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盛泽地名溯源

盛泽地名溯源

2024/7/15 3:28:36    作者:  沈莹宝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6446

  盛泽是吴江的经济重镇。自古以来,这里的居民就以丝绸为业,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子承父业,代代相传。明清时,盛泽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的绸都。

 

  盛泽在春秋时期是吴越两国的边城之地,故最早的地名叫“合路”。清乾隆《盛湖志》记载:“盛泽古名合路。因春秋间吴越相争,盛泽与黄溪皆边城之地,可为吴,可为越,难为分析,故名合路。后禾城(嘉兴)迁徙,是处化为青草,故(三国)孙吴时名为青草滩。” 

 

  关于盛泽地名的来历,大致有几种说法。

 

  一为“盛斌结寨”说。清同治《盛湖志》载:“汤豹处贮真斋笔记曰:‘明天启三年,耕夫锄地得南宋单昇墓碑,称阡(迁)于澄源乡盛寨荡之漘。’豹处引《祥符图经》谓:‘吴赤乌初,盛斌结寨于此,故名。寨讹为泽,音近耳。’此说似确。”三国赤乌三年(240年),吴大帝孙权命上大夫倪让、将军徐杰、司马领濠寨盛斌分拨地界建围、作田、屯兵,自青草滩筑寨至野和溪(即今黄家溪)。后人称盛斌筑寨的地方为“盛寨”,因为“泽”与“寨”读音相近,故“盛寨”又讹传为“盛泽”。

 

  二为“盛章食邑”说。清乾隆《盛湖志》称:“宋南渡后,临安盛章迁吴江之二十都,后论功封章为吴江开国伯,食邑于此,土田第宅在在有之。一都为盛庄,二都为盛家舍,四都为盛乌田,十七都为盛墩,其地(他)若盛家田、盛家廊、盛家汇,不一而足。而二十都其旧居也,东西连大泽,遂名盛泽;市东犹有盛家港、盛家荡,至今子孙犹居之。”盛章,字如晦,临安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敷文馆学士,后因功封为吴江开国伯,食邑于此。由于盛章在吴江一带拥有大量的田产,其子孙繁衍散居于城乡各处,因此留下了许多冠以“盛”字的地名。盛泽因东西两边都是大湖,故而名为盛泽,似乎也很说得通,但同治《盛湖志》认为:“盛泽因章得名,无可征考,姑从阙疑。”

 

  此外,也有人认为盛泽地方湖泊众多,“盛”者大矣,众矣,“泽”者水矣,湖矣,盛泽之名或源于水乡泽国之意;还有人以为盛斌开发在前,盛章繁衍于后,盛泽之名莫非暗指二“盛”之恩“泽”于民?当然,此说尚无“典”可据,只是一家之言罢了。

 

  盛泽地名之源虽尚存疑,但是盛泽地名似乎与盛氏必有关联。时至今日,盛泽南境尚有盛家埭、盛塘村、盛家木桥等小地名,还有聚族而居的盛氏后人。

 

  此外,关于盛泽镇形成的时间,历来也有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是:唐、五代时,盛泽当为嘉兴之地。吴江设县后,才属于吴江。到明代初年还是一个只有五六十家居民的村。所谓“屠日不能毕一豚”,一天杀一头猪还卖不掉。清顺治四年(1647年),方建镇制。

 

  另一种意见认为:盛泽的历史应该推至更早。理由是:公元240年盛斌开发盛泽,29年之后的西晋泰始五年(269年)就在市河上始建了庙桥(这是吴江历史上第一座有文字记载的桥梁,盛泽人习惯叫东庙桥)。建桥,说明当时这里已经有了相当的经济活动,人口开始繁衍。唐朝开元二年(714年)与八年(720年),市河上又建起了善嘉桥和龄嘉桥。开元年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盛世,在短短的六七年里,相继建起邻近的两座桥,可见在“开元之治”的背景下,盛泽地区的经济也在不断繁荣。到北宋雍熙二年(985年),市河上又添了座登椿桥,元末明初(1368年前后),江南巨富沈万三又在盛泽的市河两侧投资兴建了南胜坊和北胜坊。从东庙桥到善嘉桥总长不到半公里,但是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建成了四座桥梁,元末还建了街坊,怎么可能到明初还只是个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呢?

 

  希望随着文物考古研究的推进,盛泽的历史面貌会越来越清晰。

 

  (题图潘福官摄)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