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二轮修志 >> 吴江市教育志 >> 第七章 特殊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第七章 特殊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2014/11/21 16:11:57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2335


第一节  特殊教育

一、概况

新中国成立前,吴江没有为残疾儿童提供就学读书的专门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个别小学招收一些智障儿童,也仅是照顾而已。一些聋哑儿童要接受正规的特殊教育,只能到苏州或浙江嘉兴聋哑学校就读。19849月,全县711周岁的残疾学龄儿童总数239人,入学85人,入学率为36%

1986年,吴江县在八坼中心小学开办一个智障儿童辅导班,招收松陵、八坼一些残疾儿童,其他地方的残疾儿童上学就到附近小学随班就读。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出,地方各级政府应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

199012月,根据江苏省教委和民政厅1987年下发的《关于办好培智学校(班)的意见》,吴江县将原松陵镇第二小学改建为吴江县聋哑学校,这是吴江有史以来第一所为残疾儿童开办的聋哑学校。首届聋哑学生24人。1995年,吴江市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称号。

1996年,聋哑学校开始招启智班,招收松陵镇走读智障生。是年,学校更名为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面向全体残疾儿童,实施按需供教,学制9年。特殊教育学校每周课时30课,40分钟一节。是年,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95%

2001年,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为江苏省特殊教育示范学校。

2004年,吴江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松陵三中心、八都中心小学)附设特教班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是年,出台《吴江市学校智障儿童测试及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管理意见》,教育主管部门与有关学校共同加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管理。是年,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1%

2005年,在江苏省残疾人文艺比赛中,吴江代表苏州参赛的舞蹈《心的翅膀》获二等奖。是年,回归普小或幼儿园的学生12人。7名毕业生中,3人考入聋人大专五年制学校,4人考入南京聋人高中,并且在来自全国的百余名考生中分别排名57816名。

2006年,投资200万元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4月,特殊教育学校与市实验小学承办了苏州市随班就读研讨会。在苏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特殊教育学校3位参赛教师分别获一、二、三等奖。9月,盛泽镇民营企业家沈华民捐赠15万元,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华民助听室”和“华民感统室”。市特殊教育学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与松陵中心小学开办第一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20052007年,特殊教育学校获“苏州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定点康复机构”“吴江市文明单位”“吴江市平安学校”等称号。

2008年,学校通过苏州市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评估验收。“环保时装秀”获苏州市首届残疾人才艺展示大赛一等奖。4名学生在苏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乒乓球赛和苏州市第十二届体育残疾人运动会中获佳绩。是年,全市在校残疾儿童133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8.9%

 

7-1  19912008年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情况表

 

年份

班级数(个)

在校学生数(人)

入学率(%

教职工数(人)

1991

39

22

1992

5

56

19

1993

6

63

23

1994

6

66

27

1995

9

79

95.00

29

1996

9

79

95.00

30

1997

8

58

95.20

30

1998

8

60

95.20

30

1999

9

72

95.30

30

2000

10

82

95.40

33

2001

12

94

95.30

34

2002

12

95

95.30

35

2003

12

88

98.10

34

2004

11

95

98.10

37

2005

11

113

98.00

34

2006

12

123

98.00

35

2007

13

142

98.00

34

2008

14

133

98.90

35

注:19841985学年初残疾学龄儿童入学情况:711周岁的学龄儿童总数239人,已入学的711周岁的为85人,入学率为36%

 

7-2  20012008年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情况表

 

年份

学校占地(公顷)

建筑面积(平方米)

其中

图书藏量(册)

教学用房

行政用房

生活用房

其他用房

2001

0.9723

3353

1860

180

920

393

5004

2002

0.9607

3353

1726

445

944

238

5380

2003

0.9607

3353

1726

445

944

238

5380

2004

0.9607

3210

1726

445

801

238

5380

2005

0.9607

3838

2076

658

951

153

5380

2006

0.9607

3838

2076

658

951

153

5380

2007

0.9607

3838

2076

658

951

153

5380

2008

1.314

4155

2325

658

951

221

5380

 

