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3 0:24:17
作者:
来源:
吴江方志
【字 号:
】
点击量:1400
一、人物简介
王宏基,1912年1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少年时就有工业救国的思想。发动机专家,航空教育家,超音速燃烧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他毕生致力于航空工程教育,在内燃机、航空叶轮机、航空发动机原理和燃烧学的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培 养了一大批航空发动机工程技术人才,著有《内燃机》、《航空叶轮机原理》等专著。在我国航空发动机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现代航空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生平事迹
1912年1月26日 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今吴江市)。
1929年,他从上海私立民立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学院电力门学习。
1933年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及劳培德奖金。
1934年他在上海亚光电器制造厂任工程师时,获悉中央教育部受航空委员会委托,公开招考留欧公费生赴意大利学习航空工程。为了实现他工业救国的愿望,积极报考以图继续深造,掌握更多的报效国家的本领。当时从二百余名报考考生中录取了25人,他是其中之一。
1934年底在意大利那波里(Napoli)东方语言学院学习意大利语。
1935年夏至1936年夏在意大利都灵皇家最高多科性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
1936年毕业考试临近结束时,他突然咯血,不得不住院治疗、休养。
1937年抗战开始不久,王宏基奉召回国。8月上旬途经香港时,得悉上海局势危急,他报国心切,于是就由香港经广州、汉口到南京航空委员会报到,并奉命到成都空军机械学校任教官。
1940年后赴贵州遵义在国立浙江大学任教授。这期间,他同在浙江大学机械系任教的万一教授一起向竺可桢校长建议在浙江大学工学院设立航空工程系。由于当时条件不够成熟,此项建议未被采纳。
1944年,王宏基又应聘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任教授,为高年级学生讲授空气动力学和实用空气动力学,并指导空气动力学实验。
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联合大学于1946年复原。王宏基应随本属于清华大学的航空工程系赴北平(今北京市)任教,但当他由昆明取道越南海防乘轮船经香港抵达上海时,上海交通大学已在复原归来的重庆交通大学原有基础上建立了航空工程系。他又被上海交通大学聘为航空工程系教授。同年暑期就为航空系与电机系讲授材料力学,后为航空系讲授工程热力学、内燃机、流体力学和航空发动机原理等课程,并为造船系讲授工程热力学。
1947年起,王宏基教授兼任航空工程系主任。这期间,他筹建了反作用式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试车台,以Kinner五缸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为试验对象。该设备在以后的华东航空学院、西安航空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成立初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进驻上海交通大学,在兵荒马乱之际,校领导动员教职员工疏散。但王宏基首先想到的是航空系较为贵重的教学设备和器材的安全。他想方设法把这批设备与器材转移寄存在新中柴油机厂内,才使之免遭劫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华东高教局任命王宏基继续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教授兼主任。他专注于航空工程系的教学与管理,并着手新教材的编著工作。
1952年初夏,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高等教育部决定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迁往南京,与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立华东航空学院。当年10月2日,王宏基率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全体师生员工离沪赴宁。
是年冬,华东高教局任命王宏基为华东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主任。他一边从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设计、涡轮喷气发动机原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一边积极参与学院的筹建工作,为学院的筹建和搬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5年秋,华东航空学院奉命由南京迁往西安,改称西安航空学院。对这一决定,王宏基积极响应,并亲自对航空发动机系的师生员工作动员。1956年夏,迁校任务胜利完成。
1957年夏,第二机械工业部(当时西安航空学院的上级领导部门)和高等教育部联合决定西安航空学院和咸阳西北工学院合并,在西安航空学院校址筹建成立西北工业大学。王宏基是筹建委员会成员之一。从西安航空学院到西北工业大学,王宏基一直担任航空发动机系教授兼系主任,
1980年起任名誉系主任,直至1989年由西北工业大学批准退休。
199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6年12月病逝,享年85岁。
三、主要论著
1、王宏基.内燃机.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1
2、王宏基(译).内燃机.上海:龙门书局,1953
3、王宏基.航空叶轮机原理.北京:科教出版社,1961
4、王宏基.空气喷气发动机中燃烧室的模化问题.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64
5、秦鹏(王宏基笔名)等(译).轴流压气机的气动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5
6、王宏基等(译).燃气轮机燃烧室设计和性能分析.北京:航空工业部科技资料,1982