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国学名人 >> 南怀瑾 >> 南师著作 >> 道家著作 >> 老子他说 >>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2015/3/29 18:51:00    作者:  南怀瑾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2116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囗囗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囗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知识是烦恼的根源

绝学无忧这四个字,有些人重新整理《老子》,将它归于前面一章,成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做起来很难。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着,人生只凭自然。汉朝以后,佛学从印度传入中国,佛学称成了道的大阿罗汉,为无学位的圣人,意思是已经到了家,不需再有所学了。其实,严格而言,不管是四果罗汉,或者菩萨,都还在有学有修的阶段,真正无学,那已经是至高无上的境界了。

古人有言: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东西方表达的方式不同。佛学未进人中国,无学的观念尚未在中国宏扬,老子就有绝学这个观念了。后来佛家的无学,来诠释老子的绝学,颇有相得益彰之效。

修道成功,到达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绝学无忧,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牵挂。这种心情,一般人很难感觉得到。尤其我们这一些喜欢寻章摘句、舞文弄墨的人,看到老子这一句话,也算是吃了一服药。爱看书、爱写作,常常搞到三更半夜,弄得自己头昏脑胀,才想到老子真高明,要我们绝学,丢开书本,不要钻牛角尖,那的确很痛快。可是一认为自己是知识分于,这就难了,绝学做不到,无忧更免谈。读历史而落泪,替古人担忧,有时看到历史上许多事情,硬是会生气,硬是伤心落下泪来,这是读书人的痛苦毛病其实,绝学无忧真做到了,反能以一种清明客观的态度,深刻独到的见解,服务社会,利益社会。

接着,老子便谈道德最高修养的标准。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两字,是指我们讲话对人的态度,将二者译成白话,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是的。但同样是的一句话,是诚诚恳恳的接受,是拍马屁的应对,不管事实对或不对,一味迎合对方的意见,这便是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之处。许多青年朋友和我们谈话时,每说:你的看法很好,不过我……”,这就是不过但是这类转语,往往隐含着低声下气,不敢得罪人的顺从心理。然而,真理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能随便将就别人,做顺水人情的。

尤其是做学问,汉儒辕固生就骂过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说: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一个读书人,不可在学问上、思想上、文化上将就别人,附和别人,为了某种私利拐弯抹角,那就不对了,儒家非常重视读书人这一点的基本人格。实质内容并不一样,但是表面上不易分别。

老子说这些道理,并非教我们带着尖刻的眼光,专门去分析他的言行举止,是;而是提醒我们自己,学习真诚不佞的,避免虚伪造作的。千万别读了老子这句话,结果处处挑剔别人,不知一切道德修养,应从反求诸己开始。

另外,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善与恶若是往深一层去观察,那也许是划分不出距离的。善恶之间,很难分辨。往往做了一件好事,反而得到恶果。据我个人的人生经验,以为以前救过的人,现在想想,倒觉得是件坏事。因为他们以后继续活下去的那种方式,反而是伤害到其他更多的人。所以,善与恶的分际,简直难以捉摸。而且,所谓善恶、是非、好坏,若真以哲学的立场彻底研究,那更无法确定出一个绝对的标准。

虽然绝对的道德标准难求,但是一个社会因时因地所产生的相对道德标准,一个修道人也应该遵守。这是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即使你超越了相对的案臼,到达了绝对的境界,在这个世界上,你仍有必要陪大家遵守这个世界的种种规则,避免举止怪异,惊世骇俗。此即老子的另一句话,和其光,同其尘。不可不畏,不得不畏,不能不畏,在文字上虽只一字之差,但是其意义相去甚多。不可不畏乃发自于自己内心的认识与选择,为了利益众生而随顺众生,不是受外在环境的制约,执着一般相对的价值标准。比如有个东西,大家都认为是黑色,这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称呼,你也就跟别人说是黑的,不必硬说是白的,否则将有麻烦,无法彼此沟通。

我发现我们一些老朋友,天天翻报章杂志,天天大作文章,相劝省点力气,少写一点,可是都自认为没有办法,因为他有一副忧世忧国的心肠,总想对社会贡献出一点力量。像有好几位老教授,我也经常互相劝勉,你少教一点书吧,多保养自己一点,同样也做不到,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前途,还是担忧挂虑得不得了。因此,要绝学无忧,逍遥自在,除非得了道。未得成道之先,忧世之心,或者挂虑个人的安危,是免不了的。

