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20 21:36:00
作者:
仇怀耕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5616
今年是革命先辈南下解放吴江60周年纪念。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真正参加解放吴江的人员至今仍没有准确的说法。为搞清这一重要历史事实的原貌,笔者根据吴江市领导的意见,先后通过查阅档案资料、走访老同志等方式,对此事进行考证。现就所掌握的情况谈点粗浅认识。
吴江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中所涉及的有关南下参加解放吴江的干部名册主要有以下几份:
1.吴江县委组织部全宗长期2号案卷第29~36页中记载:1949年1月山东省牟平县委组织部提供的《牟平县调往新区(吴江)县区干部登记表》,其名单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
于文珂 于永生 于庆华 于克勤 于海镇 王佐 王永志 王成芳 王延善 王克礼 王顺喜 王桂珍 王逢贤 王焕章 王淑敏 孔宪江 孔宪章 由本基 丛树华 刘涛 刘云彩 刘玉芳 刘永芬 刘永佐 刘传瑶 刘忠庆 孙明 孙敏 孙功雨 孙尚志 孙建昶 孙培勋 孙群山 李丕福 李宗文 李保成 杨明 杨文堂 杨春雨 杨振义 杨绪芝 杨德清 宋协秀 张健 张玉星 张吉田 张学温 林一波 林抚冬 林英杰 周丕新 庞岱云 柳淑玲 姜曰性 姜明山 姜惠敏 姜锡林 夏德勤 徐德阳 高翠雁 黄兆元 矫京勋 傅厚恩 潘善之 薛洪宝
2.吴江县委组织部全宗长期3号案卷第1~37页中记载:1949年2月15日山东省文登县委组织部提供的《文登县南下干部登记表》,其名单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
刁培连 于万杰 于玉昆 于寿康 于时贵 于学敏 于宝珍 于辉华 于增堂 于德荣 王涌 王友山 王升奎 王书健 王玉昆 王世清 王传恩 王连生 王希明 王德周 孔庆芝 邓汝林 石志远 丛海滋 冯刚 毕可凤 毕可礼 毕可源 毕自安 毕晓云 毕清娥 曲华岳 曲健民 乔文华 刘双德 刘思常 刘毓礼 汤元湖 许天民 孙仲 孙天华 孙天秩 孙永恩 孙圣显 孙树茂 孙瑞明 牟智韦 李士智 李得伟 杨涛 杨原珊 连元庆 肖永文 肖永俊 吴清芳 邹本仁 宋存理 宋绪云 宋德斌 初增元 张中礼 张书佃 张玉堂 张礼祥 张序贤 张培森 邵炳华 林华 林垣森 林钧忠 林钧珍 林基连 周耀南 房庆德 荣祝仁 侯文章 侯书堂 侯儒义 侯儒岭 姜忠轩 秦立伦 原俊臣 徐传凤 徐锡昆 高洪玉 高喜文 常乃琛 崔同华 梁峨山 梁镜明 鲁希萍 慈为堂 戴贵义
3.吴江县委组织部全宗长期3号卷第37~49页记载:1949年4月17日《吴江县机关干部登记表》,其名单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
刁培连 于岷 于万杰 于义水 于文珂 于玉昆 于庆华 于寿康 于克勤 于时贵 于学敏 于宝珍 于海镇 于培贞 于辉华 于德荣 王佐 王涌 王升奎 王书健 王玉昆 王世清 王永志 王有山 王成芳 王传恩 王延善 王克礼 王顺喜 王桂珍 王逢贤 王焕章 王淑敏 王德周 王镜溪 尹书清 尹鸿生 孔宪明 孔宪章 邓汝林 左宏騑 石志远 由本基 丛文珠 丛树华 丛海滋 冯刚 成秉珍 毕玉明 毕可风 毕可礼 毕可源 毕自安 毕晓云 曲广州 曲华岳 曲健民 曲瑾滋 吕爱民 乔文华 刘涛 刘大琦 刘广明 刘云彩 刘双德 刘玉芳 刘田昌 刘永芬 刘永佐 刘传瑶 