二、聋哑教育

聋哑教育以德育教育为主线,加强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使残疾儿童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科学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的劳动者。聋哑教学聋儿以听力康复训练为主,哑儿以手语为主。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能学到一技之长,为毕业后创造就业条件。

1993年,聋哑教学将电脑打字引进教学。19949月,聋哑教学开办缝纫、绣花、美术等兴趣小组,并将电脑教学作为三年级以上各班的教学内容。1995年,聋生使用全日制聋校教材。1996年,学校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理科、律动、体育、美工、劳技,教材采用全国聋校教学实验教材。1999年,吴江市聋哑教育贯彻教育部发布并试行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定》,实施低年级以手工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为主,中年级以电脑、美术课程为主,高年级以缝纫、理发、金木工操作为主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艺体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兴趣与发展特长结合。语训教育抓住一个“早”字(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语训),积极探索“四结合”模式(科学语训与强化语训相结合、集体语训与个别语训相结合、听力训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校内语训与普小过渡相结合)。

90年代后期,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程,实施分类、分层和个别化教育与训练,使学生在“医、教、训、育”一体化个别教育中逐步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建有缝纫、绣花、航模、书法、舞蹈、美术等兴趣小组。

2003年,从发展学生潜能和康复训练需要的角度出发,聋哑教学开展以工艺美术为内容的特色教育,并专门为剪纸、刻纸、布贴画、丝网花、中国结、五谷画、金线围贴画、工笔画、串珠、十字绣等项目开辟工作室,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20047月,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开班典礼暨残疾人技能培训中心挂牌仪式在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市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培训中心,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工艺美术制作2个培训班。

2006年,市特殊教育学校指导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的成立、布局、运作,指导小学段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

2008年,特殊学校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型,建有实验室、音美劳专用教室、多感官训练室、综合评估室、精细动作训练室、作业治疗室、、可视音乐室等30多个针对性训练的专用教室。

 

7-3  2008年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总课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

2

3

午休

4

工艺

工艺

5

 

6

政治业务学习

7

 

 

 

 

 

 

 

 

 

三、智障教育

培智教育重在智障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各科的常规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引入手指操与眼保健操,运用多种康复训练模式,坚持特色训练常规化。有计划地安排社会实践类课程,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满足每一个学生个体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障碍和身心特点进行教育,启智教学水平逐年提高。

19959月,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培智班1个,使用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并根据全日制弱智学校教学计划,开设7门课程:常识、语文、数学、音乐、美工、体育、劳动技能。

2000年,智障教育以提高弱智儿童的素质为中心,选择切合弱智儿童易学的内容,落实分类训练,让学生学会简单实用的技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是年,开始招收住宿智力障碍学生。

2007年,智障教育加强针对性和个别化,让每一个智障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办劳动预备培训班,尝试教学烹饪与点心制作等;设立实践岗位,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基地。对大龄学生,寻找适合学生的劳动预备制训练项目。

2008年,启智教学着眼于智障学生未来的发展和需要,安排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习有用、能学会的知识。针对不同的障碍和身心特点,对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适应社会能力的训练以及职业技能训练的各个方面各有侧重,满足学生个体需要,提高启智教学水平。

 

7-4  2008年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总课表(培智)

(一)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H2

M1

M2

M3

M1

M2

M3

H2

M1

M2

M3

H2

M1

M2

M3

H2

M1

M2

M3

M1

1

实数

实语

实语

实语

实语

实语

实语

实语

实数

实语

实语

实语

实语

实数

实数

实数

实数

实语

实语

实语

2

运保

实数

实数

实数

生活

绘手

康复

实数

实语

实数

实数

唱游

唱游

绘手

劳技

生活

生活

运保

生活

劳技

3

艺休

唱游

生活

生活

运保

艺休

生活

绘手

运保

唱游

绘手

艺休

艺休

生活

工艺

康复

绘手

生活

运保

3

午休

4

唱游

劳技

运保

康复

工艺

唱游

工艺

工艺

运保

康复

绘手

生活

康复

艺休

绘手

唱游

康复

工艺

康复

 

