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9 3:47:2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4488
白马涧生态园位于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西部,是苏州西部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7平方公里,是整个高新区的一块原生态“绿肺”。离市中心16公里,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由国内著名的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高标准、高起点、和谐统一,内分六个功能区(四个自然风景区和两个大众休闲区)。规划定位为苏州城区内的自然生态型休闲度假区,突出生态园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特点。
一、基本介绍
筹建
白马涧生态园于2003年7月筹建。2003年11月23日,苏州白马涧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讨论会在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第二会议室举行,新区管委会、规划局、国土局、经发局有关领导参加了评审会。会议中基本通过了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概念规划方案。规划定位:把白马涧生态园建设成为一个苏州城区内的自然生态型休闲度假区,突出场地自然、生态和文化特色,形成“东有金鸡湖,中有苏州古典园林,西有白马涧生态园”的城市休闲格局。
成立
公司在2003年11月正式成立,由枫桥街道投资发展总公司及生态园附近9个村出资。生态园总体目标:加快景区建设,加快基础建设,营造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园建设成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度假三产服务业繁荣的城中生态园区。首期开发龙池风景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总体规划及"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充分利用原果林场自然生态及挖掘白马涧文化,抢抓机遇,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开发建设,各项工作全面结束。今年7月18日,由苏州高新区主办了龙池风景区开园仪式,目前已对外开放。
公司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原有古树名木进行严格保护,对部分必须迁移的苗木进行移栽,同时新增绿化80000m2;水面20000m2,开发景点二十多个。
二、主要景点
秀水
山水汇龙池,池为涧之源头。荡漾池畔,移步换景,或莺啼柳绿,或溪水潺潺。水是龙池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上游为龙池,又名胜天水库,重建于1952年,为原苏州地区乃至江苏省建库最早的水库。湖面面积20000平方米,容积水量约80000立方米。属天然雨水和山泉,水质清澈,无污染,是历年来游泳的最佳场所。三山相拥,乾隆御碑题曰"明镜漾云根"。临水的有水滨步道、天工石韵、十里木栈,其中水滨步道是龙池风景区乘凉、观景的中心位置,面朝龙池,放眼望去,山水尽入眼帘。近百棵高8米的古香樟树下,是原态绿色大茶吧,可容纳500人同时纳凉,提供茶水、风味小吃,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实为消暑纳凉休闲场所。
中游凤潭水面面积11200平方米,可乘竹筏休闲。中游溢水形成云谷飞瀑,瀑布面宽40米,自然溢水加人工循环,瀑布场面宏伟壮观,是令人最赏心悦目的地方。下临游泳池,该游泳池免费供游客游泳,并配备专业救生员,卫生条件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颁发卫生许可证,池内可容纳游泳人数为800人左右。
龙池风景区下游为白马涧溪涧,水面面积10000平方米,水深50厘米以下,曲曲折折,一步一景,可供游人戏水、观光。
灵山
三山相拥白马涧,天地灵气聚龙池。山不算高,却为空灵宁静之境。登高远眺,更有诸多历代文人墨客观峰留墨迹,移步赞佳境。是春秋吴王养马之处,清朝乾隆六次下江南行宫所在,现代旅游休闲胜地。
幽林
青山绿水孕翠林,都市"绿肺"洗心尘。园内有梅林、松树林、柏树林、李树林、银杏林、桂花林、竹林、香樟林、杨梅林、石榴林、植物迷宫、原生态林,树种繁多,是学校学生、游客熟悉自然植物的大学校。
龙池风景区的秀水、灵山、幽林犹如天堂仙境,被人们俗称为城市中的世外桃源,是学生、市民、白领及各界人士旅游休闲的最佳场所,是企业团体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最佳选择。
桃花水母
又称桃花鱼,桃花水母是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距今已有6.5亿年,出现时间比恐龙早几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义。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活体罕见,极难制成标本,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更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桃花水母,通称“桃花鱼”,“降落伞鱼”。水螅水母,体透明,微带乳白,拇指般大小,直径大约在0.1厘米至1厘米之间,触手约256条,依长短可分为七级,由伞部的收缩及触手的上下运动而浮沉水中。水螅体不发达,高仅2毫米,无触手。淡水产。世界性分布,中国在四川、浙江、湖北、陕西汉中等地都有发现。 桃花水母属刺胞动物门,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身体仅由两层细胞构成,体内有一腔,为消化吸收食物之处,相当于其他动物的肠,属于腔肠动物。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 桃花水母的外形象一把撑开的伞,或一个倒扣的碗,称为伞体,伞边缘有许多细线状的触手,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伞下方,位于一条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所以桃花水母有口无肛门。伞缘有一水平缘膜,此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征。
