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1 16:21:50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530
菀坪湖田全由芦苇茭草开垦而成,长年积水,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地区,每年因患此病而死亡的不乏其人,而菀坪地区又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状态,全境仅有1名私人中医,病人大多数去外地求医,少数病人因无钱治疗,有的迷信鬼神,有的拖延时间,往往误了医治时间而丧命。
建国后,政府关心湖田农民的疾苦,50年代初,就派出血防小分队深入农村,化验粪便,集中治疗,防止了血吸虫病继续危害农民。1959年春,公社创建了联合诊所,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1969年,各大队成立了合作医疗点,实行合作医疗,群众的小毛小病得到及时治疗。1991年,实行大额风险医疗,体现了人民群众互助互济的优良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增强了抗御重病的经济能力。
1995年末,村村都有卫生室,有医护人员21名;镇有卫生院1所,便民医院1所,私人诊所1所,共有医护人员28名,有医药商店2家,就业人员5名。
1995年,经省卫生主管部门检查验收,菀坪镇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2003年,菀坪镇村村都有卫生室,有医护人员17名;镇有卫生院1所,私人诊所2所,共有医护人员29名;有医药商店3家,就业人员7人。
第一节 医疗机构
1.李宗纲私人诊所
李是菀北村人。民国16年(1927年)赴同里投师学医,主攻妇科和伤寒。民国19年学成归来,在家中开设诊所,是附近一带颇有名望的中医,尤其是妇科,周围前来求医的病妇大多得到痊愈。1959年成立菀坪公社联合诊所后,即加入联合诊所,1965年退休回家。
2.虞雅英私人诊所
虞雅英原是红旗大队医疗点医生,1988年经吴江县卫生局的中医统一考试,成绩合格,遂于菀缝街文化站边挂牌行医。因其祖辈在启东地区为中医世家,且有祖传秘方,擅长治疗妇科病,不少外地患者慕名前来求医。1992年被吴江市卫生局评为遵纪守法个体开业医生。
3.菀坪联合诊所
1959年10月创建菀坪联合诊所,由范敬心、周玉珍、李宗纲、周诵芝、朱琴娥5名医护人员组成,地点在公社大院内。1961年自筹资金建平房5间。开设儿科、妇科、内科、外科和妇产科,有病床2张,医务人员增至7人。
1963年菀坪联合诊所更名为菀坪公社医院。
4.菀坪公社医院
1968年,公社医院设病区,接纳少数住院治疗的病人。1970年,公社拨款1万元,医院自筹部分资金在原地建两排12间平房,开设住院部,增添外科设备,开展小外科手术。1972年,门诊、住院两部分开。1975年开设X光室。同年1月起,公社医院更名为菀坪公社卫生院,医护人员增至14名。
1969年农村合作医疗点初期,公社医院在诚心、合心(今新厍村)、红旗(今王焰村)3个大队设立医疗点,于70年代中期撤回。
1978年,公社卫生院增设防疫保健组(简称防保组),负责全公社各类疾病的预防及饮食业、食品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工作。1979年,在公社统一规划下,公社卫生院迁至人民桥堍直渎港边,由县、公社、卫生院三家共同投资1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1平方米的8楼8底楼房一幢,配套平房6间。楼下为门诊部,楼上为住院部,有病床20张。1983年秋,恢复了乡村建制,菀坪公社卫生院改称菀坪乡卫生院。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卫生院先后添置了彩色B超机、心电图机、100毫安X线机、尿液分析多种临床仪、血液分化仪、高倍显微镜等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能作100多种临床辅助检查,提高了治疗疾病的诊断率。1989年开设外科手术室,能开展一些腹部、胆囊切除、阑尾炎切除等手术。1994年,还成功治愈了一名被大医院退回的脑血管溢外患者,这名患者还健在(2000年9月)。1994年5月,菀坪撤乡建镇,菀坪乡卫生院更名为菀坪镇卫生院。1995年,卫生院有医护人员25名,内有卫技人员15名,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农村二级乙等医院”。
5.农村合作医疗点
农村合作医疗点,是根据毛泽东关于“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创办的一种农民互助互济的医疗组织。1968年10月,上海铁道医学院张志波医师下放红卫大队,率先在大队部开设合作医疗点,第二年,各大队相继办起了合作医疗点。医疗点的医护人员,由大队选派1—2名知识青年通过公社卫生院的统一培训,能掌握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知识后担任的,因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有的半天务农半天行医,有的大忙时送医到田头,故称他们为“赤脚”医生。初期,医疗点由大队主办,农民每人每年交纳医疗费3元,平时看病不付现金,年终结算,超出交纳部分,各大队的处理情况不同。有的农民自负50%,有的由大队公益金中报支。1970年,医疗点改为卫生室。1974年起,由公社、大队联办、公社成立后合作医疗管委会,统一管理各大队卫生室和合作成立医疗经费。1991年,成立大额风险医疗基金会,实行保大不保小的大额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平时农民治疗付现金,年终实行分段结算,累计相加的办法报销医疗费,其标准是:2000元内病者自理;2001—4000元者报销40%;4001—6000元者报销50%;6001—9000元者报销60%;9001—12000元者报销70%;12001—15000元者报销80%;15000元以上者限报销8100元。
合作医疗阶段,各医疗点的药物和器械,均由乡合作医疗管委会统一购买。大额风险医疗阶段,由卫生室自由采购。
1994年开展创建甲级村卫生室活动。当年6月,诚心村卫生室被确定为吴江市甲级村卫生室。
1991年—1995年菀坪大额风险医疗情况表
2002年农村大额合作医疗费使用情况
第二节 公共卫生
1.卫生管理机构
