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芦墟镇志 >> 第十三卷(文物古迹)第二章(古桥)

第十三卷(文物古迹)第二章(古桥)

2012/12/21 17:39:30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940

本章记述11座古桥,按始建年代排列。名称以历史桥名为正,随附俗名和今名。对解放后重建的,或已毁废的,主要记述历史概况。史籍有载,今已不存的古桥还有,如乾隆《吴江县志》记载:“永昌桥,明洪武十六年建”,“和丰桥,初建不考,明永乐五年重建”。此两桥在芦墟镇,早已不存,确切地点,桥梁沿革等已难以查考。

 

第一节  宋代嘉泰桥

嘉泰桥在北芦墟市河中段,是芦墟—分湖地区始建最早的古桥。桥碑记载:“桥名嘉泰,盖南宋宁宗朝,嘉泰改元(1201年)始建,故以此名。”始建时桥在现址南20多米处。数条石柱仍在遗址。“自昔迄今,皆柱石甃砖,屡构屡倾”。于明成化丁未(1487年)岁,“以石作券,更为一洞,上布以石,傍立以阑(栏)”,并勒碑昭示。史料记载的重建年代有: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年),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顺治乙未年(1655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

《北顾里重建嘉泰桥题名记》等七八块石碑本是券石,砌置在拱券内。有两块记载助银人姓名和银两,字迹已多模糊。东北拱顶有清顺治乙未年的石碑,因冰蚀风化严重,字迹多处漫漶。另有几块,刊刻二三个大字的,亦难以辨认。拱顶部南北两侧横额上都刻着桥名“嘉泰”两字。间壁联语、款识为:东南壁“虹腰环水南通市”,西南壁“雁齿排云北顾村”;西北壁“光绪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东北壁“里人募众善姓捐助重建”。

嘉泰桥是芦墟农村现存唯一的石拱桥,东西跨亦字、承字两圩,外形秀气。桥宽2.5米,矢高3.5米,跨度4.4米。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券石、长系石(俗称桥耳朵)多青石,金刚墙多花岗石,其余部位间有武康石。石栏、望柱(俗称桥角)完整。东西踏步各14级。几处石级略有位移。东南部水下础石松动,其上间壁断裂。1989年夏天村民用水泥简单加固松动或位移之处。80年代以来,因机动船的撞击和急流的冲涮,加速桥身下部的损坏。2000年时桥础石下的木桩间已淘空,桥基成了“水下楼阁”。

1986年11月至1987年3月,镇、县相继公布嘉泰桥为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嘉泰桥题名记》碑文如下:

北顾里重建嘉泰桥题名记

松陵距东南五十里,有镇曰芦墟。梁太学博士顾野王子卜居于此,遂有北顾里名。今顾姓者,皆野王后。东西两岸,居民百姓,人物仁厚,风俗义让。中流南北,曰武陵溪。桥名嘉泰,盖南宋宁宗朝,嘉泰改元始建,故以此名。自昔迄今,皆柱石甃砖,屡构屡倾。成化丁未岁,境有乡尚义者,同心合力,各出己帑,兼募众财。致石作券,更为一洞。上布以石,傍立以阑。肇工于岁之九月,至十二月乃成。丐予记其事,遂为之铭;铭曰:

丁未岁,癸丑月,舆梁成,名不歇。

大明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

干缘善士:顾原本周启暘沈悦中沈德中倪良裔顾良玉

注:成化二十三年,为公元1487年。十年后,弘治丁巳年,即1497年,泗洲寺重建,沈德中为三位“倡首施主”之一。

 

第二节  来秀桥泗通桥

一、来秀桥

分湖地界有名的古桥,元时已有记载。明末叶绍袁在《湖隐外史》中记述:“(分)湖北来秀桥,相传陆秀夫曾至此访天随遗址,故土人以此名云。桥去余家二三里许。秀夫,云天随之后也。”

元杨维祯等名士游分湖时,首先到陆家,“至长堤上,度来秀桥,至南陆庵。”

该桥在来秀桥村北小荡里。南连钟珝珣圩,北接北珝圩(今属北厍港上村)。南陆庵在桥北。因水面宽阔,故两岸筑长堤为引桥,尚且桥“长二十余丈”。清乾隆五年(1740年),该桥重建,堤岸加长,桥长减为“数丈"。道光年间(1821~1850年),“桥石已圮,两旁长堤尚存。土人架木板以通往来”。长堤遗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还在。村人从遗址中挖出许多木桩。

二、泗通桥(圣堂桥、向阳桥)

初建无考,元朝时已有此桥,在司浜西北,跨东栅港西口。元至正九年(1349年)三月十六日,杨维桢在《游分湖记》中记述:“北过芦墟,为巡官寨。寨官李氏邀客啜茗。徐步过泗通桥,月已在青松顶上一丈矣。”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里人吴定国等人募资重建,桥名记作四通桥,为梁式石桥。桥东北堍在明代建有(老)城隍庙。故该桥在清代又俗称圣堂桥。解放后曾修补过。“文化大革命”中改名为“向阳桥”。80年代初改建为水泥拱桥。1996年改建为水泥平桥。

 

第三节  明代永安等四桥

一、永安桥(泗洲寺桥)

志书上均作永安桥。古时为三孔梁式石桥。初建无考。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重建。崇祯九年(1636年),泗洲寺茅君堂道人徐某募金重建:工部主事叶绍袁为之作《泗洲寺桥碑铭》。故又名泗洲寺桥。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冠溪迁居芦墟的士绅吴之湄发起募资重建,并首次改建成石环桥。同治八年(1869年)又重建,为高大的单孔石拱桥。地处水深流急的开阔河面,桥顶高耸,拱券宏大,下部宽边水盘石供纤夫穿桥而过。该桥至解放初已成危桥。50年代末拆去桥顶拱券,利用原先桥墩、桥台,改成梁式木桥。70年代初,利用原有桥台基础改建成双曲拱桥,能通行空载的小型机动车。1992年改建成新式公路桥。

