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 3:38:36
作者:
张洪蛟 灵犀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4138
众家荡又称钟家荡,位于汾湖镇莘塔的西面,总面积888亩,湖底高程0.5米,从航拍图的东南面眺望,整个众家荡就似一头撒开四腿欢快奔跑着的小狗,虽小巧却给人活力十足之感。
众家荡的小巧,还在于荡周围的村庄稀少,一共只有3个自然村。东是吴家村、南为西岑村、北则善湾村;自东往南有吴家村港、九曲港、七合柱港和徐蒲桥港4条港汊。在以上3个自然村中,从地理位置来看,善湾村处在荡的东北面,紧挨着荡滩,而吴家村、西岑村则并排在荡的南面,3个村各为“众”字的3个“人”,将荡紧紧抱于它们的怀中,也许这就是“众家荡”名字的来由吧?而3个自然村,也各自有自己的大姓,几乎没有“钟”姓,更何况能拥有一个湖荡的“钟姓大户”?
据68岁的村民薛留四、66岁的渔民陈荣夫和65岁的蒋余林等老人回忆,众家荡不像邻近的沈家荡,精灵古怪的事情层出不穷,荡中也没有任何埂基或土墩,更没有类似掌故或传说的东西,去向人们诉说,小小巧巧、平平实实,相比之下,它更像一个乖巧的孩子。但七合柱的存在,还是让人感觉了众家荡也有不安分的一面。
七合柱是一根刻有经文的镇湖之柱,伫立在善湾村西北角的七合柱港口,该处集七合柱港、徐蒲桥港和西面的买盐港之流于一身,加上七合柱港口不远的荡中,有一个深约5、6米的大潭,三方港水汇集成湍急的水流,使得深潭上的湖面上,常常产生螺旋形的漩涡,若遇到风大浪急,船家每行至这里,总有种不寒而栗之感。据说这漩涡深及荡底,不知旋进去多少条性命了。于是,在一个风疾浪涌的夜晚过后,善湾村北的港口,就有了这根“一人一举手高”的黄沙石柱。该石柱顶端刻得类似于人头,柱身有七个立面,各个立面上刻满了字,据认得字的老人说,那是镇妖经文。民间有“落水鬼”3年讨替身一说,有了这根七合柱,在这漩涡中丧身的冤魂,讨替身前,就得绕着这柱子读通上面的经文,而七个立面会读得那冤魂晕头转向,永远也讨不了替身。当然,这是迷信,重要的是有了这根石柱子,船家每行至这里,都会敲响一次安全警钟,就像现在交警部门立在路边的“事故多发地段”警示牌一样,起到警示作用。
众家荡虽小巧,但在渔民眼里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让人倾心不已的是,这荡中盛产的鱼虾等水产,并不比别的大荡少。早年,渔民就在徐蒲桥港张设簖网,据几位张簖的老渔民称,每天瞎撸撸,鳗鱼就有200斤、蟹300斤。有次夜里,蟹将桶盖顶掉了,还爬了一办公室呢。而在众家荡,盛产最多的还是该算蚬子的。
从1980开始,一股蚬子出口日本、韩国之风,也刮至莘塔渔业大队,数十条渔船星散在众家荡扒蚬子的壮观场面,是日日呈现。渔民将荡中扒上来的蚬子,用筛子筛出1.8~2.5公分的、2.5公分以上的两个规格,价格分别在1400~1900元/吨、2000~2100元/吨,每20公斤一麻袋,在上海江湾机场登机前,收购方会抽检蚬子的鲜活度,即打开蚬子,必须有7滴水珠滴落,才算达标。据被人称为“蚬王”的原副业公司主任薛留四回忆,日本泰进公司,最多一次下订单是在1994年12月底,一个星期为113吨。由此,薛留四主任还从邻近的澄湖等运来蚬子放养在众家荡里,创下了蚬子放养第一人。众家荡的蚬子出口,一直延续到了1995年,15年一共出口蚬子近4千吨。
现在,碧波荡漾的众家荡,仍然是鱼虾等各类水产品的天堂,这里的水产品除供给本地居民,还源源不断销往苏州、杭州、上海等江浙沪各大城市,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