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

接着,下面一段,可以说是老子的劝世文荒兮其未央哉是形容词,像荒原大沙漠一样,面积广大无边,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放在这一段里,应作什么解呢?--《易经》最后一卦未济。我们看看历史,看看人生,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相生相克,没有了结之时。

明末崇祯年间,有个人画了一幅画,上面立着一棵松树,松树下面一块大石,大石之上,摆着一个棋盘,棋盘上面几颗疏疏落落的棋子,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意境深远。后来有个人拿着这幅画,来请当时的高僧苍雪大师题字。苍雪大师一看,马上提起笔来写道:

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

神仙更有神仙着,毕竟输赢下不完。

这一首诗,以一个方外之人超然的心境,将所有人生哲学、历史哲学,一切的生命现象,都包括尽了。人生如同一局残棋,你争我夺,一来一往。就算是传说中的神仙,也有他们的执着,也有他们一个比一个高明之处。这样一代一代,世世相传,输赢二字永远也没有定论的时候。苍雪大师这首名诗,相当能够表达老子荒兮其未央哉的意思。

那么,在这一个永远向前推进的时空时,一个修道人该如何自处呢?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熙熙二字,并不见得是好事,单就文字解释,是很太平、自然、舒适、自在,看起来很好的样子。所以许多人的名字都取个字,如清朝皇帝康熙

然而,字是好而不好,吉中有凶。司马迁《史记》上提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们看这个世上,每个人外表看来好像没怎样,平平安安活着,其实内心却有诸多痛苦,一生忙忙碌碌,为了生活争名夺利,一天混过一天,莫名其妙地活下去,这真的很快乐、很满足吗?老子指出一般人这样生活,自认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好像人活着,天天都上舞厅,天天都坐在观光饭店顶楼的旋转厅里,高高兴兴地吃牛排大餐;又好像春天到了,到郊外登高,到处游山玩水,颇为惬意。牢是牛,古代祭礼以牛作大祭的牺牲。

老子对人生的看法,不像其他宗教的态度,认为全是苦的;人生也有快乐的一面,但是这快乐的一面,却暗藏隐忧,并不那么单纯。因此,老子提醒修道者,别于众人,应该我独泊兮其未兆,要如一潭清水,微波不兴,澄澈到底。应该如婴儿之未孩,平常心境,保持得像初生婴儿般的纯洁天真。老子一再提到,我们人修道至相当程度后,不但是返老还童,甚至整个人的筋骨、肌肉、观念、态度等等,都恢复到奶娃儿的状态(大陆的湖北、四川地区,称呼还在吃奶的婴儿为奶娃儿)。一个人若能时时拥有这种心境,那就对了。这和上面讲过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道理是一样的。

还有,下面一句话也是修道人的写照。囗囗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囗囗,如同孔子在《易经》上说的确然而不可拔,自己站在那里,顶天立地,如一座高山,不可动遥无所归,也就是孔子所言,君子不器,不自归于任何典型。你说他是个道人,却又什么都不像,无法将他归于某一种范围,加以界定。而众人皆有余,世上的人,都认为自己了不起,拼命追求,什么都想占有;而我什么都不要,遗世而独立,好像世界上的人,都忘了我一样。

这种风范,做起来还真不易。辛稼轩有两句词说:须知忘世真容易,欲世相忘却大难。自己要将这个社会遗忘,还算容易,但要社会把你轻易地忘掉,那可不简单。人怕出名,猪怕肥,尤其在社会上有了一点名气的人,更难做到。到时你想远离这个社会,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这倒好办,因为只要你真看得开,放得下便可。但是,你一躲到深山野地去,有许多人还是会千方百计找你出来,说你有道啊,要你干这干那,绝不放过你。这就是欲世相忘却大难了。所以老子最后只好骑着那匹青牛,悄悄逃出函谷关去了。

《老子》这第二十章,实际上全部在阐述前面他所说和其光,同其尘的道理。我们研究古文典籍,大可不必另外从别处引经据典,大作文章,只要以原书各节内容互相对照诠释,便可寻出其原本含意。老子亦是如此,他的每一个观念,在本文中自有他的注解。

