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3 0:21:47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4838
保国寺,是宁波郊区灵山之麓的一座寺院,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由山门、天王殿、大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余平方米。
一、名称来历
灵山寺是保国寺的前身。保国寺位于的山叫灵山,相传在东汉世祖时,骠骑将军张意和他的儿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此山。此山又名骠骑山。《四明谈助》记载“山之西,峰联,耸如马鞍,又名‘马鞍山’乃府治后镇山也”。“山以汉时骠骑将军张意隐居于此,又名骠骑山。山脉东南至夹田桥,东北直至鄞之江北岸青墩,为府治后托。”灵山与鄮山共为鄞邑东外护。《吴越春秋》有记载:东汉时高级将领骠骑将军张意(地位仅次于大将军,为汉代高级武官,正二品)还曾被派“以水军讨伐东瓯”(见《太平御览》引《东观汉纪》佚文)。他们死后,其宅舍便被建成了寺院,名为灵山寺。现存的骠骑山、骠骑将军庙、骠基坪(保国寺东围墙外900平方米,古木参天)、骠骑井泉,足以说明人们对父子俩隐居于此的一种历史痕迹纪念。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845),诏毁佛寺。灵山寺被毁。
会昌六年李炎死,李忱(宣宗)继位,大中元年(847)四月又恢复佛寺。据考证,除了寺志,更应该获取最原始资料。《宋元四明六志》中的《宝庆四明志》和《延祐四明志》,对保国寺的建置定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其他资料又佐证了这一点。如与保国寺同时赐名的还有京城的“护国寺”。其中的历史情景在于:唐僖宗李儇(862—888)在咸通十四年(872)由宦官拥立即位,时年十二,佛法的力量一时难以重振,却遭遇灾旱连年,黄巢、王仙芝等农民大起义屡屡爆发。广明元年,唐僖宗正好18岁。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令唐僖宗胆战心惊之余,唐僖宗乞求突然获得一种潜在的护国力量,于是有意赐名“保国寺”。 但雍正碑又有记载寺院恢复的时间“如从宋治平二年(1064),上溯二百十四年,应为唐李忱(宣宗)大中四年(850)。大家都知道,保国寺的开山鼻祖是可恭。可恭是国宁寺和尚,国宁寺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而可恭上长安兴复灵山寺之征决不是在广明元年当年完成的,当在广明元年之前,是广明元年九月才回到明州的。所以恢复建灵山寺应有一个历史过程,雍正碑的记载也是有道理的。可以这样说,可恭有意恢复灵山寺可从851年算起。至于可恭哪一年带上刺史的奏请,偕檀越许标等人,寻往长安,我们不得而知。他们途经关东(注:汉、唐定都在今陕西,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时值关东大旱。可恭“跪诵莲典,未终,霖雨大澍,禾黍旆穗,民气获苏。有司奏状,遂得召见”。可恭以恢复灵山寺为请求,僖宗答应了,并要求可恭在长安弘福寺(唐僧玄奘取经归来之所,高僧宿集)讲五大部经,约有三个月之久,又讲诘朝纶章,法誉大振。于是唐僖宗非常高兴,敕“保国”之额并赐可恭紫衣袈裟一袭,允许其还山建寺。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时间段。
二、建造年代
嘉庆《寺志》序中写道 “此古寺志得之古石佛中,文多残缺,恐久而失。重加编辑……”我认为,这些文字不足为信。倒是雍正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雍正碑记载:“宋明道间,中兴祖赐号德贤尊者,无可考核,不亦悲夫!”
