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7 14:20:44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200
吴江档案编研成果介绍
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地方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吴江档案馆就开始利用馆藏编纂内部工具书和专业参考资料,截至2022年底,先后编纂了80余种参考资料、文献汇编和工具书。近年来,吴江档案馆结合区域文化建设,深度挖掘优质资源,打造能讲好吴江故事的档案精品,公开出版的19本图书中,有3本获评江苏省档案文化精品奖。
参考资料 编有《吴江县桑蚕丝绸史话》《民国十一年至十四年吴江地区定期出版物年表》《庞山湖农场场史简介》(1932—1949)、《参阅资料》《吴江古代名人录》《吴江县工、青、妇历届代表大会简介》《吴江县组织史资料》《柳亚子早期活动纪实(1907—1925)》《吴江札记》《吴江知青》(一)、《吴江县领导名册》(1949—1992)、《吴江市领导名录》(1992.4—2001.12)、《吴江历史文化图文集》《吴江二轮修志培训手册》《行政复议法》(培训手册)等。
文献汇编 编有《清末民初吴江、震泽县农民土地占有及负担档案选》《吴江市民公社报刊资料选辑》《清末吴江、震泽县筹备自治调查户口档案选》《五卅运动在吴江资料选辑》《中国共产党吴江县历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汇编》(1956—1970)、《吴江县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汇编》(1954—1966)、《费孝通二访江村档案资料汇编》《吴江县小城镇档案资料汇编》《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吴江县政治协商会议工作报告汇编》(1981—1986)、《吴江县政府关于计划生育文件汇编》(1981—1989)、《吴江历年自然灾害档案资料汇编》(1261—1991)、《吴江县十镇私营工商业、手工业统计档案汇编》《吴江解放、接管工作档案资料选编》《吴江各界悼念孙中山先生档案资料选编》《吴江县机构成立、撤并档案资料汇编》《吴江市政府关于土地管理文件汇编》(1990—1994)、《吴江市获优质产品奖档案资料选编》(1979—1991)、《中国共产党吴江市历次代表大会文件选编》(1949—2001)、《吴江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选编》(1949—2002)、《政协吴江市(县)历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文件选编》《吴江市镇、村(居委会)行政区划(区域)调整文件汇编》《中国共产党吴江市(县)委历届历次全体(扩大)会议文件选编》(1949—1978)、《中国共产党吴江市委历届历次全体(扩大)会议文件选编》(1993—2005)、《道光吴江县志汇编》《垂虹识小录》《吴江记事》《吴江历代名胜》《吴江记忆——档案里的故事》《吴江抗战纪事》《苏州历史文化名村溪港》《使命——吴江扶贫写作和对口支援纪实》等。
工具书 编有《吴江县大事记》《吴江县档案馆指南》《吴江县志》《吴江十年大事记》(1989—1999)、《吴江市档案馆指南》《震泽镇志续稿》《吴江市方言志》《儒林六都志》《平望志》《黎里志》《同里志》《盛湖志》《吴江大事记》(2006—2012年)、《嘉靖吴江县志》《乾隆震泽县志》《吴江丝绸志》《吴江档案志》《弘治吴江志》《垂虹桥志》等,还编有综合性地方资料工具书《吴江年鉴》。
部分公开出版编研成果简介
(不定期更新)
◆《吴江丝绸志》
《吴江丝绸志》是吴江地方志系列丛书之一,也是一项丝绸文化记忆工程。整部志书按照“横分门类,纵写史实”的原则,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方式记述,涉及蚕桑业、丝绸工业、贸易、教育、人文、丝绸旅游、丝绸工业污染防治、蚕桑丝绸管理、荣誉等内容,共10卷30章112节,计81.8万字。该书从2013年6月开始编纂,经过撰写资料长编、形成初稿、评审、修改、终审、验收等环节,最终与读者面世。该书的记述时间段上限追溯事物发端,对1992年版《吴江丝绸志》的内容补漏、纠误,重点记述1986-2012年的史实,大事记延伸至2014年,图照、丛录延伸至2015年,记述范围以2012年底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区域为主。该志以丰富的内容、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为关心和研究吴江丝绸文化的各界人士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为地方制订丝绸发展规划和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是一部反映吴江丝绸产业演变的地情书。
◆《吴江抗战纪事》
《吴江抗战纪事》的编纂是一项档案文化记忆工程。该书共分五部分:“民族危机,吴江局势”主要介绍当时的形势以及吴江的情况;“日军暴行,惨绝人寰”主要记述日军在吴江犯下的滔天罪行;“抗日烽火,同仇敌忾”记述吴江大地上各种抗日武装和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保家卫国的故事;“鲈乡儿女,抗战精英”汇集吴江籍的英雄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杰出贡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记述吴江与日本友好城市交往历史。该书以史料为重,图文并茂,全面回顾吴江抗战历史,讴歌抗日英雄,缅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保卫家园、抵抗侵略的丰功伟绩,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历史、感悟历史、不忘历史,鼓舞和激励吴江人民继往开来、奋发图强,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吴江而努力奋斗。
◆《乾隆震泽县志》(点校本)
