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12 3:17:16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5359
旧名庆荣桥,位于吴江市同里镇仓场弄北部。
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里人宁成始建,初名为庆荣桥。明成化二年(1466)里人顾宽再建。清康熙五年(1666),里人沈敬宇募资修建,易名富观桥。清嘉庆十八年(1813)修建(桥南堍西侧桥石上镌有“大清嘉庆十有八年岁次葵酉里人募捐修建”字样)。1997年9月15日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全长34米,宽2.85米,矢高5.1米,跨径9.4米。桥面上北边桥坡中段,建有4平方米的平台,东边桥面设有坐栏(条石)供过往行人休憩。桥北直角相交着两个桥台,分别向西、北延伸,有石阶14级和15级。早先,在桥面上曾筑有木栅栏,作为防守之用。拱券中部有一“鲤鱼跳龙门”的浮雕,画面朴实无华,刀法简洁利落,鲤鱼的形象与众不同,为龙首鱼尾。除此之外,尚有明、清修建时留下的三块石刻,嵌砌在南北金刚墙上。此桥历代多次修建,构筑富观桥的石材具有多样性,既留有元代初建时的武康石和明代整修时的青石,又有清代重建时的花岗石,像如此集历代石料于一桥的并不多见。
此桥有两传说,早期传说为神话“鱼化龙”故事。三月“桃花雨”时节,一鲤鱼奋力跳龙门,想脱离凡间,不料桥上走来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动了凡心,结果一瞬间鲤鱼定在桥上,跳过龙门的鲤鱼头变成龙头,没过龙门的下身仍旧为鲤鱼身,并永远上不着天,下不着水。此故事规劝人们做事要意志坚定。至清代中期,又有另一传说: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常把参加科场考试落地的人说成是“点额而归”,而将金榜题名者称之为“跳龙门”。因此,在桥梁上雕刻“鲤鱼跳龙门”图案,形象地反映当时人们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求得功名,所以读书人科考前都要走过富观桥,就能鲤鱼跳龙门,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