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芦墟镇志 >> 第十四卷(军事)第一章(兵防)

第十四卷(军事)第一章(兵防)

2012/12/21 17:41:51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530

分湖东岸,有伍子滩、点将台地名。相传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的军队曾“结水寨于此,以备越兵”。元、明、清的古籍都有此传说的记述,认为“语非无据”。

芦墟农村有韩郎荡、韩郎村(今名邗上)、韩棚港(洋沙坑村北)、芦墟镇有司浜、砂锅田等地名。相传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军队曾驻扎于此,多次出土的“韩瓶”(韩世忠士兵盛放饮食的小陶罐)可资佐证。1977年6月,北芦墟南村头张德生家挖掘沼气池,出土6个“韩瓶”、1只粗瓷碗和一堆灰烬。1986年春,该村开掘世家池与菱塘湾之间的新开河,又出土了几个“韩瓶”。

史书明确记载的驻兵始于南宋初年。

 

第一节  南宋至清末的兵防

一、分湖巡检司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吴江县“为皇畿近地”,设置分湖、平望、同里、震泽等8巡检司。分湖巡检司管辖吴江县东部地区,即今芦墟、莘塔、北厍全境,金家坝南部,黎里东北部,以及南周庄、章练塘(今青浦练塘镇)等地。巡检司署在今芦墟司浜西侧,有巡检1员,负责招收“土军”(地方壮丁)、教习武艺、巡防盗贼。巡检官每年俸禄168石9斗5升糙米。元朝大体上承袭宋制。巡检为九品官员,给官田1顷(百亩),俸钞银子10两。另外增设1名司吏,属文职助手,禄米6斗,俸钞30两。

元末明初的巡检官员名拜住(蒙古族),在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分湖巡检司署。

明朝巡检为从九品官员,起初授将仕佐郎,后来升授登仕佐郎。手下有司吏1名、弓兵30名。职责是:带领弓兵缉捕盗贼、盘诘奸伪,督率徭役。月支俸米5石。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吴江县8巡检司裁撤成分湖、平望、同里、震泽、简村5巡检司。分湖巡检司辖区从二十八都、二十九都扩大到东二十三都,即现在黎里全部,八坼的东南部地区。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寇进犯东南沿海。官府命令各地整修、增设河坝和水栅,由当地巡检司管辖。属分湖巡检司管辖的水栅有18个。周边地区的有卢里桥(今屯村南罗里石)、牛长泾塘北口、菱塘港(今八坼东北菱塘湾)、小月港(今黎里东北)等。

清朝前期承袭明制。巡检官员年俸白银31两5钱2分,手下有攒典1名,管杂务,皂隶2名,弓兵18名。康熙中巡检刘度重建分湖司署。雍正四年(1726年)吴江县分置,自北而南以大运河、澜溪河为界分为吴江、震泽两县。简村司归并平望司。吴江县只有分湖、同里两所巡检司。分湖司辖地扩大为:南至新杭里(今王江泾北)、黄溪(今黄家溪)、盛泽镇,西至平望大运河,西北至八坼下塘,共860圩。分湖司管辖的周边水栅增加了盛泽镇东口、西口,黎里镇东口、西口;另外,平望镇安民桥和安德桥与震泽县平望司合辖。雍正五年开始,分湖巡检司职责增大:与平望营千总一起在平望盘盐厅查办盐政。

雍正六年(1728年)巡检官员除俸银外,增加养廉银60两。

乾隆初年(1736年)以后分湖司在黎里租借民房,另立分署所。

太平军占领芦墟时期(1860年夏至1863年春)3任巡检官都流亡上海。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大潮中,巡检司官邵彤枋及其儿子在黎里被民众赶跑,巡检司废。

分湖巡检司官员名录和任职的起始年月,见表14-1。

表14-1  分湖巡检司巡检名录

姓名(表字)

籍贯

始任年月

李氏(佚名)

 

元至正九年(1349年)

拜住

(蒙古族人)

