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指南 >> 方志编纂 >> 方志简报 >> 吴江方志简报60

吴江方志简报60

2015/3/17 10:11:45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9805


吴江方志简报


2015年第2期(总第六十期)


苏州市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2015316

                                     

《坛丘镇志》评审会会议纪要

2015312,由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的《坛丘镇志》(送审稿)评审会在盛泽镇行政服务中心3号会议室召开。区档案局局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沈卫新,盛泽镇党政办主任范建光、副主任林小林,全体编纂委员会成员和编写人员、志稿评审人员以及各个镇志办共3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区档案局副主任科员于振华主持。

会上,范建光主任致辞。《坛丘镇志》执行主编钱琴珠介绍了成稿经过和体会。顾晓红、沈昌华、李流芳、陈载、屠振雷、肖耀华、吕国钤、黄晓倩、吕素菁、赵玲10位评审人员按照分工对志稿进行点评,按照分工对志稿的篇目、内容、资料、体裁、记述等提出了比较客观中肯的评审意见和建议。

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科长顾晓红:一、图照:入志的图片应具有四性:一是思想性,画面必须健康庄重;二是真实性,必须是事物本来面貌的拍照,不是经过“导演”的拍照;三是形象性,即能直观而明确地展现事物的形态;四是历史性,即能成为历史性的见证,具有永久保存的价值。一本志书的照片一定要重视,《坛丘镇志》的图照问题非常多,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1.地图要清晰,说明要准确。彩页前面的三张地图,第一张地图要放“坛丘镇行政区划示意图”,并在标题后面括注“**年”,这张地图要标明是什么年份的地图,另外能否到时候让出版社只留坛丘镇的版图,把周围的镇删去,图要放大成两个A4纸那样大小折叠放置在志书里,另外地图上的字可以让出版社做到相应地大一点和清晰一点。第二张地图没有名称,要有名称,并且括注年份,而且这张图中坛丘只有一小块版图,完全没有意思,建议这张图不用。第三张地图《严墓区壇坵乡形势略图》现在模糊不清,且图中的123……10不知指什么?要用的话一种是要让字清楚,重新描绘、进行标识,这张地图说明后面要括注这张图制作年份;如果没办法清楚,不如删掉。另外如果照片上有说明的,或者显示从什么材料上而来的,或者显示日期的,都要让出版社去掉,例如“经济建设”第6页第一张、老街旧踪许多照片等。2.照片说明要规范。如果是事件,照片说明要注明时间、地点、事件、需要说明的人的位置及时任职务等,能说明摄制时间、地点则更好。如果是地方和场所,那么要注明摄制时间。在“领导关怀”栏目中照片说明要注明时间、地点、事件、需要说明的人物的位置及时任职务等,能说明摄制时间、地点则更好。领导关怀中有时候用“视察”,有时候用“考察”,有时候用“调研”,有时候用“指导”。“视察”是指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或现场检查工作,即实地观察、检查,其目的是了解情况和发现问题。“考察”是指即实地观察、调查。“调研”是指调查研究,是深入具体的工作,要对具体的被调研问题作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所以辨别一下图照说明中用词有没有问题。有些人物位置有点问题。例如“领导关怀”第1页最后一幅照片费孝通的位置是“左一”改为“前排右二”。领导关怀中许多领导人物位置都没有标明,例如“领导关怀”第4页第一张照片中梁保华的位置没有标明,这一张照片图照说明应该改为“2005912日,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梁保华(右二)视察江苏华佳集团”,重要的职务都要点明,这里不能省略“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这个重要职务,例如所有的图照说明说明事件的可以统一加句号或者统一不加,另外梁保华视察的照片能否换一张,不要酒桌上的照片,最好到工厂实地视察的现场照片。领导关怀中有些照片没有说清楚职务,有些没有说清楚是谁,就用领导来替代,“领导关怀”第4页第二张照片说明“国家商务部领导魏波来厂指导20080801”,时间应该先行,魏波的职务没有写清楚,另外志书不用第一人称嫌疑的“来”,这个厂究竟是哪个厂也没写清楚,可以改成“200881日,国家商务部茧丝绸办公室处长魏波(位置)视察江苏华佳集团”。“领导关怀”第6页第4张照片“省文化厅领导来厂指导20120712”,首先要时间先行,另外重要领导应该有姓名,具体的位置,到哪个企业,不用“来”,这样才有存史的价值,“领导关怀”中有许多张照片领导没有具体姓名。“领导关怀”第8页“苏州市副市长浦荣皋来厂调研指导20130216”只有照片说明没有照片,图照说明要删去。“社会事业”第一张图照说明“2010年艺术节”太简单了,应该写成“2010**日,盛泽第二中心小学举行乒乓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文娱汇演”。“坛丘新貌”中缺少图照说明,都要补上。“文体活动”中“王娟来母校”只要选用一张,图照说明改为“***日,全国柔道冠军王娟(右)参观母校——**学校”,“王娟”的身份一定要交代。每一张照片都应该有图照说明,现在许多张照片缺少图照说明要补上;有图照说明的基本每一张文字说明都有问题,都要进行修改,3.相同的事件只用一幅照片。“领导关怀”第3页第二张与第三张反映的都是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贺燕丽到江苏华佳集团调研,只要用一张照片即可,这里有个疑惑,这两张照片反映的是同一批人吗,为什么左边第二张照片并没有贺燕丽这个人?一批次领导视察调研只要用一张照片。“社会事业”第一页四张照片,其实就是反映两件事的,所以只要一件事用一张照片来反映。“领导关怀”第7页最后一张照片周铁农到华佳集团指导的照片与“领导关怀”第8页左边第二张照片周铁农为华佳关爱基金会揭牌其实反映的是同一天同一件事,那天周铁农主要是为华佳关爱基金会揭牌,然后顺便参观了一下华佳集团,所以这里只要用第8页左边第二张照片,图照说明改为“20101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江苏华佳关爱基金会成立揭牌”。“经济建设”中有江苏华佳集团,“坛丘新貌”中第一页、第二页都有江苏华佳集团,完全没有必要,只要放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一张照片即可。“坛丘新貌”第三页、第四页、第五页、第六页、第七页每一页中许多照片反映的是同一个建筑,例如反映潜龙渠公园共用了17张照片,有白天景色有夜景,只要精选一张最能反映潜龙渠公园面貌的照片即可。“坛丘新貌”中行政服务中心也用了四张照片,这是“盛泽镇行政服务中心”,完全可以删去不必采用。“老街旧踪”中第一页与第三页都有西岸老宅,而且是同一张照片,完全没必要。4.栏目要重新归类设置。“领导关怀”中摆放了上海普陀区科技工作协会到坛丘调研、台湾同胞参观坛丘、北京高级工程师到坛丘考察、唐仲英参观江苏华佳集团、日本富地研究所专家到江苏华佳集团洽谈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到江苏华佳集团谈合作,涉及的这些人能属于领导吗?尽管有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员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这些人物都不能属于领导关怀,有些可以放入到经济建设或者相应的栏目中,有些要大胆删去。第8页上的中国丝绸协会蚕丝被分会成立大会放入“领导关怀”也不太恰当。另外这个领导关怀看上去似乎只关怀华佳集团一个企业,有没有领导到其他企业或者学校或者其他地方的照片,能否删去不是省部级以上的领导视察江苏华佳集团的照片。“社会事业”中摆放了派出所、政府大楼等照片,这些不属于社会事业。“荣誉集锦”最后一页放了一张“坛丘农贸市场”的照片,归类属于不当。照片的栏目要重新设过,名称要重新改过,栏目名称的字数基本要统一,可以设领导关怀、镇村风貌(就是原来社会事业、坛丘新貌这些栏目合起来,如果有特色、标志性的建筑以及一些漂亮的风景都可以放入,像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敬老院、邮政所、水厂、超市、银行、农贸市场、度假村、湖荡等照片都可以放入,还要补充一些农村住宅区、农村绿化、新建道路等照片,这个栏目摆放的顺序要先放原政府大楼,增补一张现在社区办公楼的照片,再放派出所等一些公共建筑大楼的照片)、活动剪影(可以把坛丘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举行的活动照片放入,也可以把原来的文体活动中举行的大型活动归入这里,当然也可以归入“文化教育”中,只能归在一个地方,照片时间可以下延)、农业种养(就是原来经济建设中农业的内容,可以放一些作物种植、机械收割、大棚蔬菜、果子采摘、水产养殖、动物养殖、农副产品等照片,照片中尽量要有人的活动,现在虽然有水八仙等农副产品,其他还可以补充一下坛丘的特产)、工业产业(也就是原来经济建设中工业内容,可以放一些比较有名的企业,一个企业可以放一张企业门面照和车间照片,车间照片最好要有人的照片,还可以添补一些工业产品的照片)、文化教育(也就是原来“社会事业”中学校艺术节的内容、“文体活动”中学生活动,教育的多姿多彩都没反映出来,体育比赛、扫墓活动、信息培训、书法练习等各种活动照片都没有,“***日,全国柔道冠军王娟参观母校——**学校”这张照片可以放入教育中。另外要增补坛丘文化的内容,可以放一些群众文艺活动的照片,送戏下乡、老年太极、广场跳舞、镇上文化长廊、老年活动中心等内容都可以放入)、文物古迹(放坛丘老街、古街民居、古桥、古树、古宅、有价值的书画等,原本的老街旧踪有些内容可以放入这里,老街旧踪中许多照片重复,反映同一处地方,如果属于文物古迹只要保留一张,如果不属于大胆删去,例如南塘小学等都不能归入老街旧综)、志稿评审(要补充)、荣誉集锦(只放坛丘镇获得的荣誉,其他人或单位获得荣誉可以放在相关栏目或者删掉)。5.照片摆放要有一定顺序。“领导关怀”中要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现在许多地方都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要重新整理。“社会事业”如果是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如果是反映机构或者建筑的按照同一类别来排列。“经济建设”中可以先农业再工业来排列,现在一会儿工业一会儿农业一会儿再工业。“老街旧综”反映的主要是建筑物,可以按照类别来分,可以先古街,然后古建筑,再古桥,并且都要有图照说明,而且图照说明不能放在照片中,要放在照片的下面或者旁边。“坛丘新貌”也要按照类别来分。“荣誉集锦”中只要保留乡镇获得的荣誉,一些其他荣誉可以放在其他栏目中,例如经济建设或“文体教育”中,有些达不到省部级的荣誉可以删去。“荣誉集锦”一般先是国家级,然后是省部级,最后是苏州市级,然后是吴江市级,每一类再按时间顺序排列。6.有些栏目或者照片要增补。例如可以把志稿评审会议照片、志稿评审会合影以及内部召开的评审会放在一起,成为一类,标题是“志稿评审”,放在“荣誉集锦”前面。7.照片要做到平衡。“领导关怀”中要补充一些领导视察的照片,而且尽量有坛丘镇在新中国成立年以来历任一把手领导的照片,可以在“领导关怀”中出现,也可以在其他栏目中出现。正文中也可以放入一些插图,但是放的时候怎么放要放哪些考虑要周到。综上所述,对志书所应用照片的内容、数量、表述,以及怎样安排、要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深思熟虑。二、序言:序可以请领导、主编或者名人来作序。序的内容一般是阅读志稿后的主要看法或感受,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书中涉及的人物和事情,也可以提出一些希望,一定要适合写序人的身份。现在该志只有一篇序,请中共盛泽镇委员会书记、盛泽镇人民政府镇长作序,这里的序我大幅度地改写过,希望坛丘镇志办能补充概括介绍一下坛丘的情况,一定要体现坛丘镇的特色。在评审会后大力修改志稿,能尽量达到序言中所说的“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语言流畅的志书”“它必将以独具的风采、独特的功能、独有的魅力,服务当代,惠及子孙,流芳百世。”三、凡例:凡例应主要规定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原则、时空范围、体裁、人物收录标准、资料来源、行文规范、特殊问题处理等必需要告知读者的事项。凡例是志书的编写原则,要求简洁明了。本志凡例共设十条,建议改为八条:1.第一条建议修改为“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实事求是记述坛丘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2.第二条与第三条合并,把反映志书时空范围的放在一条中记叙“本志上限因事而异,尽作追溯,下限至20007月坛丘镇撤并为止,年度数据统计至1999年,图、照延至201412月。本志记述的境域范围是20007月坛丘镇撤并前行政区域。”这一条这样规定的话,大事记、正文中超过下限年的内容(包括表格,有些表格都统计到200012月,完全没有必要)都要删去,表格中能统计到20007月的数据就统计到20007月,不能统计到20007月就到1999年。3.第四条与第八条合并,相应成为第三条,改为“本志按照‘横分门类,纵写史实’原则,采用述、记、志、传、图、照、表、录等体裁,设卷、章、节、目、子目、孙目6个层次,本志共设17**节,采用语体文编写。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因为正文中第213214215216页出现孙目这个层次,所以出现了六个层次。4.第五条相应改为第四条,其中“相同年号每个自然段首次出现时加注公元纪年”改为“相同的朝代年号纪年在每个条目首次出现时加注公元纪年”,正文中许多地方首次出现都没有加注公元纪年,所以不用要求每一段首次出现就加注公元纪年,就在最小条目中首次出现加注公元纪年就行,正文中都要按照凡例来改。5.第六条相应改为第五条,有关人物记叙先后顺序要明确一下。这一条要改为“本志人物遵循‘生不列传’的原则,收录断限内本地籍知名人士。人物立传限于坛丘籍已故的有影响人物,以卒年为序。人物简介收录副团级以上干部,离、退休时享受副团级别干部,具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物,苏州市以上代表会代表,省级获奖人员和一些知名人士,以生年为序。人物表中先进模范人物以获奖先后为序,革命烈士以牺牲年份先后为序,进士、举人以中进士、举人年份先后为序。”6.原来的第七条移到凡例最后,成为最后一条,语言改为“本志计量单位一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历史上采用的计量单位名称照实记载,需换算者,用括号注明其换算值。耕地面积采用传统习惯以‘亩’为单位。”7.第九条相应地成为第六条,语言可以简洁一些,这一条可以改为“本志对频繁使用的名称首次使用全称,其后用简称。历史地名、机构名称和官职一般均按当时称谓。下限年还存在的单位以下限年称谓为准,下限年不存在的单位以撤销时名称为准。凡未用全称的‘省’‘市(县)’‘镇’,均指江苏省、吴江市(县)、坛丘镇。”8.第十条相应地成为第七条,语言要简洁些,可以改为“本志资料来源于档案、史料、志书、报刊、专著及口碑资料等,均经核实载入,一般不注明出处。各项统计数据均由统计部门及相关专业部门提供。”四、概述:“概述”是“概”,而不是“繁”;是“要”,而不是“详”;是汇集全书脉络之精华,而不是饭菜一锅煮,重炒各篇之内容;是提纲挈领地综述一地一业发展变化,而不是人为地从各卷中抽出某章某节来“拼盘”。语言要采用记述体为主,论述为辅。记述也是据事实录,使人可信可用,而不是编者刻意描写和渲染。概述应该是提纲挈领地简要介绍本志所记内容的全貌,要让读者一读概述就了解坛丘镇发展情况,本志稿的概述语言还比较流畅,表述也比较规范。本志概述主要从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工业、农业、商贸、镇村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交通邮电、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人物等情况,比较详细。建议概述要把坛丘的命名由来和名称的变化交代一下,让读者明白一下他是怎么变化的,第一部分中第二段交代建置区划的变化没必要这么详细,完全可以勾勒一个概况,具体情况要放在正文中来写,第16页第10行“懒兔”改为“獭兔”。因此,建议对“概述”作三个方面的修改:一是布局上,进一步统筹策划,理顺逻辑关系,大部分要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来写,个别部分可以按不同内容分成几段,但每段仍以时间顺序来写;二是内容上,要简练概括,挖掘地方特色,有些史实要核实清楚,不能和后面的志文出现矛盾;三是语言上,要用词朴实,简洁流畅,一气呵成,以记述性语言为主,适当可以采用一些议论性语言。五、大事记:大事记为全志之经,是纵述史实的最突出的反映,它还可以起到资料提纲和索引作用。《坛丘镇志》大事记整体来说表述比较规范,而且记叙了一些其他镇志疏忽或者所没有记到的大事,可见花了许多功夫,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对其进行修改:1.对朝代要注明公元纪年。例如第27页“五代十国后梁”改为“五代”,下面要注明公元纪年“907960年”,元朝要注明“12061368年”,明朝要注明“13681644年”,清朝要注明“16161911年”,“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下面都括注准确的,每一个朝代都可以标明。2.表述要准确。27页宋朝元丰元年七月四日夜中“漂没”是否“湮没”?第31页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陈玉漠,计家港人、中进士、殿试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入文苑传”,这里表达可以更加清楚一些,有入“文苑传”的吗?第34页民国2年条中,“是年,陆玉岡在壇坵西村续章祥宝门下开中医,……”表述不太准确?,民国18年的“是年,金垚春在南塘港开中医营业”,民国20年的“是年,陈梦舟在中南乡塔港做中医”表述都有点问题,“开中医”“做中医”建议都改为“开设中医诊所”。第36页民国24年最后一条中要改为“是年,普查圩及桥梁。属壇坵辖区圩有68只,其中334只,731只,83只;桥梁有78座”。第36页民国261226日中“震泽三里桥”,震泽也有个三里桥吗?第59198892日第二条中“《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北京科技日报推举科技新秀》新东村张明华是10名之一;气象学界认为:他提供了大气动力过程的全新径。”“新东村张明华是10名之一”这样的表述不太准确,是否可以表述成“新东村张明华被评为十大科技新秀之一”,另外“他提供了大气动力过程的全新径”,这是什么意思?198892日,第61199129日“龙桥村程惠明由中共七都乡党委书记出任吴江县委组织部部长”,这样的表述规范吗?3.坛丘的名称的变化可以在大事记中记一下。现在大事记中有“檀邱”(第27页)“壇邱”“壇坵”(第3334页)、“坛丘”(27页)“壇丘”(3440页),第34页第一行出现了“壇坵”“壇丘”两个地名,究竟是有些名称是写错了,还是不同时间不同名称,所以建议在大事记中也可以写一下,并且不同时期就要用不同名称,可以写在一条中,也可以分成几条来写。另外五代这一条中用了“坛丘”这个地名,难道那时候叫用“坛丘”这个地名吗,这条用这个地名是有问题的。4.与坛丘有关的大事才能放入大事记。27页元丰元年这一条记载的内容,据典籍记载,灾害起自苏州,荡平尹山至吴江塘岸等,未说涉及坛丘。请核实以下,出处究竟来自于哪里,原文究竟是怎么表述的?有哪本志书说这次灾害涉及坛丘的,可以用脚注注出。第28页元朝至正十五年条所说地震的内容,旧志书中有记载,但不知与坛丘是否有关?第30页明天启三年的十二月地大震是指坛丘吗?要核实,有争议的内容为了真实性可以把出处、原文用脚注注出。5.传说的内容不能入志。28页至正二十六年条中所说“朱元璋悉知檀邱人打造兵器的能力,派兵扫平檀邱镇。”不知来自哪一本志书,如是传说建议删去。在丛录中录有这个故事,而且是放入传说故事的,如是传说建议不要写在大事记和正文中。6.自然灾害要有灾情造成巨大危害才放入大事记。27页元朝天历二年这一条只能看出天气有点异常,但并没有写造成多大的灾难,所以不宜写进大事记。7.大事记重点要记事而不是写人。28页元朝最后一条主要记叙钱大有这个人,不是记叙具体的某一件事,不适宜放在大事记中。而且这一条说钱大有墓“旧志讹为钱王墓”,既是“订讹”,应写明哪本旧志所讹?经查《垂虹识小录》《乾隆·盛湖志(二卷)》均说是钱镠第四子墓,而《乾隆·盛湖志十四卷》说“旧讹为钱王墓”未说是旧志讹。查实后可以写在正文的合适地方,不适宜放在大事记中。8.志书请用现代语体文表达。28页明朝洪武三年中“宠膺御笔点注烂溪巡检孔克良职守”这是什么意思?从资料中可查“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御笔亲点,孔克良被授苏州府吴江县烂溪巡检一职”。志书请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体文表达,不用半文不白的语言来表达。第33页光绪二十三年这一条采用半文不白的写法,请翻译成现代语体文,这一条是否要改成“新塍西洋牧师毕来思和王益樵到壇坵布道。二十八年,在老鼠坝购地建礼拜堂”?9.有些词语也要用通俗易懂的词语来表示。28页明洪武八年中:“宣圣五十五代孙”中“宣圣”建议修改为“孔子”。10.姓名有错。31页清康熙五十一年条中,“潘尔彪中探花,南王港人,官至琉球副使。”“潘尔彪”应是“潘葆光”。“康熙五十一年王世琛榜13名”,王世琛又名徐葆光,是坛丘南王港人。而潘尔彪是孙兆奎白头军中人物,清初即去世。11.指代不清。32页清同治三年中“湖贼”指谁,湖州太平军还是湖中土匪?“淮阴太湖水师败”中“淮阴太湖水师”是清兵还是太平军?12.有疑惑之处。29页成化中(1481年)“各乡都有社学”,这个各乡包括坛丘吗?坛丘究竟有没有呢,这里没有说清楚。第33页清光绪二十四年中“传教徒信心会”是什么?是一个组织吗?这里请写清楚。第34页“民国13年(1924年)12月,绅士朱元直募资增巡船6艘,连前共10艘,在壇坵、南塘设派出所”,这是写的一件事还是两件事?第35页“民国203月,坛丘,南塘乡农会分别设指导员。”农会都要设指导员吗?第35页民国23年“是年,壇坵南麻一带日产丝绸50万匹”,这个数字非常大,来源有无根据?请用脚注,否则无人信服。第39页民国3612110日“121日、10日,壇丘拿户口本抄写695名户主,作为加入国民党组织申请人”,现在主语是“”很难理解,究竟是谁拿户口本?第38页“民国32年(1943年),81日,设户长,10户为1甲,10甲为1保”,这里每户有个户长吗?没说清楚。第40页“194911月,壇丘查禁毒品,吸毒人自戒或强戒,至1951年底杜绝贩、吸毒现象”,这里表述不太清楚,可以改为“194911月,壇丘查禁毒品,要求吸毒人自戒或强戒,至1951年底壇丘杜绝贩、吸毒现象”。第42页“1951年冬季,壇坵区在大熟村建农场,干部有沈云生,于孟达”,干部只有“沈云生,于孟达”两人吗?第50:1969年,下半年,学校改称为“五·七”学校;大队完小附设初中班,贫协主任任校革委会主任。究竟是什么学校改称为“五·七”学校?第62页“199259日,乡捐资助学千人大会召开,干部当场捐款,全乡二万多人捐43万元。”这“二万多人”都是干部吗?另外“千人大会”怎么会有两万多人捐款?第66199732728日中“罢免原镇长陈志荣”这个词“罢免”是否使用准确?13.人物的身份要准确。34页民国1312月“绅士朱元直”改为“乡绅朱元直”,“绅士”一般不是中国的称呼,“乡绅”一般指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虽然朱元直做过日伪吴江县委员长、县知事,属日伪汉奸。但是在民国13年冠以“乡绅”这个身份还是比较贴切的。14.新中国成立之前用朝代年号纪年表示。29页明朝弘治十五年中“1547年”改为朝代年号纪年表示。15.入志门槛。大事记要有一定的门槛,现在一些事情是否能称得上大事?第29页明朝成化弘治年间这一条檀邱农村从事丝绸手工业,这一条是否有必要放入大事?第42195233日、61日,第431953126日、第43195442日,第441957328日、51628日、81113日,第451957125日,第45195832324日,第521977537日这些记叙的是否是大事?现在乡镇的常规活动、乡镇发出的一些文件,吴江市级的荣誉和常规会议,苏州市级荣誉和会议,省部级以下领导人的视察都放入了大事记。镇志大事记入志标准可以为省级及省级以上会议、省部级及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视察、省部级及省部级以上奖项入志。第59198892日中不是省部级领导就可以删去,而且“何泽君”什么职务都没有写清楚,另外“苏州市宗教事务处”改为“苏州市宗教事务处人员”。第601988年最后一条是吴江级荣誉都可以删去,第601990711日、第67199834日不是省部级领导可以删去,第61199112日乡人民政府发出一个文件也可以删去。第611991年倒数第二条、第三条,第64199411月,第66页倒数第三条、第二条,第68页第一条大事,第68199912月上旬,第6820006月都是苏州市级荣誉都可以删去。第641995527日“党委书记陆新荣随吴江市领导赴澳大利亚招商引资”这一条中首先“党委书记”是什么级别的党委书记要写清楚,“中共”不能省略,另外这一条不必要写入大事记。第651995118日企业开业,究竟什么企业可以入志,有没有入志标准?第66199711月这一条中苏州市级卫生镇验收合格不必写,这一条可以移入19991016日中。第661997年最后一条这个荣誉是哪一个级别没清楚,如果是省部级以下可以删去。第671999122日晚上打惊雷这算不是大事,可以删去。第6719991月这一条程惠明当选为吴江市市长,还有他担任市委组织部部长这能算得上大事吗?第6819991023日这种市级会议在坛丘召开不必写入大事。第33页清朝倒数五条都是写重建桥,包括其他朝代许多地方都提到建桥,这些桥如果非常有名可以放入,如果不是非常有名建议删去,尤其是一些桥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再加上没有名气,完全没有必要放入大事记,注意入志门槛。第38页民国35年最后一条、第42195317日、第421953314日、第44195781113日、1958年是月可以删去。16.大事表述要完整,要交代相关要素和结果。29页嘉靖三十四年正月这一条中“一股倭寇从嘉兴经檀邱、南麻由烂溪进麻溪入太湖”,那么这股倭寇对檀邱造成什么危害吗,要交代结果,否则一股倭寇只是经过檀邱有必要写入大事吗?第34页民国9年(1920年)10月“壇坵商务分理会属盛泽商会管”,这里没有交代壇坵商务分理会成立时间。第34页民国13412日表述还不够完整,“双杨会,66只会船经南塘、长荡、白龙港进西白漾,停留7天,417日晚,风水墩开饯扬会”,这一条中,首先双杨会是什么地方什么组织举行的没有交代,“66只会船”中“只”这个量词贴切吗?另外“饯扬会”的“扬”准确吗?第34页民国30年条中,“二三月,俞志清……全歼日军”,被全歼的日军是什么建制?多少人?“3月,日伪军……追杀施明、许永蓼……”“施明、许永蓼”两人什么身份?第35页民国18年(1929年),“是月,吴江县调整区划、壇坛在三区有3个全乡,1个不全乡;全七区有2个镇,3个全乡,2个不全乡;在八区有1个不全乡”,请问三区、七区、八区究竟是哪些区?第36页民国26年倒数第二条中“盛泽徐家”应该写清楚“徐家”究竟是哪一家?要写清楚,否则多少年之后有谁知道是哪一家?第38页民国35年(1946年)“10月前,地下党员钱福宝等做工作安插进步青年当乡长,10月选举成功”,究竟谁当乡长?第40页民国3838日“沈泥村王阿掌派十几个青年去无锡部队借枪,其中有3人被国民党部队带往台湾”,其中王阿掌是何身份?向无锡什么部队借枪,借到没有?借到多少?除3人外其余人回来吗?未交待清楚。第411949年最后一条中“解放军一连长”有姓名吗?能否写出来。第41页“1950年,年初,各乡组建民兵组织”,究竟哪几个乡?如果坛丘乡就只要写坛丘乡。第4119511127日“爱国捐款购买飞机大炮运动结束,壇坵超额完成任务。”这里壇坵究竟捐款多少呢?第431953年条中,“11月起……食油实行计划供应。”应指明是城镇户口食油实行计划供应还是城镇、农村全部实行计划供应?第451957年最后一条中“30%40%的麦得麦锈病”这个“麦”究竟是什么麦?第46页“196125日,公社党委第二次党代会召开”“3月中旬,第四届人代会召开”这些要素都不完整,表述也不够统一和严谨。第4819661月中“选举社长、副社长”,可以写明“选举**为社长、**为副社长”,一些重要的职务担任人选都可以写出来,一些委员可以不提。第545556575859606162636567等页的大事记都有这个问题。第6119901130日中公安干警破获抢劫案,抓获几个罪犯呢,也可以交代一下具体结果。第6319943月这一条中“上级”究竟是谁要指出来,不能笼统用“上级”表示,或者这一条简洁表示为“盛红明任命为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第63199438日中捐款多少也应该写一下。第651996820日中“戚志浩”在吴江市乡镇工业局担任什么职务,可以写清楚。第65918日世界冠军邱钟惠为什么要到坛丘来,就是单纯地指导学生吗?第661997年“是年,大熟、坛丘村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这究竟是哪一级别?17.错别字和繁体字。31页康熙二十年中“葬予”改为“葬于”。第39页的民国36年的夏天这一条中“凇沪”改为“淞沪”。第40页民国37年夏天中“够来”改为“购来”。第383963页的“”要改为“绸”。第6566页的“内”也是规范字。18.志书可以用纪事本末体的方法把相关的几件事写在一条大事记中,不相关的几件事不可以写在一条大事上。例如一个公共建筑的开工、竣工、使用都可以写在一条中,一个活动的开始、结束都可以合成一条来写。第35页民国18年倒数第二条只写了南塘港洋学堂竣工启用,但是何时开工也应该写一下,放在一条中。第36页民国24129日那一条中应该把快船什么时候消失也记叙一下。第55198271日零时这一条还要写人口普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然后才能写到什么时候结束。第60199071日零时这一条也是如此。第69页倒数第二条也是如此。不相关的两件大事不适宜放在同一条上。第35页民国203月这一条中一条讲农会设指导员,另一条讲乡设干事,是两条不相关的大事要分开来写。第39页民国36年夏天中“12月,中共淞沪工委决定以大谢乡为中心,组建武装力量。”这一句不适宜放在这一条中,虽然都是写武装斗争,但不是一件事,建议分成两条来写,放在这个月的最末。第39页民国37年前四条大事都是把不相关的大事记在一条上,请分成两条或三条来写,并且写到相应的月份中。第41页“19501月,废除保甲制。清查登记反动党、团、政、警、宪、特组织人员。”废除保甲制与后面内容是不相关的两件事,要分成两条来写。第62199259日也把两条不相关的大事写在一条上了。所有的大事记都检查一下是否把不相关的大事写在一条上了。19.20世纪”可以省略。因为在凡例中规定“年代前不加世纪的均为20世纪”,所以第35页民国2394日这一条中“20世纪”删去。20.日期的连接用“至”还是“~”的问题。如果可以用“~”来表示,那么连接号前面的“年”“月”“日”要省略。如果具体的日期连接有年份有月份,年份如果不同,就不用连接号了,要用至,例如“19503月至19514月”。如果连接的年份相同,有月份有日期,月份不同,那用“至”,例如“1950312日至41日”。如果相同的年份,不同的月,就用“~”,例如“199089月”,连接号前面的“月”还要省略。如果相同的年份,相同的月,不同的日期,那么用“~”,例如“19908225日”,连接号前面的“日”要省略。第43页的“19559月下旬~10月中旬始”改为“1955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始”。第621992年“925日~1225日”改为“925日至1225日”。21.有些词还是尽量不要简称,要全称。例如第4919697月中“一插青”还是写成“一个插队青年”。22.在运用连接号时应注意的是,连接线前的某些量词是不可以省略的。如:“10万~100万人”“10%50%”“北纬35°12′~36°21′”“东经113°18′~114°59′”“10℃~20℃”等。在本志第50页秋天“1020万只”要改为“10万~20万只”。23.注意隐私。4119508月“区会计陆惠民贪污”这里的姓名可以写成“区会计陆**”,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就尽量不要出现姓名。24.约数与精确数的正确使用。精确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凡与“近”“约”“左右”“余”“多”等一起连用的约数一般用汉字,与“几”一起连用的肯定用汉字,譬如“五百余人”“三十几人”。如果文中出现一组(譬如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用阿拉伯数字。一至十既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也可用汉字,主要考虑局部体例要一致,看具体的语境用哪一种。第501970726日这一条中“三十多人”要改成“30多人”,因为这一句中还有确数“2人”,约数也要写成阿拉伯数字。第62199259日中“二万多人”写成“2万多人”。第6719981116日中“一人”改为“1人”。25.引用文件的年月用六角括号括出来。引用文件中的资料,应注明发文单位、年月、字别文号、标题等。如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19869号文件《关于建立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第571985年第三条中“[1985]”改成“〔1985〕”。年份不允许简写,字别文号“〔1985〕字第2号文”与“〔19852号文”的表示都是准确的,本志为了统一,可以统一成“〔19852号文”,另外年份外面的括号是六角括号〔〕,而不是中括号也不是小括号,本志大部分写成了中括号。第67199915日也有这个问题,“[1999]字第1号文”改写成“〔19991号文”。第682000228日“[2000]字第7号文”改写成“〔20007号文”。26.对党和国家还有其他各级领导人,应直书其名或冠其职务,如要写职务,可以处理成把职务都放在名字的前面。例如“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不用颂扬的词语,也不用在姓名后面加同志、首长、先生、女士、老师、博士、学生、教授之类的称呼。对已故领导人应直书其名,不以职务称呼。第581986914日中“费孝通教授”改为“费孝通”。第631993829日中“省军区政委魏长安少将”改为“省军区政委、少将魏长安”。第591988612日中“费达生教授”改为“费达生”。27.为什么要写这一年的征兵?611990年最后一条交代了征兵,为什么这一年要写征兵,这里并不是每一年都写征兵,为什么这一年要写入大事记?28.企业要写全称。611991213日、1991420日这两条中“缫丝厂”应该写全称。第66页的1997411日中“华佳集团”要写全称“江苏华佳集团”,第6719997月也是如此。29.志书不用“建国前()”,应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称“新中国成立前()”。64199415月“建国”要改为“新中国成立前()”。30.大事重在事,一些不是省部级领导可以忽略不提。6319938226时中“苏州市副市长孙中浩、吴江市长汝留根等到坛丘视察灾情”可以删去。31.大事记与正文记述要统一。大事记中第36页民国258月,“陆荣光募集资金重建……5孔石板桥。……取名太平桥”,太平桥在镇村建设、文物古迹中都出现,但表达均不一样。32.有些大事要补充。民国37年,坛丘乡消失了,冒出个善骏乡,要作个交代。19682月,坛丘“五七”中学成立。民国18年,设坛丘镇、南塘镇。19571017日,撤区并乡,是月,坛丘乡委员会,坛丘乡人民政府同时成立,下辖21个党支部,23个合作社。1958925日,中共坛丘公社委员会成立等。33.相同的事情表述要统一。“198954日,乡九届三次人代会召开,补选杨伯荣为镇长。”“199022728日,乡‘十届一次’人代会召开,选举产生乡长、副乡长。”“19971114日,十二届三次人代会召开,补选镇代表,选举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现在会议的用词说法都不统一,建议相同类型的会议表述的用词、顺序都要统一。34.大事记的下限时间。大事记也只要到20007月截止,下面的2001年的大事记都可以删去。六、志文编次:《坛丘镇志》目前的志文编排比较规范,基本符合《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和《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范》的要求。只有个别志文编排需修改,志书章、节的标题前应冠以序号。如第一章、第一节。节以下的条目的层次,以下列字序区分:一、二、三……,(一)(二)(三)……,123……。这些标题都应该空两格写。条目的层次不宜过多,以保持事物的完整性。第153页第四个子目白龙港,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第214215216389462463等页的正文不能跟在标题后面,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并且目以下的标题都要空两格写,第225页第一个目家畜“一、家畜”顶格写了,应该空两格写。第200201209210212213214226230232234238240241245246333等页标题都是顶格写了,要空两格。同一级别的标题字体字号都要统一。第388页“第二节环境管理”这个标题字体字号要统一,另外第388页第二节中第三个目垃圾治理与其他目标题字体字号不统一。志文编排均要按照这一要求进行修改。七、篇目:目前的篇目设置个别地方还不够科学合理,部分章、节、目要微调,建议可以作如下调整:(一)第一卷地理:1.把原来的第一卷建置境域和第二卷自然地理合起来,重新划分成两卷,第一卷为地理,第二卷为市镇农村。2.第一卷地理下设建置区划、自然物产两章。3.第一章建置区划就是原来第一卷第一章建置变更的内容,下设建置沿革(第70页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行政区划(第71页第二节区划的内容)、名称变更(因为坛丘名称变化频繁,专设一节写清名称的变化,这一节内容要增补,但如果在建置沿革中写清楚了,这里也可以不写)三节。第70页第一节建置沿革,应该是写建置的沿革,应该记叙的是坛丘镇的构建、建立以及坛丘镇归属的变化。第二节行政区划可以理解为:对坛丘镇进行规划。前者是确立资格,后者是确立内部结构。所以我们从原来章节内容来看,第一节中倒数两段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写整个吴江县的区划设置,这不属于坛丘镇的建置内容,而且志书的写法也不要用“据1995年版《吴江县志》记载”,可以直接引用其中的内容,除非是争议的内容。第二节行政区划中前面一些段落都是写坛丘的归属,都属于建置的内容,区划一定是写坛丘镇内部怎么划分,所以第二节区划的内容要好好理一下,属于建置的内容移到第一节,属于区划的内容放在第二节中。可以参考《黎里镇志》《金家坝镇志》。4.第二章自然物产也就是原来第二卷自然地理的内容,下设土地概貌、气候气象、自然灾害、水系水文(或者直接写湖荡河流)、动物植物五节。5.第二章第一节土地概貌就是第123页第一章土地概貌的内容,下设地貌、地质、土壤三个目,原来的土壤要由节降为目,下设土种(第125页标题“土种特征”改为“土种”)、土层厚度及地下水位、土地肥力、土壤养分四个子目,原本的第125页土壤由节降为目,第125页的表格是不能放在小序中的,要移到第一个子目土种的最后。6.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气象就是第130页第一节气候气象的内容,下设气候、气象、灾害天气三个目。第一个目气候下设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个子目。第二个目气象下设日照、气温、降水、风、霜、雪、雾、气压、云量、湿度、地温十一个子目。第三个目灾害性天气就是第136页第十三个目的内容。第三个目自然灾害就是第137页原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内容,下设水灾、旱灾、风灾、雪灾冻害(原本的目名“雪灾冰冻”改为“雪灾冻害”)、地震、其他灾害(原本的目名“虫灾及其他”改为“其他灾害”)六个子目,第一个子目名“虫灾”要改为“病虫害”,因为内容中不仅有虫灾,还有病害。第六个子目第三个孙目火灾(第145页)删去,这些火灾看不出这是霹雳或者什么自然原因造成的,归在自然灾害中不太恰当,把这个目去掉。7.第二章第三节自然灾害就是第137页原来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内容。8.第二章第四节水系水文就是第146页第三章水文水系的内容,第三章第一节水文,标题是水文,水文应该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现在一般指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要记叙坛丘这个地方的水文,就重要确定一些重要指标进行记叙。一般而言,针对河流湖泊来说,水文重点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水位高低。水位高低反应水文系统的含量储备能力。它可以决定这个水文系统的负载能力和自我调节限度。比如,通航力就得首先考察水位高低。(二)水量大小。水量大小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规模和人口的承载力。人们生活生产,首先要考虑的是本区的水资源的多少。如果水资源利用超出负荷,可能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三)含沙量。含沙量的多少反映水源未来的演变趋势和一些连锁效应,河流中的含沙量与水系地带的生态环境(例如水土流失严重度)相关联。对未来水源的存在及可能开发都有很大影响。(四)汛期长短。这也是反映地区水文的重要指标,汛期长,则意味着本区降水量大,降水期长,这为人们做好防洪工作提供现实客观依据,也为大力开展航运服务提供前提条件。汛期短,意味着降水量较小,水量不太大,对本区人民生活生产产生限制。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指标可反映水文。比如,一个地方的水系是否会存在结冰期,以及时间的长短等等。这些才是水文要记叙的内容,所以简单来说水文就是介绍包括水位流量雨量水质地下水蒸发泥沙等内容。而现在这一节主要写了降水量和水位,而且大部分篇幅写的就是降雨量,而有些重要内容只字不提。所以如果要设水系水文一节,建议第一节水文可以下设水位、流量、降雨量、水质、地下水、泥沙等目来写。第二节水系,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而这里也没有系统地分析水系,就是写的一条条湖荡河流的内容,如果要写水系,在小序中要系统分析坛丘的水网系统。当然如果要写水系水文也可以,把要素写齐全。如果有些资料很难收集的话,趋难就易,建议第三节水系水文索性改为湖荡河流,下设河流、荡漾、水位三个目,建议第146页的内容主要写的是降水量可放在第二章第二节气象的降水这一目中,还有表2-8也移入其中。第一个目河流就是第152页第一个目河流的内容,第二个目荡漾就是第157页第二个目荡漾的内容,第三个目水位就是第149页水位的内容,表2-9的内容收集不容易,所以成为第四节第三个目。建议在第一个目河流和第二个目荡漾下面都要写一个小序,可以记叙一下上限年全镇有多少条河流、漾荡,河流、荡漾有什么特点,中间有什么发展或变化,有没有湖泊面积减小甚至消亡,下限年情况又是怎么样。现在第152页河流下面有个序,但是没写清楚下限年情况。第157页荡漾下面没有小序,请写一个小序。9.第二章第五节动物植物就是第161页第四章物产内容,下设动物、植物两个目,第一目动物下设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子目,原本的目名“脊髓动物”改为“脊椎动物”。第一个子目脊椎动物下设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每一类中千万不要再分人工养殖的和野生的,重复的可删去,有些不常用的俗名可删去,只要罗列其中一类的动物名称即可,分得越细越容易出错。第二个目无脊椎动物下设昆虫类、甲壳类、蛛形类和多足类、软体类、环节类五类,原本的软体类下面不要再分类了。动物、植物都要写学名,有些名称需要核实确认,例如“淡水怪”有这种学名吗?第二个目植物下设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菌类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菌类植物下面都用分类了,只要把植物罗列,另外植物不能交叉重复,出现在不同栏目中,例如月季花既出现在草本植物的花草类,又出现在木本植物的观赏(花树)类,这种植物到底属于哪一类呢?建议在介绍每一种物产前,都加上“境内有”。此外,动植物的分类以及种类、表述请参考以下周边镇志,现在问题颇多。原本的第165页第三节名特土产删去,其实也没有什么名特产品,像蚕桑、丝织、兔都没有写什么名特产品,只是记叙一些产业,这些名特产品都是加工出来的产品,也不适宜放在地理这一卷中。(二)第二卷市镇农村:1.就是原来第一卷建置境域第二章集镇和第三章农村的内容移出来成为第二卷。2、第二卷下设市镇、农村两章。第一章市镇下设坛丘镇区、南塘港、街道三节。第二章农村下设撤销村、行政村两节,先写撤销村,再写行政村。建议镇区、街道、村的写法可以参照《黎里镇志》《金家坝镇志》的写法。第一章第一节镇区的内容就是第90页第一节坛丘镇的内容,现在这一节内容面面俱到,有些内容只要到具体的卷章中去写,而且违反了“顺时叙事”的原则,要么下面设目,要么就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第二节南塘港的内容也参照坛丘镇区来写。第三节街道这个内容还欠缺,因为2000年前还没有社区,只有街道,可以参考社区的写法。原本的第93页第二节南塘港在下限年已经不是一个集镇,也可以删去,那么集镇就要下设镇区、街道两节。第二章农村这章下面设一个小序,交代一下发展脉络,下面再详细设节写具体的村,这样也是有点有面,才会更佳,但是现在农村下面的小序面面俱到,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写一下坛丘的农村是怎样设置的怎样划分,村(队)之间是怎样分分合合的一个整体情况,至于一些具体的内容都可以在相关的卷章的内容中写到,完全不必要在农村这个卷下序中写。每个村下面要有小序,然后每个村下设区划、农业、工业、社会事业、历任领导和荣誉等子目,如果有文物,还可以再设文物这个子目,在每一个村下面的小序中可以交代一下四邻面积、村委会所在地以及下限年的情况,另外在原来的这一章中看不到有撤销村,到2000年完全没有撤销村吗?如果没有撤销村,那么农村下面就直接以具体的村为节名,要仔细体会《黎里镇志》《金家坝镇志》的写法,要素、记叙顺序、用词做到基本统一。现在这一卷要花大力气修改。(三)第三卷人口:1.第一章人口规模第二节人口变化下设自然变动、机械变动两个目,原本的目名改变一下。2、第二章第五节华人华侨及港台同胞,“华侨”在《辞海》的注释是:“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在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国家派往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在第188页表3-18中如果一部分人仅仅是留学要回国的不属于华人华侨,这类人就要删去。3、第三章人口控制下设机构组织、宣传教育、晚婚节育、优生优育四节。原本的第二节一部分内容就是宣传教育,把它分出来成为第二节宣传教育的内容。第三节晚婚节育建议设晚婚和节育两个目,有些内容在第191页的第二节中,第一个目晚婚要写坛丘的晚婚规定以及奖励的政策,后来哪个年份有什么发展,2000年又是怎么样。