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芦墟镇志 >> 第十五卷(人物)第一章(历史人物)

第十五卷(人物)第一章(历史人物)

2012/12/21 17:44:24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18612

地理环境和历史际遇造成了芦墟地区往昔多动乱,以致长期“荡阔村稀小市孤”。然而分湖自古是英才辈出之地,周边村落藏龙卧虎;为保社会平安,仗义抗暴者颇多,且有文武全才者。仅明清两朝,有进士15名,其中武进士5名,占全县1/5以上;举人46名,其中武举人清代就出了12名。不入仕途而业绩卓著者更多。根据已故人物的学识事业和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将其列入历史人物录,且为突出人物立传(以生年为序)。对为革命献身的烈士记入烈士英名录。入录人物以芦墟籍为主,兼顾外地籍在芦墟活动有影响者。历史上“芦墟”地域比今天宽泛得多。近现代,芦墟孕育出一批业绩显著人士,或在家乡,或在外地,为当时当地社会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至2000年,对通过调查收集到材料的部分知名人士、先进模范人物等,列入当代人物章。在本志其他篇章中亦有“以事系人”的记述。历史人物的主要参考资料是三本分湖旧志、旧县志、新《吴江县志》和《吴江扎记》等。

 

第一章  历史人物

 

第一节  人物传

人物传传主

1.张翰

2.顾亨

3.陆行直

4.王原杰

5.王思忠

6.袁颢

7.徐珵

8.汤涤

9.顾昺

10.屠宽

11.袁黄

12.紫柏

13.顾大典

14.徐有功

15.洪祖烈

16.袁俨

17.徐士英

18.吴易

19.周瑞

20.李枝芳

21.杨廷枢

22.赵鸢立

23.陈元佐

24.徐绶

25.陆燿

26.孙银槎

27.郭麐

28.袁嵩龄

29.沈昌眉

30.沈昌直

31.许半龙

32.夏蕴文

33.陆明桓

34.陆阿妹

35.夏崇本

36.陈孟豪

37.鲁思

 

张翰

张翰,字季鹰,出生于古时的吴松江畔,西晋文学家。父亲张俨,曾任三国时东吴的大鸿胪。张翰有清才,善诗文,为人纵放不拘,淡泊名利。当时人称他为“江东步兵”。据《吴郡志》记载,后任官参佐、太常的山阴(今绍兴)豪族士人贺循奉命入朝,途经吴(今苏州)阊门,在船中弹琴。张翰由此认识贺循,便搭船同去洛阳。晋惠帝司马衷太安元年(302年),张翰被出镇许昌的齐王冏任为大司马东曹掾。时值晋室八王乱,齐王司马冏又专横独断。张翰对同乡顾荣说:天下乱纷纷的,战争灾难连续不断。我本是山林闲人,对时局不寄予希望。你也要小心提防着点。又说人生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志向,不能为了名利地位,在数千里之外混个官衔。于是托辞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菰菜(茭白)、莼(菜)羹和鲈鱼脍,吟诵出著名的《鲈鱼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一说“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一说“难得”)兮仰天悲!

遂挂冠而去,回吴松江畔隐居,著《首邱赋》,“营别业于枫里桥……宅东带水,因称为莼鲈港。”不久,齐王冏败,张翰得以幸免。为人孝顺长辈,老母去世时,哀悼过分,年57卒。据《吴县志》等记载,其墓葬“在芦墟二十九都南役圩”。(详见《文物古迹》卷)

这位年代较早、颇具传奇色彩的文学名士,深得吴地人的称道;他的故事又与吴地的风物特产连在一起。有关他的诗文历朝不衰,故事的情节略有不同。故乡后人对张翰崇敬有加。北宋宁熙年间(1068~1077年)吴江知县林肇(宜兴人)建鲈乡亭,绘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像在亭内,尊称为“三高”。宋元祐五年(1090年)知县王辟建“三高祠”,绘像于壁。百年后,又为“三高”塑像祭祀。

 

顾亨

顾亨(1202~1291年),字叔泰,吴郡人。其高祖顾彦成曾任南宋两浙都运使,曾祖顾球(字拊音)富甲江南,其父顾镇成开禧三年(1207年)中进士,未入仕即去世。顾亨童年时颖悟过人,读书“触目不忘”,20岁时,已对圣贤经典、诸子百家都有所钻研。并且通晓音律,尤擅长诗、画。南宋后期的宝祐(1253~1258年)年间,田赋和徭役较(南宋初)绍兴(1131~1162年)年倍重,民不聊生,流民四起,路上饿殍相接。顾亨在村北三里处筑义冢,方各百步,收葬无主尸体,每年也照例祭祀。在祠堂右边建义仓,前后两进,贮存粮粟,选有才能者管理义仓粮米出纳,救济难民。在义仓之北造屋两幢,供养族中孀妇和孤儿;给村里老弱送米上门。又建义学数处,延聘塾师,教授乡里无钱读书的孩童。顾亨拨出“义田五十顷”(合5000市亩),收粮全供给上列各项开支,不在暗中留一点给儿孙。人们都称颂他的为人。理宗皇帝(1125~1264年在位)听到了顾亨的才学品行,任命他为秘书阁校书,信使往返三次。顾亨上疏辞谢不受。理宗亲笔书信嘉许其义举,称呼他为“睦静先生”。以后兵烽四起(农民起义、元兵南侵),族党星散。顾亨一家迁徙到时属长洲县的陈思村(今城司村),办义塾、赈济贫民,善行至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卒,葬在城司村东。

 

陆行直

陆行直(1275~?),字季道,一字德恭,又字辅之,别号湖天居士,又作壶天居士,芦墟来秀里人,陆大猷季子。生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大德中(1297~1307年)以“人才”名义被荐入仕,任湖北大学士,旋迁翰林典籍。皇庆间(1312~1313年)致仕归乡,筑别业于分湖,尽现亭台烟波之美。有《致仕还分湖问讯海棠》诗记其辞官营家业事:“湖滨春水似桃源,杨柳青青燕子喧,晴日暖云歌别树,锦天绣地醉金门。流光冉冉长为客,清梦时时绕故园。借问当时花下影,紫箫吹断几黄昏。”一时名士如杨维桢,倪瓒等皆以后学过分湖访晤。常轻舟携笔床茶具往来烟波间,人称陆隐君。至正九年(1349年)三月十六日在家作东,邀请顾逊、杨维桢等人畅游来秀里。陆行直工诗及书画。传世至今的著作有《乐府指迷》2卷、《词旨》1卷。后人尊为分湖八先哲之一。

 

王原杰

王原杰,又作元杰,字子英。陈思(今城司)村人。王氏先祖在北宋末年(1126~1127年),扈跸“靖康之难”的皇室,由北方迁来。有其《陈思村拜祖垄》诗纪事:“扈跸南来效骏奔,流光厚德感恩深。三千里外一抔土,二百年中四(?)世孙;近访故基营祭室,远从来路立行门。荫荫乔木几霜露,挥泪哀吟欲断魂。”王氏世代业儒,到他一代更是以学业品行著称,精于性理之学,受人敬重。元至正二年(1265年)时他尚未入仕,九月五日旅居吴江,“适逢初度,袁礼郎、柯翰林、叶知州同至”客邸,祝贺其生日。至正四年(1344年)在省级科考中策论精辟,“以春秋领乡荐”。正值兵荒马乱,未从政,在乡间教授为生。著有《春秋谳义》、文集《贞白英华》、诗集《水云清啸》。他的诗文古朴高洁、文雅健康。学士院大学士巎子山称赞他的诗:“言近指远,无风云月露之态。”其子王思忠(见下文)。

 

王思忠

王思忠,陈思(城司)村人,王原杰之子。学识渊博,有文才武略。面对多兵灾匪患的时局,他率领义勇,保卫家乡;队伍纪律严明,训练调动有方,有如原本就是行伍出身。当时已降元的吴王张士诚占据平江(苏州),几次招抚他,均遭回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驻扎吴江城西石里村。王思忠劝说元朝吴江知州(元时吴江称州)杨彝:中原沦陷已经百年,现在天下又群雄割据,荼毒百姓生灵至极点。今日王师平乱到此,战祸从此可望停止;况且,已经是大山压迫鸡卵的形势,怎么能不归附呢?于是他和杨彝一起率领部下投降明军。徐达嘉奖他,赐给他封号、旗帜和关防印信,命他镇守吴江。而王思忠辞谢官职,回陈思村,继承开塾馆、做学问的祖业。

