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 10:46:44
作者:
来源:
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字 号:
】
点击量:3656
第一章 医疗机构
第一节 中心卫生院
一、沿革
1952年1月12日,黎里联合诊所成立。诊所位于现南新街63~65号,负责人徐可曼、周一先。诊所设内科、外科、产科、儿科、药房、候诊室,以及分诊所(汝家桥下岸鲍宅内,1955年撤销)。1958年,诊所易名黎里公社卫生院,卫生院迁至梨花街西蔡家弄,负责人王元钧、史月珍。1963年4月,改称黎里联合医院。1972年,陈云庭为院长。1974年,欧仲辉为院长。是年12月,黎里联合医院更名黎里公社卫生院。1976年6月,卫生院易址于浒泾路。1977年,刘大罗任院长。1983年9月,黎里公社卫生院改名黎里镇卫生院。1985年7月,陆云林任院长。12月,吴江县内唯一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医院——吴江黎里骨伤科医院,在黎里镇卫生院挂牌成立,与卫生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87年12月,黎里镇卫生院迁入人民中路新址,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有病床80张。1988年,全院分门诊、住院2个部,设防疫保健、医务、总务3个组,有骨伤科、西医内科、外科等14个科室,共有职工9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8人。
1990年4月,黎里镇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苏州市文明示范乡镇卫生院。12月10日,黎里镇卫生院升格为黎里中心卫生院。林永明任院长。1991年12月,黎里中心卫生院被苏州市卫生局评审为国家一级甲等卫生院达标医院。1999年起,医院实行网络化管理。2002年,与吴江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签约,黎里中心卫生院成为吴江市定点医疗机构。2003年,全院职工112人,住院部有病床93张,全年业务收入1536.29万元。是年,陆亮任院长。6月21日,骨伤科被吴江市卫生局认定为吴江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2005年,孙海荣任代院长。是年底,北厍卫生院并入,成为黎里中心卫生院北厍分院。至此,黎里镇中心卫生院有职工148人,其中北厍分院33人;中心卫生院院部建筑面积6629平方米,北厍分院建筑面积2753平方米;中心卫生院院部固定资产价值1513.42万元,北厍分院固定资产价值为363.41万元。院部设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齿科、五官科、痔科、放射科、防疫保健科及西药房、药剂库,住院部设内科、外科、骨科、五官科、妇产科5个病区;北厍分院设内科、外科、儿科、中医科、骨伤科、齿科、妇产科。全院有卫生技术人员125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3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78人。在职有高级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的4人是:中医内科蒯伟勇,内科张金财,妇产科徐虹,骨伤科屠秋晓。
表16-1
1989~2005年黎里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医疗情况表
年份
|
门诊数(人次)
|
住院人次
|
床位利用率(%)
|
业务收入(万元)
|
1989
|
119862
|
2192
|
99.6
|
131
|
1990
|
111956
|
1435
|
99.69
|
190
|
1991
|
124892
|
1731
|
58.12
|
228
|
1992
|
139988
|
2488
|
70.9
|
302
|
1993
|
120538
|
1857
|
59.6
|
367
|
1994
|
107910
|
1988
|
54.7
|
418
|
1995
|
93643
|
1675
|
44.43
|
486
|
1996
|
133071
|
1634
|
41.26
|
617
|
1997
|
145697
|
2544
|
50.1
|
818
|
1998
|
136164
|
2306
|
48.3
|
827
|
1999
|
102209
|
1752
|
36.43
|
953
|
2000
|
103016
|
1551
|
31.55
|
1025
|
2001
|
103070
|
1792
|
32.7
|
1108
|
2002
|
111011
|
2087
|
40.4
|
1248
|
2003
|
121828
|
2307
|
45.31
|
1536
|
2004
|
124643
|
1994
|
41.95
|
1703
|
2005
|
99934
|
1955
|
45
|
1853
|
二、医疗设备
黎里中心卫生院的前身是黎里联合医院、公社(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简陋。1987~1988年,仪器设备价值0.6万元。
1988年以后,为提高医疗诊治水平,黎里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陆续添置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至2005年,共有50多台(套)。主要有放射透视用日本津岛X光机、读片机等6台,化验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等10台,手术显微镜等6件(套),五官医疗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3台,妇产科、普外科、肿瘤外科、骨伤科、肛肠科、中医内科等专用设备20多台(套)。是年,黎里中心卫生院设备固定资产值143.63万元。
三、职工荣誉
评为苏州市卫生局防疫工作先进个人的有:朱正荣(苏州市七五期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1991年4月),陆伯英(1992年3月);苏州市卫生局、人事局授予“苏州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有:徐来娣(1995~1996年),林永明、金维康(1997~1998、1999~2000年,各记三等功),秦文怡(2003~2005年,记三等功)。吴江市表彰、授予称号的有:屠秋晓(2003年获“十佳医生”称号),陈金妹(2003年获“十佳护士”称号),张金财(2003年获“优秀医生”称号),潘海红(2003年获“优秀护士”称号)。
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称号的有蒯伟勇(2005年11月)。
第二节 街道合作医疗站
1970年9月22日,黎里镇东、中、西联街道革命领导小组制订《关于市镇合作医疗实施细则(草案)》。细则中分总则、领导、经费、其他、修改等五章,10月1日起生效。据此,黎里镇办起街道合作医疗站。下设三处医疗点,分别在东圣堂、中心街68号、西新街;后,合并为中心街68号一处。医疗站属街道革命领导小组管辖,医务人员均从单位中抽调、借用,先后有6人。医疗站无设备,仅有听筒、注射器等简单器具。
街道合作医疗,除享受劳保、半劳保、公费、统筹待遇者外,居民均可参加。每人每月交基金2角,按季交付,参与者凭医疗证就诊,每次就诊交挂号费3分,上门诊治出诊费5分。全年每人额定医疗费40元以内(实报20元),可凭医院发票,按规定报销一半,超过部分自负。到黎里联合医院(公社卫生院)或其他医院医疗,由街道合作医疗站出具证明后方可。
1985年,因长年收不抵支,街道合作医疗站停办。
第三节 村卫生室
1983年,黎里镇、社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1984年,原大队医疗站改名村卫生室,各村卫生室配备2~3名乡村保健医生,开展合格村卫生室创建活动。1988年2月,黎里镇实施《农村合作医疗镇管村(厂)办章程(试行稿)》,共建村卫生室27个,其中18个村卫生室达到县级合格村卫生室标准;有村级保健人员61人,其中57人经考核获乡村保健医生证书。
黎里镇的村卫生室属行政村编制,在村民委员会领导下展开工作。行政上由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站管理,业务上受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指导。
村卫生室建立后,开展村卫生宣传、防病、治病及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积极争创吴江县(市)甲级村卫生室。甲级村卫生室必须由村集体举办、管理。1990年4月,黎东村、西阳村卫生室被评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1990~1992年,黎东、黎锋、乌桥、汤角村卫生室,经吴江县(市)卫生局、初级卫生保健办公室验查,先后被确认为甲级村卫生室。1993年10月,黎东村卫生室凌建中被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1995年1月21日,凌建中撰写《搞好村卫生室的关键是乡村医生》一文,获首届“中国乡村医生临床经验谈”征文大赛三等奖。3月1日,乌桥村卫生室经苏州市卫生局考评,被确认为苏州市示范村卫生室。1996年11月,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站改称镇农村卫生管理所。至2000年5月,全镇26个村卫生室全部经验查合格成为吴江市甲级村卫生室。是年,苏州市实行村卫生室执业许可证制度,全镇26个甲级村卫生室,均具执业资格。