1971年,公社成立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清洁工2名,主要管理集镇内3只公共厕所和居民马桶的冲洗工作,计划安排粪便到各大队。
1984年,乡政府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要管理全乡的卫生工作。
1995年镇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清洁员8人,全面管理镇区街道、工厂、学校、住宅小区、公共场所及沿镇区的河流、公路的卫生工作。1995年镇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清洁员8人,全面管理镇区街道、工厂、学校、住宅小区、公共场所以及沿镇区的河流、公路的卫生工作。1998年,创建市级卫生镇,环卫所人员增加到17人,全面整治镇区,街道集合部,公共场所,公路卫生设施。2000年,在巩固省级卫生镇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管理范围,环卫职工增加到23人。2003年,在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管理范围再而向四周延伸,管理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环卫人员已增加到28人。
2.卫生设施
卫生管理小组时,有木船一只,粪桶数付。粪便靠人挑船运。
1991年,在农行与邮电所交界的弄堂内建公共水冲式厕所一处。
1994年,在汽车站西面建水冲式厕所一处,基本达到无苍蝇、无老鼠、无蟑螂、无臭味的“四无”标准。1995年环境卫生管理所时,有垃圾车5辆,拖拉机厢式车1辆,垃圾桶25只,小水泥船1只。
2003年,垃圾车1辆、洒水车1辆,拖拉机厢式1辆,垃圾桶250只,小水泥船4条。
3.农村粪便管理
几十年来,农村均是以户为单位,一户一只或多只露天粪坑,(少数农民建草棚),特别是夏天梅雨季节,粪水外溢,臭气冲天,行人掩鼻,这些露天粪缸又是苍蝇、蚊子的滋生地,既不卫生,又易传染各种疾病。60年代中期,生产队曾一度实行粪缸集中,统一加盖、消毒等管理工作。进入70年代后,粪缸仍迁至农户家前屋后,粪便管理再度陷入混乱。90年代后,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提高,农户在建新房时,大多数都用上了抽水马桶,粪便进入化粪池,粪便管理趋于正常。至1993年底,全镇农村自来水受益人数达12291人,受益率达87.8%,改厕户数达1606户,卫生户厕率达39.9%,全镇有11个村卫生室是甲级卫生室。以后,镇、村两级投入资金,按照三格式化粪池格式改厕,改厕率达65%,为全面提高农村整体卫生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全面深入发动,突击清理卫生死角,消灭四害孳生地,有计划地解决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从镇到各个基础单位后建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备了健教员,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对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健康教育活动。中小学校通过卫生课来普及健康知识,按年级下发卫生知识材料,做到人手一份,开课率达100%。卫生院定期开设病房教育,门诊开设咨询处方。《今日保健》、《知识与健康》等宣传资料发放1000多份,卫生科普知识得到普及。公共场所和食品行业卫生单位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持证率均达95%以上,从业人员体检率、“六病”调离率达95%以上。对公共场所和食品行业人员进行分类培训辅导,把卫生制度、消毒规程和从业人员应知题解分送到户,上墙展示。对行业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不断的检查督促,促使行业卫生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镇统一发动,统一投药,统一管理。在春冬两季灭鼠活动中投入灭鼠药500多斤。在夏秋两季灭蟑活动中投入灭蟑药1000包。通过了“灭鼠先进镇”、“灭蟑先进镇”的复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制管理,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卫生院的肠道门诊、隔离消毒、污水处理、传染病报告等工作运行正常。
狠抓入户率和农村小水厂的管理,落实镇水厂每旬对村水厂水质化验,化验结果报送镇爱卫办,并督促村水厂建立岗位责任制、消毒制度、上下班制度等。
几年里,坚持每季进行一次单位卫生、居民区卫生、行业卫生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促进了全镇爱国卫生工作平衡发展,也使爱国卫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以“洁净村庄、洁净家园”为目标,开展创建卫生村。各村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有保洁队伍,落实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全年开展两次不定期分片检查,并与评奖、村干部年终报酬挂钩。
2003年上半年,以防非典和巩固省级卫生镇创建成果为目标,组织开展以“三清一建”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对沿街单位的“门前三包”强化检查。对环卫队伍定人、定责、定地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报酬挂钩。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持证率98%以上,从业人员体检率98%以上。每两月进行行业卫生检查一次。抓好窗口和阵地建设。出台《菀坪镇2003年大额合作医疗工作意见》,到2003年7月底,参加大额合作医疗的人数达6015人,筹集资金96240元。强化农村卫生室和村医生考核,严肃药品进购渠道,坚持完善每月5日乡医例会制度,加强业务培训。
创建江苏省级卫生镇