5

康复

工艺

艺休

工艺

工艺

工艺

劳技

工艺

绘手

生活

唱游

劳技

绘手

唱游

唱游

艺休

劳技

绘手

工艺

唱游

6

隔周教师教研活动

工艺

运保

绘手

唱游

生活

生活

运保

政治业务学习

实语

艺休

绘手

生活

 

(二)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职训

1

3

学前

职训

1

3

学前

职训

1

3

学前

职训

1

3

学前

职训

1

3

学前

1

实语

实数

职技

语训

实数

职技

实数

听训

实数

职技

实语

听训

实数

实数

职技

语训

实语

职技

职道

语训

2

生活

实语

职技

听训

实语

职技

实语

语训

实语

职技

实数

语训

唱游

实语

职技

听训

艺休

职技

实语

听训

3

劳技

绘手

运保

绘画

唱游

职技

英语

游戏

康复

职技

实语

游戏

运保

绘手

职技

游戏

康复

职技

艺休

绘画

 

职训

1

3

学前

职训

1

3

学前

职训

1

3

学前

职训

1

3

学前

职训

1

3

学前

午休

4

绘画

艺休

艺休

个训

工艺

实语

工艺

个训

绘画

实数

职技

个训

生活

艺休

实数

个训

绘画

实数

职技

个训

5

工艺

职道

实数

感统

工艺

工艺

工艺

感统

运保

实语

职技

感统

劳技

运保

实语

感统

运保

实语

职技

感统

6

隔周教师教研活动

艺休

工艺

微机

生活

微机

职技

政治业务学习

唱游

英语

职技

注:“H”为重度智障,“M”为中度智障。

 

7-5  20072008学年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作息时间表

项目

夏令作息

冬令作息

备注

起床

1.620

2.620

1.教师上下班时间:

8001130

12401610

2.冬令作息时间从每年的101日起实行;夏令作息时间从每年的51日起实行。

3.职工上下班时间根据不同工种由总务处另行安排。

内务整理

645700

645700

早锻炼

700720

700720

早餐

720740

720740

早卫生

740800

740800

早读

800820

800820

第一节

820900

820900

广播操、课间谈话

910935

910935

第二节

9451025

9451025

眼保健操

10251030

10251030

第三节

10401120

10401120

午餐

1130

1130

午休

11501250

11501250

第四节

12501330

12501330

眼保健操

13301335

13301335

第五节

13451425

13451425

第六节

14351515

14351515

第七节

15251605

15251605

晚卫生

16051625

16051625

课余活动

16251730

16251700

晚餐

1730

1700

晚自修

18001900

17301830

新闻电视

19002000

18301930

就寝

20002030

19302000

熄灯

2100

2030

 

 

7-6  20072008学年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第九周菜谱

 

星期

早餐

点心

中餐

晚餐

荤菜1

荤菜2

蔬菜

荤菜

蔬菜

馒头

牛奶

大排韭菜蚬肉

肉末白菜

香青菜

番茄豆腐汤

鸡腿

白菜

紫菜蛋汤

馒头

牛奶

豆腐干烧肉红烧鱼块

榨菜豆腐干肉丝

青椒土豆丝

菠菜蛋汤

油豆腐塞肉

菜心

番茄土豆片汤

红薯

牛奶

土豆烧肉红烧鹅

豆芽炒肉丝

芹菜豆腐干

肉末海带丝

小油豆腐烧肉

青菜油豆腐

油豆腐粉丝汤

包子

牛奶

扎肉蘑菇豆腐干肉丝

肉末豆腐

青菜

紫菜蛋汤

土豆烧肉

白菜

番茄蛋汤

馒头

牛奶

带鱼韭菜炒蛋

肉末粉丝

白菜

番茄蛋汤

第二节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一、概况

90年代初,吴江经济发展迅速,外来人员携子女来吴江境内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日益突出。