第二个目节育也是如此。增补第四节优生优育,优生优育是人口控制的重要内容,像坛丘镇什么时候设立婚前体检机构,组织新婚卫生知识学习,进行孕妇围产期检查,医院生产时实行母婴同室,对新生儿、婴幼儿进行系统管理和教育母亲科学育儿,对产妇恢复进行跟踪调查指导,对妇女、儿童进行体格检查,这些内容都要增添进去。(四)第四卷农业:1、第一章第一节第二个目名“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改为“田租剥削形式”。2.第一章第三节第二个目名“初级农业合作社(简称初级社)”改为“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三个目名“高级农业合作社(简称高级社)”改为“高级农业合作社”,标题中尽量不要括注简称,可以在正文中第一处出现括注。3.第一章第五节节名“联产承包责任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第一章增设第六节农业规模经营,这个内容要增补,第205页有“1997年末,全镇有种粮大户54户”,可见坛丘在2000年前已有农业规模经营,已有种粮大户。5.第二章第五节节名“粮食分配”改为“粮油分配”,下面的内容要增加油的分配的内容,因为1993年前除了口粮要分配,油也要分配。6.第三章粮油作物下设水稻三麦、油菜两节。第一节水稻三麦下设耕作制度、稻麦产量、作物品种、栽培技术、肥料、病虫害防治(下设水稻病虫害防治、三麦病虫害防治)六个目。第二节油菜下设面积产量、作物品种、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四个目来写,有些数据在第217页的表4-8中有。第219页原来的第三节防病治虫删去,内容分设到水稻三麦、油菜两节中,这样设置更科学合理。7.第三章第一节第三个目名“品种改良”改为“作物品种”。8.第三章第一节第四个目第六个子目施肥删去,因为与第三章第一节第五个目肥料交叉重复。(五)第五卷工业:1.这一卷下设工业体制、纺织业 缫丝业、印染业 化工业、机械业 纺织器材业、建材业五章。原来的第六章外商投资企业删去,内容分化到前面几章中,因为在有些镇外商和港台商投资工业特别发达,所以从工业体制中升格出来独立成章,而坛丘的外商和港台商投资工业并不是太发达,不用升格。2.第一章工业体制下设体制改革(或产权制度改革)、民(私)营个体工业、市(县)属工业、乡镇工业、村办工业、外商及港台商投资工业六节。第一节体制改革(或产权制度改革)内容要增补,从20世纪90年代初,吴江市所有工业企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选择多种形式的股份制。1994年,企业制度改革逐步向高层次、全方位推进,大量组建股份制企业。1996年起,全面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工业企业转制工作,加快组建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针对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持股比例比较低,不少中小企业还留有集体股份等改革不彻底情况,全面实施二次改革,对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年末基本实现公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竞争性行业退出。坛丘镇可能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在关键节点上再配上坛丘镇的数据,要把这个经过和关键节点写好写全。第六节外商及港台商投资工业就是第275页第六章外商投资企业的第一节概况,节名也要由原来的“外商投资企业”改为“外商及港台商投资工业”,这样外商及港台商投资工业也算一种工业体制。第六章的第二节企业选介根据行业分化到第二章到第五章中。3.第一章第一节节名“私营工业”改为“民(私)营工业”。4.第一章第二节节名“县属企业”改为“市(县)属工业”,下设概况、企业选介(下设吴江冰箱配件厂、国营吴江齿轮厂两个子目)两个目。5.第五章章名“建材业 建筑业”改为“建材业”,下设概况、企业选介两节。原来的第二节建筑业和第三节企业选介中第三个目坛丘建筑公司,与第385页第三节建筑管理内容完全重复,所以只能放在一个地方,建议这一章这个内容删去。(六)第六卷商业服务业:1.第六卷卷名“商业”改为“商业服务业”。2.第一章第一节私营商业下面不设目,直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原先的目“私营商业的演变”“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后私营商业状况”,这三个目都是按照顺序来划分的,违反了“横分门类纵写史实”的原则。3.第一章第三节节名“供销社”改为“合作社商业”,与其他节名匹配,另外下面写到了绸业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两个内容,不光是一个供销社。节下设绸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把第305页原第二章第四节第三目“丝绸合作经营”移过来并入第一个目绸业合作社中,内容重新整理一下,重复的删去,并且按时间顺序排列。4.第一章第四节国营商业下设坛丘粮管所、坛丘食品站、国营坛丘农机供应站三个目,第一、二个目名写下限年全称,因为第三个目也写全称。5.第二章第二节节名“生产资料购销”改为“生产资料供应”,因为这里主要记叙供应,没有记叙收购。第二个目名“煤、油”改为“燃料”。6.第二章第三节节名“生活资料购销”改为“生活资料供应”。第一个目名“烟酒糖南北货”改为“烟酒糖南北货”。“烟”与“酒糖”之间不用空格了。7.第二章第四节节名“农副产品”改为“农副产品购销”,因为有收购有供应。第三个目名“丝绸合作经营”移入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目“绸业合作经营”移入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目“绸业合作社”。 8.第三章章名“餐饮服务业”改为“服务业”,下设餐饮业、旅馆业(第311页第三个目)、娱乐业、其他生活服务业四节。第一节餐饮业下设饭店酒家(第309页第三章第一节)、茶馆(第310第二节第一个目)两个目。第三节娱乐业下设舞厅、 歌厅、 网吧三个目,要增补。第四节生活服务业下设理发(第310页第二个目)、照相(第311页第四个目)、日用修理(第311页第五个目)、洗浴(内容可以增补)四个目。9.第四章章名“集市贸易”改为“贸易市场”,下面主要记叙的都是市场。10.第五章第一节工商行政管理下设机构和管理两个目,第二节物价管理下设机构、管理两个目。因为有些机构都要在具体的工作篇章中写到,否则一个村要写,村支书也要写,但是七大站八大所却不提,有失偏颇。所以尽量写到哪些工作,把相应的机构写一下。(七)交通邮电:1.第一章第一节水上交通下设航道、渡口(渡口下面一个小序,下面以具体的渡口为子目,每一个渡口建立和撤销时间都要交代一下)、客运、货运四个目。第三个目客运就是第322页第三目第一个子目的内容,下设轮船客运和航船、快板船客运两个子目。第四个目货运就是第324页第二个子目的内容。2.第二章第二节陆路交通设置比较混乱,要重新划分。下设公路、桥梁、客运、货运、装卸搬运、汽车站六个目。第一个目公路下设市(县)级公路、镇内公路、村级公路三个子目,也可设概况、桥梁选介两个子目,每一个目下面可写一个小序,下面可介绍一些具体的道路,每条具体的道路就是一个孙目。当然如果有些路不需要介绍,那可以一些文字记叙,然后列表表示。所有具体的路要介绍只要在这一卷中介绍,在镇村建设只要介绍一个整体情况。第二个目桥梁要增补,也可设市(县)级公路桥梁、镇级公路桥梁、村级公路桥梁三个子目,这是交通的一个重要部分,放在公路这一节后面,读者可以对坛丘下限内有多少桥梁了解,所有的注意点都和公路一样。第三个目客运就是第328页第二个子目的第一个孙目的内容。第四个目货运就是第329页第2个孙目的内容。第五个装卸货运就是第329页第四个子目的内容。第六个目汽车站的内容要增补,坛丘也有汽车站,什么时候建立,下限年情况怎么样,按照机构的写法来写。3.第一章第三节交通管理下设机构和管理。原本就主要写了一个机构,没有写管理,所以标题为“交通管理”名不副实。第一个目机构就是原来第330页第三节的内容,第二节管理可设道路整治、车辆管理、航道管理、事故查处、规费征收等内容,有些内容地址是第十一卷第二章治安的第二节治安工作中有,另外增补一些。4.第二章第一节节名“机构沿革”改为“机构”。5.第三章电信下设电话、电报、无线寻呼、互联网、电讯资费五节。第一节电话下设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两个目,移动电话应该是第二个目,而不是第三个目。第三节无线寻呼、第四节互联网在2000年前坛丘应该有这些内容,要增补。第五节电讯资费中也相应地要增加无线寻呼以及互联网收费内容,可以再增设两个目。(八)第八卷财税金融:1.第二章第三节工商税收记叙得含糊不清楚,也看不出具体税收情况,建议按照具体的税种来设。第三节下设营业税、印花税、屠宰税、房产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个人所得收入调节税等目来写。2.第三章章名“金融”不用改为 “金融保险”,因为金融包括保险。3.第四节保险最好设机构和业务。现在的处理是业务也写在机构了,如果能分开来写最好。4.第三节民间信贷第二个目名“放生米(俗称吃转斗米或粒半头)”改为“放生米”,第三个目名“卖青苗(未成熟的水稻)”改为“卖青苗”。标题中尽量不要放括注。(九)第九卷镇村建设:1.这一卷的设置比较乱。如果分为镇区建设、乡村建设未尝不可以。但是现在这种划分法和写法都值得商榷。镇区建设第一节镇区旧貌有点言过其实,第二节新镇区扩建主要是写道路的修建,标题为“新镇区扩建”不太贴切。第五节水电中表9-5、表9-6都有乡村的用电,所以划分在镇区建设中不太恰当。有时乡镇、农村很难分得开。2.建议这一卷设建设规划、道路桥梁河道(下设道路、桥梁、河道驳岸三节)、公用设施(下设供水、排水、供电、供气)、房屋建筑(下设公共建筑、居民住房、农房建筑、建筑队伍四节。第四节建筑队伍就是第385页第三节建筑管理的内容,这里的内容根本不是管理,是建筑队伍的内容,下设概况、坛丘建筑公司两个目)、市政管理(下设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建设管理三节。第一节土地管理下设机构和管理,机构主要写土地管理所。第二节房产管理下设机构和管理,机构主要写房产管理所。第三节建设管理下设机构和管理,机构主要写城建办公室或者可能叫建设管理服务所)、环境保护六章。3.这一卷可增设一章作为第一章,章名叫建设规划,下可设总体规划、专门规划(某一些具体的规划)等节,如果实在找不到就算了。4.第二章道路桥梁河道,注意这一章第一节道路不要与第七卷第一章第二节陆路交通第一目公路交叉重复,如果第七卷具体介绍道路了,这里只要交代一个概况,可下设镇区路街、村道两个目,这里只要介绍一个概况。第二节桥梁下设镇区桥梁和农村桥梁,也只要写概况,具体的桥梁可在第七卷中介绍。如果道路、桥梁在交通中都有记叙,那么这里不设这一章也是可以的。第三节河道的内容要增补,可下设镇区河道和乡村河道。参考《金家坝镇志》。这一章的内容要认真修改调整。5.第三章公用设施中排水、供气的内容要增补。志书一定要“横不缺项”。6.380页的第四个目的内容移到农业的农田水利中。7.第四章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污染中下设水的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三个目,第二节环境治理下设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垃圾治理三个目。这样三个治理与三个污染相对应。第一节环境污染的第三个目垃圾污染要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在第389页原来第四个目第二个子目、第595页第一节第二个目也提到,再增补一些资料。第二节环境治理的第四个目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删去,因为“露天粪坑”的内容可以在第596页第三个目粪便管理中写,第二个子目生活垃圾可以再第388页第三个目垃圾治理以及第595页第一节第二个目垃圾管理中写,第三个子目清理河道在第597页第三节饮水卫生中写。这些内容只要在一个地方写就可以了,原来的设置造成了交叉重复的问题,而且分类也不科学。()第十卷党政社团:1.第一章章名“中国共产党坛丘组织”改为“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首先在《坛丘镇志》中肯定是写坛丘的组织,另外“坛丘”的地名一直在变化,尽量能不出现这个地名就少出现。2.第一章第一节节名“中共地下党组织与活动”改为“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第一节第一个目大谢乡党支部的建立与活动下设大谢乡党支部的组建、吴嘉工委建立、新塍夺枪、武工活动、吴嘉湖独立团五个子目,有些子目名稍微改动一下。3.第一章第二节节名“区乡(公社)镇党组织”改为“区、乡(公社)、镇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下设区党组织,小乡、中乡党组织,乡、公社党组织,镇党组织四个目,原本的目名稍微变动一下,后面的时间括注去掉,但是每一个目中要交待下限年情况,让读者明白这个组织持续到什么时候。4.第一章第三节节名“组织”改为“组织建设”。第408页表格10-4要移入第404页第一个目机构中。5.第一章第四节节名“监察纪律检查”改为“纪律检查”。6.第一章第五节节名“宣传”改为“宣传教育”。7.第一章第六节节名“统战文秘”改为“统战工作”,下设机构、工作两个目,原本的“文秘”删去。8.第二章章名“中国国民党壇坵组织”改为“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下设壇坵区分部组织机构、党员活动两节。另外有个疑问:第二节民国14年壇坵国民党员活动情况,这里只写了民国14年活动,只有这一年进行活动吗?如果其他年有活动应该补写一下。9.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节名“人民代表大会”改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否则节名与章名相同这是不允许的。第三节节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改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10.第四章章名“政权机构”改为“行政机构”。下设坛丘镇、乡行政机构(第438页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和坛丘乡、公社、镇人民政府(第441页第二节、第448页第三节、第452页第四节)两节。第二节坛丘乡、公社、镇人民政府下设沿革(第441页第二节的内容,里面不用设目,直接按时间顺序写)、人民政府职能机构(第448页第三节内容,政府职能机构也不用设子目,一种职能机构为一段)、基层工作机构(第452页第四节内容)、施政要务(下设施政方略、实事工程两个目,“实事工程”要交代一下这些实事当年是否完成,没有完成的也要交代一下)、信访调查、行政监察六个目。第三个目基层工作机构下设历代基层组织和人民政府基层组织两个子目,第二个子目人民政府基层组织下设街道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两个孙目,第453页的写法有点问题,要重新增补,有些镇志放在民政中,我们可以放在这里写。第四个施政要务、第五个目信访调查、第六个目行政监察内容要增补,尤其是第四个目施政要务务必要增补。11.第五章章名“参政、议政机构”改为“参政议政机构”,第一节节名“议事会、参议会”改为“议事会”,因为没有参议会。12.第六章农工商总公司下设机构和工作两节,原来第一节机构和第二节职能机构并为一节机构,第二节工作要补充。(十一)第十一卷民政 治安 司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1.这一卷卷名“政法劳动”改为“民政治安司法劳动”,这里写了四个内容。2.第一章第一节社会福利下设五保户供养、敬老院、残疾人补助和就业三个目,原本的目名稍微改动一下。3.第一章第六节节名“基层换届地名管理”改为“地名管理”,下面只写地名管理的内容。“基层换届”的内容要放到第十卷第四章第二节第三个目基层工作机构中来写。4.第一章第一节治安机构下设历代治安机构、治安协助组织两个目,原本的目名改动一下,第一个目名为“历代治安机构”是为了防止与第一节节名相同。5.第一章第二节治安工作下设剿匪、镇压反革命、监督改造“四类分子”、刑事侦查、日常接警、禁毒禁赌扫黄、户政管理、消防八个目。第503页第四个目日常治安工作内容繁杂,严重违反“顺时叙事”的原则,仔细理一下,主要记叙刑事侦查、日常接警、交通管理等内容,请把道路交通管理都移到交通邮电卷的交通管理中去写。其余内容要理一下,分设为刑事侦查(下设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专项斗争两个子目)、日常接警两个目,如果作为一个目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内容请补充。原来的第二章第三节名称“户籍管理”(第509页)改为“户政管理”,移入第二节治安工作中成为第七个目,根据内容下设户籍登记造册、居民身份证颁发、农转非办理、外来人口管理、出境入境管理五个子目,这些内容志稿中都有,原本的记叙违反了“顺时叙事”的原则,每一个目都要写到下限年,最后一个目出境入境管理要重新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另外第512页与出境入境管理无关的内容删去。第一章第四节消防的内容降格为第二节中第八个目。6.第三章第二节节名“法制建设”改为“法制宣传”,“法制建设”的概念太大,不适合。7.第三章司法最好增设一节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的内容,如果坛丘在2000年前没有社区矫正就不设。8.第四章章名“劳动”改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因为社会保障的内容比较重要,要在标题中凸显,而且这个内容如果薄弱的话要进行补充。下设劳动机构(即第521页第一节第一个目)、劳动就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四节。第二节劳动就业就是第522页第二个目劳动就业和第533页第四节精简下放上山下乡的内容合并起来,要重新整理和增补内容,下设精简下放人员安置、上山下乡人员安置、城镇青年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四个目,每一个目都要写清上下限年情况,要有发展过程,要顺时叙事。第三节工资福利就是第527页第二节和第530页第三节部分内容,下设工资(第527页第二节,下设职工工资和农民工资两个子目)和福利(第531页第二个目)两个目。第四节社会保障是第530页第三节第一个目保险的内容,但还要增补,可下设养老保险(下设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下设公费医疗和职工医疗保险、劳保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大额合作医疗保险等目)、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目,请参考《金家坝镇志》《吴江市劳动保障志》《吴江卫生志》《黎里镇志》。9.如果这一卷内容太多,建议与十二卷合并起来,可以重新设置卷,第十一卷为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第十二卷为军事治安司法。(十二)第十二卷军事:1.第一章驻军本来不能按时间顺序划分,应该按具体的驻军来划分,但是民国时期驻军太多了,如果要按具体的驻军来划分,层次太多,每一层内容太少,还是保留原来的划分法。第一章第一节“清代及清代以前驻军”,第一段清代以前常遇春驻军如果确有史实记载可以放入,节名就为“清代及清代以前驻军”。如果内容为传说、建议删去,节名就要改为“清代驻军”。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中倒数第二段是写地方武装,并不是驻军,要删去。第三节“新中国建立后驻军”,有老师建议改为“解放军驻军”是不恰当的,因为在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最后一段也是写解放军驻军,所以还是保留原来的节名“新中国建立后驻军”。2.第二章兵事不能按时间顺序划分,可以按照具体的事件来划分,根据这一章的内容来分,可下设击败张士诚(如果不是史实就要删去)、抗击倭寇、太平军攻占坛丘、日军入侵坛丘、俞清志伏击日伪军、吴嘉武工队策反自卫队、解放坛丘、解放军剿匪八节。第538页倒数第二段、第539页第二段“194956日……”删去,这两段不属于任何事件要删去。3.第三章兵役就不要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了,按照兵役制度来划分节。可下设募兵制(第544页第三章第一节)、征兵制(第544页第三章第二节,把最后一段删去,不属于征兵制内容)、志愿兵役制(第545页第三章第三节第一段)、义务兵役制(第545页第三章第三节第二、三、四段)、民兵制和预备役制(第546页第三章第四节,把表12-1移入第四节义务兵役制中)五节。(十三)第十三卷教育:1.十三卷下设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和教育经费五章。2.原来的第一章旧式教育删去,坛丘第一章第一节社学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要删去,这一章只有一节也就不成其为章,建议将这一章删去后,将私塾内容在卷下序中作简要介绍。3.第一章幼儿教育就是原来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要增补内容,下设概况、幼儿园选介两节。第一节概况介绍一下坛丘幼儿教育的整体情况,包括发展概况、学制课程等介绍。第二节幼儿园选介可介绍中心幼儿园和农村的一些幼儿园。4.第二章小学教育下设概况、学制课程、学校选介三节。原来的发展情况内容一分为二,成为概况、学制课程两节。5.第三章中学教育下设概况、学制课程、学校简介三节。现在只有一个短短的小序是远远不够的,要写清楚坛丘中学事业的发展概况,还有学制课程,要增设两节。6、第四章成人教育第一节节名“农民教育”改为“农民业余教育”。7.第五章教师队伍和教育经费内容要增补,下设教师待遇、教师资质、教育经费三节,否则教育的内容比较欠缺。(十四)第十四卷卫生:1.第十四卷卫生下设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四章。2.第一章章名“卫生机构”改为“医疗卫生机构”。3.第一章第一节节名“私人诊所民间游医”改为“私人诊所民间游医”。4.第一章医疗卫生机构中有没有街道合作医疗机构,现在村卫生室都写了,如果有的话这个也要补入。5.第二章疾病防治就是第599页原来的第三章,这应该是卫生最重要的内容,成为第二章。除了原有的内容,要增设预防接种的内容,成为一节,现在提倡预防接种,才导致许多传染病消失。但是现在的疾病防治还停留在首轮志书的内容上,缺乏时代性,一些重要疾病如高血压、脑血栓、心脏病、肿瘤的防治只字不提,能否增补?6.第三章妇幼保健就是第598页第四节内容,下设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两节。7.第四章公共卫生就是第595第一节、596第二节、597第三节内容,下设环境卫生、垃圾管理、粪便管理、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省级卫生镇和省级卫生村创建六节。在第587页上提到坛丘省卫生镇、省卫生村的创建。8.604页的第四章医疗保健制度移入第十一卷中的劳动和社会保障。9.可以把体育的内容移入这一章,那要重新设置章节,一章为卫生,一章为体育,其他相应为节。(十五)第十五卷文化 科技 体育:1.这一卷可设文化、科技、体育三章。有些章节要相应地降格。2.第一章文化下设文化机构及设施、群众文化、文学创作、著述 报刊  广播电视、文物古迹五节,原来的章节目要相应地降格。3.第一章第一节文化机构及设施下设民众阅报处(如果内容太少可以删去)、俱乐部(如果内容太少可以删去)、文化站、文化中心、电影放映队、图书馆、影剧院七个目。原本有些并不是文化机构归在机构里,有些是机构归在文化设施中,有些既是机构也是设施场所,所以不再划分哪些是机构哪些是设施。现在民众阅报处、俱乐部只有一年情况,也没有交代后来怎么样了,是撤销了还是怎么样了,如果没有具体情况这两个目可删去。另外要增补公园、书店、书场(第615页提到坛丘供销合作书场)等文化设施情况,如果没有就不写,超过下限年情况也不能写,譬如潜龙渠公园。4.第一章第二节节名“民间文艺”改为“群众文化”,下设听书、春台戏、露天电影、文工团 俱乐部、文艺宣传队五个目,前三者是群众娱乐方式,后两者是群众文化表演团体。5.第一章第四节第一目目名“著述”改为“著述选目”,因为做不到一本不落地记载,所以名称改为“著述选目”。不要设子目,不要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古代人和现代人了,直接用文字来概述一下坛丘从古至今著述情况,然后列表表示,可以列朝代、姓名、主要著述、备注等栏目,标题为《坛丘历代名人主要著述简表》,现代的著述有出版社和字数就可以写在备注里,只有专门有影响力的著作(指作者独立著作,含译著,指正规出版的著作)才能入志,论文和文章是不能入志的,否则要举不胜举了。6.第一章第四节节名“著述 报刊 广电”改为“著述 报刊 广播电视”,本来广播电视的机构放在文化机构里也行,现在专门设节也行。第三节广播电视设机构、广播事业、电视事业三个目,这里要补充机构情况。7.第一章第五节文物古迹第一节县(市)级文物控制单位下面不用设目,只有加上一句话:“至20007月,坛丘镇只有白龙桥一处被列为吴江县(市)级文物控制单位。白龙桥位于……”。8.第一章第五节第二目乡(镇)级文物控制单位下设莲云桥、广济桥、安定桥、目莲桥、太平桥五个子目,莲云桥不用在其他地方介绍了,就在这里介绍。另外有个疑问,有乡(镇)级文物控制单位吗?如果有可以这样设。9.第一章第五节第三目古石碑第一个子目白龙桥碑记没有文字,只有这一张照片这是不允许的,应该先介绍一下这块碑的来历,然后附录原文,不能用照片形式。第二个子目也要这样处理,建议碑记放入丛录中比较好处理。10.第二章科技下设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科学普及、科技成果四节,科技机构内容要增补,原来的第二节与第三节对调一下顺序,先写机构,再写人员,然后写普及,最后写成果。11.第三章体育下设体育团体、体育设施、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缺少一节体育设施的内容,要增补。(十六)第十六卷社会:1.第二章方言请参考《吴江方言志》《盛泽镇志》以及其他周边的镇志,请精炼修改。2.第三章章名“民间习俗”改为“习俗”。3.第三章第一节礼仪习俗下设婚姻习俗、生育寿庆、丧葬习俗、过继领养、建房习俗、其他习俗六个目,第五个目就是第686页第二节中第九个目建房,第六个目就是第687页第二节中第十一个目其他。第三章第二节去掉两个目,就设九个目。4.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习俗下设饮食、腌制、喝茶、衣着、发型、首饰、家庭用品、交通工具、住房、分家十个目。第二个目腌制就是第681页“自制食物有……”到第682页的冬酿酒。5.第三章第六节新风陋俗中第一个目第五个子目计划生育删去,这是国策,不是习俗;第六个子目殡葬改革删去,已经在民政中写到。第六节第二个目陋俗中第九个子目赌博、第十个子目卖淫、第十一个子目吸毒删去,这不是陋俗,这是违法行为。6.第四章宗教第一节佛教下设概况、寺院庙庵两个目,原先的寺院庙庵成为子目。7.第四章第四节节名“天主教及其他”改为“天主教”,下面就写天主教的内容,内容希望能增补一下。原先的中华理教会、一贯道、龙华会、法轮功删去,因为有些是反动教会有些是邪教,不能放在宗教中,这是政治问题。(十七)第十七卷人物:1.第一章人物传略下面不设章也不设节,下面就按照人物的卒年为序直接记叙,有些人物生卒年不详,但是大致年份还是能推断出来,这些人物的记叙顺序要重新理一下。2.第二章人物简介其实也可以不设节,直接以人物的生年为序来记叙,在小序中把收录的人物标准记叙一下,注意人物不要漏缺,原来人物简介中有些人物归类不准确,例如第四节李正荣可以归到第二节副高以上职称人物,所以索性不要归类了。3.第三章人物表下设先进模范,革命烈士,进士、举人、三节。原来的第二节县级干部及高级职称人物删去,与第二章重复了。原第三节中贡生、监生、诸生的统计删去。原第四节历代隐士、艺人、医务人物表也要删去,放入没什么意思。人物先进模范人物以获奖先后为序,革命烈士以牺牲年份先后为序,进士、举人以中进士、举人年份先后为序。(十八)丛录丛录不设卷,卷下也不设章。丛录可下设文件辑录、传说故事、桥梁楹联、报刊选摘、群英谱五类。第一类文件辑录要把有关坛丘的建置变化的文件以及坛丘地区的重要文件增补一下组成一个类别叫文件辑录,这个可以到区档案局查一下然后扫描进入。第539页的附《接收坛丘的回忆》放入第五类群英谱中,标题改为《杨德清带队接收坛丘》,看看是否合适?另外群英谱记述的格式要调整。丛录的形式请参照《黎里镇志》。八、内容和行文:1、坛丘名称变化应该在建置区域中提及。坛丘的名称多变,可是究竟怎样变化未在志书中写个明白。在概述中找不到,在大事记中找不到,在第一卷建置境域中也找不到,所以可在概述中概括提一下坛丘名称的变化,在大事记中相关年份提到坛丘名称的变更,这都是大事,然后正文第一卷中详细讲清楚名称的变化,如果内容比较负责,单独设一节地名变更都不为过。第90页第二章第一节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后演变为壇坵——坮坵——谭丘——坛丘”,但是根本没有说清楚什么时候叫什么名称,极其笼统。2.小序中是不能放表格的。125页第二节土壤的节下小序放了表2-1,这是不允许的,要移到第一个目土种中,放在最末。3.繁体字要变成规范字。87页的“垻”要改成“坝”,第90页的“雲”要改成“云”。第161页的第一节第一个目第一个子目中“”字偏旁的送到出版社要求出版社改成“鱼”字旁。第214217242页的“埨”的“侖”要改成“仑”。第242页的铁“鎝”的“金”字旁要改成简化的偏旁。第259页的“軠”这个字是否是繁体字?4.错别字。152页的“喜潭谭、扁和潭”中“喜潭谭”是否是“喜潭潭”?第200页的“铁搭”要改成“铁鎝”。第214页的“田坂”是否要改成“田板”,《金家坝镇志》用了“田板”,不知哪个准确?第215页的“发醇”要改为“发酵”。第219页的“井岗霉素”要改为“井冈霉素”。第241页的“欠收”要改为“歉收”。第267页的“潇条”要改成“萧条”,第269页的“档子”要改成“档次”,第270页的“修扣”要改成“修筘”,第276页的“到帐”要改成“到账”,第280页的“各俱特色”要改成“各具特色”,5.志书交代要清楚,最好有具体姓名。90页的“仅汝、陈两家逃跑”,这个汝、陈两家究竟是哪两家,有没有具体姓名,如果是件不好的事从隐私考虑可能不提姓名,现在这不是坏事,所以留名也不要紧。第275281300等页都有一个“凌先生”,要写姓名。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采取以朝代年号纪年(包括民国纪年)加注相应的公元纪年,如清宣统三年(1911)、民国5(191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一律采用公元纪年,如1949101日。90页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行中“1317年”要写成“元朝延祐四年(1317年)”,第9192106197281页都有这个问题。7.不能用“之后”“随后”这些时间不确定的词。例如第91页倒数第九行“之后”,这里可以改成“至**年”,哪怕用一个年代也比这些不确定的词好。第92198页都有这个问题。8.违反顺时叙事原则。90页第一节坛丘镇下面第二段已经写到1999年,第三段又从1950年开始写起,如果在一节下不设目,那么就一定要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现在这一节中一段或者几段写一个内容,对于整个一节来说违反了时间顺序,要么重新设目来写,要么重新按照时间顺序理一下。第9394195303409等页都有这个问题。9.“民国”不要省略。93页倒数第三行中“民国238月至35年初”,在这里“民国”不用省略,要写成“民国238月至民国35年初”。10.章下序要简洁。第三章农村下面的序不用面面俱到,只要写一下坛丘的农村是怎样设置的怎样划分,村(队)之间是怎样分分合合的一个整体情况,至于一些具体的内容都可以在相关的卷章的内容中写到,完全不必要在农村这个卷下序中写。11.有疑惑之处。第三章农村中写了二十三个村,这些村下限年2000年都存在,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来没有撤并村吗?小序中看不到,其他地方也没有提到,其实这些内容都应该写在小序中,如果有撤并村,那么农村卷中要设撤并村和行政村,要把撤并村也写上,如果2000年前从来没有撤并村,那就可以这样设。另外第95页倒数第三段中“2000年,22个农业村全有合格卫生室和12名乡村医生”,这里有一个疑问,坛丘镇2000年总共有23个行政村,这里为什么只有22个农业村,难道还有一个村没有合格卫生室和12名乡村医生吗?第137页“而受过去传说:‘雷击是天打’的影响,消息封锁的比较多。”这句意思不明白,很难理解。第161页第一节第一个目第一个子目中“鲈鱼(鲈鱧鱼塘鱧鱼)”,这样的括注有一个疑问,鲈鱼是塘吗?第162页昆虫中要不要把蚤虱、白虱都写上,有些昆虫分得太细了,列举太多了,蛔虫、蛲虫要不要列入环节动物?第163页“牡蛎有青蚬子、白蚬子”,蚬子也不是牡蛎。这些植物、动物能否让专业人士把把关?第279页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话“20008月,坛丘镇撤至盛泽镇,企业随之撤销”,这里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企业会随着镇的撤并就撤销了,能否交代一下原因?第5861999年最后一段中“坛丘乡党校”,坛丘已经是镇了,仍然叫“坛丘乡党校”吗?12.形式不准确。137页第二节自然灾害中每一个目下面朝代与具体的年份之间都空缺一个字,完全没必要,例如“晋朝太康四年(283年)冬,大水”要写成“晋朝太康四年(283年)冬,大水”,第138页第一行中“民国民国8年(1919年)6月下旬起”改为“民国8年(1919年)6月下旬起”。第139140141142143144145页都有这个问题。13.缺少主语。152页第一个目第一个子目中第一句话“南北走向,19671968年,平望运河改道后,改称为运河。”这句话中使读者迷惑,不知这个主语究竟是“烂溪”还是“平望运河”,甚至有可能前面主语是“烂溪”,后面主语是“平望运河”。建议这些子目都要加一个主语,这一句的主语如果是“烂溪”,那要改为“烂溪为南北走向,自19671968年平望运河改道后,改称为运河。”第153160页每一个子目下第一句话都要添上一个主语,这样比较明确。第245页第二节第二段第三行中:197212月,公社成立“农兼站”,1981年,改名为“农机管理站”(简称“农机站”)。这句话中主语已经变化了,所以不能承前省略,可以改成:197212月,公社成立农兼站(这是全称吗,如果不是全称要写全称)。1981年,农兼站改名为农机管理站(简称“农机站”)。14.标点符号要准确使用。(1)引用文件的年月用六角括号括出来。引用文件中的资料,应注明发文单位、年月、字别文号、标题等。如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19869号文件《关于建立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第153页第一行中“[1995]”改成“〔1995〕”,年份外面的括号是六角括号〔〕,而不是中括号也不是小括号,本志大部分写成了中括号。2)书名号和双引号之间不需要用顿号隔开,顿号可以删去。205等页都有这个问题。3)数值范围用“~”而不用“-”或“至”。190页“23个”应该写成“23个”。第207页第四节第二段第二行中“3-5元”要写成“35元”。4)破折号占两格。229232页的破折号都占一格,要占两格。5)不必要的冒号可以删去。230页第一个目第一段中这个冒号完全没必要,可以删去。15.计量单位在全志中要统一。“千米”和“公里”在志书中都可以用,但是全志可以统一用一个,第153页“1.53公里”,第160页用了“平方千米”,所以“千米”“公里”还是建议用一个计量单位。16.志书语言要简洁,不宜过多形容。例如第167页第十个目大馄饨中“他们家的馄饨看不出热气,可不小心用调羹喝点汤,就会把你烫得跳起来,甚至可能会烫起泡来,这味道太鲜美”,这样的写法并不是志书写法,完全可以简洁些“他们家的馄饨味道鲜美,刚出锅看不出热气,但入口极烫”。17.有些植物、动物括注不用太细,只要括注俗名,不需要解释。162页第二个目第一个子目中蜂括注“(有:蜜蜂、野生的有黄蜂又称胡蜂、黑蜂又称铁嘴胡蜂)”,首先括注中读者很难理解,其次也用不着分得太细。第四章中这些问题很多。18.分类有问题。162页第二个目第三个子目中“蜈蚣(百脚)、铜丝百脚”这两类是同一类吗?都是指蜈蚣吗?19.日期的连接用“至”还是“~”的问题。如果可以用“~”来表示,那么连接号前面的“年”“月”“日”要省略。如果具体的日期连接有年份有月份,年份如果不同,就不用连接号了,要用至,例如“19503月至19514月”。如果连接的年份相同,有月份有日期,月份不同,那用“至”,例如“1950312日至41日”。如果相同的年份,不同的月,就用“~”,例如“199089月”,连接号前面的“月”还要省略。如果相同的年份,相同的月,不同的日期,那么用“~”,例如“19908225日”,连接号前面的“日”要省略。第173页的“1960年至1965年”要改为“19601965年”。第192198215241等页都有这个问题。20.志书要用第三人称,甚至不用有第一人称嫌疑的“来”。173232258等页志书用了“来”,要改为“到”。21.为什么缺少每一次人口普查资料?第三卷人口,到2000年坛丘总共要经历四次人口普查,科室有些地方只写到某一次或者两次普查的数据,例如第176页第二个目中年龄中为什么第一次和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没有呢?这一卷其他地方也有这种情况,尽量能把四次人口普查情况都写上,让读者有个比较,也看得出人口的变化。22.注意政治问题。187页倒数第二行中“香港”与其他国家并列,要写成“中国香港”。如果香港与其他城市并列,譬如“北京、上海、厦门、香港”,这个“香港”就不要加“中国”两字。第276页也有这个问题。23.镇志可以放低要求,像“+”“-”“×”“÷”“<”“>”这些常见的符号可以在行文中和表格中使用。192页第一行“自然增长率负1.38%”可写成“自然增长率-1.38%”。24.一些志稿中不必要的“了”去掉。204页等页都有这个问题。25.要有下限年情况。205页第一节生产管理只写到1997年,为什么不写到下限年。第210213303413等页都缺少下限年情况。有些地方对于下限年的情况可以技术处理一下。例如第210页第一个目耕作制度最后一句话“至1993年,双季稻在全乡淘汰,恢复种植单季稻”,这样么这个目只写到1993年,缺少下限年情况,这句可以改成“至1993年,双季稻在全乡淘汰,开始恢复种植单季稻。至2000年,坛丘一直实行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第214页第一个子目第六个孙目中最后一句话“80年代后,自然肥料的使用大量减少,提倡科学施肥,氮、磷、钾三种化肥配套使用或使用复合肥”,可以改为“80年代后,自然肥料的使用大量减少,提倡科学施肥,氮、磷、钾三种化肥配套使用或使用复合肥”可改为“80年代至2000年,自然肥料的使用大量减少,提倡科学施肥,氮、磷、钾三种化肥配套使用或使用复合肥”,这样也交代了下限年。26.在运用连接号时应注意的是,连接线前的某些量词是不可以省略的。如:“10万~100万人”“10%50%”“北纬35°12′~36°21′”“东经113°18′~114°59′”“10℃~20℃”等。在本志第209页“1015”“3081”应写成“1015”“30%81”。第214页“22.5万穴”要改为“2万~2.5万穴”。27.语言搭配不当。第735页张明华“他研究的课题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百余篇论文”,语言搭配不当,“他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百余篇有关自己研究课题的论文”。人物卷中有关语言表达问题相当多。28.一些不必要的形容词要删去。像“荣获”的“荣”也要删去,“荣誉称号”的“荣誉”也可删去。第232275303页的“荣”都可删去。29.《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范》规定:记述时间,应书写具体的年、月、日、时(必要时还要记分、秒等),如2000816184020秒。不得用“去年”“上年”“上世纪”“上月”“本日”“最近”“目前”“以前”“翌年”等不确切的时间概念。242页的“上年”改为“1977年”。30.“新编《吴江县志》记载”“据1995年版《吴江县志》记载”这些话都要删去。70248259270等页都有这个问题。31.表述要准确清楚。253页“199963日,企业转制”,企业究竟从什么制转成什么制,这里看不清楚。第261278等页都要写清楚。32.年份不能简写。254页“89年度”要写成“1989年度”。33.志书在一般情况下都时间先行。261页第二个目中“坛丘绸厂创建于1985年”要时间先行,改成“1985年,坛丘绸厂创建”。34.内容要写具体。264页最后一行中“历年来,集团完成国家级火炬计划及多项科技攻关项目,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及证书”,这里说的比较笼统,至于什么年份获得什么荣誉,都没有说清楚,志书需要准确具体的记载。35.“两”与“二”要正确使用。除序数词、“二人转”用“二”,大部分都用“两”,这可以通过读读看的办法,究竟是读“两”还是“二”顺,例如“一套班子二块牌子”可以写作“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第273290的“二”要改为“两”。36.单位要写全称。283页“饮一商店”“饮二商店”要写全称。37.缺少时间。292页最后一段:随着个体商业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机供应站生意萧条,导致解体,解体前有职工8人,其中全名干部1人,固定资产80万元。这一段中没有交代农机供应站究竟什么时候解体。38.志书不用“建国前()”,应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称“新中国成立前()”。294页“建国初”改为“新中国成立初”。39.里氏震级的提法要科学。143页的地震资料难得,清代前发生的地震都有震中、震级等,但还没有震级里氏几级的说法,如果要用,也只能说相当于里氏几级,例如改为“震级相当于现在的里氏3.5级”。40.前后说法矛盾。286页“1979年,坛丘食品站成立”,而第291页“19668月,坛丘食品站建立”,前后矛盾,核实一下究竟是什么时候成立。41.约数与精确数的正确使用。精确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凡与“近”“约”“左右”“余”“多”等一起连用的约数一般用汉字,与“几”一起连用的肯定用汉字,譬如“五百余人”“三千左右”。如果文中出现一组(譬如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用阿拉伯数字。一至十既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也可用汉字,主要考虑局部体例要一致,看具体的语境用哪一种。第302页第二个目最后一段中“短短8个月就获利近八万元”,这里的“近八万元”虽然是约数,但是“8个月”是个确数,所以为了统一,表示成“近8万元”。第303页第四节第一个目中“三千多头”,由于在这一段中有一些确数,所以约数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成“3000多头”。42.如果一卷有几个内容,卷下就不要写序,分散到各章来写。320页第七卷交通邮电有两个内容,卷下序就不用写了,把两个内容分别放到章下作为章下小序来写。43.附变为脚注。417418页几个附可以成为脚注,不要成为附。一页之中只有一个脚注的可用星标(),有两个以上的则用①②③④……数字标号。引文注码应标在引文末字的右上方。44.不是条目标题,前面不能用“1234”“(1)、(2)、(3)、(4)”,也不能用“一、二”表示。例如第449页的“一、二”要删去,直接一个内容为一段,这里本来不能这样写的,因为违反了时间顺序,应该设条目,但是每一条内容又太少这些内容比较保留下来比较好,便于后人了解当时职能部门的设置,就放宽要求,一个部门为一段。45.如果设了具体的条目,一些放在最后的话不属于最后一个条目的内容应该移到小序中。462页第二节职能机构中第一句话应该出现时间,记叙一下职能机构的变化,现在缺少时间,只写了一个时间段情况,另外这一节倒数三段的内容要移到第一段中一起写,而且让人不明白的是“一室三公司”,可是下面却是“一室五公司”,中间有什么变化都要写在节下小序中,小序说清楚了,下面才能设目。46.附可以放入丛录。539页的附录《接收坛丘的回忆》要放入丛录群英谱中。47.附要放在相应的地方。550页附了学生军训的内容,这属于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而不是训练去打仗,所以不适宜放入军事中,如果要放,就要放在教育的适当地方,可以在合适的地方提一下即可,小学组训练内容有10项这些内容完全没必要放入,如果有相应的照片倒是可以放在彩页中。48.入志要有标准。627页第二个目现代坛丘人论著,里面的论文入选是否有标准,一些苏州刊物杂志入选的论文都要提到,有点降低坛丘的人文素养,这里要宁缺毋滥,要发表的专门著作,论文文章都要删去,要提高入志标准。49.读者不明白的地方要括注。129页的表格中出现的“群评肥力”“吨粮田”“双纲田”“极低田”等可以在表下注释一下意思。这张表格中“占总面积%”要改为“占比(%)”。50.表格问题。(1)标题应规范准确。应具有时间、地域(或单位)、事项三个要素,并且先时间再地域(或单位)然后事项,表格的标题中都要有个“表”字。第72页表1-1、的标题缺少地域,标题为“乾隆年间与2000年行政区域对照表”,这里没有指出究竟是什么地方,如果是坛丘,那么要写清楚。第77169175177182185189190192231276277455等页的标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修改见志稿。2)表格转页不需要将标题重复,只需要将栏目名称重复,另外在出版的时候让出版社排上“续表”两个字,可以参考《吴江市志》。747578173211218232240256266等页的表格转页都重复出现了标题。3)表下注字体字号要统一。89页表下说明12的字号不统一。4)表格要开放式。整部志稿的表格都是封闭式,都要改成开放式。5)表格内竖线不用加粗。182页表3-12中有三条竖线都加粗了,完全没必要。6)栏目名称中百分比要括注。186页表3-17中“占总人数%”要写成“占总人数(%)”。7)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如果表格只有一个计量单位要标在右上角,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就写在栏目名称中,计量单位要用中文表示。253261262263265266等页的计量单位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因此都要写在栏目名称中。8)备注里如果一点内容也没有就要删去。263页表5-9中备注一点内容也没有就删去。9)表格栏目名称一般就负责竖的一列。419页表10-21第一列的栏目名称改成“年份”即可。九、编纂始末:编纂始末就是编后记,一般由志书主编来撰写,也可以用编纂办公室的名义来写,现在用了编纂办公室的名义。编纂始末一般包含下面这些内容:一是概述志书编纂的经过;二是概述志书编纂的分工安排;三是总结志书编纂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或志书做了哪些创新设计;四是对下一次修志提出一些思考和想法;五是感谢编纂过程中得到指导与帮助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等。目前的《坛丘镇志》编纂始末写了工作过程,但还应该更加具体一些,可以把其中走过的弯路,经历的困难、获得的启示都写出来。写了编纂过程中对得到指导与帮助的部门、单位、个人等感谢,但是编纂者创新做法与思考所得也没有提,希望补上。