1997年,菀坪镇结合城镇规划建设,以整治镇容镇貌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开展创建江苏省卫生镇活动。1998年10月24日顺利通过了苏州市卫生镇的检查考核。接着全镇上下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进一步切实把创建卫生镇工作纳入重要议程。1999年4月又顺利通过了省级的检查考核。
在创建江苏省级卫生镇整个过程中,坚持以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为依据,认真贯彻“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把创建卫生镇工作贯穿于爱国卫生运动之中。分管卫生工作的副镇长担任镇爱卫会主任。同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卫生镇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和十一个创建工作专业小组,并由镇三套班子领导担任小组长,做到定人、定目标、定责任、定进度,加大了创建工作的领导力度、组织力度和检查考核力度。创建工作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考核,年终有总结,活动有经费,工作有专人,做到任务明确,职责分明,各负其责。坚持长效管理与突击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在抓好经常性的爱国卫生工作的同时,每年都认真搞好“爱卫月”活动,对提高全镇的卫生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每年的“爱卫月”,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认真研究确定爱卫月活动的目标、任务,通过全面深入发动,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整治工作,突击清理卫生死角,消灭四害孳生地,有计划地解决全镇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真正达到以月促年的目的。在工作中,注重抓以建成区为中心,不断向外辐射,对镇郊结合部进行了环境大整治;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抓好镇区,特别是主干道和大街小巷的卫生保洁,使镇容环境卫生得到巩固;以农村改水、改厕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水平;解决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行业卫生和单位居民区卫生;发动群众,人人动手除灭四害,控制蚊蝇孳生地,落实蚊蝇消杀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做好资料归档工作,按照“齐全、规范、准确”的要求,认真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工作的资料收集归档。
抓住重点、注重实效,把健康教育活动辐射全社会。镇成立了健康领导小组,由党委宣传委员任组长,各基层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健康教育小组,配备68人为健康教育教员。按照不同的行业、不同对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健教活动。镇区公共场所现有固定宣传橱窗2处,每处都超过6平方米,定期刊出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内容,编发《创建简讯》22期。中小学通过卫生课普及健康知识,卫生知识材料人手一份,做到有课本、有教师、有计划、有备课记录、有课时、有考试测验,开课率达100%。卫生院门诊开设健教咨询处方。
加强对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培训,培训率达100%,食品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据统计,全镇健康知识合格率为97.3%,健康行业形成率为87.7%。购买《吴江市市民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问答(120题)》5173册、《城镇居民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问答(140题)》3000册和《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问答》1040册,以及印发《江苏省居民健康知识问答补充题》4000份发至各单位职工、个体户、居民和中小学生。街道办还印发各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2000余份。据统计,全镇居民卫生科普资料入户率为95.6%。先后有小学、卫生院、中学、供销社、新菀商场等被吴江市爱卫会命名为无吸烟单位。镇区公共场所和各单位的会议室全面开展禁烟标志和禁烟制度,不提供烟具,落实禁烟措施,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加快对硬件建设的投入,加大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投入镇区各项建设资金达1150多万元,为创建省卫生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投入134万元完成镇区1.5公里过境公路段的改造。投资180多万元完成开发路、菀缝街的路面改造和全镇地下水道新建和改造工程。投资100万元进行何家路桥东侧荒地改造和驳岸建设。对老圆门洞、商业分公司破旧房进行拆迁,投资100万元新建商品店面房。投资130多万元用于小街小巷里弄及镇郊结合部人行道路硬化及彩砖铺设。投资350万元新建5000吨级地面水厂。投入50万元进行农村改水改厕。投资20多万元建造垃圾填埋和粪便处理场。投资26万元新建改建公共厕所及添置垃圾车、洒水车、垃圾桶、果壳箱等,镇区有3只水冲式公厕,都为配套的三格式化达标粪池,封闭式垃圾桶112只、果壳箱84只。在原东青村8组建有垃圾填埋场,在原菀东村果木场建有粪便处理场,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道路洒水车一辆。