 

袁颢

袁颢,字菊泉,号孟常。家本嘉善陶庄,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入赘于芦墟徐氏。为芦墟袁氏始迁祖。其父袁顺(字杞山),明义士,结交公卿,建文年间受明王室“靖难之变”牵连,隐居吴江。袁颢善继父志,生平一意韬晦。治学有得,著《周易奥义》、《春秋传》、《袁氏家训》等。家族蒙难后,认为医生为贱业,可以藏身、晦名,可以济人、善亲,于是专攻医术。为人诊治,每以太素脉悬断祸福;为人治病时又“劝人迁善改过”。著有《袁氏痘疹全书》五卷传世。故世后葬于芦墟镇北袁家浜北岸。

附:坟在今街道办事处后面,以前人称袁家大坟即是。70年代初平掉。

 

徐珵

徐珵(1407~1472年),字元玉,改名有贞,芦墟镇人。因父行医苏州,遂迁徙入赘。明宣宗宣德八年考中癸丑科(1433年)曹鼐榜进士,为二甲三十三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对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都有研究。当时西南边界兵事不断,而其他边兵疏于惰散。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他进谏兵政五事,没有被采用,十二年进侍讲。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分兵四路进犯北京。明军兵败土木堡(今怀来县西南),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他根据星象,主张都城南迁,遭到朝中讪笑。兵部侍郎于谦率军民击退瓦剌部,并拥戴英宗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即景泰帝。徐有贞想寻找机会升迁,甚至求兵部尚书、少保于谦向景帝推荐,但迁都之事记忆犹新,没有成功。他却认为于谦不肯出力,结下私怨。景泰三年(1452年)被派去治理山东寿张(今分属阳谷和河南范县)境内黄河,才擢左佥都御史。前后555日,修广济渠导黄河水,建通源闸。七年山东又大水,黄河堤唯有他主修的那一段未毁。于是又主修自临清至济宁运河堤,建减水闸,水患遂平。还朝,进左副都御史。八年正月,景帝病,他与武清侯石亨、太监曹吉祥等拥英宗复辟,被委以兼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又加兵部尚书,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主掌文渊阁事,赐号奉天翊卫推陈宣力守正文臣,俸禄1100石,世袭锦衣指挥使。他权倾京城,朝野侧目,杀少保于谦、大学士王文;原内阁诸臣尽被贬逐;甚至有恩于他的华盖殿大学士陈循也受到责罚,被发配(辽宁)铁岭卫。他的行为连英宗都感到贪横过分。在支持御史杨瑄弹劾石亨、曹吉祥侵占田地案中,他与石亨结下仇,以后多次受到暗算,下狱,出狱,在赴任广东参政时又下狱,再出狱,流放金齿(今云南保山),释归后不知所终,为世人所鄙薄。

 

汤涤

汤涤,字新之。性格耿直,诗文高右。明英宗天顺六年(1459年)登乡荐,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清江府尹。常耻于官场恶习。某观察使闻其名,请他到官署赋诗。汤涤诗中有“半明半晦云间月,如有如无梦里官”之句。观察使怀疑他隐讽朝廷。不久汤涤自行“解绶(官印)于案,而单骑就道、行李肃然”地要走了,被敬重他的“士民攀辕庶道”,哭着挽留。汤涤只得夜里走脱。回老家后自己耕种,“粗衣淡食泊如也”。著有《思庵杂稿》。(据《分湖志》卷一)

 

顾昺

顾昺(1489~?年),字仲光,号平野,北芦墟人。年幼即有神童之称。12岁时与本县孙赓、陈策同去省里应院试。主事的学使听到他的名声,先出上联“吴下神童:顾昺、孙赓、陈策”,命他当场对出下联。顾昺应声曰:“汉家三杰:萧何、韩信、张良”。学使惊异他的才能,于是就推荐他为第一名。当时与孙赓、陈策,被称为“江南三才子”。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丁丑科舒芬榜进士,列三甲一百四十四名。授福建将乐知县。该县戎伍杂乱,犷悍难治。顾昺制定约法,明令公布,令行禁止,地方始安。离任后将乐士民仍思念他,为他立碑于县衙,以表彰他的功德。升刑部主事,不肯依附南京刑部主事张璁、桂萼迎合嘉靖皇帝旨意——追封生父为兴献王的主张,被削减俸禄。顾昺以母亲年老请求改任南京,迁汝宁(今河南汝南)知府。汝宁多宗藩大姓,常有龃龉。他化解矛盾还以清静,基本安定后即托疾归里。移家松陵北塘,宅后为私家花园“谐赏园”。著有《天山集》和《忠孝经传注》作为家藏。

 

屠宽

屠宽,字德宏,二十九都芦墟一带人。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陈谨榜进士,列二甲六十九名。官南京兵部郎中。

 

袁黄

袁黄(1533~1606年),原名袁表,字坤仪,号了凡。赵田(今芦墟新南村)人。云其祖陶庄人,入赘于嘉善东亭桥殳氏,曾祖袁菊泉赘于芦墟徐氏。袁黄青少年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明万历五年(1577年)会试,初拟取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考官而落第。万历十四年丙戌科(1586年)唐文献榜进士,列三甲一百九十三名。他以善谈时务著称。正当都御史要清查苏州、松江两府的钱粮,他写呈文《赋役议》十余条,要求分清赋税与徭役,不可混同;办实事节省兵饷;杜绝随意加赋,抚恤贫民等,侵犯了当权者的利益,直到十六年才授(天津)宝坻知县。过去往京城运木料,到宝坻改用车运。他奏请改为水运直达,革除了车马役及押运弓箭手。太监设厂追着让进贡银鱼。他上书内阁大臣说,鱼本从海上来,运到宝坻再运进京容易腐败,不如改由海边直运进京。从此太监们不再来县骚扰。漕运过宝坻常因水浅耽搁时日,增加地方负担。他派人等船一进宝坻,在下游筑坝提高水位,使船队尽快通过。

疏浚三坌河,增筑堤岸,堤上遍种柳树,堤内复垦,扩大耕地。当时蓟州镇(今河北迁西)兵力不满12万,年耗银150万。他向巡抚提议革除冗员,制定马匹交易法规,复垦荒田,荒山植树,兴修险要地段水利,增加将领的供给,核查兵器等十条议案;又向兵备道王某提出加强海防等八条建议,都被采纳。二十年擢兵部职方司主事。时值倭寇侵犯朝鲜,朝廷大举东征,蓟辽经略宋应昌请他到军前策划。他揭露了兼督朝鲜兵政的主将提督李如松,纵兵滥杀朝鲜人以邀功。李如松与赞画郎中刘黄裳为了逃避罪责,引兵向东,让倭酋清正奔袭袁黄。袁黄率领部下和3000朝鲜兵击退倭寇,李如松在碧蹄馆打了败仗。但李如松等却向兵部尚书石星诬告他按兵不动,再弹劾他在宝坻时所谓纵民逃税。袁黄被革职后,在芦墟北赵田卜筑新居,建藏书楼,闭门著书。十余年卒,年74岁。天启年间(1621~1627年),吏部尚书赵南星追叙袁黄在东征中的功劳,追赠尚宝司少卿。他精于阴阳、历法、音律、水利、赋役、屯田、马政、歧黄、算学。著有《历法新书》、《两行斋集》、《宝坻劝农书》、《了凡纲鉴易知录》、《皇都水利考》、《袁了凡家训》等。

 

紫柏

紫柏(1543~1603年),明僧人,学者。本姓沈,名真可,字达观,以号紫柏行世。父辈从句容迁徙坍阙(今横扇境内)。17岁出家苏州虎丘山寺。与袁黄交往密切,“为心宗密友”。因(袁)“司马家多藏书”,他在分湖边上的袁家,闭门读书三年,“尽司马诸书而去”,由此打下了以后“益名闻天下”的学识基础。20岁受戒。以后云游武塘景德寺,静修三年,到匡山白云厓研究佛学源流,游山西五台山。万历元年(1573年)至京师参禅高僧徧融、笑岩、暹理。十年后南归,在嘉兴县恢复楞严寺。再西游峨眉山,历关中,过栈道,朝拜普贤大士,顺流下瞿塘峡,过荆州,去襄樊,登武当山,经江西上庐山,广泛研究经典教义,宣扬佛法。以后又北游。袁黄曾慨叹请经困难,有改梵夹为方册、以便于印刷流传的愿望。紫柏就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到五台山校订《大藏经》,令弟子募金刊刻。四年后刻经南移至嘉兴余杭县径山。此《方册大藏经》于清初由嘉兴楞严寺发行,习惯称《径山藏》或《嘉兴藏》。二十年(1592年)他到北京房山石经山,在雷音洞佛座下觅得隋朝静琬法师所藏佛舍利三枚,入都城获神宗和皇后的赏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因沈讱卿而有诏狱祸”;遭刑讯逼供,十二月十七日圆寂狱中。外人不知其冤屈是非。他与莲池、憨山、蕅(藕)益并称明代四大高僧。他主张佛教各宗并重;主张释、道、儒三教一致。紫柏大师才思敏捷,“凡偈颂诗文,操笔立就。”有《般若心经说》、《紫柏老人集》、《茹退集》行世。