《松陵镇志》编辑沈昌华:一、对序的意见:1.序文将《坛丘镇志》的内容、作用和成书的经过说清楚,但其中有几处的词汇显得有些堆砌。2.序是盛泽镇领导写的,建议应说几句包括坛丘在内的盛泽,今日的辉煌。二、对图照的意见:图照分为坛丘地图(3张)、领导关怀(31帧)、社会事业(15帧)、经济建设(29帧)、老街旧踪(23帧)、坛丘新貌(32帧)、文体活动(5帧)、荣誉集景(17帧)8栏,共156张图照。提几条建议和意见:1.坛丘地图中《严墓区壇坵乡形势略图》欠清晰,图上的文字看不清,且图中的123……10,不知所指什么?建议不用此图,要用的话应重新描绘、进行标识。2.领导关怀栏目中,有“1987512日,上海普陀区科技工作者协会……”“1987927日北京高级工程师……”“美藉(籍)华人唐仲英……”“日本富地研究所专家……”不能算作“领导”。3.领导关怀栏目中,有些照片说明写得不妥:如第3页至第8页中照片说明中有“……来厂……”(来应改为到),这些厂是什么厂?坛丘镇志中用照片应写明“到坛丘什么厂……”。第2页起照片说明中的日期应重标,如20120827应改为“2012827日”4.8页照片只有4张,却有5处说明文字,丝绸协会蚕丝被分会成立不能作为领导关怀,“周铁农委员长”是否缺字?5.社会事业栏中第9页的4帧照片应放到文体活动栏目中。6.10页的派出所,第11页的乡(镇)办公大楼、工商所不应放在社会事业栏,社会事业栏建议放入卫生院、水厂等照片。7.经济建设栏中照片放置顺序较乱,建议整理一下,按工业农业商业的次序排列。8.老街旧踪栏中:(1)建议将“南塘小学1983”删去。(2)第21页左中的西岸老宅与23页右下为同一照片建议删去1帧。(3)第21页左下的老宅与22页、23页、24页的照片如是同处也建议适当删除。(4)第22页左下与27页右下是同一照片应删去一处。这些照片均应加文字说明。9.坛丘新貌栏中:(1)场景重复的照片太多。(2)照片应加文字说明。10.文体活动栏目中,(1)应将第9页的4帧照片放入。(2)学校运动场地上的两张照片应加文字说明。(3)王娟是什么人物应说明。11.荣誉集景栏中应将镇获得的奖放到最前面,再列其他奖。最后一页上左边两帧右上1帧、在下1帧应列出与坛丘的关系。右中的“农贸市场”不属荣誉,应放到坛丘新貌栏中。三、对概述的意见:1.《概述》(—)所写关于建置区划的内容应与第—卷第—章所写相同,只是可以简略—点,大体方面不应有出入。2.关于吴江县下属乡的个数,历史上有几次变化:(1建县时到宋代县下分七乡(澄源、震泽、范隅、久泳、徵君、感化、大名)(2)宋景德三年(1006)敕并四乡,废徵君、感化、大名三乡。后又恢复感化乡。(3)明朝洪武二年(1369)变州为县。分澄源为上下,改原感化为范隅下乡。连同震泽乡和久咏乡6共乡。《概述》(—)第2自然段最后说“明弘治元年(1488)全县分6个乡,澄源乡分上下两乡。”这句话不正确?莫旦《吴江志》是明弘治元年(1488)刊行的,但不等于所记之事均从明弘治元年开始。莫旦《吴江志》说“本朝定为六乡”,显然不是弘治元年才开始为6乡。3.《概述》(二)中,第15页第10行的“带机入股承包”指的是什么?应该写明白是什么行业带的是什么机?4.《概述》(三)是说农业,一开始关于考古发掘的话建议删41个字。5.《概述》(四)是说商业,应该说一下1956年公私合营后的商业状态。6.《概述》(五)中是否可以说一下坛丘的自来水是否与吴江总的水来水并网?7.《概述》(六)是说教育科技,其中有“‘文化大革命’有过畸形发展”,可写清怎么畸形?此段中能不能说一下坛丘学校的体育情况?黄国强、王娟是不是由学校输送出去的?下节中说“开了4次农民运动会,输送了黄国强、王娟……”黄国强、王娟员由农民运动会上选拔输送还是学校输送出去的?8.《概述》(七)是说文化卫生体育,“19807月,卫生院新建”,应说地址和面积,才可以与1997年异地建造的情况对比。9.《概述》(八)是说交通邮电,虽然写得好象流水账但能看请变化与发展,建议稍加简化。10.《概述》(八)是说人民生活,其中最后一段中有“诸生”一词。明、清两代由公家给膳的生员称“廪生”,后增加的名额称“增广生”,还有“附生”,这些在县学就读的生员统称为“庠生”,在国子监就读的则称“监生”。监生是由府、州、县考选而出的称“贡生”,每年或几年考选而出者为“岁贡”,由廪生选拔的为“拔贡”,由乡试列为副榜选入者名“副贡”,这些贡生属正途。不经考选而由生员捐纳银粮获得入贡者称“例贡”(也作“捐贡”“纳贡”),则非正途。文中所说“诸生”不知所指什么?文中将举人、贡生、监生一并统计也不妥四、对大事记的意见:1.建议每个朝代后括注起迄年代,如“后梁(907923)”等。2.坛丘何时称“檀邱”?何时起为“壇坵”?何时起为“坛丘”?在大事记中都应说清,志文中3个地名都出现,不能仅说“壇坵”改“坛丘”。要让读者全都明白。3.元丰元年条所说内容,据典籍记载,灾害起自苏州,荡平尹山至吴江塘岸等,未说涉及坛丘。4.元朝至正十五年条所说地震的内容,旧志书中有记载,但不知与坛丘是否有关。5.至正二十六年条中所说“朱元璋悉知檀邱人打造兵器的能力,派兵扫平檀邱镇。”不知有何资料根据?如是传说建议删去。在《丛录》中已录有这个故事,志的正文中不要用。6.“元朝时”条所说,钱大有墓“旧志讹为钱王墓”,既是“订讹”,应写明哪本旧志所讹?经查《垂虹识小录》《乾隆·盛湖志(二卷)》均说是钱第四子墓,而《乾隆·盛湖志十四卷》说“旧讹为钱王墓”未说是旧志讹。望查实。7.明洪武三年条中文字“八月十三日,宠膺御笔点注……职守”建议修改为通俗文字。8.明洪武八年条中:“宣圣五十五代孙”建议修改为“孔子五十五代孙”。9.明天启三年的三月有地震地生白毛和十二地大震,旧县志、平望志、震泽镇志中均记载,但未说到坛丘。10.清康熙五十一年条中,“潘尔彪中探花,南王港人,官至琉球副使。”人名有错。应是潘葆光,康熙五十一年王世琛榜13名,此人又名徐葆光,是坛丘南王港人。而潘尔彪是孙兆奎白头军中人物,清初即去世。本志稿《人物卷》中两潘均有。11.清同治三年条中,文字难懂。“湖贼”指什么,湖州太平军还是湖中土匪?“淮阴太湖水师败”淮阴太湖水师是清兵还是太平军?12.清光绪二十三年条中,“由新塍西牧毕来思偕王益樵……”,“新塍西牧”建议改为“新塍的洋牧师”。13.清光绪二十四年条中,“传教徒信心会”是什么?“信心会”是人名还是会名?既是天主教就写天主教从苏州传入坛丘。14.清代最后一条“清朝重建西扇村计家扇港桥,民国时全毁。”建议删去。本志稿《大事记》中清代及以前的建桥写得太多了(约18处)。对于兴工者有名有姓,建造日期有明确记载的有名桥梁的建造可记入大事记,无关紧要又无名气的小桥修造不要写入大事记,相关内容可归入行政村文字或关于桥梁、古迹的文字中。15.民国2年条中,“是年,陆玉壇坵西村续章祥宝门下开中医,……”句中有没有多写字?民国18年的“是年,金春在南塘港开中医营业”,民国20年的“是年,陈梦舟在中南乡塔港做中医”写得都不确切,建议都改为“开设中医所”16.民国1312月条中,“绅士朱元直……”,此朱元直从19382月至1940年夏,做日伪吴江县委员长、县知事,其暴毙后由王连卿接任,应属日伪汉奸。建议将“绅士”2字去掉。17.民国23年条中,“是年,壇坵南麻一带日产丝绸50万匹”,这个数字非常大,来源有无根据?18.民国30年条中,“二三月,俞志清……全歼日军”,被全歼的日军是什么建制?中队还是小队?多少人?“3月,日伪军……追杀施明、许永蓼……”“施明、许永蓼”2人什么身份?19.民国36年条中,第5行是“夏天……”,第6行的“12月,……”应后移至第11行。“121日、10日,丘拿户口本抄写695名户主……”,谁拿户口本?此事为什么要做?未写清。20.民国37年条中,“1月……3月……4月……6月……”4件事合在一起写,又不属本末体。不妥。接着“是月……”,“原周平乡合作社解散改组”与“……划归善骏乡”有无因果关系不明。如无因果关系,“原周平乡合作社解散改组”不能写在一条中,如有因果关系应写清。21.民国38年条中,“38日……王阿掌派……去无锡部队借枪,……”其中王阿掌是何身份?向无锡什么部队借枪,借到没有?借到多少?除3人外其余人回来吗?未交待清楚。“56日,……,516日,……中旬,高祥官……投诚”3件事写在一起不妥。高祥官什么角色未交待清,1人自首还是多人也未说清。22.1950年条中,“8月,区会计……贪污……”建议将姓名改为“陆××。”23.1951年条中,“1127日,……捐款……,壇坵超额完成任务。”最好写出总金额。24.1953年条中,“11月起……食油实行计划供应。”应指明是城镇户口食油实行计划供应还是城镇、农村全部实行计划供应?以免误解。25.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所记大事量很多,建议设一条“门槛”,有些不很大的事就不要列入大事记。(具体建议见稿本所改)五、对《第一卷·建置境域》的意见:1.卷首无题序的内容与第一章内容重复太多,建议将有关沿革、区划内容移入第—章第—二两节,仅保留第1自然段。第1自然段中第2行后第4字起“吴江市南麻镇”删去,因南麻在坛丘西。无题序中建议增如下内容:“坛丘古称檀邱属嘉兴,吴江建县时划归吴江县。元明时成集市,民国18年称壇坵镇,后改乡。1950年设区,后又改乡,195612月改称坛丘,19945月撤乡建镇,20008月并入盛泽镇。”2.第一章第一节沿革中,建议将第1行中“周敬王……今嘉兴县南部)”删去。3.71页第2自然段后,建议将无题序中的“民国18年(1929壇坵成镇建置,民国23年,……保甲制。”移入。把第3自然段删去,将无题序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移到71页代替第4自然段。4.第一章第二节区划中,“景德三年……”应移置第2行,“景德”是宗真宗年号。第2行建议写成“宋初吴江县辖澄源、震泽、范隅、久泳、徵君、感化、大名7乡,檀邱属澄源乡。至景德三年(1006敕并四乡,废徵君、感化、大名三乡,檀邱仍属澄源乡。”5.第一章第二节区划中第4行“明弘治元年(1488)吴江县辖6乡”建议改为“明朝洪武二年(1369)吴江变州为县。分澄源为上下两乡,改原感化为范隅下乡。辖震泽乡、久咏乡、澄源上乡、澄源下乡、范隅上乡、范隅下乡共6乡……。”72页至89页众多表格资料可贵,区划变更清晰。6.第二章集镇(1)第一节第1行的1317年应改为“元延四年(1317)”91页第11行的1855也应写成“清咸丰五年(1855)”。(2)第一节第1自然段所写的内容是民间传说还是典籍所载?(3)第一节中不少单位名称应写全称(见文稿)(4)第一节最后应补“20008月并入盛泽时镇区面积、人口及并入后改为社区或街道办事处等情况”,应按凡例中所说“下限止2000年”写。7.第二章农村,书写格式统一条理清晰。建议补一下各村村长名单。六、对第十七卷《人物》的意见1.周用传中建议加入,父周昂入赘烂溪计氏,原姓计,中举后归宗姓周。周用能书善画,至今苏州博物馆藏有周用的书画作品。有4子:国南、兆南、式南、乾南。2.潘尔彪传中“孙兆奎从长白荡应征”一语建议改为“孙兆奎与吴创白头军抗清,屯兵长白荡”。听到孙兆奎被捕时潘乐彪即亡,孙兆奎被捕为清顺治二年(1645)八月,潘之生卒年可推算出来。3.俞清志传中“大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恐不是事实。俞部是国民党军能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吗?4.陈志明简介中的“19923月,任吴江市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翌年任……”行文不妥。5.第二章第三节节名“市级代表及省级获奖人员”不妥,建议修改。所列人物有苏州市人大代表、苏州市党代会代表,省、全国体育运动会获奖者等。建议与下节合并为“其他著名人物”,再按生年排序。另外运动员无“国际健将”之说,只有国家级运动健将、国家×级运动员。其中第四节的顾金荣副教授、李正荣、桂泰江两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应列入第二节。七、对第十八卷《丛录》的意见1.《丛录》中建议增加关于坛丘行政区划变化的有关文件辑录。2.《丛录》中现有4部分列为四章,《丛录》建议不设章节。3.坛丘是人文历史发达之邦,建议在丛录之中增加关于坛丘的诗文、坛丘人的著述名录。