投资50万元,新建卫生院门诊大楼;投资15万元用于全镇绿化工程。充分利用场地和空间,种植草坪,栽花植树。镇区绿化覆盖总面积7.1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6.5%,公共绿地9297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8平方米,全镇有14个单位是绿化先进单位。镇区整体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落实责任,强化考核镇容环境卫生管理。按照全方位整洁的原则,落实卫生管理措施。镇政府制定了“门前三包”的管理规定,并对沿街单位和店面都划好责任区,全部签订“三包”责任书,签约率达到100%,由城管队进行日常监督。同时,由创建办牵头,定期不定期组织工商、卫生、城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对沿街单位,分行业进行逐家逐户检查,对较差的单位发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不改的进行罚款和停业整顿。全镇配备保洁人员8名,对街道主巷以及里弄小巷均实行全天保洁,配备13名专职楼道保洁员,负责居民小区楼道保洁,聘用4名退休职工分区包干协助管理自行车及机动车的停放,进一步确保镇区地面洁净,秩序井然。
公共场所和食品行业卫生单位按照《公共场所行业卫生管理条例》和《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持证率达100%,从业人员体检率、“六病”调离率达100%。经吴江市防疫站对菀坪镇食品行业的餐具抽查显示,消毒合格率为83.3%,食品检测合格率为100%。
1997年2月,菀坪镇被吴江市爱卫会命名为吴江市“灭鼠先进镇区”,同年12月,获“灭蟑先进镇区”。1998年,镇区鼠密度为0.54%,蟑螂密度为1.0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制管理,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据疫情统计资料显示,1996、1997、1998年法定管理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59.64/10万、196.39/10万、254.63/10万、三年年均发病率为236.86/10万,其中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7.32/10万、114.03/10万、89.12/10万,三年年均发病率为126.89/10万。96至98年,一周岁儿童四苗覆盖率分别为99.32%、99.18%、99.12%;乙肝接种率分别为100%、100%、100%,医院传染病漏报率为零。
重点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城镇环境质量。对镇区实施烟尘、噪声双控小区计划。对黑烟滚滚的老式炉、灶进行改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固定噪声源达标率为100%;加强水污染源的督促治理,对镇区原有废塑料加工厂进行搬迁。卫生院建造了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食品站的屠宰废水也经过处理产生沼气。印染厂在转制中,投入90多万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较好地控制了水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得到合理利用,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均达100%。卫生院的废弃物不定时送至吴江市太湖工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处理率达100%。
加强考核力度,促进单位卫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镇创建办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单位按省级卫生镇的标准,具体做到“五净”、“四灭”、“三落实”,每月进行单位和居民区卫生检查,检查采取常规性与突击性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成绩与单位年度评优挂钩。对不达标的单位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改进。镇政府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在做好创建区域内卫生管理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创建辐射工作,特别是镇郊结合部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粪便无公害化处理、农村的改水改厕、消灭露天粪缸、道路硬化、周围环境绿化都严格按创建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有力地提高了镇郊结合部的整体卫生水平。
第三节 预防保健
建国前的数十年中,菀坪地区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状态,是天花、霍乱、伤寒、血丝虫,特别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每年都有一些人因患这类病死于非命。
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疾病防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特别是对儿童的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自50年代初期开始,由吴江县防疫站派小分队按流行季节对儿童应急接种,自1979年开始实行计划免疫接种,要求凡新生儿均到医院接受免疫接种或领回家中服用,达到免疫目的。