2002年7月4日,吴江市卫生局制订印发《吴江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基本标准(试行)和工作职责》《吴江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工作制度》《吴江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报审批程序》等文件,规定社区服务站在社区医疗、健教、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初级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明确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主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并逐步过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卫生院“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村卫生室要逐步撤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建立以镇卫生院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2003年,全镇有村卫生室34个、乡村医生74人。
2004年3月,吴江市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在《关于调整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的通知》中,要求“一般每镇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五万人左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地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每5000人左右,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4月,汤角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赵雪琴(女),被吴江市人事局、卫生局授予“十佳乡村医生”称号。5月,黎里镇农村卫生管理所撤销,原承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职责,归属镇社会事业办公室;原承担的乡村医生行业管理职责,划归镇中心卫生院。11月,经调整,全镇有甲级村卫生室22个,具乡村医生执业证81人。至2005年12月,黎里镇先后有黎花、汤角、沈家港、方联、大长港、乌桥、黎阳、建南、华莺、雄锋、汾湖、东方、黎星、川心港、元鹤、浮楼等16个甲级村卫生室,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是集体所有制性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同意设置后,经验收合格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可执业,诊疗科目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均为全村村民服务。
2006年6月,黎里镇贯彻执行《吴江市乡村医生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意见》,对年龄达到或超过国家法定年龄(截止2006年6月30日),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注册在岗乡村医生,统一解聘。按苏州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依工龄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一年工龄690元。至6月30日,全镇共有60名乡村医生(男性不足60周岁,女性不足55周岁)经考核聘用,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第四节 私人诊所
民国前,黎里镇仅有传统中医,20年代始有西医。民国时期,全镇先后有70多位医师个人开业。其中有精于西医内科的金诵盘,孙中山多次病重,均得其妙手回春。医师朱莲舫,专攻眼科,远近眼病患者纷纷前来求治。全镇私营医院有3家:民国12年(1923年),济苏医院开业,医院位于现黎新桥西首下岸蒯家弄内;民国14年,黎里医院开业,医院位于夏家桥弄内;民国37年,同仁医院开业,医院位于梨花街。
新中国成立后,黎里镇个体医生于1952年1月集体办医,组建联合诊所。此后,个体行医为政府所不允。直至90年代初,私人诊所又许开办。
一、徐成忠推拿诊所
1991年1月,经吴江县卫生局批准,徐成忠开办推拿诊所,从事个人行医。诊所位于黎里镇西新街1号南蒯家弄,1999年,易址浒泾街鸿寿弄10号。诊所的医疗器具有银针(最长7寸,最短1寸半)、火罐、夹板等。徐成忠擅长以各种整骨手法、针灸、推拿、气功、火功,治疗腰椎盘突出、错位、膨出及风湿性、神经性关节炎。徐成忠功底深厚,师从沪地四大伤科家之一、全国内外武术家佟忠义,学得一身武术及传统民间医术,深谙“内外家武术宗传”之道。诊治中,他将武术、医术融洽于一,运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月就诊者逾百,来自上海青浦、浙江嘉善者为多。
二、殷恭正针灸诊所
1991年,经吴江县卫生局批准,殷恭正针灸诊所开业,诊所位于梨花街闻诗弄10号104室。殷恭正以针灸医治常见病痛。1994年,因难以维持,诊所关闭。
三、张庆祺中医内科诊所
2004年9月,张庆祺经批准开设中医内科诊所,诊所位于北厍社区新市街。
第二章 防疫保健
第一节 血吸虫病防治
黎里地处水乡,湖荡多,草滩多,为钉螺孽生、血吸虫病传播提供条件。新中国成立前,黎里是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黎里重视并开展血吸虫病的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黎里的血防工作在专门机构成立前,由联合诊所(联合医院、公社卫生院)负责。1964年3月,中共苏州地委决定黎里等公社配备血防专职副社长;1969年,黎里公社、镇成立血防卫生领导小组,负责公社、镇区血防工作。1976年,黎里公社、黎里镇血防卫生领导小组分别改名为黎里公社、黎里镇卫生组。1980年,黎里镇血防工作由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1984年,黎里镇成立血防卫生领导小组,1989年,改名为血防领导小组。
一、查螺灭螺
新中国成立初,黎里镇区、农村的螺情比较严重。
1956年2月,中共吴江县委、县人民委员会要求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搞防治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1959年,县血防部门在黎里等7个公社、19个湖荡的90块芦滩组织调查。钉螺密度每平方米平均为9.76只(公社每平方米平均3.61~13.09只),最高密度586只。黎里等8个地处太浦河北的重流行区,有螺面积占吴江县有螺面积的65.5%。1961年,黎里公社有螺面积为101万平方米。1964年8月,吴江县首次开展对电灌渠道钉螺调查。黎里8个灌区中,有3个为有螺灌区;渠内有螺面积1.11万平方米,渠外有螺面积160平方米;有螺总面积1.12万平方米,有螺渠分布于公社3个大队。
在开展血吸虫病防治中,黎里镇、乡把灭螺作为防治血吸虫病的主攻方向。1967年起,黎里镇、公社组织力量在查螺基础上开展灭螺行动。主要采取土埋、药物、土埋与药物相结合等3种方法,使有螺面积大为下降。1976年,黎里公社、镇历年累计有螺面积分别为135.56万平方米、1.59万平方米;尚余钉螺面积分别为4600平方米、0平方米;下降率分别为99.6%和100%。为落实群防群控的血防工作方针,是年起,黎里公社与毗临的浙江嘉善县陶庄、西塘和上海市金泽等地组成血防联防片,共同加强省县界边缘地区的灭螺工作。1971~1977年,黎里公社新星大队在普陀荡6亩有螺芦滩上,每年开展灭螺,共用2100个工作日,花去4500多元,钉螺密度有下降但未灭净。1978年,新星大队实行“五定一包(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报酬、定奖惩、包灭净)”责任制,加快灭螺进程,结果仅用30个劳动日、42元经费,收到较好效果,在普陀荡6亩芦滩上未发现钉螺。1979年5月,普陀荡灭螺做法在吴江县内得到推广。
1988年,吴江县对黎里镇消灭血吸虫病进行达标评估,累计查螺面积10.59万平方米,检查中有螺面积为0平方米。黎里镇基本达到吴江县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9年后,黎里镇把血防工作重点放在对螺情监测上。1990年,各村组织专业队进行钉螺自查。在自查基础上,由镇专业查螺队对重点村进行复查。在县组织的抽查中,黎里镇未发现螺情。1997年以来,镇政府每年与各村签订《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血防工作目标所在村之河港浜、水沟、渠道、荡滩区域查螺指标,作为考核内容。
2004年,全镇查螺面积为41万平方米,其中黎里15万平方米,北厍26万平方米。黎星、汾湖、雄锋、史北等4个沪苏五县(市)血防联防村,搞好联防协作,其中黎星、汾湖2个村采取诱螺、打捞漂浮物等方法,成功监测螺情。
2005年,全镇22个村查螺面积33.46万平方米,其中河道9.35万平方米,沟渠17.41万平方米,池塘7500平方米,竹园600平方米,其他5.89万平方米;打捞漂浮物133千克;设置假螺点2504个,回收率46.4%;设置染色螺730个,回收率50.2%;查螺出动286人,用工1575.5工,均未发现螺情。1983~2005年,黎里镇有螺面积均为0。
二、查病治病
新中国成立初,黎里镇区、农村的血吸虫病感染率较高。