只是同流不下流

因此,老子又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了,故意装糊涂,却走了样,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的功夫,不是随便装疯卖傻便是有道的。一个修道有相当体悟的人,他可以不出差错地做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猎兮其若海,飓兮若无止。”“昭昭,就是高明得很,什么事都很灵光的样子。一般俗人都想这么高人一等。相对地,我独昏昏,修道人不以为聪明才智高人一等,给人看起来,反是平凡庸陋,毫无出奇之处。我独昏昏。同时也说明了修道人的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因此给别人看成傻子。

并且,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普通人对任何小事都很精明,事事精打细算,但是我倒是闷闷笨笨的,外表和光同尘,混混饨饨,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你们要聪明,就让你们去聪明,你们到处吹毛求疵,斤斤计较,但我倒是无所谓,视而不见。

再者,一个修道人的胸襟也要据兮其苦海,像大海一样,宽阔无际,容纳一切细流,容纳一切尘垢。儒道两家都一样,要人胸襟宽大,包容一切。这就得学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养,然后自己的精神思想才能从种种拘限中超越出来。

囗兮若无止,这种境界,要自己住在高山上,方能有所体会。,不是台风,而是高雅的清风,如空中大气清远徐吹。这很难用其他字眼来形容,天风朗朗,或者堪作相似的形容。尤其身处高山夜静时分,一点风都没有,但听起来又有风的声音,像金石之声;尤其在极其宁静的心境中听来,在那高远的太空里,好像有无比美妙的音乐,虚无飘渺,人间乐曲所不能及。此即庄子所讲的天籁之音,没有到达这个境界,是体会不出的。

如此,俗人有俗人的生活目的,道人有道人的生命情调。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一般人对人生都有以,都有目的,或求升官发财,或求长命百岁。而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亦就是佛家所说随缘而遇;以及儒家所说随遇而安的看法。但是老子更进一步,随缘而遇还不够,还要顽且鄙,是非常有个性,永远坚持不变。,就更难做到了,所有的言行举止,非常给人看不起,糟糕透了。譬如,民间流传已久的《济公传》,其中主角济公和尚,他时常弄些狗肉吃吃,找点烧酒喝喝,疯疯癫癫,冥顽不灵,人们都瞧他不起。你说他是疯于吗?他又好像清楚得很,你说他十三点,有些事却又正经八百。一下由这庙趱过来,一下被那庙趱过去,个个庙子都不欢迎他祝到这等地步,他却是最解脱、最不受限制的人。这一点,一般凡夫是难以理解的。

如此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种处世态度,虽然和众人不同,却不是标新立异,惊世骇俗。这乃因为自己贵食母字代表生我者,也就是后世禅宗说的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的生命本来。贵食母意即死守善道,而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的怀抱--道的境界中去。

本章老子所提出来的处世态度,我们假使拿来和《论语》的《乡党篇》比较研究,相当有趣。《乡党篇》是孔子的弟子们记载孔子生活的艺术,孔子在办公室是个什么态度,对朋友又是个什么态度,穿衣如何穿法,吃饭如何吃法。孔子吃饭很讲究卫生,并且一定要点葱蒜摆在前面才吃。这些都是他的弟子形容孔子平常生活的习惯。老子形容修道人入世而又出世的处世态度,恰与孔子大有不同,刚才已作了相当的介绍。真要做到这样,那是相当难的。

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

老子所说的这种处世哲学,人生态度,除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真实笃信道家的神仙们,用之在一般社会的人群,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找出这种榜样,当然,在历代道家《神仙传》里,却多得很。不过,都像是离经叛道,古里古怪,不足为法。其次,只有近似道家的隐士、高十们,介于出世入世之间的,却可在《高士传》里找出典型。

现在我们只就一般所熟悉的,由乱离时期到治平时代的两位中间人物,作为近似老子所说的修道者的风格。在西汉与东汉转型期中,便有严光。在唐末五代末期到赵宋建国之间,便有陈抟。