刘忠庆 刘思常 刘崇翰 刘毓礼 羊子昂 汤元湖 许天民 孙仲 孙明 孙敏 孙天华 孙天秩 孙元廷 孙文生 孙功雨 孙圣显 孙尚志 孙昌福 孙建昶 孙树茂 孙瑞明 孙群山 牟智章 花兀耀 李前 李士智 李丕福 李同锦 李进卿 李宗文 李保成 李培兰 李得伟 李德喜 杨华 杨明 杨涛 杨文堂 杨春雨 杨振义 杨振东 杨原珊 杨绪芝 杨德清 连元庆 肖斌 肖永文 肖永俊 吴华 吴清芳 谷明 宋仁太 宋协秀 宋协祥 宋存理 宋绪云 宋德斌 初增元 张健 张强 张中礼 张书佃 张玉星 张玉堂 张礼祥 张吉田 张成辉 张序贤 张学温 张泉仁 张培勋 张敏芝 张锦辛 陆永厚 陈全贵 陈福鸿 邵炳华 邵素玉 范国祺 林华 林一波 林凤田 林抚冬 林英杰 林垣森 林钧忠 林钧珍 林基连 金永康 周丕新 庞岱云 单怀根 房庆德 赵贺年 荣祝仁 柳淑玲 钟启荣 侯文章 侯玉庭 侯尧礼 侯儒义 侯儒岭 姜曰性 姜玉兰 姜正卿 姜明山 姜惠敏 姜锡林 宫立昌 袁焕 袁约三 夏德勤 原俊臣 徐传凤 徐锡昆 徐德阳 高洪玉 高喜文 高翠雁 郭申华 唐延顺 陶士杰 黄兆元 黄国才 黄学智 黄席勇 常乃琛 崔亚中 崔同华 矫京勋 梁峨山 梁镜明 葛永顺 傅厚恩 鲁琦 鲁希萍 慈为堂 管蔚 谭信忠 潘善之 薛洪宝 戴桂义
4.苏州市档案馆藏苏州地委组织部长期2号案卷第14页记载的1949年4月14日《吴江县机关干部登记表》中人员情况与吴江县委组织部1949年4月17日的干部登记表中的内容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
现就苏州市和吴江市两个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挑选的具有参考价值的4份干部登记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从时间因素上看。牟平、文登两县县委组织部提供的两份干部登记表记载的时间分别是1月和2月,还有两份干部登记表记载的时间是4月14日和4月17日。为了使考证工作能在时间要素上有所突破,笔者首先走访了当年亲身参加接管吴江的老领导、老同志,请他们回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然后再将上述4份干部登记表交请他们回忆认定。最终他们认为牟平、文登两县组织部两份干部登记表记载的时间比南下人员正式参加培训或参加接管的时间早两个多月。在当时,参加南下解放战争意味着要经历生死考验。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人员组成难免会发生一些变化。事实上,有不少真正参加过接管吴江的南下人员在牟平、文登两县提供的干部登记表中均没有记录,所以这两份干部登记表只不过是两县提供的一个准备名单。其次,通过考察4月17日的干部登记表,4月10日~20日南下接管人员曾在苏北白蒲镇集中培训。从这一时间推测,现在吴江的老同志通过回忆一致认定,4月17日的干部登记表中的人员正是上级组织在苏北白蒲镇确定的南下接管吴江县的人员。第三,4月14日和4月17日两份干部登记表构成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仅在时间上存在差别。经仔细分析,这两份表实际上是1份,只不过一份上报备案,一份存档。
