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 14:12:37
作者:
来源:
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字 号:
】
点击量:2317
第一章 商业体制
明清时期,商业贸易已是黎里经济的主要成分之一。民国23年(1934年)前后,黎里镇共有300多家商店,其中夏家桥以东170多家,夏家桥以西130多家。
新中国成立初,商市仍以夏家桥为界。东市以唐桥、相家桥、桥后底一条街最为繁荣。当时,全镇私营商店623家,从业人员1763人。分别经营粮食、绸布、成衣、酒酱、南货、烟纸、杂货、腌腊、瓜果等业。饭馆等饮食服务性小店遍布全镇,还有240多个饮食服务小贩。
1956年,黎里镇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大部分店摊合并组建为公私合营企业及集体所有制的商店、小组。
1965年11月,吴江县商业局黎里办事处成立 (简称黎里镇商办),主管全镇集体商业。1976年后,兼管国营蔬果商店、煤球厂。1984年5月,在商业体制改革中,黎里镇商办撤销。成立黎里镇国营商业公司、集体商业公司和供销社集体商业分公司。
1988年,全镇商业有商店320家,其中国营、集体、供销社商业店共83家,个体商业237家(包括摊贩)。是年,国营、集体、供销社商业销售额完成5916.25万元。
1989~2004年,黎里镇商业发生变化。原在商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之国营、集体、供销社商业,逐渐被私营商业所替代。2004年,黎里镇商业系统转制结束,集体资产转换及职工身份置换工作完成。
2005年,黎里镇有私营商户1499家,其中黎里797家(零售业715户,餐饮服务业82户),共有从业人员1240人;北厍702家。是年,完成商饮业产值5.0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56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额6.68亿元,餐饮业零售额8800万元;商品市场成交额3.35亿元,其中综合农副产品成交额3.21亿元,专业市场成交额1400万元。
表8-1
1993~2002年黎里镇商业销售情况表 单位:万元
年 份
|
国 营
|
集 体
|
供销社
|
个 体
|
合 计
|
1993
|
1357
|
2688
|
7040
|
367
|
11452
|
1994
|
2159
|
2729
|
9795
|
1477
|
16160
|
1995
|
1100
|
1371
|
10243
|
1860
|
14574
|
1996
|
3213
|
1500
|
7885
|
2860
|
15458
|
年 份
|
国 营
|
集 体
|
供销社
|
个 体
|
合 计
|
1997
|
592
|
1277
|
16067
|
3241
|
21177
|
1998
|
300
|
436
|
8200
|
13800
|
22736
|
1999
|
86
|
214
|
5113
|
19695
|
25108
|
2000
|
-
|
-
|
-
|
-
|
28000
|
2001
|
-
|
-
|
-
|
-
|
321850
|
2002
|
-
|
-
|
-
|
-
|
376609
|
表8-2
1994~2005年黎里镇社会总产值商饮业销售情况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销售额
|
年份
|
销售额
|
年份
|
销售额
|
1994
|
5606
|
1998
|
14284
|
2002
|
24249
|
1995
|
6174
|
1999
|
18024
|
2003
|
38698
|
1996
|
19629
|
2000
|
19750
|
2004
|
45483
|
1997
|
10890
|
2001
|
22230
|
2005
|
50267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1984年5月,黎里镇国营商业公司成立。公司隶属吴江县商业局,办公地在建新街20号二楼。公司设财务、人事、物价、职工教育等科室,有行政管理人员9人。下属网点8家:国营百货商店、紫阳观糖烟酒商店、东兴五金交电化工商店、西新五金交电化工商店、蔬果商店、副食品商店、五交化批发部、糕点食品厂。1988年,有职工146人,年销售额1016.45万元,公司有营业用房2000多平方米。张森永任经理。
1991年4月,公司增设冷饮批发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92年,公司下属商店改变经营方式,扩大经营范围,严格把好商品质量关,并按市场需求,增加品种,开设小商品专柜,加快商品销售,全年完成销售额2928.54万元,为年计划的120.86%。1993年5月起,周建峰任国营商业公司经理。1993、1994、1996年,公司下属网点(职工数),先后为10个(126人)、9个(116人)、10个(90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黎里镇个体经商者逐渐增多,国营商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强手挑战。1997年,国营蔬果商店等网点经营滑坡,出现亏损。全年国营商业公司销售额592万元。1998年为300多万元,有职工124人。
1998年,黎里国营商业公司经申报其所属企业被吴江市列为第二批市属改制企业。11月23日、12月2日,吴江市商业局、吴江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先后批复,同意黎里国营商业公司所属企业改制方案,对其中6家企业以3种形式先行转制。
一、国营商业公司所属企业改制
(一)组建有限责任公司
黎里国营百货商店有职工32人,退休员工35人,遗属9人。1998年,商店经吴江市审计事务所评估,并经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确认后,剔除房产、土地,总资产为99.14万元,冲回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扣除剥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等,实际最后净资产为3.04万元。未出售之固定资产及土地租金、公司管理费,每年上缴5.2万元。企业转制后,组建成吴江市黎里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3万元,其中黎里国营商业公司投入企业法人股10万元,职工认股出资23万元,职工出资数占注册资本的69.7%,每股为5000元。
(二)动产出售、不动产租赁
实行动产出售、不动产租赁形式的有2家:黎里国营五交化批发部、黎里国营紫阳观糖烟酒商店。
1、黎里国营五交化批发部
黎里国营五交化批发部有在职职工6人,退休员工1人,遗属1人。经市审计事务所评估并经市国资局确认后,剔除房产、土地外,总资产为24.86万元,实际最后净资产为1000元,企业将资产出售进行改制。改制后,企业每年上缴房屋、土地租金及公司管理费共9500元,企业名称变更为吴江市黎里五交化批发部。
2、黎里国营紫阳观糖烟酒商店
黎里国营紫阳观糖烟酒商店有在职职工12人,退休员工10人。经市审计事务所评估、市国资局确认后,剔除房产、土地,总资产为18.57万元,冲回应付工资、福利费等,扣除退休职工医药费,最后实际净资产为-5.49万元。企业按零资产出售,进行改制。改制后,企业每年上缴房屋、土地租金4万元,企业名称变更为黎里紫阳观糖烟酒商店。
(三)空壳租赁承包
实行空壳租赁承包形式的有3家:黎里国营蔬果商店、黎里国营糕点食品厂、黎里国营商业公司冷饮批发部。
1、黎里国营蔬果商店
黎里国营蔬果商店有在职职工8人,退休员工4人,遗属2人。营业场所租赁房管所房。1989年以后,商店亏损严重,仅剩空壳。为此,改制按空壳租赁承包形式进行,企业不提工资基金,免交租费、管理费,自主经营,自行纳税,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养老保险金交纳均自负,退休人员医疗费暂由公司统筹解决,企业名称变更为黎里蔬果商店。
2、黎里国营糕点食品厂
黎里国营糕点食品厂有职工11人,退休员工5人,遗属2人。
3、黎里国营商业公司冷饮批发部
黎里国营商业公司冷饮批发部有职工6人,退休员工4人,遗属1人。糕点食品厂与冷饮批发部,原为糕点食品厂一个单位,1991年,糕点食品厂划出部分人员,设冷饮批发部。由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食品加工行业,失去竞争能力,加上无资金投入,人员较多,企业亏损严重,资产已无。为解决职工生活问题,改制中,将原单位仍一分为二:糕点食品厂、冷饮批发部,实行空壳租赁承包。两单位不提工资基金,免交租赁管理费,自主经营,自行纳税,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养老保险金交纳均自负,退休人员医药费由公司统筹解决,企业名称分别变更为黎里糕点食品厂和黎里冷饮批发部。
在6家企业转制后,国营商业公司对余下所属企业实行租赁承包。
2004年3月,为彻底改制置换职工身份,黎里国营商业公司根据吴江市有关文件精神,对下属企业80多位职工,以1年工龄600元计,一次性发给补偿金,终止公司与职工劳动合同关系。至此,经吴江市人民政府同意,黎里国营商业公司歇业关闭,留守负责人周建峰。公司所属房产,归属吴江市商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二、吴江市商业局专业公司所属企业改制
在黎里镇国营商业中,有5家单位不属国营商业公司管辖,归属吴江市商业局专业公司。5家单位是:糖烟酒批发部、黎里医药分公司、食品站、哺禽场、煤球厂,分别属吴江市商业局糖烟酒批发公司、医药公司、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管理。
(一)糖烟酒批发部
糖烟酒批发部位于中心街7号,租用房管所房五进,分为门市部和仓库,有职工10人。批发部是黎里镇唯一从事糖烟酒批发业务的商家,经营品种200多个,年销售额300多万元。
(二)黎里医药分公司
黎里医药分公司位于市场路。1995年,有批发部1家,零售店2家,职工23人。
(三)黎里食品站
吴江市食品公司黎里食品站位于浒泾南路。食品站有员工20多人,年销售额100多万元。1998年9月,站址迁于镇东郊渔业村附近。
(四)哺禽场
哺禽场与食品站同属吴江市商业局食品公司管辖,哺禽场位于中心街哺坊弄内。企业分哺坊、饲养场两单位,人员多时40多人,少时10多人。饲养场位于镇西郊玛瑙庵桥附近,饲养并出售养殖所需之种鸭、种鹅。哺禽场年销售额20多万元。1993年后,企业景况不佳,划小单位分块承包。
(五)黎里煤球厂
