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5 3:48:06
作者:
杨浪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925
郑有慧近影
郑有慧提笔作画
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见,在晚上8点。姗姗而来者,郑有慧。
“擅山水,尤以画梅竹见长。”郑有慧女士师从我国著名国画家陶冷月、申石伽、唐云、邵洛羊等。
更渊源家学,其祖父乃南社耆宿———郑逸梅。
学富五车无书不读;学富七车无书可读
四年级辍学,3年读完初中、高中、大学
郑逸梅高寿,享年98岁。
祖父的年岁,与郑有慧恰好相差一个“甲子”60年。她生活在祖父身边长达37年,最深的记忆是祖父爱书。
“记得小时候,我与祖父一同上书店,每次他总要买回十来本书,晚上我坐在他老人家的膝盖上,听他款款讲述,这时是老人家最高兴的时候。”
受祖父的熏陶,郑有慧也是从小爱书。
“小时候,只要给我一本书,我就能定定心心坐下来,一动不动看上半天。有一段时间,我住在外公家。外公家里所有的书几乎都被我看了一遍。”
如此爱书的郑有慧,却只读到四年级。
文化大革命来了,她辍学了。
“学富五车,无书不读。”这是古人的自傲。郑逸梅老先生却笑说自己是“学富七车,无书不读”。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次红卫兵到我家。把我家的书全部搬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搬法呢?直接从窗子里面甩出去,甩啊甩啊甩,甩了半天,书堆得快齐窗了。”郑有慧说,红卫兵用车把书拖走,整整拖了7车。
书是老人的最爱。晚上当儿子郑汝德回家,老人却只说了一句话,旁边的小有慧听得清清楚楚———“汝德啊,家里的书全部被拿走了。”
“祖父如此高寿,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淡泊。被红卫兵拿走的书籍画卷不乏珍贵之物,如林则徐的对联、唐伯虎的画作等,而祖父就一句‘被拿走了’了事。”
被拉走整整7车,家里的书籍几乎全被拿空,老人笑谑———学富七车,无书不读。
郑有慧四年级“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到上海市普陀区机械绘图所生产组,从事“7角钱一天”的劳动,再后来到宜川工艺美术厂。1985年,她进入普陀区文化局下属的文化馆。从那年开始,郑有慧开始了文化课的“恶补”。
“我在一年中学完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课程。1986年,我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2年读完大学。”
求其所可求,求无不得;求其所不可求,求无一得
两代人的人生都只从事两件工作
祖父对郑有慧的影响是终生的。老人常告诫儿孙们:求其所可求,求无不得;求其所不可求,求无一得。那么,如何理解“所可求”与“所不可求”,“求无不得”与“求无一得”呢?
郑家的诠释是:学问、知识等都是“求可得”的,而官位、金钱、名利等都是“求可能不得”的。
郑逸梅的一生只从事过两件工作:一是写作,二是教书。老人曾诙谐地说:“爬了一世格子,吃了一世粉笔灰。”
“文革”一开始,郑逸梅就被列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打入牛棚。那时他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每天被罚劳动以及有着写不完的交代材料,但他的思想还是照自己爱想的去想。
郑逸梅之子郑汝德的回忆文章说———
郑逸梅打入牛棚的日子就回忆文坛往事,用简陋的小抄本把这些一一记载下来,随身藏匿避人耳目。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数年下来居然积得好几十本册子,别的作家在“文革”中无一不搁笔的,他却始终写作不辍,也是奇事。
“四人帮”粉碎,老人将这些小册子分列条款,结集出版《艺林散叶》,老友、同窗叶圣陶为其写了书名。
此书出版后,某些研究我国近代文学、艺术史的以及海内外不少读者,视此书为工具书籍,可作备考。曾有好事者将此6000多条目,按人物姓氏笔划加以分类,随时查检。
郑有慧很自豪地说,《艺林散叶》的封面是她绘的国画,并且,祖父多本著作封面都是她绘制的。
郑逸梅从事写作长达80年之久,一生著作斐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1982年至1992年十年间,也即郑逸梅88岁至98岁期间,是他写作出版的一个旺盛时代。从54万言的《南社丛谈》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始,到1991年5月出版200万言的《郑逸梅选集》,以及1992年1月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的《我与文史掌故》一书,共有27本专著近1000多万文字,这还不包括为报纸杂志撰文。如此高龄,有这样的创作,在文坛是罕见的。
郑逸梅的一生只从事过两件工作:一是写作,二是教书。而孙女郑有慧与他有着惊人的相似,一生也只从事过两件工作:一是绘画,二是教书。
郑有慧1986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除了教书,就是作画。
淡泊名利者淡泊。
“1988年,我加入了农工民主党。那一年,我33岁,其它党员都是六七十岁的,50岁算是年轻的了。”郑有慧说,“如果想被提拔,也是有很多机会的。但我只想教好我的书,画好我的画。”