二、庆丰桥(檀家桥)

单孔石拱桥,俗称檀家桥,在芦墟市河南段、“老戏院”旧址前;东西跨非角、忠字两圩。该桥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清乾隆六年(1741年)重建。道光十六年(1836年)里人许应铨等募资重建。解放后亦整修过两次。现为石级平顶水泥桥(与1973年新造的跨陆泰丰、牛舌头湾的庆丰桥不是同一桥)。

三、永福桥(小桥、胜利桥)

永福桥位于西栅港的市河口,南北跨忠字、宿字两圩。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建。嘉庆(1796~1820年)初年重建。市民简称该石拱桥为“小桥”。20世纪60年代修建为水泥梁木板桥,并易名为胜利桥。80年代初改建为水泥平桥。

四、太平桥(中塘桥、人民桥)

始建于明天启丙寅年(1626年)。清康熙(1662~1722年)中期重建。乾隆(1736~1795年)年间重建。嘉庆元年(1796年)里人袁兰等人募资重建成三孔石拱桥,桥身玲珑秀美。该桥东西跨槐字、忠字两圩,位于芦墟市河的中段,俯视市河的十字港口。俗名为中塘桥。至解放初,该桥已成危桥。50年代末,重建成梁式平桥,改名为人民桥。60年代中期改建成水泥桥,80年代再次加宽、加固。

 

第四节  清代登云等四桥

一、登云桥

登云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横亘于市河南口,东西跨小角、忠字两圩。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时任运河道按察使的陆燿(青来)“因镇中河形太直,无留顿之势”,不利安全。于是拆掉年久失修的老桥,填土筑坝;同时在小角圩北、新城隍庙前开通岳家浜,作为南市河出入口(参见“通源桥”一段)。不久,市民“因行旅不便,仍议开坝筑桥”。里人陈汝懋等人捐银、募资重建登云桥。西北金刚墙上长系石旁的青石碑仍在,碑文照录在此:“吴席珍、陈克修、陈建安、陈峙霉、陈封定、胡家昭、陈明潜嘉庆二年(1797年)。”

该桥全用金山花岗石构筑。桥宽2.2米,矢高4.0米,石级整齐,外观完好。因部分石栏板破损,1965年整修时全部拆掉,以砌砖墙抹水泥代替。水泥栏板上部呈尖形。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顶中央是方石浮雕,中间是“轮回”,四角分别是“笔锭、如意、犀角、双胜”图案。两侧桥额上的“登云桥”三字凝重凸现。间壁楹联是:“气凌霄汉山河壮,路贯杭闽烟树浓”;“龙光远映千门色,虹影高涵万户春。”西南间壁“树”字处被撞断,不可读;东北联仅末尾“春”字可读,余六个字笔划有剥落损毁,难以辨认。高大的单孔石拱桥,雄踞镇南,俯视航道繁忙的南栅港、芦墟塘,实为古镇的南大门。

登云桥是吴江县(市)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二、均丰桥(新桥)

初建无考。位于镇区市河北段偏中处。清初至乾隆中期已两次修建。道光十五年(1835年)镇人黄冈等募资重建。为单孔平桥,当时因其新建,遂俗呼为新桥。此名沿用至今。民国27年(1938年)7月7日早晨,日军在芦墟制造惨绝人寰的大火灾,新桥的3块木板桥面亦被烧掉。解放后利用原有桥墩,先是改建成木梁木板桥;80年代初桥面改建成水泥梁水泥板;2000年6月拆低桥墩,改建成低平的水泥桥,桥面宽约2.5点米。

三、泰生桥(观音桥)

初建无考。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分湖志》有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里人吴之湄等募资重建。清季,西北堍,傍桥建有小庵。庵里供奉观音像。遂俗称观音桥。该庵至解放后的50年代后期拆掉。

观音桥跨市河北口,西为杜字圩,东为在市河与后河之间的当字圩;往北是北栅漾,古人称“鞋皮漾”。单孔石拱,桥宽2.2米,矢高3.2米。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额上的桥名,间壁上的楹联,券石上的碑文都已无法识读。这与环境有关:200多年来,该桥一直处在市镇人烟稠密街区,有害烟雾、水汽,对花岗石的腐蚀加速了雕刻的漫漶。桥顶四座望柱上的石狮,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人涂上水泥,至今仍在。石级多有松动、移位。北侧金刚墙上部石缝中生长着野石榴和灌木丛,枝叶茂盛,花果点缀,宛若空中盆景。

观音桥是吴江县(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通源桥(通济桥、城隍庙桥)

南栅城隍庙所在的非角圩与油车坊所在的小角圩原本相连的。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当时任运河道按察使的芦墟名臣陆燿认为,“镇中河形太直,无留顿之势”,不利安全。于是拆去市河口的登云桥,填土筑坝;同时将城隍庙前的岳家浜开通,作为市河的新出口。为便利行人,里民顾芳年单独捐资造桥。陆燿将此事呈报吴江县府。知县何世珩特地给顾芳年颁发“德周利涉”匾额,表彰义举。桥名通源桥(光绪《吴江县续志》记作通济桥)。因在城隍庙前,故俗呼为城隍庙桥。无法考查该桥毁于何时。20世纪60年代两岸桥墩仍在,上搁木板通行。80年代岳家浜西段填塞,木桥消失。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