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优美。它的伞体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下伞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当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麻醉,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桃花水母为世界的稀有动物,出现时间一般较短,故难于发现。由于它们多在早春桃花盛开时节出现,有的为粉红色,在水中游动,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中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鱼”。但又明确指出,桃花鱼“非鱼也,生于水,故名之曰鱼;生于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这种正确认识在几百年前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在动物学上,世界上首次记录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标本采自英国伦敦,订名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SowerbyiLankester1880)。约半个世纪后,才在世界各地陆续被发现,主要在亚洲、欧洲、美洲等温带地区,大洋洲也有发现。中国的桃花水母第一次发现是1907年,为一日本人采得,经日本学者丘浅订名为宜昌桃花水母【C.kawaii(Oka,1907)】。 明万历三十七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清雍正三年(1726)《古今图书集成》中曾这样细致而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贮盂中亦然。离水取视,不过如涎一捻,绵软无复形体。”清道光十九年(1839)《归州志》中有“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记载。其他古籍中还有:“桃花鱼形圆,薄如蝉翼,浮水面作翕张状。”对其出现时期说:“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无物矣。”根据已查到的资料,可以肯定中国对桃花水母的认识至少早于欧美各国270多年。 在秭归,可以说“桃花鱼”是家喻户晓,并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汉王昭君为了汉胡和好,远嫁塞外。昭君出塞合婚前返故里探亲,怀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弹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泪下,晶莹泪珠,滴入河水中,顿时化作体态透明的桃花鱼。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发现11种,除英国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1922)两种外,其余9种均产在中国:
中华桃花水母(1939)分布在四川乐山、湖北宜昌等地
乐山桃花水母(1939)分布于四川乐山、重庆等地
杭州桃花水母(1980)仅分布于杭州市
信阳桃花水母(1980)仅分布于河南信阳狮河港
四川桃花水母(1984)仅分布于四川灌县青城山
秭归桃花水母(1985)分布在湖北秭归、重庆等地(随着三峡水库蓄水,秭归桃花水母栖息地已被破坏)
楚雄桃花水母(2000)仅分布于云南楚雄市
短手桃花水母(2002)仅分布于湖北秭归
宜昌桃花水母(1907)仅分布于湖北宜昌
英国1880年的索氏桃花水母分布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荷兰、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捷克、丹麦、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巴拿马、智利等,中国尚没有记载。1959年台湾报道一新种寇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kou),而Kramp(1961)认为此非新种,乃是索氏桃花水母,这有待证实。日本1922年的伊势桃花水母,仅分布于日本,且只采得一次标本。 根据国内专家50多年来的调查研究,自1907年至2002年,95年间,中国共有14省53市、县有桃花水母的分布,有些地区只发现一次,如长沙、成都、四川灌县、厦门、河南信阳、台湾、香港等,而少数地区几乎年年出现。中国桃花水母的种类多、分布广、记录早,这是其他国家不能与之相比的。 桃花水母为何突然出现,经数日或十数日后又悄悄地消失,这要从它们的生殖规律来解答。中国在早春看到的桃花水母,为成熟的水母体,有雌雄之分。以前认为雌雄桃花水母在外形上不能区分。经我们观察,触手细长,伸向上方的均为雌性,触手短粗,垂向下方的为雄性。雌雄将卵子和精子排到水中,卵受精发育成一个微小的满被纤毛的浮游幼虫,后幼虫一端接触石土央等外物,固着,发育成一个极小的树枝状的水螅体。水螅体可度过酷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待来年春天,以出芽生殖产生水母体。水母体成熟后,再进行有性生殖。我们于1993年在秭归发现的水螅体长只有0.3毫米,2002年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又发现了水螅体。水母体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水螅体,水螅体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水母体,这在动物学上称为世代交替。 全世界100多年来只发现桃花水母11种。中国虽然种类多、分布广,但由于桃花水母生存的水体的水质被污染,自然环境遭破坏,生态失去平衡,目前能采到生活桃花水母的地方全国也不过二三处。因此中国这一稀有物种已濒临灭绝。中国分布的9种桃花水母中,宜昌桃花水母和信阳桃化水母和短手桃花水母已被列入国家濒危动物红色名录最高级--极危物种,而杭州桃花水母、乐山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中华桃花水母和楚雄桃花水母等5种列入濒危级物种。
研究水母长达40多年的和振武、许人和两位专家在无锡翠湖发现桃花水母时,用量杯舀取湖水,测出PH值为6.4。和振武表示,这一微酸水环境最适宜水母生长。水源主要来自附近的鹿顶山山涧。
桃花水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这一珍贵物种的灭绝,不但是中国物种多样化的损失,也是中国古代记载的“桃花鱼”这一文化资源的永久丧失。目前,对保护桃花水母的呼吁,已引起国内学术界及各方面的关注,我们已开始研究拯救桃花水母的具体措施,试图努力来挽救这一极危物种。
研究专家指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物种,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大熊猫。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其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和了解物种的遗传、进化提供了条件。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最新报道,水母大多存活于死水区,生命极度顽强,它几乎不需要氧气,所以,你会发现在几千米的深海区,也有它的身影。水母的出现,并不是环境改善的现象,而是环境恶化的表象。随着水污染的严重,营养物质丰盛,灾难性的浮游生物大量出现,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水母却开始繁盛,但这是另一个灾难的前奏,水母什么都吃,浮游生物、鱼卵、小鱼、大鱼~无一漏网,它的繁盛让鱼类难以再生,其后果将是不可恢复的!日本已经尝到了水母繁盛的灾难性后果,请全人类高度关注环境污染以及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改变这种情况的方法还是存在,一,重视水污染的问题,积极解决工业生产的水污染问题。二,对海龟这物种的保护,海龟是水母的天敌,可惜,人类正在让海龟绝种!这些都是人祸!
