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25 3:34:49
作者:
庾康 李仲勋 高坡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13062
“文有南社,武有黄埔”。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诞生于1909年的“南社”与黄埔军校交相辉映。2009年,“百年南社”纪念活动在南社发源地吴江掀起热潮。吴江先后寻访到近20位南社社员后裔,组织了“百年南社”两岸三地展览赴香港、台湾展出。日前,记者采访原柳亚子纪念馆馆长、《吴江与南社》一书编撰者李海珉先生,重温南社壮怀激烈的革命情怀。
1909年11月13日,虎丘张国维祠,南社举行了第一次雅集,陈去病、柳亚子、朱锡梁、庞树柏、朱少屏等17人出席。会议宣告南社成立,选举陈去病为文选编辑员,高旭为诗选编辑员,柳亚子为书记员。
3位发起人中,陈去病35岁、柳亚子22岁,都是吴江人,而柳亚子是南社的主帅和实际领导者,当时即有“没有柳亚子就没有南社”的说法。南社社员人数中,吴江达139人。
说起柳亚子,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他和共产党革命家披肝沥胆的交往,以及他与毛主席之间的诗文唱和。1906年春,年方弱冠的柳亚子赴上海进理化速成班学习实用化学,打算制造炸弹进行暗杀。随着历史发展、阅历增长,柳亚子终于脱尽了“游侠”精神。他把诗歌作为宣传的利器,唤起民众的觉悟,鼓吹民主革命。当年,柳亚子加入同盟会,又在吴淞口的海轮上秘密谒见了孙中山先生,从此柳亚子决心着手酝酿成立一个文学社团,与同盟会互为犄角,一文一武共襄国民革命成功。
从南社的前身1907年“神交社”开始,到1935年南社纪念会结束,南社共存在28年。柳亚子领导南社,不断前进不断战斗。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南社有不少社友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成为落伍者。1923年,柳亚子又创建了新南社,并在《新南社成立布告》中说:“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而归结到社会主义的实行。”
南社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女社员群体,吴江女性参加南社的大约10余人。最先加入南社的是柳亚子夫人郑瑛,其后是陈去病女儿陈绵祥。李海珉认为,南社能够聚集起一群女性解放的先驱者,足见南社的先进性和革命性,意义非同寻常。
南社成立时,即企图领导文坛,开一代风气。高旭在《南社启》中明确宣称:“欲一洗前代结社之弊,作海内文学之导师。”他们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普遍要求通过文学阐扬“国魂”,激发群众的“爱种保国”之念,反对清朝政府的专制统治。
当清王朝已成为历史,袁世凯妄图通过南北议和出来当道,南社社员的认识开始产生分歧,不少人赞成南北议和。当时,只有陈去病和柳亚子等少数清醒者,坚持革命立场,反对妥协投降,反对袁世凯。
1911年12月,陈去病在苏州《大汉报》上发表议论,反对议和,主张除恶务尽。“二次革命”爆发,陈去病毅然投入讨袁革命。他奔赴南京,出任讨袁总司令黄兴的秘书,讨袁文告多半出自他手。
柳亚子反对议和的态度也异常鲜明。1912年,柳亚子应邀到南京临时大总统府担任骈文秘书,他对那里弥漫的主和气氛非常反感,仅仅3天时间,就托病辞职。随后,柳亚子在上海《天铎报》上发表文章,力主北伐,与主和派展开激烈的论战。
吴江南社成员中,还有一批人真刀真枪参加了讨袁战斗,叶楚伧、蔡冶民和费公直是其中典型代表。
在此过程中,南社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陈其美、黄兴、宋教仁、李叔同、苏曼殊等积极参与南社的文人雅集,“欲凭文字播风潮”,以文会友传播革命思想。随着于右任、戴季陶、邵力子、陈布雷、鲁迅、茅盾、廖仲恺、何香凝等参加南社活动,使得南社文化加深了政治色彩。南社社员前后总数达1180人,连同各分社和社友人数超过3000人,可以说,当时南社囊括了大半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英。柳亚子当时曾开玩笑说:“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南社之天下”。
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广东、香港等地方和一些高等院校,先后成立了不少南社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们将与南社有关的一切历史和文化都列入了研究范围,称为“南社学”,简称“南学”。
南社作家在艺术上的贡献是使文学走出了象牙之塔,与现实相结合,反映国计民生、社会风情和政治斗争。南社留给后人的,绝不仅仅是诗词文章,南社成员那种文化自觉,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的精神成为激励后人报国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南社后裔,星散世界各地。荣获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籍华裔科学家、“光纤之父”高锟是南社社员高吹万之孙、南社社员高君湘之子。
李海珉说,南社人在积弱积贫的中国晚清,发出最强烈的革命吼声,成为那个时代的杰出先行者。他们的部分理想,在今天已经实现,他们的未竟梦想,需要后来者去继续实践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