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学校
清末戊戌维新后,仁人志士提倡新学,学校教育兴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芦墟乡绅陆欧安等人在分湖滩三官堂开办陶冶学堂,开始有别于塾馆或书院的新式教育。4年后,因经费被移作地方团防费而停办。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镇人陈介安在东栅义学旧址开办敬业初等小学堂,俗称男学堂。第二年,朱仲平建立敬业女子初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敬业男女两校合并,定名为“敬业初等小学堂,校址镇中新桥西,梅咏先校长(负责)”,教师7人,以学费收入和地方人士资助维持。
民国元年(1912年)5月,在县民政署督促下,芦墟乡立陶冶两等学校在安厅弄复校(安厅在原九曲弄小学东大门内空地处)。县学务专员5月视察时有学生61人,校长沈毓清,教员8人。乡立敬业初等小学有学生45人,教员4人,校长夏钟麟。时属莘塔乡的白荡湾也有乡立初小。同年秋天,私立民牖初等小学在司浜开办;陶冶小学迁回三官堂,敬业初小迁至安厅弄。两所乡立小学人数减少。3校生徒共102人,仅占芦墟乡学龄儿童2412人的4.2%;农村学童入学率几乎为零。
民国2年(1913年)8月,因三官堂“地点不便就学,学童稀少”,县公署指令陶冶小学归并到安厅弄。两校合并后,称芦墟乡立第一小学校。实施壬子学制:初等4年,高等3年。课程:国文、算术、英文、地理、历史、修身、作文、理科、体操、图画和乡土志。民国3年2月,东栅重新开办芦墟乡立女子初小,主事者沈毓藻。同期,在东芦村,钱兰生创办乡立第二初小。是年,私立民牖初小停办。民国4年9月,分湖滩三官堂再次设立学校,由县办,名“吴江县第六高等小学校”,王根任校长,教员4人。至民国5年7月已有6个村开办区立国民初小。当时芦墟、莘塔、北厍、周庄一带划为第六学区,学校统一命名为“区立某某第几国民学校”。学区有教育委员,沟通县乡与学区各小学校的联系,代表地方管理教育。
表12-1 民国初期芦墟学校概况表
年月
|
校名
|
原名
|
校址
|
校长或
主任
|
教员
|
生徒/女生
|
几级/几教室
|
常年费(银元)
|
民国元年11月
|
芦墟乡立第一
初高等小学校
|
陶冶
|
三官堂
(分湖滩
|
沈毓清
|
4
|
20/
|
4/2
|
600
|
芦墟乡立第二
初等小学校
|
敬业
|
安厅弄
(九曲弄)
|
夏钟麟
|
3
|
22/8
|
4/2
|
290
|
芦墟私立第一
初等小学校
|
民牖
|
司浜
|
许英
|
5
|
60/12
|
4/2
|
191
|
莘塔乡立第二
初等小学校
|
白荡湾
|
白荡湾
|
陈元照
|
2
|
22/
|
3/1
|
85
|
民国4年8月
~
民国5年7月
|
吴江县立第六
高等小学校
|
(陶冶)
|
三官堂
|
王根
|
4
|
29/
|
1/1
|
1050
|
第六学区区立芦墟第一国民学校
|
乡立第一
|
安厅弄
|
梅先
|
5
|
101/
|
5/3
|
895
|
区立芦墟第二
国民学校
|
乡立第二
|
东芦村
|
沈宝权
|
2
|
19/4
|
4/1
|
200
|
区立芦墟第三
国民学校
|
乡立第三
|
东顾村
(今东古)
|
张文海
|
2
|
21/5
|
3/1
|
200
|
区立芦墟第四
国民学校
|
乡立第四
|
赵田村
|
袁维新
|
2
|
20/3
|
4/1
|
200
|
区立芦墟第五国民学校
|
乡立第五
|
大树下
|
马绳援
|
2
|
19/1
|
2/1
|
200
|
区立芦墟女子
国民学校
|
乡立女子
|
东栅头
|
沈毓藻
|
4
|
60/
|
5/2
|
600
|
区立莘塔第二
国民学校
|
乡立第二
|
白荡湾
|
陈元照
|
2
|
29/5
|
4/1
|
190
|
区立莘塔第五
国民学校
|
乡立第五
|
陈思村
(今城司)
|
朱廷楹
|
2
|
33/4
|
4/1
|
140
|
说明:民国元年11月的常年费为半年数。
民国初期学校尚不稳定,农村尤甚,学生时多时少。民国5年(1916年)县视学到各校听课时发现在校学生普遍低于上报数。东顾(今东古)村校仅8人,后被取消公立资格。民国6年,秋水潭费麟祥在兰桂堂创办私立小学,17年停办。11年,小港里开办区立第三国民学校,学区教育委员丁逢甲任校长。同年,许康侯以创办平民小学名义向省官产处领取分湖巡检司署旧房子,第二年建造校舍。13年费金鳌在北芦墟开设私立初小。同年秋,国民学校一律改名为乡立第几初小或小学。实行壬戌学制:初级4年,高级2年。6所乡立小学392名学生,连同高小和私立初小学生在内,入学率约20%,农村约5%~6%。17年,女子初小改名东栅初小,男女兼收。19年春,县立六高合并到九曲弄芦墟镇第一初小,称县立芦墟小学,高级部租赁附近的民宅“新世界”。23年,县局批准北芦墟初小为公立,陈健安任校长,2人任教,学生约40人,其中女生6人。据统计,抗日战争前夕今芦墟范围公立学校除芦墟小学外,还有东芦村、北芦墟、赵田、蝴蝶湾(钱长浜迁去)、白荡湾、陈思等6村的初小。村小一般有30~40名学生,镇小有500多名学生。民国18年、23年两次对小学教师实施登记考核。当时课程设置有国文、国语(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算术、常识或自然,视各校条件开设的有公民、社会、乡土、体育、乐歌、图画、手工或工艺。县立六高和第一初小还开设英文、商业课。
表12-2 民国13年(1924年)秋芦墟小学概况表
校名
|
校址
|
校长
|
教员
|
学生
|
学级
|
毕业生
|
去岁经费
|
校长年薪
|
吴江县第六高等小学
|
三官堂
|
王根
|
5
|
58
|
3
|
|
|
|
芦墟乡立第一初级小学
|
九曲弄
|
梅先
|
7
|
135
|
4
|
12
|
1000
|
180
|
芦墟乡立女子初级小学
|
东栅口
|
沈毓藻
|
5
|
156
|
4
|
4
|
993
|
149.5
|
芦墟乡立第二初级小学
|
东芦村
|
钱康成
|
3
|
22
|
1
|
2
|
248
|
|
芦墟乡立第三初级小学
|
小港里
|
丁逢甲
|
4
|
20
|
1
|
1
|
280
|
80
|
芦墟乡立第四初级小学
|
赵田村
|
袁祖寿
|
3
|
29
|
1
|
|
240
|
|
芦墟乡立第五初级小学
|
钱长浜
|
费钟
|
2
|
30
|
1
|
|
240
|
60
|
私立北芦墟初级小学
|
北芦墟
|
费金鳌
|
2
|
18
|
1
|
|
|
|
私立秋水潭初级小学
|
秋水潭
|
费协韶
|
2
|
23
|
1
|
|
|
|
莘塔乡立第二初级小学
|
白荡湾
|
冯鹤年
|
7
|
24
|
1
|
|
|
|
民国26年(1937年)秋,日军侵入芦墟,杀人放火,民众逃难。不久,芦墟成为抗日游击区。在市民和商界的支持下,第二年芦墟小学勉强复课,生员减少。由于日军多次侵袭,上课时停时续。镇小的教学楼被日军烧毁,分湖滩校舍亦毁坏殆尽。31年春日伪“大扫荡”后,芦墟完全沦陷。秋,镇小再次复课,校舍分处两地,称“一部”、“二部”。日伪控制学校,推行奴化教育。抗战开始,农村公立学校消失。28年8月,仅钱长浜小学复校,由芦墟乡给些经费。30年3月,费唱初到西湾办私塾,32年,北草里余守坚办私塾。其他较大的村子如冠溪(甘溪)、北芦墟、白荡湾等也间或有过私塾。抗战八年中,市镇私立小学或私塾较多,规模都不大(参见《私塾》一节)。
民国34年(1945年)夏末,日军投降。经初步筹措,9月下旬,市镇小学和十来所村小(含私立)相继开学。据资料汇总,小学生1000余名,教员31人。以后又陆续开办一些村校或保校。36年9月东栅保国民学校开办,3个班,4位教员,校长莫尚平。该校即解放后的东南街小学。至37年4月,已有18所公私立小学备案;其中国民学校14所,教员41人,学生29班1311人。也有几所至解放前夕停办。这时儿童入学率36%左右,其中农村仅为13%。村小寄寓破旧庙宇或租借民房为多,有的甚至是草棚。
民国35年(1946年)初命名芦墟小学为镇中心国民学校,农村小学称为某镇(或某乡)第几保国民学校。37年1月,又将“第几保”改为所在地的地名。这个时期的课程有:国文、算术、常识、公民、劳作,及音、体、美,高年级还有珠算、自然、地理、历史等。中心校负责辅导其他小学。当时属莘塔中心校辅导的有冠溪、城司、白荡湾、苏家港、五娘子港、孙家湾、草里等村的国民学校。
表12-3 抗战胜利后芦墟小学概况表
校馆别
|
民国35年(1946年)2月
|
民国37年(1948年)秋
|
说明
|
校长
|
教员
|
学生
|
班数
|
校长
|
教员
|
学生
|
班数
|
中心校
|
