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30 3:02:36
作者:
俞前 沈昌华 灵犀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8338
庞山湖,位于京杭大运河之东、吴淞江以南。历史上,总面积达9.33平方公里,南北长约6.6公里,东西约为4公里。仪塔、厍浜、燕浜、辽浜、栅桥、小桥、叶明、庞山、三里桥、淞南等村落环绕湖泊。现已全部围垦,成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
历史上,庞山湖是太湖的泄水通道,湖水自太湖而来,东分流塔庵港,南通彻浦港,北分流吴淞江。其名字的来历据说与元朝兵部侍郎庞世宗有关。原来,湖南有一巨大的土丘,名为“蔚城村”。元朝兵部侍郎庞世宗,退休后率全家择居于此。他和他的家人开塘养鱼垦荒种菜,以信义待人,受到当地人的尊敬,后来子孙繁衍,“蔚城村”土丘改称为庞山,其北的湖也就叫作庞山湖。
元朝时期,庞山湖重波巨浸,晴澜浩淼,一望无际,蔚为壮观。明朝莫旦叶吴江志曳记载:”庞山湖上游西出太湖,从甘泉桥出运河,下流由急水港出白蚬江入淀山湖而注入大海噎噎今三十年变成茭芦洲渚,一望无际噎噎”可见庞山湖当年水域之宽阔与绵长。
清顺治三年(1646)农历正月十五,抗清太湖义军吴昜白头军部队第二次占领吴江县城。三月,清军北逃至梅墩,又遭周瑞义军夹击,20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汪茂功带余部狼狈逃至庞山湖,被白头军追杀在湖心。
庞山湖盛产鸡头米、螃蟹、鲈鱼、莼莱与大米。鸡头米学名芡实,是一种浮于水面的睡莲科植物,因为有滋补强身的作用,有”水中人参”之称。螃蟹属水生的节肢动物,有八足两螯。据叶同里志曳记载,产于庞山湖的螃蟹,色黄,个大,肉嫩而充实,味道更胜于太湖、汾湖、烂溪中的螃蟹。庞山湖以北的吴淞江,原本出产”四鳃鲈鱼”。西晋大司马东曹掾张翰,为避祸害,借思家乡鲈鱼,作诗一首:”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于是辞官归乡。莼莱,又名马蹄草、水菜,多年生草本,花穗和嫩芽可以食用,是菜之上味。产于庞山湖滨燕浜内的莼菜,甘滑肥美,比产在太湖中的莼菜更有风味。范烟桥在叶莼曳一文中写到:“江浙江湖产莼,惟吴江城东庞山湖所产紫背丝细瘦,他处白背精肥者,风味有别。”表明庞山湖莼菜的不同凡响。
庞山湖畔的同里,土地肥沃,是重—的商品粮基地。清代以后,盛产“陈家稻”、”早白稻”、”鸭嘴黄”、“百日糯”等大米,并形成发达的米市,曾与无锡北塘、江都仙女庙、上海南市并称”江苏四大米市”。清嘉庆年间,镇上共有米行72家,年外销大米50万石,其米市之盛,为全县之冠。
可是到了清末民初,外地客民与本地豪强一起,在庞山湖滩围圩造田,官府屡禁不止。1931年吴江籍江苏省议员金松岑曾经—求省主席叶楚伧出面干预围湖,未被采纳。当年,国民政府就创办了庞山湖农场,下设三个区。即一区、二区、三区,就是现在的庞北、庞东、庞南三个行政村。1933年至1935年开垦出湖田8700亩,鱼荡400亩。其间,宋美龄等人曾代表国民政府到庞山湖考察。1949年5月吴江解放后,改称“国营庞山农场”。
20世纪80年代初期,庞山湖还是一片低洼湖田,有少量鱼池。每当汛期,与庞山湖防洪大堤唇齿相依的仪塔村十三落、厍浜塔盘庵、燕浜村、辽浜村”猫圩、小桥、七港门等就成了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加固堤岸,以防决口,“洪水不退,抗洪抢险的人不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成立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运土平池、平港,筑路、建厂房、引外资等,庞山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庞山湖已从湖光水色变成田园风光,现在又变成了电子工业园区。汽车从云梨桥一路东行于松厍路上,行驶在以庞山湖红绿灯为中心的东西两公里路基,稍加留意就能明显感觉低洼,那低洼区域就是被围垦了的庞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