至正×年

拜住

 

明洪武二年(1369年)

王玑

 

弘治九年(1496年)

许氏(佚名)

 

弘治十年

雪霁

 

弘治十三年

高山

 

弘治十七年

张锋

 

正德二年(1507年)

张镇

 

正德四年

修仪

 

正德八年

秦杲

 

正德十年

萧增

 

正德十二年

黄文通

 

正德十五年

臧恺

 

嘉靖三年(1524年)

李鹏

 

嘉靖五年

赵俊

 

嘉靖八年

穆宣

 

嘉靖十一年

张绶

 

嘉靖十四年

姚豸

 

嘉靖十五年

刘干

 

嘉靖十八年

李时

 

嘉靖二十一年

林宗季

 

嘉靖二十三年

杨仲

 

嘉靖二十七年

苏霖

 

嘉靖二十九年

郭忠

 

嘉靖三十一年

王体仁

 

嘉靖三十三年

张恩

 

嘉靖三十四年

张昂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以后漏缺)

朱彦廷

浙江山阴

清顺治三年(1646年)

何平德

顺天大兴

顺治八年

蒋如璧

陕西富平

顺治十二年

辛万清

陕西渭南

顺治十六年

李世英

浙江山阴

康熙二年(1663年)

胡公辅

浙江山阴

康熙七年

赵志学

浙江山阴

康熙十一年

陈俞冲

浙江钱塘

康熙十五年

刘度

浙江山阴

康熙二十二年

朱涣文

顺天大兴

康熙三十八年

张仕奇

山东济宁

康熙四十五年

秦得玺

直隶宁晋

康熙四十九年

徐宗元

顺天大兴

雍正五年(1727年)

史迁义

直隶文安

乾隆八年(1743年)

蒋应锋

顺天大兴

乾隆十四年

张国柱

浙江会稽

乾隆二十三年

吴锦

四川内江

乾隆二十四年

陈又新

浙江山阴

乾隆二十七年

邱于莲

安徽天长

乾隆二十九年

王千秋

湖南湘乡

乾隆三十五年

叶发

贵州贵筑

乾隆四十六年

方筠

顺天大兴

嘉庆六年(1801年)

陈德清

浙江山阴

嘉庆八年

周良玙(鹤亭)

直隶清苑

嘉庆十年

孙旭(东阳)

河南鲁山

嘉庆十一年

周良玙

直隶清苑

嘉庆十八年

钟清源(恕堂)

福建武平

嘉庆十九年二月

周文澜(春波)

河南商城

嘉庆二十年四月

王庆佑代周文澜

 

嘉庆二十二年三月至七月

李氏代周文澜

 

嘉庆二十四年二月至五月

周良玙

直隶清苑

道光三年(1823年)十一月

周文澜

河南商城

道光四年十月

李式瑯(玉亭)

四川

道光十年九月代

韩潮(衷海)

浙江钱塘

道光十一年三月

查履泰(铁珊)

 

道光十二年三月

冯步瀛(海峰)

湖北江夏

道光十三年

王氏(佚名)

 

道光十五年八月兼

沈孝任(筱阿)

河南新郑

道光十六年五月

王正模(丰岩)

江西

道光十七年三月

祝繁龄(松圃)

顺天大兴

道光十七年八月

邹承谟(湘亭)代祝繁龄

 

道光十九年七月至九月

陈廷榆代祝繁龄

 

道光二十年×月至二十一年三月

徐氏(佚名)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

廖又复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

祝繁龄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

冯焯(子明)

山西代州

道光二十六年八月代

沈鸿熏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

赵秉镕(霞峰)

顺天通州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

张永淳(地山)

广西桂林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

王先鑅(丽生)

四川安岳

道光三十年四月

李燮钧、张文光自道光三十年十月至第二年八月(咸丰元年,1851年)代王先鑅

赵廷楷(端臣)

浙江会稽

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

朱綮

 