 

顾大典

顾大典,字道行。北芦墟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顾昺长孙。顾大典为隆庆二年戊辰科(1568年)罗万化榜进士,三甲二百四十名。他少年成孤儿,寄居松陵镇外婆周家。中进士后,授浙江绍兴府教授,迁处州府(今丽水)推官。万历二年(1574年)擢刑部主事,改任南京兵部主事,又迁吏部郎中。他工诗善书画,经常邀同僚游历山水,流连忘返。十二年升山东按察副使,改任福建提学副使,不徇私情。因有人把他过去忘归的事反映上去,谪为河南禹州知州。他请求归里。以后起用他到开州(今河南濮阳)任职,未去。他懂音律,养歌妓,自为谱曲。归家七八年后去世。著有《清音阁集》、《海岱吟》、《闽游草》、《园居稿》。

 

徐有功

徐有功,字心南。二十九都芦墟一带人。明万历二十年壬辰科(1592年)顾凤翔榜武进士,授都司职。

 

洪祖烈

洪祖烈(?~1646年),字定远、山峡。芦墟镇人,原籍安徽休宁,自祖父洪暘起客居芦墟。家贫,苦学。年轻时曾为人管库房、记账。从小敬慕历代忠臣名将,喜读兵书。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1616年)方仪凤榜武进士。中榜后授上海金山把总,率兵剿灭草寇,征战辽东,所向披靡,升福建汀州(今长汀)守备。天启三年(1623年)安邦彦反叛,围困贵阳。他奉调赴黔,在贵州巡抚王三善统领下,连克金刀坑、平塘、卧墌、乐坝、石骨等30余寨。俘获刘冈等200余户,劝降了蔡氏。闰十月,又攻破毕节寨,直捣大方老巢,追至七山箐、六广河地区,连连告捷。在赴省报捷时,总督杨述中命他押运粮饷。他只率千人,在崇山峻岭中往来数百里,击退草寇无数次觊觎,平安到达目的地;加副总兵衔。不久调防云南澂江(今澄江),驻守偏桥,镇压了苗族反叛。总督上奏章推荐他,遭到阉党兵部尚书崔呈秀作梗。崇祯(1628~1644年)初年,京城戒严,他守西直门。太监横行,诸将屈膝。他请求去职,被戎政尚书闵某挽留,调任神枢营参将,又调守湖广黎靖(今贵州黎平、湖南靖县),在考功中受人暗算调回。后,南京兵部尚书李邦华起用他,补龙江(江西蜀水)水兵游击,升迁至后军都督府都督。其私宅在南栅登云桥西(见文物卷)。十七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他上书训练水师,凭长江天险抵御清军,遭到宦党东阁大学士马士英、兵部尚书阮大铖忌恨,革职还乡。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渡江南下,江浙义士纷纷揭竿反清。他与嘉善人、明吏部侍郎钱棅率兵抗击清军,不幸战败。钱棅殉难,他突围至福建仙霞岭,与御史郑为虹、给事中黄大鹏同守关隘。三年八月,清军围攻仙霞岭,洪祖烈等抵抗三昼夜,终因粮尽弹绝被俘。清军贝勒劝降,被他咬破舌头喷血大骂,奋起夺刀刺自己胸膛而死。郑为虹、黄大鹏也同时壮烈而死。贝勒对他们的精忠十分佩服,命人将衣冠入殓。洪祖烈的门生王正梵和家仆进兴扶柩归葬。其子洪明桢削发入山寺为僧。

 

袁俨

袁俨,字若思,赵田(今新南村)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袁黄之子。天启五年乙丑科(1625年)余煌榜,三甲一百四十九名,授广东高要知县。七年夏天,西潦河发大水,城中水深三尺,死者无数。他冒酷暑竭力指挥抢救,搭席棚、草棚,施粥,捞溺死者入殓。秋天淫雨不止,米价高得咋舌。他亲自踏勘灾情,开展赈济。因劳累过度而呕血不止,只好回家养病。走时只有被子和简单的行李,送他的百姓哭声震天,著有《抱病斋漫笔》行世,另有《紫微集》未流传下来。

 

徐士英

徐士英,字觉宇,芦墟人。武进士徐有功之子。明崇祯元年戊辰科(1628年)武进士。授太湖营守备,赠明威将军。

 

吴易

吴易(1612~1646年,有的书上写成吴昜),明崇祯十六年癸未科(1643年)杨廷鉴榜,三甲一百六十三名,字日生。祖籍松陵柳胥村,住二十九都芦墟一带。是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吴山的曾孙。自幼喜欢兵法,中进士后未授职而回家。第二年(1644年)清兵入主北京,他写四篇文章议论恢复明朝。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他投奔扬州史可法抗清,授职方清吏司主事,执掌军纪。清顺治二年(1645年)奉命到江南筹集军饷。四月,史可法殉难,吴江亦失守。他就与吴江孙兆奎、三白荡北滩杨坟头村(现名杨文头村)的沈自炳、沈自駉等举兵反清,兵士用白布裹头,称白头军。他夜闯县衙,将投降清军的县丞朱庭佐斩首。克复吴江后,屯军长白荡,在吴江及周围诸县开展抗清斗争,一时名噪江南。在福州的明朝唐王朱聿键得到消息,授他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江南军事,又进兵部尚书。在绍兴的鲁王朱以海也授他兵部尚书,封长兴伯。八月,清总兵吴胜兆与他激战,被打败。第二天清军冒大雨进攻,他没有设防,全军覆没。父亲、妻子投河自尽,他只身脱险。当时,芦墟周瑞等人的义军活跃在分湖、三白荡一带,请吴易入主其中。顺治三年正月十五晚再度攻占县城,斩知县孔允祖。清苏州巡抚土国宝派副将汪茂功前来讨伐。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吴易、周瑞在分湖摆开战场迎战,2000余清兵几乎全军覆没。史称“分湖大捷”(详见军事卷)。六月,他与周瑞到浙江嘉善与倪抚、孙璋商议合营反清,初九日在孙璋家聚餐时被清军俘获。解往杭州,不为清浙闽总督张存仁封官所诱,拒绝剃发,就义于候潮门江浒处。后人在柳胥村为其建衣冠冢。

 

周瑞

周瑞(?~1646年),又名周添,字曼青。芦墟人。明朝末年,清兵进军江南。遭到各地的激烈反抗。清顺治二年(1645年),分湖、三白荡的义军首领是周瑞、张贵、陈打生。史称“三人臂力过人,善用炮”,周瑞又有智谋(乾隆《吴江县志》卷五十八)。周瑞他们与嘉善县蒋广德的700余名义军联络呼应,杀清兵800人。吴易兵败,周瑞迎吴易入营,尊为首领。他们在芦墟、黎里一带蓄集力量,等待机会。

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十五日,吴易、周瑞趁吴江城内闹灯会之机,率兵第三次占领吴江城。三月二十三日,吴易、周瑞在分湖摆开战场准备迎战清军。三月二十六日,清军总兵汪茂功率舰刚进分湖,就遭到分湖义军猛烈攻击。清军北逃至梅墩,又遭周瑞义军夹击,2000余人几乎全军覆灭,汪茂功带余部狼狈逃到同里庞山湖。白头军将汪追杀在湖心。

分湖大捷后,吴易、周瑞广泛联络嘉善、青浦等县的义军,共同抗清。五月二十七日,周瑞到西塘会晤义军,写信策反清嘉善知县刘肃之。刘假意应允。六月初九日,周瑞、吴易应刘肃之的约定,到嘉善东关外义军首领孙璋家。不料被刘肃之的伏兵抓捕。清浙江总督张存仁百般劝诱。周瑞等不为所动,八月,周瑞、吴易等就义于杭州候潮门。