《寺志》认定德贤为三学则全法师。翻阅《四明谈助》、《敬止录》记载:“开元寺(注:开元寺,即建于唐国宁寺旧址,位于城南五台、莲桥东。)僧则全,字叔平,世号“三学法师”。南湖竞推十大弟子,全首冠焉。”从灵山寺恢复重建成保国寺看,保国寺是唐国宁寺的从属院。开元寺僧则全“复过灵山,见寺已毁,扶手长叹,结茅不忍去。”“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辛亥(1011),来主寺事,弟德诚与徒众,募乡……鸠工庇材,山门大殿悉鼎新之。”还是有可能的。不过很多疑问依然存在。在疑问没有被打开之前,我们就认定三学则全是现存保国寺大殿的监造人。
根据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磬撰《佛祖统纪》的记载:三学法师,名则全,字叔平,四明施氏,是延庆寺知礼门下高足,又称“南湖十大弟子之首”。则全法师可以说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文僧,“旁通书史”、“尤善著述”,所述有《四明实录》。当时宁波的郡守郎简非常敬重他。假如让其入朝为官,则全才气凛然,“性直气刚,敢言人失”,可比汉朝的汲黯、唐朝的魏征和北宋当时的王元之。
贯串着北宋一百多年中,有一个师徒相传、人才辈出的琴僧系统。他们始终在琴界有着重要地位。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琴道大肆兴起。 “鼓琴为天下第一”者,当属宫廷琴师朱文济。朱文济之后,北宋的琴家多为僧人。朱文济的得意门生就是京师的慧日大师夷中,夷中又将琴技传授给知白、义海,他们都是北宋颇具声望的琴僧。知白,何许人也?知白就是知礼的同门师弟慈云遵式,也就是是则全法师的师叔。三学则全法师首先是向其师叔慈云遵式学琴的。在知礼门下最得意弟子仁岳背叛师门后,知礼要求其门下高足走出山门,发扬山家之说。于是,三学则全来到越州,造访法华山义海大师。(义海、义全、义通可能是同辈师门,有待考证)则全尽得义海所传,终成义海的最为得意门生,琴僧系统中一代“琴门圣手”。义海坐寂后,则全整理完成北宋琴史上的著名专论《则全和尚节奏指法》。后来直接影响了来明州担任知府的著名词家周邦彦和后来吴文英的词学音律创作。但则全无论如何,更应该是一位建筑大师,因为他奇构巧筑,建造了保国寺大殿,成为印证宋《营造法式》的重要实例。
寺志记载,“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在大殿西建朝元阁,庆历年间(1041—1048)僧若冰在天王殿西南隅新建祖堂。”其中“若冰”应该说有误,则全法师有唯一的弟子叫“若水”,久依法师。虽说有误,恰恰对则全建保国寺大殿来说是一个证据。法师于庆历五年(1045)夏五月二十日,别众坐化。法师弟子若水,立碣于延庆。他的同门师弟广智尚贤法师、北宋大臣、著名理学家赵卷
三、寺院维修
1956年维修宁波保国寺大殿,柱子和额枋之间架上了木支撑加固。
1963年修大殿,调换了一些斗栱等构件。
1966年对保国寺大殿后围墙进行维修。
1970年修大殿,由于采用北方一套施工方案,即先在望板上涂桐油,上盖油毛毡,再铺一层厚的桐油石灰,其上覆盖板瓦和筒瓦,并于筒瓦表面涂上沥青。由于瓦陇不严密,雨天雨水从瓦陇两侧渗进,又由于桐油石灰加工粗糙,象是海绵体,渗进的雨水全部吸收。结果造成雨天不漏,晴天滴水的现象。完工后不到两年,屋面全部渗漏,望板、椽子等霉烂80%以上。
1973年10月对保国寺大殿采用南方一套方法维修,分别在屋面东西两侧,换上明、清的老筒瓦和大板瓦,使用自己制作的壳灰,每边做了三十余陇,效果很好,为以后的维修积累了经验。
1975年4月,由于整座大殿已往北倾斜,导致在扶脊木、上平槫、中平槫、下平槫、牛脊槫等部位的椽子都严重脱位;西北次间后檐柱与内柱之间的乳栿脱开7公分;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逐级向北歪斜;转角铺作也逐级向外歪斜,许多构件脱位。此次维修,对上述构件作了拉正归位。屋面有些清代换上的木构件,由于糟朽严重,作了更新或局部接新,压在扶脊木、上平槫、中平槫、下平槫、牛脊槫上的椀木全部换新;下平槫西向的一段糟朽2.8公尺接新;东北角原有的两根昂,都不是整根木料,而是用两根木料衔接起来的。衔接榫头年久失修,再加上屋架倾斜位移,衔接处严重脱节翘起,此次重做榫头,并对两根木材并合部位用环氧树脂粘合。此外,对于屋面部分,东北角和西北角的戗脊也做了更新。
此次维修工程从 1975年5月10日开工到2014年12月底完工。
1996年起实施《保国寺总体维修保护方案》,工程包括引(河)水上山工程、大殿维修、观音殿维修、白蚁防蛀、疏通下水道、避雷工程,以及地方资金的配套工程。历时十年完。
2006年建立起包括保国寺内所有古建筑群的消防系统。
四、建筑工艺
木质结构
保国寺是我国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木结构建筑,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大雄宝殿建筑风格特异,巧夺天工,是保国寺建筑之精华。大雄宝殿是寺内主建筑,重檐歇山式,是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其面阔三间(11.91米),进深三间(13.35米),成纵向长方形。大雄宝殿气势雄伟,全部结构皆用斗拱裼 巧妙衔接和精