1952年,县血防站在黎里设立委托治疗组,治疗组位于梨花街蔡宅。人员以黎里联合诊所医生为主,县血防站派员辅导协助。是年,查病治病工作在新参乡开展;1953年,又先后在乌桥乡、藏龙乡、平林乡进行。1952~1953年,乌桥、藏龙、平林、新参等4乡抽检9171人,其中男性4730人,阳性1240人,阳性率平均为26.2%;女性4441人,阳性1010人,阳性率平均为22.7%。黎里镇在大规模灭螺同时,掀起查病治病的高潮。1953年,在黎里区、镇征兵体检中,黎里区血吸虫病粪检受检381人,其中阳性194人,阳性率为50.9%;黎里镇受检55人,其中阳性16人,阳性率为29.1%。1956年,黎里地区开展大规模血吸虫病查治工作。治疗方法以锑钾20天疗法为主,后改为19天,15天,直至4小时疗法。锑钾后被吡喹酮药物替代。
至1976年,黎里公社、镇历年累计病人分别为9713人、655人,剩余病人分别为488人(其中阳性未治209人,治而未愈279人)、21人(其中阳性未治15人,治而未愈6人)。至1985年,黎里镇累计病人10446人,治疗病人10298人,剔除病人142人,是年底,剩余病人6人。病人减少率为99.9%,高于县平均病人减少率。
1988年9月,吴江县血防、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对黎里镇消灭血吸虫病进行考核。黎里镇达到省控制血吸虫病病情指标要求。
2001年11月14日,黎里镇接受苏州市消灭血吸虫病达标评估检查。在对小学生血防知识宣传教育考核测试中,随机抽取中心小学六(2)班作正规血防知识书面测试,成绩优良。在评估农村改厕改水情况中,随机抽查到汤角村作现场调查,达到要求。评估组认真细致查阅所有血防资料,综合具体考核情况,评估组认为黎里镇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上,加强领导,网络齐全,血防经费足额到位;坚持做好业务培训,血防活动得到强化;螺情病情监测不放松,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得到控制;改水改厕达到较高层次,外来人员疫情监测运转良好;血防资料齐全,系统数据正确,真实反映全镇自1996年以来,病情、螺情下降情况及逐步消灭血吸虫病全过程。评估组一致认为黎里镇已达到苏州市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黎里镇在达到苏州市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坚持把对血吸虫病晚期病人的检查、对外来人口血吸虫病疫情的监测,当作血防工作重点。2004年,全镇查病1500人。2005年,中心卫生院结合门诊监测1600多人,未发现阳性病人。2006年,屠建华被评为苏州市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
表16-2 1989~2000年黎里镇查灭钉螺及血吸虫病查治情况表
年份
|
流行区
人数(人)
|
查螺面积
(平方米)
|
有螺面积
(平方米)
|
查螺用工(天)
|
查病
人数(人)
|
占总人数(%)
|
治疗
人数(人)
|
1989
|
36883
|
264537
|
0
|
1125
|
1834
|
4.96
|
1
|
1990
|
37529
|
257538
|
0
|
1121
|
1881
|
5.01
|
0
|
1991
|
37128
|
228001
|
0
|
1013
|
1530
|
4.12
|
0
|
1992
|
37772
|
262905
|
0
|
1100
|
2132
|
5.64
|
0
|
1993
|
37929
|
248868
|
0
|
1150
|
4314
|
11.37
|
6
|
1994
|
37934
|
840075
|
0
|
3464
|
2962
|
7.8
|
2
|
1995
|
36687
|
229070
|
0
|
901
|
2586
|
7.04
|
0
|
1996
|
36653
|
268428
|
0
|
1108
|
1686
|
4.59
|
178
|
1997
|
36653
|
228910
|
0
|
1069
|
2400
|
6.54
|
172
|
1998
|
36532
|
202319
|
0
|
841
|
2177
|
5.95
|
176
|
1999
|
36148
|
204635
|
0
|
972
|
1913
|
5.29
|
185
|
2000
|
35956
|
203400
|
0
|
1206
|
1877
|
5.22
|
32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民国时期,黎里市民的健康水平差,生命得不到保障。医生均为个人行医,只治病不预防,致各种传染病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黎里地区对传染病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50年代初,黎里联合诊所组织医务人员,先在镇上试点,后下乡全面注射鼠疫活菌苗、霍乱、伤寒等疫苗。60~70年代,黎里卫生院先后开展疟疾抗复发治疗和麻疹、乙脑等疫苗接种工作。 1962年,在吴江县恶性疟疾流行情况统计中,黎里镇区无一病人;黎里公社对农村中1576位发病者诊治,并全民进行乙胺嘧啶预防服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喷洒灭蚊,有效控制疫情。1964年以后,病人减少直至没有。1978年3月,黎里公社卫生院设立卫生防疫保健组(简称防保组),负责全镇传染病统计、流行性疾病调查以及预防接种工作。经多年查病、隔离治疗,黎里镇在基本消灭麻风病、疟疾后,还在结核病防治上,取得疗效。
1988年后,黎里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防疫保健工作效率逐年提高。在计划免疫基础上,同步实施非计划免疫制度(即按年龄、时间、季节常规接种);在学校全面推行计划免疫制度,就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脑膜炎和腮腺炎、伤寒等传染病、疾病,进行多种生物制品接种。1989年,黎里镇卫生院防保组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苏州市计划免疫先进单位。
2003年,黎里中心卫生院防保组对非典型肺炎进行严密监测。在镇抗击“非典”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强化防治职责。中心卫生院建立24平方米的发热门诊室,为留院观察疑似病人置隔离病区,设病床10张。是年,镇斥资28.2万元,增添专用医疗设备、防护用品、消杀药品与器具。黎里中心卫生院防保组配合密切,及时将1600多千克漂白粉、100瓶漂白片、100多台消毒喷雾设备,发放到基层;会同公安、交通部门,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外,加设史北、甘南村2个检疫道口,实行24小时检疫。在严防的20多天里,全镇共检过境车3.2万辆及9.3万人次。确保在“非典”侵袭期间,全镇无一“非典”病人。
表16-3
1989~2005年黎里镇传染病发病及治愈选年情况表 单位:人
年份
|
发病人数
|
发病率(1/10万)
|
其中肠道传染病
|
治愈人数
|
发病人数
|
发病率(1/10万)
|
1989
|
155
|
400
|
151
|
390
|
154
|
1990
|
144
|
370
|
138
|
350
|
144
|
1991
|
201
|
520
|
198
|
510
|
201
|
1992
|
207
|
530
|
204
|
530
|
207
|
1993
|
125
|
320
|
122
|
310
|
125
|
1994
|
149
|
390
|
146
|
380
|
149
|
1995
|
134
|
350
|
132
|
350
|
134
|
1996
|
113
|
300
|
103
|
270
|
113
|
1997
|
86
|
230
|
55
|
140
|
86
|
1998
|
103
|
270
|
38
|
100
|
103
|
1999
|
125
|
330
|
44
|
110
|
125
|
2002
|
74
|
200
|
41
|
110
|
74
|
2003
|
66
|
180
|
19
|
50
|
66
|
2004
|
149
|
400
|
40
|
110
|
149
|
2005
|
121
|
330
|
40
|
110
|
121
|
合计
|
1952
|
-
|
1471
|
-
|
1951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民国初期,黎里镇无助产士,接产均请旧式接生婆。民国26年(1937年)后,黎里虽有产科医生,但大多数产妇仍请接生婆接产。接产时无消毒措施,致使产妇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小儿又易患各种急性传染病,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及生命无保障。
1952年,黎里镇成立妇幼保健站。1961年5月,妇幼保健站撤销。人员设备并入黎里公社卫生院,设立妇产科。妇产科负责黎里地区妇幼保健工作和新法接生,统一对产包消毒,定期调换,防治并消灭新生儿破伤风、产妇产褥热等病。80年代,黎里镇卫生院的产前保健和计划生育各项手术,达到县级技术水平。妇产科不仅担当黎里地区,还承接周边地区的接产工作。
一、新法接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初期,抓好新法接生。培训接生婆,并招收女青年学习新法接生操作技术,培养新的接生员和助产员。
1989年以后,黎里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妇产科在新法接生中推广科学接生、住院分娩、实施围产期保健。1990年起,对怀孕12周的孕妇,配有围产保健册,做到产前检查、产程观察、产后访视。1992年,黎里中心卫生院妇产科被评为苏州市妇幼卫生先进单位。1994年6月,黎里妇产科医生在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妇产科主任医师指导下,成功施行剖腹产手术。2005年3月,开展新生儿疾病、子宫内膜癌筛查。共筛查51例,均为正常。是年,黎里妇产科实施无痛人流手术,开展中美合作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工作,共49例,均正常。