 

李枝芳

李枝芳(?~1647年),芦墟布衣。清兵南渡时,李枝芳曾是长洲县戴之俊义军的首领之一。顺治四年(1647年)初,杨廷枢、戴之俊、李枝芳等策反清军苏淞提督吴胜兆,事泄,先后被捕。四月临刑前,李枝芳“辞色不挠”,被杀于芦墟集市上。被后人尊为分湖八位先哲之一。

 

杨廷枢

杨廷枢(1595~1647年),字维斗,号复庵。江苏吴县人,庄简公杨成之孙。继配夫人芦墟赵田村费氏(一说黄氏)。明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乡试高中第一名,即解元;“文名振天下,从游之士颇多”,为复社领袖之一。清顺治二年(己酉,1645年)清军南下苏州。他因反清事泄,“避地芦墟,泛舟芦苇间”。当地士绅纷纷出走,他却为抗清义军筹粮未走。四年,苏松提督吴胜兆反清,策划人戴之俊是他的门生,遂受牵连。杨廷枢隐居吴县光福真珠坞山中。“四月二十四日被缚,饿五日未死。大骂贼,未杀。遍体受伤,十指俱损”。“自山至(分)湖”的押解途中,四月二十八日,“舟中作自叙一篇、绝命词二十首”(一说十二首)。在衣服上写血书,誓与清朝势不两立,有“魂炯炯而升天,愿为厉鬼;气英英而坠地,期待来生”之句,清兵将他押解到泗洲寺。当时苏州巡抚土国宝正驻扎在此,领兵镇压分湖地区的抗清义军。土国宝三次劝他剃发。他说,“头可断,发不可断”。五月二日在永安桥(即泗洲寺桥)南,“为巴提督所手刃”。临刑大叫“生为大明人”,头已断还有“死为大明鬼”之声。清军将他悬首示众,“责令馈千金赎取”。门生迮绍原等凑银两将他赎出安葬;并私谥“忠文先生”。分湖人民始终崇敬他、怀念他。乾隆九年(1744年)知县丁元正在泗洲寺左侧建“杨忠文先生祠”以祀(见《文物卷》),四十一年朝廷谥号忠节。著有《古柏轩诗集》,遗书和绝命词十首亦传世。

 

赵鸢立

赵鸢立,字思溪,芦墟人。性耿介,不避豪贵。明崇祯(1628~1644年)初年被推举为芦墟约正。凡涉及地方是非利害,他必定前去调查清楚,按规办理,切实报告。上司亦信任他。明末,芦墟地区多抗清义军活动。清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苏州巡抚土国宝领兵驻扎泗洲寺,“欲尽剿灭”义军。赵鸢立知道后,去见土国宝。土说,你是前朝约正,今天朝代变了,应该不是约正了。赵鸢立回答:“国祚(皇权)虽移,齿德靡改。”土说,芦墟尽为盗薮,诛之不已,吾欲剿之,何如?赵答,十户人家的地方必定有忠孝诚实之人。何况盗贼(实指义军)据点多在他处,与芦墟老百姓无关。“若尽剿之,而民何辜乎?”赵又说,要平息兵乱,我请求只抓捕几人。最终土国宝听从了他。以后义军反清活动渐渐平息。清康熙末年吴江知县叶前(1718~1723年在任)赐匾“三代逸老”,挂在赵家所在弄堂口,以表彰赵鸢立的功德。

 

陈元佐

陈元佐,字天柱。原籍浙江嘉善,迁居芦墟镇。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1706年)杨谦榜武进士。授江西南昌卫守备,升广西左江镇(今南宁)游击,被弹劾未任。

 

徐绶

徐绶,字青侯。芦墟镇人。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赛都榜武进士,会试第一名,即会元。授广东西宁(今郁南)营守备。

 

沈刚中

沈刚中,字需尊。老家北芦墟。自号北溪居士。祖上为乡绅,家中多藏书,金石碑拓、古籍珍本亦不少。至其父家道中落。沈刚中秉承家风,钻研诗词韵文。自幼博闻强记,知识丰富,喜欢讨论历史。中年好远游。曾渡钱塘江入江西,越梅岭抵南粤,浮海至惠州,还客赣江。不顾自身贫困,游历清远峡,莲花山,章源洞,足迹所至,悉数成文。参与《赣州府志》的编修,“极(竭)言为卢光稠立传。又请开福寿沟,与舆民利。前后数百言,皆非经生(书生)常谈。”不喜科考,以布衣终老。著有《石刻考录》、《北溪草塘诗稿》等。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应聘参与编修《吴江县志》。三四年后写成《分湖志》,陆燿校订。未能刊刻,仅以手抄稿传世。

 

陆燿

陆燿(1723~1785年),字青来,号朗夫。东顾村人(今芦北东古村)。清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年)明通榜进士。授内阁中书,奔父丧后,入军机处,充当乾隆出巡随从。再任户部郎中。三十五(1770年)年授山东登州(今蓬莱)知府,三十六年调济南,奏请截留南方漕粮20万石以备荒。三十七年发生饥荒,将此粮平粜给百姓,稳定了社会秩序。升运河道,上呈《总河书》,请求疏浚泉渠,开月河闸,编修《河渠志》。三十九年寿张(今分属山东阳谷、河南范县)白莲教王伦造反,难民纷纷拥入济宁。有人主张紧闭城门。他说,关门是软弱的表现,把逃难的人拒之门外于心何忍,只有派人把守有备无患,认真查验才是上策。事态平息后,他的大胆决策受到普遍赞扬。四十年升山东按察使,四十三年升布政使。以母老告假赡养六年送终。民间传说,期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吴江,微服私访。问他有多少家产,他回答有“九当十三车”。乾隆大惑不解。他从门后拿出9张当票,指给乾隆看13部旧纺纱摇车。乾隆感动不已,回京后御书满、汉文并用的“龙章宠锡”四字赐给他。后来陆氏将此制成竖匾悬于宅院的仪门上方。这就是地名“竖头斋匾”的由来。(按:有人认为乾隆赐书的,应不是这“龙章宠锡”四个字。)丧服满后,督造运河堤工程,授山东布政使。地方官入京晋见,往往要受到守城门人的敲竹杠。为此,他常常穿便装,带一个家人进京,进城后借住在朋友家,办完事即刻往回赶。他常叹息,上面贪,下面怎能不贪,老百姓怎能不苦。四十九年升湖南巡抚。按惯例,各地巡抚年年要向朝廷进贡奇珍异宝,他只选了几样湖南土特产进献。乾隆皇帝知道他以清廉为本,所以并不怪罪。大学士和珅刚刚得势,官吏争相献媚,唯独他不送一物。有人说他是在惹祸,他却根本不把这放在心上。湖南盐商历来要向衙门捐款,盐价奇贵。他去后废除这种陋习,使盐价降去一半。增加了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经费。按实际征收赋税,社仓积谷达62700石。儿子因事从湖南回老家,他只让带简单行李,并再三叮嘱不要打扰沿途官府,因此一路上竟无人知晓他是巡抚的儿子。陆燿幼年读书时,母亲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改成棉衣供他御寒。他一直把这件棉衣带在身边,时时取出睹物思情,告诫子女及随从节俭为本。五十年,湖南大旱,他奔波在抗旱一线,六月,劳累致死,年63岁。他曾收集当朝经世之作,辑成《切问斋文钞》,著有《扣槃集》。他在京城贾家胡同捐建江震会馆,身后遗物仅几箱旧衣。

 

孙银槎

孙银槎,字阶青,号竹尹,华冢小港(今伟明村)人,生于耕读世家。其曾祖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发起重建华冢报恩庵,祖父孙炌撰写重建碑文。因其地近两县交界,孙银槎以嘉善生员资格参加各级科考,于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1766年)张书勋榜列二甲四十七名。考中进士候选时,主持常熟虞山书院十年。授职安徽绩溪,参加四十二年乡试阅卷,选拔吴檟为第一名。四十四年乡试阅卷中,选拔钱塘(今属杭州)人薛淇等。这些人都是名士。绩溪县学生员名额只有15名,他根据人口数和当地文风,奏请增加名额,终于争来了2个名额。县民给他送“泽留黉序”的匾额。被弹劾解职,到江西主持萍乡书院,卒于萍乡。著有《曝书亭集》。

 

