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越纵览 >> 钱江故事 >> 景点集萃 >> 宁波 >> 余姚市 >> 通济桥

通济桥

2024/9/22 3:14:28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3993


一、基本简介

横跨浙江省余姚市城中的姚江之上,沟通余姚南北两城的通济桥,如长虹卧波,气势雄伟。通济桥又名舜江桥。由于它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被称为浙东第一桥。据《余姚县志》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木结构。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通济桥全长90米,高大雄伟,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道: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便足以证明。北宋时王安石鄞县县令时旅行至此,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山如碧波翻江去,水似青天照月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教辛苦上层城。现存的桥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1731)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全长约90米,共106级。

通济桥是一座陡拱式三孔两墩石桥,桥面中心宽5.61米,主孔净跨14.2米。桥顶栏板里侧刻有对称的莲枝浮雕花纹,线条流畅。24根望柱上都刻有石雕,其中桥顶4根望柱上雕刻着狮首石像,形态逼真,精致秀丽;桥南坡和北坡的望柱顶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莲花座。在主拱圈两侧边墙上,分别刻有对联,朝东联为千时遥吞沧海月,万年独抵大江浪,朝西联为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整个桥型显得稳重、雄伟,远远望去,长虹中跨,体势腾辉

通济桥是余姚市城关镇的交通要冲,北近舜江楼,南通江南直街;行船东通宁波,西达绍兴、杭州。从岸边望去,该桥形体右倾;桥下碧波荡漾,桥孔高圆,倒影成环。


二、民间传奇

余姚舜江楼前有座陡拱型三孔石桥,名为通济桥,俗称江桥,造型古补,气势雄伟,海船通过不需扯落风帆,有浙东第一桥之称。为保住这座江桥,民间流传着一个动听的故事。 明朝时候,有个叫谢迁的宰相是余姚泗门人,他为官清正刚直,爱民如子,余姚人尊称他为谢阁老。嘉靖年间,他告老还乡。当时,有位刑部尚书赵文华,是慈溪人,为人奸诈,惯于陷害忠良。他对余姚出了十八学士,心里妒忌,把谢迁看成眼中钉。余姚人看到赵文华的船过江桥时,也要讥讽他几句:慈溪人官大官大(读陀)都要从余姚人跨下钻过。赵文华听了很生气,恨不得把这座江桥拆掉。有一次,他向皇帝奏本道:余姚有龙山凤山、蛇山、龟山,美称四灵,还有金锁桥、银锁桥、紫金桥,铜湖、玉井、绣花河塘、驿山炮,风景很好,是出人才的地方。皇帝听了微微笑答:谢卿在朝时,联曾听说过,联要亲自到余姚一游,谢卿却劝说,责人难过驿山炮啊!赵文华马上说:这劝说后面有阴谋,万岁爷,皇帝京城也只有里罗城、外罗城和紫金城三层,而余姚却有江南城、江北城和皇山城三层,还有一座江桥,长虹横卧,三城鼎立,构成一个大品字。风水好得要出皇帝,谢迁有谋皇之心!如果皇上亲临余姚,它非真相大白?皇帝大怒:此话当真,依卿如何?赵文华忙答:拆除江桥,破其风水。皇帝准奏,赵文华大喜,就领旨出京来余姚监督拆除江桥。 此时,谢阁老在乡,得知拆江桥圣旨已下,心里着急,为保江桥,来到余姚西郊接待寺,与寺中方丈一道找有经验的船老大商议,定下计策,从西十三渡到三江口,长五华里的江西上设下瞒天帐,暗暗布置定当。 赵文华派人来到余姚,暗底下量好江桥桥洞宽度,令工匠将宫船船沿加阔到比桥洞的宽度阔三分,这样,船到江桥,必定受阻,就可当场拿出圣旨,监督拆桥。

一天,官船浩浩荡荡在大运河上向南进发。御前大夫赵的杏黄旗迎风招展,一路上金锣皮鼓好不威风。船过杭州,不数日到了绍兴,过通明坝,即将临近余姚。天还没亮,谢阁老乘快船出城十里等候,赵文华官船一到,谢阁老便登船拜访,到中舱分宾主坐下。谢阁老传管家招待远来船老大,换上当地老大继续开船。这时,二江边两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余姚县官带着属下到西十三渡迎接圣旨。赵文华却若无其事,顾自与谢阁老在灯下下棋。官船刚过西十三渡就进入瞒天帐,谢阁老心中有数。赵文华这时棋兴、酒兴正浓,笃寇泰山,坐等官船碰撞桥洞。谢阁老举起马后炮打着赵大人的老帅,赵大人双眼紧盯,右手举起一子正想还击,忽然酒杯一侧,状元红倾出酒杯,流入棋盘。谢阁老暗喜,船已顺利通过江桥,赵文华却蒙在鼓里。不到半袋烟工夫,赵文华正要落子解将,船舱内豁然开朗,这下可急了,忙呼旗牌:已到什么地方?船老大替旗牌回答:老爷,船到了三江口!赵文华才知道,船已通过江桥三里路了,慌忙下令:"快!快停船靠岸!官船向岳庙港口靠拢,余姚县官带着官吏乡绅,早已赶到这里等候。赵文华走上码头,拿出圣旨宣读:奉旨拆除余姚江桥。读毕交县官接旨,县官长跪不接,赵文华厉声比斥:小小知县,竟拒不接旨,该当何罪?县官按谢阁老的授意回答:赵大人,圣旨写明奉旨拆除江桥,没写叫本县奉回头圣旨拆掉江桥哪!这时,谢迁在旁开言道:赵大人,你船到桥洞下,为何不开读圣旨?圣旨回头岂非犯了欺君之罪?说得赵文华哑口无言。谢阁老又故作圆场,县官接旨,不拆江桥,请赵大人回朝,只好向皇帝假奏已经把江桥拆除了。 原来,搭起瞒天帐,弄得官船里辨不清黑夜与白天,看不清江桥;船到桥洞,船老大将船身微微向北一倾斜,使官船刚刚通过桥洞。就这样,保住了这座浙东第一桥,至今仍巍巍耸立在姚江之上,造福后人。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