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中心及文化站
解放前,黎里无文化专门机构及专职管理人员。
解放初期,由街道组织开展文化活动。1953年建立黎里区文化站,1957年撤消,同时黎里镇设文化站。1962年设专职干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化站地址在楼下浜底,有图书室、棋类活动室等。“文革”初期,文化站活动一度停顿。1970年以后,逐步恢复群众文艺活动,组织排练文艺节目会演,内容以结合当时政治运动为主。
1970年,公社建文化站,主要工作为开展农村文艺活动。
1983年7月,实行镇管村新体制。黎里镇文化站与公社文化站合并为镇文化站。
1984年,文化站迁广场路工会新建楼房内。设图书室棋类及康乐球、乒乓球活动室。
1986年,文化站迁南新街黎新桥堍,面积520平方米,房屋共20间。内设图书室、茶室、桌球室、录像放映室兼书场。
1987年10月,文化中心成立。全镇文化活动由文化中心统一领导,管理。
第二节 群众文化
解放前每逢过年过节,地方商会等团体即向镇上头面人物和富裕户募资,邀请外地的戏班子来本地演出,因无剧场,往往在露天搭台,俗称“草台班戏”。镇上的戏台一般搭在镇西栅玛瑙庵附近空地上。
每逢请来的戏班子演出时,男女老幼,纷纷赶去看戏。所请戏班,以京戏居多,也有绍兴戏(即越剧)。
大户人家办喜事、做寿时,往往请外地戏班演戏,但看戏对象只限于主人家的亲朋好友。
春天,农村请戏班演戏,称为“春台戏”。最有名的为华字村,每年农历三月十三,必请戏班做戏,由村里头面人物在镇上万云台茶馆内预定戏目。
黎里一年有数次出会,一般在农历的节日(如元宵、八月半等)举行。由镇上热心于此的人士相互串联,再发动其他人员参加。出会时有不少文艺活动内容,如打莲湘、高跷、荡湖船、打铜锣、由人扮成牛头马面等。
黎里自清代起有蒯厅书场及易安书场等十几处书场,每天设下午、晚上两场,带卖茶水。此外,农村里还有流动说书人员,本地称为“宣卷”。
解放初期,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开始兴起,如打莲湘、打腰鼓等、参加活动的大部分是青年团、工会、街道发动起来的青年积极分子。同时,配合政治运动,如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宣传婚姻法等,也排练群众性小型文艺节目,在街头或镇工会会场演出。解放初电影放映队也开始到黎里放映,最早的放映地点在南新街小学后面的先锋操场。吴江县锡剧团也到本镇演出,因无剧场,临时搭起露天舞台,地点在王祥泰弄内空地(现剧场后面)。1953年开始,黎里受芦墟片文化站辅导,开展了各项配合中心运动的群众文化活动。1954年建成剧场。
1962年,文化站设图书室、康乐球、象棋等活动阵地,晚上在九条街会场教唱革命歌曲、读报。镇上建立一个业余文工团,组织文艺爱好者创作曲艺、小戏等节目。街道上设黑板报、画廊,逢年过节,在工会书场(原东当旧址)举行文艺演出,在工商联开展各种棋类活动。
“文化革命”期间,群众文艺活动一度瘫痪停顿,楼下浜底的文化站址成为黎东大队办公室,群众文化设施仅剧场门前一个宣传橱窗和街道上的几块黑板报。
文化站工作在“文化革命”后期以群众文艺创作和活动为主,排练小戏、曲艺节目参加县会演。内容以结合当时政治运动为主,如“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等。
1973年,南京前线话剧团原副团长李洛平下放到黎里,帮助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得到镇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的支持,在几个规模较大的集体工厂建立起文艺宣传队,演出自编自演的节目,发展了30多名创作人员。镇上另有一个20多人的乐队。
1977年,排练一台小型节目,参加全县庆祝粉碎“四人帮”的文艺大会演。此后,文艺骨干和积极分子逐年增多,基本每两年有一台文艺节目去县城参加会演或调演。《我也去表态》、《看漫画》、《只生一个好》、《母亲的胸怀》、《赵局长的末班车》等节目,分别获得好评和奖励。
1981年,举行全镇“五讲四美歌咏会”。
1982年,文化站和工会一起开办图书室,藏书800册,由文化站管理。1984年5月,图书室迁入广场新址。
1986年下半年,镇政府决定扩大文化站的活动场所,将南新街13号文化站新址进行维修、装置,并添置活动器具,耗资3万元。1987年10月1日正式开放。活动场所前后三进20间,共520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茶室、桌球室、录像放映室等,每天平均活动人次在150以上。
政府又耗资4000元在人民路与浒泾路交叉口的丝绸批发站三楼建成文化沙龙,设舞厅、咖啡厅。
1987年举行五月歌会,1988年举行家庭演唱会,参加人数700余人。