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钉而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的重量。
无梁殿
其实大殿是有梁的,不过被藻井、天花等挡住罢了。另一方面跟供奉过的无量寿佛——谐音有关。大殿在建筑上有其独到之处:1.平面布置进深大于面阔,呈纵长方形;2.在前槽天花板上绝妙地安置了三个镂空藻井;3.采用了复杂的斗栱结构,斗栱与昂都用榫卯巧妙衔接在一起,不用一枚钉子,整座大殿稳巧有致,有很好的防风抗震能力;4.柱子的设计更是别具匠心,外观呈瓜棱状,柱心四根小柱拼合,外面再包镶四瓣木条,既节约木材,又不影响牢固,且外形美观。柱身有明显侧脚。5.不对称。大殿佛台西侧柱头上为方形木质栌斗,而东侧柱头上却为圆形石质栌斗;斗栱里转跳东侧为四跳,而西侧为五跳。
保国寺大殿在建筑上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宋《营造法式》的典型实例,反映了当时建筑上的独特风格和力学研究上达到的高水平。所以,在《保国寺志》中记有不少前人题咏:“山岙藏得古招提,宫殿岿然结构奇”,“升斗昂栱人巧极,祥符千载永留名”。赞叹大殿在结构上的雄伟新奇。
奇特之处
古刹以建筑闻名,是一个集汉代(骠骑井)、唐代(经幢)(经幢并非保国寺原本所有,乃他出移到此)、宋代(无梁殿)、明代(迎熏楼)、清代(天王殿、观音殿、钟楼、鼓楼)、民国(藏经楼)等各时期的古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建筑恢宏壮观,内部藏品异常丰富。
保国寺除了木结构建筑的一“奇”之外,另有一“奇”就是大殿的每个角落不见鸟雀筑巢、蜘丝悬梁,更见不到虫蛀蚁蚀。原来大殿的建筑材料中,有一种带刺激性香味的黄桧,散发出为禽虫所畏闻的气味。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特殊的建筑结构而产生的声波振动的风流驱逐了鸟雀虫类。
其他多为清代建筑。一九八三年迁入明代厅堂三间,一九八四年迁入唐代经幢两座,保国寺已成为一个拥有唐、宋、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的木构建筑群体。占地面积一三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六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五幢建筑,东西轴线分别为钟楼、鼓楼、客堂等附属建设。一九六一年三月国务院把保国寺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寺内藏品
寺内共17个展室,全年对外开放,有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与发现展、历代观音造像艺术展、国际友谊礼品展、明州婚俗厅、青铜器陈列馆、钦赐龙藏、砖屏石刻、宁式家具、中学生书画廊等。游客可撞钟、击鼓、龙洗游艺。
藏品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放在明州婚俗厅里最显眼的“宁波花轿”。旧时姑娘出嫁坐花轿,而宁波花轿规格最高,这顶金彩炫目、华丽高贵、八抬八扶的宁波花轿上饰精雕妆金吉庆故事人物300多个,轿全高2.9米,共11层,每层雕刻手法各异,精细,耗时万工,故称“万工轿”,花轿抬起,众多雕像个个晃动。“我是花轿抬来的”这句话自然成为往日媳妇们的豪语。
在国际友谊珍品馆里,你还可以看到一些难得一见的珍品。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各国领导人、官方、民间组织和知名人士馈赠给我国领导人、政府和群众团体大量的珍贵礼品,有冈比亚政府赠送的木雕子母鹿、日本政府送的七宝烧双鹤盘……这些礼品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同时概括地反映了各国的民族特点、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供我们扩大眼界、瞭望世界,从中获得教益和借鉴。
在青铜器陈列馆,陈列有铸于同治十二年的青铜孔庙礼器和铜佛像。孔庙礼器有16只青铜编钟、14块编磬、2只特钟以及象尊、牛尊、簋、爵杯等。编钟看似大小一样,其实厚薄不同,敲起来每只声音不同,编磬亦然。佛、菩萨等大小不一,造型各异,分别代表了各时期的风格和特色。
保国寺内共有十七个展室,全天候对外开放。除了建筑本身,重要的文物展品有钦赐龙藏、佛像陈列、青铜礼器、砖雕石刻、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千工床、万工轿等。占地七二.四七公顷的灵山六景(共分保国寺、灵龙泉、青幛亭、望海尖、梅林、涵秀潭六大景区)以自然山林为主,生态环境好,古树名木多,绿化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人们旅游、娱乐、休闲的理想场所,是宁波对外开放最早的旅游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