咸丰六年四月代

王先鑅

四川安岳

咸丰六年七月

吴桐自咸丰八年四月至十月代王先鑅。

咸丰十年(1860年)夏,太平军到芦墟。王先鑅逃亡上海,交印卸任。

盛金鉴,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上海任。

裘绶,同治元年(1862年)在上海任。

姚观元(芸生)

浙江归安

同治二年八月

舒瀚(一山)

安徽怀宁

同治三年二月兼

赵景恺(菊生)

浙江乌程

同治三年三月

王镕(友怀)

浙江归安

同治四年五月

史久成(凤楼)

浙江

同治五年七月

高清岩

 

同治六年十月

胡复初(雪汀)

浙江钱塘

同治七年十月

陈兆椿(石田)

浙江海宁

同治九年四月

程燮

 

同治十年四月到任后即奉撤

萧尚鸿(海仙)

四川成都

同治十年四月

周祖荫

 

同治十一年二月代

吴德耀(晋斋)

 

同治十一年四月

钱斆泗(杏甫)

浙江山阴

同治十二年四月

邵骏增

 

同治十三年四月

王恩庆(季香)

安徽合肥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

项大猷(小石)

浙江秀水

光绪元年十一月(1875年)

叶丙祥(星寿)

安徽怀宁

光绪二年七月

叶佐清(葵生)

浙江松阳

光绪四年十一月

程钧(鼎臣)

安徽盱胎

光绪五年二月

王姚泰(瘦梅)

浙江嘉善

光绪六年正月

丁长保(希琴)

浙江乌程

光绪六年七月

吴均元(崧生)

浙江乌程

光绪七年十月代

霍正坤(静甫)

广西柳州

光绪七年十二月

蔡瀛(莱仙)

浙江德清

光绪九年二月

周作宪(景洛)

河南郑州

光绪九年九月

恩长(秋岩)

满洲正蓝旗

光绪十三年八月代

汪聿桐(心言)

浙江仁和

光绪十三年九月

陈涟(漪园)

浙江仁和

光绪十四年十二月

何恩锡(梅圃)

浙江山阴

光绪十五年二月

徐胪先(紫佩)

浙江西安

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代

文濬(星源)

内务汉军正蓝旗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闰三月(以下缺漏)

邵彤枋

 

宣统三年(1911)时的末任巡检

二、清朝绿营兵

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都称汛;其驻防巡逻地区称汛地或讯地。清初,顺治四年(1647年),芦墟为吴江县的四处汛地之一,属于江南省提督标太湖左营。芦墟汛有分防千总1员,配备坐马1匹,书记1员,随丁6名;有马兵、步兵、守兵共约40名,分驻芦墟镇的东口、南口、北口3地。千总署由泗洲寺旁的僧房改建,共6间。

康熙初年(1662年)撤黎里汛归属芦墟汛,千总署由千总、把总轮流值守。千总为从六品官员,授忠显校尉,配备书职2名,随丁5名。把总为正七品官员,授奋力校尉,配备书职2名,随丁4名。千总、把总俸禄:食马战兵饷37两2钱,米3石6斗,养廉银千总91两2钱,把总73两2钱。后又增设外委轮防千总、把总,轮流驻守泗洲寺和黎里刘王庙、城隍庙等汛口。外委轮防千总、把总各有随丁2名、马1匹,食马战兵饷,养廉银前者18两,后者12两。

各汛口的兵力、装备如下:芦墟北口汛、东口汛,汛房各5间;南口汛汛房3间,黎里东口汛汛房7间、西口汛汛房4间;每汛口巡兵8名,巡船1只,有烟墩(烽火台)、瞭台(嵘望台)等。只有芦墟南口汛逼近民房,无空地,未建烽火台。另外龙王庙、少垢庵两汛为巡逻点,未驻兵。

同治九年(1870年),江南水师改行新制,芦墟汛归属水师右营;巡船改为长江舢板,每船有炮2尊、洋枪4杆(太平天国军队在芦墟情况详见后文)。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和地方武装