黎里煤球厂位于望平桥南堍。有职工20多人,年产值20多万元。1998年,全厂分成煤球加工和装潢两块,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2002年,市商业局各专业公司,对下属黎里镇商店进行改制。一次性发给职工劳动补偿金,终止公司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鼓励职工自行创业。原糖烟酒批发部职工胡爱珍,在单位转制后,租用房管所房200多平方米,开办小胡糖烟酒批发店。经营糖烟酒批发业务,年营业额20多万元。食品站在转制后,职工屠孝林被重组后的吴江市食品有限公司聘用,由其组建吴江市食品有限公司黎里食品站,经营加工生猪业务,年销售额四五十万元。吴江市商业局医药公司转制后,组建吴江市国医零售业连锁有限公司。2003年,原属黎里镇医药分公司的各商店,均转为吴江市国医零售业连锁有限公司的下属股份制商店,商店职工出资参股。2005年2月,吴江市国医零售业连锁有限公司在黎里镇原药店基础上,开设5家连锁药店,其中黎里有中心街、健康、健民、黎民路药店4家,北厍有老百姓药店1家。
第二节 集体商业
1984年5月,黎里镇集体商业公司成立。1988年,更名为黎里镇商业公司。公司位于建新街20号,与国营商业公司同在二楼,均属吴江县(市)商业局管辖。1988年,商业公司下属集体所有制网点54家、代购代销店23家,共有职工677人(其中合作商店606人,代购代销店71人)。公司经理胡江。
商业公司长期处于摊子大、底子薄、负担重(退休职工有200多人)、效益低的状态中。1989年,为改变境况,公司在深入改革中,寻求对策,开拓新路。如增设网点,调整布局。1991年8月,商业丝织总厂开设华信纺织品供应站,以引进更多外转内销纺织品及其原料,投放市场提高经济效益。10月19日,以法人企业注册,开办商业丝绸服装厂。1992年,公司将第二百货商店、新兴五金商店、纺配五金商店分别组建成新世界百货商店、文化用品商店、纺织五金商店。并投资6万元,装修新世界百货商店,改观店容店貌。是年,公司对下属独立核算单位50家(职工516人),进行合理布局,划分为商办厂、批发部和商店三大板块。其中商办厂3家:吴江商业丝织总厂、商业丝绸服装厂、吴江商业饴糖厂;批发部4家:吴江商业丝绸批发站、工业原料批发部、副食品批发部、信托商品批发部;工业品、副食品、饮食服务商店共43家。
一、批发站
商业公司发挥吴江商业丝绸批发站在批发业中的主干作用。1987年,吴江商业丝绸批发站成立,与国内20多个二级站、民族贸易公司建立长期业务关系。1992年,吴江商业丝绸批发站被商业部评为先进企业;1993年,被江苏省商业厅评为集体商业十强企业。1999年,商业公司开办民贸丝绸采购供应站(浒泾路9号),扩大纺织、真丝产品的批发业务,全公司批发企业增至5家。是年,公司批发额完成近2000万元,公司境况大为改善。
二、商办厂
商业公司在3家商办厂中紧抓吴江商业丝织总厂这一骨干企业,调整其产品结构,并扩大生产规模。吴江商业丝织总厂前身是吴江商业禊湖丝织厂,1985年从吴江商业饴糖厂中分出建立。主要生产美丽绸、54176粘丝缎,产品出口量占总产量的51%以上。1988年,企业改名为吴江商业丝织总厂。1993年,江苏省商业厅授予商丝厂徐江春“优秀企业家”称号。
1994年,吴江商业饴糖厂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停产闭业,职工全部被安置于吴江商业丝织总厂。
1994年6月,商业丝织总厂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市场行情,停止生产低档次产品,致力开发65111真丝乔绒,此项目被列为江苏省商业技改项目。产品销往韩国、沙特阿拉伯等10多个国家、地区。65111真丝乔绒产品开发,使企业形成年产值2500万元、单创利250万元的经营规模。
1998年,吴江商业丝织总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4月16日,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本总额100万元,其中法人股(吴江市商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20万元,占20%;职工个人股80万元,占80%。
2000年,黎里镇商业公司按吴江市商业局部署,对下属单位进行转制。吴江商业丝织总厂因诸多因素造成严重亏损而关闭。公司对全厂118名合同制工人及7名年度临工,按规定一次性给予补偿。补偿金额以工龄计,共发放补偿金142万元,解除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对临近退休的6名职工,作下岗处理,每月发给下岗生活费。
三、商店
1993年,商业公司在下属商店中,分批实行租赁承包。先在饮食服务商店、日用杂品商店,后在其他商店进行。1994年,公司投资改建、扩建多个迎合市场需求的网点:春风烟南商店迁址于浒泾街,改名为食品商场;改建、扩建工业品商店、综合商场、绸布商店、机械五金商店,以提供良好购物环境,促进商品销售。
2004年3月31日,黎里镇商业公司与下属商店职工终止劳动合同关系,以每年工龄643元计,一次性发给补偿金。经吴江市人民政府同意,黎里镇商业公司歇业关闭。留守负责人胡江,原租用房管所之营业房,公司转让给再创业职工。
表8-3
1993~1998年黎里镇商业公司网点及职工数情况表
年 份
|
网点(个)
|
职工数(人)
|
年 份
|
网点(个)
|
职工数(人)
|
1993
|
44
|
235
|
1996
|
32
|
193
|
1994
|
28
|
187
|
1997
|
36
|
174
|
1995
|
31
|
197
|
1998
|
51
|
154
|
第三节 供销社商业
民国27年(1938年)12月,日伪“中国产业合作社吴江县准备会”(简称“准备会”)成立。次年9月,“准备会”改称“中国合作社吴江支社”。之后,黎里等地相继设立分社等机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日伪合作社。民国35年10月,建立江苏省合作社物品供销处吴江供销社。民国36年10月,吴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成立,黎里为其下辖的一个办事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于1950年3月,接收吴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并对下辖基层单位进行全面整顿。1951年5月,在召开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后,黎里供销合作社正式成立。黎里供销社为农民群众集体所有制企业,其职能是扶持农副业生产、收购农副产品、供应生产生活资料。黎里供销社还受中国粮食公司吴江办事处委托,经营粮油代购代销业务。1955年5月起,粮油经营业务移交给黎里区粮库。1958年,供销社改为公社供销部。1962年,恢复为供销合作社。1966年,黎里供销社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83年,恢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办公地在浒泾街生活资料商店内。1988年,供销社有职工176人,下设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收购、日用杂品、副食品等14个网点,全年完成销售额1967.02万元,利润34.78万元。1989年,供销社办公地移于浒泾路华怡商场楼上。
1989年以后,黎里供销社加快改革步伐,实行抽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允许停薪留职,对亏损部门关、并、转,对网点进行经营结构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992年,供销社将生产资料商店按竹材、农药、化肥门类,划分为3个独立核算单位,增设华兴石油公司、金属材料公司、乡镇工业服务部等经营实体。在保持原有农村生产资料销售业务外,增加石油进销业务。投资33万元,开出水上石油、农机销售流动船,建造3座油库,还与外地170处加油站,建立业务关系。1993年,调整后供销社有网点11家、职工221人。11家网点是生产资料商店、竹材建筑材料商店、批发部、华兴石化公司、华源商行、华怡商场、金属材料公司、华美建材装璜总汇、供销联合公司黎里分公司、华新酒家、公盛酱品加工厂。其中供销联合公司黎里分公司管辖农村下伸店及镇区石灰行、桐油店。
1994年,在调整经营结构中,供销社还将经营范围向建材、装潢业拓展,扩大五金、日用杂品批发业务,并加大在商场硬件设施上的投入,提升经营服务水平。投资40万元,全面整修华怡商场、华源商行。在华怡商场增设时装屋、药品专柜,商场品种增至6050多种,显现商场特色,改善购物环境。是年,全社总效益完成年计划的163.1%,被评为苏州市供销社百强企业。1995年,供销社投入100万元,建造600平方米的华峰副食品商场,增加品种,丰富市场供应。供销社在生活资料上,除销售粮食、食用植物油、水产品、盐、糖、烟、布、绸缎及服装外,还销售自行车及家电产品。
在深化改革中,供销社坚持为农业服务的方向,巩固在农村的21个化肥代销店、26个农药代销店,办好庄稼医院,配备庄稼医生,参与农科咨询、植保和丰产示范活动。为乡村工业推销产品,组织供应好农用物资。1997年,销售化肥3567吨、农药74吨、药膜14吨。
1998年,受国家宏观控制影响,黎里供销社业务量减少,加上负担重等因素,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供销社先内后外,向社会集资,解决发展中资金不足的困难,并将华美建材装潢总汇、华新酒家、旅社、华怡商场、饲料店及油船等网点租赁承包给职工。1998年,供销社职工170人。
1999年,供销社出售自有资产,由职工竞标认购。以出售所得款,归还集资款。
2000年,供销社撤销部分网点,开始转制。对未到退休年龄的45周岁以上女职工、55周岁以上男职工,实行内退。每月发给300元生活费,每年交付的养老保险金由商店负担,医疗保险金则自负。对社内其他职工均以1年工龄600元计,一次性发给补偿金,解除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鼓励职工自找职业。转制后,胡建华为留守负责人。
至2004年,丁毅军、潘志贤、沈惠龙、高国祥、尤春林、李雷燕先后任黎里供销社主任。
2004年2月转制后,黎里供销社与北厍、金家坝供销社组成黎里中心供销社,社址在北厍社区。
第四节 私营商业
黎里镇的商店,在新中国成立初以私营为主。1956年,政府对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多数商店合并组建成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少数商店摊铺仍为个人经营。1966年,私营店摊人员或被并入集体所有制商店,或被安排进厂做工,私营商业不再存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私营商业得以复出。1983年,黎里镇出现个体户97家。是年,镇成立个体劳动者协会。1986年,位于浒泾路西侧、拥有40间店面的小商品市场建成开业,一些个体商户入驻。