郭麐

郭麐(1767~1831年),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学人,复翁,因右眉全白亦号白眉生,芦墟镇人,附监生,清嘉庆三年(1798年)徙居嘉善东门江家桥。16岁入学补诸生,诗文俊逸,脱稿即被传颂。乾隆六十年(1795年)赴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不第,遂绝意仕途。在家结交的尽是穷朋友,出游时结交的是贤士大夫,性豪爽,好饮酒,爱打抱不平。常到扬州一带作客,文采照耀江淮间。游安徽桐城时与姚鼐相识。姚称他是通俊奇士。泰兴人阮芸台升官,去杭州赴任途中,折道芦墟,便服拜访郭麐,留下“四围春水一芦墟”的名句。著有《灵芬馆诗集》、《杂著文集》、《金石例补》、《樗园消夏录》、《灵芬馆诗话》、《爨余丛话》,另有《江行日记》、《灵芬馆词》,辑《唐文粹补遗》等。

 

袁嵩龄

袁嵩龄,字松巢、庶常。祖居新南北赵田村。袁黄九世孙,为袁氏第三代进士。居芦墟镇袁家浜,在曾祖袁惕三创办的家塾中就读。清道光三十年庚戌科(1850年)陆增祥榜进士,列二甲八十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知县,捐升同知。中进士以前参与《分湖小识》校勘。同治前期太平天国退出芦墟后,曾返家与从弟袁召龄筹建赵田袁氏宗祠。

 

沈昌眉

沈昌眉(1872.9~1932.9),字眉若,号长公。来秀桥村人,13岁时其父沈咏楼举家迁芦墟镇北袁家浜。少年丧父。长期业教。清宣统元年(1909年),他与胞弟沈昌直、黎里柳亚子等人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十一月南社正式成立。他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是南社早期社员(第14人),常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柳亚子回忆沈昌眉当时“思想前进,至少不以我为过激;求诸并世交游中,能有几人?”民国6年(1917年)他和柳亚子等人创建分湖先哲祠于南栅切问书院旧址。8年,他曾参与柳亚子发起的编修《分湖志》活动,已搜集并撰写部分初稿(后柳搁下此事)。12年,又为陆荣光另建伪祠一事,参加对陆某人坚决斗争,并获胜。民国16年初到黎里,接替其弟在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任教。4月,张应春烈士在南京英勇就义。5月8日夜半,蒋介石派兵到黎里抓捕柳亚子时,沈昌眉住处亦遭查抄,他的上“两年诗稿,玉石俱毁”。8月到吴江,在省立苏州中学乡村师范科任教。他写了多首诗词缅怀张应春烈士。17年10月,他写信给柳亚子,并与张氏族人商议为张应春烈士筑墓。20年冬烈士衣冠冢终于建成。当年,在弟子资助下,柳亚子作序,他的诗文集《长公吟草》印行。日军侵袭芦墟的第二年(1938年)7月7日,日军在芦墟多处纵火,沈宅亦被烧,他的藏书和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以及《吴江沈氏长次二公剩稿》。

 

沈昌直

沈昌直(1882~1949.4.2),字颖若,号次公,沈昌眉弟。芦墟镇袁家浜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至二十七年,在黎里镇任塾师。塾馆与柳亚子家相邻。少年柳亚子开始与他诗文交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沈昌直再到黎里,在庙桥弄小学任教,与柳亚子纵论历史,抨击时事。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其兄沈昌眉等组织分湖文社。同年11月南社成立。他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从社刊《南社丛刻》第一集起他就发表诗作。民国5年(1916年)他去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继续潜心研究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前后近十年,编成《文字源流》一书,作为师范授课讲义。抗日战争前,沈昌直辞职返乡,在家设帐授徒。日军侵袭芦墟的第二年(1938年)7月7日,日军在芦墟多处纵火,沈宅亦被烧,他的藏书稿本焚毁殆尽。后来原先的同事、时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的钱基博,邀请他去光华任教。他婉言谢绝,一直在家以笔耕执教为生,直至终年。遗著还有《爨余集遗稿劫后拾零》、《吴江沈氏长次二公剩稿》。

 

许半龙

许半龙(1898~1939年),又名观曾,字盥孚,住芦墟镇司浜西岸。早岁受学于同里金天翮(字松岑)。青少年时“拾掇乡邦文献于柳亚子家”,并加入南社。叶楚伧曾招他佐笔政。他专心著述,宁神不惊;好为五言古诗,有《静观轩诗抄》行世。曾从章太炎、吴昌硕、曹尹甫游,请教旧学。继而学医于其舅、七代世医陈仲威,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临床尤长外科。擅治痈疽,察人气色预病候。民国13年(1924年)在芦墟组织红十字会,热心公益。16年,与王一仁、秦伯未等在上海创立中国医学院。著有《中国外科学大纲》、《疡科学》、《喉科学》、《药奁启秘》。

 

夏蕴文

夏蕴文(1897~1985年),又名崇朴。夏宅建在南袁家浜郭频伽灵芬馆旧址上。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部。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浙江省立第二中学,曾任职吴江县视学。民国16年(1927年),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入苏州中学,夏蕴文受聘为高中部语文教师。抗日战争爆发,随校迁上海,后返回家乡,到黎里谋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仍到苏州中学执教,直至1972年退休。195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任民盟苏州市委顾问。他治学精益求精,教学之余著书立说,著有《中国小说史》。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60年出席苏州市文教群英会;曾当选为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江苏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陆明桓

陆明桓(1902~1929年),字简敬,号苏斋。三村苏家港人,世家业儒。年少曾随家迁居青浦朱家角、金泽。柳亚子称其“年少机云作赋才”。与从兄同为新南社社员。民国12年(1923年)迁居芦墟,师事沈昌直,深得指导,精研学术。16年1月,在沈昌直支持下,发起成立求是学社,出版《求是》学术刊物。17年冬,在虎丘举行南社20周年纪念,柳亚子因疟疾未赴会,为筹备这次活动,陆明桓“疏附奔走颇尽瘁”。他喜欢刊印先贤著作,计有:其祖先《松陵陆氏丛著》10种,青浦董望周《自怡隼》,江阴曹拙巢《梅花集》,吴江周勒山辑录的《松陵绝妙词选》等;曾向诸贞壮购得徐山民夫妇遗稿,未及付印。为人慷慨好义,曾不惜巨资购得陈梦琴石章二三十方,以周济其曾孙的丧葬之需。年青病故,沈昌直将其诗文编成《苏斋遗稿》、柳亚子作序印行存世。

 

陆阿妹

陆阿妹(1902~1986年),女,浙江嘉善汾玉人,民歌手。民歌,芦墟称山歌,浙江有的地方叫田歌,苏南地方统称吴歌。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常与村人结伴摇船去邻村对唱山歌。她从小受此熏陶,跟着学唱,练就一副好嗓子。青年时期亦常与女伴们在田间、地头“对山歌”,日积月累,已能流利背出近百首多种题材的山歌;并有立地编、随口唱的本领。逢年过节或迎神庙会,常使她名声鹊起。民国37年(1948年),陆阿妹到芦墟九曲弄中心小学当校工。解放初,小学老师为排练文娱节目,物色会唱山歌者时,她自告奋勇参加。自此芦墟人认识了一位新的民歌手的演唱才能。1953年后,陆阿妹被多次邀请参加县里和地区的文艺选调演出,荣获吴江县民歌演唱第一名,获苏州地区民歌文艺演出奖。除传统山歌外,她还陆续自编演唱了《四季新歌》、《听话要听党的话》等十余首新山歌。1963年春和80年代初,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和吴江县文化馆在采风中,对她的部分演唱录音记谱记歌词。1981年陆阿妹应邀参加苏州地区吴歌学术研讨会。会上,虚年80的她重振歌喉,演唱了最拿手的多首芦墟山歌,引起与会人士的浓厚兴趣。会后,民间文艺爱好者对她演唱的《十二月花名:五姑娘》进行录音整理。1982年1月16日《新华日报》选载了长篇叙事民歌《五姑娘》。以后出版了全文《五姑娘》单行本。(参阅《文化卷·芦墟山歌》)那个时期还根据她的演唱,记录整理了《赵圣兰》、《鲍六姐》等长篇。《中国歌谣报》称她为山歌女王。

 