2.从人员构成情况看。据了解,当时上级有明文规定,接管吴江县的人员应由山东、江苏(苏北)和当地(吴江)的干部三部分组成。从这一规定分析,第一,牟平、文登两县提供的干部登记表中人员名单是不符合上级规定的人员构成条件的。这两份登记表中人员名单与当年实际参加接管吴江人员的名单差距很大。如牟平县李前(当年接管时任县委副书记)、刘广明、李同锦、姜玉兰、宋仁太、尹书清、李丕兰等人,……又如文登县林基连、刘崇翰、于岷、刘大奇、侯尧礼、郭申华、黄席勇、宋协祥等人,都是当年实际参加接管吴江县的县区级领导人员,但至今仍没有记录在案。第二,4月17日干部登记表中的人员名单是符合上级规定人员构成条件的。这份登记表涉及山东、江苏两省12个县的212人。不仅地域广,而且记录人员多。不仅将牟平、文登两县未提及的人员记录在内,同时还将过去山东的荣成、海阳、牙前、乳山、蓬莱和江苏的南通、建湖、阜宁、涟水、吴江等12个县无法查考的50余名人员如实地记录了下来。4月17日的干部登记表中的人员与实际参加接管吴江的人员基本上是相符合的,他们中除少数因工作调离吴江或因身体原因去世外,绝大多数至今仍居住在吴江。
3.从领导班子结构看。第一,从牟平、文登提供的两份干部登记表看,接管时或接管后每个人具体担任何种职务不明确,而且领导班子人员的记录是残缺的,县委书记、副书记都没有进入名单。第二,从4月17日的干部登记表看,每个人员到吴江后的职务都有明确记录。县级机关,县委书记、副书记、部长、副部长、秘书(主任)、县长、副县长、局(科)长、副局(科)长都有明确的职务记载,区、乡级班子也都有明确的职务设置。县、区、乡三级领导班子成员配备齐全,从上到下都有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当年接管吴江的是4月17日定的班子,解放后仍然是他们领导建立了吴江的新政权。
4.从走访的实际情况看。笔者走访了当年参加接管工作的吴江老领导——原县委书记鲁琦、副书记潘善之、原工商银行行长孙瑞明、原财政局局长左宏騑、原税务局局长羊子昂以及现在吴江的其他几十位老同志,他们通过回忆一致认定,4月17日的干部登记表中记载的内容是真实的,与当年实际参加接管的人员名单是一致的。
5.从查档核对干部名册看。笔者在反复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多次将4月17日的干部登记表中的人员名单与县委组织部档案中(1949年)干部年报、名册,以及1949年7月1日吴江县委召开的第一次县、区、乡、村干部大会干部登记表等档案材料进行核对,察看有关名册中是否有4月17日登记表中的人员名单,经核查上述人员在有关名册上基本都有记载。
因此,根据分析推断,笔者认为,关于确定南下接管吴江县人员的名单应以1949年4月17日吴江县机关干部登记表为准。笔者持此论的依据有以下5点:
1.从时间因素看,1949年4月17日干部登记表正是所有参加接管的南下人员在苏北白蒲镇集中培训学习处于快结束、将要出发接管前上级组织确定的人员名单。
2.从人员构成情况看,4月17日的干部登记表中的人员构成情况是符合上级规定的要求的。
3.从领导班子结构分析看,4月17日的干部登记表中有一套健全、完整的领导班子记录。
4.从走访的实际情况看,从走访当年参加接管吴江的老领导和老同志反映的情况看,大家一致认定4月17日干部登记表记载的情况是真实可靠的。
5.从查档核对干部名册情况看,4月17日干部登记表中的人员名单与当年实际参加接管吴江时的人员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确定接管吴江县南下人员的名单应该以1949年4月17日的吴江县机关干部登记表为依据。
最后,笔者再简单补充几句。第一,笔者走访当年亲自参加吴江县的老领导和老同志所得到的实情,对于确定南下接管人员的考证工作很重要,因为他们是亲身经历,最有发言权。第二,笔者查阅的苏州市和吴江市馆藏档案资料均有权威性和可靠性,以此作为确定接管吴江县南下人员的依据是经得住考验的。
注:此文作于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