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越纵览 >> 吴地古今 >> 景点集萃 >> 南通 >> 启东市 >> 吕四古韵

吕四古韵

2022/12/13 3:03:4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6142


一、基本介绍

吕四进士府(吕四港镇)进士府建于清代同治12年(1873年)。


二、建筑特色

其建筑为清式营造风格、硬山顶、三级踏跺(阶石),八架前檐廊砖木结构、硬木地板、琉璃窗格。该府原为三厅二园,现前厅已毁,剩中、后厅,并保存完好。进士府现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中、后厅合计建筑面积310平方米。进士府由吕四籍进士李磐硕(1850-1909)所建。顾在1885年与张謇同榜录为贡士,1890年参加殿试,以二甲第18名进士金榜挂名,回乡建其府。在2001年文物普查中,该处被发现,定名为进士府

2002年被发现,在吕四港镇。该井原缺失井圈,后配水泥井圈。井深6米左右,直径0.8米,井口圆形。井壁用小青砖弧形砌成。该井具有明代特征,帮定名为明井。


三、主要景点

不过吕四还是有不少宝贵的历史遗存可供人们观赏游览,千年古镇确实名不虚传。吕四镇东还残存着鹤城的护城河,三四百年前这里是吕四的东城门。河上有一座来鹤桥,我们站在高高的桥上,远眺茫茫海上的帆影,近看河中穿梭的舟船,倾听南港里的渔歌。可以令人萌发思古之幽情,在此,只有西边的一颗古老的银杏树枝繁叶茂,显示历史的遗存,可以遥想当年鹤城的风云。

银杏树也叫白果树,因树冠型如扫帚,俗称扫帚树,而吕四人认为这树有灵气,称他为神仙树、灵眼树。在200多年前,出海的渔民没有航标,从茫茫大海返回吕四,可算是一大难题。传说,从前一场大风暴把一艘渔船刮到一个孤岛上,风平浪静后,幸存的渔民望着茫茫大海,不知家在何方而抱头痛哭,这时有一个白发老翁从天而降,指点迷津:船朝西北方向行驶,看到一颗银杏树就到家了。渔民根据老翁的指点,安然返港。从此,这颗扫帚树便成为出海渔民返回吕四的标志了。吕四现存三棵古银杏树,位于吕四酱油厂、吕四镇东南角、吕四港镇中,均有300多年历史。

海边烽火台

到吕四渔港观光旅游,不能忘了一个有意义的去处,那就是当年吕四人民抗御倭寇的历史见证——海边烽火台。从吕四镇北行不远就可以看到,原大洋港老闸堤内的农田里,有一座高五六米、周边约四五十米的大土墩,这就是当年抗御外敌的烽火台。海边上的烽火台,当地人叫烟墩、救命墩,早在宋代就有设置,通过一个个高墩陆续燃起浓烟,用于互相传递军事、风潮信息,进行躲避或援救,也可作为大潮、怪潮突袭时渔人临时的落脚处。

吕四一带的烽火台大多建于明清时代,因明朝永乐以后,倭寇屡次北上侵犯江淮一带,吕四海滨成为倭害前哨。为了侦察海上敌情,官府在沿海和城镇之间建造了一定数量的烟墩,由士兵带领民兵把守,发现情况燃烟传讯,组织官兵和民防力量进行抵抗和清剿。倭寇大宗入侵须乘海船从航道进港登岸,所以烟墩多设港汊等处,因此吕四镇附近的大洋、泗港各有一个大型烽火台。如今泗港墩已坍塌成土丘,当年风光不再,而我们面前的大洋墩还高高耸立在海滨的田野里。

挡浪墙

从吕四渔港向东约十多公里,有一处捍海斗潮、防坍兴垦的重要遗址——挡浪长墙,可供人们参观游览。从秦潭镇向东沿着海堤公路前行三公里,便可见到昂然屹立在海堤外侧的一面连延一里多长的水泥高墙,这便是清末状元张謇组织修造的海上挡浪大墙。

二十世纪初年,张謇筹办通海垦牧公司,准备在吕四、秦潭一带蒿枝港外大片荒凉的滩地上进行围垦开发。围垦的第一步是在沿海筑堤,把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围在堤内,不再受海潮上涨的侵害。张謇当年亲自到海边进行踏勘和规划,并亲临工地指挥,从沈公堤向南,直至蒿枝港东南修筑护坡长堤。然而,秦潭镇外侧是海潮险恶的寥角地段,风潮猛烈异常。有一段堤岸刚刚筑成,那年八月初三的风暴大潮就大施淫威,给围垦工程造成极大的破坏。当时只见风助潮威、浪乘雨势,排山倒海、所向披靡,大堤顿时垮坍,堤内新围土地一片汪洋,民工死伤无数。

张謇闻讯立即从上海赶来察看灾情,研究对策,决定在堤外海潮最为凶险的寥角口处,用石料、钢筋、水泥修筑坚固的挡浪大墙,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把狂潮恶浪拒之于堤坝之外,以保大堤的安全。先贤的高招十分见效,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张公水堰的挡浪墙建成以后,堤岸抵御风潮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有力地确保了蒿枝港口围垦的成功。堤内大片土地经过蓄淡排卤,种青疏土等一系列的土壤改良措施,终于成为适宜耕作的良田,曾经是全国著名的棉花优质高产地区。张謇作为江海平原近代大规模围垦开发的先驱,蒿枝港外沧海变桑田丰功伟绩令后人难忘,更可贵的是为现代的围海造田事业提供了可取的经验。至今依然屹立在秦潭海滨的张公挡浪大墙,也是人们用科学态度和大自然抗争的一个成功典范,近百年来东南沿海海岸线之所以比较稳定地向外延伸,张公墙功不可没。这种造福当代又惠及后人的业绩,是值得永志不忘的。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