王荫乔
|
20
|
572
|
14
|
钮佩玉
|
24
|
603
|
14
|
幼稚园1班在内
|
东芦村
|
钱秀英
|
1
|
36
|
1
|
汪诚
|
1
|
48
|
1
|
34年10月费天降复校
|
北芦墟
|
周维城
|
1
|
38
|
1
|
|
|
|
|
后转为私塾
|
白荡湾
|
陈义
|
1
|
47
|
1
|
陈锡光
|
1
|
50
|
1
|
|
苏家港
|
郑连芳
|
1
|
46
|
1
|
王薇
|
2
|
30
|
1
|
|
钱长浜
|
凌钰
|
1
|
41
|
1
|
费唱初
|
1
|
39
|
1
|
|
西湾村
|
费唱初
|
1
|
55
|
1
|
|
|
|
|
30年2月私塾
|
思古甸
|
陈正己
|
1
|
46
|
1
|
|
|
|
|
|
蝴蝶湾
|
袁季宰
|
1
|
38
|
1
|
周维城
|
1
|
49
|
1
|
34年9月复校
|
云田岸
|
陆建平
|
1
|
39
|
1
|
|
|
|
|
34年9月设在万寿庵
|
秋水潭
|
费忠方
|
2
|
42
|
1
|
费忠方
|
1
|
47
|
1
|
34年9月设在善聚庵
|
北草里
|
余守坚
|
1
|
49
|
1
|
余守坚
|
1
|
45
|
1
|
32年私立34年秋乡立
|
孙家湾
|
顾元魁
|
1
|
|
1
|
顾元魁
|
1
|
46
|
1
|
34年私立,36年转公
|
以下为开办时统计数
|
民国37年秋
|
小港里
|
孙世英
|
1
|
|
1
|
孙世英
|
2
|
44
|
1
|
35年9月云田岸迁来
|
孙家浜
|
|
1
|
|
1
|
周耀祖
|
1
|
35
|
1
|
35年9月开办县乡拨款
|
东栅保校
|
莫尚平
|
4
|
89
|
3
|
顾南寿
|
5
|
187
|
4
|
36年9月开办,初小
|
城司
|
凌鹤益
|
1
|
|
1
|
凌文石
|
1
|
66
|
1
|
35年9月开办
|
五娘子港
|
张毓英
|
2
|
|
1
|
张毓英
|
1
|
52
|
1
|
35年9月开办
|
冠(甘)溪
|
|
|
|
|
|
1
|
|
1
|
36年开办
|
第二节 解放后小学事业的发展
民国38年(1949年)5月芦墟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公立学校“全部接收,维持现状”,对私立学校和私塾实行登记立案、逐步改造;要求各校采用新教材,取消学校的训育制度和公民课,开设政治课,教师定期开会学习。当时,今芦墟范围内国民学校有13所,学生1000余名,农村学生占1/3;市镇私塾2所,生童近100人;农村有3所私塾登记,学童数十人。农村女生不足1/4。1949年秋至1952年秋,公私立小学迅速增多,学生数翻了一番多。农民迫切要求自己村上办小学。出现公办、民办和私塾或“未批准民办小学”并存的局面。后二者统称私校。至1956年冬撤并转为公民办小学。这年10多所村小有高年级学生;秋水潭、蝴蝶湾是双班校,城司小学有3个班。
50年代前期,农村小学校舍多数仍然租借民房或占用庙宇,甚至是草棚。教室“简陋不合适,门窗不全,光线暗淡”,“课桌椅大多用方桌,且残缺不全”,“缺乏运动场地和教学设备”。解放初的前4年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一所单班初级校常有七八个“半年级”,教师课务繁重;还要参加政治宣传、土地改革抄写等工作,教学难以正常。1952年秋执行华东局通知后逐步纠正。此时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贯彻五项教学原则(自觉性、直观性、系统性、量力而行、巩固性)和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新授、巩固、布置作业),试行五级记分法。主要课程设语文、算术、写字,中高年级有作文、自然、历史、地理。音、体、美、手工则因人(教师)而异。
1958年大跃进中,原先尚未办学或已撤并的自然村,如东玲、双厍(开太浦河时移民到华中)、东朱家港、荣字等开办单班校;一些邻近村子集中学生办完全小学,如红胜的瓜墩小学(后迁回北芦墟)。因“读书不要钱”,学额大增。1958年上半年入学率为89%,下半年达98%。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学生额大减,一些小村的学校停办;村校“学额不巩固,流生多”:第二学期初在校生约为学年初的3/4,学年末期约剩3/5;“教学秩序不够正常,质量有下降”。市镇小学情况尚好。后经几年教育系统的“整顿、控制、提高”后,随着经济好转,学龄儿童增多,学校又有发展。1964年农村开始举办耕读小学,主要教语文、算术,办学形式有:半日班、中午班、夜晚班等。少数班级由全日制教师带教,大部分是独立成校,由耕小教师半耕半教。1965~1967年,耕读小学发展到45班以上,最多时有1288名学生,再加700多名全日制民办小学生,合计达2000多人,超过农村小学生的2/3。同期市镇小学也出现了民办班和民办教师。
1966年6月,当地教育系统开始“文化大革命”,一些教师被批斗,上课已不正常。小学六年级留在原校。12月,小学生中也出现“红小兵造反”组织,小学亦停课了。1967年春“复课闹革命”,上课时断时续,以学习毛主席语录为主。1968年4月,社镇分别建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提倡“学校办到家门口”。秋天,小学开办附设初中班,称“戴帽初中”,学校以大队命名。红小兵组织取代了少先队。12月,学习《人民日报》推广的本县金家坝公社的“教育革命经验”,批判旧教材,贫下中农自编课文,以家史、村史为乡土教材。突出政治课,改体育课为军体课,以后又开设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课。劳动时间大为增加。实行贫下中农、工宣队(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简称)管理学校。部分教师下放劳动,工农兵上讲台。1969年小学改为五年制。几乎取消考试制度。1970~1973年实行春季招生。1974年恢复秋季招生。1973年6月、10月全国树立了“交白卷英雄”和一个大反“师道尊严”的小学生为榜样。芦墟社镇亦大批“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学校秩序混乱。为贯彻执行学工、学农、学军教育,学校在勤工俭学名义下开办小工厂、小农场。镇红色学校办墨水厂、纸盒厂,五一学校办粉笔厂。公社学校办五七工厂,轧蚌壳粉;师生加工水泥纸袋等。
表12-4 1949~1959年芦墟乡、镇小学情况表
年月
|
学校数(所)
|
农村
|
市镇
|
合计
|
公办
|
民办
|
私立
|
统计学校(所)
|
学生总数(人)
|
其中女生(人)
|
教师(人)
|
统计班级
|
学生总数(人)
|
其中女生(人)
|
教工(人)
|
1949.6
|
18(1)
|
13
|
|
5
|
11所公校
|
|
|
11
|
16
|
715
|
|
31
|
1949.9
|
22
|
13
|
|
9
|
11
|
370
|
83
|
11
|
15
|
649
|
278
|
31
|
1950.3
|
23
|
12
|
|
11
|
乡镇平均入学率约40%(2)
|
1950.9
|
24
|
12
|
|
12
|
17
|
534
|
64
|
17
|
22
|
742
|
257
|
35
|
1951.3
|
33
|
14
|
5
|
14
|
27
|
736
|
243
|
27
|
22
|
781
|
325
|
35
|
1951.9
|
33
|
14
|
6
|
13
|
29
|
924
|
312
|
29
|
22
|
816
|
351
|
35
|
1952.9(3)
|
40
|
22
|
5
|
13
|
38
|
986
|
345
|
43
|
23
|
892
|
441
|
33
|
1953.3
|
39
|
22
|
5
|
12
|
37
|
1015
|
366
|
43
|
24
|
929
|
474
|
33
|
1954.9
|
39
|
26
|
1
|
12
|
37
|
1127
|
392
|
44
|
24
|
894
|
431
|
34
|
1955.9
|
39
|
26
|
3
|
10
|
37
|
1206
|
458
|
42
|
20
|
878
|
406
|
35
|
1956.3
|
38
|
25
|
5
|
8
|
29
|
1178
|
472
|
42
|
18
|
857
|
420
|
35
|
1957.