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
郑有慧画作贱不卖贵不卖只卖有缘人
“我成年后,时常跟随祖父到一些书画家朋友处去学画。祖父见我的喜好与他相同,常常得意地把我的习作拿给他的朋友们看。他早年在草桥中学时的同学叶圣陶老先生八十寿辰时,嘱我画一幅红梅赠他。叶老竟然回赠诗一首并用毛笔正楷书写,令我感动万分。我从祖父交往的朋友身上又学会了待人接物之道。”
郑逸梅这样告诉儿孙们———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
他的这种思想尤其体现在孙女郑有慧的身上,她的眼中只有教学与画。
郑有慧自述,她从小喜欢涂抹和教书,小时候妹妹成为她唯一的学生,成年以后,有机会经常受到名师指点,受益匪浅。上世纪80年代末,她应聘进入上海教育学院,担任中学美术教研员至今20年有余,接触的美术教师数以百计。
1989年3月,受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委托,郑有慧主编并拍摄了《中学生学国画入门》十几集,国画大师朱屺瞻题写了片名,在上海电视台教育频道播映。
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和美学标准,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通,传统画论中称中国画为“文之余也”或“文之极也”,都是在强调中国画的内涵是中国画的根基所在。
郑有慧认为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中国画博大精深,主要分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前辈画家陆俨少先生说过:“学习山水画,就如有领兵打仗五千人的能力,学花鸟画只要有领兵三千人的能力即可。”
“擅山水,尤以画梅竹见长。”这就是高人对郑有慧画作的评价。
1983年,郑有慧画作入选日本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家名鉴》;1992年,她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1993年,她的作品入选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及中国现代文化学会艺术部主编的《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她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1995年,郑有慧在上海美术馆再次举办个人画展。
郑有慧的画作,只卖给一种人。
用她的话说,就是“贱不卖,贵不卖,只卖有缘人”,即价格上卖便宜了不行,卖贵了同样不行,她只卖给真正赏识她画作的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祖父的言语一直是我为人处事的准则
“祖父交往的朋友涉及面很广,有书画篆刻界、文学界、史学界、医学界、坤伶界、园艺界等。他待人亲切谦和,凡与他有过一面之交后,都乐意与他继续交往。”回忆祖父郑有慧说,即使祖父到了暮年,家中依旧门庭若市,拜访者不断。
“祖父是个老好人,什么人来了都见。爸爸郑汝德担心他的身体,就偷偷做了一块木牌,挂在大门上。”
木牌上书“郑逸梅先生年老体弱,现在正在休息,请勿打扰”。
“这件事后来被祖父知道了,将爸爸狠狠地训了一通,说,‘你把我的朋友都得罪了’。” 郑有慧说,“祖父一生,襟怀坦白,严己宽人,忠厚善良。他曾说,荀子有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1992年,郑逸梅突发脑栓塞去世。
“祖父逝世后的唁电堆满了他的书桌,花篮摆满了书房。有一些朋友下午来悼念他时,竟在他老人家的书房中整整坐了两个小时,借以寄托哀思。当时正是七月的盛夏,房中并没有空调,而他的书斋又是朝北的。”
这些琐事尽管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郑有慧说,感到犹如发生在昨天那样。
“求其所可求,求无不得;求其所不可求,求无一得。”“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祖父的这些家训一直成为郑有慧处人为事的准则。
人淡如菊 品逸于梅
还有祖父一箱手稿,留待退休后整理
郑逸梅是南社社员,南社名宿高吹万老先生曾书写一副对联给郑逸梅:“人淡如菊,品逸于梅”。郑逸梅原姓鞠,古时“鞠”与“菊”通,这副对联既嵌入了郑逸梅的名字,又涵盖了郑逸梅的为人。
他质朴敦厚、平和亲切,使之在逝世后10年中,郑逸梅的名字还时常见诸报端,可见读者、作者对他的怀念。
在郑逸梅逝世后的10年中,他的晚辈们先后从手稿中整理出版了十几本遗著约400多万文字。有《近代名人丛话》、《艺坛琐闻》、《书坛旧闻》、《艺海一勺》上下集、《味灯漫笔》以及210万言《郑逸梅选集》第4、5、6卷等十几本书籍。
在郑逸梅逝世10周年的时候,又有三本遗著出版,《郑逸梅笔下的书画名家》、《郑逸梅笔下的文化名人》、《郑逸梅笔下的艺坛逸事》约70万文字。郑有慧还有一大箱子祖父的手稿,她说想等待自己退休后,有了时间,再慢慢整理。
“我想这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追念了。”郑有慧说。(摄影: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