1989~2005年,黎里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妇产科共接产新生儿3755人(包括外地),其中剖腹产292例。孕妇产后感染率、新生儿破伤风率均为0,产后3次访视率为89%。
二、妇女保健
60年代初,黎里镇重视妇女保健工作,连续多年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1968年起,每年或隔年对成年妇女进行一次妇女病普查,并与上海国际妇幼保健医院联系,对病情严重者进行治疗。各单位对女职工实行“四期”(月经期、怀孕期、产假期、哺乳期)劳动保护措施:月经期调干不调湿;怀孕期调轻不调重,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妇女,调换为常日班或轻工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喂奶时间为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时;产假期为90天,难产假增加15天。镇计划生育部门同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多次联手在全镇开展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2002~2003年,共为6242人进行生殖道疾病普查,其中2372人患不同程度妇女病:患肌瘤80人、囊肿32人、宫颈炎1793人、盆腔炎278人,还有一些患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2004年5月21~22日,镇计生服务站邀请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龚佩云坐堂免费门诊,为88名患有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囊肿者进行复查诊治。2001~2005年,黎里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对全镇育龄妇女进行B超服务,达5万多人次。
三、儿童保健
1978年,黎里公社卫生院设立儿童保健组,开设儿童保健门诊,普及儿童系统保健。1980年,对儿童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应查1961人,实查1780人,实查率90.7%,查出患病216人,占实查总数的12.1%。
1988年后,每年“六一”儿童节,儿童保健组对全镇0~6岁儿童进行体检。2001~2005年,黎里镇应检0~6岁儿童6514人次,实检6152人次,受检率为94.4%。受检率最高年份为2003年(96.5%),最低年份为2001年(91.7%)。2001~2005年,儿童保健组还对儿童进行贫血检查。共有3398人次受检,其中患病476人次,患病率为14%,患病率最高年份为2001年(21.5%),最低率年份为2005年(0.06%)。2001~2005年,黎里中心卫生院儿童保健组还对体弱儿进行保健管理。有253人接受保健管理,其中出生时低体重儿16人、贫血223人、早产儿11人、活动性佝偻病1人、营养不良2人。
表16-4
1996~2005年黎里镇12月龄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情况表 单位:人次
年份
|
卡介苗
(实种)
|
脊髓灰质炎减毒
活疫苗(实种)
|
百日破混合
制剂(实种)
|
麻疹
(实种)
|
四苗覆盖率(%)
|
1996
|
222
|
565
|
458
|
78
|
93
|
1997
|
269
|
797
|
804
|
266
|
100
|
1998
|
192
|
838
|
856
|
200
|
96
|
1999
|
185
|
768
|
788
|
186
|
99
|
2000
|
188
|
1034
|
785
|
446
|
100
|
2001
|
236
|
1031
|
800
|
402
|
100
|
2002
|
325
|
1276
|
1057
|
452
|
100
|
2003
|
353
|
743
|
644
|
103
|
98
|
2004
|
548
|
1046
|
829
|
109
|
100
|
2005
|
570
|
1251
|
1046
|
151
|
99.5
|
第三章 公共卫生
第一节 环境卫生
1976年,黎里镇血防卫生领导小组改为黎里镇卫生组,分管镇区日常公共(环境)卫生工作。1980年,镇卫生工作改由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日常公共(环境)卫生具体事务由镇环境卫生管理所担当,镇环卫所前身是镇卫生建设管理委员会(简称卫管委),属集体事业编制。1983年起,黎里镇开始改建和修建公共厕所。1986年,镇爱卫会下设办公室,主管全镇卫生考评及环境卫生工作。1988年,全镇有无害化水冲式厕所8座,垃圾箱、果壳箱138只。
1989年,黎里镇充实环卫清扫队伍。环卫所14名清扫工,每天清扫路面2次,做到垃圾箱、公共厕所日出日清,9名保洁员,负责全镇弄堂路面及弄堂后空地的清扫。是年,黎里镇被苏州市爱卫会评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1991年5月,黎里镇成立城镇管理监察队(简称城管队),为镇市容市貌管理专业队伍。是年,奇士村北斗港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启动,填埋场占地面积30多亩,容量3.4万立方米。全镇经新建、改建,共有公厕18座,其中水冲式无害化公厕13座。黎里镇被县爱卫会评为“灭鼠先进镇”。在灭鼠同时,全镇开展夏季灭蟑螂活动,用药12箱共4000包,使蟑螂密度下降。1992年,镇投资12万元建垃圾中转站,全镇日出日清垃圾14吨。镇在环卫上加大投入,添置装运垃圾拖拉机、自吊汽车各1辆,更换全铁皮垃圾桶110只;清扫工增至20人,保洁员增至12人。1993年,黎里镇被吴江市爱卫会评为“灭蟑先进镇”。 1994年,黎里镇出台《镇区实行十个不准的暂行规定》,使整治环境有规可循。镇城管队自建立后,纠正、查处各种违章事件1893次,罚款9200多元,纠正商品严重占道现象,清理面积5700多平方米,清除乱张贴1000多次。1995年,保洁员增至36人。1996年,黎里镇被苏州市爱卫会评为“十佳卫生镇”。
在1996年成功创建省卫生镇后,黎里镇坚持做好长效管理工作,在农村抓紧省卫生村的创建。1998年,全镇清扫员工增至57人,其中清扫工29人,河道打捞工24人,环境消毒员4人。环卫用车增至5辆,其中洒水车1辆,运垃圾机动车3辆,吸粪车1辆。
1999年7月,在遭遇洪涝灾害后,全镇进行环境大整治,出动医务人员30多人次,送医送药到村、户,发放卫生资料3000多份,消毒环境3.16万平方米;用工687人次,清除垃圾218吨,取缔露天粪缸227只,打捞漂浮物157.2吨。2001年,经整治,黎里镇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镇区各功能分道环境噪声基本达标,固定噪声源达标率为96%。黎里镇被省环境保护委员会评为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
2003年,全镇对浆料化工、烟尘污染行业进行全面专项整治,较好解决浆料及烟尘企业的废气污染问题。全镇8套废水处理设施纳入考核,其中4套为印染废水处理装置,2套为化工废水处理装置,2套为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全镇1蒸吨以上的90台燃煤锅炉全部安装水膜除尘脱硫装置,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中,各单位整治环境,实行消毒灭杀制度,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全镇卫生大检查,每季一次接受市对卫生镇长效管理的考核。是年,镇斥资22万元用于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建设,垃圾填埋场分别位于史北村北斗港桥(占地36.88亩,合2.45万平方米)、东方村6组李古漾(占地21.16亩,合1.41万平方米)。
2004年,城镇管理监察队针对镇区主管道上违章占道、停车占道、店外设店等现象进行整治,对兴黎路农贸市场摊位,实行定人员、定地段、定职责的“三定”制度。年内,在整治环境中,加强镇区45处路、段、地的保洁工作,其中黎里20处、北厍25处;保洁员增至91人,其中黎里52人,北厍39人。筹资500万元,在开发区东安路建造日处理3000吨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农村,开展“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的“三清”活动。经吴江市爱卫会检查考核,建南、华莺、汾湖、东方、浮楼、黎星、元鹤、梅墩、黎花、汤角、方联、乌桥等12个村先后创建成“三清达标村”,占村总数的54%。
2005年,黎里镇区共有打捞船3条、垃圾桶570只,河面保洁员4人,主干道保洁清扫工60人。
第二节 饮食卫生
黎里镇的饮食卫生由镇卫生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管。
为确保饮食卫生,1989年以后,镇爱卫办每年与镇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一次体格检查。体检合格,发给“健康证”允许从业。1990~2005年,共为4万多人次发放“健康证”。
镇爱卫委办与工商部门,每年对企业进行一次“卫生许可证”核发。对较大规模的食品单位,则由吴江市防疫部门验发,验证率为100%。
全镇食品行业单位的卫生,镇每月一抽查、每季一大查、每年一普查。发现过期、变质食品,均没收销毁。2001年7月,镇爱卫办公室组织工商、中心卫生院、农村卫生管理所等部门,对全镇食品饮食行业,进行一次全面卫生专项检查。发现9家单位分别存在冰箱内生熟食品混放、食品调料过期等问题,均要其整改。10月,吴江市卫生防疫站对黎里镇47家餐饮店和45处理发、娱乐场所进行一次行业卫生及消毒状况的全面监测检查,共检438件次。