|
1957~1962年农村先后属于莘塔乡、莘塔公社,中心校亦撤并,现存资料少,且只有总数,无法将现属芦墟的分开计算出来。
|
20
|
884
|
421
|
36
|
1958.
|
19
|
938
|
439
|
31
|
1959.
|
18
|
939
|
448
|
31
|
说明:(1)师生数仅就填报学校汇总。打下划线的表示填报数,实际数字比这大。当时市镇有2所公校2家私塾,其余属农村私立学校。
(2)不含私塾的师生数。
(3)1952年秋市镇私塾停办。
表12-5 60年代芦墟农村小学事业状况表
年月
|
分类
|
校数
|
班数
|
各年级学生数(人)
|
教职工(人)
|
合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计
|
民办代课
|
1962.4
|
总计
|
24
|
|
962
|
|
|
|
|
|
|
42
|
8
|
1963.10
|
总计
|
29
|
43
|
1281
|
505
|
247
|
212
|
152
|
101
|
64
|
47
|
12
|
民办
|
8
|
12
|
371
|
187
|
49
|
72
|
33
|
20
|
10
|
|
12
|
1964.10
|
总计
|
52
|
89
|
2357
|
1376
|
382
|
244
|
182
|
103
|
70
|
79
|
44
|
民办
|
8
|
23
|
837
|
|
|
|
|
|
|
|
|
耕小
|
23
|
32
|
692
|
|
|
|
|
|
|
|
|
1965.10
|
总计
|
75
|
92
|
2937
|
1346
|
797
|
361
|
211
|
138
|
84
|
101
|
65
|
民办
|
13
|
20
|
727
|
256
|
170
|
113
|
108
|
67
|
13
|
|
22
|
耕小
|
41
|
45
|
1288
|
840
|
342
|
68
|
20
|
18
|
|
|
43
|
1966.12
|
总计
|
|
98
|
2927
|
768
|
896
|
627
|
331
|
185
|
120
|
97
|
66
|
民办
|
|
25
|
778
|
202
|
164
|
205
|
115
|
52
|
40
|
|
28
|
耕小
|
|
45
|
1146
|
420
|
455
|
206
|
44
|
10
|
11
|
|
38
|
1967.4
|
耕小
|
|
48
|
1034
|
460
|
|
|
|
|
|
|
44
|
1968.3
|
总计
|
55
|
75
|
1824
|
423
|
382
|
419
|
330
|
181
|
89
|
75
|
44
|
民办
|
10
|
21
|
553
|
90
|
66
|
163
|
164
|
56
|
14
|
|
21
|
耕小
|
24
|
21
|
319
|
110
|
104
|
69
|
19
|
9
|
8
|
|
23
|
1969.9
|
总计
|
39
|
|
2765
|
947
|
|
|
|
|
|
92
|
|
说明:(1)1968年全日制学校带教的耕小班未统计在“班数”内。
(2)入学率,1963年约50%,1968年春为64%。
“文化大革命”兴起至70年代中期,农村学生快速增加,是全日制小学校数、学生数和民办教师最多的年代。学生曾达4000多人。由于缺乏师范毕业生,吸收不少知识青年当“工分制教师”,民办、代课教师占了七八成(详见《农村小学事业状况表》)。为应付学生增多,陆续翻造或扩建一些简易校舍。不少校舍仅几年后就成了危险房屋。1971年6月29日上午城司小学翻建不到4年的教室屋顶突然塌下,压伤27名学生。许多学校缺少窗玻璃,冬天绷塑料纸或钉木板挡风。泥土地面高高低低,水泥黑板凹凸开裂。有的学校用土坯砌成矮墙当“凳子”,地上打上4~6个木桩,搁上木板就是课桌,学生在木板下系几道绳子放书包。能分到磷固土(类似混凝土,性脆)课桌已经算不错了。只有少数经济较好的大队或较大的小学才能添置一些松木课桌。
表12-6 60~80年代芦墟市镇小学事业状况表
年月
|
班数
|
各年级学生数
|
附幼儿班
|
教职工
|
合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计
|
公办
|
其他
|
1963.10
|
20
|
886
|
164
|
154
|
172
|
176
|
115
|
105
|
123
|
32
|
30
|
2
|
1964.10
|
25
|
1028
|
286
|
155
|
146
|
163
|
181
|
97
|
123
|
36
|
35
|
1
|
1965.10
|
25
|
1039
|
218
|
206
|
152
|
147
|
161
|
155
|
136
|
35
|
30
|
5
|
1966.12
|
24
|
1053
|
198
|
208
|
200
|
147
|
145
|
155
|
152
|
35
|
30
|
5
|
1967.
|
23
|
998
|
150
|
191
|
197
|
185
|
135
|
140
|
151
|
36
|
31
|
5
|
1968.3
|
22
|
1063
|
154
|
263
|
196
|
194
|
130
|
126
|
148
|
35
|
26
|
9
|
1969.9
|
22
|
950
|
186
|
172
|
262
|
195
|
135
|
五
|
162
|
35
|
26
|
9
|
1970.10
|
22
|
881
|
296
|
126
|
161
|
148
|
150
|
年
|
153
|
35
|
24
|
11
|
1971.4
|
22
|
954
|
365
|
130
|
158
|
153
|
148
|
制
|
149
|
35
|
24
|
11
|
1971.9
|
23
|
1097
|
252
|
362
|
146
|
175
|
162
|
|
155
|
33
|
22
|
11
|
1974.
|
22
|
1062
|
203
|
238
|
335
|
141
|
145
|
|
158
|
33
|
22
|
|
1975.9
|
20
|
953
|
140
|
164
|
143
|
181
|
325
|
|
165
|
33
|
22
|
11
|
1976.9
|
16
|
761
|
142
|
139
|
161
|
143
|
176
|
|
155
|
32
|
23
|
9
|
1977.9
|
16
|
719
|
145
|
140
|
138
|
155
|
141
|
|
151
|
29
|
23
|
6
|
1978.9
|
16
|
760
|
178
|
152
|
143
|
142
|
145
|
|
148
|
34
|
28
|
6
|
1979.9
|
16
|
729
|
138
|
175
|
145
|
137
|
134
|
|
142
|
36
|
32
|
4
|
1980.9
|
16
|
706
|
136
|
132
|
168
|
140
|
130
|
|
149
|
40
|
33
|
7
|
1981.9
|
16
|
682
|
117
|
124
|
128
|
193
|
120
|
|
95
|
39
|
34
|
5
|
1982.9
|
16
|
665
|
121
|
110
|
118
|
141
|
175
|
|
165
|
42
|
37
|
5
|
1983.9
|
15
|
606
|
117
|
116
|
117
|
121
|
135
|
|
82
|
43
|
40
|
3
|
1984.9
|
15
|
600
|
140
|
112
|
115
|
120
|
113
|
|
207
|
41
|
39
|
2
|
1985.9
|
15
|
598
|
149
|
135
|
117
|
110
|
49
|
38
|
345
|
40
|
38
|
2
|
1986.9
|
16
|
679
|
136
|
139
|
139
|
114
|
110
|
41
|
344
|
41
|
40
|
1
|
1987.9
|
18
|
752
|
115
|
133
|
144
|
136
|
116
|
108
|
406
|
45
|
44
|
1
|
1988.9
|
18
|
790
|
141
|
118
|
140
|
146
|
134
|
111
|
465
|
46
|
44
|
2
|
说明:(1)“其他”栏,60~70年代含民办、代课、工友等,但不含70年代工农兵兼教10多人;80年代仅指民办教师。代课代职、工友等均在“公办”数字中。又,1981~1983年专任教师28~31人。
(2)幼儿班人数未计入学生数中,幼儿教师数计入“教职工总计”中。
(3)1963~1968年有民办班,1966年最多时有4班。
(4)1976~1978年有二年制初中2班106名学生和4位教师未计入。