80年代以后,随着镇区拓展,外来人口增多,浒泾路、兴黎路、人民中路、黎民南路4条商业街先后得以形成,构筑成为黎里镇商业新街区。商业网点始从老镇区向北转移集中,农村劳动力逐步移往新街区,买房开店,租店经商。1992年12月,小商品浒泾北路市场(招商场)竣工开业,为黎里镇私营商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此期间,一些企业在体制转换中安排过剩劳力下岗待业,鼓励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原糕点食品厂职工芦庚源在离厂后自营创业。他租用500多平方米的场所,购来电炉、拌和机等8台设备,吸纳下岗人员,开办好来福食品厂。生产20多个品种的传统糕点,年销售额10多万元。1993年,黎里镇私营商业年销售额为367万元。
1997年,黎里镇为促进私营商业发展,整治兴黎路,装修店面房。并将拱形桥坡改平,中心地段装灯通水,水电增容,创办夜市,促进消费。夜市每夜平均出摊80个,营业店面40家。是年,全镇私营商业销售额3241万元。1998年,800多名下岗工人中有700多人,在饮服行业中得到再就业。1999年,全镇有私营饮食服务商店300多家,其中饭店36家,小吃店40家,旅馆8家,茶馆4家,卡拉OK厅2家,浴室4家,舞厅6家,美容理发50家,修理业25家,其他服务业店130多家。是年,全镇私营商业销售额1.97亿元。
黎里镇在私营商业发展中,拓宽一些行业的经营范围、品种,增加散发时代气息的网吧、歌舞厅、咖啡西点店、音像店、手机专卖店,开办具有传统特色的熟菜、小吃店,如黎里辣鸡脚店、爆鱼店、阿王套肠店、天津童子鸡店、北方烤饼店、麻球店、豆腐脑店。1999年,黎里镇出现网吧,至2005年,共有11家,其中黎里10家,北厍1家。黎里网吧有8家在黎民南路开发区周围,2家在镇区。
黎里镇私营商业的整体素质,在改革开放中提升。开办的店家不再老是千元资本经营的小店,而是呈现新型业态。一些业主或以合作形式组建超市,或以加盟上海苏州超市集团形式开设连锁店。2005年,全镇连锁经营店共10家,连锁经营销售额1.02亿元,占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5%。
表8-4
2005年黎里镇商业网点情况表 单位:家
业 别
|
兴黎社区
|
黎新社区
|
振黎社区
|
北厍社区农村
|
超市
|
1
|
1
|
2
|
3
|
珠宝饰品
|
2
|
2
|
1
|
-
|
服装百货
|
16
|
24
|
125
|
190
|
文具礼品
|
4
|
2
|
3
|
3
|
电器电脑
|
3
|
6
|
7
|
6
|
烟杂糖果
|
25
|
77
|
72
|
185
|
太阳能专卖
|
2
|
-
|
-
|
-
|
手机卖场
|
2
|
1
|
5
|
-
|
汽车装饰
|
1
|
-
|
-
|
-
|
车行
|
5
|
3
|
4
|
-
|
书店报亭
|
3
|
1
|
2
|
-
|
农贸市场
|
1
|
-
|
1
|
1
|
粮油
|
7
|
1
|
2
|
33
|
净水
|
3
|
-
|
―
|
-
|
蔬果
|
4
|
10
|
2
|
10
|
面饭店
|
9
|
9
|
8
|
20
|
西点
|
4
|
2
|
-
|
-
|
小吃熟菜
|
9
|
13
|
19
|
10
|
副食品、冷饮批发
|
4
|
5
|
4
|
8
|
茶庄
|
6
|
4
|
4
|
8
|
肉店
|
8
|
6
|
2
|
12
|
照相
|
2
|
-
|
3
|
3
|
窗帘
|
7
|
-
|
-
|
3
|
干洗
|
3
|
1
|
4
|
2
|
化妆品
|
3
|
-
|
-
|
2
|
药店
|
4
|
5
|
4
|
9
|
门业
|
1
|
4
|
-
|
-
|
玻璃
|
-
|
-
|
1
|
-
|
装潢建材
|
8
|
12
|
10
|
30
|
水暖
|
2
|
5
|
1
|
-
|
家具竹器
|
2
|
1
|
-
|
-
|
裁缝
|
1
|
-
|
2
|
2
|
花店
|
1
|
―
|
-
|
-
|
古旧
|
-
|
1
|
-
|
-
|
钟表刻字
|
4
|
5
|
-
|
8
|
维修
|
24
|
22
|
31
|
77
|
竹农具
|
-
|
1
|
-
|
1
|
饲料
|
3
|
1
|
1
|
8
|
网吧
|
-
|
1
|
9
|
1
|
舞厅
|
-
|
-
|
1
|
8
|
旅行社
|
1
|
-
|
-
|
-
|
旅社
|
-
|
8
|
2
|
4
|
浴室(场)
|
-
|
3
|
3
|
4
|
美容理发
|
8
|
16
|
17
|
48
|
寿器具
|
2
|
2
|
-
|
-
|
第二章 商品流通
第一节 粮油购销
一、机构
黎里镇的粮油购销机构为黎里粮食管理所(简称“粮管所”)。
民国38年(1949年),在吴江解放后,吴江粮食局黎里分局成立,分局长平静人。1950年10月,改名黎里粮食支库。1951年3月,重新恢复为粮食分局。1953年,改名为黎里区粮库。1956年7月,黎里区粮管所成立,同时设立黎里镇粮管所。黎里区(镇)粮管所有40个收购点,7个供应点。1959年,撤销黎里区(镇)粮管所,成立黎里公社粮管所。1963年,黎里粮库成立。黎里公社粮管所更名为黎里粮管所。1965年,撤销粮库,其业务并入粮管所。黎里粮管所下设2家供应店,分别位于梨花街、平楼街。
2002年4月,粮食购销体制进行改革,2003年1月、2005年2月,黎里粮管所先后被省粮食局评为2002年度农民满意收购企业、2003—2004年度全省百家农民满意粮食收购企业。2005年,全市粮管所重新布局。年底,粮管所停止运作,但建制存在。黎里成立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黎里镇市场路,设有主任室、财会室、保管室、化验室。下有1处供应店,位于平楼街。还有2座粮仓。供应店由市粮食局投资,按统一标准建设,在考核通过后,成为吴江市首批放心粮油供应店之一。公司业务受辖于吴江市粮食购销公司,主营黎里地区的粮油购销、储存业务。公司负责人胡荣荣。2006年1月,黎里粮管所被苏州市人事局、苏州市粮食局评为2004—2005年度先进单位。
二、粮食
(一)收购
黎里地处江南,历来是粮食产区。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黎里米业已相当兴旺,至民国盛况不减。民国时期,黎里有大小米行及粮号52家。黎里的粮食一直由米行收购。
新中国成立初的1951年,黎里粮食由中国粮食公司吴江办事处委托黎里供销社代购代销,私营粮商退出粮食市场。
1953年11月,按国家政策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黎里地区的粮食收购时间大体在夏初、冬初两季,收购方式采取送粮入库的传统做法。1955年5月,供销社将黎里地区粮食代购代销任务移交黎里粮食部门,11月,实行粮食“三定(定产量、定购、定销)到户”,划清农村粮食余缺界限,提出定产定实、留粮留够、统销得当的要求。1956年,改“三定到户”为“以户归社”。国家允许在完成统购任务外的粮食(包括四属户口粮,家居农村吃粮的干部、教师、医生和其他职工家属为四属户),由粮食部门收购后,发给周转粮卡,社员需要可随时购回。粮食部门对余粮社只购不销,对缺粮社只销不购。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实行以社为单位,包干平衡,余粮上缴国家,不再统销。1960~1962年困难时期,粮食普遍减少。但仍确保“三定”任务的完成。1963年,农业生产趋向稳定。超产队完成定购任务后,尚有余粮可售,国家用工业品换购余粮。1979年起,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产品交换差价,国家将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产部分再加价50%;稻谷价由每千克0.22元提高到0.26元。
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黎里粮管所对粮食征购对象,由原来的生产队改为农户。是年,全镇交售国家粮食1.17万吨,其中征购6180吨,超议购5395吨,议购165吨。
1985年,国家将粮食由指定性计划商品改为指导性商品,取消统购统销,实行合同定购,不分征购超购,统一为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计价。1993年4月,江苏省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放开收购价格,放开定量定销供应的粮食价格。
2000年起,粮食收购实行市场化,取消粮食定购。黎里粮管所作为全民所有制的粮食企业,开始自主经营。2002年5月,黎里粮管所转制。
(二)供应
民国时期,黎里地区的粮食由米行经销。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11月,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黎里的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先由中粮公司吴江办事处委托黎里供销社经销,1955年5月起,改由黎里区粮库负责供应。
1954年12月,对居民粮食实行按月定量的计划供应。1955年,对非农业人口居民口粮分等量供应,工商行业用粮按计划供应,牲畜饲料粮也分类按头定量供应。8月,国务院颁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命令》。11月起,市镇人口凭证定量供应粮食。定量标准是重体力劳动者每月18~22千克,轻体力劳动者每月16.5~17千克,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及脑力劳动者每月14~14.5千克,中学生每月15~16千克,一般居民每月12千克,渔民口粮参照市、镇按人定量供应。市镇居民在核定供应量后发放粮食供应卡,凭卡定量供应粮食。定量供应的价格为统销价格。为解决流动人口吃粮问题,是年,江苏地方粮票在省内流通使用。工业用粮、熟食糕点行业用粮,计划审批,凭证供应。
1979年,黎里镇市镇定量人口6556人,全年销售粮食1044吨。是年,工业用粮放开,取消计划供应。国家对定销对象供应的计划粮油,一律改统销价为比例价供应。1988年,黎里镇市镇定量人口8461人,全年销售粮食1410吨。
1993年4月1日起,江苏省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关精神,放开定量定销供应的粮食价格,不再使用购粮券,允许私营粮商经营。
2005年,黎里镇有粮油店摊43家,其中黎里10家,北厍33家。
二、油料
(一)收购
黎里地区居民使用之食油,以菜油为主。
民国时期,黎里的油菜籽由油坊收购、加工。菜油一般由酒酱店经销。
