并有秤大眠头习惯。大眠开叶,多数地方放地蚕。上山用墩簇、伞形簇、柴笼等,高低山都有。消毒药品常用石灰、漂白粉或升汞等。

小蚕饲养 1954年,推行防干纸育,改变过去无覆盖的饲养方法,每日给桑回数减至4~5回,既保叶质新鲜,又增强体质。1958年,推行地火龙加温养蚕。1964年,震泽、八都两公社试行炕床育获得成功。1970年后在全县推行,并进一步发展为炕房育。即一、二龄时使用炕床,随蚕体发育,扩大为炕房,更保温保湿,适合蚕体生理需要。八都公社1971~1976年使用炕床养蚕后,平均张产茧比前6年提高2.1公斤。1972年春,庙港公社开弦弓大队运用炕床高温保湿养小蚕,连年稳产,春蚕平均张产茧在47.5公斤以上。

壮蚕饲养 解放后,农村养蚕多数使用室内三角蚕台,70年代推行套叠式蚕台及平台育。东北部农村也有室外养蚕的,分棚式育、土炕育、林带育等几种形式,数量较少,仅数百张。1980年起,春秋各期全县发种量均在4万张以上,壮蚕期家家户户到处是蚕,甚至有放地蚕的。1981年,庙港公社在富强、庙港等4个大队试行方格簇上山,1983年在全公社推行,当年共使用方格簇97万片,产茧量为28.96万公斤,全年精上茧率达到96.92%,比1980年提高4.41%。方格簇上山正逐步向全县推广。

四、机械化养蚕与标准化养蚕

1976年,县蚕桑研究所在八都公社南联大队建立机械化养蚕试点,所有设备能自动运转,自控温湿度,自动切叶、给桑、除沙等,每期饲养30张蚕种,到3龄为止,张产达到40多公斤。南联副业队试用2期,因成本高,未能推广。198l~1983年,又以庙港公社4个大队为基点,推行桑园标准化(加强桑园管理、科学用肥、合理采养、设稚蚕专用桑园等),养蚕规范化(彻底消毒防病、严格控制温湿度、加强眠起处理),壮蚕平台育(稀放饱食、合理经济用叶),使用方格簇(改地山为高山、适时开门窗、严格选茧、分类售茧)等改革措施,完成“提高蚕茧出丝率”研究课题。1983年,全公社20个大队鲜统茧出丝率达15.94%,比全县平均水平提高27.32%,获江苏省及苏州市科技奖,创国内大面积蚕茧出丝率新水平。

五、消毒防病

吴江县出现的蚕病主要是白僵病和蝇蛆茧等。60年代,使用西力生防僵粉防治白僵病,后又采用赛力散防僵和赛力散石灰浆消毒,都取得较好效果。70年代起,应用“灭蚕蝇”喷洒叶面或蚕体,防治蝇蛆病,提高了蚕茧的上茧率,尤其夏秋蚕茧茧质大大提高,蝇蛆茧率控制在5%以内。80年代起,应用“毒消散”消毒蚕房,并用氯霉素添食,基本上防止了细菌性空头病发生。1980年后,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厂房林立,尘烟及废气增多,污染桑叶,造成大面积蚕体氟中毒。加之农田治虫,多次撒布剧毒性农药,使夏秋蚕中毒损失,每期达数百张之多。

1949~1985年吴江县桑地面积及蚕茧产量统计表

年份

开剪桑地面积

()

总产茧

()

平均亩产茧

(公斤)

年份

开剪桑地面积

()

总产茧

()

平均亩产茧

(公斤)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72490.0

72490.0

72490.0

72490.0

76844.0

77458.0

77458.0

66093.0

66093.0

60611.0

55976.0

53264.0

52690.0

52690.0

52690.0

52690.0

52690.0

52690.0

54498.0

1074.90

1234.40

1581.80

1863.95

1720.15

1932.45

1591.55

1922.80

1634.60

1595.75

1405.35

1169.90

638.15

406.50

404.30

526.30

1017.25

1396.02

1299.48

14.83

17.03

21.82

25.71

22.38

24.95

20.55

29.09

24.73

26.33

25.11

21.96

12.11

7.71

7.67

9.99

19.31

26.49

23.84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54385.0

57205.0

57205.0

57205.0

57205.0

57205.0

57205.0

66399.0

57879.8

57879.8

57879.8

57879.8

57880.0

57699.3

57748.1

57748.1

76485.0

79771.0

 

2161.02

2642.85

2706.18

2365.55

2764.40

2862.00

3115.95

2817.55

2761.05

2670.30

2319.34

2925.38

3350.80

3293.76

3898.30

3051.10

3473.30

4709.93

 

39.74

46.20

47.31

41.35

48.32

50.03

54.47

42.43

47.70

46.14

40.07

50.54

57.89

57.08

67.51

52.83

45.41

59.04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