2003年,镇加大卫生监测力度,对学校食堂及周边地段饮食店、镇区卤菜加工场进行专项整治。整治中,还组织102名有关负责人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镇中心小学食堂在吴江市食品专项整治检查中,被评为先进单位。2004年10月,镇对14家酒店、饭店、小吃店进行卤具粘纸片大肠菌群(纸片)专项检查,共送检120件。经吴江市疾病预防检测中心检验,其中62件不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要求。2005年7~8月,镇对联华、葡萄园超市及饭店、咖啡店等12家单位进行饮料、果汁、果冻及餐具(粘巾纸片)检查,送检饮料、果冻46件,件件符合《含乳饮料卫生标准》《果冻卫生标准》;送检餐具、咖啡杯等共110件,经市疾病预防检测中心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作大肠菌群专项检测,其中29件不符标准。对检出不合格餐具之单位,镇卫生办均要其整改。
第三节 饮水卫生
一、饮用水的供应与监测
新中国成立初,黎里镇市民一直饮用市河水。
1979年,黎里镇筹建自来水厂(深井水),水厂位于黎新桥南堍。1981年9月开始供水,有深井一口,日产水1500吨。至1990年,深井增至5口,日产水6000吨,供镇区市民及部分农户饮用。1992年10月、1995年6月,黎里水厂一、二期地面水工程先后竣工,日供水2万吨。此后市民改饮地面净化水,居民生活用水为日2650吨,工业用水为日7500吨。1995年,镇区自来水受益率为100%,全镇自来水受益率为86.5%。农村以村为单位办起小水厂。2000年,镇区、农村均由黎里镇水厂直接供水。
黎里水厂对水质严格监测。在水处理工艺上,有澄清池2座,一体净水构筑物3座;在供水方式上,有变频恒压装置2座;在消毒上,有液氯1座,并有化验室、检测细菌学指标设备,以检测水质。黎里水厂监测水质,从源头抓起,划定水源保护区,确保饮用水水源达标率在98%以上。检测人员每日从水源上游100米处取水,并将其与出厂水、管网水一起自测。每季接受吴江市防疫站的监测、评价。1999年,黎里水厂先后被评为苏州市“十佳”先进水厂、江苏省农村先进自来水厂。 2000年6月,镇区、农村由镇水厂集中供水,实现“一镇一厂”目标,农民的饮水质量进一步提高。2001年第二季度,吴江市防疫站对黎里水厂监测水源水14次,合格14次,合格率为100%;监测出厂水、管网水各为33次,合格各33次,合格率均为100%;7月,黎里水厂自测水源水450次,合格450次,合格率为100%;对出厂水、末梢水年年检测,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003年12月,黎里镇、北厍镇合并为黎里镇。至此,黎里镇有黎里、北厍两家水厂,总供水人口为63760人,其中农村43403人,4个社区20357人。2005年,黎里水厂日供水1.8万吨,其中工业用水1.2万吨、生活用水6000吨;供水人口为36434人。北厍社区由北厍水厂集中供水。日供水1.5万吨,其中生活用水1万吨,工业用水5000吨。供水人口27326人。是年10月,吴江市重组水厂资源,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黎里自来水厂更名为华衍水务有限公司黎里营业所。
二、饮用水源的保护
黎里镇人民政府把饮用水源的保护作为饮水卫生主要目标,对污染源予以有效控制,并加强镇区水环境的综合整治。1994年11月,镇政府下发《关于设置饮用水源两级保护区的规定》《关于禁止在牛斗湖水域张簖、捕鱼的通知》,规定牛斗湖及直接影响牛斗湖水质的地面水体为水域准保护区,在牛斗湖周围的陆地,划定距离湖边500米的范围为水源陆地保护区。1995年,黎里镇关闭一家印染企业,将3套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是年,全镇工业污水处理率54.7%。1996~1997年,经吴江市环境监理站抽查9次,黎里镇3套废水处理装置运转率100%,废水处理率93.5%。1998年,全镇26个村共疏浚河道79条,疏浚长度38千米,清理淤泥14.1万立方米。2001年,疏浚市河1600米,挖运淤泥5400立方米。2002年,黎里镇对11家有污染的企业进行水污染综合整治。全镇饮用水源进一步得到保护,水源取水口上游100米处水质达标率为100%。2003年3月,黎里镇出台《关于黎里镇农村河道长效保洁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河道保洁责任。2004年起,全镇对246段河道进行保洁和长效管理。由镇与各村签订《河道长效管理责任书》,村与河道保洁员签订河道保洁合同。2004年,黎里镇投入治理资金4000多万元,安装完成68套织机废水处理装置,新增废水日处理能力4.5万吨。是年,吴江市环境监测大队对黎里镇抽查28次,结果显示全镇8套废水处理设施运转率均为100%,废水处理达标率为95%。黎里镇还对1万多台喷水织机污水排放实行专项管理。2005年,黎里镇又投入资金15万元,对市河1900米河道进行清淤整治,挖运淤泥7000立方米。至2006年4月,全镇22个村共疏浚河道60条,共长40.8千米,挖运淤泥31.31万立方米,使全镇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三类水标准。
第四节 粪便管理
一、镇区
新中国成立前,镇区的粪便,由粪头(经纪人)埋坑,雇人或自行清倒。粪便由粪头(经纪人)出售。农村的粪便,由村民自行清倒,施浇田地。
新中国成立后,黎里镇区的粪便管理,由镇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公共厕所及镇区居民使用的马桶,由镇环卫所(卫管委)安排清洁员每天清倒,并清扫公厕,订有保洁制度。农村的粪便,由各家各户清倒处理,或由生产队(村)指派专人管理。
1983年以来,由于政府对公共卫生的进一步重视,开始改建和修建公共厕所,1988年,全镇有无害化冲水式公共厕所8座,其中超过县规定标准的4座。环卫所配有清洁工20多人、粪船7条。1991年,镇区13座公共厕所改为水冲式公厕。环卫所增添1辆吸粪车,以车、船并举,每日清倒、运送粪便。1993年,居民使用马桶600~800只。清倒量每天300多担,2003年减至150多担。粪便由粪船运至镇东郊的大粪处理站,经消杀处理后,出售给梅堰、庙港及黎里农户。2005年居民使用马桶减至450只。是年,镇污水处理厂在建成后,粪便则由其处理。镇区有8152户居民使用化粪池、水冲式户厕,其中黎里4932户,北厍3220户;有水冲式无害化公厕36座,其中黎里25座,北厍11座。
二、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黎里镇农村的粪便,由各户以粪缸收集,由于露天及分布不合理,不利于环境治理。90年代中期起,黎里镇在创建江苏省卫生村的过程中,各村在改水基础上进行改厕。1993年,吴江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黎里镇乌桥村为全市改厕试点。一年中,乌桥村有378户农家改建、新建户厕,占全村总户47%。至1995年9月,全镇农村改厕3100多户,改厕率为28%。2004年,全镇农村改厕率88.8%。是年,黎里镇建成“江苏省农村改厕普及镇”。至2006年1月,全镇22个行政村13458户(占农户总数的91.6%)建无害化户厕、三格式化粪池共12336座,其中黎里6175座,北厍6161座。全镇农村有公厕54座,其中黎里33座,北厍21座。至2005年全镇共取缔露天粪缸2029只。对农村中尚有少数未改厕农户,其使用之马桶,均有村指派专人清倒,以粪船收集。
第四章 省卫生镇和卫生村创建
第一节 省卫生镇创建
1994年,黎里镇将创建江苏省卫生镇工作摆上镇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并在1995年2月把创建目标写进黎里镇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1995年8月15日,黎里镇成立创建省卫生镇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主持日常工作。25日,镇政府召开创建省卫生镇动员大会,要求全镇人民齐抓共管,扎实做好创建工作。接着,《黎里镇创建江苏省卫生镇总体规划》《黎里镇城镇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在黎里镇区实施“十个不准”暂行规定》《关于创建工作的奖惩办法》等文件相继出台;人员、经费、办公地点一一得以落实;44人组成的路面保洁队伍、8人组成的除四害消杀队迅速成立;政府与各企事业单位、镇郊村,签订《创建江苏省卫生镇保证书》;镇三套班子成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共79人,实行责任区划片包管、指导工作,做到定人、定位、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
全国城市卫生和环境综合整治检查团吴江考察团团长郦书通于1995年9月27日到黎里,并派出暗访小组对黎里镇的创建工作进行考察。
9月28~29日,镇创建办公室组成检查组,对88个镇区单位、沿街商店及街巷、104家个体户,进行卫生普查;对餐饮、食品、宾馆服务、美容美发行业进行执法检查。
黎里镇人民政府在10月5日向吴江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交《创建江苏省卫生镇的申请报告》。11月23日,以苏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邢育健为团长的检查团共8人到黎里。24日上午,检查团分7个专业组和1个机动组,进行明查、暗访。现场检查80多个单位、部门,并对当地居民、过往旅客共25人进行民意测验。25日,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各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集中听取检查团综合评估意见。检查团认为黎里镇已达到江苏省卫生镇基本要求,通过苏州市级考核验收。