1977年夏因政治形势变化,开始恢复文化课。1978年初伟明大队在大港桥北建造10楼10底新校舍,开创农村学校建造教学楼的先河。夏秋,镇社先后恢复中心校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1979年设在红胜东古的公社中心校建造7楼8底教学楼。两年中农村合并6所单班校,以调整布局。1979年秋季,采用教育部全日制小学课本,执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贯彻教师工作条例和师德规范,实施小学生守则,推行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恢复少年先锋队组织。学习小学各科新的教学大纲,恢复教研活动。1981年秋,执行教育部《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设思想品德、语文(分讲读、作文、写字)、数学、自然、地理、历史、劳动和音、体、美等课程。每天有课间操、眼保健操和活动课。正课每节40分钟,每周上课5.5天,另半天为教师集中活动。贯彻上级指示,减轻小学生负担,但措施难以落实,实际成效不大。
表12-7 1977年3月芦墟农村学校分布状况表
大队名
|
村校名
|
班级
|
学生数(人)
|
有无初中
|
大队名
|
村校名
|
班级
|
学生数(人)
|
有无初中
|
光明
|
东芦村
|
6
|
256
|
有
|
幸福
|
(甘溪)
|
7
|
302
|
有
|
生田村
|
2
|
62
|
|
红胜
|
北湾村
|
3
|
132
|
|
邗上
|
1
|
35
|
|
江家湾
|
1
|
20
|
|
港南浜
|
1
|
26
|
|
东古
|
5
|
195
|
有
|
姚池
|
姚池
|
3
|
103
|
|
朱家港
|
1
|
17
|
|
云东
|
云东
|
3
|
105
|
|
红星
|
钱长浜
|
1
|
27
|
|
伟明
|
小港里
|
5
|
199
|
有
|
高士港
|
1
|
30
|
|
新南
|
新南
|
3
|
130
|
|
大树下
|
4
|
150
|
|
尖田
|
尖田
|
2
|
79
|
|
金星
|
(西湾)
|
4
|
172
|
有
|
黎明
|
秋水潭
|
5
|
195
|
有
|
新友
|
孙家湾
|
4
|
163
|
有
|
思古甸
|
2
|
83
|
|
屠家栅
|
2
|
56
|
|
三村
|
苏家港
|
4
|
166
|
有
|
草里
|
草里
|
4
|
160
|
|
五娘子港
|
2
|
67
|
|
东玲
|
蝴蝶湾
|
5
|
166
|
有
|
爱好
|
白荡湾
|
4
|
141
|
有
|
银星
|
来秀桥
|
3
|
109
|
|
夹港里
|
1
|
25
|
|
道士浜
|
1
|
37
|
|
低高
|
低高
|
3
|
114
|
|
荣字
|
荣字
|
6
|
223
|
有
|
五星
|
城司
|
8
|
298
|
有
|
渔业
|
渔业
|
2
|
57
|
|
白巨斗
|
2
|
62
|
|
合计
|
35校
|
111
|
4162
|
|
说明:班级、学生数均指小学。初中班级、人数见第三章农村小学“戴帽”初中情况表。
70年代后期,小学入学率已开始稳定在97%以上,农村高年级学生流失逐步减少,但渔民子女入学率仍然低于半数。1981年秋和1983年秋,渔民子女入学率为50%和52%。那时开始贯彻中央《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学校努力抓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普及率(简称“四率”)。1986年4月《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各校坚持数年抓“四率”,至90年代初小学“四率”达到标准。统考、抽测增多,努力开辟第二课堂,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1988年芦东小学获县优秀班集体称号。
已有14年的戴帽初中于1982年秋与小学从体制上分开。为实施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1985年9月市镇小学毕业生部分升初中,部分读六年级。同年镇、乡小学的五年级都有五年制、六年制之分,年级相同、教材不同,因而是不同的班级。1986年9月,农村小学五年级毕业生部分升初中,部分读六年级。1989年取消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
表12-8 70~80年代芦墟农村小学事业状况表 单位:人
年月
|
学校数
|
班级数
|
各年级学生数
|
教师
|
合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计
|
公办
|
民办代课
|
1970.9
|
35
|
|
2867
|
1297
|
645
|
359
|
287
|
279
|
|
109
|
24
|
85
|
1971.4
|
35
|
89
|
2614
|
1194
|
652
|
290
|
253
|
225
|
|
100
|
24
|
76
|
1971.9
|
35
|
|
2893
|
|
|
|
|
|
|
100
|
|
|
1973.3
|
35
|
|
|
674
|
|
|
|
204
|
|
|
|
98
|
1975.9
|
35
|
106①
|
4016
|
780
|
727
|
847
|
940
|
722
|
|
135
|
32
|
103
|
1976.9
|
35
|
108
|
3784
|
727
|
641
|
723
|
821
|
872
|
|
139
|
29
|
110
|
1977.3
|
35
|
111
|
4162
|
|
|
|
|
|
|
150
(含初中教师)
|
1977.9
|
35
|
91
|
3262
|
|
|
|
|
|
|
117
|
|
|
1979.9
|
29
|
86
|
3080
|
723
|
640
|
613
|
573
|
531
|
|
107
|
26
|
81
|
1980.9
|
29
|
80
|
2835
|
|
|
|
|
|
|
107
|
|
|
1981.9
|
29
|
76
|
2472
|
551
|
410
|
473
|
581
|
457
|
|
104
|
26
|
78
|
1982.9
|
29
|
71
|
2199
|
506
|
376
|
400
|
452
|
465
|
|
101
|
25
|
76
|
1983.9
|
29
|
66
|
1918
|
445
|
354
|
364
|
407
|
348
|
|
95
|
27
|
68
|
1984.9
|
29
|
64
|
1804
|
438
|
291
|
341
|
383
|
351
|
|
95
|
27
|
68
|
1985.9
|
28
|
64
|
1757
|
495
|
317
|
292
|
336
|
221
|
96②
|
102
|
35
|
67
|
1986.9
|
26
|
68
|
1807
|
466
|
342
|
290
|
303
|
298
|
108
|
101
|
47
|
54
|
1987.9
|
22
|
66
|
1939
|
310
|
439
|
327
|
288
|
299
|
276
|
102
|
53
|
49
|
1988.9
|
22
|
67
|
1977
|
345
|
328
|
423
|
318
|
287
|
276
|
103
|
56
|
47
|
说明:(1)另有红幼班,1971年325人;1975年有415人,幼教人员27人。
(2)1985年“六年级”栏中96是五年制五年级人数。
80年代前期,校舍紧缺,危房也多。每年都有几所学校告急,要求修理或扩建。有的小学仅隔三四年又要求修建。为达到江苏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1988~1992年,陆续撤并村校和东南街小学,以镇、村资金为主,加大投入,将规划中的小学校,按省标准划地,全部重建或大修,包括中心幼儿园在内12所学校都建成二至四层的新教学大楼(见《90年代小学校舍状况表》)。各校均建围墙、运动场和附属建筑,并配备相应的教学、生活设施。1992年底通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标准验收时,受到市政府“硬件过硬,软件不软,楼房当家,遍地开花”的赞誉。
90年代起,小学开辟德育基地,进行常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减轻小学生负担。课余建立多种兴趣小组。开办周六艺校,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成功。劳动技能教育成为芦墟小学的特色。1995年后继续撤并村校。各校绿化校园,添置电化教学设备,安装电话,建立图书室,设置音乐、体育、阅览、劳技等专用教室。小学毕业生双科合格率稳步上升。教师学历基本达标。1998年12月顺利通过省教育现代化的验收评估。
表12-9 90年代芦墟小学校舍状况表(附中心幼儿园) 面积单位:平方米
校名
|
校园面积
|
绿化面积
|
操场面积
|
建筑面积
|
主体建筑
|
建造
年份
|
投资(万元)
|
专用教室
及说明
|
中心校
|
17926
|
5589
|
7150
|
5882
|
3幢三四层楼和2幢配套楼
|
1993~
1999
|
|
电化、微机、音乐、美术、自然、劳技、阅览
|
中心幼儿园
|
4643
|
1325
|
650
|
2772
|
10间三层楼和活动室楼
|
1988、1996
|
22.0
|