月水母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体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水,根据伞状体的不同做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伞状体内有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当遇到敌害或者遇到大风暴时,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在伞状体下,那些细长的触手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武器,上面布满刺细胞像毒丝一样能够射出毒液,猎物被刺螫以后,会迅速麻痹而死,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是水母的"耳朵".因为水母没有呼吸器官与循环系统,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获的食物立即在腔肠内消化吸收.
四、历史由来
白马涧
传说太湖老龙王养个儿子是条小白龙,小白龙浑身洁白,人见人爱,龙王夫妇更是将它视作掌上明珠,百般溺爱。所以小白龙小时候无所畏惧,成天调皮捣蛋,捉弄虾兵蟹将们。
有一天,他外出游玩,来到阖闾大城(今苏州老城区)上空,见下面草茵树绿,就想把它收到龙王的疆界内,于是呼风唤雨,引来太湖水,要淹没大城。幸好被观音娘娘及时发现,挥动杨柳枝,把水统统退去,阖闾大城才逃过一劫。
玉皇大帝大怒,老龙王为了保全儿子性命,答应小白龙去当吴王的坐骑,替吴王效劳,以此赎罪。小白龙自知犯错,不敢再倔强,连夜潜到吴王的养马场,附于吴王心爱的赤兔马身上。
从此,吴王胯下的战马变得神勇非凡,驮着吴王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
公元前496年,两国在交界之地(今浙江嘉兴)又摆开战场,越王勾践想出了一个怪诞战术,命300名死士自刎于阵前,趁吴军乱阵之际,命后备部队冲向敌军,吴军溃不成军,越国取得大捷。吴王阖闾也在混乱中被砍伤了右足,陷入越军重重包围,这时他胯下那匹枣红马一声长啸,驮着吴王消失在敌方视野之外。吴王阖闾虽被宝驹救下了一条性命,但因惨败蒙羞,伤口又严重感染,又气又羞,大叫一声而亡,赤兔马哀其主人,长嘶一声,全身的枣红色褪去,变成一匹白马。原来小白龙伤悼一代雄王,一时忘形,露出了本相。后人为了纪念这匹神驹,便将这个地方命名为"白马涧"。
千尺雪为明朝著名隐士赵宧光所题,清乾隆为此赋诗云:“泉飞千尺雪千丈,小篆三字铭云峦。”
龙池
吴王阖闾死后一年,天下大旱,阳山、华山、支硎山的泉流也枯竭了,眼看马涧就将露出底来,白马打算另外寻找泉流,用新泉补充马涧的蓄水。白马请它父亲太湖老龙王帮忙,老龙王找到一处泉眼,离马涧不远,但泉眼被堵住了,只有铁拐李才能搬掉堵泉之物。原来铁拐李驾云路过,酒瘾发作,取酒葫芦饮酒,塞子不慎掉落泉眼上,化作一块顽石把泉眼堵死了,神仙的东西只有自己能收回,别的神仙动不得。小白龙变做顽童,趁铁拐李睡觉时抢走了他的拐杖,铁拐李惊醒过来,追赶小白龙。小白龙停在泉眼边要求他把塞子拿掉,才还其拐杖。铁拐李追不上,只好答应。堵石一除,泉水喷涌出来,源源不断流向马涧,因与小白龙有关,后人便将此处叫做"龙池"。
谢越岭
越王勾践做了吴国的俘虏,为离开吴王的视线贿赂吴国的太宰,得以在离姑苏城20多里的白马涧为吴王养马,他们虽然生活艰苦,但监视少了,可以与越国取得联系,策划复仇。期间勾践百般讨好白马涧百姓,使吴王降低对越王勾践的戒备。
勾践熬到被放归越国的那一天,在白马涧一座平坦的小山岭摆宴答谢这里的父老,老百姓很感动,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这件事,把这座小山岭起名为"谢宴岭"。勾践复国后,白马涧老百姓摆宴请勾践喝酒,勾践问起此山岭的名称,老百姓说是"谢宴岭",是勾践以前设宴答谢而留下的,勾践大怒,命诸杀众百姓,谋士解释说:"是谢越岭,吴国老百姓应该感谢您。"老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从此这座小山头就叫做"谢越岭"。
古今人物