一、抗日战争前

清末,芦墟镇已有民团。辛亥革命时,地方士绅加强民团组织,称团防队,队长刘乙斋。民国2年(1913年),在团防队基础上组织芦墟乡保卫团。后来,无形消失。

民国13年(1924年),江浙军阀混战。保卫团又恢复,主要是治安巡逻,驻扎在南栅城隍庙。抗战开始那年的队长是本镇人顾启新。

民国23年(1934年),吴江县保安大队有3个中队,其中第3中队的第7分队驻芦墟。县保安队经常轮流驻防,直至抗战前夕,驻守第六区(芦、莘、厍、周)的有一个排的兵力,驻芦墟镇的不少于1个班的兵力。

由于芦墟湖荡众多,又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兵灾匪患甚多。民国初年,苏防步队和浅水兵轮常来驻扎、巡逻。民国13年(1924年),水警兵轮驻芦墟,队长李振邦。自23年秋至26年秋,吴江县水巡队重点巡防芦墟,驻地在南栅油车坊和西北栅米业公所。抗战前夕,米业公所河埠常泊驻省水警队的“陪戎”小兵舰,有10余人,配备重机枪、小钢炮(迫击炮)等。

此外,芦墟还有军警驻守。民国25年(1936年),有27名警察,20多支枪械。主事者李谟。

二、抗日战争时期

民国26年(1937年)11月11日夜,淞沪战役后期,日军进攻芦墟,吴江县保安队、水警队、镇的团防队往西而去。当年12月,上海失守,国民党独立45旅等部队中未突围的部下流落在青浦、吴江、嘉善等地。国民党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派员收集整编,恢复独立45旅番号,旅长张峦基。该旅特务团(又称733团)由团长田岫山(人称田胡子)、副团长张俊升带领,在吴江、嘉善、青浦毗邻地区游击日军。

原733团第1营营长陈耀宗(人称“陈瞎子”)招收当地溃散的水警队、保安队、警察分局的散兵游勇,整编为45旅735团。陈任团长,陆务本任副团长;一、二、三营营长分别是袁益田、陈荫祖、陈鹏。主要活动地区在芦墟、莘塔、周庄、金泽一带。

民国29年(1940年)2月,田岫山部陶庄战败后奉命转移到浙江余姚整编。同年陈耀宗部抗命不去。

民国30年(1941年)初,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淞沪行动总队(教导3团)司令阮清源,率部由安徽广德进入吴江县第六区(芦墟、莘塔、北厍、南周庄)及其周边地区,收编地方武装和散落在江浙沪邻近地区的国民党杂牌军,成立17个支队;将陈耀宗余部编为独立营,由李祥宗任营长。4月11日陈耀宗解甲赴沪。

阮清源部随后改称忠救国军苏嘉沪挺进总队,司令部设在莘塔。该部人员多着便衣,经常流动于各乡村。

民国31年(1942年)2月中下旬,日军对“芦莘厍周”地区大扫荡时,阮部主力抢先撤往苏嘉铁路以西,经严墓去安徽广德。

民国32年(1943年),忠救军势力重返苏嘉沪地区,在搜捕中共党员、残害抗日志士中起了极坏的作用。

大扫荡后,日伪军常驻芦墟(见附:日伪驻军)。芦墟地区无国民党成规模的部队。抗战后期,芦墟周边地区出现过的主要部队是忠救军苏嘉沪政治特派员属下的特务大队。大队长张文奎。34年(1945年)3月,张战死后,该部改称淞沪先遣队。支队长李德孚,副队长严汉霖。

抗战中、后期,出没于芦墟地区农村的还有一些身份难辨的小股“便衣队”。忠救军旗下的李德孚部在民国34年(1945年)底被国民党政府指称为匪军消灭。

附:日伪驻军

民国31年(1942年)2月,日军对芦、莘、厍、周大扫荡后,日伪军进驻芦墟。日军警备队驻扎陆映澄老屋(今浦南路西、建材路口),日酋有刚岛、平松等。往西一点的柳宅(现国营印刷厂)曾驻扎日军吴江八木宪兵队小分队。日军人数时常变动,一般的十来个士兵,后二年减少为六七个兵。