新中国成立初,中粮公司吴江办事处委托黎里供销社收购菜籽,部分仍由私营油坊收购。1954年,国家实行油脂统购统销,农民生产的菜籽全部由国家收购,1955年后,黎里区粮库(镇、公社粮管所)担负黎里地区油料的计划收购任务。
1955年,政府贯彻“多产多得、增产多留”的政策,每出售50千克菜籽返销10%菜油和菜饼。1960年,粮食减产,为保粮压菜,油菜种植面积减少一半,油菜籽收购量减少。1963年起,油菜连年丰收,国家对生产队超售的油菜籽 ,按统购价加价30%收购,以提高农民种油菜的积极性。
1995年,黎里镇种植油菜18677亩,单产140千克,总产量2614吨。是年后,由于食油市场活跃,流量增多,致使种植油菜面积减少。2005年,黎里镇油菜面积7997亩,单产155千克,总产量1244吨。
(二)供应
1951年,中粮公司吴江办事处委托黎里供销社经营黎里居民的食油供应业务。
1953年11月,市镇居民食油销售开始实行凭证(票)计划供应。采取以人定量,按月供应的办法,人均月供应标准为0.1~0.2千克。1955年起,食油供应由黎里粮食部门担负。1981年下半年起,人均月供0.25千克。逢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适当增加供应量0.25~0.5千克。
1993年4月1日起,食油取消供应计划,价格放开,不再使用购油券。
表8-5
1989~2001年黎里农村粮油分配总量表 单位:吨
年份
|
粮食分配总量
|
油菜籽分配总量
|
年份
|
粮食分配总量
|
油菜籽分配总量
|
1989
|
21709
|
2136
|
1996
|
23593
|
2626
|
1990
|
28483
|
2377
|
1997
|
23835
|
2445
|
1991
|
30174
|
2873
|
1998
|
20595
|
1031
|
1992
|
30983
|
3059
|
1999
|
19642
|
2251
|
1993
|
25073
|
2550
|
2000
|
13557
|
2501
|
1994
|
22317
|
1694
|
2001
|
10462
|
943
|
1995
|
21691
|
2614
|
|
|
|
表8-6
1989~2001年黎里镇粮食、油菜籽选年收购情况表 单位:吨
年 份
|
粮 食
|
油菜籽
定购 议购
|
合同定购
|
议 购
|
1989
|
7540
|
3463
|
1527
|
1990
|
7605
|
2406
|
1763
|
1991
|
7625
|
3569
|
2235
|
1992
|
7640
|
414
|
2490
|
1993
|
6090
|
1139
|
1903
|
1994
|
5698
|
-
|
1178
|
1995
|
5900
|
-
|
2020
|
1996
|
6000
|
-
|
2133
|
1998
|
4360
|
-
|
1860
|
1999
|
3069
|
5359
|
1735
|
2000
|
3335
|
420
|
1574
|
2001
|
4400
|
-
|
815
|
表8-7
2002年5月至2005年黎里粮管所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粮油购销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
收购数
|
销售数
|
年份
|
收购数
|
销售数
|
2002.5~12(月)
|
5759
|
6072
|
2004
|
7699
|
7832
|
2003
|
7424
|
8914
|
2005
|
1607
|
5435
|
三、饲料
民国时期,黎里镇的饲料购销均是私营。
新中国成立后,黎里地区的饲料购销,由粮管所下设饲料组(位于东亭街)负责。1988年,全年饲料销量341.5万千克。
1989~1995年,黎里镇的饲料,购销仍由粮管所饲料组(位于东亭街)为主。品种有青糠、菜饼、混合饲料等,其中1993年外购菜饼227吨、清糠210吨、麸皮35.7吨、大糠173.5吨,自营销售菜饼2033吨、清糠530吨、麸皮35吨、大糠547吨;1995年,购进菜饼698吨、清糠146吨,销售菜饼2376吨、清糠205吨。饲料的供量充足,有助黎里镇养殖业的发展。
90年代中,黎里镇副业公司下属水产品购销经理部也购销饲料,人员4人,以销售鱼饲料为主。销售鱼饲料量占全镇水产饲料总投料的80%。
1995年,粮管所饲料组迁至市场路,1998年,易址于浒泾北路,更名为粮油饲供应点。2002年,供应点在黎里粮管所转制后关闭。全镇饲料由私营店经销,除供应青糠、菜饼外,还销售多种规格之混合饲料、水产专用颗粒饲料。
2005年,全镇有私营饲料店13家,其中黎里5家,北厍8家。经销品种各有特色。如位于黎里人民东路大桥堍下的拳王饲料店,专销“拳王”牌水产饲料,年销售量3000多吨;位于浒泾街的孙荷祥饲料店,以销售猪饲料为主,清糠、菜饼购自苏州、无锡等地米厂,年销量600多吨。
四、仓储
新中国成立初,吴江县粮食局黎里分局将接管的69间房屋(容量1925吨),整修成54间(容量2300吨)作仓储用。60年代,黎里粮管所有房式仓637平方米,容量840吨。70年代,粮食仓储面积6161平方米,容量8780吨。80年代,仓储面积1828平方米,容量3800吨。1991年,仓储面积7814平方米,容量10985吨,其中质量完好的仓储面积6744平方米,容量9385吨。1998年,因发展古镇旅游业需要,城隍庙粮仓被黎里镇人民政府收回,全镇粮仓实存罗汉寺库、鼎盛库2座。
黎里粮管所健全仓储管理制度,开展建设“四无”(无害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粮仓活动。订有粮仓保管、安全等多种制度。做好仓库台账、分级储存、薄膜封仓、熏蒸隔离等工作,坚持每月自查一次,一经发现虫害粮,即行处理。1997~1999年,仓库处理虫害粮5.3万吨,烘干高水分粮5.4万吨,冷风处理3.3万吨,机械通风18.6万吨,薰蒸1.9万吨。
粮管所每年组织人员检修烘干机、输送机等仓储主要设备并进行保养。1997~1999年,修建仓库场地1140平方米、驳岸80米,翻建有隐患的屋面、仓间,确保粮仓安全。2000年,进一步完善安全承包责任制,全所聘请12名安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每季对照1次。2001年,新增吸粮码头1座和输送机1台,新开地槽通风仓间4只,添置通风竹篓120只。
2004年,为改善罗汉寺粮仓环境,吴江市粮食购销公司出资30万元,浇铺水泥场地4500平方米,粉刷外墙8780平方米,确保粮仓2500吨的储备粮存储安全。
2005年,黎里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有房仓式粮库8626平方米,容量12.9万吨;门架式粮仓1035平方米,容量0.22万吨;立筒仓210平方米,容量390吨。至2005年,黎里粮管所(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粮库无虫害、无霉变现象发生。
2006年9月,黎里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有输送机骆驼式3台、登高式2台、装卸机械吸粮机1台、吊车(杆)1台、地中衡2台、烘干设备滚筒式1套、打风机5台、发电机组1套。
第二节 生产资料供应
一、化肥农药
黎里农村使用的化肥,主要是磷酸氢铵、钾肥、复合肥,农药主要有呋喃丹、草甘磷等。新中国成立后,化肥、农药一直由黎里供销社生产资料商店依据耕田施用量供应。2000年,供销社转制,全镇化肥、农药由2家私营商店供应。
2005年,全镇有4家化肥农药店,其中黎里2家:镇东桥后底化肥农药店和人民西路店。两家商店的化肥进货分别在吴江市农资公司、浙江嘉兴农资公司,多为尿素、磷酸氢铵等;农药由吴江市植保站派货,并负责进行防虫、治虫、植保业务指导。北厍的2家,分别位于北厍市河西端的南岸、北岸。
表8-8
1993~2005年黎里镇耕地及化肥施用量表
年份
|
耕地(亩)
|
化肥施用量(吨)
|
年份
|
耕地(亩)
|
化肥施用量(吨)
|
1993
|
43633
|
1518
|
2000
|
22531
|
1491
|
1994
|
38160
|
1928
|
2001
|
21032
|
1350
|
1995
|
37097
|
1941
|
2002
|
20077
|
3136
|
1996
|
37076
|
1969
|
2003
|
31068
|
2662
|
1997
|
37488
|
1999
|
2004
|
33021
|
2675
|
1998
|
34575
|
1835
|
2005
|
32440
|
2581
|
1999
|
29116
|
1675
|
|
|
|
二、竹木
新中国成立后,黎里地区的毛竹、竹篙、竹柄、扁担等竹制品向由供销社生产资料商店销售。70年代前,竹木物资以吴江县物资部门分配为主。改革开放后,竹材及竹制品则由供销社自行组织货源。1989年后,吴江县(市)竹木建材公司黎里综合服务站(浒泾北路,原耕牛调剂市场址)也经销竹木。服务站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员工23人。仓库容量1000立方米,年销售额100多万元。
1998年,供销社实行承包责任制,生产资料店由职工租赁承包。1999年,竹木建材公司黎里综合服务站改名竹木建材黎里服务站。2000年,竹木建材黎里服务站资产由职工购得,转为私营。
2005年,黎里镇共有3家销售竹木制品店,其中黎里2家:赵美珍竹木商店(黎里东亭街东岳庙)和王环环五金建材销售部(黎里浒泾北路3号),北厍1家:元鹤大坝销售店。
三、农具
1956年,在对私营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黎里镇一些手工业者组建铁业、木业、竹业生产合作社,制作、销售铁木竹农具。供销社生产资料商店也经销农具。1970年,黎里公社成立农具厂,生产、销售农具。70年代,铁、木、竹业社因企业合并,产品转向,不再生产、销售农具;公社农具厂也于80年代关闭。2000年,供销社生产资料商店在转制中转为赵美珍私营。黎里销售农具的店仅有赵美珍店,其商店供应的农具有料子、粪桶、栲栳、锄头、铧铲、铁
2005年,全镇销售农具的店有2家:黎里赵美珍店和北厍元鹤大坝销售店。
四、燃料
(一)石油
黎里市民需用的石油产品,主要有柴油、汽油、煤油。柴油用作农村机械灌溉及耕地、运输的动力油。煤油为居民照明等所用。1992年,黎里供销社在调整经营结构中,抓住增设加油站、汽油需量增多的机遇,开拓石油业务,增设华兴石油公司,经营油品业务。不仅满足本地需要,还向外地批发。公司有油库3座,储油量1000多吨。转制后,3处油库经职工投标认购,先后置换为个人资产。3座油库分别是:位于太浦河桥堍的油库、杨秀港的油库和东亭街的镇东油库。
2005年,黎里镇经营石油业务的共有8家,除黎里3处油库外,还有北厍5处加油站。
(二)煤炭
1960年10月,居民使用的煤球开始凭券供应。券面有5千克、30千克、60千克、75千克4种。月供应量以居民户籍册为准,分别为1人户、2~3人户、4~6人户、7人及以上户定量。煤炭由吴江县燃料公司计划供应。煤球由供销社下属煤球工场(煤球厂)生产,树柴炭商店及多家合作商店代销。80年代后期,煤球取消用券敞开供应。镇区一些单位开始自行组织货源,对职工供应液化气。居民的煤球用量减少。2002年,国营黎里煤球厂在转制后关闭。全镇煤球由个体煤球工场及贩户经销。