《吴江市志》编辑李流芳:一、自然地理1.首先说一下坛丘镇名。现在志稿中因历史阶段的不同,出现几个不同的字,有明代的壇邱、檀邱和清代至民国期间的壇坵,还出现壇溪,新中国建立后则用坛丘。其实,壇坵即坛丘,只是繁简之别,就如盛泽,繁体为盛澤,不见得新中国成立前用盛澤两字。而壇邱或檀邱实则上也就是现在的坛丘,所以,我建议,无论何时,都用“坛丘”,只要在凡例中写上一句:坛丘地名在历史上曾称壇邱、檀邱、壇坵等。2.129页的表格中出现的“群评肥力”“吨粮田”“双纲田”“极低田”等,建议在表下注释一下意思。建议所有的表格同一列中小数点统一位数。3.130页春季“多云雨天”是不是“多阴雨天”?4.132页表格中的“月平均日照”与“平均日照”中的“每月时数”差别在哪里?表格右上角的“单位:小时”可不要,而在表中“最多值”和“最少值”后加(小时),因为表中其他列中已出现单位小时或时数。其他不少表格在表格中已全部或部分出现单位的,右上角的单位建议也不要5.133页“日最大降水量333.5毫米(196292日)”,而146页则是“日最大降水量333.5毫米(196296日)”。6.137页“而受过去传说:‘雷击是天打’的影响,消息封锁的比较多。”此句意思不够明白,如没有具体事例,该句可删。7.137页倒第二段最后“米石14钱”应改成现代用语“米价每石银14钱”。8.139140页“建炎三年(1129年),旱,没有秋天。”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没有雨天”,打错了字?140页“高温(大于35℃)”建议改为“高温(超过35℃)”。141页“水稻受损较大”建议改为“水稻受损严重”或“水稻损失较大”。9.142页第四目目名“雪灾、冰冻”建议改为“雪灾、冻害”。其中新中国建立前发生的灾害是不是都是在坛丘?比如民国2920日的大雪,那时坛丘有没有通汽车?10.143页起的地震资料难得,清代前发生的地震都有震中、震级等,但当时可能还没有震级里氏几级的说法,如果要用,也只能说相当于里氏几级。11.144页第六目目名“虫灾及其他”建议改为“其他灾害”。第一子目“虫灾”改为“病虫害”,因内容中有病害。其中新中国建立前发生的灾害是不是都是在坛丘?比如乾隆二十一年春,“有人取山中嫩石吞咽”,吴江境内没有山。12.146页第三章水文水系中水文的降水写得太详,且文字与前面的“降水”一目也有重复。因为水文中包括降水、水位、水流等,现在用大量篇幅重点写降水,写水位的文字很少,水流等根本没写,不平衡。建议把详细降水资料放到专门的“降水”一目中去,减少这里的篇幅,增加水流等内容。13.15019621982年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怎会没有具体日期?14.152页“河流”目下荡漾的内容删除,放到“荡漾”目下面去写。其中烂溪“由南而北河口较大的地方”与“西岸自南而北河口”“东岸自南而北河口”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大部分较大河口在西岸和东岸都没有出现?15.158页“深(琛)家港”的写法不妥,因琛(chen)不读深(shen)。16.161页“渔池”应为“鱼池”;“刀鲤壁”或为“刀鲤劈”;“河豚鱼”的“豚”错了,也可以写为“河鱼”;“水赤连”一般写“水赤链”应与下面的“火赤链”对应。17.在介绍每一种物产前,建议都加上“境内有:”此外,物产中至今有这么多鸟吗?3种牛都养吗?至今还有野猪吗?昆虫中要不要把蚤虱、白虱都写上,我觉得,昆虫可能难以一一记全,蚤虱、白虱不写也罢,还有,蛔虫、蛲虫要不要列入环节动物,毕竟现在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虫越来越少。蚬子就是蚬子,何必列入牡蛎,蚬子也不是牡蛎。薯类要不要列入粮油作物?雪里蕻是芥菜吗?胡萝卜是不是丁香萝卜?既然各种萝卜都在萝卜后面括号内,那么“黄金瓜、白雪瓜、青皮绿肉瓜、酥熟瓜”应该都属香瓜,为什么不在香瓜后面用括号呢?冬青树、夹竹桃算不算乔木?果树中“金桔又称柑桔”吗?白果树是不是果树?这些果树在坛丘都有吗?坛丘种植樱花和杜仲吗?18.166页“稻”要不要作为名特土产?可不可以在写农业水稻时提一提坛丘的水稻历史上比较有名。现在引用的《乾隆震泽志》书名对不对?引文中有标点点错读破句之嫌。19.167页介绍“大馄饨”时,不冒热气主要是油多,不稀奇。再者,如果吃的时候“烫起泡来”,“这味道”也不见得还会“太鲜美”。二、人口1.168页卷下序加上新中国成立前的人口数,可用民国37年的数据。文中说“民国内战、外侵不断,人口萎缩”,从现有数字看,民国2315631人,民国3718355人,非但没有萎缩,还有增长。2.168页“后因战乱,被朱元璋派兵扫平”意思不够明白。下面又说道是“为明朝将领常遇春部下配齐兵器而被朱元璋派兵扫平”,是常遇春的部下在坛丘造反吗?常遇春是朱元璋器重的猛将,他肯定没有造反,所以这里的表述容易引起误解。3.民国时期有全乡和不全乡,民国23年有6个全乡和3个不全乡,到37年时只有4个不全乡。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还有5个全乡和1个不全乡。能不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全乡和不全乡吗?4.169页:“19624月。南麻人民公社成立,坛丘划出7个大队后辖……”,写法不好,应该先写1958年成立坛丘人民公社,列举28个大队,再写1962年划出哪7个大队。5.169页的表头应该写民国年份并加注公元年分。169页的表格中1964年前的坛丘可能是坛丘地区,表下也要注一下当时各个年份具体包括哪几个乡。备注中1951年的注不要了。第170页表格中善骏乡比1951年的6个乡要大得多,也要注一下善骏乡的范围。6.180页表头加上“90岁以上”几个字。7.182页有无必要将3个少数民族人员列表明示?8.184页婚姻一节文字中补1999年或2000年婚姻情况。至于结婚是“繁衍下一代”,那是多余的话。185页上面表格初婚、再婚的情况要不要?本人意见不要,因为1984年前资料不全。如果要,表内其中数男女应该是再婚的男女,线条要向前一列划穿。9.188页,有无必要将华人、华侨、港澳台胞一一列举明示情况?农业1.195页农业卷下序中“良田万顷”属夸张性用词,地方志一般不用这种不实之词。不知为何要用1994年时的总面积和耕地面积?如果要用,也应按时序放到最后一段写。最好是写1999年时坛丘并入盛泽前的总面积和耕地面积,实际上,1999年的总面积应该就是1994年时的面积,耕地可能会有减少(或增加)。2.196页坛丘土改时耕地有48055亩,比1994年多近2万亩,要说明一下包括范围的大小。3.201页的初级合作社写的是坛丘区的情况,而高级合作社则写坛丘乡的情况,最好是前后一致,当然,区、乡的情况都写是最好。4.志稿中有些字是多余的,比如第201页“至1955年底,已发展至66个初级社”其中的“至”和“已”都可省略。还有不少地方用了“是时”,也是没必要的,你在写某年某月或某个时期的事时,当然是那时的情况,不会是其他时期的情况。用“了”字也比较多。5.206页“大轰隆”应该是“大呼隆”,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上有该词。6.206页,社员年终分配透支款是社员家庭收入分配和家庭粮油等主要支出的收支相抵造成,借支、预支不会是主要因素。7.209页“自1960年试种双季稻”,而213页则是“1958年起,坛丘开始试种双季稻”,到底是哪一年?8.214页“减轻了大量劳动力”不通,要么用“节省大量劳动力”,要么用“减轻劳动强度”。第一个子目水稻第六个孙目施肥,与后面重复,删除,相关内容可并入后面的第三个子目作物施肥第一个孙目。9.215页,绿萍“可直接放入稻田,既可作肥料”后面要括注一句“(在耘苗时用手埋入土中)”。否则,它生长时可能反而要消耗肥料。10.216页“碳氨”应该是碳铵,就是碳酸氢铵的简称。水稻和三麦的“施肥总量”建议改为“施肥的一般标准”。11.223页第一段时序颠倒,抗日战争时期应该在民国37年前。12.223页“1970年起,推广科学养蚕,蚕茧张产有所提高。”与224页表格有矛盾,恰恰是1970年和1971年蚕茧单产降低,甚至接近最低。把“1970年起”改为“70年代起”尚可勉强,或者索性改为“1972年起”。13.228页“境内湖泊众多,有全市第一大内荡,占地13900亩水面(水产方面的资料为15445亩)的麻漾”提法不确切,其实麻漾在坛丘境内只有20%。况且,麻漾比元荡还小一些,据1999年版《苏州词典》元荡面积14.4平方公里,其中11.85平方公里(17775亩)在吴江境内;麻漾面积10.3平方公里(15450亩)。14.238页“排灌机船增至18只,动力70千瓦”,18只机船只有70千瓦总动力似乎太小。15.243页“头比身体稍窄”建议改为“耥板前头稍窄”。16.244页“活狲头”是不是“活榫头”,“挂浆”应为“挂桨”。17.245页“公社‘成立农兼站’”,是不是“公社成立‘农兼站’”,“农兼站”是“农兼工管理站”吗?“农机管理站”是不是由它改名而成?三、工业1.本卷的纲目略作调整。因单设第六章“外商投资企业”与其他章不合逻辑,建议不设该章,将原该章第一节“概况”作为第一章工业体制的第五节,节名“外商投资企业”。将该章第二节“企业选介”拆分到前面各章相应的工业门类中,其中目五“苏州蔡同德堂药业有限公司”只不过是进行中药的切片、烘干、包装而已,不介绍也罢。2.248页卷下序,白龙桥上的桥联多处引用,农业用,工业也用。第一段中“清乾隆(17361795)年间;坛丘曾称市,成为吴江县工、商、贸重要集散地”句子不够确切,建议改为“清乾隆(17361795)年间;坛丘是县内工、商、贸重要集散地之一”。本页最后一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营企业方兴未艾。1986年……”,“民营企业方兴未艾”应该没有这么早,真正兴旺时期可能从90年代后期起。3.252页的企业选介“吴江冰箱配件厂”并入第四章机械业。该页上的“园竹业户”是不是“圆作业户”?4.253页“产品销往……37家名牌电冰箱企业”可能不都是名牌,名牌没这么多。1992年厂的总体情况可能不是吴江三益机械有限公司的,所以,紧接着的“是年,全厂……”应改为“是年,吴江冰箱配件厂……”。5.254页“直至19676月,坛丘乡首家创办集体民办丝织厂”句子含混不清,其一,1967年没有坛丘乡,其二“首家创办”要改为“创办首家”,其三“集体民办丝织厂”到底是集体办还是民办?6.255页“机电站齿轮厂”既然在前面已列为县属企业,就不能再算社办工业。7.259页第二节开头的内容应该写到第一节开头去。8.2672家染坊开办于什么时间?现在这样安排好像是解放后,可能是在解放前就有了。“坛丘印染业一片空白”建议改为“坛丘当地没有印染企业”。9.275页“按图纸施工”后面括号内的具体什么图什么图不要。四、商业1.280页商业卷下序的第三段内容空洞,建议删除。2.281页第一节私营商业,建议不设目,因为第一目也看不出商业的演变,整节才反映私营商业的演变。其中提到的染坊算不算商业,还有小手工业肯定不是商业。3.282页的1958年后面加一句:“此后,直至70年代末,私营商业不复存在。”4.283284页“19941996年两次评为苏州市供销系统先进集体。”坛丘的集体商业公司怎么属于供销系统?5.284页第三节节名供销社改为合作社,这样可以涵盖绸业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节下设2个目:一、绸业合作社;二、供销合作社。把原第二章第四节第三目“丝绸合作经营”并入该节第一目。6.286页“1979年,坛丘食品站成立”,291页“19668月,坛丘食品站建立”,前后矛盾,从后面内容看,1966年是供销社将相关业务移交食品站,1970年再并入供销社,1979年是食品站重新从供销社划出来。建议在供销社中不写,或者写:“1966年成立坛丘食品站前,生猪收购、屠宰、鲜肉经营为供销社业务之一,食品站成立后,由食品站经营。”因为无论食品站的并入或划出,食品站都在。7.286页“19851987年连续3年……等荣誉”按这样写法,这些荣誉都是连续3年,好像不大可能。8.287页“抽资承包”什么意思?表格中“纯购进自乡村工业购进”意思不通,要么去掉前面“纯购进”,要么去掉后面“购进”。9.290页粮管所中缺少19571975年近20年的情况。10.293页“坛丘粮管所采取先入库后安排人民生活的办法”,安排人民生活,即使是吃粮的多少,应该不是粮管所所能决定的。11.294页“定量标准为:……一般居民和10周岁儿童每月10公斤,3周岁以下儿童每月3.5公斤。”看不明白,10周岁以上和310周岁的儿童标准应该是多少呢?可能是“10周岁以上儿童”同一般居民,但310周岁的儿童也应该有标准吧?还有,副食品“按市镇人口每人每月0.5公斤定量供应”是什么物资?12.295页“返销20%的菜油和菜饼”,这20%是菜油加菜饼呢还是各20%13.296页“每月人均0.0125公斤”是不是0.125公斤?14.298页“经销化肥的品种由50年代的单氮肥,60年代的磷肥,70年代……复合肥。”描述不确切。60年代不可能只有磷肥,应改为“经销化肥的品种由50年代比较单一的氮肥,逐渐发展到……复合肥。”15.299页“开始向外组织计划物资”应该不是计划物资,而是计划外物资。16.302页“童达人太祖父”、“王桔芳父”,有没有他们自己的姓名?读者也不知童达人和王桔芳是谁,除非是历史上的知名人士。17.305页描写鱼鹰捕鱼的情况在农业卷水产节也有,在商业卷不用重复。有的句子农业卷没写的,可充实到农业卷。这里只要写“坛丘桥门村鱼鹰捕的鱼每天销往震泽、盛泽鱼行及坛丘、南麻、龙泉嘴等小镇。”18.307308页“蔬菜”第二段中间写6070年代,最后结尾是1983年。前面的文字到底是在写6070年代,还是80年代初。19.308309页第五节“对外贸易”内容空洞,特别是最后一段主要写了外资企业情况。20.310页“上茶馆‘吃讲茶’,评人评理”,是“评人评理”还是“请人评理”?21.312页“大多数农副产品一律不准上市交易”到底是“大多数”还是“一律”?22.314页坛丘轻纺市场1993年以后的情况怎样?特别是有没有1999年的情况。23.317页“获利也较乐观”改为“获利也不差”。24.317页“工商行政管理”一节没有写管理,而是写个体协会、工会以及企业数等情况,其中第一段1983年成立的到底是坛丘个体劳动者协会还是坛丘工商行政管理组?看具体内容应该是工商行政管理组成立。上述意见和建议,定有不当之处,仅供参考,请择善而从,谢谢。

