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5 3:27:2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5826
春台戏大多是露天演出,也有租借有名的芦墟流动戏台高升台演出。剧团被称为“草台班”,意即比“馆派”(市镇剧场演出)低一层次。观众主要是农民。白天赶“台脚”(戏台所在地)看戏,在村中是自动结合、摇船前往。对此,常风趣地称为“拔起两橹看白戏”。镇上的观众,由演戏村上的农民专门负责用“长摆渡船”接送。
春台戏的演出按闹场、开场、早台、正本、送客的程序。“闹场”,约需20分钟,以猛击锣鼓使人闻声而往。“开场”规模有大、小之分,一般演三台的村坊,头天以天官赐福大开场,即全体演员化妆出场,作天赐凡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简短表演,显示阵容,因而称“亮行头”。小开场则是由“福、禄、寿”三星表演,祝人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论大小开场,开演前,“跳加官”是必勿能少的,台上一人挂上“福星”的面具,随加官锣鼓而舞,手捧“天书”,边舞边翻出天书中的“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人寿年丰、洪福齐天……”等条幅。这个“动手勿开口”的“大面”(指假面具)是吉祥的象征。在春台戏季节中,要看到两个以上“大面”,只看一个认为是不吉利的。所以,当时的学徒工,老板如允许看戏,也一定会让他看两台。有些富家绅士为喜添的贵子,为高寿的长辈祝福、祝寿,均要向台上送“红封筒”(红钱包),要求加跳一个“加官”,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早台”即开锣戏,一至二出,演后稍加休息。“正本”是当天的主戏。“客戏”是正本结束后的加演,以欢送观众。名角只在“正本”中出场。“草台班”中,均有一二名角挂衔。但生、旦、净、末、丑名角齐全者极少。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草台班”中阵容较强的,有“田纪大舞台”“黄金大舞台”等有名望的好班子。民间曾有流传“黄金大舞台,班子勿推板(精彩的意思),老生黄汉培,大面一声雷”。解放前夕,又来了名行当较齐、文武兼备的“庆升舞台”和名震“草台”的老生孙柏龄家族“龙凤大舞台”。由于名角不仅艺高且演出认真,普遍能获得尊敬。轮到他们出场时常常鞭炮阵阵,以示欢迎。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年(民国35年,1946年),芦墟体育场演春台戏的第三天,达子红的压轴红《明末遗恨》演至中途,天突然下雨,只有一些妇女、老弱退场,台上演到“崇祯帝”出宫上山,一段唱演并重的精彩处,台上若无其事,台下都撑着雨伞,轧向台前,全神贯注地看戏,演出效果“有口皆赞”。一台戏一般要演四五小时,往往在日将西沉时才结束。
也有一些班底薄弱,主角知名度不高,阵容欠强,道具简陋的“班子”,营业不振,且常受到讥讽。有顺口溜嘲讽这类班子,“箱子绳来扳,刀枪毛竹爿,老生茶来扳(靠茶润喉,以便发声),长枪老牌位(年老),一个跌倒要两个搀(扶起),花旦勿来山(不行),武场是批掼刹坯(无武艺,只会跌交打滚的人)”。这些班子生活非常清贫,“戏子好像叫化子”。
赶戏场的观众、小商、赌客等,均由四周乡镇云集而来。因人众拥挤,心态各异,民风习俗,村坊间存在的历史宿因,常会发生一些大小不等的戏场风波。诸如:攻台脚、闹场子等。也有些穿着入时、东攘西拥的年轻人,直拥台前称能卖俏,拈花惹草,举止粗鲁,妨碍四周观众,引起不满,以致场内发生吵闹,甚至打群架。围观者、助威者、逃避者乱成一团。在当事者中积下怨仇。
利用戏场“抢亲”乃当时常见。往往是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后,一堆人随声往场外移动,中间有人拖一姑娘快步下船而去。周围的人同声呼叫着:“抢亲,抢亲,勿要紧张……”
演戏之地,人众拥挤,良莠混杂,主办村多有防卫意识。普遍是“戏班船”、外地船进村后,对船上来的人均当佛一样尊敬,当贼一样防卫。
富的出风头,穷的当“当头”。每年必做“春台戏”的村一般比较富裕。然而在一年一度的演戏日子里,孩子们要穿新、买吃,户主们要邀亲约友,热热闹闹三四天,无论是主是客,难免有撑门面、争体面、别苗头、出风头之心态。作为户主,有年年旧规、雷打不动的开支。实富之户,无足轻重。然而一些清贫之户,只得硬撑头皮,顾全面子,实有难言之苦,甚至有跑“典当”的。芦墟农村有顺口溜道:“××村里做啥戏!搭台搭勒在自宅基,囡圄(女儿)女婿才(都)载到,呒拨(没有)铜钿买东西,一跑跑到房间里,床上拿条旧单被,一摇摇到××去,马上跑到典当里,朝奉先生掷下去,铜钿只当二千二,咸鱼咸肉买勿起,买点咸菜豆腐衣,回转摇到白荡里,一阵大风才(都)吹去,理理鬓,叹叹气,格种年势做啥戏。”
春台戏,是江南农村的一种文娱活动。春天,市镇人士到农村游春踏青,烧香拜佛,欣赏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的好时光。农村要欢庆娱乐,选择在春天搭台做戏,是农民追求文化生活的渴望。“文化大革命”期间,芦墟地区春台戏已销声匿迹。80年代以来春台戏又渐渐在部分农村演出了。演出队大抵由退休演员、票友组成。观众以老年人居多,中年人较少,青年人更少,邀约亲友来看戏的少了;时令菜肴待客,说是家常便饭,强装门面的现象早已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