19939月,江苏省兴化县退休教师程宏康在平望镇船舶交易所创办一所船民小学,招收在船舶市场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船民小学校舍60平方米,课桌是船上的木板,教学设备简陋。是年,招收兴化籍船民子女20人,开设小学一至四年级复式班教学,教师2人。这是吴江市境内的第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

1996年,入学的民工子女增多,船民小学迁至平望镇护僧街7号。1997年,船民小学增至5个班,学生100多人,其中船民子女三分之一,其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三分之二。1999年下半年,河南省固始籍青年朱玉奎创办固始育红小学,学校设在盛泽镇新生厂宿舍内,学生38人(学前儿童18人,一年级20人),2名教师,瓦房4间,课桌20套,这是盛泽镇第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点。

2000年,吴江市内的外来务工人员16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614周岁的学龄儿童6000多人。松陵、盛泽、平望、黎里等地由外来务工人员开办的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点发展至13个,并出现快速发展趋势。当时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在安全、卫生、办学质量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1月,苏州市教委和苏州市公安局召开苏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工作会议,规定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实行“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吸纳为主”的原则,实行“积极吸纳、支持办学、加强管理、逐步规范”的方针。20013月,吴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管理的意见》《吴江市关于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点设置基本要求(小学)》,市政府、市教育局对全市存在的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点进行全面审核评估,对符合办学条件的办学点颁发办学许可证,办学条件较差的教育点限期整改,规范教育市场和办学行为。是年,在校学生2641人。20025月,全市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点增至27个,在校学生9064人,教师344人,校舍面积22793平方米。2003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管理意见》,贯彻流动儿童少年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吸纳为主的精神,全市流动儿童少年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学17363人,其中学前班3799人,小学生13477人,占流动儿童少年总数的61.7%2004年,盛泽革新小学租赁原丝绸中专实习基地建新校,筹集资金近350万,盖起3幢教育楼和部分辅助用房。2005年,吴江市有外来务工人员约50万人,其中,学龄儿童28174人。吴江就读的25796人中,在公办小学就学17538人,占总数的68%。符合办学条件领取“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点11个。

 

7-7  2005年吴江市已经审批或备案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一览表

教育点

地址

班级数(个)

学生数(人)

教师数(人)

松陵第一教育点

松陵镇江新小学

12

585

18

松陵第二教育点

松陵镇吴模村

12

619

13

松陵第四教育点

吴江经济开发区庞山湖

13

563

17

黎里教育点

黎里镇庙桥弄18

23

1170

36

北厍教育点

北厍镇新厍路36

13

552

20

盛泽第一教育点

盛泽镇绿阳一村

14

737

30

盛泽第二教育点

盛泽镇新华厂北

15

737

21

盛泽第三教育点

盛泽镇北荡桥南

13

644

28

盛泽第四教育点

盛泽镇西白洋村

28

1462

54

盛泽第五教育点

盛泽镇圣塘村

7

311

14

盛泽第六教育点

盛泽镇鹰翔公寓

13

622

23

 

2007年上半年,市教育局对基本符合办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点更名为小学。给盛泽友谊小学、盛泽可以小学、盛泽思进小学、盛泽革新小学、盛泽育英小学、盛泽豫皖小学、松陵江新小学、松陵吴模小学等8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颁发小学办学许可证。下半年,盛泽思进小学、盛泽茅塔小学、平望船民小学、黎里友谊小学通过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合格标准评估验收。其中盛泽思进小学多方筹措投资600万元易地新建,校舍、设施、场地配置均达到较高标准。

2008年,吴江市共有21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通过苏州市合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验收。全市31517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入学,在公办学校就学的达70.3%,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就学的为29.7%

 