《八都镇志》执行主编陈载:第七卷交通邮电。篇目:卷下序移入交通章、邮电章,作为章下序。第一章交通,第一节水上交通,第三目“水运”改为“水上运输”。第二节“路上交通”改为“陆路交通”,第一目“新中国建立前陆上交通”,第二目“新中国建立后陆上交通”,按“横分门类”的原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划分是错误的,可改为节下序,下面的子目升格为目“一、公路,二、公路桥梁,三、公路运输,四、装卸搬运”目下安排子目。第三节“交通管理”内容太略,可设两个目,“一、机构,二、管理”。第二章“邮政”改为“邮电”,第一节“机构沿革”改为“机构”,第二节“邮政线路及业务”改为“邮政”。第三章“电信”改为“第三节电信”,下面的“节”改为“目”,“一、电话,二、电报,三、电讯资费”,“目”改为“子目”。内容行文:一、错别字。325页“苏嘉王公路”改为“苏嘉杭公路”,第327页“坛丘镜内”改为“坛丘境内”,第329页“其它”改为“其他”,第335页“严基”改为“严墓”,“铜锣”改为“铜罗”,第339页“记帐”改为“记账”。二、多余的字、词要删去。320页“仅”“但”“已”,第321页“直至”“才”,第322页“20世纪”“曾”,第335页“仅”,第336页“已”。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1.334页“《新苏州》、《新闻日报》”书名号间的顿号多余,删去。2.339页“1992年将全镇手摇式电话全部并入吴江通讯网”,时间词后需用逗号,改为“1992年,全镇手摇式电话全部并入吴江通讯网”。四、连接错误。1.321页“一至二条渡船”改为“12条渡船”。2.325页“80年代至90年代”改为“8090年代”。五、表达错误。1.320页“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6.7部”应改为“电话普及率16.7部每百人”。2.322页“1948年至1952年”应改为“民国37年至1952年”。3.338页“通话费本地0.20/3分钟”应改为“本地通话费0.2元每3分钟”。4.340页“每部初装费为2200元”应改为“初装费2200元每部”。六、病句。1.322页“50年代中期,逐渐淘汰。”缺主语“定班航船”,应改为“50年代中期,定班航船逐渐淘汰”。2.330页“19908月底撤并给坛丘乡劳动服务公司。”缺主语“坛丘装卸合作组”,应改为“19908月底,坛丘装卸合作组撤并给坛丘乡劳动服务公司”。七、倒装句,表达时让时间先行。1.328页“盛坛公路通过路政部门验收,198443日通车”改为“198443日,盛坛公路通过路政部门验收通车”。2.329页“坛丘装卸合作组成立于1956年”改为“1956年,坛丘装卸合作组成立”。八、前后不一致。1.333页“组员14名”“职工16人”,“名”与“人”不一致,将“名”改为“人”。2.336页“1994年底”,第337页“1994年末”,“底”与“末”不一致,将“末”改为“底”。九、记述时间欠具体。325页“1986年,接通苏嘉杭公路。……198611月,坛丘至南麻公路竣工并通车。”前者应补上具体月份,使之合乎时间先后顺序。十、表格。1.321页表7-1标题中缺时间(要素)“2000年”,“概况表”改为“情况表”。2.323页表7-2起止站名的波纹连接线改为直线,始航时间改用民国纪年方法。3.326页表7-3标题中“一览表”改为“情况表”,“编号”栏可不用,删去。4.327页表7-4、表7-5,第328页表7-63张表的标题中都缺时间“2000年”,“一览表”应改为“情况表”,表体内“桥梁”间应加顿号。5.331页表7-9标题中时间表述有错,波纹线前的“年”多余,删去。“统计表”改为“情况表”。第332页续表,上接的“序号、标题、单位”属多余。加(续表)、表头即可。6.337页表7-12标题中缺时间“民国31年(1942)至1998年”,栏目中“年份”在新中国建立前的应用民国纪年写法。此表小数点保留位数不一致,建议保留两位。第八卷财税金融:篇目设置合理,恰当,第三章“金融”改为“金融保险”,涵盖全面些。卷下序与下面章节内容基本上重复,况且这样写违反时间顺序,建议删去为好。行文:一、多余的、无意义的字词可删去。349页“只有”“直至”,第353页“过”“曾”“了”,第354页“曾”“过”“仅”“了”。二、连接错误。342页“1959年至1961年”应改为“19591961年”。三、缺少下限年内容,需补上。343页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第347页农业税,第349页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第351页工商税收,第353页储蓄,第354页贷款,第355页民间借贷,都没有写下限年(2000年)的内容,需逐个补上。四、违反史实,需纠正。352页“1995年坛丘撤乡建镇”应改为“19945月,坛丘撤乡建镇”。五、时间倒装句。345页“19502月,坛丘设区至19547月”应改为“19502月至19547月,坛丘设区”。六、病句缺主语。342页“1986年,建立乡一级财政”,应改为“1986年,乡一级财政建立”。“19945月,更名为坛丘镇财政所”应改为“19945月,坛丘乡财政所更名为坛丘镇财政所”。七、表述错误。352页“1983年开始,18个大队设立信用服务站”,1983年,恢复乡建制,“大队”改称“行政村”,应改为“1983年开始,18个行政村设立信用服务站”。八、出现议论句,应删去。1.352页“在农村合作化运动高潮时,被誉为农民走向富裕的金桥的两根扶手……对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业起了较大作用。”2.353页“起到保护储户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作用。”九、表述时违反时间先后顺序。348页农林特产税,在不设子目的情况下,时间上下很混乱,1987年→1989年→1987年→1989年→1987年→1989年→1996年→1999年,应按时间先后调整内容。(修改在志稿上作参考)十、表格。1.343页表8-1标题“统计表”应改为“情况表”,“1987年”“1988年”的总收入,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与表中其他小数保留位数不一致,将这两项补足“0”,另外“1991”改为“1990”。表8-2、表8-3都有类似情况,需改正。2.351页表8-5,此表设计两个“合计”项,使计算复杂化,通过整表84项验算,出现3处计算错误:19872月份的合计数“21895.95”错误,应改为“25623.13”;物供站的合计数“1059.09”错误,应改为“4786.27”;总合计数“228273.79”错误,应改为“222000.97”。第九卷镇村建设:篇目:第一章镇区建设第五节“水、电”应改为“公用设施”,应设四个目“一、供水,二、排水,三、供电,四供气”需增补“排水、供气”内容。第二章“乡村建设”改为“农村建设”,应分四节“第一节农房建筑,第二节道路,第三节桥梁,第四节水利建设”,原第一节乡村旧貌删去,内容对应分插到下面各节中。第一节房屋建筑就是第371页“一、乡村农宅”内容;第二节道路就是第373页“二、乡村道路”内容;第三节桥梁就是第374页“三、乡村桥梁”内容;第四节水利建设就是第380页“四、水利”内容。第三章市政管理第三节建筑管理的第一、二目因按时间先后划分“目”的错误,改为“一、建筑业”,原来的“三、坛丘建筑公司”改为“二、坛丘建筑公司”。第四章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污染,需增加第三个目“三、生活垃圾”,第二节环境治理的第四目“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建议移入卫生卷第二章卫生保健第一节“公共卫生”。行文:一、错别字。371页“止2000年”应改为“至2000年”。第378页“明宏治八年”应改为“明弘治八年”。第383页“其它”应改为“其他”。二、出现多余的、无意义的字、词,应删去。358页“仅”“虽……但……”“只是”。第359页“只有”“已”。第374页“坛丘农村桥梁较多,据民国档案记载,民国25年(1936年)统计,坛丘境内有各种桥梁78座,其中石桥占62%。”句中“据民国档案记载”“统计”两处多余,需删去。第381页“荣获”的“荣”。第387页两处“了”,都可删去。三、表述错误。1.359页“其中新路长度为4673米”应改为“其中新路长度为4621.3米”。2.368页“一年增加的容量超过建国以来农村拥有的总容量”“建国”表述错误,“建国”改为“新中国建立”。3.379页“清道嘉年间建”,年号“道嘉”表述错误,清朝没有这样的年号,请查核,是“道光年间”还是“嘉庆年间”。4.382页“1999年,最高水位4.71米,超过19450.31米”,应改为“1999年,最高水位4.71米,超过19540.31米”5.373页“80年代初。乡道、村道陆续改铺混凝土,浇灌水泥路面,村道60厘米,乡道80100厘米。”应改为“80年代初。乡道、村道陆续改铺混凝土,浇灌水泥路面,乡道80100厘米,村道60厘米。”6.380页“新中国成立”,此志稿都写“建立”,要求一致,将“成立”改为“建立”。四、总结性的句子应删去。1.387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388页“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五、病句。1.359页“此路为坛丘教育区”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此路通达的境域为坛丘教育区”。2.365页“19973月开始筹建。”缺主语“溪东片联办水厂”,应改为“19973月,溪东片联办水厂开始筹建。”六、新中国建立前的时间写法错误。360页“1928年增建栏石、望柱”应改为“民国17年(1928年),莲云桥增建栏石、望柱”。七、违反时间顺序。1.364页供水内容时间较乱,“19929月”“19973月”的内容写在“1999年”内容后,违反时间先后顺序,应作调整移入相应位置。(已调整、供参考)2.381页建水闸“1985年……。65日……。”先说全年,后说65日,违反时间先后顺序。应改为“198565日,……。是年,……。”八、表格。1.标题上的“XX表”可改作“情况表”。2.续表转页后只需加接“表头”即可,而《坛丘镇志》续表上方加接内容还有表的序号、标题、单位等,这些是多余的,需删去。3.362页表9-1标题缺少时间(要素)XX年,需加上。4.366页表9-4标题中“1990年坛丘镇”应改为“1990年坛丘乡”,此表计算错误8处。(已改正,供参考)5.368页表9-5,此表计算错误14处。第369页表9-6计算错误4处,第370页表9-7计算错误11处。(已改正,供参考)6.372页表9-9标题时间“若干年”应改为“部分年份”。第十卷党政社团:篇目:卷名改为党政群团,章节作如下调整:1.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坛丘组织,原为七节,调整为四节:第一节地下党组织与活动。第二节区、乡(公社)镇党组织。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第四节党的建设【一、组织建设(原第三节);二、思想建设(原第五节);三、纪律检查(原第四节);四、统战(原第六节)】2.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坛丘组织,第一节组织机构(原第一节节名调整),第二节重大活动(原第二节节名调整)。3.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人民代表选举,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节名调整)。4.第四章行政机构,第一节乡(公社)镇行政机构(原第一、二、三节),第二节基层行政机构(原第四节),第三节施政要务(增补一、施政方略,二、实事工程)5.第五章参政、议政机构,第一节议事会(原第一节节名调整),第二节不变,第三节不变。6.第六章农工商总公司,第一节机构,第二节职能(节名调整)。7.第七章不变。内容行文:一、缺少相关内容。1.413页纪律检查工作,缺少下限年内容。2.426页中国国民党坛丘组织机构,缺少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党员联合会内容。3.431页人民代表选举,缺少第二、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内容。4.434页人民代表大会,缺少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内容。5.454页基层行政机构,缺少下限年内容。6.464页社会团体工会,缺少下限年工会数、职工数内容。二、错别字、繁体字。1.390页繁体字“檀”频繁出现,应改为“坛丘”。2.438页“队”应改为“队副”。3.474页“妇队会”应改为“妇代会”。4.478页“八段绵操”应改为“八段锦操”。三、多余的字、词需删去。1.464页“已”,第471页“就”,第472页“好”,第473页“也随之”。四、连接错误。1.457页“19903月~19932月”应改为“19903月至19932月”。2.485页“19901991年度”应改为“19901991年度”。五、用词不当。1.391页“日本侵略者”(多次出现),应改为“日本侵略军”或“日军”。2.433页“本次会议收到代表提案84件”“本”是表第一人称的词,志书中不能用,将“本次”删去。六、前后表述不一致。1.453页“组长1人”,第454页“工作人员2名”,“名”与“人”不一致,将“名”改为“人”。2.455页“同年10月”。第456页“是年515日”,将“同年”改为“是年”。3.468页“1962112627日”,共青团坛丘公社团委第二届团代会召开”“1975428日,共青团坛丘公社团委第六次团代会召开”,“次”与“届”不一致,将“第六次”改为“第六届”。七、病句。1.400页“19624月,划出7个支部给南麻”,缺主语“坛丘公社团委”,应改为“19624月,坛丘公社团委划出7个党支部给南麻”。2.463页“199842日,与镇外贸公司合并”,缺主语“镇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应改为“199842日,镇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与镇外贸公司合并”。3.478页“1952年,中心小学设总辅导员”,缺主语中心词“少年儿童队”,应改为“1952年,中心小学少年儿童队设总辅导员”。八、记述时间不够具体。390页“民国372月,吴江县划6个区,坛丘的国民党组织先属盛泽区,10月又属严墓区”“先”时间不明,要写出具体月份,能与“10月”相承接。九、时间倒装句,将时间先行。1.465页“缫丝厂吴惠敏(女)在1997年度吴江市第十六届丝绸操作运动会自动缫丝比赛中获挡车工二等奖”,应改为“1997年度,缫丝厂吴惠敏(女)在吴江市第十六届丝绸操作运动会自动缫丝比赛中获挡车工二等奖”。2.469页“坛丘团委于20008月并入盛泽镇团委”,应改为“20008月,坛丘镇团委并入盛泽镇团委”。十、违反时间顺序。1.390页第1段“民国362月”的事写在“民国36年上半年”“民国384月”之后,将“民国362月”上移至“民国36年上半年”前写。2.454页议事会“民国3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停止地方自治;3月,议事会停止活动。”应改为“民国33月,议事会停止活动;是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停止地方自治。”十一、表格:1.393页表10-2,此表制作不规范,没有表头,没有栏目,标题也很牵强(没有地域,没有××表),建议删去,只要直接记述民国348月前大谢乡有哪些地下党员就可。同样,表10-3,表10-4,表10-5.2.399页表10-8,标题中时间要素表述不够严密,“19501954年”中间缺“1953年”,应加“部分年份”。3.403页表10-11“续表”衔接不当,“续表”衔接时,在表格左上方要写明“(续表)”字样,加表头即可;不用将表格序号、标题、单位全都加上去。凡“续表”需一一核对改正。4.442页表10-29标题“19495月至19501月乡长、副乡长任职表”的“时间”“地域”要素存在问题,应改为“民国38(1949)5月至19501月坛丘乡乡长、副乡长任职情况表”。第十一卷政法劳动。篇目:第二章治安第三节户籍管理,内容繁多,由于没有分目写,很难兼管到时间先后顺序,因此屡次出现“违反时间顺序”的错误。建议分五个目:一、户籍登记造册,二颁发居民身份证,三、办理农转非,四、外来人员户籍管理,五、出境人员户籍管理。内容行文:一、缺少下限年内容。2000年”是坛丘镇志记述的关键的一年,可是大部分都写到“1999年”,第494页“安置”,第495页“婚姻登记”“殡葬改革”,第496页“基层换届”,第500页“其他治安组织”,第509页“扫黄”,第518页“民事调解”,第520页“法律服务”,第525页“劳动就业”,第529页“职工工资”,第531页“保险”,第533页“福利”,都需增补“2000年”内容。二、错别字、繁体字。1.487页“檀”应改为“坛丘”。2.510页“其体”应改为“具体”。3.511页“焕发”应改为“换发”。4.515页“条列”应改为“条例”。三、多余的字词要删去。489页“会”,第491页“极大地”,第493页“不等”,第508页“及”。四、用词不当。志书以第三人称书写,不用表第一人称的词,如“我”“本”等词,第508页“本地”,第511页“本镇”“本省”“本县”,第531页“本人”。五、数字记述有错。508页“1983年,抓到赌博者三十余人,举办赌博者学习班48场次。”应改为“1983年,抓到赌博者30余人,举办赌博者学习班48场次。”带有“近、左右、约、余、多”的约数,一般情况下用汉字,有时为了取得体例的统一,可用阿拉伯数字。六、前后不一致。1.508页“新中国建立初”“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与“建立”不一致,将“成立”改为“建立”。2.509页“无照片者按五指指纹替代,15岁以上经常外出者必须贴相片”,“相片”与“照片”不一致,将“相片”改为“照片”。第517页“主任1名,委员4名”“干部31人,委员114人”“名”与“人”不一致,将“名”改为“人”。七、病句。1.488页“19942月,批准吴江市坛丘第二铸件厂为第三家福利厂。”应改为“19942月,市民政局批准吴江市坛丘第二铸件厂为坛丘乡第三家福利厂”。2.490页“1981年后,每人每月定补1215元。”应改为“1981年后,享受定量补助的人,每人每月定补1215元”。3.509页“民国237月,闾邻改为保甲制”“闾邻”与“保甲制”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民国237月,闾邻制改为保甲制”。八、民国纪年写法有错508页“民国元年,里人张明堂在钱家浜建在理堂。……民国23年(1934)年,吴江县禁烟委员会成立。”应改为“民国元年(1912年),里人张明堂在钱家浜建在理堂。……民国23年,吴江县禁烟委员会成立。”相同的朝代年号不同年份在第一次出现时应括注相应的公元纪年,以后出现时可不再括注。九、时间倒装句,让时间先行。493页“坛丘,1957年前退伍的志愿兵158人”应改为“1957年前,坛丘退伍的志愿兵158人”。十、志书“述而不论”,将议论句删去。510页“为人口动态管理和证件管理打下基础,从此,身份证管理纳入日常户籍管理”。十一、违反时间顺序。503页“四、日常治安工作”多次违反时间顺序,原因是目下未设子目,记述时间忽上忽下,层次紊乱,需按时间先后,调整内容。(已修改,供参考)十二、表格。1.492页表11-2标题中的时间撰写错误,将“19861994年部分年”改为“19861999年部分年份”。2.519页表11-15计量单位标注错误。表格的计量单位,如果整个表只有一个单位的,标注在表格右上角;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的,标注在表头栏目中。现在此表单位标注在表格下面的“说明”部分,是错误的,将“单位”从“说明”部分移入表体的表头内。第521页表11-17,第529页表11-19,同样错误,需改正。3.此卷19张表格,无下限年内容的有13张,需增补2000年的各项数字。