夏崇本

夏崇本(1910.10~1942.6),抗日空军烈士。老家住芦墟镇南袁浜南岸。夏崇朴(蕴文)胞弟。早年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因参加进步的学生运动,涉嫌“赤化”被开除。后就读于上海持志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誓言抗日、报效祖国。民国25年(1936年)冬,考入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毕业后编入空军第四大队二十二中队,驾驶驱逐机,转战重庆、桂林等地,表现英勇,晋升中尉;曾到新疆伊黎及印度等地接收新飞机。民国31年(1942年)6月,在昆明接收P—43飞机,新机训练时,飞机失速,壮烈殉职。现昆明航空烈士公墓名录和南京紫金山“抗日战争航空烈士纪念碑”上均镌刻其英名。

 

陈孟豪

陈孟豪(1912?~1966年),芦墟镇爱好村白荡湾人。青少年时代就读于省立吴江乡村师范学校,因思想进步,从事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民国22年(1933年)1月,中共地下党员刘淇发起组织秘密读书会。陈孟豪和爱人归青田(原名郑怀瑾,常熟人)从老家赶到吴江,参与组织工作,在四年级学生中发展会员。第二年陈孟豪和读书会成员徐德润等人几次去上海,通过世界语协会、《读书与生活》社等关系寻找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陈孟豪两度与上海地下党组织发生工作关系,曾被捕坐过牢。后在家乡西面的莘塔镇办起流动图书馆,出借马列书籍和普鲁文艺(即无产阶级文艺)读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陈孟豪、归青田奔赴华中解放区,在新华日报社工作。后调到山东大众日报社。1957年双双被错划为右派,陈孟豪更被错定为反革命而去劳改。1961年夫妇俩被遣返到白荡湾村劳动。1964年归青田在贫病中去世。1966年8月,芦墟农村“文化大革命”初起,陈孟豪首当其冲,被批斗、游街。9月5日投河自尽。留下“值得回味”的遗书,全文如下:“辞世绝唱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过各种角色:这最后的一幕呵,却演得没精打采。观众们且莫洩(泄)气,这幕戏实(值)得回味。请接受我的教训,革命就得革到底。陈孟豪1966.9.5绝笔”。

1979年山东大众日报社对陈孟豪、归青田夫妇改正、平反,并派人到上海向其家属、到芦墟向公社党委宣布决定,恢复他们夫妇的政治名誉。

 

鲁思

鲁思(1912~1984年),原名陈鹤,字九皋,芦墟镇人。他在苏州省立二中(今苏州中学)读书时,受到进步思想启迪,组织“怀疑社”,办评论刊物,提出“团结新时代的有为青年,用怀疑的态度来重新估价历史上一切文化遗产”。民国20年(1931年)入复旦大学政治法律系,受戏剧家田汉“南国社”的影响,用“鲁思”笔名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儒林内史——弟弟的来信》,嘲讽封建老夫子。后又在《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血的跳舞》、《爱与死之角逐》、《都会流行症》三个短剧,表达在民族危亡时的立场和追求。他先参加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活动,后又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是夏衍领导的左翼影评小组最早成员之一。23年5月,他受文化界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剧联”委派,主编《民报》副刊《影谭》。面对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旗帜鲜明地发动对“软性电影论”的批判,发表《清算软性电影——从“冰淇淋论”到“艺术快感论”》等电影评论文章,揭露御用文痞妄图将电影事业引入歧途的行径。他成了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不得不于24年8月暂避日本。25年他回上海,和影评小组骨干一起组织“艺社”继续战斗。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负责主编《中美日报·艺林》期间,旗帜鲜明,誓死不与敌伪合作。当时中共地下党的领导曾评价“刊物中间,以《艺林》最为战斗”。期间,他还任青鸟剧社、上海剧艺社编导,参加创办华光戏剧专科学校,培养青年影评工作者,编导田汉改编的高尔基小说《母亲》片段和阿英的《日出之前》等剧,参加为新四军筹款的义演。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日文报《改造日报》记者,在反内战、争民主、争自由的斗争中大声疾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授课,担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电影文学系主任,并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电影处、上海文化局电影事业管理处、上海电影发行公司、《大众电影》编辑部、上海市电影局担任领导职务。曾任《影剧日报》、《上海人民文化报》主编,撰写《影评忆旧》、《艺社忆旧》、《剧联影评战线的回忆片段》、《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回顾》等电影史料文章,由中国电影出版社汇编成《影评忆旧》。

 

第二节  人物录

陆龟蒙(?~881年)

字鲁望,号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震泽人。据《分湖志》等旧志记载,陆龟蒙曾在来秀桥居住过。见《文物》卷第一章第四节“来秀里”。

 

陆大猷

字雅叔。宋儒学提举。贾似道(1213~1275年)当国时(1259~1275年),陆大猷“见国事日非,且不可支,遂致仕归(来秀里),营别业于分湖之滨。”为分湖八先哲之第一人。

 

钱重鼎

又名仲鼎,字德均。通州人。元大德六年(1302年)开始客居陆行直家,至大四年(1311年)在芦墟分湖滩筑室定居。著名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年)为其作《水村图》。元延元年(1314年)钱氏作《水村隐居记》一文,流传至今。

 

顾逊

北芦墟人。元至正九年(1349年)阳春三月,顾逊邀请从中原(河南大梁、汝南)到浙中(会稽)的一批文人墨客聚会,“十日相泥饮”,乘坐“钓雪舫”楼船远访近游。由此,杨维桢等名人留下了一组反映元朝时芦墟地区风土人情的诗文。这是最早最集中的芦墟历史资料。

 

杨维桢(1296~1370年)

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诸暨人。元泰定元年(1324年)进士。晚年居松江(吴江)不仕。至正九年(1349年)三月畅游分湖时写了《游分湖记》、《游小基庵题壁》等诗文流传至今。

 

拜柱

蒙古族,元末分湖巡检,明初留用。明洪武二年(1369年)主持重修巡检司署,并建议将长桥巡检司署从八坼移至松陵南沿,被采纳。

 

胡廷庄

字有临,陈思(今城司)村人。明初洪武(1368~1399年)年间被以“人才”身份推荐入仕,官至广东潮州知府。

 

迮原霖

字雨苍,莘塔村人。明洪武三年(1370年)入翰林院,修撰《元史》。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之变”受牵连。仅六龄童迮宥藏匿乳母家,后逃亡高邮,长大后,遇大赦才回归故里莘塔村。

 

陶振

字子昌,号钓鳌生。华亭金泽人。明洪武中授吴江县学正,掌管一县之教育。有咏分湖诗赋传世。

 

净瑄

又作琤瑄。泗洲寺住持。明永乐初忠靖公夏元吉(原吉)治水驻节泗洲寺,与其诗词唱和。

 

朱嵚

字懋恭,福建邵武人。明成化年进士,弘治三年(1490年)为王庭润写《分湖八景诗序》,传于世。曾任山东副使,“所至有清望”、“治行卓异”。正德时(1506~1521年)升右副都御使、山东巡抚。

 

顾原本

顾良玉、沈悦中、沈德中、周启暘、倪良裔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发起捐资重建嘉泰桥,并改建为拱桥。当年的桥铭碑今仍在。

 

沈德中

屠以德、曹廷礼(生卒年皆不详)于明弘治九年(1497年)发起重建泗洲寺大雄宝殿。请松陵赵宽(栗夫)作记。

 

赵宽(1457~1505年)

字栗夫,号半江,松陵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刑部郎中,广东按察使。弘治十五年(1502年)为泗洲寺作《重建大雄宝殿记》,传世。

 

陈尧恩

字汝济,号荻洲,白荡湾人,明正德五年(1510年)举人。官广东崖州知州。

 

迮霖

字惠卿。好施与,明嘉靖、隆庆间(1566年前后)济贫民米粟2000余石。

 

顾庆恩

字世卿,顾大典子。博学能诗善画。明天启三年(1623年)官云南澄江府通判;在石屏州有惠政。

 

叶绍袁(1589~1648年)

字仲韶,号天寥,分湖西北叶家埭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晚年撰写《湖隐外史》,为分湖的首本“民史”。

 

朱永祚

苏家港人。明末清初(1644~1645年)间,偕弟朱启祥,练乡勇水师抗清,与吴易一同被害。

 

袁世履  徐弘基

袁世履,赵田村人。徐弘基,明大将徐达后裔。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南渡时,徐、袁等人在赵田村“树帜招军”,以图“匡复(明)王室”。当地豪强陆氏联络清兵田胜嘉部袭击赵田村。袁、徐失败,族人多被“杀而投之湖、井”,连“避迹于袁(家)者,悉被难”,徐氏父子被鸟枪、乱箭射杀。

 