第三节 生活资料销售
一、绸布服装
民国时期,黎里镇经营绸布业的商家有恒丰泰、天福永(又名协记)、大新、协康,均颇具规模;经营服装有元大、福昌生、乾南店等10多家。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6年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恒丰泰、大新、协康布店合并为公私合营棉布店。买卖旧衣服的多家估衣店合并为黎里旧货合作商店,后改名为调剂商店。1965年,公私合营棉布店并入中百商店,分东、中、西门市部。80年代后,黎里镇个体商业活跃起来。1986年,黎里镇小商品浒泾路西侧市场开业,一些经营服装的个体商贩进入市场。
1988年,黎里镇经营绸布服装的店家,有国营中百商店和集体商业第一、第二百货商店,还有个体商贩。
1992年,黎里镇浒泾北路市场竣工开业,个体商贩陆续入驻。1993年以来,商业公司推行多种形式承包责任制。在实行独立核算、承包的基础上,黎里镇商业系统所属商店,先后转换经营机制。1998年,国营中百商店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黎里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至2000年,全镇国营、集体商业公司所属绸布服装商店,均转为个体店家。全镇私营店摊经销服装样式多、分类细。不仅有男女内外装之分,还有童装、休闲服之别,从店名上可见一斑。如金都鹏男装、美眉时装、千特内衣、N自由牛仔地带,也有贵人运动休闲装、斑点狗童装、金色年华童装、漂亮宝贝童装。一些店、摊还经销与服装配套的服饰,如金阳光服饰特卖场、韩饰饰品店、奥康皮鞋店。多家商店具有相当规模,万里鞋店、好又多服装大卖场、惠尔美服饰超市,营业面积分别为150、100、90平方米;开太服装店、百姓服装超市的营业面积,均在50平方米以上。华怡商场、世纪华联超市也先后开办时装屋、卖场,专售服装。
2005年,黎里镇经销绸布服装店摊共有370多家,其中黎里180多家,北厍190多家。
二、百货烟纸文具
民国时期,黎里镇销售百货的商家有福昌祥、永新、福大昌,还有5家中等规模的商店;经销烟纸文具的有20多家,其中以蒋同盛、元泰新、顺和新、祥和义店(坊)有名。蒋同盛烟作坊,以制作优质旱烟、土烟丝闻名远近。
新中国成立后,黎里镇的百货烟纸文具店经社会主义改造,有的并进中百商店、烟酒专卖批发部等全民所有制企业,有些组成黎东、黎西烟纸合作商店。
1988年,黎里镇经营百货、烟纸、文具业务的有国营中百商店、商业公司经理部、日用工业品百货批发部,集体商业中的黎东、黎西烟南商店、日用杂品店、东风、春风烟南商店,供销社的生活商店、华怡商场等。
1992年,商业公司划小下属商店核算单位,以改善经营状况。1993年起,先后在饮食服务、日用品商店实行经营承包、自负盈亏。2000年,商业开始转换体制,集体所有制商店均转换为个体商家。
2005年,黎里镇经营百货、烟纸、文具的个体商店共有350多家,其中黎里180多家,北厍170多家。有专营,也有兼营。黎里的华怡商场、联华、佳惠、葡萄园、大润发、世纪华联等超市,有专柜经销百货烟纸文具商品。
2005年,黎里专营百货的商店有6家:中心百货商行、新城百货店、黎民棉布百货店、时新百货、桂官百货、鸿祥百货店;专营香烟的店有10家:如黎新社区的东方烟庄、兴黎社区的香烟专卖店、振黎社区的黎群烟草店等;主营文具的商店有9家:非凡、阿明、兴达、鑫兴文具店,中兴文体礼品店,华美文具百货店,学友、九连环、成才书店,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位于浒泾北路6号的非凡文具店、位于人民东路的成才书店和位于人民中路的学友书店,学友书店为黎里唯一的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用品供应点。
三、南货茶食糖果
民国时期,黎里镇有南货茶食店20多家,以生禄斋、紫阳观、万隆泰、王泰源、萃和、味香斋、文魁斋最有名。
新中国成立后,生禄斋等店在对私社会主义改造中,合并为镇东、镇西两家公私合营南北货商店。
1988年前,黎里镇经销南货茶食糖果的商店有国营黎里糖烟酒批发部、紫阳观糖烟酒商店、供销社生活商店和黎东、黎西、春风、东风烟南等商店。
1989年,供销社开办华怡商场(经营面积250平方米),销售南货茶食糖果商品。1994年,地处中心街的春风烟南商店,在商业公司扩建网点中,改建成食品商场,商场位于浒泾街圆月楼饭店底层。1998年,商场易主于丰茂土特产商店,店名仍为食品商场。
2005年,黎里镇专营南货茶食糖果的私营商店有10家,均为私营,其中黎里6家,北厍4家。黎里规模较大的有紫阳观糖烟酒商店(前店后作坊)、喜糖铺子(位于兴黎路,营业面积70多平方米)。各超市及杂货店,也兼售南货茶食糖果。
四、酱制品
民国时期,黎里镇酱制品业中较有规模的有裕隆、老万盛、东大兴、公盛、信隆等酱园,均有工场。自制酱品除门市部售出外,还批发给油酱小店。
新中国成立后,酱制品店合并为公私合营酒酱商店。
1988年,全镇酱制品店有3家,分别是位于镇西、中、东的酒酱商店梨花、公盛、老万盛门市部。公盛、老万盛门市部均是前店后作坊,酿制酱、酱油,加工酱菜。1989年,全镇年产酱油260吨、酱菜20吨。3家门市部,属黎里供销社管理。
90年代初,梨花、老万盛门市部经营状况欠佳,门市部均为房管所房,在房金提价情况下,供销社将两门市部房退租,人员或并入公盛门市部,或分流至供销社下属商场。公盛门市部,改名为公盛酱品加工厂。1995年由供销社职工陆伟民承包,为期3年。加工生产酱品20多个品种,年产600多吨,主要批发给杂货店及酱菜摊位。1998年,陆伟民续签承包合同至2001年。2001年2月,陆伟民在与企业终止劳动合同关系后,凑资买下厂址(面积为2320平方米),改名为公盛批发部,主营酱品批发业务。2005年,业主将业务转往酒类、饮料批发,年销售额30多万元。
2005年,黎里镇经销酱制品的店摊有20多家,其中黎里10多家,主要在联华、世纪华联超市和农贸市场内;北厍10家。
五、五金交电化工商品
80年代起,黎里镇经销五金交电化工商品店家,有国营商业中的东兴五交化商店、西新五交化商店、中百商店、五交化批发部、供销社生活商店;集体商业中的新光五交化商店、新丰五交化商店、纺织五金商店等。
1998年,供销社调整经营结构,建立华兴商行、华怡金属材料公司、华美装潢总汇,实行租赁承包。国营商业中的五交化批发部和集体商业中的新光、新丰五交化商店,也相继进行。国营五交化批发部转为个人经营后,更名为黎里五交化门市部,租用市商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属房;东兴、西新五交化商店的原用房,在改制后退还房管部门;新丰、新光五交化商店、纺织五金店租用的公房,改制后由职工租用开店摆摊。
2005年,黎里镇有50多家私营五交化商店,其中黎里30多家,北厍20多家。
六、药业
抗日战争前后,黎里镇有问心堂、陈同春等8家中药店,有华美、华英等7家西药店。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私社会主义改造中,西药店合并为集体所有制的合作商店,中药店合并为公私合营黎里医药商店,下设门市部。
1988年,黎里镇药业单位有1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吴江县医药公司黎里批发部。下设总店门市部(位于中心街)、西门市部(位于梨花街)。经营中成药、西药、中药饮片、中药材及医疗器械零售、批发业务。
1988年后,黎里镇药业有发展,多家私营医药商店开业。
2005年,全镇共有药店22家,其中西药店1家,中西药店21家;22家药店中,黎里13家、北厍9家。
黎里的13家药店是:苏嘉伦光彩大药房有限公司黎里店,位于黎民南路277号;益元药店,位于人民中路239号;天和大药房,位于人民中路商住楼34-4号;养生堂药房,位于创新路2号;恒安药房,位于兴黎路;黎新桥药店,位于黎新桥南堍;黎里医药商店,位于中心街;健康药店,位于浒泾路8号;健民药店,位于兴黎路;黎民路药店,位于黎民路102号;华康药店,位于农贸市场东侧;康泰医药商店,位于浒泾南路、大润发超市内;大润发药店,位于大润发超市内。
北厍9家药店是:黎星药店,位于黎星村;永泰药店,位于厍星路;久知堂,位于厍星路;老百姓药店,位于新厍路;仁心百草药店,位于新厍路底;达康医药商店,位于新厍路;北厍医药商店,位于新厍路;供销社惠农医药店,位于育才路;润民大药店,位于育才路。
七、综合性商场
民国时期,黎里镇的商店规模不大。无综合性商场。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增加商品品种,满足市场需求,1988年,黎里供销社开办华怡商场(位于浒泾南路)。商场除有日用百货等商品专柜外,还有时装屋、药品专柜。1994年,商品品种增至6000多种。此后,黎里镇陆续办起联华商场、平价超市等综合性商场。
2005年,黎里镇较大的综合性商场有7家,其中黎里4家:联华超市,位于兴黎路14号;大润发超市,位于浒泾南路原供销社华怡商场址;葡萄园超市黎里分店,位于浒泾南路;佳惠超市,位于人民中路382号。北厍3家:上海如海超市691店,位于市中路;上海华联超市275店,位于育才中路;上海联华超市北厍店,位于厍新路南端。
第四节 农副产品购销
黎里镇的农副产品,主要有水产品、肉猪、家禽、禽蛋、蔬菜和瓜果。货源,除黎里地产外,还从外地调进。
农副产品购销场所有供销社、食品站、商业公司下设的食品商场和副食品商场、浒泾路(黎里)农贸市场及浦北农贸市场。2005年,黎里镇综合农副产品市场成交额达3.21亿元。
一、水产品
1988年,全镇经销水产品有供销社、食品站网点、浒泾路农贸市场摊位、副业公司下属水产品购销经理部。水产品购销经理部,有员工4人,主要收购黎里各村水产养殖场产品,供应上海客户及黎里市场。
1988年后,全镇销售水产品店家有供销社、食品站下辖副食品商场、浒泾路农贸市场、黎里农贸市场和浦北农贸市场。
2000年,黎里镇水产养殖业的科学发展,促进水产品的多样化、标准化,也为黎里水产品销售,提供充足货源。2004年,黎里镇养殖业收入比例占农业总收入的50%,水产业成为全镇一大主导产业。2005年,全镇水产品产量为8490吨。
2005年,黎里镇销售水产品的店摊有50多家,其中有黎里农贸市场中的30多家,北厍农贸市场中的24家。
二、肉猪禽蛋
(一)肉猪
民国时期,黎里镇有鲜肉店10家。出售的猪肉由一家作坊屠宰后供给,肉店都以店主姓氏作招牌,其中有位于唐桥东堍上岸的杨家肉店,位于楼下浜口的周家肉店。另有肉摊10多个。此外,还有久昌、大昌、西胜记、永大、福泰恒等商店专卖咸肉等腌腊咸货。规模不小,有店面营业,又有工场。
新中国成立后,肉店归属食品公司购销站。经社会主义对私改造,肉店由代购代销转为食品公司购销站下属门市部。购销站负责生猪的收购业务,下属门市部经营日常猪肉销售业务。门市部有镇中唐桥肉店和镇西庙桥肉店。腌腊业店因咸肉等销量减少,并入鲜肉店。至1988年,全镇有肉店6家,还有设在浒泾路农贸市场里的一些肉摊。