菀坪的妇女分娩手术1958年以前仍是沿传统古老的一把剪子,一把香火的老法接生,随时会有感染中毒,或大出血,造成母子丧命的危险,如1949年夏,湖滨村(今菀北村)一胡姓的妻子,因受老方法接生造成大出血,大人小孩死于非命。1959年菀坪有了联合诊所,开始培训了各大队的新法助产员,采用新法接生,从此保障了妇女在分娩期所面临的生命危险。同时在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自1970年开始,每年由医院负责组织普查小分队赴各村开展对妇女病的普查工作,一旦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1979年—2003年菀坪镇计划免疫接种统计表
第四节 血吸虫病防治
菀坪是历史上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地区之一。1969年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3514人,全镇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曾患过血吸虫病。为了响应和落实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一面为患者定期集中服药治疗,单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菀坪采取切脾胃手术的就多达38人。一面组织人力,开展查螺灭螺,1969年开始,每年春天每个小分队抽出一名卫生员参加乡里组织的查螺小分队,历时一个月,把全乡共查出角落进行地毯式普查,一旦发现钉螺,立即施药,自1969年到1995年末全乡共查出有螺面积为16144790平方米,灭螺面积为16011200平方米。1990年4月上旬,菀北村2组发现钉螺,面积达29391平方米,最密处每平方米达290只。由于环境复杂,单施工施药花费资金达9万元。经过近30年查螺、灭螺、查病、治病,至1995年经江苏省考核验收,向全社会宣布菀坪镇已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
1969年—1995年菀坪镇血吸虫病普查汇总表
第五节 抗击非典
2003年4月中旬,全镇进入抗击非典的重要时期。五十多天的战斗日子里,全镇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严防死守,无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出现,防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开展防治非典工作期间,菀坪镇坚持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坚持把防非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有力地开展各项防非工作,切实保障了全镇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领导重视,网络健全。开展非典防治工作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把抓好非典防治工作作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抓,作为维护发展、稳定大局的要求来抓。在4月22日上午紧急召开书记办公扩大会议,商定全镇预防措施。并于下午召开由各村支部书记、乡村医生,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公共场所(含有一定规模饭店)负责人等120多人参加的全镇预防非典工作会议。
镇成立了由镇长徐晓枫任组长,党委宣传委员陆家华、分管镇长曹叶琴任副组长,卫生助理、卫生院长、派出所长、文教助理、农卫所长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按工作分工成立了10个专业小组。全镇成立了专业消杀工作小组,负责全镇公共场所消杀工作。各村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制度,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10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防非指挥部,由村书记任总指挥负总责,村主任任常务总指挥,村其他干部任成员,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各企事业单位成立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的防非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负总责。每个单位都有防非联络员,手机号码、电话号码、传真号码。
加强宣传,群防群治。以“正确认识非典,消除民众恐惧心理,全面落实各项措施”为目的,大力开展非典知识普及工作。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医护人员的非典知识和防非措施培训。镇卫生院和农卫所积极组织医院医护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进行了四次培训,系统地学习了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与体征、病人的隔离、医院的消毒处理、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病人住所及有关公共场所的消毒等内容,为全镇实施各项消毒措施和进行大量的外归人员医学观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镇防非办下发各类宣传资料6000多份,并在镇两个宣传橱窗内开辟非典知识专版,镇党委发放关于防非工作《致全镇党员公开信》1000多份,镇妇联发放关于防非工作《致全镇妇女和家庭的公开信》2000多份,镇文广中心专门开辟防非专栏广播,街道办利用社区居委会人员优势印发各类非典知识资料2000多份,发放到每家每户。中小学校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宣传防非典知识,《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宣传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各村、企事业单位也利用橱窗、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大力开展防非知识宣传,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5月2日晚诚心村某村民有亲戚杨某从北京来菀坪镇避风,周围村民由于防非意识得到提高,马上打电话提供信息,镇防非办组织力量快速出击,把杨某及时送二院隔离观察,减少了群众与外来疫区人员的接触。在防非工作期间,群众多次打110或防非办电话反映各种情况,及时提供信息,使菀坪镇真正实现早发现情况早报告,早落实措施。