土国宝

清初苏州巡抚,为镇压吴江、嘉善、青浦三县交界地区的抗清义军,土国宝时常带兵到此活动,“剿灭”义军。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五月曾带兵驻扎芦墟泗洲寺,说“芦墟尽为盗薮(义军)”,“欲尽剿灭”。在芦墟当众杀害抗清勇士李枝芳、杨廷枢等。

 

陈子龙

字卧子,一字人中。松江人。明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清顺治三年(1645年)与徐枋一同避居芦墟,与杨廷枢、叶绍袁、夏允彝等人在分湖南岸的水月庵集会,密谋抗清。清顺治三年六月十日参与松江起兵抗清,事败被俘,途中投水自尽。清乾隆四十二年(1776年),清廷赐谥“忠裕”。

 

迮绍原

字休仲,和陆山斗(字圣谋)皆为杨廷枢学生,清顺治二年(1645年)与义士陈譔共同出力赎买杨廷枢头颅,安葬之,并立木主神位于泗洲寺内。

 

张采

字受先,太仓人。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官礼部主事。文名德操兼重,享誉江南文坛。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江南,张采芟发为头陀,避居芦墟,自称陆道人。与叶绍袁在宝代庵叙谈时局。

 

徐枋

字昭法。长洲人,忠节公徐汧子。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与陈子龙一起避难芦墟。后隐居在双厍村(华中村西北,开太浦河时搬迁),痛父殉难,栖息土室,终身不入城市,卖字画以度日。

 

赵进美(1622~?)

字嶷叔、韫退,号清止。山东益都人。明崇祯十三年庚辰科(1640年)进士,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任吏部主事。明末避难分湖与士绅相交。后归顺清廷,官至福建按察使。

 

费元谦

字子美。清兵南下,乙酉年(1646年)费元谦避兵芦墟。一天盗匪捆绑其母勒索钱财。费说钱在我处,放开我母亲。他拿出全部钱财赎回母亲。盗匪还不满足,就杀了他。人们收殓遗体时,“解衣见怀父像于胸”。人们深感悲哀。

 

方文

字尔止,桐城人。工诗。与反清领袖吴易、沈自炳、徐鑛、史元等为友。甲申乙酉年间(1644~1645年)隐于分湖。

 

王崇简

字敬哉,宛平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乙酉年(1645年)避居分湖,结交叶绍袁。后归顺清廷,官翰林学士,至礼部尚书。为人端谨、谦虚,重朋友情谊,善于鼓励后辈学生。

 

宋琬

字玉叔,莱阳人。甲申乙酉年(1644~1645年)避居分湖叶绍袁家。清顺治四年(1647年)考中进士。

 

王熙

字子雍,王崇简子。曾跟随父亲避居分湖。清顺治年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大学士。

 

朱璜

字渭珍,苏家港人。其父朱自振(字孟起),本村塾师。清初其父被盗匪绑票。当时他果断地变卖家产,奔赴盗匪处号哭,要求代替父亲。盗匪被其孝心感动,又念其年少,动了恻隐之心,放了父子俩。后来他勤劳耕作,艰苦创业。康熙年间(1622~1722年)以平民身份被推举为“乡饮介宾”(一种荣誉称号)。

《分湖小识》卷五记述:自明季洪祖烈以武进士致身抗节后,武科特盛。武进士3人:陈元佐、周宇春(1713年进士)、徐绶。

武举人5人:陈鉴(1693年)、徐大经(徐绶弟,1696年)、杨官玠(1705年)、杨三英(杨官玠子,1723年)、周开(1727年)。

《分湖小识》:武科以分湖周氏为最盛。百年之内有四代九人考中武举人:周士达,清初迁居分湖边,遂以武起家。儿子周岳英,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其兄周邦翰,康熙二十三年举人。周岳英子周躬桢,康熙三十五年举人。周邦翰第五子周潮生,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官太湖营千总。周邦翰从孙周大武,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衢州协中营千总。周邦翰第七子周天生,康熙五十三年举人。周躬桢子周炎武,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周邦翰孙子周应龙,乾隆九年(1744年)举人。

 

顾御

字吉履,后改姓沈,顾昺曾孙。清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仕至工部员外郎。

 

叶燮(1627~1703年)

叶绍袁幼子。居分湖西北叶家埭。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二十二年编篡第一本康熙《吴江县志》。

 

潘耒(1646~1708年)

平望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翰林院检讨。三十九年作《重修泗洲寺记》。

 

龚志音

又名子音。东朱家港人。年轻时以船谋生。据说在杭州天竺山下遇到一位长者,告诫他要虔诚修行十年。龚回来出家修道,虔心化缘募资,在康熙中前期终于重建东顾(古)遇仙庵。

 

魏坤

字禹平,嘉善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举人,以不得志,隐居分湖,仿钱德均作“水村第二图”。

 

孙炌

字奎章,号立夫。住华中小港,家有华黍庄。年轻时就有文名,乐于助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发起重建华冢(今名华中)报恩庵。并撰写碑文,今存完整石碑。著有《华黍庄集》、《秋水集》。

 

陈鑛

字广安,芦墟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岁贡生,滁州全椒县学教谕。雍正二年(1724年)为母请旌,特建节孝坊。其文章被人推崇。著有《十易若斋文稿》八卷。79岁病卒。

 

德亮

字霁堂,号雪床。僧人,本姓陈。12岁即喜欢写诗。20岁削发为僧,在武清极乐寺雪堂禅师门下受戒。后纵游五台山、峨眉山、天台、雁宕(荡)山、匡庐等名山。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归,后寓莘塔长馨庵。有诗集《雪床》行世。

 

陈桂

字葆元,号香岩,白荡湾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举人。

雍正五年(1727年),任浙江永康知县。居官清廉公正。因违逆上司而辞职归故里,论文讲学,栽培后进。卒年65岁。

 

吴中黄

字子发,居冠溪村。少孤贫,以勤苦自励,中年家境渐好。因“平生好施”。清康熙五十五(1716年)。知县给以“德臻纯嘏”匾额。享年90余岁。

 

陈鉴

字其言,号甫衣,居芦墟。雍正甲辰(1724年)秀水籍举人。不求仕进。喜作诗自娱。年82卒。

 

陈敬

字景颐,号退斋生。清康熙、雍正年间(1722年前后)由白荡湾迁居芦墟镇。雍正二年(1724年)为母请旌建坊。第三子汝树,县庠生。四子汝藻,早逝。五子汝懋,字克修。登云桥嘉庆二年(1797年)重建的桥碑上有陈克修名字。

 

陆瓒(1693~1756年)

字虔实;初名无咎,字乾日。东古村人,陆燿父。清乾隆元年(1736年)入京师国子监,充誊录官。先后橐笔10年。后授山西保德州史目,精楷书,尤工汉隶。其书法出入纵姿,正变乘合,无所不可,名遍海内。

 

迮云龙(1691~1760年)

字耕石,自号三江渔父。清雍正十年举顺天副贡。乾隆元年(1736年)为隆科多幕僚。后隐于分湖之滨,筑室种树,著书自娱。居池上草堂,藏书甚富。

 

迮尚志(1698~1751年)

字倍功。莘塔人。为迮云龙族弟。陆燿老师。一生读书谈道,授徒自给,不喜结交外人。有时与诗僧德亮诗词互酬。

 

马鼇

字驾六,芦墟人。清乾隆丙辰(1736年)郡学岁贡生。淡泊功名,闭门著书。手辑成书。

 

沈芳

字纫佩,号水村。沈刚中父。北芦墟人,县学生。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十二年应聘参加编修吴江、震泽两县志。

 

沈栻

字钦伯,常熟人。少时在分湖滩陶冶庵读书,为芦墟举人陈其言高弟。工八法书,善画山水。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传胪,先后任湖北、云南正考官,擢升:湖南盐使,廉洁自持,卒于官。

 

郁文

字承哉,一字澄斋。世居芦墟。邑庠生。尝游京师。自以高才不遇,善鼓琴。陆燿少时每心服其才。

 

陈焕

字章佰,号一恬。芦墟人。祖陈策、父陈琳,都是专治溃疡的外科医生。陈焕更精医术,贮存良药,工于敷治。为人“直性孝友”。敬事寡嫂,请旌建石牌坊。郭麐为其作墓志铭。

 

袁琏(1731~1790年)

世居赵田村,字惕三,袁黄六世孙。年少才敏,12岁能作文。中年弃家为贾致富,在分湖边买田筑室种树。又办塾馆,课子弟。

 

吴之湄

字临洲,号心禅。自冠溪移居芦墟。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发起重建观音桥。四十七年(1782年)发起重建泗洲寺桥,并改建成石拱桥。工画山水,五十八年(1793年)绘《水村秋眺图》。

 

夏应龙

字御六。乐善好施。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吴江知县张光熊给予“孚济怀仁”匾额。

 

迮朗

字蕴高,号卍川,南传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举人,后久客京师,北抵居庸,南游楚豫,主讲淮阴书院。所到之处,与文人士大夫广泛交往。为人善谈,有才干。

 

钟清源

字宗耀,福建武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任分湖巡检。遇大旱,闹荒灾,他下令开泗洲寺积谷仓,平价粜给灾民。政声翕然。

 

郭凤(1772~1840年)

字丹叔,郭麐弟。为诗时有性灵语。有《山礬(矾)书屋》一、二集共19卷。

 

潘眉(1771~1841年)

字稚韩,号寿生。师事郭麐。喜远游。寄迹粤东最久,纂修《高州府志》数十卷。后到潮州,主讲黄岗书院6年,主张“讲求经史务为有用之学”。

 

迮鹤寿(1773~?)