1989年以后,黎里镇收购生猪有食品站,销售猪肉有食品站、供销社、商业公司下属之食品商场及副食品商店,浒泾路农贸市场、黎里农贸市场、浦北农贸市场的一些店摊。货源大多出于黎里,有时也从外地调进。1990年上半年,黎里市场猪肉出现供大于求现象,养猪户为卖猪难而焦虑不安。食品站当即四处联系,向上海、常州及浙江一些地区,推销肉猪1243头。1991年6~7月,黎里地区遭遇洪涝灾害,致市场货源紧缺,猪肉供应尤为不足,食品站在镇财贸办公室部署下,派员日夜兼程,从外地调进肉猪6134头供应市场。由于政策落实、管理科学,全镇养猪业有较快发展。1999年全镇出栏肉猪3.34万头,2005年为4.78万头。
2005年,黎里镇销售猪肉的店摊有28家,其中黎里16家,北厍12家。
(二)禽蛋
民国15年(1926年),黎里镇最出名的久昌腌腊蛋号开业。久昌店位于唐桥上岸西,主营腌腊蛋品,尤以加工皮蛋出名。皮蛋年产量100万只。久昌生产的皮蛋,去壳后表面布满漂亮花纹,故又称“彩蛋”。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久昌彩蛋参展苏南土产物资交流会。此后销路更畅,除满足黎里居民需要外,还远销上海、苏州、平湖等地。其中“湖彩”(老皮蛋)还经上海商人转手,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1952年,因店主改行,蛋号不存。
黎里镇的禽蛋主要由供销社、县食品公司黎里购销站收购、供应。1988年后,黎里镇的家禽、禽蛋货源,主要来自黎里农村养禽户、哺禽场种鸭场。1989~2005年,全镇家禽产出年均41.1万羽,其中1991年为最高出产年,达63万羽;1990~2005年,禽蛋产出年均207吨,其中1991年为最高出产年,年出产602吨。
销售家禽、禽蛋,主场所在农贸市场、食品商场、副食品商场。农贸市场、食品站,在黎里供量不足时,及时从外地调进商品,确保市场供应。
2005年,黎里镇销售禽蛋的店摊有30多家,其中黎里20多家,北厍10家。
三、蔬果
民国时期,黎里镇有20多家蔬果店,其中较大的有2家:位于汝家桥上岸西首的肖复兴蔬果行和位于唐桥北堍的唐顺兴水果行。
新中国成立后,肖复兴蔬果行在1956年转为公私合营蔬果商店,其他蔬果店合并为东、中、西3家蔬果合作商店。1983年,全镇有国营蔬果批发商店1家,水果合作店3家。
1988年,黎里镇有蔬果商店10家,其中批发站2家,合作商店8家。1989年起,个体经营在蔬果业中占有主要地位。原在蔬果业中起主渠道作用的国营蔬果商店,由于经营滑坡,严重亏损,1998年,实行空壳承包。2000年,全镇蔬果店均先后转为个人经营。
2003年,黎里镇成功办起蔬菜基地、葡萄科技示范园。“超净”牌蔬菜基地,被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审定批准为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4年,蔬菜业成为全镇主导产业之一。“绿帆”牌花椰菜、黄瓜、“超净”牌卷心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1990~2005年,全镇蔬菜年均产出量为5909吨,1997年为产量最高年,达2.26万吨;1989~2005年,全镇果品年均产出367吨,1999年为产量最高年,达844吨。
改革开放后,外地商户每年将一批批时令蔬果运到黎里,使黎里镇蔬果品种更加丰富多样,供量更充足。
2005年,黎里镇私营蔬果商店、摊贩有26家,其中黎里16家,北厍10家。
表8-9
1989~2005年黎里镇农副产品产出情况表
年份
|
果品(吨)
|
水产(吨)
|
家禽(羽)
|
禽蛋(吨)
|
蔬菜(吨)
|
肉猪出售(头)
|
1989
|
204
|
2111
|
355000
|
—
|
—
|
21250
|
1990
|
277
|
2129
|
464000
|
124
|
2437
|
20910
|
1991
|
221
|
2253
|
630000
|
602
|
1252
|
15734
|
1992
|
232
|
2368
|
461100
|
183
|
2410
|
14800
|
1993
|
355
|
2502
|
396000
|
158
|
3100
|
12513
|
1994
|
372
|
2785
|
317500
|
77
|
4620
|
13888
|
1995
|
447
|
3151
|
505000
|
187
|
5250
|
1065
|
1996
|
476
|
3080
|
404700
|
208
|
6055
|
1096
|
1997
|
482
|
3406
|
452000
|
272
|
22570
|
20500
|
1998
|
450
|
2905
|
578000
|
389
|
4522
|
24710
|
1999
|
844
|
6768
|
490000
|
130
|
3488
|
33442
|
2000
|
430
|
5098
|
492930
|
119
|
5595
|
31916
|
2001
|
382
|
3412
|
518200
|
102
|
5079
|
28360
|
2002
|
267
|
3514
|
318500
|
108
|
5643
|
29185
|
2003
|
427
|
9125
|
273800
|
215
|
8454
|
47000
|
2004
|
174
|
7452
|
146000
|
198
|
7000
|
33363
|
2005
|
207
|
8490
|
192278
|
243
|
7083
|
47806
|
第三章 服务业
民国时期,黎里镇服务业店有80多家,其中酒饭店40多家、理发店20多家、浴室1家、茶馆20多家、旅馆6家。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6年对私社会主义改造中,黎里镇的饮食服务店合并组建成集体所有制的合作商店,其中饭馆、理发店各3家,浴室1家。
改革开放后,私营商业进一步得到发展。1988年,全镇共有服务业店60多家,其中饭店6家,旅馆5家,理发店10家,浴室1家,照相馆2家,洗染店1家,其他服务业店44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黎里镇个体服务业变化大、发展快。
2005年,黎里镇服务业私营商店有400多家,其中黎里、北厍分别为200多家。全镇有饭店、熟菜铺90多家,旅馆14家,理发、美容店89家,浴室(场)10家,茶馆(室)22家,婚纱摄影、照相8家,其他服务店180多家。
第一节 餐饮旅馆业 娱乐业
一、酒饭店
民国时期,黎里镇有酒饭店(摊)40多家,其中历史最长、声名最著的有胜家馆(现中心街柳亚子旧居址),还有龙兴馆、东和馆。一些酒饭店还经销颇有特色的熟菜,位于原新桥北堍的李永兴饭店,其制作的酱鸭,色呈紫红色,酥香入味。
新中国成立后,全镇的酒饭店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合并成3家合作商店。至1988年,全镇有酒饭店6家,除镇东、中、西3家店外,还有车站饭店、大众饭店、圆月楼饭店。位于中心街的大众饭店,临市河近唐桥,聚得人气。80年代初,北京电影制片厂《一叶小舟》、中日合作拍摄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摄制组,先后到黎里镇,将大众饭店作为剧中一景点。
1993年,黎里镇商业公司率先在饮食业中划小核算单位,实行租赁承包。大众饭店被承包后,改作烟酒批发部;车站饭店改为丰茂土特产商店。
9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增多,黎里镇个体饮食业出现兴旺景象。1997年5月,镇人民政府为发展饮食业,开放夜市。每天夜晚,个体经营者在黎里公园门前、浒泾路、兴黎路边摆出夜排档,出售饭菜,方便市民。1999年,黎里镇酒饭店共有36家。主要的店家有:位于浒泾路庙泾浜的宏达饭店,位于浒泾南路的吉星饭店和华美饭店,位于北浦路的新雅饭店。这些饭店不仅有大小餐厅,还有包厢,进一步满足顾客对餐饮环境的需求。
在商业改革的深化中,黎里镇的饮食消费开始向综合性发展。2000年后,新开的酒饭店更具规模,设施更趋完善。位于人民中路的满江红大酒店,集食宿、娱乐、洗浴、休闲为一体;位于人民中路的永恒假日酒店,拥有大小餐厅及客房20间,并有娱乐设施;北厍的福乐门大酒店、新世纪酒楼、步步高酒店、红梅饭店,亦各具特色。
2005年,黎里镇有酒饭店46家,其中黎里26家,北厍20家。
二、小吃店
民国时期,黎里镇有3家小吃店最为有名:汝义兴馄饨店、顺兴馆、薛宝生馒头店。其中汝义兴馄饨店制作讲究,又受欢迎。汝义兴的馄饨用小汤锅盛烧(每锅2~3碗),馄饨肉多皮薄,略呈粉红色,汤内撒蛋皮、紫菜丝、小虾米。
新中国成立后,全镇小吃店在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并入酒饭店。直至改革开放后,私营小吃店摊逐步恢复特色。面点品种上有阿花酱蛋面、家华多肉馄饨、兰州拉面、天津包子、苏州的绿杨馄饨;风味菜肴上有阿英煲、鸭脖、阿王套肠、南京盐水鸭、上海爆鱼。苏阿大等个体户还对川菜泡椒鸡脚进行改进,制作出适合当地人口味的辣鸡脚。
2005年,黎里镇有小吃店50多家。其中黎里有40多家,北厍10家。
三、糕团店
糕团为黎里镇的传统食品。民国时期,万福源糕团店很有名气。新中国成立后,黎里镇的糕团店、摊合并成饮食合作商店。
1988年,全镇糕团店有集体性质的黎新点心店、梨花切面点心店、东亭切面点心店、木兰饮食店等4家,从业人员20多人。还有个人经营的,如位于平楼街9号的康泰点心店。1993年,商业公司下属饮食单位实行租赁承包。2000年,糕团店均转为个人经营。
2005年,全镇以糕团为主的饮食店有6家,其中黎里4家:冯家糕团店(门市部在兴黎路、作坊在广场路),姚好官糕团店(位于梨花街庙桥北堍),兴源糕坊(位于横街路12号),创新路点心店;北厍2家。
除传统糕点外,在改革开放中,外来人员到黎里开办西点店,产销各式西点及奶茶等饮料。2005年,黎里镇有6家,其中黎里兴黎社区4家、黎新社区2家。
四、茶馆茶庄
民国时期,黎里镇的茶馆密布全镇,其中有得凤楼(位于现浒泾街)、东来阁(位于相家桥堍)、易安(位于现浒泾街)、顺和春(位于庙桥堍)、万云台(位于何家浜东侧)等茶馆,还有北栅的小南洲、红梅阁,南栅的次楼、二友轩、四经楼、阳楼、春园、大观楼等茶馆。
新中国成立后,全镇私营茶馆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合并为2家茶水合作商店,从业人员10多人,日营业额400多元。
进入90年代,一些茶叶商贩从浙江安吉等地,到黎里开店直销茶叶,同时供应茶水,让人品茶休闲。对兴办茶庄繁荣市场,起到推动作用。1993年,2家茶水合作商店恢复老店名顺和春茶馆、万云台茶馆,实行租赁承包。 1997年,茶庄业在黎里镇悄然兴起,且进展快,全镇茶庄有17家之多,如利康、月亮湾、梦都、红茶庄。2000年,商业公司下属商店转制,集体所有制的茶馆转换为个体经营,如万云台茶馆,在经营早茶外,还供应面点、粽子等,兼作棋牌室;顺和春茶馆改名顺和春早茶馆。多家城郊杂货店、棋牌室,也兼作茶室,使镇郊居民或行人有歇脚、聊天之所。
2005年,黎里镇有茶馆、茶室22家,其中黎里14家,北厍8家。
五、旅馆
民国时期,黎里镇有黎里新旅社、飞云旅馆、大光明旅社、姚家扇旅社、盛家旅社、一大旅社共6家旅馆。