汾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地方志办公室屠振雷:第十二卷军事一、篇目:1.第一章第一节“清代及清代以前驻军”,第一段清代以前驻军内容为传说,入志恐不妥建议删去,节名改为“清代驻军”。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建议改为“民国时期驻军和地方武装”。第三节“新中国建立后驻军”建议改为“解放军驻军”。2.第二章第一节建议分为两个目:一、抗击倭寇,二、太平军驻坛丘。第二节建议设三个目:一、日军入侵,二、俞志清伏击日军,三、吴嘉武工队策反自卫队。第三节建议设两个目:一、坛丘和南塘解放,二、谢圣乡和坛丘剿匪。(原第四节降为第二目)3.第三章第一节“清朝及其之前的兵役”建议改为“募兵制和征兵制”。第二节“民国时期的兵役”建议改为“志愿兵役制”。第三节“新中国建立后的兵役”建议改为“义务兵役制”。原第四节建议删去后将内容插入第三节。4、第四章第一节“领导机构”建议改为“镇(公社、乡)人武部”。二、行文和内容:1.535页卷下序难以概括全卷内容,建议删去后改为章下序。第一章第一节坛丘屯兵、打造兵器之事缺乏资料来源,没有把握还是删去为宜。第二段“太平军忠王李秀成部属百余人驻扎坛丘……后因被清军追击撤离。清军一营驻坛丘……”清军究竟何时又驻坛丘?要写清时间。2.536页“……该军士兵戴笠帽,故百姓称其为‘笠帽兵’。”拟改为“……该军士兵戴斗笠,故百姓称其为‘箬帽兵’。”“194956日,坛丘解放……”一句建议改放在第三节第一段,原句拟改为“民国38年(1949年)5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3833部队某团进驻坛丘,宣告坛丘解放。解放军纪律严明,深受百姓爱戴。”3.537页“据传”能否找到出处?且与第一章第一节有重复。第五自然段“民国33年秋,……”这一自然段移至第二自然段,写在“日军入侵”这一目中。“民国3411月统计,坛丘被抓壮丁715人”多少时间?没写清,是否应为“19331934年”?4.539页“194956日,解放军3833部队1个团进驻坛丘……”此句有三处重复,建议删去2处,再是我查了《黎里镇志》,黎里进驻一个连100多人,《同里镇志》,同里进驻一个营,坛丘进驻一个团不知是否有误?最后的附《接收坛丘回忆》摘自2011年《绸都文学》,可见属文学创作。将原文直接入志可能不妥,是否可录入丛录中。5.543页第一、二自然段写的是全县剿匪的情况,能否将坛丘的剿匪情况写入一点,最后一段中“1950年初,南下干部杨德清从区里回来,带来一个排的兵力至坛丘剿匪。经坛丘剿匪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由高祥官(原坛丘乡乡长兼自卫队队长后任胡匪部的连长)和姚大宝两人做向导,……。”建议改为“1950年初,善骏乡乡长杨德清从区里带一个排兵力至坛丘组织剿匪。剿匪领导小组决定先由高祥官、姚大宝作向导,抓捕俞国忠……6.544页原第一节的文字没有具体写事例及数据,只有大背景材料,能否找到坛丘的数据,否则成了募兵制的名词解释。第二节民国22年还是募兵制。7.548页,民兵组织,第二、三自然段,只有全县的大背景资料可写得简略些。8.550页,附:学生军训的内容及小学组训练内容有10项。这一章是民兵,学生的军训并不是民兵训练,放在这里不宜,建议删去。小学组训练内容有10项:1……2……不是目,不能这样表述。9.552页,“全镇民兵带头参加坚持24小时巡逻值班,……”是否改为“坚持24小时轮流巡逻值班,……三、表格:1.12-1表格应采用开放式,双栏中间要用双线表示。表应要顶格,页面设置不够规范上、下、左、右空白处应符合印刷要求。以下表格均有类似问题请纠正。表题,宜改为“19501999年坛丘镇(公社、乡)征兵情况表”。2.12-2,表序未顶格。表题宜改为“19582000年坛丘镇(公社、乡)人武部领导任职表”。195810月成立人武部,表内统计时间应为19582000年,1958年前的民兵组织领导可在行文中表述。3.12-3,此表内容应放在人物卷中,放在这一卷不宜,在第725732表内人物我都找到,说明重复了,没必要列表。第十三卷教育 一、篇目:1.第一章旧式教育,坛丘没有社学只有私塾,建议将这一章删去后,将私塾内容在卷下序中作简要介绍。2.第二章“学校教育”改为第一章“幼儿教育”,下设两节:第一节幼儿教育概况,第二节坛丘中心幼儿园。第二章小学教育下设第一节小学教育概况,第二节学制课程,第三节学校简介。第三章中学教育下设三节:第一节中学教育概况,第二节学制课程,第三节坛丘中学。3.第四章成人教育,第一节农村业余教育,第二节坛丘成人教育中心校,第三节党校建设放入党政社团卷。4.建议增加第五章教师队伍和教育经费,下设三节:一、教师待遇,二、教师资质,三、教育经费。二、行文和内容1.553页,“民国2年(1913年),俞湘奏创办坛丘小学,……”据我们调查,民国2年创办的学校称“**区第*国民学校”或“**乡第*国民学校”,校名全称究竟如何?望查实。后面行文中也出现类似情况。1978年,恢复中心小学,乡镇中、小学实行分开管理这一重要内容未提及。下限时的学校规模可作结尾,也未涉及,请补上。2.554页,社学既然坛丘尚未见记载,只写全县概况,建议删去。“家塾”在坛丘是否有记载,若无,也可删去,若有家塾要另设目。最后一句“私塾才自然淘汰”,应该是“1956年,**所私塾都转为民办小学。3.555页,首句“1951年坛丘小学附设幼儿园”学生只有14人,只能称“附设幼儿班”,下文19529月才可称幼儿园。4.557,20008月,并入盛泽镇,幼儿园更名应是20009月,20007月可写出下限时幼儿园规模,不应写“是年,下半年”,否则就超越时限。5.558页,“1979年开始,农村各大队幼儿班由公社妇联管辖”,根据《吴江市教育志》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目记:“1979年,……教育部门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完小附设幼儿园)由教育部门管,……”根据我镇情况,农村幼儿班都附设在小学,由中心校管辖,不知坛丘的情况是否有异,请再核实。“1987年,全乡农村共办起17个幼儿班,入学幼儿527人。”与表内的学校数不一致。“1985年起,……”这一段可放入教师资质节。6.560页“19482月,……是年,坛丘地区共有国民学校11所”能否列表更清楚。7.562页“学生1806名,教师57名。”,后面又有教职工“41人”、学生“1148人”,建议统一将“名”改为“人”,“教师”改为“教职工”。后面还有类似情况我在志稿上已一一注明。8.563页“1969年起,全县小学改为五年制。上半年,……是年下半年,学校增设‘戴帽子初中’。”建议改为:“1969年起,全县小学学制改为五年制。……是年下半年**所小学附设初中班(俗称戴帽子初中)。“19759月,坛丘公社在校学生3824人,学龄儿童3219……”“在校学生”指小学、初中或高中、大学都称在校学生,这里应补入“全公社**所小学,”。9.565页“1986年,小学恢复六年制,……”这一段话可移至学制、课程节。10.567页“1996年,学校接受国家教委两基督导检查。”,“两基”后要加括注。“撤并人福、新安2所村小”,并入哪所学校要注出。后面类似情况请注意。“是年,全镇学校接受苏州市卫生组,……”创建卫生镇工作检查应放入卫生卷。“其中,大学本科毕业18人,中专、中师……”,学历、职称请移入教师队伍中单独写。11.570页“三幢教育大楼”请改为“3幢教学楼”。“1995年,坛丘中心小学确立‘小乒乓运动’为学校的特色项目。……”这一段话请移入体育章的学校体育节。“19971998学年”请改为“1997-1998学年”。12.571页“课桌700副”应该是“课桌椅700副”,单纯课桌称“张”。“自然室添置大量自然器材”,“大量”究竟是多少,可注上“**件”。“图书馆藏书增至3.5万册,学生平均20册,”照这样计算全校学生1700多人,有这样多学生吗?是否有误。13.572574页,学校选介中,除“南塘小学”外,其他三所辅导小学办学历史较短,也并无一定的办学特色,是否有必要一一介绍?请斟酌。14.575页“教学形式采取半耕半读,各班学生轮流劳动。每天上4节课,(上午7:3011:00,下午2:005:45),课间休息15分钟,……”这样的表达方式似乎会让人产生歧义,7个多小时上4节课,每节课超过一个小时,好像不太合常理。建议改为“教学形式采用半耕半读,各班学生轮流劳动、上课。每天上、下午各上4节课,……”。15.577页“1985923日,批准坛丘中学征用亭心1队稻田2……”缺主语,谁批准的,这个单位不能漏掉。16.583页“1952年,将条件好的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其余仍以扫盲为主。教材……等课程。”这里的“民校”与“冬学”看来是并存的,所以原句指代不明,建议改为:“1952年,将条件较好的冬学转为常年民校,冬学仍以扫盲为主,民校教材采用……等课程。”17.584页“1991年,坛丘成立成人教育中心校……”这段放入下一节。第585页,党校的内容应移入党政社团卷中。三、表格:这一卷一共18张表,好像偏多些。1.13-1幼儿教育有10年空白,教师数这一列不一定将教师姓名填入,是否将表13-1与表13-2、表13-3合并,列成“1982~2000年坛丘幼儿教育情况表”,分为9列,年份、市镇〔分为园数(所)、班级(个)、人数(人)〕,农村也同样分4列。将19521981年的办学情况在行文中表述。2.13-4列太多,空白处也多,建议改为“1952年坛丘区部分小学统计表”校数一列可删去,合计行也删去,用双栏列表,学校名称要全称,转页用“续表”两字,表题不需要。19501951年办学情况可在行文中表述。3.13-5表题建议改为“1964年坛丘公社第一批发展耕读小学统计表”,“与邻校挂钩”删去。4.13-6与表13-9可合并。表13-7表题改为“1980年坛丘公社农村小学基本情况表”。将第一行“中心小学”内容改为行文中表述。5.13-10可改为行文中表述,不一定列表。6.13-14体育竞赛获奖放入体育卷。表13-15、表13-17吴江市级奖项建议删去。表13-18移入党政社团卷。第十四卷卫生 一、篇目:1.第一章“卫生机构”建议改为“医疗机构”,第一节“私人诊所民间游医”建议改为“私人诊所”,民间游医从内容上看,也可看作设在家里的诊所,不必分为两个目写。2.第二章第一节“公共卫生”上升为章,下设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粪便管理、学校卫生五节。请补写学校卫生。3.第三章“疾病防治”建议改为“防疫保健”下设血吸虫病防治、传染病防治、丝虫病防治、妇幼保健四节。第四节“妇幼保健”可将第598的内容移入。4.第四章“医疗保健制度”建议放入“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有关章节中,第四章改为“省卫生镇和省卫生村的创建”下设省卫生镇的创建和省卫生村的创建两节。二、行文:1.588页,私人诊所与民间游医合并写,介绍的概况可重新整理,“民间游医”是否改称“民间行医”?一般指在家中设简易诊所,备一些常用的中草药或简单的医疗器械,附近村民有病则可上门求医或请医生出诊治疗。能否找到更详细的资料列成一张表更清楚。第589,“民国期间,坛丘农村的民间游医较多,如……”这句话表述的内容不够完整,是否改为“民国期间,坛丘农村的民间行医的土方郎中较多,家中设简易诊所,备一些常用草药或医疗器械,一般在家候病人上门求医或受邀出诊治疗。如……2.591页,“20008月,坛丘镇撤并至盛泽镇,是年10月,坛丘镇卫生院……并入时,……”建议调整为“20008月,坛丘卫生院设内科、外科、……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是年10月,坛丘镇卫生院更名为盛泽镇坛丘卫生院”。第592,“1968年坛丘镇郎中大队……197012月坛丘镇大队……”这时坛丘尚未建镇,不能称“坛丘镇”只能称“坛丘公社”。第593,“至2000年,坛丘22个村卫生室有3个示范卫生室,15个甲级卫生室,3个合格卫生室,1个未评级。”这里“示范卫生室”应该是“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甲级卫生室”是“吴江市甲级村卫生室”所以这句话是否改为“至2000年,坛丘镇的22个村卫生室,除1个未评级,有3个被评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15个被评为吴江市甲级村卫生室,3个被评为吴江市合格村卫生室。”3.595页,“90年代起,把垃圾用垃圾运载车运往填埋场。”可就在这一段中有“19975月,征用南塘村14.6亩土地建垃圾场。”两者有矛盾,建议将第一句改为“1997年起,镇区的生活垃圾每天用运载车及时送往填埋场。”4.599页,“疫情比较严重的有利农村下脚浜、郎中村的东浜等。”这是指民国时期情况,而利农村、郎中村是1983年后的行政村,放在这里不合适,只要写出当时的自然村名即可。“1961年春季统计,坛丘地区有螺面积22220平方米,……1963年统计,坛丘有螺面积1394平方米,……”只有短短的2年时间,有螺面积竟相差这么大,难道灭螺有这样神速?请再查实。5.601页,这一目写灭螺治病,灭螺的情况写得较多,而且有不少数据,但治病的情况写得较少,只有短短的一段话,缺少数据,有多少人得血吸虫病?何时、何地?通过什么方法治疗?治疗结果怎样?有许多内容可写,请补上。三、表格:1.141,表题缺少时间,请补上“民国时期至1953年”停业时间这一列,有“不详”、有空白,有1983年、2000年,不知中途是否停业过?建议删去这一列为好。2.142,卫生院历任主要负责人列成的表只有4列,提供的内容没有多大价值,建议将表删去后在行文中表述。3.143,主要医疗设备只有件数,缺少价值,建议将表删去后在行文中表述。4.144,原表序有误,请改正,表题建议改为“2000年坛丘镇农村卫生室统计表”,栏目中“赤脚医生”改为“乡村医生”,“示范卫生室”改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甲级卫生室”改为“吴江市甲级村卫生室”,“合格卫生室”改为“吴江市合格村卫生室”。合计行可删去。5.145,原表序有误,请改正,内容太单调,能否找到资料将19571987年的坛丘公社(乡)查螺和灭螺情况列成一张表?6.146,原表序有误,请改正,只有4年的统计数据,能否再收集些资料充实些?列太多,第二、三列可删去后改为行文中表述。第十五卷文化 科技 体育一、篇目:1.第一章文化机构及设施,将机构与设施分为两节不太合理,机构与设施应合起来写,建议下设一、文化站(文化中心),二、图书馆(室),三、电影放映队影剧院,四、广播电视站等4节。2.原第二章内容浓缩后改为“群众文艺活动”节放入第三章。第二章建议改为“农村文化遗迹”下设第一节古桥(将第374380页内容精选后移入);第二节庵院堂庙(将第708~713的内容精选后移入)。3.第三章文学创作建议改为“文学艺术”,下设文学、书画、摄影、群众文艺活动4节。书画在人物卷中有介绍。4.第四章著述报刊广电,著述是否改为著作?广电放入文化机构中写。第一节改为著作选目。第五章内容并入第二章。5.第六章科技改为第五章,第一节科技人员建议改为机构与队伍,第二节科技成果可分为农业科技、工业科技和教育科技三个目,第三节删去后将有关内容融入第一节。6.第七章体育,原第一节建议删去后作为章下序,可适当充实些内容。第一节改为体育设施,第三节学校体育不分中小学校2个目,而分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学校运动会、学生获奖3个目。二、行文:1.611页,原第一节的“民众阅报处”、“俱乐部”2个目的内容精选后放入小序中。2.612页,文化站与文化中心的机构沿革在《文广志》中可找到,请充实些内容。电影队与影剧院可合起来写,第613,“1984年,……下乡放映四百多场,观众106万人次,……”照这样计算,平均每场有2500人次,有这么多观众吗?请核实。“19932月,图书馆藏书已达万册,成了吴江市最早实现的万册乡镇图书馆之一。”查《文广志》,“1993年,吴江市实现乡乡镇镇建成万册图书馆的目标。”最早实现万册图书馆的是八坼、同里、芦墟镇(1988年),1993年,菀坪、坛丘、莘塔等6个乡镇建成万册图书馆,建议改为“1993年,坛丘乡图书馆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工作人员2人,藏书100342册,订阅报刊8份,发借书证100张,建成乡镇万册图书馆”。3.617页,民间歌谣和诗词内容很好,但放在文学创作中不够恰当,是否放在丛录中。4.626页,著作选目主要依据编写《坛丘镇志·人物卷》时调查的信函中作者所提供的资料或编者搜集档案、文集而辑录,著作选目仅选录作者独立著作(含译著)或任主编、副主编的正规出版书目,要有姓名、生卒年月、著作选目、出版时间、出版社等资料。5.631页,文物保护控制单位的级别是否有镇级?且坛丘好像没有文保所,那么是何单位认定的?古石碑是何时、何地发掘的?碑文的内容简介可写在正文中,碑拓可放入丛录中。“坛丘发现保甲制度古石碑”这不是碑名,能否找到原文碑名?6.634页,科技成果中农业科技只有沼气使用一项,内容显得单调,是否再挖掘一些,如良种推广、栽培新技术、水产品养殖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都可以记载。工业科技只写到1993年,以后有没有新的成果?不要漏记。7.636页,学校体育可分几个目来写,如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学校运动会、学生获奖等,否则不易顺时叙事。学生获奖情况为何只有1990~1992年的,在体育局可查出1987~2000年历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的成绩,请补上。获奖名次最多前三名,第四名后不必记入。三、表格:1.151,缺少时间,表题改为“19652000年坛丘广播电视站(文广中心)负责人一览表”,分设机构名称(全称)、姓名、职务、任职年月四列。此外,文化站(文化中心)也可仿照上表制作(文广志上可查找)。2.154,表序错,表内的几项科研成果除第一二项在行文中未提到,下面的几项均在行文中已表述清楚,建议将表删去,第一二项在行文中补上即可。3.1516,表157,表序都错,两表可合并表题改为“1990~2000年坛丘中小学校体育竞赛成绩表(前三名)”分列年份、学校、姓名、项目、名次、成绩、运动会或比赛名称等七列。第十六卷社会一、篇目:1.第一章人民生活建议改为居民生活,第一节农民生活建议改为农村居民,第二节居民生活建议改为镇区居民。2.第三章民间习俗建议改为习俗,第一节礼仪习俗,下设一、生育,二、喜庆,三、婚姻,四、祝寿,五、丧葬,六、其他等6个目。第二节生活习俗,下设8个目,一、饮食,二、腌制,三、茶道,四、衣着,五、发型,六、首饰,七、建房,八、其他。原第六目家庭用品精选后放入第一章,第七目交通工具可放入交通章节,住房可放入第一章。第三节生产习俗,农业习俗是写传统农具农活可放入农业卷。采茧、布种、络丝等是蚕桑农艺和丝绸工艺可放入相应章节中。第四节第二目法定节日,所写内容并无坛丘与众不同的习俗,建议删去。第六节新风陋俗建议分为两节。3.第四章宗教,第一节佛教下设的13个目可移入文化卷。第四节天主教及其他,其他教会建议删去,天主教的内容可充实些。二、行文:1.641页,卷下序,社会卷内容很丰富(全卷76页),小序很难概括全卷内容,况且第二三章下也有小序,故建议将卷下序删去。2.642页,“壇坵乡”“”是“坛”的繁体字,“”是“丘”的异体字,两者表达同一意思,应该使用简化字。第645,农民生活最后几段话没有顺时叙事,可设目,如经济收入、住房建设等。第646,“1965年时,全镇职工一百二十人左右,月工资三十元左右,辅助工二十四元左右,其中供销社年均职工19人,年发工资9238.08元,人均年收入486.21元。”按这样算法,供销社职工平均月收入40多元,是其他职工的1.3倍多ˉ,行文中将供销社职工收入作为全镇职工收入的代表欠妥。居民生活中还缺少下限时的生活状况,请补上。3.649页,方言词汇收集得太多,《吴江市方言志》收集盛泽镇方言不到10页,而《坛丘镇志》收集的方言有22页,是否再整理一下,收集本地有特色的方言。第五目动物,对动物身体某部位的词如鱼刺、鱼鳞、鱼膘等不一定收集。第653,称谓,相对应的称谓可放在一起,如丈人—岳父,丈姆—岳母等。用拼音注方言有难度,造成读音错误,如同肛(dōnggōng)肛的注音是gāng。第658,婚丧习俗中“老爷”、“沉杀”等是否算婚丧习俗?第661,数目,“十三点、二百五”,“七弗搭廿五”,“瞎三话四”等并不表示数目。第667歇后语中对身体有缺陷的人不够尊重,有辱人格的语言要删去,如“驼子着长衫——前长后短”“歪嘴吹喇叭——满脸邪气”等要删去。4.670页,第一节礼仪习俗,婚姻习俗下面的一段文字并未对婚姻习俗作概括,能否像丧葬习俗那样用短短的几句话作概括?或直接用子目写出下文。子目中尚缺提亲、相亲两个环节,请补上。第692,第三目渔民习俗中开荡采菱和散班酒两个子目似乎不像渔民习俗,建议删去。5.699页,第二目法定节日,所写内容全市各镇基本雷同,没有坛丘特色,建议删去。6.701页,第五节庙会,“钟秀庵在郎中村3组,农历八九月份,村东片、北片及南心村东吉港的村民要举办庙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前,不能用现在的行政村、组标地址,可改为“钟秀庵在xx村(现郎中村3组)……”。“xx村”指自然村。第八目坛丘庙会,下面写的是朱天会,能否将目名改为朱天会?第十二目饯杨会,从行文中看好像不在坛丘而在盛泽,建议删去。7.704页,第六节新风陋俗,第一目,婚事新办没有写到下限时情况,五好家庭、文明职工等缺少具体数据,没有材料不一定写,陋俗中也未见坛丘的元素。8.707页,第四章第一节佛教中,“清朝时,每只圩、每座桥前、每条港口均建有庙。”我翻阅《坛丘镇志》自然环境、镇村建设等卷,坛丘共有68只圩,78座桥、63条港,照这样计算,应建立209座庙,怎么只有97座?再说一座桥跨两只圩,一条港两边也是圩,桥又架在港上,这样造成交叉重复记录,建议改为“清代,坛丘地区民间在圩头、桥前、港口建庙、庵,……9.714页,“坛丘基督教是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从美国传入。”此话一是时间不对,《吴江县志》1992版,“光绪二十五年,在盛泽蛇头弄设立境内第一座教堂,以后陆续在震泽、桃源、七都、坛丘等地设教堂。”二是传入途径有误,县志记“光绪三十三年,浸礼会从苏州传入盛泽,……民国24年,使徒信心会从苏州转入平望、盛泽、坛丘和黎里。”请核实后作修改。10.715页,天主教及其他不能放在同一节。天主教的内容能否充实些。被取缔的教会可能不属记述范围,百度中解释中国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五种。三、表格:1.161建议放入农业卷,表162只要统计19621999年坛丘镇农民人均年收入情况,分2列:年份、年人均收入,制作成3栏。再补一张2000年坛丘镇各村经济收入情况表,分8列:村名、人口、水稻面积、粮食总产(吨)、油菜籽总产(吨)、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村办工业产值(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2.163,表格制作成双栏,分3列:年份、年均职工人数、人均年收入。3.164,建议放入文化卷。4.16519872000年坛丘地区基督教牧师、传道员的任职是否为县宗教协会任命?建议将表删去后在行文中表述。