创建过程中,黎里镇编发《创建省级卫生镇情况简报》,各单位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安排健教联系员,负责健康知识教育、宣传和考评工作,编发防病保健宣教材料10多万份,将浒泾路、人民中路分别设置为“健康教育一条街”“共青团创建一条街”。镇有线广播站举办创建专题节目,社区、街道利用黑板报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在餐饮服务业中进行行业卫生培训,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课时、教师、教材、教案、考评五落实。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橱窗,制作搪瓷宣传牌112块、宣传广告画24幅,悬挂标语横幅32条。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议室张贴禁烟标志,学校、医院开展无烟活动。
黎里镇还投入3200万元用于镇容镇貌的基础建设。
1996年1月,黎里镇出台《创建省卫生镇工作实施方案》。2月6~10日,镇创建领导小组组织6个检查组,对55家单位、12条街道、2个镇郊村进行卫生大检查。5月,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刘玉良到黎里察看镇区环境面貌。7月31日,黎里镇调整创建省卫生镇专业小组共15个。 11月20日,黎里镇人民政府向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交《创建江苏省卫生镇申请报告》。12月20日,镇人民政府在黎里影剧院召开全镇干部群众大会。中共吴江市委副书记汝留根、中共黎里镇委书记钱鹤林,先后作迎检动员。
12月22~24日,江苏省卫生镇考核鉴定组到黎里镇,在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单位与居民住宅区的卫生状况、爱国卫生月活动与健康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镇容镇貌、公共场所与饮用水、食品卫生、除害防病、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24日下午,黎里镇召开创建江苏省卫生镇考核情况通报会。考核组宣布对黎里镇创建江苏省卫生镇工作的考核鉴定意见:黎里镇达到《江苏省卫生镇考核标准实施细则》的基本要求。并将鉴定意见书递交给镇长周留坤。12月31日,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发文件,命名黎里镇为“江苏省卫生镇”,并授予奖牌和荣誉证书。此后,黎里镇坚持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卫生水平。
第二节 省卫生村创建
黎里镇在创建省卫生镇同时,将卫生创建工作向农村延伸。乌桥村率先把创建江苏省卫生村工作列入村议事日程。1994年初,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挂帅的创建领导小组,成员11人,村委会主任为组长。制订《乌桥村创建省卫生村实施计划》,村领导划组包管,定人、定责任、定奖惩,确保人员、资金、工作三到位。利用村有线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以村成人校为阵地,对村民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投资30万元,实施改水工程。在改水基础上,乌桥村启动改厕工程。1994年至1995年10月,乌桥村378户农户改建、新建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化卫生户厕,占全村总户数的47%。乌桥村还斥资80万元,修缮村小学,改善学校环境,修桥、筑路,植水杉1000多枝,绿化(果园)50多亩。村内主干道全部硬化,水泥道路到宅到户。清理疏浚村内主要港、河,并使排水系统畅顺,做到“三无”:路旁无垃圾堆放、无露天粪坑、无污水横流。村出资10万元,完善村卫生室硬件设施,村医务人员做好“四苗”接种,覆盖率为100%,有效控制流行病发生。发动村民制订村规民约,组建“三清”(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长效检查组,每月检查一次河道、家园、环境责任区,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1995年11月25日,苏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成创建省级卫生村考核验收组,根据江苏省卫生村标准,对乌桥村进行考核验收,经检查、评估,确认乌桥村已达江苏省卫生村标准。1996年1月16日,苏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发文件,评定黎里镇乌桥村为江苏省卫生村,并授予证书、奖牌。
随后,黎里镇各村的创建省卫生村活动全面开展。1998年10月15日,黎东村通过省级卫生村考核,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1999年8月30日,渔业村、南莺村通过考核,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1999年9月26日、2000年9月,汤角村、建民村、下丝村通过考核,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2002年12月,黎丝村、建南村、华莺村在黎里镇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经苏州市爱卫会考核验收,被重新确认为江苏省卫生村。至2006年6月,黎里镇共有乌桥、建南、汤角、黎花、方联、华莺、浮楼、汾湖、黎星、东方、元鹤、梅墩等12个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占全镇村总数的54%。
第五章 体育
黎里镇的体育,在新中国成立前不被重视。群众体育活动仅限于少数爱好者自发举行,每逢节日庙会有娱乐性体育活动,如踩高跷、舞狮、舞龙灯等。
新中国成立后,黎里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重视体育事业,群众体育活动逐步深入展开。1956年以后,市镇在工人中开展“准备劳动卫国制体育活动”,推行广播操、工间操。工会组织职工开展篮球、乒乓球及棋类活动。农村则结合民兵军事训练,开展军体活动。如拔河、行军、攀登、刺杀、射击、武装泅渡等。
1963~1970年,全镇篮球运动活跃;80年代,每年春节均举行一次迎新春长跑赛。1986年、1987年,镇还举办太极拳、太极剑、八仙剑及练功十八法的培训,共有321人次参与。
1990年后,黎里镇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活动中,全镇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有分有合。群众体育以工会为主,学校体育以教管委为主,老年体育以老龄委、老年体协为主等。全镇性比赛由镇体委、体协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实施。
1992年12月,黎里镇被评为江苏省体育先进乡(镇)。1993年,黎里镇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镇体委副主任程炳荣被评为省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2004年6月,黎里镇徐恒等2户家庭被评为江苏省“健身家庭”。10月,顾惠玲等8户家庭被评为吴江市“健康之家”;镇体委委员宋耕被评为苏州市“百名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年,黎里镇人民政府被苏州市评为全民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2005年,黎里镇被评为江苏省全民健身工程先进单位。
第一节 镇体育运动委员会
1984年,黎里镇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镇体委由分管副镇长任主任,镇工会等4部门负责人为副主任,有关部门8人为委员。下设镇体育办公室,办公室位于镇工会内。镇体委组辖5支镇级运动队,共41人,其中篮球队1支12人,乒乓球队1支5人,象棋、围棋队各1支6人,老年门球队1支12人。
镇体委主要职责为每年举办镇级体育比赛,对全镇体育工作作出规划,组织参与市县级比赛,落实体育活动经费。90年代后,镇体委每年举办3~4次全镇性体育比赛,有三四百人次参赛。镇体委还组织黎里代表队参加吴江市体育赛事。1992年5~9月,组织黎里镇代表队参加吴江市第六届体育运动会。镇代表队获运动会社会部团体总分前八名之一,获学生部(中学组)、(小学组)田径比赛团体总分前八名之一,黎里镇获体育道德奖、组织奖。1995年4~10月,组织代表队参加吴江市第七届体育运动会。镇代表队获团体分前八名之一,黎里镇获社会部体育道德风尚奖、学生部(中学组)体育道德风尚奖,获组委会优秀组织奖。1998年,组织农民代表队,出席吴江市农民拔河赛,获团体第八名。1999年3~11月,组织代表队参加吴江市第八届体育运动会,镇代表队列入团体总分前八名中,黎里镇获组委会优秀组织奖与学生部(中学组)体育道德风尚奖。
镇体委组织群众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有篮球、门球、乒乓球、足球、长跑、拔河、围棋、象棋、太极拳、太极剑、八仙剑、导引功、中功气功十八法、香功、扇子舞等。2000年,全镇参加体育活动有1.5万人,占镇总人口的41.5%,其中老人近4000人。镇体委还协办建设黎里镇国民体质测定站,测定站经苏州市体委验收合格,并获二等奖。2000年10月、2003年8月、2004年,黎里镇体委先后组织农村成年人、成年人城镇非体力劳动者共1084人,进行国民体质测定。
第二节 公共体育设施
一、镇公共体育设施
新中国成立初,黎里镇无正规公共体育设施。50年代起有所改观,至80年代,全镇有灯光球场1片与乒乓球室、棋室5间,基层有球场4片与乒乓球室、棋室17间,农村有球场4片与乒乓球室、棋室14间。
