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12 3:45:2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17909
茅山原名句曲山,又称地肺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东南部。道教将其列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名"华阳洞天",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并为民治病,后于此山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他们,遂将句曲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
一、道院简介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县境内,是中国道教名山,历史上被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是道教派别上清派、灵宝派、茅山派的发源地,在中国道教历史上地位很高。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早在公元前153年,茅山就开始成为道教名山。姓茅的三个兄弟那时在这里修炼,并且利用丹药为周围百姓治病,受到百姓的崇拜。这座山本来名叫句曲山,由于他们的原因,就改称为茅山。再后来,先后有许多道教大师在这里活动,使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到宋朝时,茅山进入了鼎盛时期,在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大批道观,并且逐渐成为正一派的道场。到清朝末年时,这里已有大小建筑700多间。主要建筑有太元宝殿、九霄万福宫等,里面珍藏着许多文物和经典,其中包括镇山四宝。此外,茅山道观的宗教仪式和音乐很有特色,是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材料。
茅山的宫观道院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余间。太平天国时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三宫为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干元观。1938年9月,日寇扫荡茅山,焚毁了90%以上的道院房屋。"文化大革命"中,茅山道院又遭损毁,只剩一些断垣残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政府拨款修复了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合称茅山道院。
二、主要建筑
九霄万福宫
九霄万福宫,因其位于茅山主峰大茅峰顶,故简称顶宫。该宫创建于西汉时三茅真君得道飞升之后,初为石坛、石屋,祀三茅真君石像;元代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赐额圣佑观,专祀大茅真君茅盈;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又得敕建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宫。宫内原有太元、高真、二圣、灵官、龙王五殿堂;藏经、圣师两楼阁;毓祥、绕秀、怡云、种壁、礼真、仪鹄六道院,左右两侧道舍、客堂等建筑近百余间。后经战火及人祸日渐被毁。现有建筑多为近年重新修建。该宫依山而建,现有殿宇四进。第一进为灵官殿。第二进为藏经楼,东有宝藏库,西有坎离宫。第三进为该宫的主体建筑太元宝殿。该殿前东侧为迎旭道院,前西侧是仪鹄道院。第四进的主要建筑为升表台和二圣殿。升表台又名飞升台,相传茅盈当年就是在这里驾鹤飞升的。后为茅山道士拜符升表之所。二圣殿供奉着三茅真君的父母。二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新建仿古楼阁,东为道舍和客厅,西名怡云楼,楼上陈列室里陈列有珍贵的茅山"镇山四宝"。这四宝分别是玉印、玉圭、玉符、哈砚,均为宋代珍品。
元符万宁宫
元符万宁宫,位于茅山积金峰南坡,原为茅山道教藏印之处,因此简称"印宫"。初有梁代著名道士陶弘景曾结庐于此,唐代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58年)始建宫观。北宋时,茅山第25代宗师刘混康筑潜神庵于此修道。哲宗闻其名,召至京师,赐号"洞元通妙大师"。元符元年(1098年)秋,敕重修其故居,赐名为"元符观"。历时九载于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建成,敕赐"元符观"为"元符万宁宫"。其时该宫规模宏大,前为睹星门,正中有天宁万福殿,祠三茅君;左为玉册殿,右为九锡殿;东庑景福万年殿,以祀皇帝本命星宿神像,西庑飞天法轮殿,以藏朝廷恩赐茅山之道经;又有宝箓殿、北极阁、万寿台、九层台、宗坛祠、句曲山神祠、广济龙王祠、本宫神护圣侯祠、本宫二使者灵佑灵护侯祠与三素、九真、众妙、大有、震灵五神堂及东秀、西斋、观云、启明、野隐、勉斋、西碧、东斋、乐泉、觉秀、云林、真隐、监斋十三房道院等。后历经沧桑,至20世纪70年代末,该宫除万寿台与勉斋道院内的部分道房之外,其余建筑均被拆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元符宫逐渐得以重新修建,并于1988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现已建成与修缮完工的主要建筑有睹星门、灵官殿、碑亭、万寿台、三天门、慈航殿、勉斋道院、黄鹤楼、东岳楼与道舍及斋堂以及老君露天神像及其附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