字兰宫,号青崖,迮朗子。清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授池州府教授,擅长考证,凡三代制度皆欲旁搜曲据,证明己说,而使之完备。精研古义,比求其原。曾著《帝王世纪地名衍推》,衍推三代,包括土田户口,又考据夏、殷、周的九州经界,推算封建井田制度。(1844年)题“万青遗泽”匾额时72岁。

 

许照

字葵阳,号秋田。县学生员。家芦墟。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发起文会,生童数十人与会。

 

柳树芳(1787~1850年)

字湄生,号古楂。《分湖小识》作者。

 

陈希恕(1790~1850年)

字养吾,号梦琴。芦墟人。世代业医。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抄录、校阅《分湖志》。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前参与校勘《分湖小识》。

 

郭岱(1813~1863年)

号石君,郭骥儿子。善画人物。清道光十年(1830年)写吕洞宾像,流传日本。

 

黄冈

字竹友。号竹堂、祝堂。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募资重建新桥(均丰桥);二十一年与同为诸生的夏焕、许照等重修镇东十字港中独脚圩上的文昌阁。喜八分之学;购得汉碑数十本,晨夕临摹,遂成一家。

 

吴家骐

号柯亭,冠(甘)溪村人。吴家骥兄。工诗善医。著有传世至今的《分湖杂咏》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前后参与校勘《分湖小识》。

 

吴家骥

号省亭,冠(甘)溪村人。家骐弟。陈希恕为其《檀香书屋遗稿》作序。

 

朱庭照

字庆韶,号少云。苏家港人。平生豪迈自喜。官楚南布政司理问。后来以母亲年老需照顾为由,辞官归故里,诗酒流连,清文兼挚,尤工尺牍,被人收藏的甚多。著有《湘游草》、《留云山馆遗稿》。

 

朱容照

字景宣,号升斋,苏家港人,朱庭照弟。国子生。著有《花好月圆人寿斋遗稿》。

 

朱萼增

字沁香,苏家港人,朱庭照女儿。年28卒,有诗集传世,清道光六年(1826年)刻本。夫徐锡第,浙江临海县知县。

 

顾坎(1855~1925年)

字渊如,为陆恢师弟,同师于刘六德。工花鸟、仕女画。其作品在平望一带流传较多。

 

凌淦

字砺生,廪生。清光绪元年(1875年)与知县金福曾发起,在南栅城隍庙东南创办切问书院。

 

陆欧安

乡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分湖滩创办陶冶学堂。

 

刘乙斋

清末民初芦墟团防队长。民国元年(1912年)12月24日成功指挥抗击、重创毛子龙股匪的袭击。

 

田岫山、陈耀宗(生卒年皆不详)

民国26年(1937年)11~12月淞沪抗战后期,部分未突围的部队流落在青浦、吴江、嘉善等地。国民党第十集团军派员收集整编,恢复独立45旅番号,旅长张峦基。特务连长田岫山(人称田胡子)率部打了尤家港伏击战胜仗,升任733团团长,领兵在吴江、嘉善、青浦毗邻地区游击日军。原733团第1营营长陈耀宗(人称“陈瞎子”)招收当地溃散的警察、保安等散兵游勇,整编为45旅735团,辖三个营。陈任团长,主要在芦墟、莘塔、周庄、金泽一带游击日军,打伏击战。民国29年2月,田岫山部陶庄战斗失利后奉命转移到浙江余姚整编。民国30年(1941年)初,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由安徽广德进入芦墟、莘塔、北厍、南周庄及其周边地区,收编地方武装,将陈耀宗余部编为独立营,李祥宗任营长。4月11日陈耀宗解甲赴沪。

 

王根(1892~1960年)

字荫乔。民国4年(1915年)县立第六高等小学(在芦墟三官堂)首任校长;民国36年私立分湖中学首任校长。

 

分湖八位先哲

陆大猷、陆行直、袁黄、叶绍袁、洪祖烈、李枝芳、陆燿、郭频伽

 

第三节  革命烈士

表15-1  芦墟革命烈士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地

出生~牺牲年月

牺牲地点

牺牲时身份

凌补生

东玲村

1927.12~1953.4

朝鲜

志愿军工兵3团战士

张林虎

尖田村

1952.6~1974.10

山东文登

解放军9713部队班长

屠永良

新友村

1953.1~1976.9

安徽大别山

解放军汽车32团战士

陈春华

爱好村

1923.4~1950.5

山东

山东省荣军管理所

吴和尚

甘溪村

1927.4~1956.8

北厍元鹤荡

中共芦墟区委生产委员

杨祥元

西湾村

1930.5~1952.8

朝鲜

志愿军炮兵41团战士

蔡其生

新南村

1922.8~1952

朝鲜

志愿军某部战士

张根生

爱好村

1929.5~1952.9

朝鲜

志愿军炮兵41团战士

倪留桂

新友村

1924.4~1951.11

朝鲜

志愿军炮兵41团战士

吴马金

甘溪村

1930.4~1953.6

朝鲜

志愿军炮兵41团战士

顾海和

秋甸村

1925.6~1952.10

朝鲜

志愿军炮兵41团战士

陈卯根

芦东村

1931.4~1953.7

朝鲜

志愿军炮兵41团战士

石春生

西北街

1924.5~1952.5

朝鲜

志愿军120师359团战士

刘明顺

东北街

1920.2~1950.12

朝鲜

志愿军38军战士

费小留

东北街

1927.6~1951.5

朝鲜

志愿军炮兵16团战士

葛鹤年

西中街

1933.8~1952.1

上海

解放军上海空军司令部机关战士

附:葛鹤年烈士生平

葛鹤年,芦墟镇人,生于1933年8月。在芦墟本地读小学、初中。他为人宽厚,热情诚实,乐于助人,和同学们相处很好。解放前,他在分湖中学(芦墟中学的前身)读书时,看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黑暗腐败,老百姓生活困苦,常与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时事形势,向往共产党,向往解放区,迫切要求进步。解放前夕的1949年2月,芦墟建立了地下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这是地下共产党在进步青年中建立的革命组织。葛鹤年和分湖中学的部分同学相继被吸收入团。入团后,葛鹤年在团组织的教育下,秘密宣传革命思想,学唱革命歌曲,准备迎接解放。当时这些活动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国民党地方武装保安队就驻扎在校园里。

1949年5月,芦墟解放。葛鹤年主动参加中共芦墟区区委组织的募捐救灾活动,下乡向农民宣讲征粮支援解放大军的重要意义等。1949年11月,葛鹤年被选送去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华东团校学习。

1950年初,葛鹤年毅然离开家庭,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海空军司令部高射炮指挥所任职。在部队,他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主动肯干。当时战败逃往台湾的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几次轰炸上海。葛鹤年坚守岗位,沉着勇敢地参加了击退敌机的战斗,受到战友和领导的好评。1951年1月23日,葛鹤年因公牺牲,年仅18岁。上海空军司令部高炮指挥所举行追悼会,颁发烈士证书,表彰他少年立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并用船只将其灵柩运回芦墟。

芦墟镇人民政府和群众为葛鹤年烈士举行隆重的吊唁仪式,将烈士安葬在分湖滩,即今分湖公园内。1952年2月,芦墟镇人民政府在烈士墓地栽树培土,建立墓碑,以志纪念,昭示后人。1985年又整修烈士坟墓,重新立碑。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