音乐、体育、微机、阅览
|
芦北
|
4347
|
200
|
1900
|
1100
|
8间二层楼14间平房
|
1979
|
|
音乐、劳技、图书、活动
|
伟明
|
1130
|
|
850
|
575
|
10间二层楼
|
1978
|
|
音乐、图书、活动
|
城司
|
7922
|
1000
|
4671
|
1105
|
7间三层楼
|
1992
|
35.0
|
音乐、劳技、图书、活动
|
高树
|
3674
|
210
|
2000
|
782
|
7间三层楼
|
1990
|
21.5
|
电化、图书、活动
|
东玲
|
3504
|
243
|
2818
|
830
|
7间三层楼
|
1990
|
19.5
|
|
新友
|
4784
|
800
|
2000
|
810
|
7间三层楼
|
1992
|
29.0
|
音乐、劳技、图书、活动
|
秋甸
|
5380
|
660
|
2000
|
870
|
7间三层楼
|
1992
|
23.0
|
图书、活动
|
芦东
|
3845
|
480
|
3000
|
767
|
9间二层楼
|
1992
|
22.5
|
图书、活动
|
三村
|
1867
|
200
|
1200
|
354
|
5间二层楼
|
1991
|
7.5
|
|
爱好
|
1931
|
|
|
365
|
5间二层楼
|
1991
|
7.5
|
|
甘溪
|
1846
|
170
|
1400
|
298
|
6间二层楼
|
1988
|
7.5
|
1999年夏停办
|
新南
|
840
|
|
540
|
234
|
7间平房
|
1990
|
|
1999年夏停办
|
云东
|
558
|
|
|
138
|
4间平房
|
1990
|
|
1995年夏停办
|
低高
|
512
|
|
|
128
|
4间平房
|
1988
|
3.0
|
1992年停办
|
尖田
|
544
|
57
|
288
|
146
|
5间平房
|
1986
|
|
1992年停办
|
生田
|
374
|
|
262
|
112
|
5间平房
|
1988
|
|
1992年停办
|
姚池
|
281
|
|
|
80
|
3间平房
|
|
|
1993年停办
|
表12-10 两所中心校合并后芦墟小学事业状况表
年月
|
校数(1)
|
班数
|
各年级学生数(人)
|
教职工(人)(2)
|
合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计
|
公办
|
民办与代课
|
1989.9
|
23
|
87
|
2859
|
501
|
499
|
447
|
545
|
462
|
405
|
135
|
97
|
38
|
1990.9
|
22
|
81
|
2733
|
282
|
519
|
507
|
449
|
534
|
442
|
165
|
99
|
66
|
1991.9
|
18
|
74
|
2486
|
220
|
282
|
518
|
490
|
450
|
526
|
161
|
94
|
67
|
1992.9
|
15
|
71
|
2257
|
293
|
243
|
280
|
507
|
488
|
446
|
157
|
96
|
61
|
1993.9
|
14
|
72
|
2240
|
424
|
306
|
242
|
283
|
503
|
482
|
138
|
96
|
42
|
1994.9
|
14
|
74
|
2291
|
528
|
432
|
298
|
240
|
287
|
506
|
143
|
107
|
36
|
1995.9
|
13
|
70
|
2250
|
481
|
514
|
439
|
300
|
235
|
281
|
140
|
113
|
27
|
1996.9
|
9
|
73
|
2436
|
484
|
474
|
518
|
430
|
296
|
234
|
128
|
110
|
18
|
1997.9
|
9
|
79
|
2665
|
475
|
479
|
478
|
511
|
426
|
296
|
123
|
|
|
1998.9
|
9
|
81
|
2776
|
431
|
473
|
472
|
469
|
508
|
423
|
109
|
|
|
1999.9
|
9
|
73
|
2732
|
384
|
427
|
479
|
466
|
472
|
504
|
149
|
105
|
44
|
2000.9
|
9
|
73
|
2674
|
456
|
383
|
428
|
478
|
461
|
468
|
151
|
|
|
说明:(1)上述几表中1985~2000年数据摘自市教委《教育事业概况》小册子。近几年“校数”小于《90年代小学校舍状况》表的数字:是由于二者统计口径不同。
(2)幼儿教师不在内。
第三节 解放后小学校的分布和管理
解放初,学校承袭原有体制。在今芦墟范围的有公立13校、私立5校,合计18所小学、私塾。民国38年6月,芦墟镇中心国民学校属下的国民学校(即公立学校)有:东栅、东芦村、小港里、孙家浜(1950年2月停办)、秋水潭、钱长浜、蝴蝶湾;私塾有:南栅的张氏学塾、费氏学塾(均于1950年停办)、北芦墟迮氏学塾、高士港李氏尚德学塾、西湾袁氏学塾。今属芦墟、当初属莘塔镇中心校的国民学校有:城司、白荡湾、五娘子港、孙家湾、北草里。当年秋天,莘塔中心增加4处私塾:冠溪港上、低高、苏家港、屠家栅。此时小学校总数22所。10月,王仲煊任芦墟中心国民学校校长。
1950年2月,陆祖丰任芦墟中心校长。当年小学校又有增加,至1951年春公私立小学增加到33所。其中上级未批准、仅经农会或村干部认可的仍称私塾或“未批准民办”;经县文教科批准,并发补助费的称民办小学;生源多,办得好的逐步转为民办公助或公立小学。9月,取消“国民学校”字样,以地名称呼;中心校改名为芦墟镇九曲弄中心小学校。莘塔小圩上中心校校长王觉。
1952年秋,因学校迅速发展,设立三村乡城司中心小学校,校长王佩华(女)。这时有公立22所,民办、私立18所,共40所小学。各中心校辅导区所属小学校如下。
九曲弄中心校共辖14所:九曲弄、东南街、东芦村、钱长浜、高士港(1951年春始办,1952年春转公办)、西湾(1952年秋公办)、蝴蝶湾(又名和平村)、东玲(1952年春公办)、来秀桥(1950年3月私塾、1951年春民办、1952年秋转公办)、溇里(1952年春公办)、北湾村(1951年春民办、1952年春公办);私立学校:庞家湾(1951年春)、道士浜(1952年秋)、东四村(东古、瓜墩上等村组成。1952年春)。
城司中心校共辖20所:城司、港南浜(1951年春民办、1952年春公办)、小港里、新民(南北赵田)(1951春民办、1952年春公办)、秋水潭、五娘子港、白荡湾;民办学校:云东(1951年9月)、白巨斗(1952年10月)、苏家港(1952年春)、思古甸(1951年10月);私立学校:生田(1950年秋)、姚池(1951年春)、华中(1952年春)、尖田(1951年春)、孙家浜(1951年3月)、南蟠(盘)(1952年春)、韩郎(邗上,1952年春)、夹港里(1950年3月)、低高。
在今芦墟地域、当时属莘塔小圩上中心校(校长汝永生)的有6所:冠(甘)溪港上(1951年3月转公办)、冠溪池上(1951年3月公办)、孙家湾、北草里;民办学校:屠家栅(1952年5月);私立:沈西村(沈家舍、西张港。1952年春)。
1954年8月,九曲弄中心校由顾家栋副校长主持工作。1955年10月,小学校统一以街、村命名,但西中街小学、城司小学及莘塔小圩上小学的中心校职能不变。莘塔小学由副校长蔡月明(女)负责,城司小学由朱尧根副校长负责。
1956年8月,又增设大胜港上村小学辅导区(属北厍,校长刘其),辖窑港、三白荡以西的学校。其中公办9所,民办2所,未批准民办1所及北厍3所。北湾村、冠溪和江家湾(民办,1954年秋始办)3校属莘塔小圩上小学。北湾、冠溪以东以南的村校全归属城司小学。西中街小学属下仅东南街小学1所。
1957年秋冬撤区并大乡,今芦墟农村全属莘塔乡。1958年4月设莘塔乡中心校,校长顾熊飞。芦墟镇中心校由副校长顾南寿负责;仍仅辖“东小”。在大跃进中东朱家港、东玲、荣字等村相继办学。
1959年3月,芦墟镇并入莘塔公社。8月,乡中心改名公社中心校,副校长顾熊飞全面负责,顾南寿副校长在芦墟。芦墟农村有城司、钱长浜2所辅导校,协助中心校辅导村小的教育业务。从此以后的辅导校不再有中心校职能。
1962年4月芦墟公社成立。6月,以西中街小学为公社中心校。8月,童熙荣副校长负责。1964年8月起,校长周志强。因镇、社于1965年秋冬分开,定钱长浜小学为公社中心校,副校长童熙荣主持;设五星、光明2所辅导校,划3个辅导区。各大队主要学校冠以大队名称。1964~1968年兴办的耕读小学也受全日制小学体制领导。
因“文化大革命”,1966年冬开始管理体制出现混乱。“西小”改名红色学校,“东小”改名五一学校。1968年4月社、镇先后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简称教革组)。镇、社革委会各有常委任组长;副组长,市镇是王正畦,公社是童熙荣。1968~1974年,市镇2所学校领导班子由镇革委会、工人宣传队、教师干部组成,变动较多。1973年2月,郭梦海为负责人之一。1974年11月周秒求任教革组长。1969年5月庾学康任公社教革组副组长;1971年上半年是金久益;8月,顾熊飞任教革组长。1969年公社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各大队贫管组进驻学校,1977年后无声消失。1974年11月副组长陈金毛主持公社教革组工作。70年代中前期市镇“西小”和“东小”又改名为第一小学、第二小学。1970~1978年,公社有35所小学(见统计表)。