文化站原保管有几十件藏书、藏画及其他文物,均为解放时对地主的查抄没收物资。1972年,由文化站建议将这些书、画、文物集中至县文化馆保管。当年冬,县文化馆派员前来协助整理、鉴定、分类、登记。1973年办理移接交手续,由当地政府派员监交。
黎里镇因房屋建筑古老,富有江南水乡古镇特色,东半镇街道房屋基本保持原状,因此有些电影、电视片摄制组来镇选择古街道作为场景,如《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离婚》、《特殊身份的警官》、《苏小三》、《一叶小舟》等。拍摄时,文化站根据摄制组的需要,积极配合,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群众演员。
第三节 文化橱窗
文化橱窗建于1979年秋,在浒泾路口新桥东西两侧,各7格共22平方米,水泥钢筋结构。此为本镇中心文化橱窗。橱窗的建造,除县委宣传部拨款400元外,其余所需基建材料,由砖瓦厂、化工厂、煤矿电器厂、轴承厂等工厂支援,镇建筑社设计建造,所化工脚费用由各厂分摊支付,总造价4000元左右。
中心文化橱窗除宣传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外,同时配合中心工作,用文字或者图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计划生育、卫生常识,普及法制,表彰本镇模范先进事迹。
中心文化橱窗一般每隔两个月更换一次内容,具体工作由镇文化站负责。
1980年以后,中心文化橱窗东侧又建一橱窗,共六格,每格0.8平方米,水泥结构。为宣传交通安全和法制宣传的阵地。
镇政府大门对面的橱窗建于70年代末,水泥木结构,共10格,专门用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政府向本镇人民发布有关重大的决定和信息。
剧场对面设一橱窗,共6格,每格1.2平方米,水泥结构,为剧场用作影剧消息和介绍内容的专用橱窗。
第四节 影剧院
1954年10月10日,黎里剧场开业,属私营性质,由当地成货店、茶叶店、铜匠店、豆腐店、公盛酱园、义胜煤炭店、恒丰泰棉布店、孵坊等老板作股东,共投资1万元建造,基建房屋费用6000元,内部椅凳1000多元,余300多元购买公债。1956年1月1日转为公私合营,1967年为全民所有制。
剧场观众厅、舞台、化妆室共580平方米,房屋为砖木结构,长条椅座位,另外配备票房、小卖部等设施135平方米。观众厅中间有两排木质立柱,800多个座位。剧场开业后半年的营业情况尚可,次年春天渐感困难,职工工资无法开支,直至公私合营后,逐渐转好。
剧场建筑简陋,1978年被列为危险房屋。1979年初拆除,当年9月底开始动工在原地基翻建,1982年春节营业。新建剧场改名为黎里影剧院,总投资36万多元,现有固定资产46.3万元,包括观众厅、舞台、剧团及职工宿舍、化妆室以及票房等设施。其中,省拨资金13万元,其它资金均由剧场办厂筹集,三年中自筹30多万元。
影剧院占地1995.42平方米,建筑面积2123.58平方米(包括楼层建筑),职工宿舍621.72平方米,舞台226.8平方米。座位974只,全部为翻板座椅。
1982~1988年黎里影剧院营业情况一览表
第五节 电影放映队
黎里流动电影放映队创办于1973年,配备3.75毫米小型放映机1架,船1条,人员2名。1978年增添1台16毫米放映机,人员增加为5名;1983年,增添1台宽银幕放映机,人员精简到3人。
流动电影放映队到村(以前是大队)放映,实行定额包场形式,由村管委会支付放映经费,附近男女老幼均可自由观看,不必买票。
第六节 书 场
黎里人喜听评弹,书场的历史约有100多年。书场最多时,三里长街有10多处。书场大多附设茶馆内,如市东有“万云台”,市中有“双凤楼”,市西有“红星园”、“义泉”、“喜春台”等。书场既卖茶,又开书;也有私人出了重金邀请上海、苏州的评弹名家来黎,临时开设家庭书场。而牌子最老,名望最大的要数黎里中市的蒯厅书场。
蒯厅书场是阔绰人家的一座厅堂,明亮宽敝。厅内方砖铺地,漆柱高耸,冬暖夏凉,是理想的娱乐场所。因为场主不善经营,生意反不及酒肆茶楼的小书场兴隆。有一年,场主请来著名弹词夏调的创始人、人称“描王”的夏荷生来黎里演唱,一时吸引了大量听众。小有名气的艺人纷至沓来,争先恐后要到蒯厅“摆场子”。蒯厅书场一度兴盛,后又由盛而衰,代之而起的是易安书场。
易安书场一直开到1984年,因听众日渐减少,生意清淡,无法维持日常开支而歇业。至此黎里无书场,爱听评弹的老年人甚有意见,镇政府考虑听书乃黎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故在创办文化中心时,在文化站活动阵地内重新开设书场,后因生意不佳,改为兼放录像,书场不定期开放。
1973~1988年黎里电影队放映场次、观众一览表
第七节 有线广播
