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诗咏吴江 >>  >> 舟过荻塘

舟过荻塘

2024/4/27 3:16:31    作者:  沈与求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7771

 

这是宋代诗人沈与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作言在此而意在彼,通过舟过荻塘时所见的景象来写自己的主张与昏君奸佞不合拍,难以在朝庭立足,退隐便是最好的一条出路。

 

作品原文

野航春入荻芽塘,

远意相传接渺茫。

落日一篙桃叶浪,

熏风十里藕花香。

河回遽失青山曲,

菱老难容碧草芳。

村北村南歌自答,

悬知岁事到金穰。

 

作品注释

荻塘:人工开凿的运河,西接苕溪之水,在德清境内与苏杭古运河联通,东延至吴江平望与京杭大运河相通。

桃叶浪:传说东晋王献之有爱妾名桃叶。一天,桃叶渡江北去,献之歌以送之。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就是桃叶浪一名的由来。诗中是借用,以指落日余辉映照下的波浪。

悬知:料想,推想而知。

岁事:农事。

金穰:指丰收之年。《史记·天官书》:太岁所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

 

作品赏析颈联看似写景,实为寄意,河回”“山曲菱老”“草芳,本无矛盾,诗人却用难容把它们对立了起来,造成弦外之音,表现得隐、深、曲、婉,因而含蓄隽永,给人以思考的余地,增强了诗的魅力。其它三联貌似描绘景物,芦荻初芽,春临荻塘,夕阳在山,碧波荡漾,荷香十里,村歌互答,丰收在望,仿佛王维笔下辋川风光,像是孟浩然诗中故人农庄。其实有更深刻用意,意在说自己归去来兮胡不归?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背景拓展】荻塘,其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沿塘丛生芦荻,宋代《吴兴志》所记:“荻塘得名,苕溪、蘋洲之类,以其生荻之多也。”“吴兴十景”,“荻塘帆影”为其中之一。

荻塘本是人工开凿的运河,西接苕溪之水,在德清境内与苏杭古运河联通,东延至吴江平望与京杭大运河相通。开始这一工程的是东晋永和年间的吴兴太守殷康。“筑堤岸,障西来诸水之横流,导往来之通道,旁溉田千顷。”这段话概括了开凿运河的三大意义:防灾、通航和灌溉。历经1500多年沧桑,这三大功用至今还很好地发挥着。

江南多雨,每到淫雨时节,苕溪流域水涨流急,石塘受到冲击,堤岸石块松落乃至塌方时有发生,所以千百年来荻塘多次重修。民国年间南浔富商庞莱臣捐资倡议以水泥砌石修塘,石取之于升山。民国18年在旧馆“塘路”上建亭,亭中立《重建吴兴城东頔塘记》碑。怎么成了“頔塘”?唐代湖州太守于頔曾大规模重修荻塘,民颂其德,因“荻”、“頔”同音而又称之为“頔塘”。

 

【作者简介】沈与求10861137)宋代诗人。字必先,德清(今属浙江)人。公元111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及第,补归安尉,累迁通判明州。高宗召对,除监察御史。历兵部员外郎、殿中侍御史,以议迁都事,出知台州。召还,再除侍御史,迁御史中丞,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未几奉祠。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起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召除参知政事。次年,兼权知枢密院事。后随高宗至建康,迁知枢密院事,卒谥忠敏。著有《龟溪集》12卷。《宋史》卷372有传。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