赵宦光,字凡夫,明代吴县人,晚明著名文学家,祖父赵汴是进士,父亲是位隐士,著有《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寒山帚谈》、《牒草》、《寒山蔓草》等(其中好多著作是隐居寒山后完成的)。他最擅长书法,其篆书堪称一精,志趣不凡,被人称为“高士”。赵宦光遵照父亲的遗愿将父亲的坟安在寒山的同时,举家迁到了这座山上,过起了隐士生涯。赵宦光定居寒山后,就没有离开过,并与其夫人在寒山岭埋头读书,深居简出,他们在纸上写,也在山石上写,岩上岭上手迹遍处,书卷气就象江南氤氲的水气,充盈了整座山岭,至今沿洗心泉侧御道朝上走,过飞鱼峡,在泉石上尚能依稀见到镌有笔力雄健的“千尺雪”三字,这三字乃赵宦光亲笔手书,乾隆皇帝为此专门写下赞词,“泉飞千尺雪千尺,山篆三字铭云峦”(详见《题千尺雪长句》)。赵?光在寒山守孝之际,为寒山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景象,利用岩石山野的天然景观,自辟岩壑,叠石造园;凿山疏泉,构建小塘;又斩榛植松,养木培林;置砖雕木,筑室起屋,于是有了寒山别墅。寒山别墅造好后,他向妻子陆卿子发出邀请,携妻子一同来此守孝,这一守竟然守到了去世。赵宦光经营寒山的初衷、过程、规模、寒山在他手中形成的胜迹、风光、情趣,他专门撰写了一篇《寒山志》,以留后人。
五、地方特产
乌米饭
乌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捣碎煮汤,用所煮的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蒸熟而成。它油亮清香,可以除风解毒,防止蚊叮虫咬。亦有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等功效,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
手剥笋
手剥笋又名“带壳笋”,是利用山林中一些不起眼的野生小笋,以现代化科学生产工艺技术,经长时间蒸、煮、高温杀菌精制而成的,在其配料中没有任何防腐剂、添加剂,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手剥笋食用方便,开袋即食,是消费者接待宾友、旅游休闲的健康食品。
龙池三宝
龙池三宝包括三种特产:蕨菜、野竹笋、香椿。
蕨菜:又叫如意菜,是野菜的一种。功效: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补脾益气,强健机体。
野笋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等微量元素,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功效:具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尿之功能。
香椿:又叫香椿头,被称为“树上蔬菜”。功效:清热解毒、健胃理气;醒脾、开胃。香椿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并有抗癌效果。
六、旅游攻略
景区亮点: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
文化底韵:这里曾是乾隆六下江南时走过的御道并有行宫遗址;曾是越王勾践九年卧薪尝胆为吴王养马的地方。
地理位置:苏州新区华山路西,距苏州古城16公里。
占地面积:龙池景区,3000亩左右(包括山体)。
旅游定位:休闲、观光、拓展、娱乐、会务。
春季特色:踏青,赏梅。
参观景点:五百八十米栈道(栈道两侧:梅林及多种苗木花卉)、心远楼、中心广场、云谷飞瀑、乾隆御道、洗心泉、寒山堂、凤潭、龙池。
园内用餐:地方特色的农家餐馆、风味小吃、户外烧烤。
园内休闲场所:百年经典“爵士岛”咖啡、百年老店“三万昌”茶楼。
建议参考:
成人:团体康乐(烧烤、拔河、登山寻宝、水上自行车、水上步行球、蹦极、竹筏、射箭)夜间活动可增加篝火晚会。
注:拓展基地将于五月底正式开放。4000平米的多功能大草坪及分别设有可接待100人和30人的会议厅。
老人:休闲、观光
学生:儿童游乐场(大型荡木桥、知难而退、翻山越林、飞檐走壁、背水一战、巧夺天工、八仙过海、
天罗地网、步步高升、艰难险阻、小荡桥、秋千组、城堡、登山)
既有江南特色,又有丽江韵味的二期工程花山村,也将于八月底对外开放,共计占地100亩,内设餐饮、住宿、娱乐、会务、购物及多功能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