1978年夏秋镇社又恢复中心校体制,原负责人任校长。公社中心校设在红胜学校(今芦北辅导小学)。随后合并了港南浜、邗上、东朱家港、钱长浜、高士港和道士浜6所单班校。1982年8月,邱云副校长执掌公社中心校。1983年8月改名乡中心校,下属小学亦以行政村或自然村名称呼。1984年8月,镇中心校校长邱云,乡中心校校长费德坤。
1985年10月乡镇合并,乡中心改称镇第二中心校,但互不统属。1985~1986年停办夹港里、北芦墟、渔业小学。1987年夏撤销五娘子港、白巨斗、江家湾、屠家栅4校。这年农村有22校。1987年8月张俊任第二中心校长。1988年8月东南街小学并入镇中心校;利用“东小”校舍成立芦墟镇中心幼儿园,仍属中心校。
1989年8月第二中心校撤销,农村学校全归镇中心校管理,校长张俊,至今(2000年底)在任。1990年8月关闭西湾小学,冬春撤掉思古甸、草里、秀士、荣字4校。1992年8月并掉生田、尖田、低高3校。1993年撤并姚池小学。1995年夏裁减云东小学。至此,除中心校外,还有芦北、伟明、城司、高树4所辅导校,有芦东、秋甸、新友、东玲4所完小和新南、三村、爱好、甘溪4所单班或双班初小。1999年夏,新南、甘溪亦停办。2000年秋,小学校布局不变,仍是11所。
近20年来,农村辅导校的设立及辖区,随生源的变化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时有变动。
地方政府对学校管理也分工有责。50年代区政府有文卫助理。1959年后,社镇管委会或革委会中有副主任或常委分管。1983年后,有副镇长、副乡长分管。1985年春,乡镇建立教育管理委员会,分管教育的乡镇领导任教管会主任;并重设文教助理,为镇长、副镇长管理学校的助手。
第四节 芦墟镇中心小学校
学校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乡绅陆欧安等人在三官堂(今分湖公园)开办陶冶学堂,由顾缄三、夏应祥(钟麟)和外来教师王贯德等人执掌教务,开始推行新式教育,但课程中仍有“读经科”。陶冶学堂招收初通文墨的学童,起点较高。除学费收入外,经费主要靠地方划拨的百亩学田的租米收入。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当局将学田租米充入团防费,陶冶学堂停办。
民国元年(1912年)5月,芦墟乡立陶冶初高等小学校在安厅弄(后称九曲弄)的“安厅”复校。校长沈毓清,教员王根等8人;学生61人,不久即减至37人,6个年级,分3班,其中高等部的二、三年级共5人;常年费1218银元。秋天,陶冶小学迁回三官堂,学生减至20人。2年8月合并到安厅弄敬业初小,称芦墟乡立第一小学校。4年8月改名为区立芦墟第一国民学校。9月,高等部重设在三官堂,校名“吴江县立第六高等小学校”,王荫乔(即王根)任校长,4教员,29学生,1学级。全年支出费1050元。后经几年的修建,校舍渐具规模:居中三楼三底教室,东面三间楼房是办公室和宿舍,前面是操场和篮球场,后面有饭厅和图书室,西侧为种植花木的校院,临湖有“钓月舫”旱船。民国14年5月24日,“六高”举行10周年校庆,同时举办首次镇小学生运动会。
民国18年(1929年)冬,市镇遭湖匪大抢劫,次年春,县立六高搬迁到九曲弄,租赁民房“新世界”为校舍,仍与乡立第一初小合并,改称县立芦墟小学。不久东栅初小亦归并芦墟小学名下。这时已有稳定的幼稚班。学校编印校友会季刊《芦墟声报》。23年4月、6月县长徐幼川两次到校视察,留下记录:“校舍分东中西三所,学生542名,校长张君不在,教员18人。闻功课极为忙碌。”不久,在初小校址上兴建教学楼,教室之间用可拆装的木板分隔,以适应学生人数的变化。25年,校长沈光裕。
民国26年(1937年)11月,日军侵入,学校停课。校长凌耀祖弃职回莘塔。第二年,勉强复课。校长先后有顾涧秋、陆百畏、陆祖丰。仍用复兴课本,教唱爱国歌曲,邀请东北流亡学生来校宣传抗日。因属游击区,上课时断时续。教学楼被日军烧毁。31年秋,在原教学楼焦土上建数间平屋,设3个低级班,称一部;中高级借用西南方的典当栈房清华中学旧址,称二部。张涧秋、褚宗良先后任校长。日伪头目常到校“训话”,由日本兵教读日文。
抗日战争胜利后,县立芦墟小学宣告复校,“暂借旧当栈房为校舍,地址虽宽敞,唯不甚适用”;12只教室,586名学生,16位教职员,校长钱金林;“因停顿已久,复校不及数月,故设备未充”,“课本用26年(1937年)复兴本,少数有课本,余均校方油印”。
民国35年(1946年)初,学校改名为芦墟镇中心国民学校,辅导一镇二乡(东秋、分溪)的公私立小学校;王荫乔再任校长,学生572人;下半年学生增加到704人,教职员23人;管理层有校长和教务、总务、训育主任。36年秋钮佩玉(女)任校长。38年春,凌国瑾任校长,教职员24人。校舍:“一部”属校产,房屋面积约400平方米,游戏地150平方米;相隔几块水田的“二部”系向柳姓租借,房屋面积500多平方米,游戏地及菜地约450平方米。有的教室无窗户或仅一面采光。破旧的课桌板凳长短高矮不一,几乎没有音乐、体育器材,仅有少量的图书。
解放后学校几经易名,但其中心小学或相当于中心校的地位延续不变。至50年代中期,学生从12班500余人增加到15班700多人,教师职员及3名工友合计26~27人,工作繁重。政府拨款翻造部分校舍,装修门窗,更换课桌,添置风琴等教学设备。利用邻近的镇体育场作操场。1958年将“一部”和“二部”之间的农田圈进校园建操场、篮球场。稍后在校园北部建造一排平房教室。60年代中前期生源增多,学校增加民办班和民办教师,改造、修建南部教室。“文化大革命”中该校半数教师先后被隔离审查或揪斗,1966年8月一女教师“非正常死亡”。1968年夏天,“清理阶级队伍”高潮中,镇、社联合在这里设立“群众专政组”,关押被称为“匪特”、“反革命集团分子”之类的人,大搞逼、供、信,由工农纠察队看守。1978年10月30日镇社联合平反大会也在这里举行。1968年秋,红小兵正式取代了少先队;工人宣传队长期在校领导教育革命。70年代中期修建学校礼堂;开始学校办厂。70年代后期生源逐渐减少。1976年秋至1978年夏附设二年制初中2班,106人,4位教师任教。1981年3月,一至五年级11个班504名学生,另外2个幼儿班98人,教职工30人,其中民办3人。学校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22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1399平方米。1983年5月下旬,费孝通教授一行到该校调查小学教育和知识分子待遇状况。1985年9月起恢复小学六年制。
1987年,县教育局和镇政府共同投资22万元,在校园西北隅建造800多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安排12只教室和3间办公室,1988年落成使用;8月,幼儿园与中心小学分开;东南街小学并入中心校,全校18个班790名学生,46位教职工。
1992年,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工程,县、镇两级政府在分湖滩征地建造新校舍,首期投资80万元。2幢教学办公楼和配套的辅助房于1993年4月完工,5月3日新校舍启用。1995年建成永鼎书苑、画廊。1997年建成第三幢教学楼和自行车棚等。1999年建成第四幢大楼。近5年,扩大施教区,学生由20班800多人增至2000年的24班1123人;教职工60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大专学历18人。学校占地17926平方米,建筑面积5882平方米,有标准操场。各方面设施趋于教育现代化,有多功能电化室、自然教室、自然仪器室、微机室(微机22台),有图书室和阅览室,人均藏书25.5册,有劳技室、美术室、保健室、团队室、广播室、乒乓室和音乐室等,钢琴2架;班班有幻灯机、收录机、照相机、广播喇叭、投影幕布。儿童化的校园美景,被吴江、苏州和中央教育台等电视台多次报道,数家报刊登载。素质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被评为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
第五节 其他小学校简介
一、东南街小学
东栅向有办学传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东栅义学旧址开办敬业初等小学堂,只招男童。后迁到新桥西。义学旧址在今建材路10号后面。民国元年(1912年)在南岸的司浜开办私立民牖初小,存在3年。民国3年2月,在义学旧址开办乡立女子初小。一年后易名芦墟女子国民学校,60名学生,5个年级,分2班,4位教员。以后逐步发展。13年秋,恢复乡立女子初小名称;学生数超过九曲弄的第一初小,达156人;一、二、三年级单式班,四、五年级复式班;教员5人。17年,易名东栅初级小学,男女生兼收。约在民国20年建制上并入九曲弄芦墟小学,仍在原址上课。抗日战争前期芦墟小学勉强复课时,东栅校舍仍安排中低年级4个班。“大扫荡”后日军占据校舍和附近民宅,学校被赶出。