《黎里镇志》执行主编肖耀华根据分工,本人审阅《坛丘镇志》地图、照片、序、概述、大事记、第一卷建置境域、第十七卷人物和第十八卷丛录。《坛丘镇志》内容丰富,语言较流畅。由于修志人员调动频繁,人员配备不足,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下面就分工内容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一、地图1.坛丘地图的主体是坛丘。所以地图要突出坛丘,而且要放大。2.地图缺年份,标题应改为xxxx年坛丘镇行政区划示意图。3.要添图例。4.吴江的地图缺标题,所选的年份不妥。5.严墓区坛丘乡形势略图看不清内容,看来要删去。二、照片1.时间的表达有问题。从领导关怀的第3页开始,照片说明均不妥,以“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王伟来厂指导20120827”这一句为例,有三个问题:一是时间应前移,而且应写成某年某月某日。二是王伟的位置没有标记出来。三是来厂的说法不妥,不知是哪一家厂,而且不能用“来厂”,应该是“到xx厂”。2.入志的门槛问题。如:上海普陀区科技工作协会到坛丘;台湾同胞到坛丘等,是否值得入志。3.归类不当问题。如:北京高级工程师、日本土家考察日本等不属领导。4.重复出现问题。如:国家发改委贺燕丽调研某厂同一日有两幅照片不妥。5.领导考察坛丘照片太多,要精选。6.社会事业、经济建设栏目存在问题:一是艺术节归属不当,而且照片重复、单调。设社会事业栏目欠妥,应归入坛丘新貌栏目;二是拍摄时间的表达不妥,如:坛丘工商所1995年,应改为坛丘工商所(摄于1995年)。三是企业照片只有厂门;四是经济建设栏目中的农副业照片不应分开。7.老街旧踪栏目存在问题:一是栏目名称不当,建议改为老街风采。有的镜头重复较多。南塘小学这照片不该入选。要精选几幅有特色的能反映老街风采的照片入志,照片也要注明拍摄时间。8.坛丘新貌栏目共7页,从第3页到第6页均属风景照和活动照片,也没有说明,而且重复。坛丘新貌应反映的是2000年的坛丘,还是与盛泽合并后的坛丘?最后1页照片是坛丘的吗?9.文体活动栏目太单薄,应将前面艺术节照片移过来。王娟来母校不宜放在文体活动中,因这里记述的是活动。10.荣誉集锦栏目要注意入志门槛问题,最后5幅照片的前3幅看不出获什么奖,后2幅是荣誉吗?三、序1.要注意语气、角度。如“我们代表盛泽镇党委、政府”、“盛泽镇党委和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及第二段最后1句等。也不要说空话、大话,如最后1段中的“我们将带领全镇人民……”。2.序的开头就是对辛勤工作的修志人员表示感谢,欠妥。3.建议用几句话对坛丘地域的形成过程作一简要概括。四、概述概述一1.坛丘镇的经纬度不应该是某一点。2.概述中出现檀邱、檀坛、坛丘三种写法,建议统一为坛丘。可在第二段中表述一下,坛丘又名檀溪、檀邱、檀3.第二段区划沿革交代太细,只要粗线条记述其过程,漏掉了1994年撤乡建镇的内容。4.最后一段不属概述一内容。概述二1.没有反映工业经济的特色和发展过程。2.缺下限年经济建设相关数据。概述三1.第一句话与农业的主题关系不大。2.1983年已有种粮大户,是否搞错了。3.第二段,第一句坛丘盛产吞茧、丝绸。可这一段仅有“养蚕8256张,单产34.58公斤,总产285.5吨”一句话,其余都在记述副业生产。概述四1.记述商业发展,但不见行业概况、分布。2.缺下限年商业运行情况。概述五1.记述市镇建设,建议交代一下地域范围的发展过程,不能只有数据。2.5条新路,4条老街,总长4673米,新桥5座,老桥4座”这样的记述方法欠妥。概述六1.用很多篇幅记述教育发展过程,太细,没有体现概述的“概”字。要避免与教育卷内容过多的重复。2.下限年全镇教育的总体情况没有交代。3.最后一段记述的是科技,但没有具体内容,属泛泛而淡。概述七1.记述文化广播、文物、卫生。第一段看不出是坛丘的内容,第二段第一句“坛丘古建筑经过大跃进,平整土地、‘文化大革命’、所剩无几”说法欠妥。2.记述卫生的内容太细,与教育部分存在同样问题。3.下限年坛丘卫生院有多少医务人员没有交代,下限年有多少乡村医生也没有记述。4.“至2000年,坛丘举办4次农民运动会”,不知是哪一年开始?概述八1.记述交通、邮电。第一段轮船何时开始停靠没有交代。2.记述邮政发展过程太细,但下限年邮政业务没有交代。全镇有多少电话通讯用户也没有交代。3.将集邮协会成立写进概述,实在没有必要。概述九1.记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将人物放在这里欠妥。2.第一段“19591961年……农民生产急剧下降、经常吃不饱、生浮肿病的人较多,饿死的人几乎村村都有。”“……有一批妇女为了活命而盲目外流至浙江,……”等表达不可取。3.第四段把农民家用电器的变化作为一段落表述,欠妥。4.第五段记述保险,太空。五、大事记大事记的记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不可缺少,既要简洁又要交代清楚。本志大事记的记述存在的问题有:1.事件交代不清。民国9年(1920年)10月,壇坵商务分理会属盛泽商会管。(没有交代成立时间)。民国18年(1929年),是月,吴江县调整区划、坛在三区有3个全乡,1个不全乡;全七区有2个镇,3个全乡,2个不全乡;在八区有1人不全乡。(三区、七区、八区究竟是哪些区?)民国29年(1940年)7月,中国共产党来往盛泽、坛间的联落员孙葆纯被捕。(中国共产党派谁来往盛泽、坛?)民国35年(1946年),10月前,地下党员钱福宝等做工作安插进步青年当乡长,10月选举成功。(谁当乡长?)1950年,年初,各乡组建民兵组织。(哪几个乡?)1997年,是年,大熟、坛丘村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哪一级别?)等等。2.记述模糊、不完整、不规范。成化中(1481年)各乡都有社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陈玉漠,计家港人、中进士、殿试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入文苑传。民国13年(1924年)12月,绅士朱元直募资增巡船6艘,连前共10艘,在壇坵、南塘设派出所。民国32年(1943年),81日,设户长,10户为1甲,10甲为1保。194911月,丘查禁毒品,吸毒人自戒或强戒,至1951年底杜绝贩、吸毒现象。198892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北京科技日报推举科技新秀》新东村张明华是10名之一;气象学界认为:他提供了大气动力过程的全新径。199259日,乡捐资助学千人大会召开,干部当场捐款,全乡二万多人捐43万元。196125日,公社党委第二次党代会召开。3月中旬,第四届人代会召开。3.与正文记述不吻合。康熙初年建白龙桥;嘉庆三年重建明月桥;同治六年建泳福桥;同治十一年修建目莲桥。这些桥正文表格中没有看到。民国25年,8月,陆荣光募集资金重建……5孔石板桥。……取名太平桥(太平桥在镇村建设、文物古迹中都出现,但表达均不一样)。4.记述的事件不理解。民国36年,121日、2日,壇坵拿户口本抄写695名户主,作为加入国民党组织申请人。1951年冬季,壇坵区在大熟村建农场,干部有沈云生,于孟达。1969年,下半年,学校改称为“五·七”学校;大队完小附设初中班,贫协主任任校革委会主任。5.说法是否有误。民国203月,坛丘,南塘乡农会分别设指导员。1994年,是年,南塘村丝织厂改制,至此,全镇所有村办企业都完成改制。199732728日,镇第十二届二次人代会召开,会议罢免原镇长陈志荣,选举沈云奎为镇长。这“罢免”两字是否有误?6.入志门槛问题,有好多大事不值记。如这么多桥的建造。又如:民国35年,是年,大谢乡的道应圩改名芦佃圩。1953年,17日,贯彻县统购统销会议精神……。314日,《婚姻法》宣传员培训……。1957811日-13日,乡召开会议,农村进行两条道路教育。1958年,是月,全民大炼钢铁,全乡开展劳动竞赛。等等,实在太多了!但有些大事值得记,却没有记载。如:19682月,坛丘“五七”中学成立。民国18年,设坛丘镇、南塘镇。19571017日,撤区并乡,是月,坛丘乡委员会,坛丘乡人民政府同时成立,下辖21个党支部,23个合作社。1958925日,中共坛丘公社委员会成立等(这些正文中有)。还有,民国37年,坛丘乡消失了,冒出个善骏乡,要作个交代。程惠明离开坛丘出任某职可以作为一条大事,致于由七都党委书记出任吴江县委组织部长就没有必要记载。还有,第一个互助组、第一个初级社、第一个高级社的成立是否有必要作为一条大事反映出来?7.同一事件写法要统一。198954日,乡九届三次人代会召开,补选杨伯荣为镇长。但1990227日-28日,乡“十届一次”人代会召开,选举产生乡长、副乡长。19971114日,十二届三次人代会召开,补选镇代表,选举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补选“镇代表”是否有误?另外,所有大事记中出现的地名建议统一使用现在的地名——坛丘。第一卷建置境域。一、篇目1.建议将第一、二卷作一调整,第一卷改为地理卷,将第二卷自然地理并入第一卷,第一卷地理设第一章建置区划,下设建置、境域,区划三节,第二章自然环境,原来四章改为四节。2.将第一卷第二章集镇、第三章农村合并为第二卷市镇农村卷。市镇农村卷设两章,第一章市镇,下设镇区、街道和南塘港三节,第二章农村,节次不变。建议镇区节、街道节和农村节均设目。镇区节设区域概况、市镇建设、经济贸易,社会事业等目;农村节设概况、区划、经济、社会事业、历任领导和集体荣誉等目。若无法增加内容,按照现有志稿,可设概况、区划、经济、历任领导和集体荣誉等目。概况目可以不设,直接将该村的概况记在节下。二、行文1.70页,原建置境域卷改为建置区划章,原卷首语第一段属境域内容移入调整后的境域节。原第二段及第三段的第一句建置内容,移入建置节。原第三段其余内容移入区划节。2.原沿革节改为建置节,第三、四段大部分不属建置内容,属区划。3.建置节沿革的脉络要清晰一点,现在的写法较乱。4.71页~第89页,用第19页记述区划变化过程,没有必要。建议将表1123456788张表删去,因这些表格中除圩名外,其余在表19中都有了。8张表格占15页,删去后,剩下的4页文字读者看起来反而比较舒服。至于圩名不必在区划出现,完全可以在行政村中记述。而乾隆前、乾隆后的“都”“图”的记述不需要如此详细,以晚清的形式记述一次已经足够了。5.现区划沿革的记述不够清晰,有点看不懂。区划沿革中缺少一个重要概念——坛丘地区(域),所有的变更都应围绕坛丘地区(域)展开。建议以178个自然村为基础,记述其演变过程。可有详有略,重点记好民国18年、1950年、1957年、1963年、1983年几次演变和归属情况,可按乡(高级社、大队)写到村。例:民国18年(1929年)8月,坛丘地域的行政区划归属第三区(盛泽)、第七区(严墓)和第八区(平梅)的有9个乡,2个镇,辖178个自然村。其中归属第三区的有XX乡,辖XXXXXXXXX自然村;XX乡,辖XXXXXXXXX自然村……归属第七区的有XX乡,辖XXXXXXXXX自然村;XX乡,辖XXXXXXXXX自然村,……归属第八区的有XX乡,辖XXXXXXXXX自然村。至于民国23年,民国35年,民国37年的演变只要写到乡。人民公社时期演变写到大队。1983年,则按行政村写自然村。其实这些内容表19中都有。第121,表19很有价值,建议分为两张表(因字太小了),一张为晚清、民国时期坛丘地区行政区划变化情况表,另一张是19502000年坛丘地区行政区划变化情况表。表格前移,放在区划节后面。6.90页,坛丘镇要分为镇区节和街道两节,第一、二、三自然段在记述坛丘形成过程,但夹叙市镇建设,建议设区域概况目,通过几个时间节点,记述镇区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然后,设市镇建设目。从第四段开始基本上在记述商业、工业、教育、交通邮电等内容,可分别设经济贸易、社会事业等目。但要注意一点,工业的记述仅限于镇区范围,不属镇区地域的企业要剔除。7、建议增街道节,第87页上有明月南街,明月北街、清风南街、清风北街4条街;第454页又有西村居委会、东村居委会和粮匠湾居委会的记述,建议用4条街或3个居委会(当然不能称居委会)设目,分别记述四至、路、弄、住宅小区、人口情况,及下限年该街道拥有的商店、企业、事业单位等情况。8.95,农村章下面1页多文字纯属多余,而且大多数内容重复。只要交代2000年有哪些行政村,然后分别记述23个行政村情况。9.23个行政村写法欠妥,建议设目。从现有文稿来看,每一个行政村记述的是:四至、沿革、荣誉、经济、面积、人口及所辖自然村、圩头,最后是历任领导。这种记述步骤欠妥。其中一半内容是在记述沿革。现在这样的记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重沿革,轻建设和发展,二是时序乱。就事论事谈现有志稿,建议作一些调整。以第96亭心村为例,沿革要删去乾隆前都图、民国的保甲、人民公社小营编制及生产小队的组建等内容;荣誉要精选,放在后面;“2000年时,村总面积为2.39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这段话要移至第一段。第97,“至2000年,亭心村历任党支部书记(依次)……”这一句表达不妥,亭心村最早成立的是金星一社高级社,然后是亭心大队,最后才是亭心村。因此要按1956~1958年历任高级社党支部书记、19581983年历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83~2000年,历任村党支部书记三个层次来记述。建议增历任大队长,村主任名单。第十七卷人物。一、篇目1.第一章人物传略不能分历史人物、现代人物。历史人物中不能再分进士、举人贡生隐士等目,按卒年统写。2.第二章人物简介,不能按人员身份归类,既然入志了,要一视同仁。况且,有些也很难划分。当然适当分类还是可以的。本章可分为两节,一是知名人士,二是其他知名人士;或一是知名人士,二是社会贤达。将第一、二节合并为知名人士节;将第三、四节合并为社会贤达,这些人属于“有才德和声望的人”。3.第三章,人物表,应调整为三节:先进模范人物、革命烈士和进士举人。删去第二节县级干部及高级职称人物,因为重复了!人物简介中都有。第四节历史人物的节名不可取。二、行文1.717页,卷首语要交代全卷所有收录人物的范围、对象及入志门槛等内容。2.人物传略记述在坛丘历史上有卓越贡献和业绩或是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名人,要把好入志关,看来有几位人物传略要删去。3.719页,第三段,朝代年号的表达要注意,同一朝代在同一段中第二次出现时的写法要注意,如“潘葆光……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七年……”的“四十七年”前要加“康熙”,公元纪年不用。若民国xx年第二次出现,民国两字不能省,公元纪年不用。类似这种问题,第720也有。4.726页,人物简介尽量不要写成简历,有些经历可以从简甚至删去。如:仲福昌“197012月下放大队务农”;陈土良“吴江新华书店党支部书记兼经理”;陈志明“先后当工人、车间主任”等等。5.727页,李遐明“1998年,回永康一中任正校级调研员,永康市政协委员副主席直至退休”。这句话不理解。6.727页,归类不当问题,钮学新尽管他是省政协委员,但他是研究员,而且所记述的经历都是反映其研究员身份的业绩。因此按职位分类是不科学的。7.730页,吴永高,“处级”,表达不清,处级有正处、副处之分。类似这种问题后面还有。钱毅平的简历,前面写的是“总装备部、后勤部副部长、少将”。但经历中没有反映出来,不知这个人何时升副部长、少将。陈明荣,“处级,文职3级”不理解。“19809月起用6年时间学完中专、大专、本科课程,先后当战士、军械长兼文书。”表达方式欠妥。8.733页,丁学高,“高级工程师,正处级”,但放在“副高以上职称人物”这一节中,看来也不合适。9.737页,钮凤林,“其研究成果被世界各大媒体报道上百次”。这样的表达欠妥。类似这种表述还有:张明华,“他研究的课题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百余篇论文”。等等。10.738页,第三节,市级代表及省级获奖人员,要分解。支亦成属重庆市党代表,不能入坛丘志;胡辜林、钱琴珠、杨炳荣、王春花、陆虎荣,四位苏州市级代表建议放在合并后的知名人士节。也可以专门列一表,归入人物表节。其他4位可归入其他知名人物节。11.741页,钱福宝,19839月退休,应该是离休吧!12.744页,顾金荣是副教授,李正荣、桂泰江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什么不归入“副高以上人物”节呢?13.746页,人物表,两张劳动模范表应合并,标题应为:“至2000年坛丘镇苏州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表”。第746,省部级先进人物表应改为“至2000年坛丘镇省部级先进个人表”。第747,“地级市以上各级代表”表,除钱琴珠、王春花,其余均应删去,第748,“获省部级荣誉及表彰的人物”表。计龙生、王金良应归入前面,其余均应删去。14.749页,第二节,县级干部及高级职称人物。这一节全部删去,基本上与前面内容重复。15.753页,革命烈士,表的标题应改为“至1964年坛丘镇革命烈士表”,表中“籍贯”建议改为“出生地”,“牺牲时单位职称”应改为“牺牲时单位、职务”。16.753页,贡生、监生、诸生不能与举人入同一张表。历代隐士、艺人、居家人物表保留陈尧辛、陆少南、陈捐卿,其余删去,标题改为“坛丘镇社会贤达”。其实可以全部删去。历代举人表“取得时间”的表达方式欠妥,也应是“科分”。标题均缺“坛丘”这个地域。第十八卷丛录。1.丛录不以“卷”的形式出现。2.丛录不设章节,应改为:一、传说故事;二、群英谱;三、桥梁楹联辑录;四、报刊选摘。3.丛录显得单薄,能否增历代文人撰写的诗文。建议增行政区域调整的相关文件。4.“群英谱”记述的格式要调整。由于本人认识水平有限,对坛丘情况了解不多,因此,修改意见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横扇镇志》编辑吕国钤:第一卷自然地理。一、篇目:1.第二章气候灾害第一节节名“气候气象”,改为“四季特征”,即把原来的目升格为节,下面的子目升格为目。章名和节名最好尽量不要相同。增设第二节,节名“气象要素”。把第131页上的第二目“日照”移到第二节作为第一目,下面的目以此类推。因为这一节内容较多,所以分为两节比较合适。原来的第二节改为第三节自然灾害。2.第四章物产第一节动物一、脊髓动物,原来第二目目名“节肢动物”,改为“无脊髓动物”,这样与第一目相对应。第二节植物,下设一、草本植物,二、木本植物,三、菌类植物。植物分类不够科学,如蔬菜类与瓜类,像丝瓜既是蔬菜又是瓜类,很难区分。花草类与药草类,有些花草类中既是花草又是中草药,如花草既在蔬菜类中出现,又在花草类中出现,现在是一种植物可以归入几个类目中,记述时如何归类颇费脑筋。植物分类宜粗不宜细,要请有关专业人士把关。二、行文:1.137页,一、水灾,记述时朝代纪年要简洁、规范,如“晋朝太康四年(283年)”“唐朝贞观三年(629年)”“宋朝庆历八年(1048年)”“元朝大德三年(1299年)”“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清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民国八年(1919年)”,要改成“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唐贞观三年(629年)”“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元大德三年(1299年)”“明永乐三年(1405年)”“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民国8年(1919年)”。2.139页,第9行“3.5万米道路积水”。3.5万米是长度还是平方米?倒数第11行至第7行,有4处长度单位用“公里”,要改为“千米”。下面的河道长度要统一用千米。倒数第4行至第2行“晋朝咸康元年(335年)”“南北朝大宝元年(550年)”“宋朝熙宁六至八年(10731075年)”要改为“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南宋熙宁六至八年(10731075年)”。140页第3行、第8行删去“朝”,第12行删去“民国”。倒数第5行“宋朝太平天国二年(977年)”改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后面的几个目朝代纪年都改在文稿上,这里不再赘述。3.151页,倒数第6行,第一句话缺主语,加上“坛丘”。4.152页,第10行至13行“荡漾有……联圩内荡漾有13个”这3行文字移入第157页第二目荡漾下,作为一段文字,或者干脆删去。因为该目记述的是河流。倒数13行“南北走向前要加主语‘烂溪’”,以下的十七个子目下17条河流名称必须加上。倒数第9行“航道常年水位标高4.0米,枯水位标高2.9米”,改为“航道常年水位期水位标高4.0米,枯水期水位标高2.9米”。5.153页,第1行“[1995]312号文,省交通厅苏交计[1995]96号文”文号要用六角符号“〔〕”。同页,倒数第9行(四)白龙港,子目要另起1行,首行缩进2格书写。6.157页,荡漾共有21个,每个荡漾名称都要作为主语写上。如:第3行第一句“位于坛丘镇西北”改为“北麻漾位于坛丘镇西北”。7.166页,第7行“……佳远人争来‘耀’之,其价高于常米十之一”,其中的“耀”字写错了,应该为“”,(简化字为“籴”),“”为买进的意思,即外地人争先恐后地来买米,他的价格比平常大米高出十分之一。第10行“农村种桑有所减弱”改为“……减少”。倒数第10行“这两幅桥联清楚地记载坛丘地区……”改为“这两幅桥联生动地记载坛丘……”。倒数第8行有错别字,“……缫丝织绸的习规”改为“……缫丝织绸的习惯”。第三卷人口。一、篇目:1.第二章人口结构第一节节名“性别年龄”改为“性别与年龄构成”。第二节节名“文化职业”改为“文化与职业构成”。第三节“民族姓氏”改为“民族与姓氏构成”。第四节节名“婚姻”改为“婚姻状况”。2.第三章人口控制第二节节名“措施及成效”改为“计划生育管理”。二、行文:1.171页,第二节人口变动中,有5处地方出现坛丘的繁体字“檀邱”,我已用笔圈出。2.182页,第二节一、民族“……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回族1人”。“2000年末黎族1人,彝族2人”。少数民族只有3人是否正确?据第173页(一)人口流进中记述“198710月统计,21个贵州姑娘分别在坛丘9个村落户成家,到下限年肯定还有云、贵、川等外地姑娘婚嫁落户坛丘,而这些姑娘中少数民族居多。建议从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查找少数民族构成情况,一直记述到下限年,再列表,做到文表结合。第四卷农业。一、篇目:1.篇目设置合理。第一章第五节节名“联产承包责任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议增设第六节节名“农业规模经营”。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90年代初,农村中逐渐出现各类专业养植户、种粮大户。据第205页,第三自然段志文中记述:“1994年后,农村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即农业承包大户,由农业大户按上级要求安排农副业生产。1997年末全镇有种粮大户54户,承包农田面积4180亩,占责任田总面积的35%。”请增补内容,记述,再列表1994~2000年坛丘镇种粮大户基本情况表,如果有养殖专业户的也可以列表,这样就可以做到文表结合。2.第四章多种经营第一节节名“蚕桑”改为“蚕桑生产”。第二节节名“畜禽”改为“畜禽饲养”。第三节节名“水产”改为“水产养殖”。第四节节名“蔬菜瓜类”改为“蔬菜与瓜类种植”。二、行文:1.197页,第7行“地主雇用一个男劳力年报酬折合大米七石”。长工的年报酬能有大米7石吗?下面,“受雇的男劳力要负担10亩以上的繁重农活”。在手工操作的年代,一个长工要负担10亩以上农田的繁重农活,是不可能的。改为“受雇的男劳力要负责10亩左右农田的管理,农忙季节地主还要雇短工”。这样记述比较符合事实。(三)逼租“……地主动用自卫队,以抗租罪名拘捕关押欠租佃户……”这样记述不妥,时间没有写清楚。改为“晚清至民国26年(1937)前,如逢灾害年景,粮食欠收,佃农无法缴租,地主向官衙控告,官衙以抗租罪名拘捕关押欠租佃户(俗称坐班房),限期缴租放人,逼迫佃农破产抵租。后来,佃农欠租每年常有发生,地主仍借用官方力量逼租,但官府拘捕佃农坐班房已少有发生。2.199页,表4-11951年坛丘地区土地改革没收、征收土地情况统计表”设计有误。地主的土地是没收对象,富农、工商资本农、公地、小土地出租是征收对象。表格中地主、富农、工商资本家等户数占有土地数量是1951年土改时坛丘乡、太平乡、南塘乡、大谢乡、郎中乡、南心乡六个小乡的总数,如果有资料的话,另外科学地设计一张表格按小乡将各项数据分类列清。表格中地主占有土地合计是292650.96亩,第196页第3行中“地主拥有土地28066亩”两个数字不符。3.213页,第2行“矮脚南特”改为“矮脚南特号”。同页(一)水稻下面的3个孙目,志文都要另起一行,首行缩进2格书写。第14行“……直接撒入预先做好的秧田内”改为“种谷破口出现白芽后,直接撒入预先做好的秧田内”。4.214页,第四个子目除草,第6行“秧田移栽成活后1520天进行耥苗除草”改为“秧苗移栽成活后1520天进行耥苗,再隔10多天开始耘苗,一般要耘二次苗。耘苗结束后,开始烤田。烤田结束后,水稻田上水,再拔除田间稗草等杂草。同页第8行“在稻麦分蘖后期,把稻田里的水放干”改为“在禾苗分蘖后期,一般在大暑中期把稻田里的水放干”。同页倒数第8行“直接散布麦种,施上少量化肥及猪羊灰”改为“在水稻收割前一星期左右,直接在稻田中散布麦种,水稻收割后,施上少量化肥及猪羊灰”。5.215页,倒数第7行“70年代,废氨水很吃香”。“吃香”是口头用语,改为“70年代,废氨水需求量大”。6.216页,(三)作物施肥下的2个孙目,志文要另起一行,首行缩进2格书写。7.219页,第三节防病治虫,下面已经设水稻、三麦、油菜病虫害防治三个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主要记述水稻、三麦、油菜主要病害,因此要分类归并到下面的目中,否则会造成重复记述。8.4-14,标题中删去“若干年”。因为表格中19721999年都是连续的。9.232页,倒数第7行“……交通部副部长李居昌一行“来”吴江考察苏南运河吴江段,“来”有第一人称嫌疑,改为“到”。10.233页,倒数第6行“19751985年坛丘乡共修筑圩堤33.4公里。”改为“19751985年坛丘乡(公社)共修筑圩堤33.4千米。”因为1983年体制改革后,人民公社改为乡制。后面的长度单位一律统一用“千米”。11.235页,二、联圩、机房、水闸扩建。建议分开设目,一、联圩建设,要增补内容。三、机房及水闸扩建。12.241页第7行“耥耙的木板下面钉着34排‘>’形铁钉”改为“耥耙的木板下面钉着57排‘7’形铁钉”。13.245页倒数第8行“南塘村第一家购置中型拖拉机1台,35马力”要放到下面的自然段作为第一句话,并要注明年份,因为中型拖拉机要到90年代初开始出现。第五卷工业。一、篇目:1.第五卷工业下设六章,这样划分当然也可以。但按照科学的分类方法,建议下设第一章工业体制、第二章工业门类,原来的第六章外商投资企业,改为第三章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因为该章中既有外商,又有港台商。这样设三章,原来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就降格成为工业门类中的八节,每个节下设两目,一、概况(就是原来节下的内容),二、企业选介。原来的第三章第二节节名“化工业”现在要改为第四节“化学工业”。2.第一章工业体制第一节节名“私营工业”,改为“民(私)营工业”,因为在下限年主要称民营企业,以前则称“私营企业”。原来的第一章工业体制中的第二节有2个选介企业,要放到工业门类章下相应的节中介绍,在工业体制中出现企业选介就属于分类不清的问题。3.建议在第一章体制中增设第五节,节名“镇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因为自90年代中期开始镇村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转制),到2000年基本上转制结束,请增补资料,有必要记述。二、行文:1.250页,倒数第7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搞活经济……”改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改革开放,为搞活经济……”。2.254页,倒数第8行“坛丘乡首家创办集体民办丝织厂”。“集体民办”到底是集体还是民营?3.258页,第3行“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成化与弘治是两个年号,中间用顿号隔开。4.260页,倒数第2行“兼行服装加工涤棉衬衫布系列产品”改为“研发服装加工涤棉衬衫布系列产品”。5.261页,倒数第7行“该厂引进先进设备,引进提花笼头机32台”。改为“该厂引进先进设备,购置提花笼头机32台”。6.264页,“全国108家白厂丝评比获第1名”。改为“在全国108家白厂丝评比中获第1名”。7.265页,表5-10,标题“19912000年江苏华佳集团获证及被授奖情况表”。改为“19912000年江苏华佳集团获奖情况表”。表5-11,标题“19702000年坛丘缫丝厂经济情况统计表”。改为“19702000年江苏华佳集团经济情况统计表”。8.267页,第1行“印染工业随着丝绸织造应运而生”。改为“印染工业随着丝绸织造业的发展应运而生”。9.276页,表5-16,标题“1999年底坛丘镇外商投资企业情况表”。改为“1999年底坛丘镇外商及港台商投资情况表”。10.277页,倒数第3行“21世纪初,该企业产品涉嫌传销而停产”。超越下限年,建议删去。第六卷商业。一、篇目:1.第六卷卷名“商业”改为“商业服务业”。2.第一章商业体制第一节私营商业中的三个目一、私营商业的演变,二、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革开放后私营商业状况这三个目名删去。因为志文中从1936年写起直至1999年底,坛丘各个历史时期私营商业的演变发展均按时间顺序记述得非常清楚,这样与后面的第二、三节志文编排的层次保持一致。第三节节名“供销社”改为“供销社商业”。3.第二章商品流通第二节生产资料购销中的第二目目名“煤、油”改为“燃料”。子目(一)“煤”改为“煤炭”,(二)“油”改为“石油”。第四节节名“农副产品”改为“农副产品购销”。4.第三章章名“餐饮服务业”改为“服务业”,第二节节名“服务业”改为“其他服务业”。因为第一节节名饮食业,是服务业的一种,所以第二节节名为“其他服务业”比较恰当。5.第四章章名“集市贸易”改为“贸易市场”,因为下面记述的五节都是各类市场,所以改为“贸易市场”比较恰当。6.第五章商业管理,第一节工商行政管理,该节既有机构的内容,又有管理的内容,建议设二个目,一、机构,二、管理。机构的内容要增补,要从坛丘在哪年成立工商机构写起,按照机构的记述方法,把机构成立的时间、人员编制、名称、地点、机构的撤并、名称变更等一直写到下限年。二、行文:1.280页,商业卷下序末行“2000年末,全部转制为个体商业”。句子缺主语,应改为“2000年末,商业全部转制为个体商业”。2.281页,第一行“坛丘大谢村陆荣光于1936年成立……”,要加注民国纪年,改为“坛丘大谢村陆荣光于民国25年(1936年)成立……”。因为凡例第五条中已有说明。同页,倒数第8行“……日本侵略军来坛丘清乡扫荡”。改为“……日军到坛丘清乡扫荡”。3.282页,第18行“……后纠正恢复合作商业”应写清楚“××年恢复合作商业”。4.284页,第11996年坛丘医药商店荣获吴江市“巾帼妇女岗”的荣誉。改为1996年坛丘医药商店获吴江市“巾帼妇女岗”称号。同页,倒数第13行“新中国建立前”删去。倒数第5行“……为一方百姓的实惠”,改为“为一方百姓谋实惠”。倒数第4行“直至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时”,改为“直至日军入侵时”。5.286页,第10行“1963年开设新东……等7个下伸店”。下伸店改为“双代店”。下伸店是集体商业在农村开设的商业网店。第12行“成立坛丘食品站”属多余,删去。第13行“吴江县供销合作社更名为吴江县供销合作联社”,倒数第2行“吴江市供销联社首创国内纯销售超一千万元……等荣誉”删去。因为这些内容不属于坛丘的记述范围,地方志不能越界而书。6.287页,第8行“至年底,共转制7个部门,46名职工”。是否改为“至年底共转制7个部门,分流职工46名”。同页表6-3,标题“1987年坛丘供销为农民推销产品总值表”。改为“1987年坛丘供销社销售产品统计表”。7.288页,表6-4,标题“1987年坛丘供销社为农民供应生产、生活资料值表”改为“1987年坛丘供销社生产、生活资料销售值表”。表6-7,标题“19821989年坛丘供销社组织到计划外商品统计表”。改为“19821989年坛丘供销社计划外商品统计表”。8.291页,第14行“19668月,坛丘食品站建立”。而第286页,第12行“1979年,坛丘食品站成立”。究竟是哪年?9.293页,倒数第11行“稻谷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0.2168元提高到0.2622元”,小数点后面有4位小数,建议统一保留2位小数。10.294页,表6-9,标题“19841999年坛丘入库粮食统计表”。改为“19841999年坛丘粮管所入库粮食统计表”。表6-10,标题“19841999年坛丘粮库菜籽入库情况统计表”。改为“19841999年坛丘粮管所油菜籽入库统计表”。11.297页,倒数第14行“195710月,坛丘乡粮管所成立”。第290页,倒数第7行“19564月,坛丘粮管所成立”。到底是哪年?12.298页,第5行“坛丘农村都用猪羊灰、河泥、大粪等天然肥料”,改为“自然肥料”。13.302页,倒数第5行“药店组成合作商店起名为童仁泰门市部”。改为“药店组成合作商店,店名为童仁泰门市部”。14.303页,第7行“1996年坛丘医药商店荣获“巾帼妇女示范岗”等荣誉”。改为“1996年坛丘医药商店获“巾帼示范岗”称号”。15.305页,第13行“1953年成立了吴江水产养殖场坛丘分场,将坛丘水域捕到的名、特、优水产品销往上海等大城市”。动宾句改为主谓句,“1953年吴江水产养殖场坛丘分场成立,渔民将坛丘水域捕到的……销往上海等大城市”。倒数第5行“坛丘地区部分知识人士为振兴农业……”改为“坛丘地区部分有识之士为振兴家业……”。16.306页,第9行“大谢合作社,初露锋芒,起了表率作用”。改为“……起到表率作用”。以上建议,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人员黄晓倩:第七卷交通邮电。一、篇目:1.卷下序建议分开放入章,变为章下序,因为是“交通”“邮电”两部分内容,合在一起很容易违反顺时叙事。2.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目渡口,罗列了14处渡口,建议先总的概括一下有哪几个渡口,然后以渡口名为子目名,详细介绍渡口的情况。3.第一章第二节陆上交通,第一目以及第二目的目下序变为节下序,第二目中的子目升格为目,因为原来的分法是按照时间划分,建议要横分门类,纵写史实。原来的第二目的第二个子目公路桥梁现在升格为第二目,下设置“(一)市(县)级公路桥梁”“(二)镇级公路桥梁”“(三)村级公路桥梁”。4.第二章邮政第一节机构沿革,节名改为“机构”。5.第三章电信,第一节电话设置“一、固定电话”“二、移动电话”。是否有寻呼机这方面的内容?有的话可以与“移动电话”这一目合成一节“无线通信”,移出“电话”这一节。二、行文和内容:1.320页,第一节最后一句“航道特征见下表:”建议删去。2.322页,倒数第二段第二行“1948年至1952年”改为“19481952年”。第333页也有这个问题。3.330页,第三节交通管理,第二段和第三段时间顺序有点混乱,建议按照年份重新整理一下。4.书名号和书名之间的顿号,双引号和双引号之间的顿号删去。例如,第334页,第二段第三行的顿号删去。5.332页,第二章第一节第二段第四行“翌年”改为“1965年”。6.337页,第一段第三行,删去“20世纪”。7.338页,倒数第三段的序号“1、”“2、”等删去,整理一下文字之后,直接写即可。8.表格问题。表格要开放式的,全文的表格都需要修改。表7-1,删去“编号”这一栏。表7-2,“船名”这一栏内容都是“航船”,有一个“快板船”,但是,航船和快板船似乎是船的类型不是船的名称。“始航时间”这一栏中有三个写着“民国时期”,可否查出具体时间了?因为别的几十个都有具体年份。如果可以查出,建议按照“始航时间”排列一下顺序。第324页,表格的转页只需要表头,不需要表的标题再重复,在表格左上角或者右上角写上(续表)。全文的所有表格都作如此处理。表7-3,“编号”一栏删去。表7-4,缺少时间范围,建议写上。表格中桥梁名称用顿号顿开。表7-5,公路桥梁名称用顿号顿开,公路桥梁名称一栏中“官查坝桥(函)坝里桥”当中的“(函)”是什么意思?在表7-6中也有的桥梁有“(函)”这个括注。表7-8,有一行和表头内容重复,要删去。表7-9,标题“1990年~1995年……”改为“19901995年……”,表格如果可以按照年份竖排设计还是按照年份竖排。表7-11,“年度”改为“年份”。第八卷财税金融。一、篇目:1.第三章金融第三节民间借贷,第二目和第三目目名后的括注内容移到正文写。二、行文和内容:1.341页,卷下序按照时间整理。卷下序最后一句“坛丘邮政所办理邮政储蓄业务”的时间从后文看是1986年,可以添加上时间。2.志书不用曾,卷下序第三段第一行的“曾”删去。第353页,最后一段第二行的“曾”也可以删去。3.345页,第二章第一节第一段第六行“翌年”改为“民国35年”。4.347页,最后一段“农业税减免”没有时间范围。5.353页,第四段最后一句,“21世纪初”建议写清楚具体年份,志书的下限年是2000年,有可能要超过下限年。6.353页,第二节第一目第一段最后一行“全乡储蓄年末余额214万”,与表8-6中“213.75万”不是很相符合,建议还是采用表格中的数据。7.353页,第二节第一目第二段,删去“是1985年储蓄总额的84倍”“是1985年的86倍”,不需要作比较。8.356页,第二行的“高达”删去。9.356页,第五目至第七目都缺少时间范围。第八目只写了开始出现的大概时间,没有下限时间,建议补充下限年情况10.357页,最后一段倒数第二行“9年中”,可以写出具体起止年份。11.表格问题。表8-1、表8-2,表头中“年度”改为“年份”和标题相一致,表注用“注”不用“说明”。表8-3,标题缺少时间“19842000年”。表8-4也要把“年度”改为“年份”。表8-5,表头中第一栏删去“\单位”,表示无内容的地方应该是“-”而不是两条短横线。表8-6,表格标题是“……年末农村储蓄……”但是里面有的数据在前文中是全乡全镇的储蓄余额,例如1985年和1999年的数据就是全乡(镇)的,不仅仅是农村的,别的数据推断应该也是全乡(镇)的,建议把标题中“农村”删去。第九卷镇村建设。一、篇目:1.第一章镇区建设,设置“第一节镇区旧貌”“第二节新镇区扩建”“第三节镇区桥梁”“第四节镇区房屋”。原来的第五节水、电,单独为一章,因为这一节中也有农村的内容,放在镇区建设中不合适。2.第二章第二节节名和章名相同,建议把第二节的目升格为节。第二章第二节第四目水利,建议独立为章,设置“第一节镇区排水工程”(需要补充内容)“第二节农村防洪工程”(原来的第四目水利中的大部分内容)。3.第九卷设置第一章“镇区建设”“第二章乡村建设”“第三章供水供电”“第四章水利工程”“第五章市政管理”“第六章环境保护”。4.第四章环境保护第二节第四目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子目名不能和正文连在一起,子目名不能有标点符号,正文要另起一段写。二、行文和内容:1.360页,第六行“光绪二十三年”改为“清光绪二十三年”,都要写上朝代。2.360页,桥联有两处地方有方框,能否写出来?或者找到资料。3.363页,第二目公用房屋中“江苏华佳集团”是否属于公用房屋?4.365页,第三段、第四段第一句,把时间移到前面,“19929月开始筹建西白洋自然水厂”“19973月开始筹建溪东片联办水厂”。5.373页,倒数第二行“村道60厘米”“80100厘米”等厘米还是转换为米,和别的数据单位一致,看上去比较直观。第374页的“厘米”也转换成米。6.删去不必要的“了“,第380页,倒数第二段第四行“造成了”、倒数第四行“经受了”,删去“了”。7.表格问题。表9-1,粮管所这一行“(盛泽)”是代表什么?建议用表注说明一下,建造年份“原公房199312月出售给职工1996年(盛泽)”出现了两个年份,意义指示不清楚。表9-2,单位名称这一栏写的名称都太简单,建议写规范化简称或者全称,现在的都是笼统的名称。表9-3,“铺设时间”这一栏建议变为第一栏。表9-4,“合计”都可以删去。表9-6、表9-7,删去表头中“\类别”。表9-9,标题“若干年份”改为“部分年份”。表9-11,表格在“序号”这一栏删去,把“建造年代”写到前面,分栏要用双竖线,第375页,序号17是一座已毁的桥梁,不能把“已毁”写在“建造年代”里面。第十卷党政社团。一、篇目:1.第一章章名中国共产党坛丘组织改为“中国共产党”。第一节节名“中共地下党组织与活动”改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第三节节名“组织”改为“组织工作”。.第二章章名中国国民党壇坵组织,章名改为“中国国民党”,第二章第一节节名“壇坵区分部组织沿革”改为“壇坵区国民党分部组织”。第三章第二节节名改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节节名改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第四章第二节“乡(公社)政权机构”,节名改为“区、乡、公社、镇政权机构”,建议补充一点“区”的内容,因为提到了一些“壇坵区”的内容。2.第四章政权机构缺少施政纪要或者施政事务的内容,建议添加一节“施政纪要”。3.第四章第四节基层行政机构,建议不设置目,直接按照时间写,因为现在的目名也是用时间来区分的。二、行文和内容:1.卷下序的内容按照时间整理。2.393页,可以把表格中的姓名直接在正文中罗列,写一段“民国348月前入党对的地下党员有,……”第396页表10-4也作如此处理。3.395页,第一段最后一行“翌日”改为“414日”,第三段第三行“翌年”改为“民国37年”。第397页,第一段第一行“翌月”改为“是年6月”。4.419页、419页的“附”的内容建议都写在正文里面。5.449页,第四段“20008月,与盛泽镇合并前,……如下:”下面的内容,建议按照时间顺序整理,把“一、”“二、”等删去,有的没有时间的建议补充时间,例如“一、民政:自区设民政助理员之后一直配备助理1人”建议写一下时间范围。6.第五章参政议政机构,章下序关于人大的内容删去。7.485页,第十目残疾人联合委员会的第一段的内容和残疾人联合会没看出有直接的关系,建议删去。8.表格问题。表10-1,建议用图的形式来表述,放在表格中看不清楚要表达的意思,表10-3也是如此。表10-8,删去合计。表10-10,表格转页,在表格左上角或右上角写“(续表)“,不需要表标题重复,表格中职务一栏里“全面主持工作”需要加括号。表10-12,表格标题“1994年~2000年……”改为“19942000年……”。表10-19,表注的内容太多了,建议移到正文中写,表格标题要去表格内容一致,表格中是“年度“,表格标题也建议用“年度”。表10-26、表10-40、表10-46,标题缺少时间范围。表10-27,表格中36年、35年等建议写全,写为“民国35年”“民国36年”等。表10-43,标题改为“……坛丘乡(镇)……”第十一卷政法劳动。一、篇目:1.第一章民政第一节社会福利,第一目目名五保户改为五保户供养,第三目目名改为残疾人安排。第一章建议增加一节机构,第六节第一目基层换届是基层工作机构的内容,可以放到机构中写。2.第二章治安,设置“第一节治安机构”(第一目机构目名改为“巡检司派出所”,第二目治安群众组织目名改为“治安协助组织”,因为联防队是否属于群众组织有疑问),“第二节治安工作”“第三节道路交通管理”(第507页,原来第二节治安工作第四目日常治安工作中关于交通的内容)“第四节禁毒禁赌扫黄”(原来第二节第五目升格为节)“第五节户籍管理”“第六节消防”。3.第四章劳动,设置“第一节劳动机构”(原来第一节第一目升格为节)“第二节劳动就业”(原来第一节第二目升格为节)“第三节劳动工资”“第四节劳动保险工资福利”(原来第三节,节名作修改)。二、行文和内容:1.488页,第四段第一行“翌年”改为“1984年”。2.489页,第一段第二行“翌年”改为“清雍正五年”。3.497页,第二章治安的章下序建议概括一些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内容。4.497页,第一节第一段第一行“孝宗六年”添加“明”,这一节中的时间朝代都要写上。5.表格问题。表11-5,建议重新按照时间竖排。表11-7,“发破情况”改为“发生破案情况”,不需要写表注。表11-15,单位写在表头里面,建议不要写在表注里面,表11-17、表11-19也是如此。其它具体修改见志书。