清雍正四年(1726),吴江划出县境偏西地分置震泽县,留下来的一半仍称吴江县。1912年,两县重新合并为吴江县。《乾隆震泽县志》是震泽作为县级行政单位的第一部县志,也是唯一一部正式刊印的县志,存世价值非同寻常。该志书格局不凡,沈彤、徐大椿等专家参与修志,资料来源广泛、择取有度,并与当时《吴江县志》分合有道,成书后即受到各方重视。本志的点校是吴江开展旧方志整理保护工程的又一成果,可以为吴江修志者的利用借鉴提供方便,也为吴江人了解这一段历史发挥新的价值。
◆《难忘的岁月》
《难忘的岁月》是吴江区档案局、方志办在组织的“蹉跎岁月——我的知青生活”征文征物活动的文章集结,收录有70多篇文章以及反映知青生活和当时的信件、证书、徽章、用品等近70张照片,作者是吴江人身份的知青或者在吴江当过知青的人。此书是纪念共和国在探索发展中的一段难忘岁月,也是纪念共和国发展壮大而做出奋斗的一个特殊群体。知青话题在社会上是敏感话题,而随着时间流逝,资料也在流失。该书对知青生活的经历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记录,不对运动本身做过多点评,旨在让后人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有所感悟。
◆《名人与吴江》
该书历经两年时间的收集、整理和撰写,记述了名人在吴江的足迹和故事。主要收入了从春秋末年的伍子胥起,至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止,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代中在各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名人90位,其中有王安石、姚广孝、康熙皇帝等政治人物,有范蠡、宁玉等军事人物,也有苏轼、唐寅、苏曼殊等文艺人才;有为中华传统文化作出努力的文化闯将,也有为中国革命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革命志士。该书既是一本吴江名人的发展史,也是很好的地方文史读本,可以让人们从新的视角透视吴江人文历史,激发读者追思、学习和效仿的热情,传承发扬优良的人文传统。
◆《苏州历史文化名村溪港》
该书是一本单以一个村的历史文化集结而成的书。主要通过溪港纵览、方志载溪港景物、典籍方志载溪港人物、溪港古人诗选、溪港古人文选、溪港对联选萃等八个章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溪港丰厚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古村落以及这个古村落里走出来的名人。
◆《吴江档案志》
《吴江档案志》历时三载,几易其稿,终于成书。该志上限不限,正文部分下限至2014年底,图照、大事记、丛录适当延后。全志下设管理机构 档案队伍、档案馆(室)建设、档案事业管理、档案馆(室)基础业务、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化和开放利用、吴江年鉴编纂、地方志编纂、人物、荣誉十章。重点记述了从1959年6月吴江县档案馆成立至2014年,吴江档案事业、方志事业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并简要追述了此前历史上吴江档案事业的发展。全志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既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吴江档案、方志事业奉献出翔实资料,又为总结经验、鉴往知来、谱写吴江档案和方志事业新篇章提供有益的启示。
◆《弘治吴江志》(点校本)
《(弘治)吴江志》是吴江现存最早的一部县志。作者莫旦,热心于地方史志记录编纂,编志经历长达半个多世纪,因有感于吴江旧志数量少且讹误多,于是重立体例、目录,参考府志,积累资料,锤炼文史,在成化年间成一定稿,并在弘治元年(1488)由吴江知县孙显捐俸集资刻印,习惯称为《(弘治)吴江志》。该志纲目明晰、资料采择有度,通过此书,吴江的文化古迹、人物画像、诗文作品等大量史料信息得以保存下来。作为吴江旧志保护工程的一部分,志书点校工作坚持“尊重原著”的原则,在保持旧志原有文本风貌和篇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释言、释意和断句,校勘纰漏错讹,方便读者阅读使用,出版后将成为吴江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献和文化精粹。
◆《垂虹桥志》
《垂虹桥志》是江苏省首部专门为一座桥立传写志的专业志。从2016年1月开始启动编纂,历时三载,几易其稿,终于成书。该志上限不限,下限至2017年底。全志下设垂虹桥修建、垂虹桥特色、垂虹桥作用、垂虹桥诗文碑石、垂虹桥碑帖书画、名人和垂虹桥、垂虹桥民俗文化、垂虹桥保护、人物传略九章。该书图文并茂,不仅能让社会大众近距离地了解垂虹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还可以为垂虹景区和盛家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提供知识和经验,进而为吴江建设发展过程中保护开发并传承好传统文化、做到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提供借鉴意义。
◆《使命——吴江扶贫写作和对口支援纪实》
该书图文并茂地真实展现了吴江在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其他扶贫协作地区建设的各项计划、措施、成就和经验,以及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英模代表。20多年来,吴江在援藏援疆和对口支援老、少、边、贫地区工作中,积极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援藏援疆指示和系列战略部署,实行东西协作、南北挂钩、对口支援,援藏援疆和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为全面真实地记录这一历程,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方志办牵头编纂该书,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吴江的对外协作和对口支援之路,凝聚社会的各界爱心力量,把吴江的这种大爱精神传播得更远更加深入人心,也希望在总结既往成果的基础上,能对走过的路有所回望、有所存照、有所汲取,从而有所感悟、有所借鉴、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