落实措施,突出重点。按照市防非指挥部的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强化落实各项措施做到十个“到位”:1、防非经费到位。镇政府及时下拨防非经费20万元,用于购买消毒药水、防护服、隔离发热门诊等。2、防非车子到位。落实政府、派出所各一辆车,配备2个专业驾驶员,确保了重点疫区来人的及时接送。3、防非隔离房子到位。将国税所新空楼作为留观人员隔离用房,及时通电、通水,购买30张床,配备相应的被子和床单。4、拉网排查到位。从4月30日开始,组织人手,加班加点,挨家挨户认真开展本村在外学生、务工人员调查,开展外地民工调查,对其总体数量、来源结构、健康状况做细致调查,把外来、外出、外归人员情况搞清楚。5、公共场所管理到位。按照吴政办电(2003)65号通知,从5月1日起,全镇的公共娱乐场所包括影剧院、歌舞厅、卡拉OK厅、录像厅、游戏厅、“网吧”等10家单位实行暂停营业。要开业的,需由经营业主向镇防非领导小组提出恢复营业申请,经镇防非领导小组和卫生防疫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营业。全镇饭店统一进行消毒培训,并严格控制婚宴办酒,减少人群聚集。对旅馆,坚持做到“健康申报表”登记工作,并测量体温,每天晚上8点到9点统一报到镇“防非”值班室,有情况随时报告。4家旅馆登记上报人数为143人,全部做到测量体温并记录好。6、建设工地防非工作到位。300多外来人,来源各不相同。对工地防治非典工作采取了多条有效的措施。各工程单位成立以业主和工程负责人为组长的防非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名单上报镇防非办,并实行业主和工程负责人双重负责制,暂停招工,实行封闭式管理,安排专人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登记工作,开展工地防非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对2003年4月20日以后进入各建筑工地的民工,进行两次一个不漏的拉网式检查。做好民工工棚和住宅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实行定期检查和零报告制度。7、企业招工防非工作到位。企业招工做到“五严”:严格招工申报制度。原则上暂停招用外地员工和施工队伍。严格控制招用工范围。对重点疫区和前两周内曾到重点疫区的人员一律不准招用。严格实行健康检查和观察隔离制度。所有来菀人员、务工人员均需有健康证明,且由单位专车接送至本镇卫生院严格体检无异常方可招用。新招用民工除吴江籍外,均需接受10天时间的集中医学观察。隔离时不许流动。严格属地管理负责制和一把手负责制。镇政府与两个用工单位签订好“防非”责任书,明确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造成“非典”传入,疫情传播扩散的,给予相应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其法律责任。8、值班报告制度到位。从5月1日开始镇防非值班实行24小时制,值班人员认真做好值班记录。联络员24小时手机开通,天天上班,每天认真做好外出返吴人员登记表、省外返乡人员统计表、旅馆入住人数统计表、防非工作情况等汇报工作,从不间断缺报,坚持零报告制度。各村、各企事业单位都有防非值班人员和联络员,各单位都坚持上报各种情况,坚持零报告制度。9、医学跟踪观察到位。医学观察组,不怕苦,不怕累,数十天如一日,对全镇646人进行了医学观察。10、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防非工作到位。菀坪卫生院成立了防“非典”领导小组、消毒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临床医学观察组,分工到组,责任到人。院长任防“非典”领导小组总指挥,负总责。4月30日起设立发热门诊,并根据要求及时改建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配备预诊护士一人,公示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无休假日。以防保组为中心,指导本院及全镇公共场所消毒工作。有2名专职人员对全院门诊、病区环境进行消毒。各科室制定消毒程序表并上墙,每日有记录,院部有汇总。医用废弃物每日由各科室集中送本院专门消毒池。先进行了消毒处理、封存,再由市物业处理站统一收回焚烧,污水处理有专人负责。强化防非培训。医院每日上班前用晨会传达有关防“非典”通知精神,还专门组织培训6次,参加150人次。除做好本院黑板报、画廊宣传防“非典”外,还分别到社区,向企业及医学观察对象进行正确宣传,正面引导,不轻视不恐惧。院内强调个人防护,发热门诊、医学观察、预诊台人员穿防护隔离服,其他医护人员一律戴口罩上岗,每4小时更换一次。
菀坪镇中小学领导重视,加大宣传,强化措施,校长任总指挥负总责,行政领导全部分年级挂钩。采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教育学生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宣传手册》人手一册。加强了班级卫生检查,对于检查后三名的班级给予通报批评,并列人班主任年度考核。教室外环境实行班级分片包干。抓好晨检和缺勤调查。凡是缺勤学生、教职工都进行调查,有情况及时汇报。坚持落实消毒措施。每日放学后,由专人负责对学校进行空气和地面消毒,并做好记录。严禁外来人员入校。校级领导24小时开通手机,坚持零报告制度。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行各业和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严防死守,并踊跃进行“奉献爱心,共抗非典”捐款活动,全镇共捐款捐物总计10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