新中国成立后,全镇私营旅社经社会主义改造,合并为集体所有制旅馆。
1988年,一些个人利用自建房屋开办旅社,至年底,黎里镇旅馆共有5家。其中位于浒泾街的黎里旅社属商业公司管辖,共有四层客房25间,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
2000年,商业公司对下属商店改制,黎里旅社转为个人经营。2003年、2005年,黎里镇多家股份合作制的酒店、宾馆开业。满江红、永恒假日酒店、黎里宾馆的住宿部各有客房20多间。
2005年,黎里镇有旅社14家。其中黎里10家,北厍4家。
六、娱乐休闲
改革开放促进黎里镇经济发展,也使娱乐休闲业应运而生。1988年以后,一些业主或独资或合伙开办舞厅、娱乐城、溜冰场、文化沙龙。1997年,全镇有舞厅4家,溜冰场2家,随后娱乐休闲场所增至1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创新舞厅、苏州港龙娱乐有限公司、好望角娱乐城、宏达舞厅。
(一)创新舞厅
创新舞厅位于人民中路创新宾馆内。1995年9月开业,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舞厅设施齐全,属创新宾馆一部门,归创新塑化集团公司管辖。门票每位25元。2002年,创新塑化集团公司转制,舞厅停办。宾馆资产由产权主黎里镇人民政府出售给上海客商,开办永恒假日酒店。
(二)苏州港龙娱乐有限公司
苏州港龙娱乐有限公司位于人民中路。该公司由黎里镇装璜工程公司与香港新赞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双方共投资1020万港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1994年7月31日,公司开张。港龙娱乐有限公司是集客房、餐饮、娱乐、健身、按摩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规模之大,时为吴江地区同业之最。经营中因港方管理失误,严重亏损,致资不抵债无以为继。黎里镇外经贸公司在投资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调处理债权债务。1997年,公司关闭。1998年,黎飞日化厂在原址上,开设美的娱乐城。因业绩不佳,于2003年转让他人开办满江红大酒店。
(三)好望角娱乐城
好望角娱乐城位于人民东路。1998年10月开业,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舞厅,下层为溜冰场。房产权归属黎东村,娱乐城由5位村民合资开办,每年上交12万元租金,内部设施由合伙人斥资四五十万元装修、置办。日均顾客200多人次。因生意日趋清淡,于2004年中止租赁,装修、设备款由村折价10万元偿还。
(四)宏达舞厅
宏达舞厅位于浒泾路庙泾浜宏达饭店三楼。2005年6月18日营业,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为宏达饭店之资产。租赁者以年4万元租赁开办,日营业两场(下午及夜晚各一场),多时每场100多人,场均三四十人,门票分别售7元(男)、4元(女)。
2005年,黎里镇有舞厅9家,其中黎里1家(宏达舞厅),北厍8家。
第二节 生活服务业
一、洗浴
民国时期,黎里镇有浴室1家,即位于夏家桥的“卫生浴室”。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卫生浴室”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迁于现黎新桥堍。
90年代起,由于外来人口增多,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开办浴室为一些个体经营户所看好。浴室、浴场有所增加,还引进桑拿、足浴等新项目,使洗浴增添保健疗效。
2005年,黎里镇有浴室、浴场10家,其中黎里6家,北厍4家。宾馆、酒店住宿部,也设有浴池。
二、理发美容
民国时期,黎里镇有20多家个体理发店,其中周赐福弄东的九洲理发店、浒泾桥堍的更新理发店最有名。
新中国成立后,全镇个体理发店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中,合并成理发业合作商店。
1988年,全镇理发店有10家。其中8家为集体性质商店。如位于中心街的九洲理发店、人民中路的电力站理发店。个体经营的2家:位于浒泾街的荣福理发店,位于建新街的冬宝理发店。1992年,黎里镇个体理发店有28家。1993年起,集体性质的理发店陆续由职工租赁承包。1997年,全镇有个体理发美容店68家。2000年,全镇理发美容店均为个人经营,其中有天使发屋、喜多郎发屋。为迎合时代潮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多位个体户还开办理容院、美容生活中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至2005年,黎里镇有理发、美容店80多家,其中黎里40多家,北厍40多家。
三、照相
新中国成立初,黎里镇私营照相馆3家,分别位于镇西蔡家弄、镇中及镇东何家浜口。1956年后,合并成1家照相合作商店,位于中心街,后迁于浒泾街。
1989年后,多家个体户先后开设照相馆,其中有的店专事婚纱摄影。
2005年,黎里镇照相店8家,其中黎里5家,北厍3家。
四、维修
新中国成立初,黎里镇从事维修的店摊10多家,大多修理家用器物。1956年后,维修店摊合并为集体商业中的合作小组。
1989年后,在维修上有一技之长的个人,重操旧业开店设摊,修理范围广。
2005年,黎里镇维修店摊150多家,其中黎里77家,北厍70多家。
第四章 出口贸易
第一节 机构和出口商品
一、机构
1988年4月,黎里镇为扩大出口创汇,发展外向型经济,成立对外经贸公司。1991年,黎里镇成立农工商总公司,负责全镇镇办企业的外贸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指导工作。镇对外经贸公司由镇农工商总公司管辖。公司一方面配合企业出口创汇,与上海、苏州、宁波等口岸公司联系业务,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商贸洽谈等活动。
黎里镇对外经贸公司设在镇工业公司办公大楼内(浒泾北路10号),设经理室、业务部、财务科。公司人员3人,1992年增至9人。公司拥有资产价值88万元。
2001年11月,镇对外经贸公司在黎里镇机构改革中撤销,其原承担之行政职能划交镇政府。
二、出口商品
1989~2005年,黎里镇出口商品主要有丝绸类、服装类、轻工类、机械类、化工医用类、纺织类、玩具类。
丝绸类:美丽绸、54176粘丝缎、65111真丝乔绒、丝绒、仿真丝面料、里料、涤塔夫;
服装类:化纤真丝衬衫、服装;
轻工类:人造革皮包、钓鱼竿;
机械类:轴承、平面研磨机、健身器材、螺钉、垫圈;
化工医用类:氯喹、美加净大发乳、头蜡、蓓蕾雪花膏、灸针、合成檀香、氯化铜、氯化亚铜;
纺织类:真丝连裤袜、全棉布、棉锦布;
玩具类:PVC球、玩具。
第二节 经营方式
黎里镇出口商品的经营方式,大多为非直接出口,由吴江市外贸公司或上海机械设备、服装进出口公司代理;也有一些独资、合资企业对口自营出口。1987年,黎里镇完成第一笔外贸收购额29.3万元。1988年,完成外贸收购额284.5万元,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1990年,完成外贸收购额960万元。
1991年以来,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外方独资、中外合作、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国香港、台湾商人投资企业在黎里镇的增加,全镇的出口产品不断增多。1992年,黎里镇接待外商和港台客商48批,批准开办外商和港台商投资企业27家,总投资分别为2113万美元和500万港元,是年,全镇出口产品额5400万元,外贸收购额增幅居于吴江市第二。1996年,全镇投入外资和港台资的行业,从投资类扩大到三产消费类,涉及建材、电子、机械、服装、化工、钓鱼器具、皮革制品、塑料、针织等项目。1997年,全镇外商和中国港台客商投资企业完成自营出口额1522.88万美元。1998年,黎里镇外资利用逐步向符合国家产业改革先进技术、出口创汇多项目上发展,促进产品结构调整。2000年,为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商、港台商投资企业落户黎里,中共黎里镇委、政府建设工业新区(后称黎里工业园)。2003年,吴江市锦隆喷水织造有限公司完成自营出口额162万美元,被列入吴江市自营生产企业出口前20名行列中。2006年9月,黎里镇有外资企业32家、港台商投资企业44家。总投资超过4亿元,涉及机械、电子、五金、纺织、服装、鞋业、塑料、石化、玩具等产业。
表8-10
1989~2000年黎里镇外贸收购、创汇额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美元
年 份
|
外贸收购额
|
创汇额
|
1989
|
88
|
―
|
1990
|
160
|
―
|
1991
|
357
|
11
|
1992
|
2067
|
58
|
1993
|
3361
|
133
|
1994
|
7250
|
693
|
1995
|
10167
|
629
|
1996
|
9700
|
804
|
1997
|
3083
|
1881
|
1998
|
2167
|
1519
|
1999
|
1917
|
325
|
2000
|
1833
|
324
|
表8-11 2000~2005年黎里镇利用外资、出口额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美元
年 份
|
合同利用外资
|
实际到账外资额
|
出口额
|
2000
|
669
|
99
|
401
|
2001
|
285
|
128
|
567
|
2002
|
3685
|
490
|
12563
|
2003
|
14438
|
1637
|
29243
|
2004
|
12864
|
2472
|
82510
|
2005
|
10156
|
2300
|
129694
|
第五章 贸易市场
民国时期,黎里镇的集市贸易以街为市,农民在市上出售农副产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在楼下浜等地组织物资交流会。平时蔬菜买卖仍以街为市,处于自流状态。
1983年,黎里社镇合并,镇人民政府在浒泾路新建803平方米的玻璃钢瓦棚顶式农贸市场,是年9月开业。1985年,全镇集市贸易成交额为208.32万元;1988年,全镇集市贸易成交额为960万元。
随着镇区人口增多,原有的棚顶式农贸市场规模无法适应日益增长消费需求,建造新的农贸市场,已是势在必行。
1992年、1999年,黎里镇先后建成黎里农贸市场和浦北农贸市场。2005年,黎里镇共有3家农贸市场,其中黎里2家,北厍1家。
第一节 农贸市场
一、黎里农贸市场