7-8  2008年秋季苏州市合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名称

办学地址

创办

时间

办学者基本情况

规模

姓名

原籍地

班级

学生

教师

松陵镇江新教育点

松陵江新村

2002

崔杰

安徽

20

998

32

松陵镇团结教育点

松陵联团村

2000.9

王佑宝

安徽

13

765

24

松陵第四教育点

开发区云梨路

2001.9

方元德

安徽

9

482

17

汾湖镇黎里友谊小学

黎里镇中心校

2000

胡友龙

安徽

26

1555

44

汾湖镇芦墟外来工子弟小学

汾湖芦北小学

2000

沈少萍

安徽

9

487

18

平望镇船民小学

平望二中路

1993

程兴

兴化

13

718

24

盛泽镇思进小学

盛泽东港村

2000

黄丽云

安徽

13

950

39

盛泽镇革新小学

盛泽西白漾村

2001.9

祝洁华

河南

21

1252

48

盛泽镇茅塔小学

盛泽茅塔村

2001.7

孙庆利

安徽

15

982

33

盛泽镇可以小学

盛泽北王路

2000

曹可益

盛泽

24

1360

46

盛泽镇育英小学

盛泽圣塘村

2000.9

尹德道

河南

8

480

15

震泽镇立国小学

震泽大船港

2004

张立国

安徽

9

445

19

震泽镇儒林三小

震泽三扇村

2001.9

杨文祥

安徽

10

602

24

震泽镇齐心小学

震泽齐心村

2005.7

李虎林

安徽

7

435

17

震泽镇希望小学

震泽双阳村

1998

余朝千

安徽

6

355

18

七都镇隐读小学

七都隐读村

2001

郑家运

安徽

14

788

30

平望镇梅堰儒林四小

梅堰玉堂村

2000

王积如

安徽

10

464

20

平望镇平南学校

平望端市村

2004.8

刘昌军

安徽

6

393

12

盛泽镇四海小学

盛泽群铁村

2002.9

吴永信

安徽

10

533

26

盛泽镇前进小学

盛泽南麻社区

2002

方元俊

安徽

10

591

21

桃源民工子弟学校

桃源广福村

2002.1

张华成

安徽

15

882

28

 

二、教学

(一)教材

1993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刚起步时,始设语文和数学2门课程,复式班教学。教材不统一。1999年起,民工子女逐渐增多,有的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版,有的采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江苏版,也有采用其他省编教材的。2003年,吴江市教育局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材统一使用人教版或江苏版(注:江苏版价格贵、内容深,大多学校使用人教版的教材)。2008年,吴江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统一采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二)课程

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思想品德课,三至六年级开设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科学、劳动、实践、地方课程等,凡通过苏州市验收的合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都开设微机课,做到所有课程开齐上足。

(三)教学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创办初期,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师生流动性较大,教学方法比较简单,教学质量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03年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硬件设施逐步改善,市教育局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开展检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学秩序逐步正常,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中,学校抓好“备、讲、批、辅、考、评”6个教学环节,通过公开课、优质课评比、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逐步与本地学校接轨。一些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英语教材培训,参加公办学校获奖青年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一些学校请专家来校作讲座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科和特点采用教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自学法、实验法、引导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获取新知识,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革新小学、思进小学、黎里友谊小学等成立教研组,协助教导处做好六认真工作(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组织活动,检查考核),每次教学检查工作全员参与,通过相互检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减轻学生作业量。2008年起,市教育局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参加全市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本地学校的差距逐步缩小。

 

三、管理

(一)分级管理

2001年,吴江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实行市教育局、镇教管办分级管理。是年,经吴江市教育局批准,同意船民小学自主发放小学毕业证书。这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在属地所在镇参加吴江市小学毕业生统一考试。可以直接升入当地初中。是年,市教育局对通过评估验收的学校,统一命名为吴江市流动儿童少年友谊学校(××镇第×教学点)。

2002年,吴江本着“政府统筹、合理布局、扩充资源、加强管理、促进提高”的精神,把流动儿童少年教育融入本地教育范畴,加强做好区域内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点整治管理工作。5月,教育局组织对全市27个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点进行交通、饮食、校舍、消防等全面检查。符合要求的吴江市友谊学校松陵镇第一、二、三、四教育点,吴江市友谊学校盛泽镇第一、二、三、四、五、六教育点,吴江市友谊学校黎里教育点、北厍教育点等12个教育点颁发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每年进行年审。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15个教育点责令限期整改。