民国36年(1947年)9月在东栅重办小学。“校舍租用,共四楼五底”,即富绅陆氏老屋,破落少窗,光线阴暗。因“位于镇之东栅,前临港,左右邻旷场,环境幽静”(2000年时已是热闹的“文教商城”)。“创办费(靠)劝募,经(常)费由教育局在茶捐项下拨给。学生除缴书籍费外,其余全免。”校长莫尚平。连校长在内教员共4人。学生3个班89人,其中女生51人。“办公桌椅两副,黑板三块,(4人)课桌廿条,课椅自备”。校名芦墟镇第二保国民学校。37年春奉令改名为芦墟镇东栅国民学校。8月,师生增多,顾南寿任校长(见表12-11)。
表12-11 1947~1957年东南街小学概况表
年月
|
班数
|
学级
|
学生数
|
教师+
工友
|
说明
|
1947年9月
|
3
|
5
|
89
|
4
|
刚开办,校名芦墟镇第二保国民学校。因春秋两季招生,故有一上一下二上三上四上共5级
|
1948年春
|
3
|
|
|
4
|
奉令改校名为芦墟镇东栅国民学校
|
1948年8月
|
4
|
7
|
187
|
6
|
报表上写3班
|
1949年3月
|
4
|
8
|
182
|
6
|
但县教育局“仅核准三教室发五员经费”
|
1949年秋
|
3
|
8
|
131
|
5+1
|
开始向学生收费,30~37斤大米/人
|
1950年春
|
4
|
8
|
136
|
5
|
|
1950年秋
|
4
|
8
|
150
|
5
|
“本校仅准三教室,现四人饭五人吃”
|
1951年春
|
4
|
8
|
186
|
5
|
9月,改名芦墟镇东南街初级小学校
|
1953年春
|
4
|
7
|
176
|
6+1
|
逐步取消春季班
|
1956年
|
4
|
4
|
176
|
6+1
|
1955年10月校名吴江县东南街初级小学
|
1957年秋
|
5
|
5
|
|
8+1
|
开始有五年级,向完全小学发展
|
解放后办学条件逐步改善。1950年秋,除办公室和4只教室外,有大礼堂、教员宿舍、学生活动室,还配备了风琴。以后,又在西邻空地开辟出操场和篮球场(1965年镇工会在此建灯光球场)。1951年9月,学校改名为芦墟镇东南街初级小学校。1950~1956年间,学额保持4班、教师5~6名、工友1名;期间逐步更新课桌椅,添置教学用具、图书和体育器材。1955年10月新校名吴江县东南街初级小学。1957年秋开办五年级,学校向完全小学发展。1958年校名去掉“初级”两字,并开设民办幼儿班,教职工8~9人。此规模持续10年。1968年办厂,生产“学工牌”彩色粉笔。“文化大革命”前期校名五一学校,70年代中期改为芦墟镇第二小学,1978年起校名芦墟镇东南街小学。1969~1985年实行五年制,连幼儿班共6~7班。1983年暑期拆掉靠南危房220平方米,花2.8万元建造市镇小学第一幢教学楼14间,350平方米,上层为教室和办公室,下层为大会堂。1985年秋季恢复六年制。此后3年,保持单轨6班和2个幼儿班,学生总数200多人,教职工15名左右。1988年8月,东南街小学撤销,师生转入九曲弄镇中心小学;原校舍经整修改造,开办芦墟镇中心幼儿园(1993年幼儿园西迁,此处建成商业场所)。
二、芦北辅导小学
北芦墟历史上学塾不断。民国13年(1924年)费金鳌在小基庵(俗名东庵)开办私立北芦墟初级小学校。23年,陈健安在太平庵(俗称西庵)创办公立北芦墟初级小学,2名教员,40名学生,内中女生6名。学生只缴书簿费。日军入侵时停办。抗日战争前期东庵仍有私塾。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初,公立北芦墟初小复校,校长周维城,学生38人。后转化为私塾。东顾村(当时名称)早在民国4年就开办芦墟乡立第三国民学校,校长陆邦藻,连陆某共2人任教,3个年级,21名学生,其中5名女生。第二年6月县督学视察时学生仅8名;后被取消公立资格。
解放后,1951年5月,北湾村(北芦墟和江家湾合称)农会利用地主长工屋设立民办小学。1952年3月县文教科批准发经费。不久学校迁到港西太平庵里,校名北湾村初级小学校。到1957年秋,有一至六年级近50名学生;增加一名民办教师。东古村在1952年办起私立小学校,1956年转为民办。江家湾在1954年开设民办班,10名左右学生。大跃进的1958年秋天,新成立的红胜大队把东古小学迁到瓜墩村东头,校名红胜大队瓜墩上小学。动员北芦墟的高年级学生到该校。同年,东朱家港亦开办低级班小学。2年后瓜墩上小学解散,在红胜大队部东南的渭字村恢复东古小学。1963年北芦墟在村中心“瞭望台”旁建成新校舍,1969年、1973年又两度扩建,共有3只教室、2间办公室带宿舍(今部分校舍仍在)。1968年秋至1969年在村南木工厂开办10多人的初中班。
1969~1970年,东古小学在红胜大队部东侧建新校舍,名红胜学校,并开办戴帽初中。以后北芦墟的高年级学生也到红胜学校。1977年时小学5班195人,初中2班90人,教师11人。1978年秋天被确定为公社中心校。1979年扩大校园筑围墙,建成6间教室、2间办公室的教学楼。朱家港小学并入。北芦墟2间教室拆迁到这里。以后几年沿南围墙陆续翻造一长排平房校舍。1981年秋,从附设的幼儿班到初中三年级共9个班。1982年初中部撤销。1983年8月改名乡中心校;1985年秋又易名镇第二中心校。1986~1987年北芦墟和江家湾小学先后撤销。1985~1989年该校在县小学生田径赛中,曾夺得团体“五连冠”。1989年8月撤销第二中心校建制,成为芦北辅导校,协助中心校辅导甘溪、芦东、姚池、生田、新南等校的教学业务。1994年接收原大队办公场所,用于改造操场,绿化校园,扩建校舍以及办工厂。施教围范扩大到甘溪、新南的低年级学生和尖田的高年级学生。1995~2000年小学生由6班203人增多到8班291人,教师由11人增加到15人;幼儿2班60余人,2位教师。学校占地4347平方米(合6.5亩),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除普通教室外,还有音乐、体育、劳技、图书阅览室等专用教室;教学设备也逐步更新、完善。
三、城司辅导小学
民国3年(1914年)陈思(城司)村创办莘塔乡立第五初等小学校,4年改名第二学区区立莘塔第五国民学校,校长朱廷楹,2人任教,33名学生,内中4名女生。5年6月时有幼、一、二、三4个学级,21人。到民国24年时仍为乡立小学(当时属莘东乡)。民国前期陈思还有私塾。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秋天,重新开办陈思村国民学校,学生66人,校长凌鹤益。36年任教的凌文石在37年秋加入中共地下党。38年春,凌文石去周庄、北厍开展革命工作,教员换人;当时有学生58人。
解放前后,学校设在法华庵(今称庵基上,一向是乡、村办公场所)。有教室、办公室、宿舍各一间;“长课桌2只,长凳1只,搁板8副,黑板1块属校产;余者桌凳均向法华庵借用”。1949年秋至1951年,学生数依次为84人、44人、32人和53人。1952年春增至2班,2人任教;11月成为三村乡城司中心小学校,3班,4人任教。学校迁到穿心港北的刘王庙(俗称大庙)。1955年10月取消“中心校”名称,职能不变,学生3班94人,教师5人。1958年4月成为辅导小学,除“文化大革命”中断外,至今仍是。
60年代中前期,学生增至5班,教师7人。1964年10月,开办耕读小学2个班,18人和30人,夜晚上课。1967年8月,学校翻造、扩建18间平房,改名五星学校。1968年秋开办附设初中班(又称“戴帽初中”)。1971年6月29日上午9时50分,一乙班教室屋顶突然塌下,24名学生重伤,3名轻伤。暑假重建部分校舍。1977年扩建4只教室252平方米;戴帽中学增设高中班。这年小学8班298人,初中4班220人,高中1班63人;中学教师14人。1980年开始低高、爱好、三村的高年级学生先后到五星学校就读。1982年中小学体制分开,但校舍仍在一起。直到1991年夏,初中班撤到第二中学。1983年暑期校舍又维修,解决部分危房。1986年8月再次全面大修,西南部3只教室翻造。
城司下属的白巨斗村于1952年秋开设民办小学,两年后转为公办。学生高峰时有2班62人。1987年9月撤并到城司。
90年代初,为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镇、村协商筹措资金,加上县局拨款,共投入35万元,原地扩大,重建校舍。1992年10月新校舍竣工。1996~1998年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校舍、装备进一步配套、完善。目前校园占地7922平方米,有绿化地、体育场;主体建筑是7间3层教学楼,连同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1105平方米,设置音乐、劳技、图书等专用教室。1995~2000年,小学生从6班217人增加到10班389人,教师由11人增至18人。再,幼儿园2班也设在校内。
第六节 幼儿教育
民国元年(1912年)时,芦墟无幼稚园。到4年,芦墟第一国民学校、女子国民学校和城司村的莘塔第五国民学校始招收幼童,与低年级组成复式班。民国18年市镇公立小学合并成芦墟小学校后,幼儿生源渐多。30年代前期芦墟小学有单轨的幼稚班,由知识女性任教养员,配备风琴,教唱歌、说话、计数、游戏等。民国23年镇长许康侯曾筹划单独开办镇属幼稚园。日军侵入,幼稚园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芦墟小学复校,幼稚班同时恢复,由级任教员(班主任)管理。每年幼稚班学童40人左右。