日军拆掉陆苏民房屋,在东西两端修筑碉堡,封锁整条东栅街。老百姓须绕道走。

伪军也称保安队,又名和平军。芦墟常驻一个中队,五六十人。队部在西北栅米业公所(芦墟中学老校门位置)。中队长依次是李树裳、戴居一、谢达山、汪柏如。伪保安中队在米业公所前和南栅城隍庙市河边修筑有碉堡。汪伪的武装警察也有十来人。警察署在老城隍庙(今向阳桥东北)。民国33年(1944年)5月时伪警察署长董崇山卸任,马一鸣接任。当时芦墟镇有武装商团。团丁大多是商家职工、学徒。早晚训练,地点在西栅典当栈房。教官是日军指派的伪军军官。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

民国34年(1945年)9月,国民党军委会别动军忠义救国军淞沪区指挥部先遣支队、苏嘉湖驻军联合指挥部属下金家让忠救军的一部分驻防芦墟、莘塔、北厍一带。9月初某天,上午日军离开芦墟去吴江集中缴械,中午李德孚部队就从莘塔开进芦墟。35年6月,吴江县保安队(又称保警队)第1中队的2个分队,分别驻防芦墟、莘塔。37年2月驻芦墟的是保警第3中队。中队长应界先,特务长邵舫。37年11月10日,保警第3中队调离,第2中队进驻芦墟。12月县保安大队改编为团、营、连建制。民国38年3月22日,县保安团原驻严墓的第6连调至芦墟。4月底吴江县解放时,该部解体。以上是吴江县政府掌握的驻军。

芦墟地方当局撑握的武装主要是“民众自卫队”。民国34年(1945年)9月底,“芦墟区自卫独立中队”有52人,长短枪16支;12月,增加到91人,有轻机枪2挺,长枪36支,短枪21把,区中队分驻芦墟、莘塔、北厍、周庄,以芦墟为多。年底,大多数乡、镇亦建立“自卫分队”,兵力急剧扩张,详见表14-2(各镇数字含附近的乡)。

表14-2  民国35年芦墟自卫队枪支情况表

年月

枪支类型

总计

区直属队

芦墟

莘塔

北厍

周庄

民国353

轻机枪

2

 

1

 

 

1

长枪

77

10

31

10

12

14

短枪

34

4

12

6

7

5

民国356

轻机枪

3

 

2

 

 

1

长枪

100

9

34

8

18

31

短枪

50

6

16

6

12

10

自卫队队长都由区长、镇长、乡长兼任;队副由军事当局指派,掌管实际活动;杂牌队伍的低级军官、遣散士兵充当骨干,当地好武者也混迹其中。如区中队副马云龙(徐州邳县人)、中尉分队长黎明安(四川武胜人)、少尉分队长李祖榆(山东利津人)、赵锦松(浙江诸暨人)、准尉特务长杜魁元(吴江县人)等,都是行伍出身。后期,地方有影响人物占据一些重要位置。

民国35年(1946年)9月,芦墟区各乡镇民众自卫队分别编为侦察班、向导组、供应组、救济组、运输组、巡逻队、工程队等;在交通要道设立“盘查哨”,村与村之间组织联锁的“递步哨”系统。

民国35年(1946年)2月,撤销各小乡,划并成芦、莘、厍3镇和周庄乡,原芦墟附近的东秋乡、分溪乡自卫队并入芦墟镇自卫队,普通队员中工人、店员较多,故称芦墟镇工商自卫队。临近解放的几个月里,各乡镇自卫队实际上已被中共地下党控制。38年5月解放时,各乡镇自卫队向解放军投诚,交出武器后解散。