1992年7月,黎里镇征地15亩,在兴黎路建造封闭式黎里农贸市场,1993年元旦启用。
黎里农贸市场建造,分两期工程进行。第一期工程投资130万元,1992年12月20日竣工。建筑面积2975平方米,其中主体棚顶市场面积1492.43平方米,周围店面房56间,共设410个摊位。第二期工程投资94万元,1994年3月1日动工,7月竣工交付使用。建筑面积1453.23平方米,置144个店面摊位。1996年,市场投入7万元,建造地摊市场,安68个摊位。1999年8月,投入6.79万元,于市场西侧搭建12间彩钢板棚,共108平方米。
黎里农贸市场场内店摊按类分置,分南北货、小百货、海鲜、家禽、光禽、蔬菜、净菜、牛肉、切面、饮食等,附设脱毛房;场外摊位主要销售水产品、蔬菜、瓜果。年成交量全场为2.5万吨。
市场设管理办公室,有主任、会计、协管员共11人。设市场消费者投诉站和农药残留量检测工作室。市场订有11种制度,并加强卫生长效管理。
1993年至2004年11月,黎里工商所先后派出吴天雪、姜云、潘建华等人进驻市场负责管理。2004年12月起,镇工商所将市场管理,移交镇城管队负责。
二、黎里浦北农贸市场
黎里浦北农贸市场位于黎民南路,1999年12月28日开业。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有店面营业房9间、摊位102个。场内分蔬菜、酱品、光禽、鲜肉、水产品等类。场外设40多个地摊,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市场归黎锋村(2003年7月,在行政村区划调整中,改为黎花村)管辖,村投资70多万元。市场设管理办公室,有主任、会计、协管员、保洁员共4人。市场年销售额1500万元。
三、北厍农贸市场
1981年1月,北厍工商部门在北厍影剧院对面建集市贸易简易棚,面积90平方米。1986年12月拆除,在水阁桥北堍西侧建玻璃钢集市贸易市场,面积330平方米。1993年2月,集市贸易棚拆除,在水阁桥至镇北路处建贸易市场,面积627平方米。1997年10月,重新建造封闭式北厍农贸市场,位于市中北路,占地2.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1999年2月竣工开业,总投资1100万元。市场置150个摊位。
表8-12
1993~2005年黎里镇集市贸易成交金额表 单位:万元
年份
|
集市贸易成交额
|
年份
|
集市贸易成交额
|
1993
|
3667
|
2000
|
10912
|
1994
|
6339
|
2001
|
11431
|
1995
|
5298
|
2002
|
25774
|
1996
|
6100
|
2003
|
26262
|
1997
|
7200
|
2004
|
26997
|
1998
|
7000
|
2005
|
32100
|
1999
|
10725
|
—
|
—
|
第二节 专业市场
一、黎里史北村废金属回收市场
改革开放后,黎里镇史北村村民从事废金属回收者多。废金属回收,成为发展史北村经济的特色项目。2000年2月28日,史北村与镇工业公司联合开办废金属回收市场;2002年2月22日,成立史北村废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市场驻地史北村,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场内有店面113间。主要经营不锈钢、铜、铝、铁等废金属回收业务,客户大多来自江苏、浙江两省。年成交量1万多吨,成交额4000多万元。市场由史北村负责管理。
二、黎里镇小商品市场
(一)黎里浒泾路西侧市场
黎里浒泾路西侧市场位于镇西路东口。1985年竣工,1986年开业。市场置店房40间,为南北向两排简易平房,每间13平方米。市场主要经销服装、小商品,也有店主从事修理、饮食业。1993年,因拓建镇西路,市场不再存在,商户入驻浒泾北路市场(招商场)。
(二)黎里浒泾北路市场
1992年12月22日,黎里浒泾北路市场(又名招商场)开业。市场面积4054.2平方米,内有营业房、摊位184间。主要销售工业消费品,也从事修理、服务项目,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建造市场总投资239万元,其中吴江市建设银行投资70%,黎里镇城镇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投资30%。工程经吴江市质监站验查,被评为吴江市优良工程。
(三)黎里浒泾南路市场
1999年1月,黎里浒泾南路市场开业。市场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共64间。主要销售各类服装。市场原是黎里食品站站址。1998年9月,吴江市食品公司投资100万元,将原食品站改建为小商品市场,出租给个体商户。
(四)北厍小商品市场
1995年12月,北厍小商品市场迁入水阁桥北堍,场内共设60多家店铺,经营服装、鞋帽、小百货等小商品,并有电器钟表修理等项目。
第六章 商业管理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一、机构
1982年11月11日,黎里工商行政管理所成立,黎里工商所是吴江工商行政管理局派出机构,由吴江工商局垂直领导,为行政事业性单位,负责黎里镇、黎里公社和北厍公社内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初审,并对辖区内的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1991年6月10日,北厍工商行政管理所成立。北厍公社从黎里工商所辖区中划出,归北厍工商所管辖。
1992年9月,黎里工商所在兴黎路36号建造办公大楼,总投资89万元,其中吴江市工商局拨款40万元。大楼主体四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2001年,黎里工商所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工商所。
2002年8月3日,黎里、北厍工商行政管理所合并,成立黎里工商分局。管辖两地农贸市场3个、企业1287户、个体工商户2129户。
1989~2005年,黎里工商所(分局)历任领导:王根荣(所长、党支部书记),陈玉根(所长),陆海明(分局局长)。
2004~2005年,李文化、钱桂荣、陆海明、吴天雪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5年6月,黎里工商分局在编干部9人,聘用协管员8人。分局内设综合科、登记组、北厍工商组经检中队。条线对应设立办公室、人事教育、监察、法制、登记、市场合同、经济检查组室、消费者投诉分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工商分局(所)配合个体劳动者、消费者协会,做好管理工作。
二、管理
黎里工商所(分局)每年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咨询服务、调解合同纠纷,1990年112次,其中口头咨询72次,为企业发信、电告33次、上门服务7次,避免经济损失158万元。2000~2001年,黎里工商所共举办6次培训班,组织620多人次学习《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还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办好换证登记。1999~2006年,共登记注册1585户,其中个体户1042户。
黎里工商所(分局)加强商标管理。每年组织企业进行商标注册申报工作。至2005年,已有10多家企业,成功注册商标15只。对在商标上造假售假、扰乱市场的行为,黎里工商所(分局)一经发现即严肃处理。黎里镇是国内众多知名化妆品企业在华东的生产基地之一,由此催生48家专门为品牌化妆品印制各类包装品的企业。一些不良商人用高于品牌企业加工价的价格,订购各类品牌化妆品的印刷包装。黎里工商分局对4家企业严重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集中全镇印刷企业业主,进行以学习《商标法》为主的法制教育,增强业主遵纪守法观念。
第二节 物价管理
一、机构
1982年,黎里镇成立物价管理监督分站(简称物监分站),负责全镇物价管理、监督工作。由分管副镇长任站长,成员为财贸、工商等部门有关人士。
1986年,黎里镇建立职工物价监督义务分队,镇工会一名副主任任队长,成员为各单位行政、工会干部共36人。不定期组织查看节前市场物价执行情况。1987年7月,黎里镇成立消费者投诉站,由镇财贸助理为站长,工商所、镇工会及有关部门干部参与,办公室设在工商所内。1996年,黎里镇成立价格管理小组,由分管物价工作的副镇长任组长。在商业、个体劳动者协会、粮油部门等主要单位中,配备物价员。2003年起,镇消费者投诉站改名为消费者投诉分会,下设12个投诉站。黎里、北厍合并后,增北厍8个投诉站。
2006年10月,黎里镇与芦墟镇合并成汾湖镇,原黎里镇工商所人员除少数留守黎里外,其余均并入汾湖开发区工商局。
二、管理
1989年,为加强物价管理,全镇健全物价管理工作网络,各大单位设物价管理小组,或群众监督组。镇物监分站督促各单位,每月一次自查,每季一次互查。在此基础上,全镇每年组织4~5次物价大检查,对违反物价政策的行为进行查处。1991年,共组织320人次,展开全镇性的物价、计量大检查,查出有问题商品360件、价值13.1万元。是年,黎里镇遭受洪涝灾害。一些商品货源紧缺,致使物价上扬。经物监分站与商业部门、农贸市场组织,全镇调运进一批生猪、冻肉及冬瓜,投放市场平抑物价。1994年9月,镇物监分站对50多家经营单位进行突击检查,检查内容为明码标价和对33种监审商品价格的执行情况。检查中,物监分站对10多家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在进行物价检查中,物监分站还及时抓好价格调整工作,对影响物价政策落实的紧缺货源,及时组织调运。
在物价管理中,黎里镇物监分站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1994年,查出过期农药1162.25千克、价值1.23万元,查出36瓶、63箱过期饮料;1997年,受理投诉7件、咨询25人次,涉及金额3.66万元。1998年,接受投诉25起、咨询服务150人次,涉及金额502.80元,结案率100%。
镇价格管理小组每年按照吴江市政府的目标责任书条款开展工作,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基层。并与基层物价员保持联系,全面了解物价情况,尤其是农副产品价格信息,确保主要产品价格稳定。1999年,镇价格管理小组以兴黎路为点,深入开展明码标价活动,然后在全镇推行。2000年,黎里镇农贸市场及主要商店的明码标价率达到100%。2000~2005年,全镇民用水、电、燃料等价格都按吴江市政府定价执行。在医院、学校、水电等单位的年检及平时检查中,未发现擅自提价、乱收费、搞价外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