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咏吴江 >>  >> 游分湖记

游分湖记

2024/3/27 3:40:31    作者:  杨维桢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587


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会稽名士杨维桢等应曾任湖北大学士、翰林典籍、被后人尊为分湖八先哲”(汾湖流域陆大猷、陆行直、袁黄、叶绍袁、洪祖烈、李枝芳、陆耀、郭频伽等8)之一的陆行直邀请,与顾逊等人游历了汾湖。杨维桢畅游后写下一首《游分湖记》:

 

作品原文

荡舟武陵溪,朝出伍子浦。

还过西陆家,侧童启岩户。

棠树大十围,桃花灿欲语。

遗我古铁枝,色比修月斧。

为作古江调,江鸟凌乱舞。

携之谒龙君,湖水吹暮雨。

晚钦花石冈,亭台已无主。

瀛桥步月归,竹枝和铜鼓。

道人早归来,脱冠挂玄武。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了作者分湖一天的游程:开首两句写早晨从北庐墟乘船,小舟无所适从地摇动双桨。朝霞连浦,水鸟不喧,环境宁静。诗人游览水清山绿的分湖,向东南角的伍子浦驶去。中间十句写诗人看见西边隐者陆逊的家,超出凡庸的孩童正在开启隐者处所的门户。


背景拓展

杨维桢在《游分湖记》中,阐述了分湖一名的由来:湖分而半,一属嘉禾,一属姑苏,故名分湖云。汾湖位于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交界处。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3公里,旧名分湖,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和吴国的分界之湖,总面积约9700亩。秦统一中国后,分湖自然不再是分界之湖了,但因它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特殊,许多文人墨客仍对它情有独钟,从而成为了观赏性湖泊。宋元时期,汾湖已是江南著名的风景胜地,文豪大家,纷至游览。

而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汾湖文化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分湖就是吴、越的界河,乃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胥滩古渡的千古绝唱。原黎里和芦墟两大古镇至今文化古迹随手可拾,石桥流水,亭阁流芳,古宅流彩,千古流传的文化余音在这块土地上绵绵不绝

汾湖的文化,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清扬淳朴的芦墟山歌,是民间传唱的歌谣,属于吴歌的重要支脉,再现了吴地文化的蕴味。柳亚子曾感慨:芦墟是文学的渊”,可见其文化的渊源非常深远。黎里则曾是南社诗人们活动的中心,众多南社诗歌在这里诞生。文化在这块水乡泽国繁衍生息,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精彩篇章。

自古文化积厚的地方,自然人才辈出。古代名人如西晋著名文学家张翰、明朝水利专家袁黄、清朝巡抚陆耀、工部尚书周元理,近现代代表人物如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诗人柳亚子、国际大法官倪正燠等,可谓地灵人杰。


 

作者简介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