2000年,启动全民健身工程(点)建设,在黎里公园落成国家级全民健身工程。整个健身工程总使用面积3475平方米(室内133平方米,室外3342平方米)。2005年,镇区有塑胶篮球场1片、门球场2片、乒乓台2只、健身器件20余件。镇、村有简易体育场地28片。镇村共有全民健身工程点11处(镇区4处,农村7处)。
二、学校体育设施
(一)黎里中学
黎里中学老校区(九成湾3号)有200米煤渣跑道1条、水泥篮球场2片、小足球场(七人制)1片、乒乓球室1间及体育测试训练相关器材。2002年,迁入人民东路2号新校区后,有400米煤渣跑道、70米塑胶跑道各1条与室外水泥球场6片、体育馆1座(内有篮球场1片、羽毛球场2片、乒乓球室1间、健身房1所),有双、单杠各10副和其他体育教育器材。
(二)黎里第二中学
黎里第二中学(校址:南栅藻西浜)1997年前,有200米煤渣跑道1条、篮球场1片。1997年,迁入人民东路新校址,有篮球场2片、250米煤渣跑道1条,有乒乓球室1间和其他体育教育器材。
(三)黎里镇中心小学
黎里镇中心小学有250米塑胶运动场1片、水泥篮球场2片,有乒乓球室1间、乒乓球台及按省要求配备的体育器材。
(四)北厍中学
北厍中学有300米跑道1条,篮球场、排球场各2片,足球场1片,乒乓台8个及按省要求配备之体育器材。
(五)北厍小学
北厍小学有150米塑胶跑道1条,篮球场1片,水泥场地活动区1000平方米及按省要求配备之体育器材。
第三节 群众体育
一、职工体育
黎里镇的职工体育,主要由镇工会负责。80年代起,镇工会开放棋类等活动室,供职工娱乐、练习。职工的体育活动都在单位开展,项目有篮球、乒乓球、象棋、围棋、跳绳、拔河等。一些规模较大企业,如轴承厂、红旗化工厂、油脂化工厂,均置厂内篮球场,供职工练习、比赛。遇有全镇性、县(市)赛事,企业中的体育骨干就积极参与。1989年,镇工会配合镇体委举办全镇职工乒乓球、象棋赛。1990年后,还举办多届“禊湖杯”篮球赛。1992~1994年,吴江油脂化工厂与江苏省武术队结成“厂队挂钩”对子,成为吴江“体育搭台,经贸唱戏”的范例。2000年5月,镇工会组织8人参加吴江市首届工会干部、企业家保龄球比赛,获团体第三名。10月,组织镇代表队参加吴江市2000年围棋锦标赛,获团体第六名。2003年11月,组织11人出席吴江市第九届体育运动会职工部田径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表16-5
1992~2005年黎里职工(团体)体育竞赛冠军表
年份
|
姓名(单位)
|
项目
|
成绩
|
运动会或比赛名称
|
1992
|
王伟标
|
男100米蛙泳
|
1〞39
|
吴江市第六届运动会
|
1995
|
王伟标
|
铅球
|
11.31米
|
吴江市第七届运动会
|
1997
|
镇门球队
|
门球
|
第一名
|
吴江市第七届“门协杯”赛
|
1998
|
镇门球队
|
门球
|
第一名
|
吴江市“工人” 门球赛
|
1999
|
蔡雪兴
|
象棋
|
—
|
吴江市第八届运动会
|
1999
|
王伟标
|
男子铅球
|
12.09米
|
吴江市第八届运动会
|
1999
|
田一明
|
男子三级跳远
|
—
|
吴江市第八届运动会
|
2001
|
镇门球队
|
门球
|
第一名
|
吴江市第四届工人门球赛
|
2003
|
张大勇
|
男400米
|
53〞3
|
吴江市第九届运动会
|
2003
|
赵治强
|
男800米
|
2′20〞
|
吴江市第九届运动会
|
2003
|
赵治强
|
男1500米
|
4′59〞
|
吴江市第九届运动会
|
2003
|
钮水玲
|
女200米
|
—
|
吴江市第九届运动会
|
2003
|
潘小华
|
女子铁饼
|
—
|
吴江市第九届运动会
|
2003
|
岳虎
|
男子三级跳远
|
—
|
吴江市第九届运动会
|
2003
|
王伟标
|
铅球
|
10.72米
|
吴江市第九届运动会
|
2003
|
镇门球队
|
门球
|
第一名
|
吴江市第十三届“门协杯”赛
|
2004
|
镇门球队
|
门球
|
—
|
吴江市第七届工人门球赛
|
2004
|
徐建中
|
象棋
|
第一名
|
吴江市首届中国象棋棋王赛
|
2005
|
徐建中
|
象棋
|
—
|
吴江市中国象棋棋王赛
|
2005
|
徐建中
|
象棋
|
—
|
吴江市夏季中国象棋赛
|
2005
|
镇门球队
|
门球
|
第一名
|
苏州市第八届镇级门球赛
|
二、老年体育
1985年4月,镇老年体育协会成立。郑维仁、姚秉瑞先后为会长。老年体协负责协调全镇老年体育活动,组织老人开展各项健身运动和竞技比赛,有拳、操、功、舞及门球等项目,并建立相关分会。1990年,老年体育协会有会员292人。1998年,会员增至1140人。2000年8月,苏州市国家级全民健身工程在黎里公园内落成,全镇群众体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2004年,黎里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近4000人,其中市镇老年人1850多人,占市镇老年人的75%;农村老年人2100多人,占农村老年人的24%。
农村老年体育活动,与镇区一样火热展开,黎花村为甚。2004年,全村60岁以上老人有563人,占全村总人口数的19%,经常参与锻炼的老人超过老人总数一半。村里专门辟出4处场地,让老人开展健身活动。老人利用屋前屋后空地,做保健操、甩手操,打太极拳,还组织舞龙队。12月中旬,黎花村作为与会唯一的村级单位,出席江苏省老年体协工作交流会。省老年体协常务副主席丁明娟对其评价:黎花村打破农村老年体协工作的瓶颈,其经验和做法,对全省甚至全国的农村体育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5年,黎里老年体协下设11个村、3个社区的老年体协,有门球、太极拳、木兰拳分会。
(一)门球协会黎里分会
1986年4月,黎里镇门球队成立,队员10人,1996年增至40人。1998年6月19日,黎里镇门球队改称吴江市门球协会黎里分会。包文俊、汝孝先先后任会长。分会下辖镇机关、教师、油厂、退管一队、退管二队共5支门球队,每队7~8人;1999年,增至6支,共有队员50多人。镇门球分会下属队在苏州市、吴江市门球比赛中多次获得名次:在吴江市“门协杯”门球赛第八届(1998年12月)、十二届(2002年12月)中获第二名,第十四届(2004年12月)中获第三名,第十五届(2005年12月)中获第二名;在吴江市工人门球赛第一届、第七届(个人赛)中获第三名。
(二)太极拳协会黎里分会
2000年4月,吴江市太极拳协会黎里分会成立。张琴娥为第一任会长;2002年,分会换届选举,石美英任会长。会员有68人,每年11月首个星期日,分会组织会员参加吴江市市镇联动的千人合练活动,纪念邓小平“太极拳好”题词发表。为普及二十四式太极拳,分会还对太极拳爱好者进行辅导。2003年,在省级杨式太极拳比赛中,尚香兰获老年组第二名。2005年,会员增至118人。分会为16名中学生作太极拳培训。是年,全镇有180多人爱好、练习太极拳。
(三)木兰拳协会黎里分会
1996年,黎里镇绿野木兰拳武术组成立。1999年5月,改称吴江市木兰拳协会黎里分会,会员20多人。分会会长章治燕(兼教练)。分会每年组织会员参加吴江市木兰拳协会举办之赛事,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慰问敬老院老人。2000年,木兰拳队在吴江市“恒力杯”华东部分城市木兰拳邀请赛中获老年组二等奖。2005年,会员发展到50多人。
第四节 学校体育
黎里镇的学校体育,始于20年代。是时,吴江县第四高等小学开设体育课,活动项目有体操、田径、球类。30年代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黎里镇学校的体育活动很少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黎里镇学校体育的局面得到改变。50年代初,禊湖初级中学(黎里初级中学的前身)的篮球、乒乓球活动十分活跃。1955年,中小学分别推广第一套广播体操、儿童广播体操,开展“准备劳动卫国制”体育活动。1960年,黎里初级中学在苏州地区体育比赛中,获得体操团体第三名。70年代,黎里中学在吴江县中学生运动会篮球、田径项目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1975年,被评为苏州市田径先进单位和苏州市田径传统学校。至1989年,黎里中学学生陈伟民、沈建秋、陈江平、舒洁、张明荣,镇中心小学学生李勤,仍保持各自创造的县纪录。
1989年以后,各中小学校均建立体育领导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挂帅),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具体工作。并按规定,进行体育教育,开展体育活动。黎里中学、第二中学坚持两课(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两操(每个学习日进行一次课间操、一次眼保健操)制度,开展两活动(每周安排两次体育活动课);二中还增加体育长跑;黎里镇中心小学实行“两操两课”制,规定一、二年级每周上四节体育课、一节活动课,三至六年级每周上三节体育课,每个学习日上午安排一次早操,下午一次眼保健操、一次校园活动。
全镇中、小学通过体育课、体育活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每年的达标率均在97%以上。2004年起,改为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达标率黎里中学为100%,黎里二中和北厍中学在95%以上;黎里中心小学和北厍小学在90%以上。
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在开展体育活动中,各校形成适合本校体育发展的特色项目。经过申报、验收、审批,黎里镇中小学先后被吴江县(市)体育部门命名为县(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986年,有黎里中学(田径、篮球)。1994年,有黎里中学(田径)。2001~2003年,有黎里第二中学(田径)。2001~2004年,有黎里镇中心小学(田径)。2005年10月,有黎里中学(足球)、黎里镇中心小学(田径)。
二、学校运动会
(一)常年举办
