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古迹 >> 园林老街 >> 震泽 >> 慈云寺塔与慈云禅寺

慈云寺塔与慈云禅寺

2024/7/23 3:16:17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4591

慈云寺塔 “四面湖光绕,中流塔影悬”,被誉为吴中胜的慈云寺塔,座落在震泽镇东。寺始建于南宋咸淳中,旧名广济,明天顺中改今名,是吴江历史上规模较大工业的佛寺之一,慈云寺塔是寺中现今唯一遗存的建筑。其初建无考,后经明、清、民国,以及一九五四年和一九八二年历次修缮。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慈云寺塔是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塔,总高三十八点四四米,六面五级,由塔壁、回廊、塔心组成。自第二层起每层施平座腰檐,并辟有壶门三,开门方向上下相闪。塔内的第四、五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塔刹约为塔高的四分之一,由铁质覆钵、仰莲、五重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铜质宝瓶组成。仰莲上有明万历五年(一五七七年)修缮时的镌刻文字。宝瓶呈葫芦状,造型精美,塔身除底层一些构件的作法接近宋塔形制外,整体风貌皆为明代建筑形式。

慈云寺塔外观翼角轻举,玲珑挺秀,塔内置有楼梯,可登临。为吴江八景之一“慈云夕照”,关于慈云寺塔为何又叫“望夫塔”的美丽传说,平添无限情趣。在塔的东南隅有一座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于清乾隆时建造的单孔拱形石桥——禹迹桥,与宝塔互成呼应,构成了“拱桥塔影”这一水乡特有的自然景观。

慈云禅寺 创建于宋咸淳(公元1265-1274年)年间。明正统中(1436-1449年)重建,旧名广济寺。明顺年间(1457-1464年)赐今额。中有浮屠五级,相传三国赤乌13年(250年)初建,明万历五年(1577年)寺与塔均重建。自明万历至汪康熙、乾隆、道光历朝多次增建殿宇堂轩,成为吴江市(县)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历代高僧辈出,明有道泽、慈林,清有净眼、超伟法师及断手誓修天王殿的化主天衣僧。古刹名寺历来文人游踪不绝,留下诗篇甚多。清金圣叹留别诗:“震泽多精舍,慈云师子林。家私唯古佛,眷属总玄心。后汉人何在?微言乃至今,相逢随欲别,舍此更何寻?”

清咸丰十年(1860年)寺毁于兵燹,唯塔独存。民国十三年(1924年)信女徐毕氏捐银八千,重建大殿三楹。十七年又修慈云塔,为震泽八景之一“慈云夕照”。塔左有纪念大禹治水的拱形石桥,与塔互成呼应,构成水乡古镇特有的自然景观。慈云寺塔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慈云禅寺于60年代末,佛地蚕蚀经受历史风云,毁寺扩厂,面目全非。

经吴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恢复慈云禅寺,旨在恢复佛教寺院,弘扬宗教文化,完美名胜古迹。仰望各界人士,同心协力热情赞助。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