2003年,市教育局确定相应的公办学校对口扶持流动儿童少年学校(教育点)。各地学校也把帮助支持本地的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点作为本职工作,抓紧抓好。盛泽镇安排中心校的两位老校长负责管理,规定公办学校派出教师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结对支教。松陵、芦墟、黎里、北厍、七都等镇推荐退休教师和公办学校教师到教育点任教,利用闲散教育资源解决流动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当地中心小学在教学秩序、教学质量等教学业务方面给予帮助、指导,举办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点师资教育理论培训班。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负责人和任课老师进行业务培训,给成绩考核合格者发岗位合格证书。逐步做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育点)的校长和教师持证上岗。为使流动儿童少年“读好书”,市教育部门把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努力贯彻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由“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精神和苏州市政府提出的“积极吸纳、支持办学、加强管理、逐步规范”的十六字方针,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点属地管理,服从当地政府领导,接受公办中小学管理和指导的原则,是年,提出入学年龄、学制、教材、学籍管理、毕业考试等五方面的“五统一”,课程设置、授课时间、作息时间的“三规范”。20032005年,吴江市人民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200万元共600万元,奖励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管理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和教育点。2007年,经吴江市教育局批准,吴江市所有的教育点升格为学校。吴江市政府出台《关于改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推进苏州市合格学校创建工作进行奖励的意见》,对经考核符合苏州市合格学校的给予奖励,以推进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2008年,市教育局重点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日常管理,规范招生,教师资格证书考核等工作,并制定相关政策,更多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

(二)学校管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创办初期学校管理不规范,2003年起,吴江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实行法人代表制。随着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教育、教学、教师、学生、纪律、安全、卫生等方面逐步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以学校法人代表为主,学校建立校董事会或家长委员会,学校主要领导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负全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办学方向。

学校在教育、教学、纪律、安全、卫生等方面加强管理。学校机构中设置德育处、少先队工作处、团支部,配备专职教师加强学校的思想教育,强化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优化教育环境,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增加思想品德课、品德和社会、品德和生活等,增加晨会、班会、班队活动课,利用晨会、班会、升旗、红领巾广播站、板报、队会等形式强化思想素质教育,通过十好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兴趣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使德育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8年,建立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建立家长委员会,校家一体共同关心未成年人成长。有些学校牢固树立“先成人后成材,既成人又成材”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进行法规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全市思想品德类的读书、爱心捐助等活动,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合在一切活动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师管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教师流动性较大,学历不达标。在办学过程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重视教师管理。把好入口关,招收有良好的业务水平、具备教师资格证书教师。经常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开展教研活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教风”。参加本地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活动,提高教学水平。至2008,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深化课改实验,落实课改精神,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逐步与新课程思想接轨,与当地的公办小学的教学秩序接轨。

(四)学生管理

学校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以纪律、安全、卫生教育为抓手,强化班级管理。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把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量化,对学生的学习、卫生、纪律等内容实施班级考核、每周考核。用流动红旗评比等形式促进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2008,建立家长委员会,校家一体共同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

(五)教学常规管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主要是通过对老师备课、评课、教学的检查、监测等方面抓好常规管理,优化教学管理。2008,有的学校实行行政领导值班制、教师岗位督查制、教师坐班制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成立各学科的教研组,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坚持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加强学籍管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立临时学籍,编制名册,明确学校收费项目,不乱收费。

(六)安全管理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定期进行安全自查,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项活动,进行安全教育。请本地交警、公安民警来校开设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的自救自护能力。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把食堂卫生工作纳入学校的综合考评。2008年底,学校执行上级关于校车运行的规定,停止自办校车,改由上级统一安排运行。数年来,吴江市境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无重大伤亡事故。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