全镇中、小学每年均在秋季举办一次全校性田径运动会。黎里中学在田径运动会上,分高中、初中、教工三组,比赛分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跑步,有铅球、铁饼、标枪、手榴弹、跳高、实心球等项目。每一学期组织一次篮球赛或足球赛。黎里二中自1992年举办首届校运会后,至2005年共举办14届,其中有20人次创新田径20项校运会纪录。黎里中心小学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还开展冬季活动,举办校园吉尼斯、亲子运动会。
(二)输送人才
黎里中小学校运会的举办,使一些体育人才脱颖而出。1957年后,黎里中学2人被输送进省体工队;3人经推荐及考试,先后被录取于体育学院。1995~2005年,黎里中心小学有16人先后被输送进吴江市体校、苏州振吴中学(苏州市体校)。2001~2005年,黎里第二中学5名学生在田径、击剑上有突出成绩,被输送去外地深造。
三、学生获奖
经校运会选拔,黎里中、小学多位学生除在吴江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冠军外,还先后在国家、省、市级体育竞赛中,获得团体、个人奖。2002年,王洁在全国少年击剑赛女重中获得第五名。2004年,徐俊在全国少年击剑赛男花中获得第三名。1998~2004年,钮水玲等16人次在江苏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等省级比赛中,分别获得一至六等奖。2004年,钱昌明在苏州市第十一届体运会上,先后在男丙60米、100米赛中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
表16-6
1991~2005年黎里中、小学体育竞赛冠军表
年份
|
学校
|
姓名(单位)
|
项目
|
成绩
|
运动会或比赛名称
|
1991
|
黎里中学
|
团体
|
足球
|
第一名
|
吴江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1
|
黎里中学
|
团体
|
总分
|
第一名
|
吴江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2
|
黎里中学
|
团体
|
足球
|
第一名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2
|
黎里中学
|
王振宇
|
高中男400米
|
57〞1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2
|
黎里中学
|
王振宇
|
高中男子800米
|
2ˊ15〞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2
|
黎里小学
|
张徐
|
男丙60米
|
—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4
|
黎里二中
|
田一明
|
初男三级跳远
|
12米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5
|
黎里二中
|
杜平
|
初男跳高
|
1.57米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5
|
黎里二中
|
张挺
|
初女跳高
|
1.38米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5
|
黎里二中
|
吴依华
|
初女跨栏
|
16′4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5
|
黎里二中
|
团体
|
田径赛(初中)
|
第一名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5
|
黎里小学
|
钮水玲
|
女丙200米
|
32 〞2
|
吴江市第七届运动会
|
1995
|
黎里小学
|
王健强
|
男丙200米
|
32 〞7
|
吴江市第七届运动会
|
1995
|
黎里小学
|
团体
|
篮球
|
第一名
|
吴江市小学生篮球赛
|
1996
|
黎里小学
|
金鑫
|
男丙400米
|
1′12 〞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1996
|
黎里小学
|
钮水玲
|
女乙200米
|
31〞7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1996
|
黎里小学
|
吴晓
|
男甲800米
|
2′36〞9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1998
|
黎里二中
|
钮水玲
|
初女100米
|
13〞5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8
|
黎里小学
|
团体
|
篮球
|
第一名
|
吴江市小学生男子篮球赛
|
1999
|
黎里二中
|
钮水玲
|
初女100米
|
13 〞4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9
|
黎里二中
|
钮水玲
|
初女200米
|
28〞4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9
|
黎里二中
|
徐广成
|
初男100米
|
12〞5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1999
|
黎里二中
|
徐广成
|
初男200米
|
25 〞7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0
|
黎里中学
|
陈浩
|
高中男子100米
|
—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0
|
黎里中学
|
陈浩
|
高中男子200米
|
—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1
|
黎里小学
|
严晓伟
|
男生风筝
|
—
|
苏州市第六届小学生风筝赛
|
2001
|
黎里小学
|
钮水玲
|
女甲200米
|
第一名
|
江苏省青少年田径赛
|
2002
|
黎里中学
|
肖丽娟
|
高中女子踢毽
|
97/分
|
吴江市冬季跳绳踢毽赛
|
2002
|
黎里二中
|
潘殷燕
|
初女跳高
|
1.41米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2
|
黎里小学
|
张莉
|
女甲垒球
|
49.93米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2002
|
黎里小学
|
金哲诚
|
男乙100米
|
13〞7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2002
|
黎里小学
|
钮水玲
|
4×100米
|
第一名
|
江苏省第十五届运动会
|
2003
|
黎里中学
|
管晓魏
|
高中男1500米
|
4′38〞4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3
|
黎里中学
|
郭丽
|
高中女子标枪
|
21.25米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3
|
黎里中学
|
郭丽
|
高中女子铁饼
|
23.49米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3
|
黎里二中
|
徐晓军
|
初男100米
|
11〞8
|
吴江市中学田径运动会
|
2004
|
黎里中学
|
管晓魏
|
高中男1500米
|
4′39〞2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4
|
黎里小学
|
张凯
|
男甲100米
|
13 〞1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2004
|
黎里小学
|
张凯
|
男甲200米
|
26〞7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2004
|
黎里小学
|
黄凯
|
男甲跳远
|
4.94米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2004
|
黎里小学
|
钱昌明
|
男丙60米
|
8 〞5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2005
|
黎里二中
|
张晓斌
|
初男跳远
|
5.81米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5
|
黎里二中
|
鲍陟青
|
初男跳高
|
1.67米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5
|
黎里二中
|
鲍陟青
|
初男三级跳远
|
12.01米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
2005
|
黎里小学
|
团体
|
男子篮球
|
第一名
|
吴江市小学生篮球赛
|
2005
|
黎里小学
|
鲍韵
|
男乙400米
|
1′08〞5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2005
|
黎里小学
|
钱昌明
|
男乙100米
|
—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2005
|
黎里小学
|
钱昌明
|
男乙60米
|
—
|
吴江市小学生田径赛
|
2005
|
北厍中学
|
周晓红
|
女子铅球、标枪
|
—
|
吴江市中学生田径赛
|
四、教师获奖
黎里镇一些中、小学教师在吴江市级以上体育竞赛、基本功及其他方面的多次比赛中获奖。1997~2004年,黎里中心小学张明、李赟、孙静忆,王伟标、田一明等人共获吴江市级以上奖16次,其中省级、苏州市级各一次。1993~2005年,黎里第二中学张震伟、宋耕、何军星、王彩芳等4人,先后获得吴江市级以上奖共10项,其中宋耕、张震伟被苏州市体育局评定为“体育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