严光,字子陵。他在少年时代,与汉光武刘秀是同学。别的学问不说,单从文学词章的角度来讲,严子陵高到什么程度,已无可靠的资料可寻。但是,看刘秀--汉光武的少数文章词藻,的确很不错。在刘秀做了皇帝以后,唯独怀念这位同学,到处查访,希望他来一见,就可想见严光的深度,并不简单。也许他也是一个在当时局势中,不作第二人想的人物。但是他也深知刘秀不简单,这个位置已属于刘秀的,他就悠游方外,再也不想钻进圈套了。因此他就反披羊裘,垂钓在浙江桐庐的富春江上。这种作风,大有近似老子所说的: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囗囗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后来,他虽然也和当皇帝的老同学刘秀见了面,而且还在皇宫里如少年时代一样,同榻而眠,过了一夜,还故意装出睡相不好,把脚搁在刘秀的肚子上睡觉,似乎又目无天子。总算刘秀确有大度,没有强迫他作官,终于放他还山,仍然让他过着悠游自在,乐于江上垂钓的生涯。

因此相传后世有一位上京考功名的秀才,路过严子陵的钓台,便题一首诗说: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这真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的对比写照。但是相反的,后人有对他作极其求全的批评说:一着羊裘不蔽身,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这又是何等严格的要求,好像专为老子的哲学作人事考核似的。他是说,严子陵反披羊裘去钓鱼,分明是故意沽名钓誉,要等汉光武来找他,用此为求成名的手段。如果真想逃名避世,当时只着一般渔人所穿的蓑衣斗笠去钓鱼,谁又知道富春江上多了一位渔人便是严子陵呢!那么,当皇帝的同学刘秀,岂不是永远也无法找到你吗?因此他批评严光是有意弄噱头,求虚名,而非真隐的诚意人物。

如照这种严格的要求隐士、高士、处士的标准来讲,凡是被历史文献所记载,为人世所知的人物,乃至神仙传记或佛门中的高僧,也都是一无是处的。宋代的大诗人陆放翁便说过: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已自负初心。不须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平庸一生,名不见于乡里,终与草木同腐的,或者庶乎近焉!

陈抟,道号希夷。当然,他早已被道家推为神仙的祖师。一般民间通称,都叫他陈抟老祖。他生当唐末五代的末世,一生高卧华山,似乎一点也不关心世事。等到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起皇帝来了,他正好下山,骑驴代步,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从驴背跌下来说,从此天下可以太平!因为他对赵宋的创业立国,有这样的好感,所以赵氏兄弟都很尊重他。当弟弟赵匡义继哥哥之后,当上皇帝--宋太宗,还特别召见过他。在《神仙传》上的记载,宋太宗还特别派人送去几位宫女侍候他。结果他作了一首诗,把宫女全数退回。冰肌为骨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这个故事和诗也记在唐末处士诗人魏野的帐上,唐人诗中也收入魏野的著作。也许道家仍然好名,又把他栽在陈抟身上,未免有锦上添花、画蛇添足的嫌疑。

其实,希夷先生,生当乱离的时代,在他的少年或壮年时期,何尝无用世之心。只是看得透彻,观察周到,终于高隐华山,以待其时,以待其人而已。我们且看他的一首名诗,便知究竟了。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缓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看剑载扶危主,闷听笠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从这首七言律诗中,很明显地表露希夷先生当年的感慨和观感,都在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两句之中。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处。因为他生在唐末到五代的乱世中,几十年间,这一个称王,那一个称帝,都是乱七八糟,一无是处。但也都是昙花一现,每个都忙忙乱乱,扰乱苍生几年或十多年就完了,都不能成为器局,所以他才有愁看剑戟扶危主的看法。同时又感慨一般生存在乱世中的社会人士,不知忧患,不知死活,只管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过着假象的太平生活,那是非常可悲的一代。因此便有闷听笙歌聒醉人的叹息。因此,他必须有自处之道,携取旧书归旧隐,高卧华山去了。

这也正如唐末另一位道士的诗说:为买丹砂下白云,鹿裘又惹九衢尘。不如将耳入山去,万是千非愁煞人。他们所遭遇的境况和心情,都是一样的痛苦,为世道而忧悲。但在无可奈何中,只有如老子一样,走那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苦海,囗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看来虽然高不可攀,其实,正是悲天悯人,在无可奈何中,故作旷达而已吧!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