解放后,九曲弄小学大体上保持1个幼稚班,1949年10月有38人,1958年有48人,1959年60人,扩展成2班。50年代后期,东南街小学也招收幼儿班。60~70年代,大体在西小2个、东小1个班的规模(见12-10表)。50~60年代农村尚无幼儿教育(农忙时的托儿组无“教”可言),仅多数小学依习惯允许一些学龄前儿童坐在低级班里带教。1970年前后上级强调办“红幼班”(红色幼儿班),由公社妇联组织,一般选派有初中文化的女青年任教,教拼音、识字、计数、唱歌、游戏等。1971年全公社红幼班325人。从此21个农业大队都办起幼儿园(班),1976年有幼儿教师27人,入园幼儿415人。同期,市镇的幼教、托儿事业也逐步发展。街道和若干企业举办的托儿所也搞一些幼儿启蒙教育。当时统计表上也将其列入幼儿教育,连同2所小学的幼儿班,市镇幼儿园总人数1975年达474人,1976年为378人(表12-10和表12-12中仅填在学校的幼儿数)。
80年代初,农村幼儿教育条件逐步改善,配备风琴,添置益智玩具。芦北中心幼儿班和城司村幼儿班常年稳定,教育质量较好,幼儿入园率也最高,达90%以上。幼儿教师的业务辅导由乡中心校兼管。1986年秋,幼师毕业的王红蕾(女)担任农村幼儿教育辅导员,每周组织业务活动,提高幼教人员的教学水平。1987年,芦北中心幼儿班开辟“儿童乐园”,增设转车、滑梯、录音机等设备,课程设置与镇幼儿园大体相同。其他村办幼儿园亦相继改善办学条件。
1988年8月,东南街小学并入中心校。原东小校舍改建成镇中心幼儿园,与小学分立。园长黄小萍(女)。中心幼儿园占地1500平方米,2幢教学用房,建筑面积610平方米,5间教室,1间活动室,2间办公室,体育活动场地1081平方米。1992年6月经上级对校舍设施、师资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全面考核,被评为吴江市第一所二类幼儿园。
表12-12 1975~2000年芦墟幼儿教育情况表
年月
|
合计
|
市镇
|
农村
|
园数(个)
|
班级(个)
|
幼儿(人)
|
教师(人)
|
园数(个)
|
班级(个)
|
幼儿(人)
|
教师(人)
|
园数(个)
|
班级(个)
|
幼儿(人)
|
教师(人)
|
1975.9
|
|
|
|
|
2
|
3
|
165
|
3
|
|
|
|
|
1976.9
|
23
|
24
|
570
|
30
|
2
|
3
|
155
|
3
|
21
|
21
|
415
|
27
|
1977.9
|
23
|
24
|
572
|
30
|
2
|
3
|
152
|
3
|
21
|
21
|
420
|
27
|
1978.9
|
23
|
24
|
579
|
30
|
2
|
3
|
148
|
3
|
21
|
21
|
431
|
27
|
1979.9
|
19
|
21
|
547
|
26
|
2
|
3
|
142
|
3
|
17
|
18
|
405
|
23
|
1980.9
|
14
|
17
|
517
|
23
|
2
|
3
|
149
|
3
|
12
|
14
|
368
|
20
|
1981.9
|
14
|
17
|
517
|
22
|
2
|
2
|
95
|
2
|
12
|
14
|
335
|
20
|
1982.9
|
12
|
15
|
540
|
22
|
2
|
3
|
165
|
4
|
10
|
12
|
375
|
18
|
1983..9
|
12
|
14
|
484
|
18
|
2
|
4
|
82
|
4
|
10
|
10
|
402
|
14
|
1984.9
|
10
|
13
|
624
|
16
|
2
|
5
|
207
|
4
|
8
|
8
|
417
|
12
|
1985.9
|
29
|
40
|
1145
|
42
|
9
|
15
|
345
|
17
|
20
|
25
|
800
|
25
|
1986.9
|
27
|
40
|
1184
|
40
|
9
|
15
|
344
|
18
|
18
|
25
|
840
|
22
|
1987.9
|
28
|
41
|
874
|
54
|
12
|
20
|
406
|
32
|
16
|
21
|
468
|
22
|
1988.9
|
20
|
39
|
993
|
55
|
12
|
21
|
465
|
34
|
8
|
18
|
528
|
21
|
1989.9
|
28
|
33
|
449
|
40
|
12
|
17
|
304
|
19
|
16
|
16
|
145
|
21
|
1990.9
|
20
|
24
|
436
|
40
|
8
|
12
|
290
|
11
|
12
|
12
|
146
|
29
|
1991.9
|
20
|
26
|
758
|
33
|
4
|
10
|
316
|
13
|
16
|
16
|
442
|
20
|
1992.9
|
19
|
25
|
1100
|
33
|
1
|
8
|
326
|
14
|
18
|
17
|
774
|
19
|
1993.9
|
16
|
23
|
918
|
35
|
1
|
8
|
302
|
15
|
15
|
15
|
616
|
20
|
1994.9
|
18
|
30
|
1021
|
33
|
1
|
8
|
315
|
16
|
17
|
22
|
706
|
17
|
1995.9
|
19
|
25
|
845
|
42
|
1
|
8
|
305
|
16
|
18
|
17
|
540
|
26
|
1996.9
|
20
|
31
|
870
|
44
|
1
|
8
|
302
|
18
|
19
|
24
|
568
|
26
|
1997.9
|
21
|
31
|
866
|
46
|
1
|
8
|
297
|
18
|
20
|
24
|
569
|
28
|
1998.9
|
19
|
27
|
801
|
37
|
1
|
8
|
308
|
18
|
18
|
19
|
493
|
19
|
1999.9
|
17
|
27
|
824
|
38
|
1
|
8
|
310
|
18
|
16
|
19
|
514
|
20
|
2000.9
|
14
|
24
|
682
|
30
|
1
|
8
|
289
|
17
|
13
|
13
|
393
|
13
|
1993年9月,中心幼儿园搬迁至九曲弄原中心小学1988年建造的三层教学楼。1996年初,芦墟镇开始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中心幼儿园扩建活动场地650平方米,有10件大型玩具,绿化1325平方米。1997年7月,建造活动室楼303平方米,改建门厅。8月,被评为吴江市一类幼儿园。至2000年,该园扩建,占地达5020平方米,建筑面积3126平方米,有普通教室8间,空调午休室6间,音乐室、微机室、体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电化教学设施等一应俱全。学生食堂供应营养午餐,幼儿饮食清洁卫生。开设的课程有:语言、音乐、体育、美术、数学、游戏和社会科学(以前称常识)。
表12-13 1998年10月芦墟镇幼儿园一览表 面积单位:平方米
单位
|
班级数(个)
|
学生数(人)
|
教师数(人)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中心幼儿园
|
8
|
308
|
18
|
4630
|
2772
|
芦北校
|
2
|
64
|
2
|
850
|
500
|
新南村
|
1
|
22
|
1
|
600
|
200
|
伟明村
|
1
|
44
|
1
|
400
|
250
|
甘溪村
|
1
|
22
|
1
|
600
|
445
|
芦东村
|
1
|
34
|
1
|
520
|
300
|
高树村
|
2
|
43
|
2
|
830
|
500
|
东玲村
|
1
|
24
|
1
|
420
|
250
|
新友村
|
1
|
26
|
1
|
550
|
350
|
秀士村
|
1
|
31
|
1
|
450
|
245
|
荣字村
|
1
|
21
|
1
|
450
|
250
|
城司村
|
2
|
64
|
2
|
800
|
496
|
爱好村
|
1
|
13
|
1
|
350
|
200
|
低高村
|
1
|
14
|
1
|
320
|
148
|
三村村
|
1
|
30
|
1
|
360
|
250
|
秋甸村
|
1
|
28
|
1
|
600
|
360
|
尖田村
|
1
|
13
|
1
|
200
|
145
|
合计
|
27
|
801
|
37
|
|
|
说明:(1)农村幼儿园的基本配备:教室有电风扇、适合幼儿的课桌椅;教具有风琴、录音机、磁性黑板;体育器材有哑铃、跳绳、套圈、体操圈、大小皮球;玩具有积木、插塑、贴绒板、圆舞板;保健用品有医药箱、毛巾架、茶杯箱、饼干箱等;还有幼儿图书数百本。
(2)为保持生源,有与邻村合办的。
(3)农村幼儿园多数与小学、村委会场所共用或相连,故两项面积多概数。
同期各农村幼儿园的校舍、设施亦更新完善,大体上适应乡镇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详见12-13表)。1999年全镇幼儿教师38人,学历高中以上33人;中心幼儿园18人,学历全部达标,大专以上1人,进修大专的有半数;2000年市镇、农村全部达标。据1998年10月统计,入学幼儿861人,占学前三年应入园905人的95%。经验收,中心幼儿园达到省级合格标准,其他幼儿园亦全部基本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