抗战前后,芦墟地区的军事设施主要是碉堡、壕沟和防空洞。

民国25年(1936年)冬至26年春,芦墟(及莘塔)镇区周围水路要冲处挖掘了壕沟:东栅今水泥厂门口,南栅今轮船码头至荷花池,西栅港分湖口两侧,北栅今米厂沿河。每处壕沟长40~50米,连堆土深近2米。

民国26年(1937年)夏秋淞沪抗战时期,芦墟镇西北自今高树村起向北偏西至北厍打铁港一线亦曾挖掘战壕;东南部,东芦村姚宅旁边、姚池九曲港边各有1座一人高、半地下室的钢筋水泥碉堡,与浙江境内的碉堡相呼应:芦墟镇南栅城隍庙沿河筑有半包围的砖土城墙,设置了射击孔。后因战局变化,碉堡和战壕多数未曾利用。

表14-3  民国38年(1949年)5月国民党芦墟地区地方武装投诚情况

地方武装名称

投诚领导人

人数()

枪支数()

投诚

时间

归属

策反

联系人

芦墟镇工商自卫队

汝志强马杰

150

100

49.5

解散

张鹤鸣

莘塔镇自卫队

王善庆朱荣德

30

30

49.5

解散

凌秋雁

北厍镇自卫队

徐根忠刁一平

30

30

49.5

解散

凌文石

周庄乡自卫队

宋某某(副官)

7~8

10

49.5

解散

凌行可

表14-4  民国时期芦墟碉堡分布情况

地点

东栅(1)在今建材路、浦南路口东北

东栅(2),

在(1)的西北

南栅城隍庙,今煤球厂前

西北栅米业公,今芦中老校门

形状

圆形

圆形

方形

圆形

墙身

砖墙厚80公分

砖墙厚40公分

砖墙厚40公分

砖墙厚40公分

高度

6米双层

4米双层

双层

单层

可容人数

20

15

10

10

机枪孔

步枪孔

8

13

 

8

4

8

4

8

主要任务

瞭望,封锁东栅河道

封锁东北栅田野

封锁南栅河道

封锁西北栅河道

驻守部队

区自卫队

未驻守,区公所保管

吴江保安队

镇自卫队

民国31年(1942年),日伪军常驻芦墟后,在东栅修建了2座碉堡,驻扎日军。西北栅米业公所前修筑1座碉堡,南栅城隍庙前的土城墙亦改建成碉堡。这两处驻扎伪保安队(和平军)。

民国35年(1946年)春,国民党军政当局修复利用这4座碉堡(详见表14-4)。同时修复的还有属于芦墟区的莘塔西栅1座碉堡。

 

第三节  解放军

民国38年(1949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28军83师侦察营解放平望,4日解放黎里,5日,该营的一个连(又名丹阳支队)在地下党负责人吴关龙陪同下进驻芦墟镇,宣告芦墟解放。解放军驻扎在泗洲寺、北袁家浜、东栅陆氏老宅(今浦南路建材路口)、城隍庙等处。1950年秋,江苏省公安厅在今水泥厂地界设立第十四劳改大队,即国营建新砖瓦厂。担任警戒的一个排公安战士驻窑厂。队部驻东栅陆氏老屋。1956年11月,驻军减少,全住窑厂。1958年10月公安战士随建新厂撤离芦墟。

1967年3月初,驻苏州的27军6308部队的5连(4个排),在团副参谋长仲坚的带领下到芦墟地区开展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简称“三支两军”)工作。其中2个排分别由营副教导员范光前、连指导员张传林带队驻在莘塔、北厍。连部和2个排在芦墟,由连长徐启光负责,住在“老公社”(现影剧院西)。随同仲坚的还有团参谋吴兴国(思古甸人)和军医芮跃华等。同年5月底撤离。6月、9月仲坚和徐启光等人两次到芦墟,处理某些遗留问题。

1968年2月,27军79师6309部队的6连,由陈根大连长带队,到芦墟继续执行“三支两军”,年底撤离。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