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人员吕素菁:第十二卷军事。一、行文和内容:1.志书的记述要按照顺时叙事原则。第535页第三段“19515月,坛丘想开始建立民兵组织”放在第二段第三行“1955年起……”之前。2.错别字。第535页倒数第二行“惯通南北”改为“贯通南北”。3.538页第四段第二行“结集”改为“集结”。4.539页第三节第三段下面的“附:接受坛丘的回忆刘亚明”。附录的内容应该放在志书的末尾,建议放在志书的“丛录”中。第550页第四段下面“附:学生军训”的内容,也要放在志书的“丛录”中。5.543页第一节第五行“止9月”改为“至9月”。6.545页第三节第二行“人伍”改为“入伍”。7.546页表1211952”和“1953”的“退役”人数是总共58人吗?是否可以分开写出每年的具体人数?“1979”和“1980”的“退役”人数是共四人吗?建议每年的退役人数分开来写。8.547页第一节第二段第三行“改称”改为“更名”。9.547页表122第四行“张杏生”和倒数第五行“金春泉”的“任职时间”能否补充到月,保持格式统一。10.549页第三节第一目第三段第二行“1961”后面多一个空格,删去。11.551页第四段开头多空一格,删去。12.552页表123“任职单位”的第三行“第二炮兵部队指挥学院研究室主任”中的“主任”删去,这里只要写出任职单位。第十三卷教育。一、篇目:1.建议在“第二章学校教育”的“第三节中学教学”下设两个目,第574页第三节的第一、二段作为第一目“一、发展情况”,第575页第二段开始作为第二目“二、学校选介”,该目下设“(一)坛丘农业中学”、“(二)坛丘中学”两个子目。2.建议新设一章“教师队伍和教育经费”,作为本卷第四章,下设三节:第一节教师待遇、第二节教师资质、第三节教育经费。二、行文和内容:1.554页第一节第二行“《吴江徐志》”是否是“《吴江县志》”。2.555页最后一行“易名”改为“更名”。3.556页表131的标题“19521993年若干年坛丘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育事业概况表”,“若干年”删去,改为“19521993年坛丘乡(镇)部分年份中心幼儿园教育事业概况表”。4.556页表131第七行“1958”年的“教师数(人)”的“罗寿珍(1人)”的文字要横向来写,保持一致。5.557页表132第一行“幼儿人数”改为“幼儿数(人)”。“班级数”改为“班数”。6.557页最后一行“红幼班”的全称是什么?建议写全称。7.558页第六段“随着中心幼儿园发展的步伐,同步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同步”删去,改为““随着中心幼儿园发展的步伐,朝着一个方向前进”。8.561页表134和第560页的表格是一样的,标题不要写,但栏目名称要写,在表格上方写上“续表”。9.560页表134的“校名”下面的学校名称,建议像第566页表138一样写全称。10.561页最后一段第四行“贯彻与民办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中的“两条腿走路”加上引号。改为“贯彻与民办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11.多余的空格删去。第565页第三行“1983年”前面的空格删去。12.567页的空白删去。13.569页第一个子目的第四行“改称”改为“更名”。保持一致,14.571页表1310“备注”第六行“备注”删去。15.571页表1310“备注”第七行“1961”加下划线是什么意思?16.572页第二子目的第一段第三行“挂名校长陈益如”改为“校长陈益如(挂名)”。17.572页第二子目的第四段“陈益如”改为“陈益如(挂名)”。因为第二段第三行“挂名校长陈益如”。18.573页第二段第三行“改称中南辅导小学”改为“更名为中南辅导小学”。19.573页第四目第一段第三行“—”改为“——”。20.577页表1311是第576页的续表,标题删去,并且在表上方注明“续表”。21.578页第二段“是年建教师宿舍8套,305平方米”改为“是年新建教师宿舍8套,建筑面积305平方米”。22.579页表1314第二、三列的“2个三等奖”“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个三等奖”改为“三等奖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三等奖2个”。与第三、四列的格式保持一致。23.580页表1315的“获奖级别”第七行“初中组独唱一等奖”改为“吴江市初中组独唱一等奖”。24.580页倒数第二段,首行要空两格。25.581页表131619821983”这一行“公办”和“民办”是没有教职工么?一定有,要补充。26.582页表1317的“获奖内容”的文字要对齐,不要有的左对齐,有的居中,要统一,到时和出版社协商,让他们给出专业意见。27.584页第二节第二段的“黎里成教”要写全称。28.583页表1318的“刘剑雄”的“文化水平”没有写,要补充。29.586页表1319,因为是办班名称,要写班级名称,下面的“桑蚕技术”“林果技术”“水产技术”“禽畜技术”“农业技术”“丝织技术”改为“桑蚕技术班”“林果技术班”“水产技术班”“禽畜技术班”“农业技术班”“丝织技术班”。第十四卷卫生。一、篇目:1.建议把“第十五卷文化科技体育”的体育这一章移到第十四卷中,卷名改为“第十四章卫生体育”。2.588页第一章的章名“卫生机构”改为“医疗卫生机构”。3.599页第三章的章名“疾病防治”改为“防疫保健”。4.600页第二目“灭螺治病”改为“查螺灭螺”。二、行文和内容:1.587页第一段第五行“人家”改为“家庭”。2.587页第二段第四行“清管所(卫管所)”,这里的“清管所”“卫管所”是否有全称?3.588页表141的“诊所名称”第一行“陆少南”,是否就叫“陆少南”?还是像下面的名称一样叫“陆少南诊所”?4.589页表141“金尧春诊所”的籍贯“浙江”,建议写出是在浙江的哪个城市?与表格上面两行保持一致。5.590页第二段第一行的“改称”改为“更名”。第二行的“改称”和第四段的“改称”都要改为“更名”。6.594页表145的“成立时间”改为“成立年份”。第一行“1970年”改为“1970”,下面“年”都要删去。7.603页第三目“三、麻风病防治”,字体要加粗。8.603页第三节的节名为“丝虫病防治”,而第二段第二行写的是“血丝虫病”,第四行写的是“血微丝虫病”。究竟是哪一个?9.603页第三节第二段最后一行的字体要统一。10.604页第一节第三段第四行“5%~7%”改为“5%7%”。11.608页第三段首行空二格。12.609页表1410是第608页的续表,标题删去。在表格上方注明“续表”。第十五卷文化 科技 体育。一、篇目:1.本卷的第636页“第七章体育”移到第十四卷中,本卷的卷名相应改为“文化科技”。2.611页的第一章的章名是“文化机构及设施”,而目录中本卷第一章的章名是“文化”,建议统一改为“文化”,保持一致。3.615页第二章章名“民间文艺”改为“群众文艺”。第一节的节名“群众文艺”改为“民间文艺”。4.616页“第二节露天电影”这一节不属于民间文艺的内容,与第612页第五目的内容相似,建议删去。5.建议新设“文艺宣传队”这一节作为本卷第二章第二节,第616页第四目“文艺宣传队”作为这一节的内容。6.626页第四章第一节的节名“著述”改为“著作选目”。7.建议原第七章“体育”这一章,增设一节“体育设施”,介绍坛丘地区的体育器材、学校活动场地及达标等的情况。二、行文与内容:1.612页第四目的第二段第三行“10格”后面多了一个逗号,删去。2.614页第三个子目第一段随后一行“坛丘中心小学图书馆”的字体不用加粗。3.615页第二目的上面一行“萤幕”改为“荧幕”。4.621页“童媳妇(童养媳)”空了一行删去。“坐花会”下面的空格也删去。5.622页第二节中的诗词有的写了作者和朝代,有的写了作者,有的作者和朝代都没有写,建议统一补充作者和朝代,保持统一。6.627页第二目第三段“钮学新在国外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有六十多篇。”是否可以像上文和下文那样列举几篇论文?7.630页第二目第一段第三行“改为”改为“更名”。8.630页表15119969月”改为“1996年”。保持统一。9.630页表151“站名”这一列要写全称。“广播收音站”改为“坛丘广播收音站”。下面都要改过来。10.631页第一节第一段第三行“经乱”下面的下划线删去。11.631页“莲云桥”这一行的书名号删去。12.633页“【12】”下面的空格删去。13.633页“【15】”在哪里?没有标出。14.636页第一节第二段“各单位”指的是哪些单位?是否列一下?15.638页表1516的标题要居中放大。16.638页表1516“陈伟英”的成绩空白是什么意思?如果有的话请补充,没有的话加上“—”。17.639页的表格是第638页表1516的续表,标题删去,在表格上方写上“续表”。18.638页表15161992年”第一行没有写姓名,要补充。19.640页表157的标题要居中加粗。20.640页最后一段“在吴江市2000年田径运动会上”改为“在2000年吴江市田径运动会上”。第十六卷社会。一、篇目:1.642页第一章的章名“人民生活”改为“居民生活”。2.642页第一章第一节的节名“农民生活”改为“农村农民生活”。3.642页第一章第二节的节名“居民生活”改为“镇区居民生活”。4.669页第三章的章名“民间习俗”改为“风俗”。5.682页第二目的目名“喝茶”改为“茶道”。6.696页第十一子目的目名“端午“改为“端午节”。二、行文和内容:1.643页第二段第四行“生活能过去”改为“生活能基本维持”。2.643页表16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保持一致。“86.8”“88.8”“91”“121.3”“209.5”改为“86.80”“88.80”“91.00”“121.30”“209.50”。3.644页的表格是第643页表162的续表,标题删去,在表格上方注明“续表”。4.644页第一段首行空两格。5.647页的表格是第646页表163的续表,标题删去,从第二行写起,并且在表格上方注明续表。6.648页第二章第一段第四行“本志”改为“本章”。7.652页第六目第一行到第五行的格式要重新调整,变成两列。8.653页最后两行的分号删去。第654页第一到第五行、第655页第二行的,第九目的倒数第二、三行,第656页第十一、十二行,第658页第四到第六行、第十四目的倒数第三行,第659页第十六目第五、六行,第659页最后一行,第660页第一到五行,第660页第十七目第七到十二行,第661页第十八目的第四到六行,第662页倒数第一、二行的分号也要删去。9.660页最后一行“要命天真……”另起一行。10.标点符号的缺失。第675页第二目第二个子目第一行“第三天”后缺个逗号,要补上。11.676页第七子目的第三行“Party”改为“派对”。12.677页第三个子目最后一行“至亲要买肉或备一桌菜水”这句话没有标点符号结尾,是否写完?后面是什么内容?建议补充。13.680页第二节第一句话“生活习俗包括衣、食、住、行”可改为“生活习俗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内容。14.686页第八子目的目名“住房”,中间的空格删去,改为“住房”。保持一致。15.688页第三节第一目的第一个子目最后一行“此活”改为“这项工作”。16.691页第六子目的目名为“采茧(回山)选茧缫丝(做丝)”,建议下面的“采茧、选茧、缫丝是茧成丝额各道工序”改为“采茧(回山)、选茧、缫丝(做丝)是茧成丝额各道工序。”第九目子目的目名为“络丝(调经)牵经整经(运经)卷纬(摇圩)织绸”,下面的“络丝、牵经、整经、卷纬、织绸是将丝织成绸的工序”改为“络丝(调经)、牵经、整经(运经)、卷纬(摇圩)、织绸是将丝织成绸的工序”。17.697页最后第十九子目“(十九)、冬至节”,顿号删去,改为“(十九)冬至节”保持一致。18.704页第六节第一目第一个子目最后一行“之后,每年都宣传《婚姻法》,直至今”改为“至今,每年都宣传《婚姻法》”。19.704页第四个子目“乡五讲四美三热爱领导小组”改为“坛丘乡五讲四美三热爱领导小组”。20.710页表164的标题“民国时壇坵尚存的庙、寺、庵”改为“民国时期壇坵尚存的庙、寺、庵、堂”。21.710页表164中“所在地名”改为“地址”。22.711页、712页的表格都是第710页表164的续表,标题删去,并且在表格上方注明“续表”。23.714页第三段第一行“农家死了人”改为“农村有人去世了”。24.715页表165“传道者姓名”第六行“(领会)”是什么意思?25.715页第四节第一目“天主教”内容可以丰富一些,教堂的一些活动可以介绍一下。

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纂科副科长赵玲:.图照:1.严墓区壇坵乡形势略图,这张地图比较模糊,看不清楚。2.有的照片人物标注错误。例如:领导关怀的第一页第三张照片,费孝通的位置文中标注是左一,但是左一并不是费孝通,建议修改为前排右二。3.领导关怀的文字说明统一不讲陪同人员,建议将第2页第一张有关陪同人员删掉。4.照片里的人物位置一定要标注清楚,否则不清楚是哪个人。例如:领导关怀的第二页第二张第三张照片,第三页的四张照片都没有标注人物位置。第三页第四张照片人物是谁都没有写出来,不能只模糊的说“领导”。5.照片里的文字说明是否有错误,例如:领导关怀的第三页第二张第三张照片的文字说明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贺燕丽来厂调研20100903”。6.文字说明中的“来”建议全部修改为“到”。例如:领导关怀的第三页第四页第五页照片的文字说明。再者,照片的文字说明要素一定要齐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文中照片的文字说明大都不太规范。例如:“文体活动”一栏第一页,中间两张照片(小学生做操)是什么时间.什么活动,没有任何说明,下面两张(王娟来母校),王娟要写清楚身份,母校是哪个学校也要写清楚。7.文字说明中的时间要写在前面。例如:领导关怀第一张照片“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来厂指导20100827要修改为“2012827日,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标注人物位置)到厂指导。”8.吃饭喝酒的照片不宜选取,需慎用。例如:领导关怀的第四页第一张照片,“江苏省省长梁保华来厂指导20150912”。9.“社会事业”一栏里出现有关艺术节的照片,同一次活动选择一张就可以,而且将艺术节的照片放在社会事业里是否合适?是否放入“文体活动”栏里更合适。10.“经济建设”一栏里出现有关“水八仙”的照片,是否合适?.凡例:1.第一条建议修改为“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实事求是记述坛丘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2.第四条建议修改为“本志采用述.......录等体裁设卷....子目.孙目六个层次,本志共设17卷章节,采用语体文编写。因为正文中有出现孙目这个层次,例如:第213216页。3.第八条建议修改为“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4.第九条建议修改为“本志频繁使用的名称,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其后用简称。地名.机构.和官职等,均沿用当时称谓;凡未用全称的“省”“市(县)”“镇”,均指江苏省.吴江市(县).坛丘镇。.大事记:1.有关地下党活动的史实是否有必要如此详尽的列入大事记?例如:第37.38.39页许多条目。建议将其史实放入正文中介绍,没有必要如此详尽的列入大事记。2.缺少要素。例如:第62页“1992922日,省侨办副主任,到坛丘检查指导工作”,这一条缺少人物,要写出人名。3.职务.职称类要放在人名前。例如:第58页“19869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到坛丘考察”,这里的“教授”要放入人名前。第591988612日这一条有同样问题。4.有的事件是否是同一件事,为何写在同一条里。例如:第41页“19501月,废除保甲制。清查登记反动党.....特组织人员。”废除保甲制与后面内容有何关联,为何写在同一条中。5.有些事是否算大事,能否写入大事记。例如:第67页“1999年,122日晚上,打惊雷”,还有第64页最后一行“是月,陆新荣.盛红明带2个慰问组走访慰问七十多户现役军人特困户,军烈属.伤残军人。6.大事记的信息要具体准确,不要含糊其词。例如:第44页“195612月,上级批准将壇坵乡改名为坛丘乡。”这里不能含糊写“上级”,要写清楚哪里。7.有些句子是病句。例如:第59页“198892日,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何泽君及苏州市宗教事务处等,到坛丘基督教活动点调研考察”,这里主语既有人又有物,是病句。8.注意文中的错别字。例如:第53页“19793月,基本结束对地....右摘帽,对其子女重新写成份为社员。”这里的“份”修改为“分”。9.更多细节修改见志书。.编纂始末:就是编后记,一般由志书主编来撰写,可以用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名义来写。一般可以包含下面这些内容:一是概述志书编纂的经过;二是概述志书编纂的分工安排;三是总结志书编纂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或志书做了哪些创新设计;四是对下一次修志提出一些思考和想法;五是感谢编纂过程中得到指导与帮助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等。.篇目内容与行文。第一卷建置境域。篇目内容:1.建置境域卷里包含了集镇.农村的内容,这样设置有局限性,农村只能讲区划的内容,不能讲经济.社会事业.历任领导.荣誉等内容,建议将市镇农村拿出来单独成卷,不要与建置区划写在一起。2.第一卷名“建置境域”建议修改为“地理”,下设三章,第一章建置区划(第一节建置.第二节境域.第三节区划)第二章自然概况(就是第二卷自然地理前三章的内容)第三章物产(就是第二卷自然地理第四章物产的内容)。第二卷自然地理。篇目内容:1.第二卷自然地理的内容归并到第一卷地理,此卷为“市镇农村”卷,下设两章,第一章市镇(第一节镇区第二节社区)第二章农村(第一节撤销村第二节行政村)。2.第一章第一节镇区,节下建议设目:一、区域概况二、市镇建设三、经济贸易四、社会事业等,否则原本内容时间比较混乱。3.第二章农村,坛丘是否有撤销村,如果有,可以单独列出成为一节,如果没有,按照行政村村名为节名,一节一个村。村下建议设目:一、区划二、经济三、社会事业四、历任领导和荣誉等。第三卷人口篇目内容1.卷名“人口”建议修改为“人口与计划生育”。2.第三章人口控制第二节名“措施及成效”,建议修改为“计划生育管理”。第四卷农业。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议修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里要写全称。2.第一章是否能够补充产业结构调整与规模化经营的相关内容。第五卷工业。篇目内容:1.关于章名。第二章章名“纺织缫丝业”建议修改为“纺织业缫丝业”。第三章章名“印染业化工业”第四章章名“机械业纺织器材业”第五章章名“建材业建筑业”,这三章在目录中的章名中间都应该留空格,修改为“印染业化工业”“机械业纺织器材业”“建材业建筑业”。第六章章名“外商投资企业”建议修改为“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2.第一章工业体制第二节县属企业,节下分目:一.企业概况二.企业选介(一)吴江冰箱配件厂(二)国营吴江齿轮厂。3.第六章第一节(第276.277页)中的表5-16,单位是“美元”还应该是“万美元”,看总投资.注册资金的数字,应该是“万美元”。4.注意文中的错别字。例如:第258页第一行的“朝庭”要修改为“朝廷”。第六卷商业。篇目内容:1.卷名“商业”建议修改为“商业服务业”,因为有服务业的内容。2.第一章第三节名“供销社”建议修改为“供销社商业”与其它三节节名相统一。3.第一章第一节“私营商业”节下无需再设一.私营商业的演变二.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革开放后私营商业状况这三个目,按照时间顺序书写就可以。4.第三章餐饮服务业下设饮食业.服务业,这种设置不科学,服务业要比餐饮服务业的外延还要大。建议章名修改为“服务业”,下设两节:第一节餐饮旅馆业(一.餐饮业二.旅馆业)第二节生活服务业【一.理发二.照相三.修理四洗浴(是否有内容,如果有可以增加此目)】。5.第四章集市贸易,建议此章修章名修改为“贸易市场”,下设三节,第一节农贸市场,第二节专业市场(一.轻纺市场二.苗猪市场三.废铁市场四.小商品市场)第三节超级市场(如果有内容可以增添此节)。第七卷交通邮电。篇目内容:1.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目“渡口”,下面的14处渡口分子目来写。2.第一章第二节“陆上交通”,下设一.新中国建立前陆上交通二.新中国建立后陆上交通,这种以时间标准来划分层次不符合志书行文规范,建议前面两段内容作为节下序,下面的子目变目,孙目变子目,一.公路(一)市(县)级公路(二)镇内公路(乡村公路)二.公路桥梁(一)市(县)级公路桥梁(二)镇级公路桥梁三.公路运输(一)客运(二)货运四.装卸搬运。3.第三章第一节电话第二目目标识有误,一.固定电话二.移动电话,原本“三”要修改为“二”。第八卷财税金融。篇目内容:1.第三章名“金融”建议修改为“金融保险”。2.第三章第四节保险,建议下面分目:一、保险机构二、保险业务。第九卷镇村建设。篇目内容:1.镇村建设按照镇区建设与乡村建议分了章,如果这样分章,最好节的设置也能够整齐划一,下设旧貌.道路.桥梁.房屋四节内容。要么设道路.桥梁章,下面再设镇区道路.农村道路.镇区桥梁.农村桥梁。房屋建设建议单独设章,下设:公共建筑.居民住房.农房建造。2.第二章第二节第四目水利(第380页),想问一下水利内容为何写在乡村建设里面,应该归在农业卷的农田水利章更合适一些。3.第一章镇区建设第五节有水.电的相关内容,第二章乡村建议没有相关内容,内容不平衡,建议设“公用设施”一章,下设: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内容。镇区.农村的公用设施都要写到。4.第三章第三节建筑管理(第385页)这一节按照时间标准来划分目,一.新中国建立前建筑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建筑业,这种划分不符合志书横分门类的规范,建议不要设目,按照时间顺序书写。第三目坛丘建筑公司,此目放在建筑管理节里也不合适,放在第五卷工业第五章建材业建筑业第三节企业选介里比较合适。第十卷党政社团。篇目内容:1.第一章章名“中国共产党坛丘组织”建议修改为“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下设四节,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第二节区.乡(公社)镇党组织,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第四节党的建设(将原来的第三...六节变成目都合并到此节)。2.第二章章名“中国国民党坛丘组织”建议修改为“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下设两节,第一节组织机构(原节名“坛丘区分部组织沿革”修改为“组织机构”)第二节组织活动(原节名“民国14年坛丘国民党员的一些活动”修改为“组织活动”。)3.第四章第三节政府职能机构,20008月以后政府职能机构简要概述一下,无需再分三十二个目详述。第四节基层行政机构也无需再分目,(一.历代基层组织二.现代基层组织)按照时间顺序写清楚就可以。4.第六章农商总公司,下设两节,第一节机构(将原本第二节职能机构内容合并在一节里讲)第二节工作。第十一卷政法劳动。篇目内容:1.此卷建议将政法的内容移到第十二卷军事卷,因为军事卷的内容比较少,二者合并起来,第十一卷卷名定为“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的内容一定要在卷名中体现出来,而且要加“社会保障”的内容。2.第一章民政第二节名“社会救济”建议修改为“救济扶贫”。3.第二章“劳动和社会保障”下设:第一节管理机构(原第一节劳动管理第一目劳动机构的内容),第二节劳动就业(原第一节劳动管理第二目劳动就业的内容),第三节工资福利(原第二节劳动工资与第三节第二目福利的内容),第四节精简下放上山下乡,第五节社会保障(建议增加此节),五节内容。4.第二章第五节社会保障,下设四目:一.职工养老保险二.农村养老保险三.公费医疗和职工医疗保险四.农村合作医疗(将第十四卷第四章医疗保健制度的内容与此卷第三节第一目保险的内容,合并在此节讲清楚,后面的卫生卷不用再讲医疗保险)。第十二卷军事。篇目内容:1.建议将政法移入此卷,此卷定名为“政法军事”。2.“政法军事”卷下设三章,第一章治安.第二章司法.第三章军事(军事卷原本的四章降格为节)3.原军事卷的前三章驻军.兵事.兵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划分节的,这不符合志书横分门类的原则,写的时候要么不分目,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清楚,要么重新拟名词词组为目名来写。第十三卷教育。篇目内容:1.卷下小序还可以再精简一下。2.第二章第一节幼儿教育,两个目的设置不平衡,第一目是“中心幼儿园“,第二目是“农村幼儿教育”,是否镇区的幼儿园只有“中心幼儿园”这一家,如果是,建议第一目设“镇区幼儿教育”,目下序里面说明一下只有这一家幼儿园,两个目的设置保持划分标准一致。第十四卷卫生。篇目内容:1.此卷建议设为“卫生体育”卷,将第十五卷体育的内容,移到此卷。2.第二章“卫生保健”,建议此章设为“公共卫生”章,下设四节,第一节食品卫生(原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节饮水卫生(原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节环境卫生(原第二章第一节第一目).第四节粪便管理与垃圾管理(原第二章第一节第二.三目)。公共卫生不能与“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并列,食品卫生与饮水卫生都属于公共卫生。3.第三章“疾病防治”,建议此章设为“防疫保健”下设四节,第一节血吸虫病防治.第二节传染病防治.第三节丝虫病防治.第四节妇幼保健(将原第二章第四节妇幼保健的内容移到此章)4.第四章医疗保健制度,这一章内容移到第十一卷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第二章第五节社会保障里。第十五卷文化 科技 体育。篇目内容:1.此卷建议定卷名为“文化科技”,体育章移入第十四卷“卫生体育”。2.第一章目录中的章名“文化”,文中的章名为“文化机构和设施”,二者不一致,目录中的要修改为“文化机构和设施”。3.此卷的卷下小序有三块内容,文化.科技和体育,体育内容已移入第十四卷,相关的序内容也移到的相关的章下小序里,文化与科技的卷下小序内容也建议移到相关章的章下小序里。4.第五章第二节乡(镇)级文物控制单位,有5个文物控制单位,建议分5个目来写。第三节名“古石碑”与节下第二目名“古石碑”重复,建议重新命名。第十六卷社会。篇目内容:1.卷下小序内容包括生活.方言.习俗.宗教四个方面,建议将卷下小序内容移到相应的章下小序中。2.第一章名“人民生活”建议修改为“居民生活”,第一节名“农民生活”建议修改为“农村居民生活”,第二节名“居民生活”建议修改为“镇区居民生活”。3.第四章宗教第四节天主教及其他,其他里讲到的一些反动道会和邪教,都没有必要记载,这些都不是宗教。第十七卷人物。1.第一章人物传略,下设历史人物与现代人物,第三章人物表也下设了历史人物,二者重复。建议人物传略下无需再设历史人物与现代人物,以人名黑体为标,传略以卒年为序书写。2.第三章人物表第三节革命烈士,下节直接就是表格,建议简单写段文字概括一下,文表结合起来。3.第四章第四节名“历史人物”能否修改为“进士举人及其他人物”丛录1.丛录无需设卷章,直接设目就可以。2.建议丛录里还可以增加文件选录部分,挑选坛丘镇重要的文件入丛录。

(会议纪要由吕素菁整理)

报:区委副书记孙悦良、区政府副区长吴琦,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省地方志办公室,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送:全区各修志单位,区档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存档。

                                                   

编辑:顾晓红        审核:沈卫新        签发:沈卫新

                                                    

吴江区档案局、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制         印数:8

                                                   

电话:63016912          电子信箱:dajgxh2011@163.com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