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删除 >> 馆藏特色 >> 馆藏档案综述

馆藏档案综述

2007/11/26 11:11:13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4312

    档案来源、进馆方式  馆藏档案主要来源于市(县)、区、乡(公社)、镇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及个人。在档案进馆方式上,一是对现行机构的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定期(10年左右)接收;二是对撤销机构的档案经整理后及时接收。另外,部分档案通过捐赠、购买、复制等方式征集进馆,如名人档案。
 
    档案总数量  截至2007年6月,馆藏档案共有162个全宗,117021卷和12293件案卷(不含资料)。其中,历史档案13个全宗,12110卷;建国后档案149个全宗,104911卷、12293件。档案总排架长度为17074米。另有照片档案5049张,音像档案80盒,实物档案126件。
 
    档案起止年代  馆藏档案起止年代为1832—2006年。最早的档案是形成于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的房产、田地契约。最晚的为2006年撤销单位移交进馆的档案。
 
    档案的种类及主要内容  档案馆馆藏档案有文书档案、专门档案、科技档案3个类别。馆藏档案以文书档案为主,有94112卷,占总量的81%;专门档案有22302卷;科技档案为607卷。文书档案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清代末年和民国时期的档案;二是建国后吴江市(县)党、政、群机关,区、乡(公社)、镇党委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专门档案包括会计、公证、工商、统计、婚姻、林业普查、工业普查、名人、拼接图、审计等档案。科技档案有基建、产品、科研档案。实物档案有吴江撤县设市时形成的礼品,国家级集体荣誉奖牌、奖杯等。还有一定数量的照片、声像等特殊载体档案。基本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的馆藏体系。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大类:
清代档案  有清代征用民地登记册,执业田单,土地登记费收据,人口调查,客民报垦执照,房产、田地契约等内容,被列为馆藏古老珍贵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吴江旧政权档案  主要有民国时期(1912—1949年)国民党吴江县党部、吴江县政府、军警机关、地方武装组织、社会团体、金融机构、教育局等机构的档案,基本记载和反映了旧政权组织的活动情况和吴江地方的历史面貌,对于研究吴江现代史及编修地方史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江各党、政、群机关形成的档案  这是馆藏档案的主体。主要有1949—2006年中共吴江市委和吴江市人民政府各部委办局、群众团体、镇(场)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市级临时机构、撤销单位的档案。这部分档案大多比较完整,能全面地反映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吴江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为研究吴江现代史、城市建设史及各类专业史的地方史志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查考利用提供准确的依据,因而具有重要价值。
吴江籍著名人物档案  有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内的中国科学界、教育界、文学界、艺术界、军事界、学术界等11位著名人物档案。
 
    档案完整程度及价值简析  吴江市档案馆是省内县级市中保存历史档案最多的档案馆,共有历史档案12110卷,这些历史档案较为完整,无论档案数量,还是它的历史价值、保存价值和研究价值,都是其他档案所不能替代的。馆藏建国后档案,虽年代较近,但数量大,涉及的机构多,档案内容较为系统、完整,真实地记录了吴江50多年来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轨迹。其中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婚姻、下乡知青、住房、独生子女、人事任免、退役军人等档案,查阅频率高,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社会效益显著。11位吴江籍著名人物(费孝通、程开甲等)的档案,是进行人文研究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史料和乡土教材。丝绸档案、小城镇档案是馆藏的又一特色,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馆藏实物档案直观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吴江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独特风采,一直受到当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利用。馆藏照片、录音、录像档案,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明显,有较高的保存和利用价值。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