黎里广播事业始于1958年,当时由公社设立广播放大站,调配1名专职人员,负责转播县广播站节目。1963年镇与公社分开管理,镇政府另设广播放大站。公社和镇的广播不设专线,借用邮电线路通到各个基层大队,每个大队设广播喇叭。1969年大办广播,架设专线,各大队有广播室,线路通到各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及多数农户均有喇叭。镇广播放大站只管理集镇的广播工作,各单位装有广播喇叭。1972年起,公社广播放大站增加1名专职通讯报道员,开始不定期地播出一些自办节目。
1978年广播放大站转为集体事业机构。改名为黎里公社广播站、黎里镇广播站。1983年7月,黎里公社、镇广播站合并为黎里镇广播站。
广播站经费来源,县广播站负责定编人员工资以及日常开支;设施改造和增添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公社通到大队的线路费用也由公社负担;大队通生产队的费用由大队负担;生产队通到用户的线路费用由生产队负担。
1979年更新全部线路,耗费2万元,同年,增添设备及日常费用8000余元。1983年后,全镇(包括农村)每年需化经费8000元,列入镇财政开支;全镇村级(包括生产队、用户)所化经费1.8万元,由村、生产队开支。
设备方面,初建时有100瓦扩大机1台,1983年,站里有2150瓦扩大机1台,电视录象机1套,601录音机5台,双卡录音机1台。
广播站初创时仅有1间平房,约10多平方米,至1987年增加为14间,110平方米。
广播站始建时,借用邮电线路。1969年起自立线路,用毛竹作广播线路杆,后来又逐步更新,1979年,全部改为水泥杆,共设612根。广播线由开始的旧线逐步更新为3.0新线。线路长49.51公里,大队至生产队广播线路95公里,生产队至用户线路150公里。
1987年,全镇装广播喇叭8345户,其中家庭用户喇叭6702只,占总户数的85.1%。
镇广播放大站设专职通讯报道员,1987年,全镇有22名业余通讯报道员。1987年起,镇广播站设“黎里之声”自办节目,主要内容有本镇新闻、科学、生活知识等。每天一次,每次15分钟。“黎里之声”节目的广播稿由镇广播站和各单位通讯报道员提供。
第八节 报 刊
一、《新黎里》报
《新黎里》报创刊号出版于民国12年(1923年)4月1日,这是柳亚子邀请毛啸岑辅助创办的当时较有影响的地方报纸。该报为半月刊,每月1日及16日发行,四开四版,铅印。出版5期后,由于抨击旧制度措辞激烈,被芦墟士绅陆家父子向反动当局诬告:“鼓吹其劳农工主张,专以煽惑农工各界,希图推翻资产阶级,实行共产主义。”当时北京政府内务部密令江苏省长韩国钧勒令《新黎里》报停刊。遂被迫于6月停刊。同年8月,由于柳亚子、毛啸岑与同仁据理力争,《新黎里》报复刊。至民国15年,芦墟陆家父子又用红笔将《新黎里》报圈点加注:“此句骂大帅”、“此句宣传共产”,以此向军阀孙传芳控告。孙乃密令吴江县长逮捕毛啸岑。幸有人连夜通知毛啸岑逃出脱险,但《新黎里》报终于被迫停刊。《新黎里》报除创刊号外,共出版62期,此外尚有各种特刊、增刊20期。
《新黎里》报总编辑为柳亚子,副总编辑为毛啸岑,两人共同编辑文稿,筹募经费。该报有9个团体及64人为基本社员,基本社员每人每年捐助银元4元,另外还募特别捐。《新黎里》报初为非卖品,但后来发行量猛增,从第三期起改为每份售钱10文。报社社址在黎里庙桥弄第四高等小学内。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投稿很踊跃,其发行量最多时每期达1120份,其中本县约700份,其余除江苏、上海近300份外,国内发行遍及10余省,国外发行至美国、南洋等地。
《新黎里》报曾多次发表文章,赞颂列宁“伟大的人格”、“伟大的功业”,认为列宁的逝世“是世界进化的不幸,人类的不幸”。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新黎里》报以大量篇幅赞颂他的远见卓识与伟大业绩,表达哀思,唤起民众奋起实现孙先生的理想,并发行《吴江追悼孙先生大会特刊》。
《新黎里》报经常载文揭露帝国主义者的暴行,并多次刊登反帝内容的传单。“五卅”惨案发生后,柳亚子等在《新黎里》报上多次撰文,揭露真相,呼吁民众奋起打倒帝国主义以救中国。该报还发行了《特刊》,大量刊载反对帝国主义暴行的文章,以及国际工协、苏联总工会的示电与宣言,并报道了黎里“国民外交后援会”发起的公祭大会(公祭被帝国主义惨杀的烈士)情况。
《新黎里》报还反对军阀的统治,号召人民起来反对旧制度。报纸还多次抨击社会上的吸鸦片、赌博等恶习,主张婚姻自由。
二、《真报》
民国27年创办,当地青年金大鹏等主办,为宣传抗日的进步油印小报。出版1月后停刊。
三、《浅作》
民国34年11月创办,36年2月止。16开油印本,每期20页左右,印数约80册,由黎里地下党员丁铎、吴关龙等主办。此刊共出10期。抒情性作品较多,有些作品暴露黑暗,针砭时弊,革命性强。
四、《野草》
抗战胜利后由黎里地下党创办,油印文艺小册子,仅出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